黜陟幽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出处《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孔传:“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
例子昔尧舜氏不下席而天下理者,盖黜陟幽明能折中尔。唐·陈子昂《上军国利害事·出使》
基础信息
拼音chù zhì yōu míng
注音ㄔㄨˋ ㄓˋ 一ㄡ ㄇ一ㄥˊ
感情黜陟幽明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官场。
近义词黜幽陟明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本位主义(意思解释)
- 体恤入微(意思解释)
- 清清楚楚(意思解释)
- 旧地重游(意思解释)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促膝谈心(意思解释)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释)
- 东扶西倒(意思解释)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释)
- 危急关头(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扬威耀武(意思解释)
- 酒能乱性(意思解释)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释)
- 经纬天地(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道山学海(意思解释)
- 令人作呕(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香火姻缘(意思解释)
- 闲情逸趣(意思解释)
- 稳如泰山(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哀兵必胜(意思解释)
- 昏聩无能(意思解释)
- 无计可施(意思解释)
- 跃跃欲试(意思解释)
※ 黜陟幽明的意思解释、黜陟幽明是什么意思由千金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抽薪止沸 | 抽掉锅底下正燃烧的柴火,使锅里的水不再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不动声色 |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
翘尾巴 | 翘:向上昂起。比喻骄傲或自鸣得意。 |
鬼怕恶人 | 比喻凶恶的人惧怕更凶恶者。 |
畏缩不前 |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
反复无常 |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引鬼上门 | 比喻招来坏人。 |
筋疲力竭 | 筋:筋骨;疲:疲劳。形容非常疲乏。 |
气充志骄 |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
男女授受不亲 |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斗唇合舌 |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因噎废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废:停止;食:吃。因吃东西卡过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恶醉强酒 |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交臂历指 |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离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见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雷大雨小 |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