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察而明的成语故事


察察而明

拼音chá chá ér míng

基本解释谓在细枝末节上用心,而自以为明察。

出处《晋书·皇甫谧传》:“若乃圣帝之创化也,参德乎二皇,齐风乎虞夏,欲温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


察察而明的典故

晋朝时期,“书淫”皇甫谧博学而清高,虽然家贫但不愿做官,朝廷多次派人来请,他就是不去,乡亲们对此不理解。他回答说人被权力牵制,就会抛弃礼义,丧失道义之本,圣人参悟伏羲神农的道德,“欲温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察察而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倒背如流 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 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来倒背如流了。”
释车下走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行数百数,以驹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
隔靴搔痒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康山契稳禅师》:“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
形影相顾 《晋书·桓温传》:“省之惋愕,不解所由,形影相顾,陨越无地。”
满腹经纶 明 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 商调集贤宾 题春园 浪里束煞》:“论英雄何必老林泉?满腹经纶须大展,休负了苍生之愿。”
缘悭分浅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2回:“缘悭分浅,不获再睹丰仪。”
余波未平
丑声远播 《宋书·卢陵孝献王义真传》:“咸阳之酷,丑声远播。”
二八佳人 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栋梁之材 南朝 梁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