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明珠的成语故事

拼音zhǎng shàng míng zhū
基本解释手掌中的夜明珠。比喻极受钟爱的子女。
出处晋 傅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
暂未找到成语掌上明珠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掌上明珠)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迟疑不决 | 《隋书 段文振传》:“迟疑不决,非上策也。” |
风流人物 |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因材施教 | 《论语 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
万众一心 | 清 金安清《洋务宜遵祖训,安内攘外,自有成效说》:“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上下联络,万众一心。” |
力小任重 | 《周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
取长补短 | 《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
心里有鬼 | 莫应丰《将军吟》第28章:“你这个小子,心里有鬼,不甘心。” |
晓以大义 |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第十四篇:“林时爽误信其中颇有党人,合欲晓以大义。” |
不僧不俗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张廷秀逃生救父》:“倘一时没眼色,配着个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岂不误了终身?” |
肝胆欲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