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罐子破摔的成语故事


破罐子破摔

拼音pò guàn zǐ pò shuāi

基本解释破罐子:比喻坏了贞操的女人或名声不好的人。比喻已经弄坏了的事就干脆不顾。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娘们走了以后,好些年来,他自轻自贱,成了习惯,破罐子破摔,不想学好了。”


暂未找到成语破罐子破摔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破罐子破摔)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纸老虎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4回:“犹之世俗所称纸老虎,望之若真,未尝不可欺人于一时,决不能持于久远。”
坚强不屈 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取长补短 《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零光片羽 黄远庸《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其所对北京内外记者所言,皆不过此三种政策之零光片羽,盖孙先生之乐观主义如此。”
匡乱反正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
刻骨铭心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敏而好学 《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倒悬之危 《孟子 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饿虎吞羊 《清平山堂话本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如饿虎吞羊。”
官僚主义 毛泽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第二,动员群众的方式,不应该是官僚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