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衣博带的成语故事
![褒衣博带](/d/file/titlepic/chengyu7535.png)
拼音bāo yī bó dài
基本解释褒、博:形容宽大。着宽袍,系阔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隽不疑传》:“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
褒衣博带的典故
汉朝时期,大将暴胜之到长安拜访京兆尹赵广汉,夸他维护治安有功。赵广汉谦虚地说自己不如前任京兆尹隽不疑。隽不疑智擒假冒太子成方遂。暴胜之说他当年发现隽不疑时,他头戴进贤冠,腰佩玉柄长剑,褒衣博带,就荐他为青州刺史。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褒衣博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暴殄天物 | 《尚书 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
行百里者半九十 | 《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
急中生智 | 唐 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序》:“今足下果用所长,过蒙见君,然敌则气生,急则智生。” |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法眼宗 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
穷年累世 | 《荀子 荣辱》:“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
明若观火 | 《尚书 盘庚上》:“予若观火。”宋 蔡沈集传:“我视汝情,明若观火。” |
超俗绝世 | 汉·赵壹《非草书》:“夫杜崔张之,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于斯。” |
凤毛麟角 |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文》:“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 |
目不转睛 | 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
目不忍见 |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