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扫地
斯文扫地 (孔夫子拿笤帚 ) 是一个汉语成语,歇后语是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扫地是贬义词。。。。

拼音语读音
拼音sī wén sǎo dì
怎么读
注音ㄙ ㄨㄣˊ ㄙㄠˇ ㄉ一ˋˊ
繁体斯文掃地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那位少爷话也收了;接过卷子来,倒给人家斯文扫地的请了个安。”
例子完全应当罢课抗议!真是斯文扫地,斯文扫地。(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三章)
正音“扫”,不能读作“shǎo”。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歇后语孔夫子拿笤帚
谜语秀才拿笤帚
近义词声名狼藉、名誉扫地
反义词显亲扬名
英语the intellectuals are not respected or do something shameful(cultural tradition toppled over)
日语上品(じょうひん)であるがゼロになる
德语eine Schande für die gebildete Klasse sein
法语lettré déchu,dégénéré
※ 成语斯文扫地的歇后语成语大全提供查询。
※ 与(斯文扫地)相关的成语:
迟疑不决 | 犹豫疑惑,不能决定。 |
鹤立鸡群 |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叫化子 | 乞丐。 |
繁文缛节 |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暴取豪夺 |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一条龙 |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
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袅袅婷婷 | 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
无计可施 |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 缘:缘分。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会相聚在一起。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也聚不到一块。 |
倒载干戈 | 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
神不知鬼不觉 | 指形迹隐秘,不为人知。 |
振聋发聩 |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
冠履倒易 |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风卷残云 | 大风把残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也用来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
音容如在 | 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
息迹静处 | 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老气横秋 | 老气:老年的气概;横秋:横亘秋空。形容神态老练严肃。也形容为人死板;缺乏朝气。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
连抵其隙 | 连续攻击他谈话中的漏洞。 |
草长莺飞 | 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
最近成语歇后语查询:
更多成语的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