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āo lǐ
注音ㄏㄠ ㄌ一ˇ
⒈ 古挽歌名。本为山名,相传在泰山之南,为死者葬所。因以泛指墓地;阴间。
⒈ 古挽歌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出 田横 门人。
引横 自杀,门人伤之,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於蒿里……至 孝武 时, 李延年 乃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为挽歌。”
明 徐霖 《绣襦记·歌郎竞技》:“歌声悽愴称独步,《蒿里》与《薤露》,号泣於旻天,遑遑子求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生》:“刘 命之歌,为歌《蒿里》。”
⒉ 本为山名,相传在 泰山 之南,为死者葬所。因以泛指墓地;阴间。
引《汉书·广陵厉王刘胥传》:“蒿里召兮郭门閲,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
颜师古 注:“蒿里,死人里。”
晋 陶潜 《祭程氏妹文》:“死如有知,相见蒿里。”
唐 罗隐 《芳树》诗:“秦王 不肯歛手下沙丘, 孟賁 不合低头入蒿里。”
⒈ 地名。位于泰山南面,相传为死者葬身之所。后为墓地的通称。
引《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广陵厉王刘胥传》:「蒿里召兮郭门阅,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
晋·陶渊明〈祭程氏妹文〉:「死如有知,相见蒿里。」
⒉ 诗名。古时挽歌。
引《乐府诗集·卷二七·相和歌辞二·古辞·蒿里》:「蒿里谁家地, 聚敛魂魄无贤愚。」
德语Grab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