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uò zéi
注音ㄗㄨㄛˋ ㄗㄟˊ
繁体作賊
⒈ 谓造反。抢劫;剽窃;偷东西。
⒈ 谓造反。
引《三国志·魏志·王昶传》“﹝ 乐安 任昭先 ﹞吾友之善之,愿儿子遵之” 裴松之 注引《任嘏别传》:“寇到 博昌,闻 旐 姓字,乃相谓曰:‘宿闻 任子旟,天下贤人也。今虽作贼,那可入其乡邪?’遂相帅而去。”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三》:“殷芸 《小説》:晋成帝 时, 庾后 临朝,诸 庾 诛 南顿王 宗。帝问 南顿 何在,答曰:党 峻(苏峻 )作贼,已诛。”
⒉ 抢劫;剽窃;偷东西。 《隋书·艺术传·韦鼎》:“州中有土豪,外修边幅,而内行不轨,常为劫盗。
引鼎 於都会时谓曰:‘卿是好人,那忽作贼?’”
清 冯班 《钝吟杂录》卷四:“夺胎接骨, 宋 人谬説,只是向古人集中作贼耳!”
《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你老瞧,作贼的落到这个场中,算撒脸窝心到那头儿了……你老抬抬腿儿,我们小哥儿们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