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精选3篇)
学校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篇1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各教学环节的关键部分。管理好课堂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规范课堂教学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教师教学方面
教师要组织课堂教学,讲好每一节课。总的要求是:
1、根据本课程课程标准的要求,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实行启发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阐明本课的深度、广度、重点、难点,做到概念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表达生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既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上课时应携带教案。具体说,课堂讲授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讲课有热情、有感染力、精神饱满,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一堂课要解决一堂课的问题,使学生明确本堂课在本门课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目的明确、思路清楚。做到循序渐进,层次分明,合乎逻辑,基本概念和结论明确,提出问题,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学生带到深入探讨问题的境界,给予学生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
3)对问题的阐述简练准确,重点突出。做到主次分明,详略适当。既要有较大的信息量,又要富于启发性,防止面面俱到。重点和难点应该讲深讲透。
4)对课程内容娴熟,运用自如,语言精练、生动、准确,切忌平铺直叙,枯燥乏味。
5)善于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其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模型、图表和实物的作用。加强直观教学和形象化教学,以增强学生感性知识,易于理解讲授内容。
6)板书简洁、清晰、规范。
7)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试验,包括精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能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等。
8)重视教书育人。结合课程内容,渗透思想教育,既教书又育人。教师对学生既要关心热爱,又要严格要求,对学生有高度责任感,关心学生成长,鼓励学生进步,主动维护课堂教学秩序。
9)教师上课应着白大衣,注意衣冠整洁,仪表端正,言行文明。第一次课要做自我介绍。
10)严格遵守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提前到达上课地点(尤其是使用多媒体技术授课的教师),确保充足的课堂教学准备时间。按时上、下课,上课时应说“上课”,下课时应说“下课”。课堂上关闭通信工具,无特殊情况不得拖堂,恰当分配课堂教学时间。
11)任课教师一般不得调课。因故必需调课、停课或代课者,须提前三天到教务科填写申请单,经教研室主任、教学副院长签字,报教务处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
(二)学生学习方面
1、学生必须提前进人教室,并依次坐好,不得迟到、早退或旷课,因故迟到或特殊情况需早退时,必须经教师同意,方可出入教室。上课时,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教室或将师生叫离教室。
2、学生进入教室、实验室应注意衣着整洁,必须按教室(实验室)着装要求进入教室(实验室)。
3、学生应该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环节,按照教学计划上好每一节课。上课要专心听讲,做好笔记,努力提高听课效率。
4、上课时应保持室内肃静,不得谈笑或进行与本课无关的活动,不准吸烟或吃零食,必须关闭手机、传呼机等通讯工具。
5、学生对课堂教学如有意见时,在不便向教师直接反映的情况下,可实事求是地向教务科或学校有关部门反映,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
6、学生要轮流值日,负责课前擦黑板,帮助教师取送演示仪器、教学器材等。课间出入教室要有秩序,要先出后进。上课前后不得在教学楼内拥挤、喧闹,不得擅自闯入教室干扰课堂教学的进行。
7、为了更好地接受课堂上的讲授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必须按教师的要求,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预习、复习、完成作业。
学校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篇2
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而且还是教学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的领域,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上好课。
1、明确教学目的
(1)目的正确合乎教材和学生实际,包括知识的掌握技能、能力的培养,潜能的挖掘,个性的发展等。
(2)教学内容必须准确无误。
2、教学内容的正确,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传授知识的准确性,及时纠正学生的误区,激发学生的思想与教师的同步与共鸣。
3、恰当的优化的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过程、课堂知识的优化,教法的优化,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气氛和谐民主融洽,密切协作,感情投入,知识掌握。
4、紧凑的教学结构
教学的严密的计划性、组织性和结构的严谨性,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巩固练习要做到恰到好处,恰到适中。
5、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检查
少而精,少而益,不求多只求达到的效果,只求方法的掌握,而不是题量的多少。
6、要按教育教规律上课,不得随意跳讲课,防止进度不齐,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7、上课铃响后,教师必须在教室门口等候上课,每节课开始,教师都要向学生问好、敬礼,按时下课,不准提前上课,不准随意压堂。
8、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必须完成,开出率要达到100%。
9、做好每节课,每单元的知识与能力的考察。
10、教师上课、衣着朴素,大方,仪表端庄,注意教学卫生,不讽刺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11、无法完成正常工作的教师,将做停课学习处理并给予适当的处理。
12、上课期间,禁止上课教师接打手机,禁止非授课人员进入班级与授课教师说笑,禁止授课教师与学生随意谈笑,违者给予校会通报。
13、上课无故不上或授完课而没有下课随意走出教室者,罚款100.00元。
14、体育课,凡是体育课上课教师必须上课,不要每节课都上自由活动课,但教师必须在课堂,一旦课堂出事,自己负责一切后果,自由活动课期间,由教师组织,防止学生进楼后大声喧哗影响其它班级上课。
15、提高课堂效率,向每一节课要成绩,提高每节课的效率。
16、作文课要求,每学期写8次,教两个班批改6次,教一个班全批。
二、搞好听课,评课工作。
1、听课
(1)听课的原则
A、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B、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质量”教学中必须达到学生的品德与智力都能健康协同发展,还要看到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提高。
C、目的与效果相统一的原则,课堂上不看教师的表演而是学生的发挥与表演。
D、教学相长。
(2)每个学期都要进行听课,做到几种听课。
A、平时听课(随堂)
B、学习性听课
C、了解性听课(回报课)
D、研究性听课
E、提高性听课。
2、评课
(1)和教师共同分析和评议,不能以检查者的身份自居,更不能把自已的观点强加给教师以一个普通教师的身份关心教师工作和教师共同商讨。
(2)据学科特点,课堂教学特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公平公正的评价每一节课。
(3)要具体事例具体分析,评议不能太笼统,要抓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进行具体分析。
(4)要着重于教师教学思想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规律的控索。
学校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篇3
一、教师要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关心爱护学生,学习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依法维护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落实新课程教学的有关规定,学生的作业量、作业时间符合上级及学校有关规定。
三、各学科在教学中要渗透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安全、受到不法侵害时的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教育。
四、在课堂教学中,安全工作实行任课教师包课堂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特别是要强调课堂点名制度。
五、利用健康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六、要关心爱护学生,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七、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遵循体育运动规律,精心安排教材,科学组织教学,合理安排运动量;体育器材出借、使用、归还安全有序。
八、实验教学中要规范操作,要防燃、防爆、防中毒、防腐蚀。
九、实践活动课要有计划、有组织、有专门指导教师,确保安全。
十、教学用的器材、场所要有安全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