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文写作追悼词外祖父悼词(优选6篇)

外祖父悼词(优选6篇)


父悼词(精选6篇)

外祖父悼词 篇1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你们好!

  首先,谨让我的母亲代表我们全家,向今天参加追悼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这里,和我们一起分担悲痛,向我的外公作最后的告别。

  赛途的花圈寄托不尽我们深切的哀思,露天的爆竹倾泻不尽我们内心的悲痛。

  公元10月31日(农历十月初五),外公因病与世长辞,驾鹤西归,享年80岁。

  就在这一刻,外公辞别了他几十年牵肠挂肚的儿女,没有留下一言一语。

  外公突然间的魂归渺渺,令我们的亲人撕心裂肺,痛心疾首。

  外公一生平凡但是不简单,勤劳坦荡、朴素善良,数十载待人始终真挚而诚恳,外公在有生之年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是他的勤劳善良,宽厚待人,外公一生没有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但他的正直、善良培育了我们这一代儿女,教会了我们以勤劳立世、以宽厚待人。

  虽然他在世没有显赫的名声地位,但他的智慧传给了我们这一代儿女,让我们个个学有所长、事业有成。

  外公与外婆结婚数载,恩爱一生,相濡以沫。

  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为儿孙们操劳,他的爱含蓄而深沉,他

  用博大的胸怀容纳着每一位儿女的缺点,用无私的爱环绕着家庭里的每一位成员,他以绵薄之力鼎力相助,以一个父亲的臂膀撑起儿女们永远的天空。

  您的每个儿孙们都继承了您正直、勤劳、自强、奋发的品行,继承了你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工作的作风,如今我们正以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都没有辜负您的期望。

  我们为您送行。

  我们缅怀您平凡而鲜活的.人生。

  身为儿女子孙,我们要深深地感谢您和外婆的养育之恩,并且由衷地表达我们对您的思念之情,寄托我们儿孙们对您的无限哀思。

  亲爱的外公,您带着对生活深深的眷恋,带着对我们无尽的爱,静静地走了,我们会永远地怀念您。

  亲爱的外公,您安息吧!我们永远爱您!

外祖父悼词 篇2

  各位乡亲,各位长辈,亲朋好友们:

  老人的离去给儿孙带来了很多悲伤,老人是家里的最高执权者,他们指导我们,关爱我们,所以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悼念他。

  20xx年4月26日,天蒙蒙亮,一个善良祥和的老人从此与这个世界告别,这一次并不是他和所有人说再见,而是一次永久的、痛彻心扉的诀别,让所有子孙儿女都为之悲恸,这位和蔼可敬的老人就是我的外公,郗秉堂先生。他的离开让天空都为之黯然失色,低沉与灰暗诉说着众多儿女和亲友的不舍与牵挂。

  您就这样走了,走得那么匆忙,匆忙得让所儿女都来不及与您好好道别。如今,您的善良,您的友好,您的一切只剩下音容笑貌存留我们心间。外公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极其伟大的一生;外公的一生是艰困奋斗、经历磨砺的一生,更是善良正直、勤俭节约的一生。虽然您不爱言辞,不爱张扬,却在儿女心中竖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外公用他的言行举止感染和教导了众多子孙儿女。平时节俭的他,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点滴成方圆,没有您点滴的积累,哪有郗氏家族如今的兴旺;平日持家的他,将家里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无论春秋还是冬夏,您都在为家里的事务忙碌。虽然您腿脚不便,却坚持一点一点收拾,我们在您默默无闻的付出中,感受到了奉献的伟大。

  作为一个称职的丈夫,您早些年勤恳持家,在外面风风雨雨闯天下,吃苦耐劳只为了家里日渐丰好;作为严厉的父亲,您养育了膝下七位儿女,您的谆谆教导使他们个个身强体壮,为人父为人母都是好榜样;作为外公姥爷,您时刻关注着下一代的成长,不离不弃。

  今天我们为您哭泣,为您伤心,哭泣您为什么早早留下儿女西去不回,伤心您为什么没能常享清福。是子孙儿女不孝,再不能身前身后伺候您老;是子孙儿女不孝,再不能常伏膝前与您唠唠家常;是子孙儿女不孝,再不能日日盼望您老健康安好。如今我们只能为您将哀乐奏响,一遍又一遍唱我们心中的哀悼,我们只能将您的一切永远记牢。

  还记得每次家人团聚时,您永远是蹲坐在灶台前烧火的老人;还记得吃饭时您总是细嚼慢咽,告诉我们凡事不可操之过急;还记得初春时节您平整园子土地的身影;还记得您夏日午后吆喝家禽的声音;还记得您深秋夜晚不停扒苞米的坚持;还记得您冬日里步履蹒跚的背影……这些我们都还记得,可是您为什么不能再陪我们走过接下来的每一个日升日落,每一个春夏秋冬。

  也许郗秉堂对于大家来说,只是一个普通的名字,而对于我们郗氏家族来说,您就是我们做人的楷模与典范。您虽然步履蹒跚,但却拥有者乐于助人、平易近人、坦白向人的善良的心。如果可以重来,我们一定要多陪您说话聊天;如果可以重来,我们一定让您笑容常挂脸上;如果可以重来,我们一定要让您尽享天伦之乐。

  外公请您一路走好,您的儿子儿媳为您送终到老,您的女儿女婿为您祈福祷告,您的家人亲眷为您守灵戴孝。但愿天堂的路一马平川,但愿极乐世界再无险阻,但愿在往生世界中一切安好。

  仰天空悲切,无泪报春晖。百年浪迹后,再来孝前缘。外公请您一路走好,子孙后代永远怀念您!

外祖父悼词 篇3

  各位来宾,各位亲友:

  感谢大家来和我们一起为我的外公送行。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悼念我的外公。

  外公,我最最敬爱的外公,您走得太急,走得那么匆忙,您一句话都没有留下,我们还有很多话没来得急跟您说,您还没有充分享受子女的孝道和天伦之乐,就走了,匆匆地走了,叫我们怎么舍得?

  由于父亲死的早,外公15岁就参加了工作,每天起早贪黑,勤勤恳恳工作,养家糊口,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成家之后,外公的担子就更重了,一边工作的同时还谆谆教导子女,培养他们长大成人;退休之后,外公勤俭持家,把家中生活各方面都考虑得面面俱到。

  五天前早晨六点左右,外公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当他烧完水在后门口劈柴的时候,一辆农用机车无情地夺去了他的生命......

  外公,您老人家放心地去吧,我们一定会好好地孝顺和侍奉外婆,并将您“终生勤劳持家,一世淳朴为人”的精神发扬光大。

  永别了,亲爱的外公;安息吧,敬爱的外公。

  您一路走好......

  您的外孙泣悼

外祖父悼词 篇4

  白沙垂首,伊洛呜咽!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的外公——一位和善的大好人,他于6月去世。

  外公的离去给我们大家带来了一种无法言说的心痛。

  他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襟怀坦白,平易近人,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他对我们从严管教,严格要求,他在病榻中始终以顽强的毅力和病魔做斗争。

  我外公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艰苦奋斗、经受磨砺的一生,更是善良正直、勤俭节约的一生。虽然他不爱言辞,不爱张扬,从来都是闲不住的他却在人们心中树起一座丰碑。

  理应享受美好生活的时候,无情的病魔却夺取了他的生命,怎不令人扼腕叹息,悲痛欲绝!

  外公我多么希望能和你再在一起说说话、聊聊天,而您这次没有再听我们的话,没有再多等待些日子,没有再给我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这次您拒绝的是那么的干脆!

  如果可以重来,我们一定去多陪陪你,和你说说话,让你不再感到寂寞!

  如果可以重来,我们一定不会经常惹你老人家生气,让你笑容常挂脸上!

  如果可以重来,我们一定会每天做好吃的东西给你,让你享受天伦之乐!

  在孙子们眼里,你是英雄,是骄傲。在你的教导下,孙子们个个知书达理,人人为社会出力。

  在我最后一次看见外公时还曾是精神十足的老人。听到妈妈电话那头传来外公逝世的消息,我眼眶已经湿透了,电话也从我手里掉到了地上,突然只觉得好大一块石头向我砸来。不能呼吸,缓了好半天才简单、迅速地收拾了一下行李,回家…………

  我最大的遗憾就是连在外公临走的时候我却不在他身边,听妈妈说外公在做最后的挣扎时问,“都到奇了吗?怎么不见龙九?”最后外公把每个人都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看了看]门口,还是没有等到我——走了。苦苦的70年,就这样不带走其他任何,却带着遗憾走了。走得是那么的安详,却又那么的不情愿。外公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你的音容笑貌常存,你的善良正直勤俭节约影响这我们,你的高风亮节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阴晴圆缺月,生死离别情。寂寞坟冢前,何人能相陪。仰天空悲切,无泪报春晖,百年浪迹后,再来孝前缘。

  安息吧!外公!

  一路走好,外公!我们永远想念你!

外祖父悼词 篇5

  昨晚是家乡里悼念逝者的"三七",在家里守候祖父新魂的归来。大家在道路两旁燃起灯烛和香火,齐声呼唤:"回来吧——你快回来吧——",这声声慢句句泣的呼唤,随风一一扯远。只有夜风中的烛火,星星点点,明明灭灭,意为迷失了的祖父照亮归家之程。可是,我知道,祖父是不会再来了,永远。

  转眼便是二十一天,弹指一挥。当日沉痛掀起心灵巨大的波浪,渐渐被时间之手不着痕迹地抚成涟漪,顿时痛觉,单纯的回忆是多么的脆弱!我害怕这种深浓的怀念,隔久了,便淡去。因为,即使再深刻的记忆,也将会被时间漂白,直至了无痕迹,这是人类共同的悲哀与无奈。思绪长出翅膀,记忆翻开扉页……

  那天中午出殡的情形一一浮现眼前。嘶哑的喉咙、哭肿的眼睛、锣钹、号角、诵经、长长的人群、翻飞的挽旗、猎猎的风声,凝成一柄大锤,重重的锤捶在亲人们的心头。数百人排成长龙,慢慢地,陪着祖父山一程水又一程。这是一场本地多年未见的隆重葬礼。对于一个老人而言,可谓极尽哀荣祖父是一名道公,在我们当地算是久负盛名。作为道公,祖父去世时的那份超然与震撼,让活着的人认真审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或许,这场盛大的葬礼,在人们心里竖起一座不倒的丰碑,但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解读碑上的墓志铭。这是祖父传奇而又平凡的一生,其实,生命的本色很淡泊,甚至有点灰。而正因为生前的寂寞平淡和身后的喧哗撼乱形成的反照,才令人生出无限的悲凉来。

  悲欢离合凄凉地,一十八年去著身。

  妻子分离何处往,归来恰似梦中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风烛残年度尘世,暂凭杯酒长。

  祖父将自己的一生缩写成一首诗,生前,经常念给我听,每次我都倍觉难受。毕竟,这个人生咏叹调并不是欢乐颂。祖父的一生,象茶,苦,末了,有点甘。

  "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三者只需其一,便是不幸人。祖父算是一个。祖父小时候丧父,唯靠曾曾祖父与曾曾祖母两个老人操持家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九岁的祖父过早地尝尽了生活道路的辛酸况味,虽则躬耕早,家无隔夜粮,读了三年书,在当地一乡村小学,故略通文墨。曾曾祖父是道公,作为孙子,祖父有继承祖业的义务,况且于当时,道公不失为一种谋生手段。于是,九岁的祖父便开始研习道学,接过了曾曾祖父递来的接力棒,这一接就是一生。曾曾祖父在将这副衣钵传给祖父的时候,没料到同时也交给他一副难以荷载的担子,和一段如此崎岖曲折的人生路程。

  从少年到青年这一段,似乎没有什么可写的,听同辈老人说,祖父也曾玩过纸牌,也曾在外面游荡一个星期不回家,最后也象所有年轻人一样完成了男人成家生儿育女的必由程序。生活固然清苦,但平安就好。一棵苗,没有沃土,长不成参天大树,但也是有生命的拔节的,不是么?

  每一个晚上,我在遥远的他乡,与您作心灵的约会,一如您生前无数个爷孙促膝长谈的夜。

  花自飘零水自流,人生长恨水长东。

  呜呼,痛哉!

外祖父悼词 篇6

  哀吾祖父,驾鹤而归。

  后辈子孙,哀思不已。

  乃撰,敬上托思。

  公元二0xx年正月初八凌晨六时,大多数人还在熟睡时,一位老人悄然离开了,逝世前有儿女在侧齐心照料,少有病痛折磨,心无未了之事,平静安详的走完了这一生,享年八十七岁。

  感谢挚爱亲朋的暖心宽慰,邻里乡亲的驻足哀思。吾辈儿孙感激涕零,不胜言表。

  此时此刻,作为孙儿,我不愿也无法在此长累牍地、大谈爷爷的一生,我想也没有人能替他做到。即便如此,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民,在他平凡的一生中也一定给诸位带来过些什么,所以就将自己记忆里有关于他的所见所闻所感零散的写下来,私心还是想让诸位从这些只言片语中,再一次了解他是个怎样的人,给这个世界带来过什么。

  我的爷爷沉默寡言,关于自己经历的苦难挫折鲜少跟人提及,用奶奶的话说就是“刚强了一辈子”。奶奶说年轻时她在厨房抱怨没钱买盐,爷爷吼了一声:“没盐就这样淡吃!别人又不知道我面里没盐!他还能来我碗里尝一口不成?”他好像确实跟很多老人不一样,不会在暮年跟后辈大谈自己的不易,反而执拗的认为自己受的苦难是件丢人的事情。

  听我父亲说,爷爷年轻时也曾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地方做活挣钱,贴补家用。在兰州修铁路时接到家里母亲电报,说你再不回来一家人要饿死了!可能那个年代的家庭,还是劳动力最紧要。当时铁路的很看中他,不愿意放他走,他就连夜偷偷坐火车回了家,被褥都留在了单位。这一走,他就再也没有出去工作过,面朝黄土过完了这一生。我无法得知他是否后悔过,遗憾过,但我猜年轻时的他跟现在的我一样,也一定有过梦想吧。

  听我二姑说,她学生时代因为一次考试失利想放弃念书了,那个年代家里经济条件差,加之她又是女娃,其他人对此都不置可否。后来是爷爷提着书包一把挎在她脖子上说:“你去!别人能考上你就能考上!”我常常想,这句简单粗暴的鼓励真的能一个农民的口中吗?而且事实证明真的都被他说中了,所以虽说儿孙们都比他学历高,比他有文化,但我还是觉得他人如其名,是这个家里最配得上文化这个名字的人。

  听我母亲说,年轻时她周末回老家,周一早上天麻麻亮就要徒步去益店街上搭班车回县里,爷爷总是说天太黑,我送送你。那时候家里也没自行车,就这样走着送,但从不并排走,总是会离几十步,远远的跟着母亲一起走。等她坐上车就只说一句“那我就回去了”,转身再走回家,每周如此。直到今天母亲还经常提起此事,我也无数次在脑海里描绘过那个我未曾得见的感人场景,当然还有触及灵魂的感动和敬佩。

  我小时候每次放暑假都会回益店老家,爷爷会给我绑个秋千玩,还会给我弯个弓箭,我贪玩不好好业,他就搬个藤椅坐我旁边陪着我写,拿着本封皮都掉了的新华字典,一个字一个字的认,有时还会问我自己认得对不对。到今天我还是能清晰的想起那间屋子里砖头地的味道和萦绕耳边的知了叫声。放了寒假,冬天跟他一起睡,常常半夜醒来喊他:“爷,我想到后院去呢(上厕所)”。“走。”他一边穿棉袄一边说。去了后院我蹲在那还要一直隔着土墙问:“爷,黑的,我害怕很,你别走昂”。“你不怕,我就在这立呢,我不走。”写到这突然有点好奇他每次一个人站在雪地里那么久,都在想些什么?还有,我半夜喊醒过他那么多次,他为什么就真的没有一次觉得不耐烦。

  我的眼泪下来了。

  那天远在四川得知爷爷离开,哀恸之余回忆翻涌,在社交平台写了几句想跟他说的话,写完想附张他的照片,手机里却只翻到一张六年前随手拍的他用柳条编簸箕的照片。那天除了同事好友的评论宽慰,还有个同事问我看过电影《寻梦环游记》没,他说“所以我们不要忘记他们就行了”。我说谢谢,很久之前看过。

  电影里说的对:“死亡不是最可怕的事,忘却才是。”我们今天的一切痛苦哀思,眼泪感伤,都不是无用的,都是记忆,而记忆,就是生命。是记忆让亡灵在继续另一个世界存在着,虽然我再也看不见你,但我们之间的联结没有断。我跟周围大多数人一样,没什么宗教信仰,自然不信什么极乐和天堂,但我信电影里那个记忆世界,我虽不能确证此为必有,但好在无人可以确证此为必无。

  爷爷,我们最终还是被隔在了那座万寿菊桥的两头,但你别怕,我会一直记得你,所以你也会一直生活在桥的那头。我会把你说听,说给我的儿子听,大家都会记得你的,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