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精选2篇)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篇1
生活中的轴对称的第二节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一、 教材地位与作用本章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的第二节“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本章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有关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领悟轴对称现象的共同规律、认识有关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同时,在简单的图案设计,镶边与剪纸等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轴对称的应用价值和丰富内涵。而本节是领悟本章轴对称有关规律的基础,也是今后探索几何图形有关规律的基础。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角的平分线性质,能运用它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在学习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与情感,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三、 教学重点、难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其应用是本节的重点,探索性质及其应用是本节的难点,为突出重点,本节课将通过学生动手折纸、仔细观察归纳、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角的平分线的体验及理解,为突破难点,本节将在加深理解性质的基础上,强调符合语言,并加强动态演示的效果。四、 教法、学法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了动手操作,归纳、推理的能力。而对数学语言的正确理解上是薄弱的,不过学生愿意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使本节课的探究成为可能。教法: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归纳,探究新知。最后通过合作交流总结本节知识要点。学法:采用自主探究及合作交流的方式。五、 教学设计:以活动探究为主线,在探究中获得新知,进一步体会轴对称的性质。在动手操作中学会解释与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应用意识。六、 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观察归纳相关性质。先让学生依据课本描述的折纸步骤,在5分钟内完成折纸活动,若有困难,可相互交流。(此过程的第三步骤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可适当加以指导)。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折后的状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⑴角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是什么?怎样验证?⑵你发现了哪些相等线段?在角平分线上再找一点,再试试,你又会有什么发现?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考过程,最后师生共同得出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二)通过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⑴、 动态演示角平分线的特征,并结合符号语言,让学生透彻理解角平分线性质的含义。⑵、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下问题:1、用折纸的方法折一个钝角,并折出角的平分线。2、折一个45度的角,并折出角的平分线,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给出折叠过程。⑶、小组合作交流“想一想”。学生可能根据不同方法,教师都给予肯定、鼓励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更简捷。最后将ad、d点,de与df用不同颜色闪动,再次加深对角平分线性质的理解运用。(三)、学生通过阅读、合作交流,掌握角平分线的作法。⑴、让学生阅读课本p6的“做一做”,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角平分线的作法,并找学生上黑板上演示作法。⑵、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探讨角平分线作法的依据。此问题的关键是依据作法的第二步得出ec=dc。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成符号语言,训练学生的文字语言转化成符号语言的转换能力。⑶、出示p7习题二的第2题,此题目的是巩固角平分线的作法,体会角平分线性质的应用,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描述操作过程。(四)、颗粒归仓:让学生谈收获与疑惑。(五)、布置作业:随学练习2;习题1、2、3七、板书(略)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篇2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
一、血液是“生命之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并能通过血浆和三种血细胞的功能归纳出血液的功能。
2、说出人体内血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能力目标: 1、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三种血细胞功能的了解,学会运用知识,描述贫血、发炎、血流不止的现象及原因,培养学生看典型贫血化验单,发炎化验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对血液成分及各部分功能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血液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和难点】重点: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难点:1、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2、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课时分配】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讨论与讲授相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1、一些物质如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由大分子组成的,它们必须经过(消化系统)逐步分解成(简单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才能被人体吸收。
2、我们呼吸运动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新授:
问: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被人体吸收后,怎样才能运输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怎样运离细胞?(血液)
上面所说的这些物质都是由血液来运输的,而血液就像是流过田野的溪水,灌溉了两旁的田地,给它们带来了养料并将废物带走,而这些田地就像是我们体内的细胞
2、血液是呈什么状态?(液态)
3、那为什么我们平时吃的猪血、鸡血不是液态的呢?(凝固)
出示“血液分层图”,请同学们思考含有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分几层?
血液的组成
成分:(90﹪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等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血液 红细胞 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
白细胞 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
薄,呈白色。
血小板
你有过作血常规化验的经历吗?检验科的医生从我们身体上抽取一滴血,放在载玻片上制成血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知道检验科的医生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什么呢?(示显微镜下血细胞图)
学生思考讨论:1、血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
2、如何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
3、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
4、为什么红细胞中间呈白色?
学生自行阅读课本p25--27然后完成表格。
分类 形状 数量 细胞核 大小 功能
红细胞(rbc)
白细胞(wbc)
血小板
(plt)
1、 红细胞
顾名思义,呈红色,提问:为什么红细胞呈红色?(含血红蛋白)
提问:血红蛋白有什么特性?(氧含量高,与氧结合;氧含量低,与氧分离)
正是因为血红蛋白的存在才赋予红细胞运输氧气的功能。
用幻灯呈现一张医院的贫血化验单,并让学生了解各项目中英文的含义。(贫血的实质不是血量少了,而是血红蛋白的含量少)。
贫血时一般有面色苍白、无力、心慌、气短、头晕等现象,这时由于血液运氧能力低下,身体缺氧所致。
2、 白细胞
白细胞在我们人体内的作用就跟白衣护士一样,杀灭病菌,起到保护和防御的作用。有人验血发现白细胞含量超过正常值,这说明什么问题?(有炎症)
发炎是对抗细菌感染时死伤阵亡的白细胞。发炎的现象实际上是人体的一种自卫的防御反应,这多数都是由于细菌入侵到组织里面,而局部就起了炎症的反应,血管扩张,而且有由大量的白血球也驱赴局部加入战斗,血液的渗出物和多种的杀菌的抗体物质也奋起抵抗,形成多兵种的围歼战,如果我们的组织不会发炎的话,我们就会成为不设防的人,细菌就会很容易跑到血液里,从而导致败血症了,这是十分可怕的结果。
3、 血小板
血小板的作用就是凝血,
介绍“血友病”,由于患者血浆中缺乏某种凝血因子,患者的血管破裂后,血液较正常人不易凝结,因而会流去更多的血。体表的伤口所引起的出血通常并不严重,而内出血则严重得多。内出血一般发生在关节、组织和肌肉内部。当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发生时,常常危及生命。
那么是否血小板越多越好吗?太少可以吗?
【巩固练习】
1、将10毫升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抗量抗凝剂的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以后,分为上、下两部分。在上、下两部分的交界处是( )
a、呈暗红色的红细胞 b、呈淡黄色的血浆
c、呈白色的白细胞 d、呈白色的白细胞和血小板
2、红细胞的形态为( )
a、两面凸的圆饼状 b、球形 c、不规则形状 d、两面凹的圆饼状
3、血小板的生理功能是( )
a、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b、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c、止血和加速凝血 d、吞噬病茵,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4、红细胞有一种红色含 的蛋白质,叫做血红蛋白。其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 。
5、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浆主要是运载_______,运输______和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