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整式的加减(精选17篇)
1.2 整式的加减 篇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使学生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分析
重点: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
突破:正确理解去括号法则,并会把括号与括号前的符号理解成整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叙述合并同类项法则。
2、叙述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
3、化简:
y2+(x2+2xy-3y2)-(2x2-xy-2y2)
二、新授
1、引入
整式的化简,如果有括号,首先要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所以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
2、例题
例1 (P166例1)
求单项式5x2y,-2 x2y,2xy2,-4xy2的和。
分析:式子5x2y+(-2 x2y)+2xy2+(-4xy2)就是这四个单项式的和。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号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解:(略,见教材P166)
例2(P166例2)
求3x2-6x+5与4x2-7x-6的和。
解:(3x2-6x+5)+(4x2-7x-6) (每个多项式要加括号)
=3x2-6x+5+4x2-7x-6 (去括号)
=7x2+x-1 (合并同类项)
例3。(P166例3)
求2x2+xy+3y2与x2-xy+2y2的差。
解:(2x2+xy+3y2)-( x2-xy+2y2)
=2x2+xy+3y2-x2+xy-2y2
=x2+2xy+y2
3、归纳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整式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在运算中,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三、练习
P167:1,2,3,4。
补:已知:A=5a2-2b2-3c2, B=-3a2+b2+2c2, 求2A-3B
四、小结
1、文字叙述的整式加减,对每一个整式要添上括号。
2、有括号的要先去括号,如果双有中括号或大括号,要先去小括号,后去中括号,再去大括号。
五、作业
1、 P169:A:1(3、4),3,5,6,7,8。B:1,2。
基础训练同步练习1。
整式的加减(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使学生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分析
重点: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
突破:正确理解去括号法则,并会把括号与括号前的符号理解成整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叙述合并同类项法则。
2、叙述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
3、化简:
y2+(x2+2xy-3y2)-(2x2-xy-2y2)
二、新授
1、引入
整式的化简,如果有括号,首先要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所以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
2、例题
例1 (P166例1)
求单项式5x2y,-2 x2y,2xy2,-4xy2的和。
分析:式子5x2y+(-2 x2y)+2xy2+(-4xy2)就是这四个单项式的和。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号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解:(略,见教材P166)
例2(P166例2)
求3x2-6x+5与4x2-7x-6的和。
解:(3x2-6x+5)+(4x2-7x-6) (每个多项式要加括号)
=3x2-6x+5+4x2-7x-6 (去括号)
=7x2+x-1 (合并同类项)
例3。(P166例3)
求2x2+xy+3y2与x2-xy+2y2的差。
解:(2x2+xy+3y2)-( x2-xy+2y2)
=2x2+xy+3y2-x2+xy-2y2
=x2+2xy+y2
3、归纳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整式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在运算中,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三、练习
P167:1,2,3,4。
补:已知:A=5a2-2b2-3c2, B=-3a2+b2+2c2, 求2A-3B
四、小结
1、文字叙述的整式加减,对每一个整式要添上括号。
2、有括号的要先去括号,如果双有中括号或大括号,要先去小括号,后去中括号,再去大括号。
五、作业
1、 P169:A:1(3、4),3,5,6,7,8。B:1,2。
基础训练同步练习1。
1.2 整式的加减 篇2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2.掌握: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基础上,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3.运用:能够正确地进行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几何问题的思路.
(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结果总是比原来简洁,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以旧引新,通过自己操作发现解题规律.
2.学生学法:练习→总结步骤→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整式加减运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解答归纳整式加减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出示投影1)
化简下列各式
(1) ;
(2) ;
(3) .
学生活动:同桌两位同学出一个学生在胶片上化简,另一个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把几个学生的演算胶片用投影打出,其他学生一起来给打分.不对的,由学生找出错在哪里,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师提出问题:上述三个数学式子,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用数学语言进行叙述呢?(把每个括号看作一个整体)
学生活动:同桌同学互相讨论、研究,若讨论的结果、语句认为比较通顺者可以举手回答,同学们再互相更正.(学生回答时,教师用彩笔把运算符号写在胶片上显示出来,以引起注意.)
【教法说明】前两节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内容,其实就是整式加减内容的一部分,复习上述知识,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就过渡到整式加减这一节内容上来,使新旧知识很自然地衔接起来.
师提出问题:上述式子中,每个括号内的式子是什么式子?(整式)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
[板书]
【教法说明】以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为铺垫,从而引出本节知识,可以说是自然顺畅,学生不会感到整式加减法陌生.
(二)探求新知,讲授新课
(出示投影2)
例1 求单项式 , , , 的和.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或投影胶片)上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然后用投影仪显示出部分胶片来,正确的师生给予掌声,不对的则由自己或他人找出错在何处,并及时改正.
师做相应的板书:
[板书]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接着计算(或在投影胶片上计算),一个学生接着老师板书继续完成以下过程.把不同层次学生的胶片显示在投影上,师生给予肯定或纠正.
师提问题:在这几个单项式相加时,为什么 , 要加上括号(学生讨论后回答,师做必要的强调)
练习:(出示投影3)
l.说出下列单项式的和(口答)
(1) , , , ;(2) , , .
2.写出下列第一个式子减去第二个式子的差
(1) , ;(2) , ;(3) , .
学生活动:1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后口答.2题直接观察回答(先答所列式子,再回答结果).
【教法说明】上述两个题目学生完成应该没有什么困难,教师给学生创造机会实践,然后叫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特别是要调动差生的参与积极性.
师:如果求几个多项式的和与差又该怎么办呢?
(出示投影4)
例2 求 与 的和.
学生活动: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在练习本(或胶片)上完成.
说明:在学生完成过程中,教师巡回检查,然后把出现问题的胶片显示在投影上,学生一起改,这样可使学生印象更深一些,在列代数式时可能每个多项式有的学生不加括号,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把每个多项式加括号,利用复合投影胶片把例2中的“和”变为“差”.
学生活动:学生都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同桌互相交换打分,并让一名学生把完整的解题格式板演到黑板上.
【教法说明】变式训练也是课堂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上题求“和”时,每个多项式加与不加括号不影响其结果,学生对括号的重要性就没有足够的认识,而变为“差”,括号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师提出问题:通过例l、例2的学习,你发现进行运算一般分几步?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互相叙述,教师深入某一小组,同学共同讨论,待讨论结果认为合理后,让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做简要归纳后,板书以下内容.
[板书]
【教法说明】通过例题的解答,让学生自己发现多项式加减法的一般解题步骤,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解题格式.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5)
1.单项式: , , 的和为____________.
2.计算:(1) ;
(2) ;
(3) .
学生活动:1题学生回答,2题部分学生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准又快,鼓励差生的进步与参与.
【教法说明】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的调动,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训练中来,积极动脑、动手,同时教师对差生进行指导和鼓励.
(四)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出示投影6)
1.已知 ; ;计算
(1) ; (2) ; (3) ; (4) ;
2.一个多项式加上 得 ,求这个多项式.
3.三角形的第一边是 ,第二过比第一边大 ,第三边比第二边小5,求三角形的周长.
学生活动:1题同桌同学分别做,左边位置的完成(2)(4),右边位置的完成(1)(3).再让四个学生分别在黑板上完成,座位上的学生完成后互相交换检查;2、3题也让学生大胆尝试,然后教师规范解题格式.
【教法说明】1题四个小题方法一样,所以可以每人做两个,可节省时间,l题完成后再引导学生观察:(1)(2)小题计算结果是不是相同?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3)(4)小题如何.2题是在前面求多项式和、差的基础上的简单变式,学生会计算,但可能解题格式不会写,教师应重点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3题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然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3题再做一些变式.
如:已知长方形一边长为 ,另一边长比它小 ,则长方形的周长为多少?
(五)归纳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为把本节课内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请看以下问题:
(出示投影7)
1.实际上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的步骤,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式加减的结果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单项式或多项式).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后回答.
教师做适当强调:在整式加减中实际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在去括号时一定注意括号前是“+”还是“-”.
【教法说明】归纳小结有时也不用教师包办代替,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以完成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可能比教师简单归纳效果要好.
八、随堂练习
1.化简
(1) ;
(2) .
2.一个多项式加上 得 ,求这个多项式.
3.已知一个长方形一边长为 ,另一边比它小 ,求长方形周长.
4.已知 ,求 的值.
5.已知 , 在数铀上的位置如图,化简 .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第169页A组7、8、11.
(二)选做题:有这样一道题:“已知 , , ,当 , , 时,求 的值”.有一个学生指出,题目中给出的 , 是多余的.他的说法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十、板书设计
1.2 整式的加减 篇3
第5课时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66页,2.2整式的加减:2.合并同类项。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2.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法则的探究过程,培养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渗透分类和类比的思想方法。 4.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交流中获益。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合并同类项。 难点:找出同类项并正确的合并。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为了搞好班会活动,李明和张强去购买一些水笔和软面抄作为奖品。他们首先购买了15本软面抄和20支水笔,经过预算,发现这么多奖品不够用,然后他们又去购买了6本软面抄和5支水笔。问: ①他们两次共买了多少本软面抄和多少支水笔? ②若设软面抄的单价为每本x元,水笔的单价为每支y元,则这次活动他们支出的总金额是多少元? (知识的呈现过程尽量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从而能提高学生从事探索活动的投入程度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1.合并同类项的定义: (学生讨论问题2)可根据购买的时间次序列出代数式,也可根据购买物品的种类列出代数式,再运用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将它们合并起来,化简整个多项式,所的结果都为(21x+25y)元。 由此可得: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板书:合并同类项。) 2.例题: 例1:找出多项式3x2y-4xy2-3+5x2y+2xy2+5种的同类项,并合并同类项。 解原式= 根据以上合并同类项的实例,让学生讨论归纳,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指数保持不变。例2:下列各题合并同类项的结果对不对?若不对,请改正。 (1)2x2+3x2=5x4; (2)3x+2y=5xy; (3)7x2-3x2=4; (4)9a2b-9ba2=0。 (通过这一组题的训练,进一步熟悉法则。) 例3:合并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①2a2b-3a2b+0.5a2b; ②a3-a2b+ab2+a2b-ab2+b3;③5(x+y)3-2(x-y)4-2(x+y)3+(y-x)4。 (用不同的记号标出各同类项,会减少运算错误,当然熟练后可以不再标出。其中第(3)题应把(x+y)、(x-y)看作一个整体,特别注意(x-y)2n=(y-x)2n,n为正整数。) 解:① 。 ② 。 ③原式=5(x+y)3-2(x-y)4-2(x+y)3+(x-y)4=3(x+y)3-(x-y)4。 例4:求多项式3x2+4x-2x2-x+x2-3x-1的值,其中x=-3。 解: ,当x=-3时,原式= 。 试一试:把x=-3直接代入例4这个多项式,可以求出它的值吗?与上面的解法比较一下,哪个解法更简便? (两种方法。通过比较两种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在求多项式的值时,常常先合并同类项,再求值,这样比较简便。) 6.课堂练习:课本p66:1,2,3。 三、课堂小结:①要牢记法则,熟练正确的合并同类项,以防止2x2+3x2=5x4的错误。 ②从实际问题中类比概括得出合并同类项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的合并同类项。四、课堂作业: 课本p71:1
《合并同类项》1.合并同类项的定义: 2.例:……… 例:………… ……………… ………………… ………………… ……………… ………………… ………………… 学生练习:…… ………………… ……………… ………………… ………………… ………………… …………………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出合并同类项的概念。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方式归纳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通过例题教学、练习等方式巩固相关知识,发展应用部分。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现分类、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
1.2 整式的加减 篇4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2.掌握: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基础上,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3.运用:能够正确地进行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几何问题的思路.
(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结果总是比原来简洁,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以旧引新,通过自己操作发现解题规律.
2.学生学法:练习→总结步骤→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整式加减运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解答归纳整式加减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出示投影1)
化简下列各式
(1) ;
(2) ;
(3) .
学生活动:同桌两位同学出一个学生在胶片上化简,另一个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把几个学生的演算胶片用投影打出,其他学生一起来给打分.不对的,由学生找出错在哪里,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师提出问题:上述三个数学式子,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用数学语言进行叙述呢?(把每个括号看作一个整体)
学生活动:同桌同学互相讨论、研究,若讨论的结果、语句认为比较通顺者可以举手回答,同学们再互相更正.(学生回答时,教师用彩笔把运算符号写在胶片上显示出来,以引起注意.)
【教法说明】前两节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内容,其实就是整式加减内容的一部分,复习上述知识,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就过渡到整式加减这一节内容上来,使新旧知识很自然地衔接起来.
师提出问题:上述式子中,每个括号内的式子是什么式子?(整式)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
[板书]
【教法说明】以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为铺垫,从而引出本节知识,可以说是自然顺畅,学生不会感到整式加减法陌生.
(二)探求新知,讲授新课
(出示投影2)
例1 求单项式 , , , 的和.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或投影胶片)上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然后用投影仪显示出部分胶片来,正确的师生给予掌声,不对的则由自己或他人找出错在何处,并及时改正.
师做相应的板书:
[板书]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接着计算(或在投影胶片上计算),一个学生接着老师板书继续完成以下过程.把不同层次学生的胶片显示在投影上,师生给予肯定或纠正.
师提问题:在这几个单项式相加时,为什么 , 要加上括号(学生讨论后回答,师做必要的强调)
练习:(出示投影3)
l.说出下列单项式的和(口答)
(1) , , , ;(2) , , .
2.写出下列第一个式子减去第二个式子的差
(1) , ;(2) , ;(3) , .
学生活动:1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后口答.2题直接观察回答(先答所列式子,再回答结果).
【教法说明】上述两个题目学生完成应该没有什么困难,教师给学生创造机会实践,然后叫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特别是要调动差生的参与积极性.
师:如果求几个多项式的和与差又该怎么办呢?
(出示投影4)
例2 求 与 的和.
学生活动: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在练习本(或胶片)上完成.
说明:在学生完成过程中,教师巡回检查,然后把出现问题的胶片显示在投影上,学生一起改,这样可使学生印象更深一些,在列代数式时可能每个多项式有的学生不加括号,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把每个多项式加括号,利用复合投影胶片把例2中的“和”变为“差”.
学生活动:学生都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同桌互相交换打分,并让一名学生把完整的解题格式板演到黑板上.
【教法说明】变式训练也是课堂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上题求“和”时,每个多项式加与不加括号不影响其结果,学生对括号的重要性就没有足够的认识,而变为“差”,括号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师提出问题:通过例l、例2的学习,你发现进行运算一般分几步?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互相叙述,教师深入某一小组,同学共同讨论,待讨论结果认为合理后,让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做简要归纳后,板书以下内容.
[板书]
【教法说明】通过例题的解答,让学生自己发现多项式加减法的一般解题步骤,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解题格式.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5)
1.单项式: , , 的和为____________.
2.计算:(1) ;
(2) ;
(3) .
学生活动:1题学生回答,2题部分学生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准又快,鼓励差生的进步与参与.
【教法说明】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的调动,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训练中来,积极动脑、动手,同时教师对差生进行指导和鼓励.
(四)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出示投影6)
1.已知 ; ;计算
(1) ; (2) ; (3) ; (4) ;
2.一个多项式加上 得 ,求这个多项式.
3.三角形的第一边是 ,第二过比第一边大 ,第三边比第二边小5,求三角形的周长.
学生活动:1题同桌同学分别做,左边位置的完成(2)(4),右边位置的完成(1)(3).再让四个学生分别在黑板上完成,座位上的学生完成后互相交换检查;2、3题也让中国学习联盟胆尝试,然后教师规范解题格式.
【教法说明】1题四个小题方法一样,所以可以每人做两个,可节省时间,l题完成后再引导学生观察:(1)(2)小题计算结果是不是相同?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3)(4)小题如何.2题是在前面求多项式和、差的基础上的简单变式,学生会计算,但可能解题格式不会写,教师应重点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3题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然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3题再做一些变式.
如:已知长方形一边长为 ,另一边长比它小 ,则长方形的周长为多少?
(五)归纳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为把本节课内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请看以下问题:
(出示投影7)
1.实际上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的步骤,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式加减的结果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单项式或多项式).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后回答.
教师做适当强调:在整式加减中实际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在去括号时一定注意括号前是“+”还是“-”.
【教法说明】归纳小结有时也不用教师包办代替,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以完成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可能比教师简单归纳效果要好.
八、随堂练习
1.化简
(1) ;
(2) .
2.一个多项式加上 得 ,求这个多项式.
3.已知一个长方形一边长为 ,另一边比它小 ,求长方形周长.
4.已知 ,求 的值.
5.已知 , 在数铀上的位置如图,化简 .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第169页A组7、8、11.
(二)选做题:有这样一道题:“已知 , , ,当 , , 时,求 的值”.有一个学生指出,题目中给出的 , 是多余的.他的说法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十、板书设计
1.2 整式的加减 篇5
第6课时教学内容: 课本第66页至第6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2.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3.关键:准确理解去括号法则.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t-0.5)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千米,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t-0.5)千米,因此,这段铁路全长为 100t+120(t-0.5)千米 ①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 100t-120(t-0.5)千米 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思路点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利用分配律.学生练习、交流后,教师归纳: 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20t-60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0t+60 我们知道,化简带有括号的整式,首先应先去括号. 上面两式去括号部分变形分别为: +120(t-0.5)=+120t-60 ③ -120(t-0.5)=-120+60 ④ 比较③、④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思路点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去括号法则,然后教师板书(或用屏幕)展示: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特别地,+(x-3)与-(x-3)可以分别看作1与-1分别乘(x-3). 利用分配律,可以将式子中的括号去掉,得: +(x-3)=x-3 (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没有变号) -(x-3)=-x+3 (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改变了符号) 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二、范例学习 例1.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 (2)(5a-3b)-3(a2-2b). 思路点拨:讲解时,先让学生判定是哪种类型的去括号,去括号后,要不要变号,括号内的每一项原来是什么符号?去括号时,要同时去掉括号前的符号.为了防止错误,题(2)中-3(a2-2b),先把3乘到括号内,然后再去括号. 解答过程按课本,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例2.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 (1)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教师操作投影仪,展示例2,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寻求解答思路. 思路点拨:根据船顺水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船逆水航行速度=船在静水中行驶速度-水流速度.因此,甲船速度为(50+a)千米/时,乙船速度为(50-a)千米/时,2小时后,甲船行程为2(50+a)千米,乙船行程为(50-a)千米.两船从同一洪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所以两船相距等于甲、乙两船行程之和. 解答过程按课本. 去括号时强调:括号内每一项都要乘以2,括号前是负因数时,去掉括号后,括号内每一项都要变号.为了防止出错,可以先用分配律将数字2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然后再去括号,熟练后,再省去这一步,直接去括号.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68页练习1、2题. 2.计算:5xy2-[3xy2-(4xy2-2x2y)]+2x2y-xy2. [5xy2] 思路点拨: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 四、课堂小结去括号是代数式变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变“+”不变,要变全都变.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学生作总结后教师强调要求大家应熟记法则,并能根据法则进行去括号运算。法则顺口溜:去括号,看符号:是“+”号,不变号;是“―”号,全变号。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71页习题2.2第2、3、5、8题.板书设计:
《去括号》1.去括号的法则: 2.例:……… 例:………… ……………… ………………… ………………… ……………… ………………… ………………… 学生练习:…… ………………… ……………… ………………… ………………… ………………… ………………… ………………… ………………… ………………… ………………… ………………… ………………… ………………… ………………… …………………教学后记:①通过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通过观察、比较,得到了整式的去括号法则。这样的通过实例,设计起点低,学生学起来更自然,对新知识更容易接受。②在总结出去括号法则后,又给出了一个顺口溜,这是考虑到学生年龄小,顺口溜更便于记忆,而且也增加了学习的情趣。③安排了例1到例5的一个组题,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以使学生更好地全方位地掌握去括号法则另外,还安排了某些变式训练,既能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去括号法则,又训练了他们的逆向思维。
1.2 整式的加减 篇6
第4课时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3—64页,2.2整式的加减:1.同类项。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在具体情景中,认识同类项。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初步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难点:根据同类项的概念在多项式中找同类项。 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创设问题情境
⑴、5个人+8个人=
⑵、5只羊+8只羊=
⑶、5个人+8只羊=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这是新课程标准所赋予的任务。学生尝试按种类、颜色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类,一方面可提供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另一方面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体现分类的思想方法。) 2、观察下列各单项式,把你认为相同类型的式子归为一类。 8x2y, -mn2, 5a, -x2y, 7mn2, , 9a, - , 0, 0.4mn2, ,2xy2。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按不同标准进行多种分类,教师巡视后把不同的分类方法投影显示。 要求学生观察归为一类的式子,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请学生说出各自的分类标准,并且肯定每一位学生按不同标准进行的分类。 (充分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描述,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可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二、讲授新课: 1.同类项的定义: 我们常常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8x2y与-x2y可以归为一类,2xy2与- 可以归为一类,-mn2、7mn2与0.4mn2可以归为一类,5a与9a可以归为一类,还有 、0与 也可以归为一类。8x2y与-x2y只有系数不同,各自所含的字母都是x、y,并且x的指数都是2,y的指数都是1;同样地,2xy2与- 也只有系数不同,各自所含的字母都是x、y,并且x的指数都是1,y的指数都是2。 像这样,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similar terms)。另外,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比如,前面提到的 、0与 也是同类项。通过特征的讲述,选择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作为研究对象,并称它们为同类项。(板书课题:同类项。)(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同类项概念,可设问同类项必须满足什么条件,让学生归纳总结。)板书由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的同类项概念以及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2.例题: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地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3x与3mx是同类项。 ( ) (2)2ab与-5ab是同类项。 ( ) (3)3x2y与- yx2是同类项。 ( ) (4)5ab2与-2ab2c是同类项。 ( ) (5)23与32是同类项。 ( ) (这组判断题能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其中第(3)题满足同类项的条件,只要运用乘法交换律即可;第(5)题两个都是常数项属于同类项。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单看指数不同,误认为不是同类项。) 例2:游戏: 规则:一学生说出一个单项式后,指定一位同学回答它的两个同类项。 要求出题同学尽可能使自己的题目与众不同。 可请回答正确的同学向大家介绍写一个单项式同类项的经验,从而揭示同类项的本质特征,透彻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学生自行编题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改变一味由教师出题的程式化做法,并由编题学生指定某位同学回答,可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透彻理解知识,这种形式适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学生通过一定的尝试后,能得出只要改变单项式的系数,即可得到其同类项,实际是抓住了同类项概念中的两个“相同”,从而深刻揭示了概念的内涵。) 例3:指出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1)3x-2y+1+3y-2x-5; (2)3x2y-2xy2+ xy2- yx2。 解:(1)3x与-2x是同类项,-2y与3y是同类项,1与-5是同类项。 (2)3x2y与- yx2是同类项,-2xy2与 xy2是同类项。 例4:k取何值时,3xky与-x2y是同类项? 解:要使3xky与-x2y是同类项,这两项中x的次数必须相等,即 k=2。所以当k=2时,3xky与-x2y是同类项。 例5:若把(s+t)、(s-t)分别看作一个整体,指出下面式子中的同类项。 (1) (s+t)- (s-t)- (s+t)+ (s-t); (2)2(s-t)+3(s-t)2-5(s-t)-8(s-t)2+s-t。 解:略。 (组织学生口头回答上面三个例题,例3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可由教师标出不同的下划线,并运用投影仪打出书面解答,为合并同类项作准备。例4让学生明确同类项中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例5必须把(s-t)、(s+t)分别看作一个整体。) (通过变式训练,可进一步明晰“同类项”的意义,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提高识别能力。) 6.课堂练习:请写出2ab2c3的一个同类项.你能写出多少个?它本身是自己的同类项吗? (学生先在课本上解答,再回答,若有错误请其他同学及时纠正。)三、课堂小结:①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在多项式中找出同类项,会写出一个单项式的同类项,会判断同类项。②这堂课运用到分类思想和整体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③学习同类项的用途是为了简化多项式,为下一课的合并同类项打下基础。(课堂小结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罗列,应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应上升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与运用.采用学生相互补充完善,教师适时点拨的课堂小结方式,可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课堂作业:若2amb2m+3n与a2n-3b8的和仍是一个单项式,则m与 n的值分别是______板书设计:
同类项1.同类项的定义: 2.例:……… 例:………… ……………… ………………… ………………… ……………… ………………… ………………… 学生练习:…… ………………… ……………… ………………… ………………… ………………… ………………… ………………… ………………… ………………… ………………… …………………教学后记: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上,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小组讨论,把一些实物进行分类,从而引出同类项这个概念,并通过练习、游戏、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同类项。在整堂课的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和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1.2 整式的加减 篇7
教学内容 课本第66页至第6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2.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3.关键:准确理解去括号法则.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t-0.5)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千米,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t-0.5)千米,因此,这段铁路全长为 100t+120(t-0.5)千米 ①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 100t-120(t-0.5)千米 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思路点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利用分配律.学生练习、交流后,教师归纳: 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20t-60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0t+60 我们知道,化简带有括号的整式,首先应先去括号. 上面两式去括号部分变形分别为: +120(t-0.5)=+120t-60 ③ -120(t-0.5)=-120+60 ④ 比较③、④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思路点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去括号法则,然后教师板书(或用屏幕)展示: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特别地,+(x-3)与-(x-3)可以分别看作1与-1分别乘(x-3). 利用分配律,可以将式子中的括号去掉,得: +(x-3)=x-3 (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没有变号) -(x-3)=-x+3 (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改变了符号) 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二、范例学习 例1.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 (2)(5a-3b)-3(a2-2b). 思路点拨:讲解时,先让学生判定是哪种类型的去括号,去括号后,要不要变号,括号内的每一项原来是什么符号?去括号时,要同时去掉括号前的符号.为了防止错误,题(2)中-3(a2-2b),先把3乘到括号内,然后再去括号. 解答过程按课本,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例2.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 (1)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教师操作投影仪,展示例2,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寻求解答思路. 思路点拨:根据船顺水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船逆水航行速度=船在静水中行驶速度-水流速度.因此,甲船速度为(50+a)千米/时,乙船速度为(50-a)千米/时,2小时后,甲船行程为2(50+a)千米,乙船行程为(50-a)千米.两船从同一洪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所以两船相距等于甲、乙两船行程之和. 解答过程按课本. 去括号时强调:括号内每一项都要乘以2,括号前是负因数时,去掉括号后,括号内每一项都要变号.为了防止出错,可以先用分配律将数字2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然后再去括号,熟练后,再省去这一步,直接去括号.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68页练习1、2题. 2.计算:5xy2-[3xy2-(4xy2-2x2y)]+2x2y-xy2. [5xy2] 思路点拨: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 四、课堂小结 去括号是代数式变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变“+”不变,要变全都变.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71页习题2.2第2、3、5、8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化简正确的是( ). a.a-(2a-b+c)=-a-b+c b.(a+b)-(-b+c)=a+2b+c c.3a-[5b-(2c-a)]=2a-5b+2c d.a-(b+c)-d=a-b+c-d 2.下面去括号错误的是( ). a.a2-(a-b+c)=a2-a+b-c b.5+a-2(3a-5)=5+a-6a+5 c.3a- (3a2-2a)=3a-a2+ a d.a3-[(a2-(-b))=a3-a2-b 3.将多项式2ab-4a2-5ab+9a2的同类项分别结合在一起错误的是( ). a.(2ab-5ab)+(-4a2+9a) b.(2ab-5ab)-(4a2-9a2) c.(2ab-5ab)+(9a2-4a2) d.(2ab-5ab)-(4a2+9a2) 二、化简下列各式: 4.2(-a3+2a2)-(4a2-3a+1). 5.(4a2-3a+1)-3(-a3+2a2). 6.3(a2-4a+3)-5(5a2-a+2). 7.3x2-[5x-2( x- )+2x2]. 答案: 一、1.c 2.b 3.d 二、4.-2a3+3a-1 5.3a3-2a2-3a+1 6.-22a2-7a-1 7.x2- x-3.
1.2 整式的加减 篇8
教学目的:
1.经历及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2.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教学难点:
正确地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及符号的正确处理.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填空:整式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2.单项式 的系数是___________、次数是__________3.多项式3m3-2m-5+m2是_____次______项式,其中二次项系数是______,一次项是___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____.
4.下列各式,是同类项的一组是 ( ) (a)22x2y与 yx2 (b)2m2n与2mn2 (c) ab与abc
5.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3a-b)+(5a+2b)-(7a+4b).
二、探索练习:
1.如果用a、b分别表示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那么这个两位数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交换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后得到的两位数为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两位数的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一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那么这个三位数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交换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后得到的三位数为______________,这两个三位数的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一议:在上面的两个问题中,分别涉及到了整式的什么运算? 说说你是如何运算的?
▲整式的加减运算实质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算的结果是一个多项式或单项式.
三、巩固练习:
1.填空:(1)2a-b与a-b的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项式 、 、 、 的和为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下面为由棋子所组成的三角形,一个三角形需六个棋子,三个三角形需_______个棋子,n个三角形需__________个棋子.
2.计算: (1) ; (2) ; (3) .
3.(1)求 与 的和; (2)求 与 的差. 4.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
四、提高练习:
1.若a是五次多项式,b是三次多项式,则a+b一定是 ( ) (a)五次整式 (b)八次多项式 (c)三次多项式 (d)次数不能确定
2.足球比赛中,如果胜一场记3a分,平一场记a分,负一场记0分,那么某队在比赛胜5场,平3场,负2场,共积多少分?
3.一个两位数与把它的数字对调所成的数的和,一定能被11整除,请证明这个结论.
4.如果关于字母x的二次多项式 的值与x的取值无关,试求m、n的值.
五、小结:整式的加减运算实质就是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
六、作业:第8页习题1、2、3
1.2 整式的加减 篇9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2.掌握: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基础上,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3.运用:能够正确地进行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几何问题的思路.
(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结果总是比原来简洁,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以旧引新,通过自己操作发现解题规律.
2.学生学法:练习→总结步骤→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整式加减运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解答归纳整式加减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出示投影1)
化简下列各式
(1) ;
(2) ;
(3) .
学生活动:同桌两位同学出一个学生在胶片上化简,另一个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把几个学生的演算胶片用投影打出,其他学生一起来给打分.不对的,由学生找出错在哪里,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师提出问题:上述三个数学式子,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用数学语言进行叙述呢?(把每个括号看作一个整体)
学生活动:同桌同学互相讨论、研究,若讨论的结果、语句认为比较通顺者可以举手回答,同学们再互相更正.(学生回答时,教师用彩笔把运算符号写在胶片上显示出来,以引起注意.)
【教法说明】前两节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内容,其实就是整式加减内容的一部分,复习上述知识,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就过渡到整式加减这一节内容上来,使新旧知识很自然地衔接起来.
师提出问题:上述式子中,每个括号内的式子是什么式子?(整式)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
[板书]
【教法说明】以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为铺垫,从而引出本节知识,可以说是自然顺畅,学生不会感到整式加减法陌生.
(二)探求新知,讲授新课
(出示投影2)
例1 求单项式 , , , 的和.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或投影胶片)上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然后用投影仪显示出部分胶片来,正确的师生给予掌声,不对的则由自己或他人找出错在何处,并及时改正.
师做相应的板书:
[板书]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接着计算(或在投影胶片上计算),一个学生接着老师板书继续完成以下过程.把不同层次学生的胶片显示在投影上,师生给予肯定或纠正.
师提问题:在这几个单项式相加时,为什么 , 要加上括号(学生讨论后回答,师做必要的强调)
练习:(出示投影3)
l.说出下列单项式的和(口答)
(1) , , , ;(2) , , .
2.写出下列第一个式子减去第二个式子的差
(1) , ;(2) , ;(3) , .
学生活动:1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后口答.2题直接观察回答(先答所列式子,再回答结果).
【教法说明】上述两个题目学生完成应该没有什么困难,教师给学生创造机会实践,然后叫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特别是要调动差生的参与积极性.
师:如果求几个多项式的和与差又该怎么办呢?
(出示投影4)
例2 求 与 的和.
学生活动: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在练习本(或胶片)上完成.
说明:在学生完成过程中,教师巡回检查,然后把出现问题的胶片显示在投影上,学生一起改,这样可使学生印象更深一些,在列代数式时可能每个多项式有的学生不加括号,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把每个多项式加括号,利用复合投影胶片把例2中的“和”变为“差”.
学生活动:学生都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同桌互相交换打分,并让一名学生把完整的解题格式板演到黑板上.
【教法说明】变式训练也是课堂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上题求“和”时,每个多项式加与不加括号不影响其结果,学生对括号的重要性就没有足够的认识,而变为“差”,括号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师提出问题:通过例l、例2的学习,你发现进行运算一般分几步?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互相叙述,教师深入某一小组,同学共同讨论,待讨论结果认为合理后,让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做简要归纳后,板书以下内容.
[板书]
【教法说明】通过例题的解答,让学生自己发现多项式加减法的一般解题步骤,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解题格式.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5)
1.单项式: , , 的和为____________.
2.计算:(1) ;
(2) ;
(3) .
学生活动:1题学生回答,2题部分学生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准又快,鼓励差生的进步与参与.
【教法说明】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的调动,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训练中来,积极动脑、动手,同时教师对差生进行指导和鼓励.
(四)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出示投影6)
1.已知 ; ;计算
(1) ; (2) ; (3) ; (4) ;
2.一个多项式加上 得 ,求这个多项式.
3.三角形的第一边是 ,第二过比第一边大 ,第三边比第二边小5,求三角形的周长.
学生活动:1题同桌同学分别做,左边位置的完成(2)(4),右边位置的完成(1)(3).再让四个学生分别在黑板上完成,座位上的学生完成后互相交换检查;2、3题也让学生大胆尝试,然后教师规范解题格式.
【教法说明】1题四个小题方法一样,所以可以每人做两个,可节省时间,l题完成后再引导学生观察:(1)(2)小题计算结果是不是相同?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3)(4)小题如何.2题是在前面求多项式和、差的基础上的简单变式,学生会计算,但可能解题格式不会写,教师应重点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3题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然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3题再做一些变式.
如:已知长方形一边长为 ,另一边长比它小 ,则长方形的周长为多少?
(五)归纳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为把本节课内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请看以下问题:
(出示投影7)
1.实际上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的步骤,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式加减的结果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单项式或多项式).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后回答.
教师做适当强调:在整式加减中实际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在去括号时一定注意括号前是“+”还是“-”.
【教法说明】归纳小结有时也不用教师包办代替,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以完成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可能比教师简单归纳效果要好.
八、随堂练习
1.化简
(1) ;
(2) .
2.一个多项式加上 得 ,求这个多项式.
3.已知一个长方形一边长为 ,另一边比它小 ,求长方形周长.
4.已知 ,求 的值.
5.已知 , 在数铀上的位置如图,化简 .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第169页A组7、8、11.
(二)选做题:有这样一道题:“已知 , , ,当 , , 时,求 的值”.有一个学生指出,题目中给出的 , 是多余的.他的说法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十、板书设计
1.2 整式的加减 篇10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2.掌握: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基础上,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3.运用:能够正确地进行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几何问题的思路.
(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结果总是比原来简洁,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以旧引新,通过自己操作发现解题规律.
2.学生学法:练习→总结步骤→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整式加减运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解答归纳整式加减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出示投影1)
化简下列各式
(1) ;
(2) ;
(3) .
学生活动:同桌两位同学出一个学生在胶片上化简,另一个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把几个学生的演算胶片用投影打出,其他学生一起来给打分.不对的,由学生找出错在哪里,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师提出问题:上述三个数学式子,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用数学语言进行叙述呢?(把每个括号看作一个整体)
学生活动:同桌同学互相讨论、研究,若讨论的结果、语句认为比较通顺者可以举手回答,同学们再互相更正.(学生回答时,教师用彩笔把运算符号写在胶片上显示出来,以引起注意.)
【教法说明】前两节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内容,其实就是整式加减内容的一部分,复习上述知识,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就过渡到整式加减这一节内容上来,使新旧知识很自然地衔接起来.
师提出问题:上述式子中,每个括号内的式子是什么式子?(整式)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
[板书]
【教法说明】以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为铺垫,从而引出本节知识,可以说是自然顺畅,学生不会感到整式加减法陌生.
(二)探求新知,讲授新课
(出示投影2)
例1 求单项式 , , , 的和.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或投影胶片)上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然后用投影仪显示出部分胶片来,正确的师生给予掌声,不对的则由自己或他人找出错在何处,并及时改正.
师做相应的板书:
[板书]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接着计算(或在投影胶片上计算),一个学生接着老师板书继续完成以下过程.把不同层次学生的胶片显示在投影上,师生给予肯定或纠正.
师提问题:在这几个单项式相加时,为什么 , 要加上括号(学生讨论后回答,师做必要的强调)
练习:(出示投影3)
l.说出下列单项式的和(口答)
(1) , , , ;(2) , , .
2.写出下列第一个式子减去第二个式子的差
(1) , ;(2) , ;(3) , .
学生活动:1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后口答.2题直接观察回答(先答所列式子,再回答结果).
【教法说明】上述两个题目学生完成应该没有什么困难,教师给学生创造机会实践,然后叫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特别是要调动差生的参与积极性.
师:如果求几个多项式的和与差又该怎么办呢?
(出示投影4)
例2 求 与 的和.
学生活动: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在练习本(或胶片)上完成.
说明:在学生完成过程中,教师巡回检查,然后把出现问题的胶片显示在投影上,学生一起改,这样可使学生印象更深一些,在列代数式时可能每个多项式有的学生不加括号,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把每个多项式加括号,利用复合投影胶片把例2中的“和”变为“差”.
学生活动:学生都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同桌互相交换打分,并让一名学生把完整的解题格式板演到黑板上.
【教法说明】变式训练也是课堂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上题求“和”时,每个多项式加与不加括号不影响其结果,学生对括号的重要性就没有足够的认识,而变为“差”,括号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师提出问题:通过例l、例2的学习,你发现进行运算一般分几步?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互相叙述,教师深入某一小组,同学共同讨论,待讨论结果认为合理后,让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做简要归纳后,板书以下内容.
[板书]
【教法说明】通过例题的解答,让学生自己发现多项式加减法的一般解题步骤,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解题格式.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5)
1.单项式: , , 的和为____________.
2.计算:(1) ;
(2) ;
(3) .
学生活动:1题学生回答,2题部分学生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准又快,鼓励差生的进步与参与.
【教法说明】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的调动,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训练中来,积极动脑、动手,同时教师对差生进行指导和鼓励.
(四)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出示投影6)
1.已知 ; ;计算
(1) ; (2) ; (3) ; (4) ;
2.一个多项式加上 得 ,求这个多项式.
3.三角形的第一边是 ,第二过比第一边大 ,第三边比第二边小5,求三角形的周长.
学生活动:1题同桌同学分别做,左边位置的完成(2)(4),右边位置的完成(1)(3).再让四个学生分别在黑板上完成,座位上的学生完成后互相交换检查;2、3题也让学生大胆尝试,然后教师规范解题格式.
【教法说明】1题四个小题方法一样,所以可以每人做两个,可节省时间,l题完成后再引导学生观察:(1)(2)小题计算结果是不是相同?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3)(4)小题如何.2题是在前面求多项式和、差的基础上的简单变式,学生会计算,但可能解题格式不会写,教师应重点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3题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然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3题再做一些变式.
如:已知长方形一边长为 ,另一边长比它小 ,则长方形的周长为多少?
(五)归纳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为把本节课内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请看以下问题:
(出示投影7)
1.实际上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的步骤,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式加减的结果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单项式或多项式).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后回答.
教师做适当强调:在整式加减中实际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在去括号时一定注意括号前是“+”还是“-”.
【教法说明】归纳小结有时也不用教师包办代替,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以完成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可能比教师简单归纳效果要好.
八、随堂练习
1.化简
(1) ;
(2) .
2.一个多项式加上 得 ,求这个多项式.
3.已知一个长方形一边长为 ,另一边比它小 ,求长方形周长.
4.已知 ,求 的值.
5.已知 , 在数铀上的位置如图,化简 .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第169页A组7、8、11.
(二)选做题:有这样一道题:“已知 , , ,当 , , 时,求 的值”.有一个学生指出,题目中给出的 , 是多余的.他的说法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十、板书设计
1.2 整式的加减 篇1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基础上进行运算。
2、使学生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熟练进行运算。
教学分析
重点:运算。
难点: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
突破:正确理解去括号法则,并会把括号与括号前的符号理解成整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叙述合并同类项法则。
2、 练习题:(用投影仪显示、学生完成)
3、 叙述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
4、 练习题:(用投影仪显示、学生完成)
5、化简:
y2+(x2+2xy-3y2)-(2x2-xy-2y2)
二、新授
1、引入
整式的化简,如果有括号,首先要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所以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
2、例题
例1 (P166例1)(学生自学后,教师按以下提示点拔即可)
求单项式5x2y,-2 x2y,2xy2,-4xy2的和。
提示:式子5x2y+(-2 x2y)+2xy2+(-4xy2)就是这四个单项式的和。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号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解:(略,见教材P166)
练习:P167 1、2
例2(P166例2)
求3x2-6x+5与4x2-7x-6的和。
解:(3x2-6x+5)+(4x2-7x-6) (每个多项式要加括号)(口述:文字叙述的整式加减,对每个整式要添上括号)
=3x2-6x+5+4x2-7x-6 (去括号)
=7x2+x-1 (合并同类项)
练习:P167 3
例3。(P166例3)(学生自学后,完成练习,教师矫正练习错误)
求2x2+xy+3y2与x2-xy+2y2的差。
解:(2x2+xy+3y2)-( x2-xy+2y2)
=2x2+xy+3y2-x2+xy-2y2
=x2+2xy+y2
3、归纳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最好由学生归纳)
整式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在运算中,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三、练习
补:已知:A=5a2-2b2-3c2, B=-3a2+b2+2c2, 求2A-3B(视时间是否足够而定)
四、小结(用投影仪板演)
1、文字叙述的整式加减,对每一个整式要添上括号。
2、有括号的要先去括号,如果双有中括号或大括号,要先去小括号,后去中括号,再去大括号。
五、作业
1、 P169:A:1(3、4),3,5,6,7,8。B:1,2。 (可适当减少些)
1.2 整式的加减 篇12
教学目标: 1.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其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探索规律的问题,进一步体会符号表示的意义,发展符号感,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整式加减的运算. 教学难点:探索规律的猜想. 活动准备:计算: (1)(-x+2x2+5)+(-3+4x2-6x);(2)求下列整式的值:(-3a2-ab+7)-(-3a2-ab+9),其中a= ,b=3.教学过程: 一、复习练习1.-3x2y-(-3xy2)+3x2y+3xy2; 2.-3x2-4xy-6xy-(-y2)-2x2-3y2;3.(x-y)+(y-z)-(z-x)+2; 4.-3(a3b+2b2)+(3a3b-14b2).此练习找四名同学写在黑板(或胶片)上,然后就他们的解题过程进行订正,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之后,指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整式的加减.二、新课例1 已知a=x3+2y3-xy2,b=-y3+x3+2xy2,求:(1)a+b;(2)b+a;(3)2a-2b;(4)2b-2a.解:(1)a+b=(x3+2y3-xy2)+(-y3+x3+2xy2)=x3+2y3-xy2-y3+x3+2xy2=2x3+xy2+y3;(2)b+a=(-y3+x3+2xy2)+(x3+2y3-xy2)=-y3+x3-2xy2-x3+2y3-xy2=2x3+xy2+y3;(3)2a-2b=2(x3+2y3-xy2)-2(-y3+x3+2xy2)=2x3+4y3-2xy2+2y3-2x3-4yx2=-6xy2+6y3;(4)2b-2a=2(-y3+x3+2xy2)-2(x3+2y3-xy2)=-2y3+2x3+4xy2-2x3-4y3+2xy2=6xy2-6y3.通过以上四个小题,同学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a+b=b+a,2a-2b=-(2b-2a),进一步指出本题中,我们用字母a、b代表两个不同的多项式,用了“换元”的方法.前面,我们所遇到的整式的计算中,单项式的字母指数都是具体的正整数,如果将正整数也用字母表示,又应该如何计算呢?例2 计算:(n,m是正整数)(1)(-5an)-an-(-7an); (2)(8an-2bm+c)-(-5bm+c-4an).分析:此两小题中,单项式字母的指数中出现了字母,同一题中的n或m代表的是同一个正整数,因此,计算的方法与以前的方法完全一样.解:(1)(-5an)-an-(-7an)=-5an-an+7an=an;(2)(8an-2bm+c)-(-5bm+c-4an)=8an-2bm+c+5bm-c+4an=12an+3bm.下面,我们看两个与整式的加减有关的几何问题.例3 (1)已知三角形的第一条边长是a+2b,第二边长比第一条边长大(b-2),第三条边长比第二条边小5,求三角形的周长.(2)已知三角形的周长为3a+2b,其中第一条边长为a+b,第二条边长比第一条边长小1,求第三边的边长.第(1)问先由教师分析: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什么?(三边之和),所以,要求周长,首先要做什么?引导学生得出“首先要用代数式表示出三边的长”的结论,而后板演.第(2)问由学生口答,教师板演.解:(1)(a+2b)+[(a+2b)+(b-2)]+[(a+2b)+(b-2)-5]=a+2b+(a+3b-2)+(a+3b-7)=a+2b+a+3b-2+a+3b-7=3a+8b-9.答:三角形的周长是3a+8b-9.(2)(3a+2b)-(a+b)-[(a+b)-1]=3a+2b-a-b-a-b+1=a+1.答: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a+1.三、课堂练习1.已知a=x3-2x2y+2xy2-y3,b=x3+3x2y-2xy2-2y3,求(1)a-b;(2)-2a-3b.2.计算:(3xn+1+10xn-7x)+(x-9xn+1-10xn).四、小结我们用了两节课的时间学习整式的加减,实际上,这两节课也可以说是对前面所学知识(主要是去括中与、合并同类项)的一个复习、一个提高,因此,同学们对于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基本功一定要加强.五、作业1.已知a=x3+x2+x+1,b=x+x2,计算:(1)a+b;(2)b+a;(3)a-b;(4)b-a.2.已知a=a2+b2-c2,b=-4a2+2b2+3c2,并且a+b+c=0,求c.3.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180º,已知三角形中第一个角等于第二个角的3倍,而第三个角比第二个角大15º,求每个内角的度数是多少.4.整理、复习本章内容.
1.2 整式的加减 篇13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2.掌握: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基础上,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3.运用:能够正确地进行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几何问题的思路.
(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结果总是比原来简洁,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以旧引新,通过自己操作发现解题规律.
2.学生学法:练习→总结步骤→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整式加减运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解答归纳整式加减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出示投影1)
化简下列各式
(1) ;
(2) ;
(3) .
学生活动:同桌两位同学出一个学生在胶片上化简,另一个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把几个学生的演算胶片用投影打出,其他学生一起来给打分.不对的,由学生找出错在哪里,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师提出问题:上述三个数学式子,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用数学语言进行叙述呢?(把每个括号看作一个整体)
学生活动:同桌同学互相讨论、研究,若讨论的结果、语句认为比较通顺者可以举手回答,同学们再互相更正.(学生回答时,教师用彩笔把运算符号写在胶片上显示出来,以引起注意.)
【教法说明】前两节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内容,其实就是整式加减内容的一部分,复习上述知识,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就过渡到整式加减这一节内容上来,使新旧知识很自然地衔接起来.
师提出问题:上述式子中,每个括号内的式子是什么式子?(整式)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
[板书]
【教法说明】以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为铺垫,从而引出本节知识,可以说是自然顺畅,学生不会感到整式加减法陌生.
(二)探求新知,讲授新课
(出示投影2)
例1 求单项式 , , , 的和.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或投影胶片)上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然后用投影仪显示出部分胶片来,正确的师生给予掌声,不对的则由自己或他人找出错在何处,并及时改正.
师做相应的板书:
[板书]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接着计算(或在投影胶片上计算),一个学生接着老师板书继续完成以下过程.把不同层次学生的胶片显示在投影上,师生给予肯定或纠正.
师提问题:在这几个单项式相加时,为什么 , 要加上括号(学生讨论后回答,师做必要的强调)
练习:(出示投影3)
l.说出下列单项式的和(口答)
(1) , , , ;(2) , , .
2.写出下列第一个式子减去第二个式子的差
(1) , ;(2) , ;(3) , .
学生活动:1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后口答.2题直接观察回答(先答所列式子,再回答结果).
【教法说明】上述两个题目学生完成应该没有什么困难,教师给学生创造机会实践,然后叫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特别是要调动差生的参与积极性.
师:如果求几个多项式的和与差又该怎么办呢?
(出示投影4)
例2 求 与 的和.
学生活动: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在练习本(或胶片)上完成.
说明:在学生完成过程中,教师巡回检查,然后把出现问题的胶片显示在投影上,学生一起改,这样可使学生印象更深一些,在列代数式时可能每个多项式有的学生不加括号,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把每个多项式加括号,利用复合投影胶片把例2中的“和”变为“差”.
学生活动:学生都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同桌互相交换打分,并让一名学生把完整的解题格式板演到黑板上.
【教法说明】变式训练也是课堂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上题求“和”时,每个多项式加与不加括号不影响其结果,学生对括号的重要性就没有足够的认识,而变为“差”,括号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师提出问题:通过例l、例2的学习,你发现进行运算一般分几步?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互相叙述,教师深入某一小组,同学共同讨论,待讨论结果认为合理后,让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做简要归纳后,板书以下内容.
[板书]
【教法说明】通过例题的解答,让学生自己发现多项式加减法的一般解题步骤,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解题格式.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5)
1.单项式: , , 的和为____________.
2.计算:(1) ;
(2) ;
(3) .
学生活动:1题学生回答,2题部分学生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准又快,鼓励差生的进步与参与.
【教法说明】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的调动,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训练中来,积极动脑、动手,同时教师对差生进行指导和鼓励.
(四)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出示投影6)
1.已知 ; ;计算
(1) ; (2) ; (3) ; (4) ;
2.一个多项式加上 得 ,求这个多项式.
3.三角形的第一边是 ,第二过比第一边大 ,第三边比第二边小5,求三角形的周长.
学生活动:1题同桌同学分别做,左边位置的完成(2)(4),右边位置的完成(1)(3).再让四个学生分别在黑板上完成,座位上的学生完成后互相交换检查;2、3题也让学生大胆尝试,然后教师规范解题格式.
【教法说明】1题四个小题方法一样,所以可以每人做两个,可节省时间,l题完成后再引导学生观察:(1)(2)小题计算结果是不是相同?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3)(4)小题如何.2题是在前面求多项式和、差的基础上的简单变式,学生会计算,但可能解题格式不会写,教师应重点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3题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然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3题再做一些变式.
如:已知长方形一边长为 ,另一边长比它小 ,则长方形的周长为多少?
(五)归纳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为把本节课内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请看以下问题:
(出示投影7)
1.实际上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的步骤,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式加减的结果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单项式或多项式).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后回答.
教师做适当强调:在整式加减中实际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在去括号时一定注意括号前是“+”还是“-”.
【教法说明】归纳小结有时也不用教师包办代替,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以完成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可能比教师简单归纳效果要好.
八、随堂练习
1.化简
(1) ;
(2) .
2.一个多项式加上 得 ,求这个多项式.
3.已知一个长方形一边长为 ,另一边比它小 ,求长方形周长.
4.已知 ,求 的值.
5.已知 , 在数铀上的位置如图,化简 .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第169页A组7、8、11.
(二)选做题:有这样一道题:“已知 , , ,当 , , 时,求 的值”.有一个学生指出,题目中给出的 , 是多余的.他的说法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十、板书设计
1.2 整式的加减 篇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教学难点:单项式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列代数式
(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正方形的面积是;
(2)若三角形一边长为a,并且这边上的高为h,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3)若x表示正方形棱长,则正方形的体积是
(4)若m表示一个有理数,则它的相反数是;
(5)小明从每月的零花钱中贮存x元钱捐给希望工程,一年下来小明捐款 元。
(让学生列代数式不仅复习前面的知识,更是为下面给出单项式埋下伏笔,同时使学生受到较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2、请学生说出所列代数式的意义。
3、请学生观察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算,有何共同运算特征。
由小组讨论后,经小组推荐人员回答,教师适当点拨。
(充分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描述,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可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二、讲授新课:
1.单项式:
通过特征的描述,引导学生概括单项式的概念,从而引入课题:单项式,并板书归纳得出的单项式的概念,即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然后教师补充,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如a,5。
2.练习:判断下列各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 (1)x?12; (2)abc; (3)b2; (4)-5ab2; (5)y; (6)-xy2; (7)-5。
(加强学生对不同形式的单项式的直观认识,同时利用练习中的单项式转入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教学)
3.单项式系数和次数:
直接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单项式结构,总结出单项式是由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两部分组成的。以四个单项式a2h,2πr,abc,-m为例,让学生说出它们31的数字因数是什么,从而引入单项式系数的概念并板书,接着让学生说出以上几个单项式的字母因数是什么,各字母指数分别是多少,从而引入单项式次数的概念并板书。
4.例题:
例1:判断下列各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如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是,请指出它的系数和次数。
①x+1; ②1
x; ③πr2; ④-3a2b。 2
答:①不是,因为原代数式中出现了加法运算;②不是,因为原代数式是1与x的商;
③是,它的'系数是π,次数是2;④是,它的系数是-32,次数是3。
例2:下面各题的判断是否正确?
①-7xy2的系数是7;②-x2y3与x3没有系数;③-ab3c2的次数是0+3+2; ④-a3的系数是-1;⑤-32x2y3的次数是7; ⑥1πr2h的系数是1。 33
通过其中的反例练习及例题,强调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圆周率π是常数;
②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如x2,-a2b等; ③单项式次数只与字母指数有关。
5.游戏:
规则:一个小组学生说出一个单项式,然后指定另一个小组的学生回答他的系数和次数;然后交换,看两小组哪一组回答得快而准。
6.课堂练习:课本p56:1,2。
三、课堂小结:
①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
②根据教学过程反馈的信息对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小结。
③通过判断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培养学生理解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已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四、作业设计
课本p59:1,2。
1.2 整式的加减 篇15
第9课 3.4整式的加减(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使学生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分析
重点: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
突破:正确理解去括号法则,并会把括号与括号前的符号理解成整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叙述合并同类项法则。
2、 练习题:(用投影仪显示、学生完成)
3、 叙述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
4、 练习题:(用投影仪显示、学生完成)
5、化简:
y2+(x2+2xy-3y2)-(2x2-xy-2y2)
二、新授
1、引入
整式的化简,如果有括号,首先要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所以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
2、例题
例1 (P166例1)(学生自学后,教师按以下提示点拔即可)
求单项式5x2y,-2 x2y,2xy2,-4xy2的和。
提示:式子5x2y+(-2 x2y)+2xy2+(-4xy2)就是这四个单项式的和。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号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解:(略,见教材P166)
练习:P167 1、2
例2(P166例2)
求3x2-6x+5与4x2-7x-6的和。
解:(3x2-6x+5)+(4x2-7x-6) (每个多项式要加括号)(口述:文字叙述的整式加减,对每个整式要添上括号)
=3x2-6x+5+4x2-7x-6 (去括号)
=7x2+x-1 (合并同类项)
例3。(P166例3)(学生自学后,完成练习,教师矫正练习错误)
求2x2+xy+3y2与x2-xy+2y2的差。
解:(2x2+xy+3y2)-( x2-xy+2y2)
=2x2+xy+3y2-x2+xy-2y2
=x2+2xy+y2
3、归纳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最好由学生归纳)
整式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在运算中,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三、练习
补:已知:A=5a2-2b2-3c2, B=-3a2+b2+2c2, 求2A-3B(视时间是否足够而定)
四、小结(用投影仪板演)
1、文字叙述的整式加减,对每一个整式要添上括号。
2、有括号的要先去括号,如果双有中括号或大括号,要先去小括号,后去中括号,再去大括号。
五、作业
1、 P169:A:1(3、4),3,5,6,7,8。B:1,2。 (可适当减少些)
1.2 整式的加减 篇16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2、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3、关键:准确理解去括号法则。
三、教具准备。
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课堂引入。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五、新授。
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t-0.5)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千米,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t-0.5)千米,因此,这段铁路全长为100t+120(t-0.5)千米 ①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100t—120(t-0.5)千米 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20t-60
1.2 整式的加减 篇1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去括号法则,运用法则,能按要求正确去括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去括号法则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通过去括号法则的应用,培养学生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充满了探索与创造,在探索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去括号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点是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要变号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活思维
1.根据题意,列代数式
① 周三下午,校阅览室内起初有a 名同学.后来某班级组织同学阅读,第一批来了b 位同学,第二批来了c 位同学.则阅览室内共有多少同学?你能用两个代数式表示吗?
② 若阅览室内原有 a名同学,后来有些同学因上课要离开,第一批走了b 位同学,第二批走了c 位同学.试用两种方式写出阅览室内还剩下的同学数.
(点评: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教学资源为背景,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积极探索,活跃思维
1.观察上面①中的两个代数式,它们的运算顺序一样吗?结果一样吗?②中的两个代数式呢?试用数学语言表示你的发现.
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周围还有没有与问题①和②相仿的问题,把它提出来.(点评:在得出a+(b+c) =a+b+c和 a-(b+c) =a-b-c后,并不是按惯例马上就引导推出去括号的法则,而是继续让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并理解去括号法则.)
例如本章引言中的问题:
(1)+120(t-0.5)=+120t-60
(2)-120(t-0.5)=-120t+60
3.再请大家观察 a+(b+c) =a+b+c和a-(b+c) =a-b-c 这两个式子,它们有什么特点?
4.由上面的分析探索,体会应该如何去括号?试用文字语言表达你的结论.
(点评: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新知的产生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概括: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三.典型例题,知识迁移
例题1
(1)a+(b-c) (2)a-(b-c)
(3)a+(-b-c) (4)a-(-b-c)
(点评:应用新知,解决问题,突出学生自主学习.)
例题2.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
(2)(5a-3b)-3(a2 -2b).
(点评:应用新知——去括号,同时复习旧知——合并同类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后面“整式的加减”埋下伏笔.突出学生自主学习.)
例题3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
(1)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注意: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
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
解:(1)2小时后两船相距:
2(50+a)+2(50-a)=100+2a+100-2a=200(千米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
2(50+a)-2(50-a)=100+2a-100+2a=4a(千米)
四.巩固提高,体验成功
练习:课本67页1,2
五.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设计
课本第70页 1、 2.2 3,4,5 2、选做课本70页 2.2? 7,8
课后反思
去括号这节内容,看似容易,实际上是学生最易出错的地方.整式的加减与有理数运算中,学生最容易搞错的地方就是括号和符号.在去括号这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决不能疏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