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面积》(精选14篇)
《平行四边形面积》 篇1
设计提要: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一节常见的课,本课的做法是设置一个数学情境,由一个错误的计算公式导入,给学生设置“悬念”,然后由学生讨论、动手、交流。通过对平行四边形与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联系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归结、总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指导学生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加强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能力。
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九册80—8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初步掌握并学会运用面积公式。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大胆创新意识和小组间的协作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是探索并撑握平行四边形的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难点是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公式的意义。
教具准备:
几个相同的平行四边形、flash课件、投影、剪刀。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设计情趣
1、提出问题。
黑板出示如图1:
b
b
a
a
(图1) (图2)
师:(出示长方形)同学们,长方形的面积是怎么样计算的?
师:(将长方形拉一拉,变成平行四边形)这是什么图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刚才的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吗?(图2)
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的面积又怎么样求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下来,并讨论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投影学生写的结果,板书:s平=a b)
2、揭示课题。
师:这个计算公式对不对呢?请同学们讨论讨论。
师: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怎么样求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揭示课题 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评析:首先出示一个长方形,要求学生说出其面积计算的方法:长宽(ab)。接着,在原图上拉出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思考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算。教师不急于去评判对错,而是肯定同学们运用了“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直接进入课题。利用这样的数学情境来导入,设置数学问题,为本节课的教学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这样,为下面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需要用到它的高,而不是斜边,作了伏笔。】
二、动手操作、推导公式
1、寻找解决方法。
师:我们还没有学习过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学们可以想出什么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师:我们学过什么图形的面积呢?(板书:正方形、长方形)
师:我们能不能把平形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它的面积?又是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它的面积?想一想,该怎样做?请小组之间讨论一下。开始吧。
应变预设:
学生对对图形的转化可能不理解,让学生深入讨论,让学生理解其实质:转化之后只是形状改变而面积大小没有改变。
2、动手“转化”。
师:小组中有结果了吗?我们应该变成什么样的图形呢?
① 小组讨论:应该变成什么图形。
② 小组中合作动手“转化”图形,教师巡视指导。
③ 小组间互相交流各自的做法。
应变预设:
可能有些学生不会用割补平移的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教师可指导学生一定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来进行切割,然后平移组成新的图形——长方形。
师:同学们有结果了没有?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说一下,你们用什么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什么图形?
方法1: 方法2:
应变预设:
一般情况下学生会拼出几种形状,老师选择其中两种图形贴到黑板上:①高在平行四边形的角上的,②高在中间的平行四边形。(如上图所示)
【评析: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弄清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底与长、高与宽的关系,为推导平行四边的面积公式作铺垫。】
3、引导比较。
师:同学们将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你们的目的是什么?你们有什么发现?
师:我们已经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了一个长方形,并且计算出了它的面积,请同学们观察刚才拼出来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你发现它们的面积大小怎么样?
师:同学们,拼出来的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师:拼出来的长方形的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师:同学们真厉害,经过自己的研究,你们找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同学们请看看这个“转化”过程是怎么样的?(课件演示,如下图)
方法1:
方法2:
应变预设:
引导学生说明转化后只是形状改变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引导学生弄清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底与长、高与宽的关系。
4、推导、理解公式。
师: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同学们先写一写,小组之间再商量商量吧。
应变预设:
大多数的学生可能会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教师应给以充分的肯定。再引导学生说出推导的过程。
【评析:通过操作逐步引导学生发现、验证、推导、小结,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个操作过程加强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了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5、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师:在数学中,经常用s表示面积,a表示图形的底,h表示图形的高。同学们能不能用字母来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请动笔写出来。(板书:s= a h=ah)
6、比较公式。
师:同学们,刚开始时,我们讨论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么计算的,有些同学说是:s平=a b,这个计算公式还成不成立呢?
师:那么,我们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的是需要用到它的高还是斜边?
【评析:通过想一想、剪一剪、算一算、说一说、写一写等环节,学生在实践中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主体性。比较公式时还进行了前后呼应,使学生明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要的是它的高而不是斜边。】
三、巩固与应用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样计算了,那你们是不是真的掌握了呢?你们来试试,敢吗?
1、例题1。
师:现在大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了,那么你们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吗?现在请同学们看图1。(出示下图)
5厘米
4厘米
师: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那么它的面积是怎么样求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动笔将你的想法写下来,小组讨论你们的列式是否合理。开始。
师:式子列好了吗?它的面积是多大?你们是怎么想的?哪个小组的同学可以汇报一下?
2、例题2。
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积是多少?
4m
6m
学生试做,交流做法与结果。
应变预设:
在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可能有部分同学还是不明白平行四边形面积和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不会列式。这时教师应再次强调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底与长、高与宽的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展示学生的见解,集体订正。
【评析:运用总结出来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强化了已学知识,得到教学反馈信息,便于教师调整教学内容,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8米
2、求下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哪个底跟哪个高相对应?
6米
4米
3米
s=( )( )
s=( )( )
3、讨论
师: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应变预设:
学生掌握了计算公式后,学会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但对于底与高的“相对应”性不是很明确,教师有必要在些做强调。另外,对于建立“等底等高”的概念,学生还是比较模糊,教师应做必要的解释。
【评析:通过上面几个层次的巩固练习,题目由易到难,形式变化多样,有利于强化已学的知识,发展学生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不仅长知识,同时长智慧。】
四、及时总结
1、谈谈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2、说说还有什么问题还没有解决。
五、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s长 = a b 因为:长 方 形 面 积= 长 宽
s平=a b(错) 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 高
s = a h=ah
总评:本课教学时,从数学情境出发,首先出示一个长方形,要求学生说出其面积计算的方法:长宽(ab)。接着,在原图旁拉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进行比较,让学生思考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算。学生回答:两边相乘(ab)。显然,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教师不去评判对错,而是肯定了学生“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然后,让学生从知识间的联系动手实践、验证、探索,在验证中发现结果与实际不相符,突现了错误,使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被激活。就在学生处于矛盾的状态,教师提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研究怎么样去求?”这一个问题,为学生搭建了自主探索的平台,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了探索的角色。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提供表现与成功的机会,亲身体验数学思维,并促使学生自己想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深层思维决堤而出,能主动去探索、交流,去寻找科学的答案,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作出对比,强化学生的学习现象,实现学习上的认识和思维上的深化。
《平行四边形面积》 篇2
一、说教材
1、地位:
学生要想很好地理解与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就必须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为基础,运用迁移和同化理论,使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一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从而完成新知的建构过程。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三角形面积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夯实基石。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方法),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初步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把平行四边形转化学过的图形,通过找关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二、说教法设计
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抛锚式教学方式。以网络、“几何画板”为载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学习环境,把静止的、封闭的、模式化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开放、动态的、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创设自主探索空间,激发自主学习兴趣,增强积极参与意识,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指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四、说教学程序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坚持“以人为本”“发展至上”的思想,特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利用“几何画板”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首先用鲜为人知的“孙悟空变戏法”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情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接着让学生点击老师推荐的学习专题网上的“试一试”链接到“几何画板”进行剪拼操作。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利用“几何画板”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二)利用“几何画板”大胆放手、导学达标
1、数格子算面积。
2、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和什么有关?
3、证明猜想
在证明猜想是否正确时,大胆放手,指导学生在“几何画板”上操作,并小组合作完成填空: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_________,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_________,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_________。
经师生互动、交流,得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利用网络,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
在本设计中,我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教材体系与网络优势,设计了一个专题学习网站,通过设置多点链接,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网络技术与几何画板工具,利用强大的交互功能,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主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自己控制和调节学习的进程,在师生、生生、人机、个体与集体之间多纬度的交流,凭借网络资源的优势,在开放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
在本课中,我把练习设计设计成“试试你的本领”。让学生自由上网自由选题进行训练。同学可以调阅学习伙伴的学习情况。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讨论。能力差点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关心,真正体现生生互动。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先进行课堂小结,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学生归纳本课内容,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今天到底学什么。通过谈感想,谈收获,学生间互相补充,共同完善,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教师顺势揭示了课题,突出重点。
课末提出了“你还能用折纸或其他方法证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鼓励学生想出多种方法来证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体现了方法多样化,使学生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课的组织形式上,我将通过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对话”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积极的互动中相互协作、相互学习,最终达到“信息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
纵观本课设计,我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思想,凭借网络强大的功能,给学生以积极参与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研究者与探索者、建构者。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则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本方案设想,使学生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凭借几何画板工具,自主探索,自主探索、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
五、说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 篇3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希望大家喜欢!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课题是:(手指课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点击课件显示:)一、说教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领域,本册教材承担着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任务。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又是本单元的第一节课,探索它的面积公式的方法又是探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基础,可见本节课知识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行特征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又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必备知识。教材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不但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主要体现在(点击课件显示教材内容)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讨论交流,从而获得数学知识。
课程标准这样描述: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基于对学生的研究和已有知识的分析,我拟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点击课件)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探索并发现、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够利用这个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在经历动手操作、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探索发现、
归纳总结及培养空间观念等多种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独特的魅力,获得成功体验,
并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以上目标的制定有层次、而且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重点:为了促进目标的达成,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初步的调查,有的学生已
经知道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却不知道为什么。因此,我确定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切实理解由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
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将成为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通过课件演示和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同时,我将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和讨论,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梳理来完成探究任务。使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教学全过程,以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点击课件)三、说教学具准备:
根据教学需要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如果有最好能展示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过程)。同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了3个平行四边形,一把直尺、面积格、三角板和剪刀。(应出现在课件上)
(点击课件)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强调,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为了能更好地凸显主动建构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特设计如下四个环节。(点击课件出现四个环节)
(点击课件)环节一:激趣引入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的快乐。在新课开始,我结合学生喜爱的动画慢羊羊、喜羊羊和、懒羊羊分地的情景导入:村长慢羊羊给喜羊羊和懒羊羊各分了一块土地让它们种菜吃,(点击课件出现P80页的两块地,并出现问题:这两块地的面积哪一个大呢?)可它们都认为慢羊羊分的不公平,这可把慢羊羊气急坏了,它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就想找同学们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样一个简单而有趣的故事引入,自然引出本课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对主题的思考。在这样一个浓厚的引入氛围中,就为学生的参与加大了马力,为学习新知丰富了情趣。
点击课件)环节二:探究发现
本环节分步六完成:
第一步:回忆旧知,引出课题(点击课件)
依据学生对上述故事感兴趣这一可贵资源,我将以故事的问题为主线,进一步引导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帮助慢羊羊想办法。
同学们,要想知道这两块地的大小其实就是比较它们的什么?,喜羊羊分的地是长方形,以前我们学习过长方形的面积,在最初的时候人们使用最原始的方法拿一个个面积单位去密铺,最后数一数用了几个面积单位,这种方法比较麻烦,经过大量的实践,人们找到了求面积的另一种方法:公式计算法,还记得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随着学生的回答我板书公式,要想知道喜羊羊分得面积是多少,必须知道长方形的什么?经过测量长方形的长是6m,宽是4m,能算出这块地的面积吗?有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成果人们也会探究推出其它图形的面积,如懒羊羊的土地,它是什么形状的?如果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我们就能求出这块土地的面积,也就能帮慢羊羊村长解决问题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通过回顾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所走过的路,指出探究图形面积的一般方法后迅速提出本节的研究任务,简洁明快,重点突出。
第二步:大胆猜想,调动思维(点击课件)
假设大家手中的1号卡片就是懒羊羊的土地,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学生可能会有两种猜想:(1)长宽,通过让学生指确认也就是邻边相乘。(2)底高,接下来让学生根据这两种猜想量出平行四边形图形的有关数据,分别求出它的面积。经过学生测量计算出现两种结果,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引领学生回到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来检验,用面积格测量。通过鼓励学生的大胆猜想,调动学生的思维,两种猜想思路,两种猜想结果,使学生产生悬念,激发了他们跃跃欲试的情绪。
第三步:不同数法,渗透转化(点击课件)
接下来请同学们在1号卡片上铺上面积格,请你数一数它占了多少小格?经过学生尝试发现学生会有不同的数格方法,有先数整格的,然后把不满一格的拼成一个整格,还有把三角形部分整块平移动变成长方形的,我及时抓住后一种方法,让学生到展台上演示,通过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时提出问题:这位同学是把什么图形转化为了什么图形?转化前后面积变不变?为什么?怎样才能确保转化为长方形呢?经过这几个问题的思考,学生的思路会更加清晰,道理会更加明白。
第四步:动手操作,利用转化(点击课件)
在学生明白了这种方法后,请同学们利用上面一剪一拼的方法,动手操作,利用面积格把手中的2号平行四边形求出来。经过这一操作学生掌握了转化方法,但转化前后图形的关系还需梳理,这时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转化前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和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第五步:思维飞跃,抽象公式(点击课件)
学生认知是由浅入深的,通过动手实践,他们已经知道:转化前后面积相等,长方形的和平行四边形底相等,宽和高也相等。有了前面充分的直观操作,足以让学生寻求计算方法了,至此我提出了新的任务,以促使方法上的飞跃。
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剪拼成长方形的,能不能不剪拼直接求出3号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利用直接测量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然后相乘,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高。我肯定同学们的发现,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刻,我会再提出问题:谁能讲清楚,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动手、动脑,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测量、计算、思考,从思维上实现了从感性到抽象的飞跃,悟出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可以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使学生的探究的结果。老师的适时点拨和问题质疑起到了虎龙点睛,把思维引向深刻的效果。
第六步:前呼后应,解决问题(点击课件)
至此公式的顺利推导,字母公式的简洁表示都已经水到渠成,突破教学重难点,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了使环节更加完整,我让同学们利用推导出的平行四边形的公式,给出图形的数据计算赖羊羊土地的面积,并与长方形喜羊羊的土地面积比较,从而得出面积相等的确切答案,为慢羊羊彻底解决问题,慢羊羊开心的笑了,同学们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点击课件)环节三:指导看书。
课堂上我及时指导学生看书,找出计算公式并填写完整,并让学生读一读得出的结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点击课件)环节四:巩固运用
数学规律的形成与深化,不仅靠感知,还要辅以灵活、有趣、有层次的课堂训练。才能得到理解内化效果。我依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练习要求,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以下四个层次的练习:
(1)基础练习:算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点击课件出现对应的练习题)
每节课的基础练习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这个练习,巩固新知,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正确分清平行四边形对应的底和高。
(2)变式练习(点击课件出现对应的练习题)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给出底或高的长度,算出它的高或低。在第一题的基础上,增加了逆向运用的练习题,体现了学习知识的灵活性。
(3)综合练习(点击课件出现对应的练习题)
下图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在这条平行线之间,还可以画出几种形状不一样而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此题需要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深化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
(4)拓展练习(点击课件出现对应的练习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给学生思考问题创设一个更大的空间。我……………………………………………………(说清楚拓展到什么程度,怎么拓展的)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使课堂回味无穷。
以上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在学会新知的同时,形成技能。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新理念。
(点击课件)环节五:全课总结
课堂总结是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在引导学生回忆知识和学习方法后,我进行及时总结,总结中有知识的概括,有探究方法的回忆,更有数学思想的渗透。这样做既有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又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的渗透。
六、说板书设计
(手指板书)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捷性,把数学思想方法孕含其中。从整体来看,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重心,又凸显了清晰的课堂结构。
以上是我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说课,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仁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平行四边形面积》 篇4
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a)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66页的内容,完成练习十六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1.参照教科书第64页的方格纸上画着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插图制成演示教具.有投影设备的可制成投影片.
2.剪两个底40厘米、高30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供教师演示用.有投影设备的也可按照上述底和高的比例制成推拉投影片.
3.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用教科书第137页的图剪下来贴在厚纸上.)和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方格纸上画的平行四边形.提问:方格纸上画的是什么图形?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它有什么特征?
2.让学生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再指出它的高.然后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上画高.(教师巡视,注意画得是否正确)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二、新课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我们在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时,曾经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它的面积,现在我们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也先用数方格的方法数一数它的面积是多少.请打开教科书,看第154页上边的平行四边形图,每一个方格表示一平方厘米,自己数一数是多少平方厘米?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在方格上出现了不满一格的,该怎么数呢?(可以都按半格计算)然后指名说出数得的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2)出示方格纸上画的长方形,要求直接计算出它的面积.然后指名说出计算结果.
(3)比较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
提问: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怎么样?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长的宽呢?它们的面积怎么样?
启发学生把比较的结果重复说一遍.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4)小结:从上面的研究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来.但数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往往不能算得很精确.特别是较大的平行四边形,像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就不好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它的面积了.想一想,能不能像计算长方形面积那样,找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
2.通过操作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从上面的比较中,你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呢?想一想,该怎么做?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剪拼.(学生剪拼时,教师巡视)然后指名到前面演示.
(2)教师示范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就把从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边,拼成长方形.在变换图形的位置时,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做呢?现在看老师在黑板上演示.
①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②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
③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合为止.
请同学们把自己剪下来的直角三角形放回原处,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向右慢慢移动,直到两个斜边重合.(教师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比较.(在黑板上剪拼成的长方形的上面放一个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便于比较)
①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②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③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教师归纳整理: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它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相等.
(4)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长方形右面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平行四边形右面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5)教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板书:s=a×h,告诉s和h的读音.
教师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写成a·h,代表乘号的“·”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或者s=ah.
(6)看教科书第65页中相应的内容,并完成第65页中间的“填空”.
3.应用总结出的面积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看教科书第66页的例题,指名读题后,引导学生想,根据什么列式?并提醒学生注意得数保留整数.然后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共同订正时,指名说出根据什么列式的.
(2)完成教科书第66页“做一做”中的第1、2题.做完后,共同订正.
(3)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量一量它的底和高是多少厘米,再求出它的面积.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六的的第1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五、作业
练习十六的第2、3题.
《平行四边形面积》 篇5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P82~83页练习十五第4~8题。)
教学要求:
1.巩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答有关应用题。
2.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应用题。
教具准备: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什么?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2、.口算下面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底12米,高7米;
(2)高13分米,第6分米;
(3)底2.5厘米,高4厘米
二、指导练习
1.补充题: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地底长250米,高是78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2)如果问题改为:“每公顷可收小麦7000千克,这块地共可收小麦多少千克?
①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②生独立列式,集体讲评:
先求这块地的面积:250×780÷10000=1.95公顷,
再求共收小麦多少千克:7000×1.95=13650千克
(3)如果问题改为:“一共可收小麦58500千克,平均每公顷可收小麦多少千克?”又该怎样想?
与⑵比较,从数量关系上看,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讨论归纳后,生自己列式解答:58500÷(250×78÷1000)
(4)小结:上述几题,我们根据一题多变的练习,尤其是变式后的两道题,都是要先求面积,再变换成地积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否则就会出问题。
2.(1)练习十五第5题:
1.4厘米
2.5厘米
a、你能找出图中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吗?
b、他们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c、生计算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d、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2)练习十五6题
让学生抓住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正方形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3.练习十五第3题: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如图),求高。
28m
7m
分析与解: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如果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8平方米,底是7米,求高就用面积除以底就可以了。
三、课堂练习:练习十五第7题。
四、作业:练习十五第4题。
《平行四边形面积》 篇6
本节课的教学模式大部分是在新授时采用先复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接着出示一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求其面积,学生很茫然而导致不知其面积,老师就教会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让学生数出面积,紧接再比较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它们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长方形长、宽和平行四边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既而猜测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最后进行验证。
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我改变了这种教学模式,先出示一已经画过方格的不规则图形,采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其面积,紧接我把这一图形反过来,问:“如果没有这些方格,你有办法知道它的面积吗?略停了一会,其中一生说把凸出的部分剪下来补到凹的地方,这样割补的前后图形的面积没有发生变化,同时也把一个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已学的图形,学生顿时恍然大悟,明白了“割补”把问题转化的简单一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了“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价值,并且轻松快乐地学着。
第二步:我出示一个长方形框架,告诉长和宽,让学生求面积,学生很快完成,我拉动两角,它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学生兴致很浓地说出它的变化,为什么会变小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呢?带着这些问题,学习今天的内容。
第三步: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让他们测量出需要的数据,求其面积,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脑、手、口,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
第四步:想办法验证自己求的面积是否正确?有的学生剪、拼,有的学生看书帮忙,有的小组商议,学习气氛热烈,很快验证完毕,并总结出计算公式。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老师应给学生“做数学”的机会,并提供“做数学”的活动,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也是学生自己需要的。再一方面,在这种总结公式类型的课,我们不妨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建构数学模型,这样,学生经历了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学习效率也自然高起来。
《平行四边形面积》 篇7
一、 教学目的:
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探索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并通过实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2、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具:电脑、课件(cai),实物投影,两个平行四边形的硬纸,剪刀一把。
四、学具:学生每人准备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方格纸一张,剪刀一把。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鼓励学生。
师:王老师听说四(1)班的同学特别棒,我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愿意)
(cai:出示十运会吉祥物金麟的形象)认识吗?(金麟)这就是今年南京将要举办的十运会的吉祥物金麟,)为了使南京以更加优美的环境来迎接十运会,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绿化环境,连小动物们也行动起来了。一天金麟到小狗家做客,它们在一起商量着什么呢?同学们请看:(cai出示一只小狗并播放录音,出示商量的内容)
小狗说:“金麟,我家前、后面各有一块空地,我想把它们绿化一下,但我不知道空地的面积各是多少,你能帮我吗?”(cai:出现两块不规则空地,书第42页上面右边的两幅图。)
(评析:注重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培养学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如课中联系实际,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生活中鲜活的题材:十运会的吉祥物金麟引入绿化环境,再引出求图形的面积。既激起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又使学生体会到:原来这就是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了解世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这就是那两块空地,同学们,你能用学过的方法帮帮小狗吗?(数方格)(cai:覆盖上方格)数方格时,不满一格按?(半格计算)数第二幅图王老师想请同桌两位同学合作,一人数整格、一人数半格。数一数这两个图形各有几个方格?(15个)。(cai:闪动一个小方格,接着闪动各个图形的方格换颜色。如果每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米,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各是15平方米)
3、小组讨论:不数方格,还有别的办法吗?
(生1:把左边凸出的部分剪下来,补到右边凹进去的地方。生2:这样就拼成了一个长方形。)(cai出示剪拼的过程。)
4、小结:
先沿虚线剪下,再向左平移到缺口处,就将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了学过的长方形,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即“转化思想”。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会经常用到。(板书:转化)现在转化成了什么图形?面积怎么求?公式?
5、到此为止,求平面图形的面积用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数方格求面积,第二种应用公式计算,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
6、观察思考:小结:大家想一想,我们在转化的过程中,图形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形状变了,面积没有变)
转化成什么图形?(长方形)面积怎样计算?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7、引入:今天我们就要用转化思想来学习新的知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评析:在数、算、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比较,让学生初步领悟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关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比较,得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同时也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为后面的学习研究作铺垫。)
二、教学新知。
1、创设情境。
(1)出示平行四边形。(cai)师:这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拿出这个平行四边形,你能告诉我它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底是6厘米、高是3厘米)(师板书 )你能马上说出它的面积是多少吗?(18)怎样算的?(用6乘3)为什么?(底乘高)你知道为什么用底乘高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同学们大胆地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呢?(长方形),对不对?我们需要验证。
(评析: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大胆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渗透验证的思想。)
2、引导发现。
(1)下面我们就来做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实验,请同学们拿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在小组内边讨论边操作,看哪个小组研究得认真,完成得快!
(2) 拼好的请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是不是长方形。谁愿意把你转化的方法告诉大家?(学生投影仪上展示)
(3)观察:你是怎样剪的?这种转化方法是沿着什么剪的?(都是沿着高剪的)为什么要沿高剪开呢?(这样才能形成直角。因为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4) 教师演示:
(师拿出两个平行四边形),我这儿也有两个平行四边形,现在我把它们?(重合)说明什么?(这两个平行四边形完全一样)请大家仔细观察,同时思考一个问题: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这个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师动手操作)
第一步剪: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剪下了一个什么?(直角三角形)
第二步移:把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地向右平移。我是怎样移的?(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底平移。)
第三步拼:直至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5)、我分了几个步骤?(剪)剪下了什么?(直角三角形)、然后呢?(移)沿着什么平移?(底边)最后呢?、(拼),拼成了什么图形?(长方形)
(6)、想看电脑演示吗?(cai演示剪、移、拼的过程。)
(7)、你能像电脑演示的那样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能)好,请同学们把刚才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放回原处,再重新操作一遍。(学生操作)
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1)思考讨论:
①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形状变了,面积没变)(cai分别闪动两个图形的表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不会求,但是你们却把它转化成了一个已经学过的长方形,如果我们把长方形的面积求出来,不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要求长方形的面积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条件?(长和宽)(板书)各是多少?(长6宽3)为什么?(长就是底,高就是宽)面积怎么计算?(6乘3得18平方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18)为什么?(面积相等)
②是不是每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都有这些联系呢?我们需要验证。想做这个实验吗?(想)请同学们自己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操作)
要求:把这个平行四边形也转化成长方形,并填写书第43页的表格,再在小组内讨论,现在的这个长方形与原来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学生操作、填表、讨论)
(小黑板出示书43页表格,指名多位学生填数据。)请同学们观察表中的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底就是长,高就是宽,面积相等)(cai出示书43页的填空),学生填在书上,(cai出现答案)。
(2)讨论得出: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板书)(3)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长×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为什么?板书:
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
所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实验看出:(屏幕显示)我们可以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那么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同桌互说)
(4)用字母怎样表示呢,请打开书第44页,自己读一读。(指读师板书)
(5)、问: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需要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如果给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你会求它的面积吗?(会)
(评析: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为学生创造了充分地动手操作的空间,每一次操作目的都很明确。
第一次,猜想、尝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尝试,动手剪、拼、割、补,动脑思考,进一步感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提供了探究的材料,真正地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
第二次,交流、思考: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探究结果,在实物投影上操作转化的过程,并说一说怎样想的。让学生交流彼此的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他人发言进行思考、取长补短的能力。
第三次,观察、思考:教师操作转化的过程,对学生的发现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整理出完整的过程,学生仔细观察明晰步骤。
第四次,观察、比较:cai再演示剪、移、拼的过程,既形象直观、又生动,发挥了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学生再一次完整连贯地体会整个转化的过程,进一步比较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五次,练习、比较: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再一次操作,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边比较,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联系,并整理成文字叙述的形式。
第六次,提问、验证:提出是不是每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都有这样的关系呢?让学生自己剪一个任意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再验证,从而得出结论引导出公式。
培养了学生通过观察、尝试、交流、练习、思考、提问、猜想、验证、比较等活动,自主探索求异创新的能力。)
4、应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
(1)(cai出示例题):一块平行四边形玻璃(如右下图),它的面积是多少?
解答后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注意单位名称是?
5、指导看书,小结质疑: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重点知识是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巩固练习
1、书第44页的“练一练”,(学生自己读题、再独立完成、集体核对问清根据什么列式计算的?)
2、书第45页练习九的第3题。(同上)
四、(cai)以下练习共有三关,每闯过一关,屏幕就会出现一幅画面,如果闯过全部四关,屏幕上将会向你展示一幅完整的画面(十运会已经建成的场馆外观和周遍的绿化结合图。),向你表示祝贺。想闯过去吗?(想)1、三个平行四边形a、b、c中哪一个的面积是3×2=6(平方厘米)?(单位:厘米)
2、求下图的面积。(强调找准对应的底和高)
3、为了迎接“十运会”,金麟打算在家门前的空地上开辟出一块面积是24平方米的平行四边形绿地,你能同时说出它的底和高吗?有不同的吗?看谁想出的答案多。
最后教师在揭晓有关十运会所拍摄的画面中以宣传爱护绿化、保护环境,争做“小小东道主”结束全课。
(评析:体现了练习的趣味性和开放性,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不仅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积极争当“小小东道主”,为南京将要举行的十运会献一份力的意识。)
案例总评:
《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 教材是主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所提供的仅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如果一味的固守“教材决定论”,认为教材就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生搬硬套地使用教材,利用现有的有限的教材对学生实施着以教材为本的数学教学,完全忽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放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把教学进程限制于数学课本的教学之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只是为了会解几道书上的习题而已,教材怎样说教师就怎样教。必然难以实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数学学习。
我们作为教师应该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方式,从多种角度、多个途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结构的学习资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具现实性与挑战性、探索性与人文性的丰富素材,赋予数学学习材料以生命的活力,让学生自主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且拥有高品位的数学学习过程,发展情感,生成智慧,使数学学习活动更具生命的价值。
在本节课中我选择了南京将要举行的十运会为切入点,即对学生进行了十运会的宣传,也很好的过渡到了知识点的教学上,在学生充满兴趣的氛围中开始了这节课的学习。变枯燥的图形教学为学生感兴趣的解决实际问题的亲身的实践过程,在动画演示和自己“动手操作中,学生都得到了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动脑解决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实际问题的成功感,获得了满足感。在闯关的过程中、在画面揭晓的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闯关的欲望,同时还进行了热爱南京、以南京为傲的教育。在这节课的最后我对学生提出了倡议:爱护花草树木、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活动“争做小小东道主”。
《平行四边形面积》 篇8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以及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运用转化思想,在数方格法的基础叟,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长方形,并分析长方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再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通过实例验证,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公式。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知道推导方法,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做准备。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沟通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操作,让学生尝试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新的问题。
(3)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关,并会运用面积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4、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教法学法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一堂几何初步知识课,为以后学习三角形面积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提供了知识准备。本课的教学设计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从动手操作 观察思考 归纳概括 初步反馈,遵循了概念教学的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现已有的表象,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正体现了概念教学的顺序:动作感知 形成表象 抽象概念。
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去操作,自己去观察、比较,自己去探求,重视让学生自己去操作,自己去获取知识,以思维训练为主线,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互助合作,以全体学生为教育对象,整体提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教具逐个出示:
1、图(1)是什么图形? 它的面积怎样算?现在量得长是7厘米,宽是4厘米,你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直接用公式计算,那么图(2)我们能直接用公式计算它的面积吗?用什么办法求它的面积?
学生独立思考,讨论后反馈。(教具演示把多的一块剪下来,拼过去正好是一个长方形,再用长乘以宽就是它的面积)
3、刚才我们用割下来补过去的方法将图(2)转化成和原来图形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再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求出它的面积。现在谁能计算图(3)的面积?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教具演示:把图(3)右边的三角形割下来补到左边,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二)导入新课
图(2)、图(3)我们用割补的方法把它们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就能算出它们的面积。(教具出示下图)
你能想办法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出示课题。
(三)引导探究
1、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尝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师巡视,学生计算1号学具纸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谁能说一说,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答案。
到底怎样思考才是正确的呢?充分运用你手头的学具和有关工具(尺、剪刀等)来尝试操作,然后列式计算(四人小组进行合作、交流)
反馈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具演示“转化过程”。
《平行四边形面积》 篇9
滨北小学 吴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P64~66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与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1、多媒体计算机及课件;2、投影仪;3、硬纸板做成的可拉动的长方形框架;4、每个学生5张平行四边形硬纸片及剪刀一把。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
1、我们认识的平面几何图形有哪些呢?(微机出示,图形略)
2、在这几个图形中你们会求哪几个的面积呢?(微机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3、大家想不想知道其他几个图形的面积怎么求呢?我们这个单元就来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二、质疑引新:
1、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流氓兔,今天流氓兔遇到了一个难题,我们一起来帮它解决好不好?
2、微机显示动画故事:有一天,流氓兔在跑步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长方形框架,它不小心踹了一脚,把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流氓兔很奇怪:形状改变了,面积改变了吗?
3、演示教具:将硬纸板做成的长方形框架,拉动其一角,变为平行四边形。
4、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两个图形的面积都求出来进行比较,长方形的面积我们会求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怎么求呢?这节可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三、引导探求:
(一)、复习铺垫:
1、什么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呢?
2、拿出一个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找找它的底和高,并把高画下来,比比看谁画得多。
3、微机显示并小结:平行四边形可以作无数条高,以不同的边为底对应的高是不同的。
(二)、推导公式:
1、小小魔术师:我们现在来做一个变一变的小游戏(微机显示一个不规则图形),我们可以直接用所学过的求面积公式来求它的面积吗?
2、能不能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用割补法转化为长方形)
3、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多个平行四边形纸片及剪刀,自己动手,运用所学过的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
4、学生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交流实验情况:
⑴、谁愿意把你的转化方法说给大家听呢?请上台来交流!(用投影仪演示剪拼过程)
⑵、有没有不同的剪拼方法?(继续请同学演示)。
⑶、微机演示各种转化方法。
6、归纳总结规律:
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都可以通过平移把平行四边形拼合成一个长方形。并引导学生形成以下概念:
⑴、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⑵、剪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⑶、剪样成的图形面积怎样计算?得出: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底×高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过程)
7、文字公式不方便,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字母公式表示,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S=a×h(板书)。同时强调: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字母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还可以记作S=a.h或S=ah(板书)。
8、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轻柔的音乐中回忆的推导过程。
四、巩固练习:
1、刚才我们已经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那么,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哪几个条件?(底和高,强调高是底边上的高)
2、练习:
(1)、(微机显示例一)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判断题(微机显示,强调高是底边上的高)
(3)、比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大小(用求面积的公式计算、比较,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4)、思考题:用求面积的公式解决流氓兔的难题(微机演示,得出结论:原长方形与改变后的平行四边形比较,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不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二者的面积不相等)。
五、问答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3、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得出的?
六、课后作业 :P67 1、2、3、5 《指导丛书》练习十六 1
《平行四边形面积》 篇10
练习目的:
1、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进一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的关系。
3、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等。
学具准备:直尺、方格纸。
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画高,找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让学生利用方格纸,画几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标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2)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
2、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1)说一说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
(2)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板书:s=ah
(3)计算下列图形面积。(略)
二、专项练习。
完成书p24“练一练”。
《平行四边形面积》 篇11
典型例题一1.求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6厘米 4厘米分析: 图中给出的两个已知条件并不是一组相对应的底和高,要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特性可以得出和高(6厘米)相对应的底也是4厘米,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求出它的面积。解答: <!--[endif]-->(平方厘米)答: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2.求下面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单位:分米) 分析: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底和高分别是12分米和7分米,可以求出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可以逆推出:底=平行四边形面积÷高,已知面积是84平方分米,高是6分米,可以求出和6分米相对应的底,用 9分米),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已知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分别是12分米和14分米,就可以求出它的周长。解答: (分米)。答: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52分米。3、在两条平行线间画出两个平行四边形(如下图),试判断甲和乙谁的面积大? 分析与解答:平行四边形abcd和bcef是画在两条平行线之间,那么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因为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这两个平行四边形都是以bc为底,所以说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也相等的,底和高都分别相等,那么底和高的乘积(面积)也相等,从两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中减去同样的一个三角形,剩下的面积也相等,所以甲和乙的面积是一样大的。4、一个平行四边形,若底增加2厘米,高不变,则面积增加6平方厘米;若高增加1厘米,底不变,则面积增加4平方厘米,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分析:要求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根据第一组条件,增加部分是一个底是2厘米,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即求出原平行四边形的高。根据第二组条件,,增加部分是一个高为1厘米,面积为4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可以求出增加部分的底,即求出原平行四边形的底。解答: (平方厘米)答: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典型例题二 例1.如图,正方形bdec周长是24厘米,平行四边形adeb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分析:从图上可以看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而正方形的边长是(24÷4)厘米,所以平行四边形adeb的面积就是(24÷4)×(24÷4)=6×6=36(平方厘米)答:平行四边形adeb面积是36平方厘米. top 典型例题三 例1.在一块长80米,宽35米的长方形地上,修了两条宽分别为3米和2米的通道,其余的地方铺上草皮(如图).问:应铺多少平方米的草皮? 分析:很显然,铺草皮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两条通道的面积,问题的关键是这两条通道是什么图形?因为两条通道都是四边形,且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所以两条通道都是平行四边形.要求出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边分别是3米和2米,高是多少呢?这恐怕是个难点,你发现了吗?它们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35米,问题得解. 解:80×35-(3×35+2×35)=2800-175=2625(平方米)答:应铺2625平方米的草皮. 例2.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50平方米,它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已知,底边长已知,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高可求出,由观察知阴影部分是一个直角梯形,这个直角梯形的上底为15米,下底为15-4=11(米),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问题得解. 解:[15+(15-4)]×(150÷15)÷2=26×10÷2=130(平方米)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30平方米
《平行四边形面积》 篇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对学生进行辩诈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一)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量出它的长和宽(平行四边形量出底和高).
(二)观察老师出示的几个平行四边形,指出它的底和高.
(三)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对学生进行辩诈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一)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量出它的长和宽(平行四边形量出底和高).
(二)观察老师出示的几个平行四边形,指出它的底和高.
(三)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1.猜测:哪一个图形面积比较大?大多少平方厘米呢?
2.要想我们准确的答案,就要用到今天所学的知识——
板书课题:
二、指导探究
(一)数方格方法
1.小组合作讨论:
(1)图上标的厘米表示什么?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为什么?
(2)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4)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再比较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你发现了什么?
2.集体订正
3.请同学评价一下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生:麻烦,有局限性.
(二)探索公式.
1.教师谈话
不数方格怎样能够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想一想,如果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过去学过的图形,就可以根据已学过的面积公式计算出它的面积了,转化成什么图形,怎样转化呢?请大家拿出手里的学具试试看.
2.学生动手剪拼(可以小组合作),并向周围同学说一说是怎样转化的.
3.学生到前面演示转化的方法.
4.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5.组织学生讨论:
(1)平行四边形和转化后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
(2)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什么?
(3)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字母公式是什么?
(三)应用
例1.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它的面积是多少?(得数保留整数)
4.8×3.5≈17(平方米)
答:它的面积约是17平方米.
三、质疑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四、巩固练习
(一)列式并计算面积
1.底=8厘米,高=5厘米,
2.底=10米,高=4米,
3.底=20分米,高=7分米
(二)说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计算它们的面积.
(三)应用题
有一块地近似平行四边形,底是43米,商是20.1米,这块地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
(四)量出你手里平行四边形学具的底和高,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五、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该教学设计在学习面积的计算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想,提出假设,放手让学生去实践,把学生推到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假设,使学生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探究活动
找规律
活动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熟练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活动过程
1.用硬纸条(2个相等的长,2个相等的宽)和铁钉,钉一个长方形,测量出它的长和
宽,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2.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并量出它的底和高,计算出它的周长的面积.
3.连拉三次,分别计算周长和面积.
4.把量出的、计算出的数据填入下表,并总结出发现的规律.(量出的数据以厘米做单位,保留一位小数)
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行四边形面积》 篇13
一、创设情境,呈现真实
师: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已经学过关于长方形的哪些知识?(出示长方形,并且让学生回忆有关它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里有两个图形,请大家先测量有关数据,再计算它们的面积。(图略)
生活动后汇报如下:
长方形的长6厘米,宽4厘米,长方形的面积=6×4=24平方厘米
(1)平行四边形底6厘米,另一条底4厘米,它的面积=6×4=24平方厘米
(2)平行四边形底6厘米,高3厘米,它的面积=6×3=18平方厘米
二、否定错误猜想
1、师:计算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家有几种不同的想法,可以肯定其中必定有错误。请大家看清楚,每种猜想的意思,然后作出判断。
你觉得哪种更合理?能不能举个例子,证明哪种是错误的。
生:我觉得可以用底乘底来计算。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如果把一条底边拉直,就变成了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底。
师:这位同学想到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征。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生:老师,我不同意这样的想法,按照他的说法,如果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压扁,它的面积难道还是24平方厘米吗?
2、师:(演示平行四边形变形的过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平行四边形在变形过程中,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始终没变?
生:我发现平行四边形在变形过程中,面积边了,而两条边的长度始终不变。所以用“底乘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错误的。
师:在平行四边形变形过程中,随着面积的变化,什么也同时发生了变化?(再次演示长方形渐变成平行四边形。)
生:(兴奋地)高!
师:现在,你觉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
生:我觉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高有很大的关系。
3、师:用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呢?
生:把平行四边形多出来的三角形剪下来,补到另一边,看出长方形大,平行四边形小。
师:变成长方形后,面积大小变了没有?
生:没有
师:那么要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怎么办?
生:要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所以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是6乘3来计算,而不是6乘4。
生:6是长方形的长,也是平行四边形的底,3是拼成后的长方形的宽,也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第二种猜想是正确的。
师:这位同学把“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个问题转化成了“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利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
三、归纳计算方法
师: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剪拼成长方形呢?请同学们任意拿一个平行四边形,想一想,怎样可以把它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进行课件演示,出现几种拼法(略)
师:这几种剪拼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都是先沿着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剪开,再拼成一个长方形。
生:在剪拼过程中,图形的形状变了,面积不变。
师: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用“底乘高”来计算?
生:因为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高。
师:这个平行四边形公式是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呢?为什么?
生:对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只要沿着底边上的高剪开,一定都可以拼成长方形,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我们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底,用h表示高,那么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为s=ah。
四、反思探究过程
师:今天我们遇到了一个什么新问题?我们是怎样解决的?有什么收获?
《平行四边形面积》 篇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对学生进行辩诈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一)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量出它的长和宽(平行四边形量出底和高).
(二)观察老师出示的几个平行四边形,指出它的底和高.
(三)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对学生进行辩诈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一)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量出它的长和宽(平行四边形量出底和高).
(二)观察老师出示的几个平行四边形,指出它的底和高.
(三)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1.猜测:哪一个图形面积比较大?大多少平方厘米呢?
2.要想我们准确的答案,就要用到今天所学的知识——
板书课题:
二、指导探究
(一)数方格方法
1.小组合作讨论:
(1)图上标的厘米表示什么?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为什么?
(2)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4)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再比较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你发现了什么?
2.集体订正
3.请同学评价一下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生:麻烦,有局限性.
(二)探索公式.
1.教师谈话
不数方格怎样能够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想一想,如果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过去学过的图形,就可以根据已学过的面积公式计算出它的面积了,转化成什么图形,怎样转化呢?请大家拿出手里的学具试试看.
2.学生动手剪拼(可以小组合作),并向周围同学说一说是怎样转化的.
3.学生到前面演示转化的方法.
4.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5.组织学生讨论:
(1)平行四边形和转化后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
(2)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什么?
(3)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字母公式是什么?
(三)应用
例1.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它的面积是多少?(得数保留整数)
4.8×3.5≈17(平方米)
答:它的面积约是17平方米.
三、质疑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四、巩固练习
(一)列式并计算面积
1.底=8厘米,高=5厘米,
2.底=10米,高=4米,
3.底=20分米,高=7分米
(二)说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计算它们的面积.
(三)应用题
有一块地近似平行四边形,底是43米,商是20.1米,这块地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
(四)量出你手里平行四边形学具的底和高,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五、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该教学设计在学习面积的计算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想,提出假设,放手让学生去实践,把学生推到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假设,使学生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探究活动
找规律
活动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熟练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活动过程
1.用硬纸条(2个相等的长,2个相等的宽)和铁钉,钉一个长方形,测量出它的长和
宽,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2.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并量出它的底和高,计算出它的周长的面积.
3.连拉三次,分别计算周长和面积.
4.把量出的、计算出的数据填入下表,并总结出发现的规律.(量出的数据以厘米做单位,保留一位小数)长方形 平
行
四
边
形
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