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学教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百分数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2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百分数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2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百分数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2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百分数教案教学反思 篇1

  第七课时整理与复习(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养成对所学知识及时思考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概括和整理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感情。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概括和整理能力

  【教学难点】  对所学知识及时思考和整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指导整理

  1.学“你学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并用简单的语言对每个单元进行概括。

  学生进行交流然后汇报

  教师鼓励学生富于个性的整理方式,并于全班讲评。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教师参与讨论

  学生汇报,学生自评通过交流从而解决问题。

  二、指导练习

  1.练一练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77页1题

  教师个别指导全班讲评

  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77页2题

  教学过程备注栏

  让学生自评

  然后请学生自己出题进行练习

  三、总结

  教师请学生试着小结并补充

  四、作业设计教科书第77页3、4 、5题

  第八课时  整理与复习 (二)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整理与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

  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应用

  【教学难点】  进一步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整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查漏补缺

  针对学生的作业问题进行归纳

  全班讲评

  二、指导练习

  2.练一练

  a)让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77页6题

  先鼓励学生估计谁的体积大

  然后进行计算反馈讲评

  2)让学生估计两个正方形体积相差多少?然后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自评

  3.教科书第77页7、8、9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进行解答

  教师讲评

  教学过程备注栏

  4.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注意让学生说出估算培养估算意识的形成

  强调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三、作业设计   教科书第77页10题

  第九课时  数学与购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并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发展估算意识。

  能力目标:体会解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情感目标: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发展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  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进行合理估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一家人去超市购物的情境

  电脑课件提供所购物品种的价格表

  1提问:

  估计花了多少钱?

  二、思考交流

  1.鼓励每一个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2.小组讨论分析

  让学生分组对各种策略加以比较与分析,体会几种策的特点

  3.全班展开讨论

  交流各种不同的策略,分析每一种策略的思路和适用性

  让学生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开发思维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合理策略,鼓励学生尝试说明估算的思路

  数学学科(五年级)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教学过程备注栏

  四练习

  指导“试一试”

  第1题

  引导学生看懂情境,单价不到13元,2千克应不到26元,所以店主错了。

  第二题

  先让学生明白“八折”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对打折后的价格进行估算。

  五总结

  六、作业设计教科书第77页10题

  【板书设计】

  数学与购物

  估计花了多少钱?【教学反思】

  “数学与购物”中的“估计费用”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教材创设了一家人去超市购物的情境,提供了所购物品的价格表,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所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综合应用的知识,探索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材中提供了5种不同的估算策略,其目的有二:一是对常见的估算策略进行总结;二是让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教学时,在呈现问题情境后,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索、交流等活动主动地进行学习,鼓励每一个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估算策略,并在小组内对各种策略加以比较与分析。

  第一种策略是将最高位加起来,称为“去尾法”;第二种策略是将个位上的数字进一,称为“进一法”;运用这两种方法可以做出结果的范围。第三种策略是“四舍五入法”;第四种是“凑十法”第五种部分加数分别相加凑十法。教学时,要对这几种主法进行分析比较,体会这几种策略的特点。生活中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策略。如果学生还有其他的估算策略,只要合理,我们都应给予肯定。但要鼓励学生尝试说明估算的思路。教学时,我们既要鼓励学生探索多种估算策略,也要把握好度,不宜为了追求策略多样化而人为造出许多策略,需要使学生明确应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理的策略。

  第十课时  购物策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能力目标: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分析、比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发展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不同情况下各个商店的优惠策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

  【教学难点】  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与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淘气准备为庆祝节日,到商店去买饮料。可是淘气跑了几个商店也没买到饮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原来各大商店正在搞促销活动,淘气傻了眼,不知到底该去哪个商店买?你能帮帮他吗?

  (二)、引入新课,探究购物策略

  请看大屏幕,自己读题,淘气不明白这些标语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解读信息)

  师:作为顾客,面对不同的优惠策略,可能会思考什么问题呢?(到哪一家商店买东西最优惠呢),怎样购物最省钱是顾客购物时要考虑的问题,想出省钱的购物方案就是顾客购物时的策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策略。

  你还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大瓶装1200ml  10元

  小瓶装 200ml   2元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每一家商店优惠的策略了,那么如果你要买东西,你选择哪个商店?那么让我们一起去买一些饮料吧?看一看到底到哪个商店买饮料更便宜?分别出示三种情况带着学生一起来计算。

  出示问题:

  ①要买1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较为合算?

  ②要买1瓶饮料1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较为合算?

  ③淘气要买3大瓶饮料和3小瓶饮料,你会建议他去哪家商店?

  1、解决问题(1) 

  淘气想买1小瓶饮料,你认为去哪个商店最便宜?谁来大胆估计一下?请把你的验证结果写在本子上。

  学生口答(思考一下,谁来说)

  甲商店:2.00元   

  乙商店:2×0.9=1.8(元)   

  丙商店:2元

  师: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得到结果的?

  (引导学生发现通过计算比较三家商店的价格,选择便宜的商店买。)

  师:你非常细心,分别算出三家的价格进行比较,乙商店最便宜。如果淘气要买1大瓶和1小瓶,你建议他去哪个商店呢?快帮他算一算,比一比,写在本子上。

  2、解决问题(2)

  甲商店:10元  

  乙商店:(10+2)×0.9=10.8(元)   

  丙商店:10+2=12(元)

  师:同学们真能干,很会买东西,这时淘气想干脆趁商场打折,不如多买一点。于是他决定买3大瓶和3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最合算?把你的算法写在练习本上。

  3、解决问题(3)

  甲商店:3×10=30(元)

  乙商店:(10+2)×3×0.9=32.4(元)

  丙商店:(10+2)×3×0.8=28.8(元)

  师:同学们真是聪明的消费者。帮助淘气解决了问题,买到了最便宜的饮料。通过刚才的购物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交流。

  生:30元以下的    甲、乙商店         30元以上的    丙商店

  在不同的商店买同一种商品时,通过计算比较,还要看购买数量及商家的折扣进行选择。

  带着我们的发现,请看问题(4):

  班里举办联欢会,要给每位同学准备约200毫升饮料,如果淘气班上共有学生35人,你认为去哪个商店购买比较合算?

  4、解决问题

  师:你们认为该到哪个商店去买合算呢?

  生:丙商店,因为超过30元的商品到丙商店会便宜些?

  通过以上一些具体购买情况的分析,你现在在买饮料的过程中会给淘气怎样的购买建议呢?

  不错!不错!真不错!同学们真是精明的购物小能手! 师:在这个例子中,你能总结出怎样的购物策略?(货比三家)

  (三)研究其他的购物策略

  在买物品时不仅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优惠不知如何选择,有时也会因为物品不同容量的包装而不知如何选择。如:牛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而同一种牛奶往往会有不同的包装。我们在购牛奶时,选择哪种包装的牛奶合算呢?下面我们就让我们和淘气一起继续买酸奶去!

  1、请看屏幕,从图中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你认为哪种包装的牛奶便宜呢?

  了解了这些信息,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1)要买1升酸牛奶,有多少种买法?怎样买合算?请思考一下,需要计算的请在练习本上算出得数。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2)要买1.5升酸牛奶,有多少种买法?怎样买合算?

  请思考一下,需要计算的请在练习本上算出得数。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及答案。

  出示(3):要买2.4升酸牛奶,有哪些买法?怎么买最合算?同桌合作完成,

  请看合作要求:

  (1)同桌交流不同的购买方案

  (2)比较出最合算的买法。

  (3)然后上台展示。

  学生完成。汇报。

  方法一:2(大盒)×9.7元+2(小盒)×2.6元=24.6元

  方法二:4(中盒)×5元+2(小盒)×2.6元=25.2元

  方法三:12(小盒)×2.6元=31.2元

  方法四:2(大盒)×9.7元+1(中盒)×5元=24.4元

  (不但省钱,还可以多买100ml)

  ……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就按你们喜欢的方法来买吧!

  师:这是买不同容量的同一商品,你有什么发现?在购买酸奶的过程中你会给出淘气什么购买建议?生:同一商品,大包装比小包装便宜。

  师:在购买同一种商品,不同包装时,在满足所需量的前提下,同一种食品,大包装要比小包装便宜。所以我们尽量购买大包装。当然有时也要根据个人的需要来选择。

  (四)拓展应用,解决生活中的有关“购物策略”的数学问题。

  “十一”期间,各大商场举办让利销售活动,同一品牌的服装一套售价450元。

  甲商店:买一套赠送价值50元的衬衫一件。

  乙商店:九折优惠

  丙商店:购物1000元以上八折优惠。

  (1)    要买3套服装去哪个商店较为合算?

  (2)    如果要你去买这样的一套服装,你打算怎样买?说明理由。

  师:从解决这题的过程中,对你的购物策略又有什么启发呢?(在商

  优惠措施差不多的情况,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选择商家)

  (五)数学故事:(机动)

  有一个人,要买带骨的肉,他来到卖肉的地方,结果看到上面写着:“骨头5元一千克,肉10元一千克”,那人就对卖肉的人说:“我要买带肉的骨头,多少钱一千克?”  卖肉的人一听,想:骨头5元一千克,肉10元一千克,加起来不就是15元吗。于是就对那个人说:“15元一千克。”。如果你是买肉的那个人,你会同意吗?为什么?

  (六)、小结

  师:   这节课我们关注了生活中购买物品的问题,用数学的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看来要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并不容易,关键要掌握购物策略。相信大家通过学习,一定能掌握!

  【板书设计】

  购物策略

  到哪一家商店买东西最优惠

  第十一课时  包装的学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能力目标: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教学重点】  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

  【教学难点】  引导观察、比较、交流、反思,得出节约包装纸的最佳策略。

  【教学准备】  课件、磁带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再过几天就是母亲节了,你准备怎样为妈妈庆祝她的节日呢?

  生:利用压岁钱买妈妈最喜欢的礼物送给她。……

  师:送礼物前我们会把礼物包装起来,怎样才能把礼物包装得既美观又节约包                                                       装纸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节约的角度来研究一下包装中的学问。

  板书:包装的学问

  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师:老师把自己想对妈妈说的话录到了这盒磁带里,准备把它包装起来寄给远方的妈妈,请你们当设计师帮老师计算一下至少要用多少包装纸?(不计接口处)

  生:不计算粘贴处的话,磁带盒的表面积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包装纸的面积。现在请拿出老师让你们准备的一盒磁带,(长11厘米,宽7厘米,高2厘米)算出磁带盒的表面积。

  3.现在我们就知道一个磁带盒的表面积是226平方厘米,也就是包装一盒磁带最少要用226平方厘米的包装纸。那么如果要把两盒完全相同的磁带包装在一起,会有几种包装方式?每种包装各需要多少包装纸?哪种最省纸?这个问题由小组来合作解决。

  合作要求:

  组长分配好任务,组员全部参与。

  合作内容:

  (1)把2盒完全相同的磁带包装在一起,有几种包装方式?

  (2)每种方式各需要多少包装纸?

  (3)哪种方式最节省包装纸?

  小组汇报,演示三种成果。

  师:哪种方法最节省包装纸,为什么?

  (这时重叠了两个最大的面,所以最省。)

  板书: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越小,越节省包装纸。

  三、再次尝试,总结规律:

  师:请同学们先猜一猜,老师要把三盒磁带包成一包,你能设计出几种包装方案?

  师:不用计算,观察这3种摆法,你能知道哪一种方案最节约包装纸吗?为什么?

  学生总结出:要想节约包装纸,就要尽量“减少”面积最大的面。

  4 、四盒磁带的包装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明,两盒三盒磁带的包装问题都难不住大家,现在老师要准备把四盒磁带包成一包,你能在不摆磁带的情况下想象出它有几种包装方案吗?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猜有几种?

  师:我们还是要用事实来说话。把两个3人小组合成一个6人小组,自己动手摆一摆。

  (在摆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互相帮助,记住不要摆重复也不要遗漏,师到小组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小组加以指导)

  师:指明某个小组汇报,重点要发言的学生可以看着自己磁带的摆法说出他的包装方案需要几个a面,几个b面,几个c面,其余同学可以补充。

  师:不用计算,观察这6种摆法,你能知道哪一种方案最节约包装纸吗?为什么?

  师:真如你们所说的那样吗?我们一起来分析这6种摆法中遮住的面的情况。(同时渗透分类的思想)如图:1、2、3是一类,遮住的都是6个面,可以清楚地比较出第一种摆法最节省包装纸;4、5、6是第二类,遮住的都是8个面,其中5和6两种比较,5较节省,4和5再比较,4又比较节省,所以我们最终只要再把1和4拿来比较就可得出结论。

  总结:在包装的过程中重叠的面越大就越节约,但是在摆放的过程中,有时最大的面会发生变化,此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始终使重叠的面是最大的面。

  四、课后余味

  1、出示问题:(数学书83页)

  把8个磁带盒包成一包,你能想出几种包装方案,哪一种方案最节省包装纸?

  2、出示问题:

  小明和爸爸为妈妈挑选了一份生日礼物,并用长、宽、高分别为20厘米、15厘米、8厘米的盒子把它装起来。小明想亲手将这个盒子用彩纸和彩带装饰起来,请你为他设计一个装饰方案。

  3、家庭作业

  到超市中调查,看看哪种商品的包装不够节约包装纸,为它设计一个最节约包装纸的包装方案,并思考:厂家为什么要这么包装?

  【板书设计】

  包装的学问

  节约用纸: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越小,越节省包装纸。

  方案1的表面积:20×15×2+15×5×4+20×5×4=1300(平方厘米)

  方案2的表面积:20×15×4+15×5×4+20×5×2=1700(平方厘米)

  方案3的表面积:20×15×4+15×5×2+20×5×4=1750(平方厘米)

  通过比较得出方案1最节约纸

  【教学反思】

  《包装的学问》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综合实践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也有了合并、分割正方体、长方体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中我重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思想方法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以便学生可以进行深度思考。本课中我充分运用了“一一列举、猜测、推理、验证”的数学思考方法。其实“一一列举”学生并不陌生,在以前的“租车问题”和“鸡兔同笼问题”上学生都已经运用过。本课中,在进行两盒磁带的包装时,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摆放的3种方法,并“通过一一列举”让学生把想象的方法表述出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能力,还渗透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接下来教师提出最节省包装纸的要求,学生很容易说出重叠最大面的才符合要求,但这只是一种推测,还需科学的验证。通过让学生思考自己的验证方法,从而得出:计算表面积、只算重合面的面积、不用计算只用推理三种方法,都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将最大面重合就最节省包装纸,这是不是正确的结论呢?接着让学生对结论进行质疑——反思——再验证——生成新的结论。                              

  本节课的第2次操作实践活动出现在4盒磁带后、最节省的方法依然是将最大面进行重叠即可,好象又一次印证了这一结论了。随着4盒牛奶盒的出现,学生有了强烈的质疑,学生通过不同摆法的验证,从而修正了刚才得出的:将最大面重合就最节省包装纸的结论,体会到随着长方体长、宽、高的变化这个结论是片面的。从而抓住本课的实质:重合面的面积和最大时才最节省包装纸。

  另外激励性的评价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激励学生不断尝试,不断增强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问题的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点在于使学生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某些策略。学生所采用的策略,在老师的眼中也许有优劣之分,但在孩子的思考过程中并没有好坏之别,都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所作出的努力。只要解题过程及答案具有合理性,就值得肯定、和赞赏。这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机会。

  所以,当学生在验证“包装两盒磁带中时,我对用计算表面积的方法验证的孩子说:“看来你们对数学有着非常严谨的态度,用数据说话”。对用推理的方法证明的孩子说:“你们没有用繁琐的算式就证明了这一结论,让我们大家欣赏了你们的思路之美!”当有学生提出对“把大面重合后的包装方式最省包装纸”这一结论表示质疑时我说:“在多数同学都肯定这一结论时,你能够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佩服你的勇气!”激发其再次深入思考与创新的极大热情。

  同时在这节课中,我也很注意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在学生分别汇报出了算表面积、推理法、和算隐藏面的方法时,我引导学生对这三种方法做出自己的评价,让孩子们分别体会到三种方法各自的优点,并且做到同学和同学之间相互欣赏。在课堂上,经常性地使用类似的激励性评价语言,并坚持欣赏每一个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主动提出问题,促使思考向深层次推进。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百分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2

  第六单元百分数

  第一课时  百分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从时间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百分数。

  能力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

  情感目标: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课前收集百分数的资料。

  2、计算机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板书揭示课题

  师:课前让同学们找生活中的百分数,找着了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百分数。(板书:百分数的认识)

  二、 创设情境,初步感受百分数

  项目

  姓名 投中次数

  陆老师 16

  姚  明 13

  ①出示:在一次投篮大赛中,

  项目

  姓名 投中次数 投篮次数

  陆老师 16 25

  姚  明 13 20

  师:根据现有的数据你能看出陆老师和姚明谁投篮更准吗?为什么?(不知道投篮次数)

  ②电脑继续呈现:

  师:现在可以比较了吗?

  ③邀请学生一起参加比赛

  项目

  姓名 投中次数 投篮次数

  陆老师 16 25

  姚  明 13 20

   

  项目

  姓名 投中次数 投篮次数 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

  (投中的比率)

  陆老师 16 25

  姚  明 13 20

   × ×

  师:必须知道这位同学的什么条件况?(投中次数和投篮次数)

  补充数据,出示表格:

  师:观察这张表,我们三人投中次数各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

  师;能一眼看出我们三谁的投篮水平最高,谁的投篮水平最低吗?你打算怎么办?

  项目

  姓名 投中次数 投篮次数 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投中的比率) 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陆老师 16 25 

  姚  明 13 20 

   × 10 

  师:三个分母为100的分数表示什么。

  屏幕显示:陆老师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  。姚明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 。

  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 。

  师: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由什么好处?(便于比较)

  师:因为便于比较,日常生活中产生了百分数。我们可以把这些分母是100的分数都写成百分数。(显示百分数的形式)

  师:这三句话中的百分数都表示什么呢?

  板书:都表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百分之几

  三、自己动手,尝试探索百分数的意义。

  师:因为百分数便于比较,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演示)师:拿出老师发给你们小组的表格,从自己找的百分数或老师提供的百分数中找出一个你们觉得很有意思的百分数,通过讨论,小组合作完成这张表格。

  百分数意义调查研究表

  摘录

  这个百分数是(                   )和(                             )比较的结果。

  这个百分数表示(                          )是(                         )的(                  )。

  四、学生交流,正确构建百分数的意义

  生交流、展示

  师:欣赏了这么多的研究成果,你知道百分数表示什么了吗?

  板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师:这句话中有几个数?(两个)对,其实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种倍数关系。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齐读概念)

  五、基本练习,全面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师:认识了百分数的意义,我们一起来看这样几道题如何解决。

  1. 练一练:下面每个大正方形都表示“1”,图中涂色的部分和没有涂色的部分各占“1”的百分之几?

  2.试一试:根据下面每个百分数的意义填空。

  ①学校合唱队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    )︰100。(沟通百分数与分数、百分比的关系)

  ②六年级一班学生的近视率是20%。(沟通百分数与百分率的关系)

  (   )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0%。(通过这句话你还想到了什么百分数 由此及彼)

  ③一本书已看了40%(开放性)

  (       )是(      )的(     )%。(还可以怎么填?)

  六、找异同,深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动画演示:认识了百分数的意义,欢欢和迎迎两个同学发生了争论。

  1米长的绳子,用去了 ,还剩下39%米。(一个说对,一个说错)

  师:你赞成谁的意见?为什么?

  讨论得出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区别

  分  数是特殊的分数 既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具体数量。

  百分数  只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并不表示具体的数量。

  七、提高练习,充分体验百分数的意义

  1.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108%    45%    98%    99%    100%   55%      2%

  ①小明的爸爸是个著名的牙科医生,经他主治的牙病治愈率达到(     )。

  ②一个工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200件,经过检验,有198件合格,合格率是(     )。

  ③某车间经过技术改良,现在每月的产量是原来的(     )。

  (问:为什么选择108%?其它百分数合适吗?)

  ④一本书已经看了(    ),还剩下全书的(     )。

  ⑤我国神舟飞船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发射全部成功,发射成功率是(      )。

  2. 甲:我们学校的女生人数占49%;乙:我们学校的女生人数也占49%。      这两个学校的女生人数一定相等吗?为什么?

  七、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八、作业设计

  课本第66页第2、3题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

  意义: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写作22%    读作:百分之二十二

  【教学反思】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和分数,特别是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这一内容是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和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百分数对于学生来说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少已有过接触,比如:及格率、出勤率、投篮命中率等等。所以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地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积极思辨中发现,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中我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我组织学生讨论本班几个男生投球命中率的问题,在比一比谁投篮水平最高的过程中引出了百分数,此时,学生已经隐约之中感悟到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是为了比较大小而通分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学生已初步感悟出百分数的含义,也初步感受了比较数据时使用百分数的好处。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但思考的时间不足,主动探究不够。

  今后还是要注意教学的一些环节的处理,比如百分数的读写法涉及到教学的规范性,最好还是教师示范给学生看比较好。

  第二课时  合格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能力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必要性,能正确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归纳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分析、解答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 展示课件:练

  百分之四十      百分之三点五      百分之五百

  45%         1.7%         126.5% 

  2、 师导: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百分数,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大家根据昨天学习的知识,读出或写出上面的百分数。

  3、 板书练习:

  比较大小:

  66%            0.68          

  4、 师导:上面三个分别是百分数、小数和分数,谁能告诉我这三个数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5、 小组内快速讨论,说出讨论结果,并说出比较的方法。

  6、 导入:接下来我们将学习一种方法来比较它们。

  (二)   通过实际问题,学校新课

  出示主题图。

  1、学:(1)读题,明确“合格率”。

  (2)学生独立探究。

  (3)小组内互相交流。

  2、议:(1)小组内的学习成果在全班交流。

  (2)老师适时板书:

  合格率:合格的箱数占检查的总箱数的百分之几。

  甲牌的合格率:             乙牌的合格率:

  43÷50                   50÷60

  =                         ≈ 0.833

  =                         = 83.3%

  = 86%                  

  3、练:

  (1)小数、分数怎样化成百分数的?

  0.358 =(   )%        1.25 =(    )%

  (2)自主探索。

  (3)小组交流,汇报交流结果。

  4、小结:

  (1)小数化成百分数:

  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2)分数化成百分数:

  a 通常先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    

  b先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的形式

  (三)   课堂练习,巩固所学

  课件展示练习题:

  1、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0.45 =         1.7 =       5 =        0.015 =    

  2、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3、 求商化成百分数

  7÷25 =            6.8÷4 =      52÷7 =           4.8÷2.4 =

  4 、教材67页“试一试”。

  (1)什么是成活率?(成活的棵树占总棵树的百分之几。)

  (2)自主探索,独立解答。

  (3)全班交流。

  5、回到开头比较大小的环节,我们还可以利用本课所学的什么方法来比较呢?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记住了什么?明白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板书设计】

  合格率

  合格率:合格的箱数占检查的总箱数的百分之几。

  甲牌的合格率:           乙牌的合格率:

  43÷50                   50÷60

  =                         ≈ 0.833

  =  86%                       = 83.3%

  (1)小数化成百分数:

  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2)分数化成百分数:

  通常先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先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的形式

  在本节课中,我选择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自主建构—灵活应用、拓展延伸”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激活内在需求,并主动进入“调用已知解决未知”的认知活动,并让学生运用自己探究出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注重的是学生探究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整堂课我并没有刻意地去“教数学”,而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百分率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在这里,学生不是在学教材给定的知识,而是在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我也不是在“教数学知识”,而是就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百分率与学生作一次深入的“对话”。

  最后,抓住契机,在矛盾中深化知识。

  由于百分率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范,但学生实际接触的却比较少。为了使学生对百分率的实际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讨论百分率能大于100%吗,对百分率的实际意义达到了更深入的认识。

  总之,整个教学设计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形成了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也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要追求的一种境界。当然,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还有很多地方要进行细细的雕琢,只有反复的精雕细琢,才能成为一节好课。

  第三课时   蛋白质含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能力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必要性,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正确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情感目标: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 .能正确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2.理解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           五(1)班有50人,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3/5,男生有多少人?

  (2)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0.25   1.4   0.123

  (3)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1/8   3/4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出示黄豆情景图,问:“从图中你了解到黄豆含有哪些成分?”(生答)

  2、师:要求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算式怎样列?你能列式求出黄豆中其他成分的含量吗?

  250× 36﹪        250× 18.4﹪         250×25﹪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总结归纳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板书)

  师:算出蛋白质含量.

  生:老师,我们没学过一个数乘百分数.

  ( 学生发现未学过这样的算式,是一个新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师:有办法解决吗?

  师:请同学们以250×36%为研究对象,同桌2人为一组开展交流,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并将计算方法写在练习本上。

  生:可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一个数乘分数小数我们学过.这样就把没学过的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

  师强调指出:同学们是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答,这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好方法。

  学生交流后汇报,师归纳学生的解法并板书

  师:将分数化成百分数,这三种成分的含量变没有?

  生:没有

  师:只是数的形式发生了改变。

  板书:36﹪=36/100=36÷100=0.36     36﹪=36/100=9/25

  师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a.题中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的方法能否推广到其它的一个数乘百分数?

  b.是不是所有的百分数都可以化成分数和小数?

  c.如何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呢?(百分数化成小数有没有更简便的方                 法?)

  通过举例验证,交流讨论,学生归纳出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的方法。

  师板书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的方法,生齐读。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把百分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同时去掉百分号.

  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约成最简分数

  三、巩固练习,集体校对:

  1.生任选250×18.4% ,250×25%两道中的一题来求出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集体订正并板书。

  2.完成数学书70页1.3.4题.

  四、知识拓展:

  小丽家这个月的总收入是3000元,买食品支出的的钱数占总钱数的60﹪,买文化用品支出的钱数占总钱数的1﹪,买玩具支出的钱数占总钱数的10﹪。小丽家这个月买食品,买文化用品,买玩具各支出多少元?

  生解答后.

  师:你认为小丽家的这个月支出合理吗?如果是你,打算怎样支出?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五、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蛋白质含量

  250× 36﹪        250× 18.4﹪         250×25﹪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把百分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同时去掉百分号.

  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约成最简分数

  【教学反思】

  (1)课堂教学应注重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要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多运用鼓励的方法.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

  (2)数学课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想的传递。

  本课中在对一个数乘百分数的算法探索时,当学生发现可以将百分数转化成分数和小数来帮助计算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将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之所以提到“转化”思想,我认为,这既是对学法的指导,也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一节好的数学课,应该不仅仅是教师如何完美的将数学知识呈现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从数学学习中获得了哪些有价值的思想方法,如北师大新教材中已经体现出的类比、转化、集合、数形对应、符号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才对学生的后续学习真正受用。数学课的魅力应该体现在对学生思想的启迪。

  (3)数学的教育功能。

  新课标从“育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节课应该有情感、价值和态度观方面的目标。但这一目标又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蕴藏在多个教学目标之中。本课中借助对黄豆营养含量的研究一方面要达成新知,另一方面就是要学生明白蛋白质是人体很重要的营养成分,同学们处在生长发育期,需要注意营养搭配,形成健康饮食的好习惯。我在教学时,这方面体现的还不够,从全课看,也不够流畅,自然,如何将教育目标与教学目标有机的统一起来,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努力。

  第四课时  蛋白质含量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练掌握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

  能力目标: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类推、迁移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正确进行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学难点】  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类推、迁移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把百分数化成小数

  75%          12%

  2、把百分数化成分数

  34%         15%

  二、     练习内容

  1、  用分数表示下面题的商

  9÷11=                16÷ 12=

  14÷21=              39÷ 26=

  思考: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2、  把下列数按从大到小排列

  72.5%  7/9   0.7255  0.755

  3、想一想、填一填

  2/5=(   )%=(  )(小数)

  9÷6=(  )/(  )=(  )%=(  )(小数)

  4、 判断

  (1)0不是自然数。

  (2)1个0.1与9个1/10的和是1。

  (3)12/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因为4/5比6/7小,所以4/5的分数单位比6/7的分数单位小。

  5、某小学今年植树600棵,根据下面的条件求出去年植树多少棵。

  (1)去年植树的棵数是今年的80%。

  (2)去年比今年少植30%。

  三、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练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五课时  这月我当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用百分数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在现实生活的应用价值。

  能力目标:在经历数据调查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统计的联系。

  情感目标:体会百分数与统计的联系

  【教学重点】  会用百分数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体会百分数与统计的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先用等量关系表示各题中的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

  (1)    我校有女生450人,占全校人数的 。

  (2)    一段铁丝剪去 ,刚好是3米。

  (3)    一桶油倒出20千克,刚好占全桶油的 ,这桶油有多少?

  师:解答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怎样的?

  师:这节课,我们就用同样的思路和方法来继续学习。

  二、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家是谁当的家,你了解你家一个月的支出情况吗?请简单介绍一下。

  师:如果让你去当家,你会如何支配家里的支出?

  师:“当家”中的学问可多了,你们想弄清“当家”中的数学问题吗?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

  2、揭示课题,板书:这月我当家。

  三、探究新知

  (一)收集数学信息和问题

  师:假如老师想对你家的家庭月支出有一个清楚的了解,而且能一目了然,你会怎样做呢?(生:制作成统计表)

  师:同学们,老师也是当家的,你们想知道老师家的家庭月支出情况吗?

  课件出示统计表:

  食品 服装 水电气 书报 其他 合计

  钱数/元 500 100 125   

  占总支出的百分比 40% 8%  2%  

  师:这就是老师家的家庭月支出情况统计表,但是很遗憾,统计表被弄脏了,其中一些数据看不清楚了,你们愿意帮老师找回看不清的数据吗?

  1、读懂统计表里的内容

  师:仔细观察,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老师家这个月有哪些项目的支出?

  师:这个“合计”是什么意思?

  2、提出数学问题。

  师:统计表里需要你们帮老师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

  水电气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之几?

  书报支出多少钱?

  其他支出多少钱?

  其他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之几?

  老师家这个月总支出了多少钱?

  合计占总支出的百分之几?

  师:你们都找到了表中的一些数学信息!那我想了解你们对40﹪是怎样理解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 “总支出“就是“合计”,也就是各项支出的总和。

  (二)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师:同学们刚才提出那么多的问题,你觉得先解决哪个问题比较好?为什么?

  那么怎样解决呢?请同学们静静地思考再动笔算一算。

  2、交流、汇报

  (1)把自己解决的问题与同桌间交流。

  (2)指名汇报

  师:谁能说说哪个问题能先解决(生:老师家这个月总支出了多少钱?)

  请大家认真分析表内数据间的关系,找到等量关系并写出来,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答。

  师巡视,指名不同算法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并说说解题思路与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

  方法一:                      方法二:

  解:设这个月总支出是x元。     解:设这个月总支出是x元。

  总支出×40%=食品支出             总支出×8%=服装支出

  40%x=500                                 8%x=100

  x=500÷40%                                   x=100÷8%

  x=1250                                       x=1250

  方法三:                         方法四:

  500÷40%=1250(元)                       100÷8%=1250(元)

  3、比较算法的异同。

  师:黑板上的几种算法,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对比

  师:同学们,请认真思考,我们在解决“老师家这个月总支出了多少钱?”这个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和复习中的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有什么联系?

  5、小结:其实,百分数应用问题就是分数应用问题,就用解决分数应用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来解。因此,今天所解决的就是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不同的算法,明确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在对比中明确百分数应用问题就是分数应用问题,就用解决分数应用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来解。 ]

  (三)把统计表补充完整

  师: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老师家这个月的总支出是1250元。总支出1250元实际上也是什么?那剩下的问题会解决吗?

  1、让学生独立把表格填写完整。

  2、全班交流反馈。

  四、巩固应用

  1、填一填

  (1) 学校里男生人数占51﹪。

  (  )×(  )=男生人数       (  )÷(  )=全校人数

  (2) 果园里桃树棵树是梨树的120﹪。

  (  )×(  )=桃树棵树       (  )÷(  )=梨树棵树

  (3) 五年一班今天的的出勤率是98﹪。

  (  )÷(  )=98﹪ (  )×98﹪=(  )(  )÷98﹪=(  )

  2、

  类别 本数 占总数的百分比

  科技类 2400 20%

  故事类 3600 

  学科类  50%

  (1)学校图书馆共有多少本书?

  (2)请把上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项   目 钱 数/元 占总支出的百分比

  日常生活 1100 40﹪

  娱 乐 400 

  其 他 ? 

  3、把表格补充完整。

  4、一套西服按折出售的价格是260元,这套西服的原价是多少元?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四、全课总结

  作为一家之主的感觉?

  【板书设计】

  这月我当家

  统计表:

  食品 服装 水电气 书报 其他 合计

  钱数/元 500 100 125   

  占总支出的百分比 40% 8%  2%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对比认识方法,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做铺垫,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注意教学理念,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类推和知识迁移,在本课中有鲜明的体现,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很好方法。教给学生解题思路是值得借鉴的,本课中,“在已知条件中,首先找单位“1”的量,接着想数量关系式;最后列式。”的教学环节,使学生们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与沟通,是完善思维过程的一个体现。比较,是一种辩证的认识方法,也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我在本课教学中,精心提供思维材料,引导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与沟通,完善思维过程。

  新授之前,旧知铺垫:出示“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类型应用问题。在已知条件中,首先找单位“1”的量,接着想数量关系式;最后列式。通过大量练习,学生能够自主地利用这三句话,展开思路来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问题。

  对比完成新知内容。通过旧知铺垫,学生可独立完成“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类型。通过对比,使学生用同样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用方程或算术法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巩固练习展开思维。我设计的练习一环节,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用更多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应用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过程。

  成功的课堂离不开师生间和谐的交流和平等的对话。没有对话和交流就没有真实的互动,只有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学生才能得到真切的体验和收获。

  第六课时  百分数练习课(练习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

  能力目标: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

  情感目标: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

  【教学难点】  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让学生说说百分数的含义

  二、指导练习

  1.教科书第73页第3题

  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最后全班讲评

  2.教科书第75页第8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明白“成活率”指的是成活的棵数与所有植树总棵树的百分几。

  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

  3.教科书第75页第10题

  先让学生明白“优秀率”的含义,鼓励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4.教科书第75页第11题

  先看表,弄清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全班讲评

  授课教师:

  教学过程备注栏

  5.教学“实践活动”

  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体会百分数、分数之间的联系。

  然后鼓励学生分别总结生活中使用百分数和分数的例子,结合具体事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三、作业设计教科书第73页第1、2题

  【板书设计】

  “成活率”指的是成活的棵数与所有植树总棵树的百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