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线段》(通用12篇)
《认识线段》 篇1
教学目标:
1、经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2、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意愿,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形成线段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受,认识线段。
1、如果要把线段用图表示出来,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象一下线段的样子。
2、(课件出示线段图)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师根据学生描述介绍端点。
3、学生完整描述线段的特征。
4、再次闭上眼睛,在脑子里记住线段的样子。
5、这是刚才的线段,(课件逐步演示旋转)它变了,现在还是线段吗?为什么?你们发现了什么?
6、师:是啊,不管方向怎么改变,只要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它就是线段。让我们来看看下面那些是线段。(学生辨别线段)
7、(隐去非线段,留下线段)这些都是线段,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8、师小结过渡.
三、回归生活,体验线段
1、我们的生活中藏着许多线段。(尺)你们看,这把尺的一边,就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这两端是它的两个端点。这把尺上还有线段吗?
2、(数学书)你能在数学书的封面上找到线段吗?同桌互相指一指。
3、黑板上有线段吗?谁把它找出来?
4、直尺、数学书、黑板的每一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生活中的线段可多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小朋友两人一组,你指给我看我指给你看。
5、全班交流。
四、实践操作,感悟画法。
1、生活中的线段太多,我们说也说不完,能不能想个办法把它画下来呢?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来画线段?为什么?
2、请小朋友选择你喜欢的工具,自己试着画一条线段。
3、交流。你是用什么工具画的?(指名演示画线段)你是怎样画的?
4、谁也是这样画的?你们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5、谁画线段的方法和他们不一样?
6、师:我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合适的工具来画,在这么多工具中,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
7、师:尺子是我们常用的画线段工具,用尺画线段,不仅画得好,还特别方便,尺的用处可大了,将来我们还可以用它来测量、设计图纸。
8、学生用尺任意画不同的线段。全班评议、欣赏。
五、多种方法,深化认识。
1、(出示纸)你能用纸折出一条线段来吗?试试看。
2、交流。你折的线段在哪里?谁折的线段比它长(短)?
3、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围起来,还能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这些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学生数一数,填一填。)
4、反馈。猜猜看六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七边形呢?你怎么知道?
5、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线段吗?
6、师:一条线段看起来不起眼,很单调,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能围成我们认识的各种图形,许多线段还能组成很神奇的精美图案。(欣赏)
7、漂亮吗?我们也来试一试,画一画,做一名小小设计师。
《认识线段》 篇2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动画片《猫和老鼠》吗?瞧,它们来了。
播放课件: 学生观看猫捉老鼠的课件
提问:你们知道哪一只猫会先追上老鼠呢?为什么?(生答)
师:说的真棒。
师:这条直直的路线可以看成线段,(板书:线段)线段里的学问可多了,想和它交朋友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线段,一起读一读,多响亮啊,多有精神啊!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师:(教师取出一根线,拉直并捏紧两端,学生观察。 )
提问:瞧,这是谁的路线?(生答)为什么?(生答)为什么不是小灰猫的?(生答)两点间这一段直的线叫做“线段”。(课件出示线段)它和小黄猫的路线一样吗?它两边还有?(点)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端点。看,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
生: 2个端点。
2、小组交流探讨:能和你同桌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吗?开始吧!说好了吗?好,你来试试。
3﹑ 比较发现:
师:刚才,老师是把这条线段横着摆的,你还有其他摆法吗?请同学们拿出用具,同桌合作,试试看!
引导学生思考:当线段竖着摆、斜着摆时,它还是线段吗?为什么?
摆好了吗?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找两个小组来汇报作比较)
师:(竖着摆﹑斜着摆)那么它还是线段吗?为什么?
生:老师,我还可以这样摆。(“v”字型)
师:哎,他们摆了几条线段?这两条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评价:你们真有创意,了不起!
4、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操作来看,线段它可以方向不同,长短不一,但是无论怎样摆,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5﹑练习:你能说出下面哪些是线段?(课件出示)
学生通过观察,作出判断并说出理由。
师评价:你们真的好眼力!
6﹑评价:小朋友们,善于观察,找到了这么多线段,真棒!
7﹑欣赏生活中线段:(课件出示)
师:在我们生活中线段无处不在。瞧,芭比公主漂亮的小木屋就是由许多条线段组成的,这条红色的线段就是其中的一条;电视显示屏上也有许多条线段,这就是其中的一条;咱们吃饭的桌椅上也有许多条线段呢!你们看到了吗?小朋友们最爱玩的滑滑梯上也有线段呢! 它在这儿;这是一扇漂亮的门,你看到门框上的这条线段吗?最后再来看看椅子的漂亮座垫,上面也有线段呢!
小结:这些图片多美啊!我们的祖国也很美丽。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我们先来轻松一下。
8﹑欣赏音乐:(课件出示)
师:让我们用一双灵巧的小手,一支美丽的画笔,画出你喜欢的线段吧!
三﹑画线段
1﹑画线段
2﹑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3﹑哎呀,你画得也不错,能给大家提个醒吗?
4﹑谢谢这两位小老师,我们知道了画线段时的注意点。那么你能画出两条方向不同,长短不一的线段吗?谁来展示一下。
5﹑如果没有尺,想想看,还能用哪些物体画线段呢?(生答)(出黑板报,我们用线弹出又长又直的线段)
师:看来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用处真大,所以我们小朋友们一定要认真学好数学哦!
四﹑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线段,也会画线段了,可线段在和我们捉迷藏呢?看:
1﹑ 数一数
课件出示一条红领巾,提问:这是什么?红领巾的表面像一个什么图形?(三角形)请你仔细观察一下,三角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谁来指指?
课件出示国旗,提问:这是?国旗的表面像一个什么图形?(长方形)你知道长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吗?
课件依次出示五边形﹑六边形,它们叫?它们由几条线段围成呢?请你们拿出图形小组合作数一数吧。
那么,现在老师想画一个十边形,要画几条线段呢?
师评价:你们真爱动脑筋,真了不起!
2﹑ 画一画
小朋友,还愿意接受挑战吗?
请看题目:(课件出示)想想做做3和5
六﹑ 总结评价,延伸拓展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有两个端点
《认识线段》 篇3
[ 作者:晔子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43 更新时间:2004-8-10 文章录入:搂着月亮的猪 ]
作者:晔子
(一)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2、培养学生初步的时间能力,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情绪,感受生活里的数学。
(二)教学重、难点:
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三)教学过程 :
一、
1、操作感知,观察比较。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两条线。
(1)操作:请小朋友们拿出一条线,大家把它拉紧。
(2)观察:把拉紧的这段线和弯曲的线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感受到拉紧的线很直。)
(3)观察讨论:为什么这段线会很直,而那段线却是弯曲的?(因为手里的线被我们拉直了。)追问:它在谁的中间?(突出线段有两个端点)
(4)小结: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
(5)线段可以怎样来表示呢?(板书: )
(6)寻找身边的线段。
①你知道吗?在生活中处处有线段。引导学生观察直尺、课本的每条边,使学生知道这些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②下面请小朋友们找一找在你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上有线段?
③小结: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线段是什么样的吗?
二、学画线段
1、模仿画: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线段画一画。(教师强调要画两个端点)
2、创造画:除了用尺可以画线段,请小朋友想一想还能用其他的工具画线段吗?请你用最喜欢的工具画出一条线段。
《认识线段》 篇4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初步,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
2、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情绪,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难点:
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教学过程 :
一、
1、 谈话引入:
刚才田老师和大家一起玩了什么游戏,开心吗?你们知道吗,这条好看的毛线不但好玩,还隐藏着数学知识呢!想不想研究它?(引起学生兴趣。)
2、 操作观察,并小结:
a、请小朋友拿出这条毛线,往桌上一放,你看到这条毛线形状是怎样的?(让学生感知放松的线是弯的。
b、大家把这条毛线拉紧。和原来比,它的形状有了什么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拉紧的线形状变直。板书:直的)
c、为什么它会变成直的?(把它拉紧了。)对,我们掐住了线的两端,把它拉紧了。(感知线头的两端。)
d、生演示,师说明:
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是线段。(板书:线段,领读两遍。)
我们手掐住的线的两端就是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齐读端点两遍。)
(3)体验感知,:好,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a、请坐在左边的小朋友拉紧毛线,坐在右边的小朋友用手摸一摸这条线段从哪儿到哪儿?指一指它的两个端点在哪儿?
b、好,交换!请坐在右边的小朋友拉紧毛线,坐在左边的小朋友用手摸一摸这条线段。它的两个端点呢?
c、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线段是什么样儿的吗?
(4)那,表示线段的图形是怎样的呢?请小朋友看老师画一画。(师画线段。)
(5)寻找身边的线段。
①你知道吗?在生活中处处有线段。引导学生观察直尺、黑板、课本的每条边,动手摸一摸每条边和端点,使学生知道这些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②下面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看谁先找到!(可动手摸一摸)
③小结:为什么这些物体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你记住线段的样子了吗?你能告诉大家吗?好,下面老师就考考你。
2、练习:
(1)47页想想做做第一题,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 (理由呢?)与所处的方向位置无关。
(2)看来大家真的记住了线段的特点,那你能数出图形中的线段吗?
47页想想做做第三题,下面的图形各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填在里。看谁填得又对又快!
二、尝试创造,学画线段
1、尝试画:小朋友数线条数得又对又快,说明线段已经成了大家的好朋友。你能把这位好 朋友的样子画下来吗? 自己试一试,画一条线段,千万别画走了样。
2、交流画法。肯定不同画法,喜欢怎样画就怎样画,只要别走了样。(直的线。)
3、创造画:除了用尺可以画线段,请小朋友想一想还能用其他的工具画线段吗?(提示:能利用你手边的一些物体吗?)请你用最喜欢的工具再画出一条线段,看谁画得又好又快!(巡视时要指出有的不行。)
三、由浅入深,巩固新知
1、听说小朋友们会画线段了,豌豆先生急着要考考大家。
(1)47页想想做做第五题,下面有三个点,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画好后看一看,是什么图形?
引导:每两点其实就是线段的两个端点,所以画线段两头不能超过端点。
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三个点,画了三条线段。
(2)47页想想做做第六题。给你四个点,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几条呢?四人一小组,先猜一猜交流一下,再画一画验证一下。
2、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喜欢折纸吗?下面我们要玩的这个折纸游戏可是要动脑筋的,想试试吗?(47页第四题。)
请小朋友拿出长方形纸,照老师的样子折一折,再打开。(摸。)折痕就是一条线段。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的折痕吗?你能折出最长的一条吗?你还能折出比原来这条线段短的折痕吗?(每次折好后摸一摸。)
感知线段有长有短。
四、总结全课。。
好了,有趣的折纸游戏到此结束。
请小朋友想一想,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走进生活,发散练习。
1、还记得田老师刚上课时说的话吗:这条好看的毛线不但好玩,还隐藏着数学知识呢!由它,我们就学到了有关线段的知识。
2、请小朋友看好(师生演示),如果拿这条毛线这样咔嚓咔嚓剪两次,你猜猜会得到几条线段?动手剪一剪,看看你的猜想对不对。得到了几条?为什么?(线段的特点。)那剪三次得到几条?四次呢……
3、看,我们又从这条毛线上学到了有趣的知识。其实,数学知识隐藏在我们身边每一个事物上,如果你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一定会发现它。
《认识线段》 篇5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46~4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毛线、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都比赛过立定跳远吧!几人站在一排,一起跳,谁跳得距离远谁赢,对吧?
2.投影演示:今天啊,森林里举行动物运动会,乌龟、小兔和青蛙比赛立定跳远呢!从起点开始,三个小动物同时跳一下,就出现了三条线,谁第一,谁最后?
3.揭题:这些线可大有学问了,在数学上有个专用的名字叫“线段”,大家愿意去研究它吗?(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二、认识线段::
1.带领学生观察桌面上的一根毛线(弯曲状)问:这根线是什么形状的?
2.猜测:捏住毛线的两头拉紧,线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呢?
观察思考:从哪儿到哪儿是直的。
3.课件演示:一段毛线上一点到另一点从弯曲到直的变化过程。
4.明确两手之间的这部分形状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板书:线段)
5.组织比较:这样拉出来的线与原来的那根线有什么不同?
6.导思:用一手捏住线的一头能得到线段吗?
7.指出:这两手捏住的地方,也就是线的两头就是线段的“两个端点”。
(板书:有两个端点)
8.跟教师一起斜拉、竖拉毛线,发现只要是直直的,都是线段。
9.说一说:通过操作研究你们发现:线段有什么特点?(板书: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10.认识多媒体出示线段示意图,说明线段可以用示意图“ ”表示。
11.指名说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线段?
12.明确:如直尺、黑板、课本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13.两人小组交流: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作线段?
14.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想想做做”第1题)
三、画线段:
1.启发:我们以前研究过桌面的形状,知道是用长方形表示的,那么我们手中的线段在纸上怎么表示呢?
追问:为什么要用尺?除了尺,还能借助什么?
3.要求学生尝试表示。
4.师生一起探索出三种顺序不同的画法:点线点法、线点点法、点点线法。
四、巩固练习: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线段,线段的用途可大啦!不信,让我们一起去“智慧宫”里去闯三关吧!每闯过一关就可以给自己加一颗“智慧星”
1.第一关──数线段。(“想想做做”第2题)
2.第二关──折线段。
3.第三关──连线段。(“想想做做”第3.4.5题)
4、小结认识:从“智慧宫”里走出来,你对线段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5、激励探索:生活中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只要大家勤动脑,勤动手,一定会有更新的发现。
6.这里有五个点,每两点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什么图形?
《认识线段》 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再创造的能力;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曲直对比,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为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条毛线,你看看它是什么样的?(它是弯弯曲曲的、它象毛毛虫。)
师:请你猜一猜,你和你同桌的那两条毛线哪条长?哪条段?生答(略)
师:你能想办法比较一下吗?(把毛线拉直,用尺子量、把毛线的一端对齐,然后把毛线拉直)
师总结:我们要想比较两条线的长短,必须把毛线怎么样?(拉直)
二、动手操作,认识线段
1、变曲为“直”,初步认识线段
师:你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把毛线拉直吗?(板书:直)试一试。
师:你是怎么做的?(用手捏住绳子的两端,拉紧绳子。)
师: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可以看成一条线段。(板书:线段)
师:请观察你同桌手中的毛线,哪一段可以看成一条线段?互相指一指。
师演示:同学们捏住的毛线的两端,在数学上叫线段的端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
2、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特征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一些物体的边也象这条毛线一样是直直的,而且也有两个端点。你能和你的同桌一起找一条,摸一摸,说一说吗?
汇报交流:1、课本的边是一条线段。2、尺子的边也是一条线段。3、课桌的边也是一条线段。4、电脑屏幕的边也是一条线段……
3、自建线段模型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在周围的物体上找到了这么多的线段。你能把刚才找到的线段挪下来,使它单独留在纸上吗?
展示、交流: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把铅笔盒放在纸上,沿着它的边画下来就是一条线段、沿着铅笔的边画的、把纸放在课本的边上,使劲折一折,折痕就是一条线段。)
……学生在画线段时出现了三种情况:
师:刚才在画线段时,有的同学在线段的两端点了两个重重的小圆点,这是为什么呀?(一个点表示线段的头,另一个点表示线段的尾,这样别人会看得更清楚。)
师:你们认为这位同学的想法怎么样?
师:这位同学真了不起,和咱们的数学家想到一块儿去了,我们以后画线段时,也要像这几位同学一样,在线段的两端点上两个小圆点或画两条短竖线。
总结线段的特征(直、有两个端点)
4、用工具画线段
师:科学家们为了方便小朋友们画线段,还发明了几种画线段的工具呢!你知道吗?(直尺、三角板、用量角器的直边也可以画线段。)
师:请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工具画一条线段。同桌之间互相欣赏、评价。
三、联系应用,拓展认识
1、争当小小设计师
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圆形的小镜子(每个组都有一面)现在要为镜子镶一个边儿,请同学们帮厂长想一想怎样量出镜边的长度?(把毛线拉直沿镜子围一圈,然后再量一量毛线的长。用纸条沿镜子围一圈,再量一量纸条的长。在小镜子的边上作个记号,在纸上滚一圈,滚了多长,边就是多长。……)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希望同学们回家以后,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并且在家中的物体上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认识线段》 篇7
教学内容
教科书二年级(上册)44页例题和45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2.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具准备
学具:每人一根毛线、一张彩纸。
教具:吸管两根(一曲一直)、课件。
教学过程
一、曲直对比,引入新课
1.师:出示两根吸管(一直、一弯)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2.师:图上的两组小朋友在玩什么?(一组跳绳、一组拔河)
两组同学手中的绳子有什么不同?
3.师:观察你桌上的毛线,你发现什么?(弯的)
二、动手操作,认识线段
1.变曲为“直”,初步认识线段
(1) 师:你能想办法把这根弯的毛线变直吗?(板书:直)试一试。
(2) 请生汇报演示:你是怎样做的?
若出现:a 用手捏住绳子的两头,拉紧绳子。
b只捏住毛线的一端,另一端让毛线自然下垂。
讨论:哪一种作法使毛线更直?
(3) 师: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板书:线段)
观察同桌手中的毛线,哪一段是线段?互相指一指。
(4) 师演示:同学们捏住的毛线的两头,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端点,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5) 师:你认为线段有哪些特点?(直,两个端点)
2.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特征
过渡:生活中有没有一些物体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的情况存在呢?
(1) 师示范:拿起一把直尺,摸一摸直尺的边,你有什么感觉?
再用两手去捏住边的两边,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直尺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我们就可以把这条边看作是一条线段。
(2) 师:你还能在课本上、黑板上找到直的,有两个端点的边吗?
总结:直尺、课本、黑板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3) 师:线段具有哪些特点?(直、有两个端点)
3.根据特征,自建线段模型
(1) 师:你能根据感受到的线段的特点,把它画在纸上吗?试一试。
(2)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画线段的?为什么这样画?
部分作品实物展台下展示对比,让学生根据线段特点进行判断。
(4) 师适时示范线段画法。师:线段就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请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线段。
(5) 依据线段模型练习。
p45第1题 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
师:为什么是线段(不是线段)?
三、联系应用,拓展认识
1.p45第2 题 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出示校园环境图片,请学生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作线段吗?根据学生汇报,软件同时在该物体某边上呈现出线段。
2. p45第3题 下面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1) 请学生指出某图形横向、纵向各一条线段的顶点,让学生感受公共点。
(2) 师: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五边形是由五条线段围成的,你发现了什么?
3. p45第4题
(1) 用长方形纸任意折一下,观察折痕,你发现什么?(cai演示,折痕就是一条线段)
(2) 请学生折一条比垂直折痕长的线段,短的线段。(对不能直观看出长或短的线段,引导学生比较)
4.p45第5题
(1) cai出现两个点,师:你能以这两点为端点画出线段吗?你能画几条线段?
(2) cai出现三个点,并同时出现题目。
师:“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是什么意思?猜一猜画出来是什么图形?
(3) 学生独立练习,实物展台展出,集体讲评。
5.p45第6题
(1) 猜一猜你能画出几条线段?画一画。
(2) 实物展台展出学生不同的作品,进行评价。
6.全课总结:
和大家交流,你今天有什么收获?你最满意自己的哪一方面?
7.课外作业:请你向爸爸、妈妈说一说哪些物体的边是线段?
《认识线段》 篇8
线段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学生早已在生活中不自觉地认识了它。陌生是因为线段作为几何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低,学生的感性认识远远超过了理性认识,要以纯数学的角度去理解有些难度,要有一定的空间观念才行。
因此在备课前我先研读教材,发现教材首先通过学生对自然放置的线和拉直后的线进行比较、观察来初步认识线段,感受“线段是直的”,并用图表示线段,使学生初步建立线段的表象特征。再通过观察直尺、黑板、课本的边线以及用纸折出的折痕都可以看成是线段,而且要求学生折出不同长短的折痕,引导学生体会“线段有长有短”。让学生用直尺画线段,既丰富了学生对线段的感知,又加深了对线段的认识。想想做做主要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形式,帮助学生巩固线段的特征。第1题让学生根据线段的特征判断是否是线段,突出作为图形,线段是直的,而且有两个端点。第2题让学生数出常见图形中线段的条数,渗透“多边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第3题让学生用直尺把两点连成一条线段,使学生初步体会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第4、5题让学生利用三个点或四个点,连接其中的每两点分别画一条线段,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画线段的方法,体会线段与有关多边形的内在联系。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很明确,就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概括总结来认识线段。我在设计时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和教学目标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首先让学生观察放在桌上的毛线,然后让学生把手中的毛线拉直,用拉直的毛线和没拉的毛线作比较,让学生理解线段是直的。通过让学生摸摸拉直的毛线的两头,让学生知道线段有两个端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锻炼了比较概括的能力。
这一环节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初步感受线段的特征,但我觉得不是所有的知识点必须让学生去自主探究,有些知识点还是要直接与学生说明的,比如说线段的两端叫端点,端点这一概念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必须通过“灌输”让学生知道什么叫端点,并在下面的教学中要不断地渗入,使学生很好掌握。
通过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形式,具有开放性,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识,通过让学生数线段、折线段、画线段、连线段等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加强对线段特征的认识。
这节课,我觉得自己在以下方面做得比较好的:
(1)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背景;
(2)体现学生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
当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如我让学生找生活中的线段的时候,学生局限于找教室中的线段,这时候如果能用多媒体辅助一下,学生的视野会更开阔;让学生画线段时没有规范化,导致在作业中出现画得线段不是很“美观”。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真切的体会到教态不够规范、自身教学语言不凝练,教育机智不成熟。
第一:教态不够规范。在课堂中教师的肢体语言很重要,我记得听老教师说过教师在课堂上实际上就是在表演,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该有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这样就能让他们在轻松自然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而不是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机器。
第二:教学语言不凝练。主要体现在不会引导学生,不会顺着学生的发言就势引导。还有就是环节和环节之间的衔接不是很巧妙,我觉得有点“唐突”,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的过渡比较生硬。我们知道,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的回答不可能都是自己预设的答案,面对出乎意料的答案如何巧妙地引导,在有些地方我发现是很牵强地拉回主题。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充分发表观点和意见的机会,引导学生参与交流活动,但也不宜过频繁地换学生。另外要让学生相互评价,让学生做做小老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教育机智不成熟。我想对于教师来说,教育机智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也并非天生的,而是教师在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努力参加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教育能力达到了成熟地步的表现,是教师掌握了高超的教育艺术的表现,这点感触非常深。
总的来说,这节课有成功也有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认真备课,努力钻研教材,在一点一滴中积累经验,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应该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多下功夫,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相信自己会有更大的进步。
《认识线段》 篇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49页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
教学重点:
理解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寻找生活中的线段,数线段。
教学准备:
一段线、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线段
1、感受线段的直
请同学拿出一根线,把它随意摆在桌上,看它是什么样子?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端,向两边一拉,这条线会变得怎样?(教师演示后学生猜)
学生自己动手拉直曲线。
提问:这样拉出来的和原来的那根有什么不同?(板书:直的)
谈话: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线段)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线段(板书课题)
请小朋友再捏住线的两端拉紧现在我们手上拿的 是一条。。。(线段)
手捏住的两端就叫线段的两个端点(板书)
两端之间的这段线是。。。(直的)
小结:所以线段必须要有两个端点,并且两端之间的线是直的。
3、线段可以这样 表示(老师板书 : )
提问:谁来指一指这条线段的端点?有几个端点。
4、小结线段的特点
二、实际应用
1、其实平常学习、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线段:?
你能说出生活中其他地方有线段?同桌说一说然后交流。
完成 想想做做(1)
2、完成 想想做做(2)
(1)黑板有4条边,它们都是什么?黑板是什么图形?
(2)拿出长方形纸,摸一摸互相说一说有几条线段围城?然后交流。
(3)数一数下面每个图形是有几条线段围成?(略)
学生相互数一数,指出端点在哪?
三、画线段(想想做做 3、4、5)
1、刚才认识了线段,你能画出一条线段吗?学生自由画。然后交流,
2、归纳几种画法。
3、给你两点能画出一条什么?(两个点能连成一条线段)
4、三个点连成几条线段,画出什么图形?
5、4个点呢?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他有什么特点?
还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线段 : 直的
2个端点
《认识线段》 篇10
认识线段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拉、折、画等活动,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体会线段的特征,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认识线段教案。
2.会利用工具画线段。
3.培养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象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
1.认识线段的特征。
2.画线段。
教学准备
课件、电脑、红线、直尺、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就叫"线段"。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二、新授
(一)初步感知
1.你觉得线段是怎样的?(生:直直的;一段一段的;弯曲的…)
2.能不能想办法变出一条线段?
生尝试。
师(出示准备好的毛线):把毛线拉得直就出现一条线段。
请一生上来摸一摸。演示:这直的一段就叫线段。
3.同桌合作:一个拉,另一个指出这条线段在哪里。
请两生演示。
一生想办法拉出线段,另一生指出:两手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
演示,问:垂下来的这一段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4.小结:线段是直直的,教案《认识线段教案》。(板书:直直的)
(二)认识端点
1.两头粘上去的叫做线段的什么?(端点)(师把毛线拉直粘在黑板上)
2.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两个)(板书:有两个端点)
(三)总结概念
现在,小朋友认识线段了吗?线段是怎样的?
让生记线段: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把线段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四)找一找,下面那些是线段?(课件出示第1题)
(五)找线段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的边都是线段。小朋友找找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生:课桌边、黑板边…(让生用手感知)
(六)折线段(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
1.指出白纸中哪些边是线段?有几条?
2.在白纸中折出一条线段。(折痕)
3.再折比刚才短一点的线段。
4.在这张纸中折出最长的线段。(摆擂台,让擂主说出理由和折的方法)
5.在这张纸上能这出多少条线段?(无数条)
(七)小结
通过刚才的拉、折、指,你认识线段了吗?
(八)画线段
1.明确画线段的工具,生自由画在白纸上,然后反馈评价。
2.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3.画一条比它短的线段。如何看出的?
4、小结:线段有长有短。(板书)
三、巩固练习
1.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是有几条线段组成的。
独立完成后汇报。说说有什么发现?
2.过任意两点,能连起几条线段?3点呢?4点呢?
省独立画一画,再比较交流。
3.欣赏生活中线段应用的图片,说一说、找一找。
四、总结
谁能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有哪些收获?最好能有顺序、有条理的说一说,不如用1、2、3等表示。
五、拓展
出示线段图,画一画,说一说有几条线段?数这样的线段有什么规律?
《认识线段》 篇11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初步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
2、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情绪,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难点:
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教学过程 :
一、 认识线段
1、 谈话引入:
刚才田老师和大家一起玩了什么游戏,开心吗?你们知道吗,这条好看的毛线不但好玩,还隐藏着数学知识呢!想不想研究它?(引起学生兴趣。)
2、 操作观察,并小结:
a、请小朋友拿出这条毛线,往桌上一放,你看到这条毛线形状是怎样的?(让学生感知放松的线是弯的。
b、大家把这条毛线拉紧。和原来比,它的形状有了什么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拉紧的线形状变直。板书:直的)
c、为什么它会变成直的?(把它拉紧了。)对,我们掐住了线的两端,把它拉紧了。(感知线头的两端。)
d、生演示,师说明:
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是线段。(板书:线段,领读两遍。)
我们手掐住的线的两端就是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齐读端点两遍。)
(3)体验感知,认识线段:好,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a、请坐在左边的小朋友拉紧毛线,坐在右边的小朋友用手摸一摸这条线段从哪儿到哪儿?指一指它的两个端点在哪儿?
b、好,交换!请坐在右边的小朋友拉紧毛线,坐在左边的小朋友用手摸一摸这条线段。它的两个端点呢?
c、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线段是什么样儿的吗?
(4)那,表示线段的图形是怎样的呢?请小朋友看老师画一画。(师画线段。)
(5)寻找身边的线段。
①你知道吗?在生活中处处有线段。引导学生观察直尺、黑板、课本的每条边,动手摸一摸每条边和端点,使学生知道这些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②下面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看谁先找到!(可动手摸一摸)
③小结:为什么这些物体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你记住线段的样子了吗?你能告诉大家吗?好,下面老师就考考你。
2、练习:
(1)47页想想做做第一题,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 (理由呢?)与所处的方向位置无关。
(2)看来大家真的记住了线段的特点,那你能数出图形中的线段吗?
47页想想做做第三题,下面的图形各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填在里。看谁填得又对又快!
二、尝试创造,学画线段
1、尝试画:小朋友数线条数得又对又快,说明线段已经成了大家的好朋友。你能把这位好 朋友的样子画下来吗? 自己试一试,画一条线段,千万别画走了样。
2、交流画法。肯定不同画法,喜欢怎样画就怎样画,只要别走了样。(直的线。)
3、创造画:除了用尺可以画线段,请小朋友想一想还能用其他的工具画线段吗?(提示:能利用你手边的一些物体吗?)请你用最喜欢的工具再画出一条线段,看谁画得又好又快!(巡视时要指出有的不行。)
三、由浅入深,巩固新知
1、听说小朋友们会画线段了,豌豆先生急着要考考大家。
(1)47页想想做做第五题,下面有三个点,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画好后看一看,是什么图形?
引导:每两点其实就是线段的两个端点,所以画线段两头不能超过端点。
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三个点,画了三条线段。
(2)47页想想做做第六题。给你四个点,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几条呢?四人一小组,先猜一猜交流一下,再画一画验证一下。
2、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喜欢折纸吗?下面我们要玩的这个折纸游戏可是要动脑筋的,想试试吗?(47页第四题。)
请小朋友拿出长方形纸,照老师的样子折一折,再打开。(摸。)折痕就是一条线段。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的折痕吗?你能折出最长的一条吗?你还能折出比原来这条线段短的折痕吗?(每次折好后摸一摸。)
感知线段有长有短。
四、总结全课。。
好了,有趣的折纸游戏到此结束。
请小朋友想一想,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走进生活,发散练习。
1、还记得田老师刚上课时说的话吗:这条好看的毛线不但好玩,还隐藏着数学知识呢!由它,我们就学到了有关线段的知识。
2、请小朋友看好(师生演示),如果拿这条毛线这样咔嚓咔嚓剪两次,你猜猜会得到几条线段?动手剪一剪,看看你的猜想对不对。得到了几条?为什么?(线段的特点。)那剪三次得到几条?四次呢……
3、看,我们又从这条毛线上学到了有趣的知识。其实,数学知识隐藏在我们身边每一个事物上,如果你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一定会发现它。
《认识线段》 篇12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8~49页内容。
教材分析:
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比较低,所以教材在编排上十分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要求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逐步形成认识,建立相关的概念,形成必要的技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
2、使学生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线段,会数图形里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像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通过操作能折、画出线段。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以及通过线段的特征来判断个图形的线段和线段数量。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师:老师让你们猜一个(课件出示谜面):“一条条,一根根,编制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着。”
学生指名回答:毛线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从毛线中去学习一些数学的知识和本领。
二、动手操作,初步认识线段
1、变曲为直
教师出示毛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毛线的形状是怎么样的?(学生观察,得出毛线的形状是弯弯的、弯曲的。)
提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能使弯曲的毛线变直吗?让学生动手操作把毛线拉直并上台演示。
(操作:A 用手捏住绳子的两头,拉紧绳子。 B只捏住毛线的一端,另一端让毛线自然下垂。 讨论:哪一种作法使毛线更直?)
师:你们知道吗?你们的一个小动作揭示了一个奇妙的数学知识: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课件出示文字)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认识线段)。
2、初步感知线段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现在谁愿意上台来指一指哪儿可以看成线段。提问:线段是怎么样的? 小结并板书:线段是直直的。
竖着拉,斜着拉,这样能把两手之间的一段看成线段吗?
小结:不管怎么拉它们都是直的,可以看成线段。
3、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课件出示图片:两手捏住毛线的两端,叫做线段的“端点”。
提问:线段有几个端点?
小结并板书:有2个端点。
请学生上台指一指毛线的两个端点在什么地方?
4、认识线段的示意图(课件出示),建构线段模型。(介绍线段的两个端点可以用两条小竖线表示)
5、小结特征: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线段的样子,你认为线段有哪些特点?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6、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认线段)。
师: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线段,现在请大家来当小判官:你能判断下面的哪些图形是线段吗?
交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是线段或者不是线段?引导学生从线段的两个基本特征来说明。
二、进一步感知线段的特征
1、到生活中找线段。
师:我们身边的物体也有很多线段,比如数学书的这一条边可以看成一条线段(演示)你知道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吗?请小朋友们也拿起自己的数学书,找一找它的哪条边可以也看成线段? 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
提出要求: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
师:孩子们真了不起,拥有一双会观察的小眼睛。
2、到图形中找线段
师:其实很多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也都是有线段围成的。下面我们进行一个眼力大比拼。(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交流:指一指你最喜欢的图形的线段分别是哪几条
小结:我们发现每个图形的一条边就是一条线段,并且它是几边形就有几条线段,虽然这些图形中线段的两个端点没标出来,但我们要知道它们是存在的。
3、折线段
谈话:小朋友喜欢玩折纸游戏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吧!(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对折,打开)
启发:现在同学们的纸上都有了一条折痕。想一想。这条折痕也能看成一条线段吗?为什么?
提问:下面请大家拿出第二张长方形纸片,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一些的折痕吗? 提问:拿出第三张长方形纸,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短一些的折痕吗?
师提问:从这三次折线段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线段是有长有短的(板书)。
三、学习画线段
谈话:小朋友们认识了线段,还找到了线段,折出了线段,还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条线段?那我们画线段用什么工具?
指出:通常,我们可以沿着直尺的边来画线段。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画:画线段时,左手按住直尺,使它不能移动,再用笔贴紧直尺的一边画,画出的线段一定要直的,不能弯曲,再在线段的两端画上端点(即两条小竖线)
展示几个学生的作品,进行评讲
提问:你还能用其他工具来画线段吗?
四、联系实际,拓展认识
谈话: 下面我们来玩个连一连的闯关游戏。准备好了吗
1、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按要求画一画
学生画好后,提问:连接这两点还能不能画出不同的线段吗?
指出: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齐读)
2、想想做做第4题
师:好,第1关小朋友们知道了连接两点可以画1条线段第二关开始啦,这儿有3个点,猜一猜,连接每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
小结:有3个点,连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一共可以画3条线段,画成的是(三角)形。
3、想想做做5题
师:真不错,第2关闯关成功,如果有4个点呢?第三关来了
连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你又能画几条线段呢?
小结:按题目的要求一共可以画6条线段
4、最后一关来了,有5个点,
连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你又能画几条线段呢?画出的是什么图形?
小结:按题目的要求一共可以画10条线段,并连成一个五角星。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线段,你能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