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学教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案例(通用2篇)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案例(通用2篇)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案例(通用2篇)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案例 篇1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确定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中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3.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点子图最后到方格图的数学化抽象过程,渗透坐标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体验确定物体位置与生活的联系。

  (二)学生和内容分析:

  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前后、 上下、 左右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 也学习了简单的方向等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基础。 这节 “确定位置” 不仅是第一学段学习内容的发展和第三学段内容的铺垫,对提高学生的空间概念,认识周围环境有很大的作用。教材中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情景,通过让学生找出哪个是张亮,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接着给出用数对表示张亮同学位置的方法后,要让学生讨论用了几个数据,每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含义,体会可以用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数对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并明确书写的格式。通过表示王艳(3,4)、赵强(4,3)的位置,比较有什么不同,强调有序数对中两个数顺序的重要性。后面的例2是把具体环境中的物体的位置关系,在方格纸上表示出来,也就是在方格纸上画出物体的平面示意图,这时物体用一个点代替。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谈话、讨论。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重点难点:能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确定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中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九、教学过程:

  (一)、课件出示座位图,用自己的话描述“小军”的位置。

  1、学生回答。

  2、质疑:我们描述的同一个人的位置,但为什么说法都不一样呢?

  (二)、利用班级座位图认识列和行。

  1、为方便大家的交流,在数学上我们通常会用列和行来描述某人的具体位置(板书:列 行),那么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呢? 请你上来指一指。

  2、第一列和第一行又在什么地方呢?(在一般情况下,第一列是在观察者的最左边,第一行是从观察者的最前面开始数起)

  3、学生跟着课件一边用手指一边数列和行。

  4、现在你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来描述小军的位置吗?(板书小军的位置:第4列 第3行)

  5、小兰和小红的位置你也能来描述吗?

  (三)、班级座位图转化为点子图。

  1、请大家看大屏幕,这张图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觉得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呢?

  2、在这个图上你还能找到刚才小军的位置吗?(请一学生上来鼠标点击)

  4、补充其他几个学生的位置也让学生来描述。(课件出示)

  (四)、激活思维,探究新知。

  1、在这里我们用第4列第3行来表示小军的位置,想想,还有没有更简练的表示方法呢?请大家在本子上先试试,看谁表示的方法更简洁更有创意。

  2、教师巡视,学生尝试着写,并请几个有代表性的上黑板板书。

  3、仔细观察黑板上的同学创意,这些写法有哪些共同点呢?

  4、介绍用数对表示的方法,并揭示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板书课题)

  5、把刚才补充的几个学生位置转化为用数对来表示。(课件演示)

  6、你觉得用数对来表示位置跟刚才用列和行表示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五)、应用新知,加深对数对的体验和理解。

  1、现在你能不能也用数对来表示你在班级中的位置呢?要准确地表示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必须先要找准第一列和第一行,以老师为观察者,你们的第一列在哪儿呢?第一行呢?(分别请第一列和第一行的同学起立)

  2、请把你在班级中的位置用数对的形式写在本子上。

  3、全班汇报,反馈。

  ①学生用数对说出自己的位置。

  ②根据教师提供的数对,学生发现数对与位置之间的规律。

  我们换个方式,老师在屏幕上出现数对,请相应的这个位置上的同学起立,看谁的反应快。课件依次出现:(2,4),(5,3),(6,2),(1,6)

  a:(5 ,2)和(2 , 5),我数字没变,人的位置怎么变了啊?

  b:(7,?)可能是哪些人?(第七列的同学都有可能)你觉得一定是你吗?(不一定)要想明确究竟是哪个人,必须要知道哪些数据?(列和行缺一不可)当这里的”?”等于几的时候表示的是你?(提问站着的某一个同学)

  c:(1,4)(2,4)……(8,4)你发现了什么?(行数相同,站着的人必定在同一行,反过来如果是同一行的两个人他们的第二个数字必定一样)

  (六)、由点子图转化成方格图,初识直角平面坐标系。

  a:如果老师把这些点都用竖线和横线连起来,请看:(课件演示)……你还能找到原来的点吗?(它们变成了这些横线和竖线的交叉点了)

  b:如果我们把每一列和每一行的起点规定为“0”,现在就形成了一张方格图。(课件演示)

  c:总结提炼,形成方法。

  1、根据数对找地点:在这副图上你还能找到小军的位置吗?(学生上台指)说说你是怎么找的? 小光(5,1)的位置又在什么地方呢、我也请一个同学上来点一点。

  2、根据地点写数对:现在咱们倒过来,给你一个指定位置请你写出它的数对表示方法,行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七)、生活中的数对确定位置。

  用数对来确定我们的座位,既简练又准确。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数对的方法:你能举些例子吗?

  1、学生举例

  2、课件出示:国际象棋中的“白马”的位置你会用数对来表示吗?(f,3)

  3、对比原来的方格图有什么不同?

  (八)、老师送话—新知应用与拓展。

  最后在课的结尾,老师有一句很简短的话要送给大家。请看,这句话就藏在这张表中,你们想知道是什么话吗?

  1、 请你猜猜老师会送你一句怎么样的话呢?

  2、 你认为老师会以怎样的方式告诉你们呢?

  3、 出示数对,学生由此写话。

  (九)、课堂总结—数学是最简洁的语言!

  (十)、看书质疑,并完成书上例题。

  (十一)、课堂作业:《作业本》第一页,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用数对表示位置

  第4列 第3行

  ( 4 , 3 )

  十、课后反思:

  1.有效设计教学进程, 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第一, 认识数对。用自己的话语来描述班级中小军的位置引出不同的说法,由此质疑:如何方便交流和沟通?在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冲突, 进而学习数对知识。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经历了两个数学化的过程: 一是表现形式从人物图----点子图----方格图;二是描述方式从随意----列行(有序)----数对。

  第二, 用数对确定位置。当学生初步认识数对后, 又引导他们用数对来描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借助班级的行与列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可以直接应用已形成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体会数对和人的对应,经历数形结合。这样的设计, 体现了数学既来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体现了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2.数学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现成的知识,还应包括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中,注重了向学生充分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无论是通过将“小军坐在从左数第4列从前数第3行” 简化成用数对来表示,还是把人物图简化成点子图再到方格图,都力图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案例 篇2

  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质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⑵使学生经历由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用列、行表示感谢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⑶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难点:体会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不用手指,来告诉老师班长所在的位置吗?

  生:班长在第4组第6个。

  师:哦,明白了,从老师这里看,他是先从右往左数出第4组,再从前往后数出第6个。还可以怎么说?

  生:中队长在第5组第6个。

  师:他是先从左往右数出第5组,再从前往后数出第6个。

  生:中队长在第6排第4个。

  生:中队长在第6排第5个。

  师:一个位置,因为我们观察的方向不同,用言语描述的结果就不一样。

  3、出示主题图,找小军的位置

  师:这是一个班同学的座位图。其中有个同学叫小军,我们来看看他坐在哪里?出示:

  师:你认为谁是小军呢?上来指给大家看。有不同的意见吗?

  学生意见不一致,指出两个。

  师:因为观察的方向不一致,确定的位置就不一样。我们来看看小军坐在哪里?(点出小军)这里的第2组是从哪边数起的?这里的第3个是从哪里数起的?这句话怎么改,就能很快确定他就是小军了?

  生:小军坐在从左往右数的第2组,从前往后数的第3个。

  师:这样叙说小军的位置,你感觉语言怎么样?

  生:很罗嗦。

  师:的确罗嗦,数学追求的是简洁。这节课就我们来学习一种既准确又简洁的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认识数对

  师: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我们把每个人的位置用圆圈来表示。

  师:习惯上,我们一般将竖排叫做列。数数看,有几列?

  生:有6列。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6列,你是从左往右数的,还是从右往左数的?

  生:从右往左。

  生:从右往左。

  生:从右往左。

  生:从左往右。

  师:习惯从左往右数的同学举手——,习惯从右往左数的同学举手——。

  (大部分同学是从左往右数)

  师:这是人的习惯问题。正因为大多数人的习惯是从左往右数,所以数学家规定,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往右数起。

  师:最左边这第一竖排就是第1列,后面依次是——

  生:第2列、第3列……

  师:小军坐在第几列?

  生:小军坐在第4列。

  师:数学家把竖排叫“列”,横排叫做“行”。数数看,这里一共有几行?

  生:5行。

  师:数出这5行,你是从前往后数的,还是从后往前数的?

  生:从前往后。

  师:习惯从前往后数的同学举手。想一想,要确定第几行,应该怎么规定?

  生:从前往后数。

  师:对,很多规定都有它的合理性,它要符合了大多数人的习惯。

  师:最前面这一行就是第1行,后面依次是——

  生:第2行、第3行……

  师:小军坐在第几行?

  生:小军坐在第3行。

  师:连起来说,小军坐在第几列,第几行?

  生:小军坐在第2列,第3行。

  师:这是用语言文字来述说的。如果用简洁的数学符号来表示,你们认为,这些字与标点符号,什么必须保留,什么可以省略不要?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生:4、3必须保留。

  师:就保留4、3,这样可以吗?会不会给人产生错觉?

  生:会以为是43。

  师:还需要保留谁?

  生:逗号。

  师:好的,添上逗号,这样可以吗?

  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