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学教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苏教国标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通用13篇)

苏教国标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通用13篇)


苏教国标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通用13篇)

苏教国标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苏教国标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9~60页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

  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

  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探索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找规律),并能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这类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会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如何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作业纸附件。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别看我只是一只羊》。会的学生跟着哼唱。轻松课前的气氛。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刚刚的歌曲熟悉吗?谁来说说看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一个卡通形象?(让学生说)老师最喜欢喜羊羊,因为它聪明又乖巧(课件出示喜羊羊图片)那请你猜一猜,下一个会出现谁?第三个呢?接着猜。第四呢?第五个呢?第六个呢?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你真聪明,其实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现象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找规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本节课从一开始就创设了一个轻松的氛围,从最近受学生欢迎的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入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一个愉悦的氛围中进入了课堂,并且开始初步探索他们感兴趣的卡通形象的排列规律,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探究简单的周期规律

  师:请你先闭上眼睛,老师带你去一个非常漂亮的地方(课件出示图片),看,这地方你们认识吗?对了,我们来到了喜羊羊他们生活的地方——青青草原。来到了这个地方,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青青草原被装扮的好漂亮啊!

  师:恩,的确,草原上盆花似锦,彩灯高挂,彩旗招展,好美呀。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些美丽的图片上其实也蕴含着数学的许多奥妙。老师截取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放大,请大家仔细观察。

  1.(出示教材例1主题图)师:我们一起看这一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了哪些物体?

  生:盆花、彩灯、彩旗;

  师:恩,你观察的真仔细。

  师:那这些物体的摆放有规律吗?谁来说一下盆花的摆放有什么规律?

  生:一盆蓝花,一盆红花。师:恩,你真聪明。也就是说几盆为一组呢?

  生:两盆花为一组。

  师:恩,你讲的真棒!那我们可以在图中这样表示出来。(教师电脑演示)

  师:那彩灯、彩旗的摆放又有什么规律呢?你能照着样子在练习纸上圈一圈吗?(学生自己圈一下,体会每组有几盏彩灯?每组有几面彩旗?)

  3、汇报结果。

  师:那谁来说说看彩灯的摆放有什么规律?应该是几盏为一组?每组的几盏灯分别按怎么样的顺序排列的呢?

  生:3盏灯为一组,每组的三盏灯分别是按红、紫、绿的顺序排列的。

  师:那彩旗呢?谁来说?

  生:每四面为一组,分别是红色、红色、黄色、黄色。

  师;恩。说的非常棒。

  师:其实啊,像这里的盆花、彩灯、彩旗它们都是每几个为一组,一组一组依次重复排列的。(板书:依次重复排列)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选择了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简单周期现象作为学生探索规律的素材,把生活中按规律摆放的盆花、彩灯、彩旗等场景与喜羊羊与灰太狼生活的草原结合起来,把学生能够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些不同物体排列规律的观察上来。其实要让学生说出各类物体的摆放顺序并不难,但关键是怎么样让学生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表达清楚。在设计此环节时,我注意了这么一点:特别是在交流时,应该在学生自由汇报的基础上,老师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规律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清楚的表达出来。为下面的计算法解题策略作一个铺垫。

  三、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刚才同学们都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非常好,找到了他们排列的规律,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那首先我们来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初步提问:在图中,我们能

  看到几盆花?

  提问: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谁来猜一猜。(请几个

  学生猜一猜)那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先把你的解决过程在练习纸上表示出来,然后同桌之间交流一下,比一比,你们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开始。

  3.全班交流。

  引导:谁愿意把你方法介绍给全班同学?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适时板书:画图、推想、计算)

  生1:画图的策略:o ● o ● o ● o ● o ● o ● o ● o(o表示蓝花,

  ●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15个,正好是蓝花。)

  生2:推想的策略:左起,第l、3、5……盆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其他同学明白这种想法的意思吗?(引导学生说出位置是单数的都是蓝花,双数的都是红花),像这种方法我们数学上把它叫做推想的方法。

  生3:计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15÷2=7(组)……1(盆),第15盆是蓝花。

  学生说,师板书:15÷2=7(组)……1(盆)答:第15盆是蓝花。针对算式,教师提问:能说说2是从哪里来的? (每2盆花为一组)。7表示什么意思呢?(一共有这样的7组)。注意7的单位是“组”,而不是“盆”,余下的1盆指得是哪一盆?(是指接下来一组的第一盆,与每组的第一盆颜色相同)。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研究观察物体排列规律以及自主的探索解决此类实际问题的策略。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个体,他们有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对每一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处理方式。我在设计时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种方法,并没有急于的进行优化策略。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解决问题中发现问题,自己优化、选择合适的策略。

  四、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方法。

  1.出示“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

  (1)师:我们再来看看彩灯,用你喜欢的方法思考:“从左边起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2)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质疑思考:为什么除以3?(每3个彩灯可以看作一组)余数2呢?表示什么意思呢?(接下来一组的第二盏是紫色的灯。)

  师:那根据第17盏灯是什么颜色很快的说出18盏灯是什么颜色?

  生:绿色。

  师:恩!真棒!你是怎么想的呢?那你们会用计算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吗?试试看。

  学生汇报计算过程。表扬学生。

  除数为什么是3?(每三盏灯为一组)那这里没有余数怎么办呢?也就是说这个物体和每组中的第几个相同呢?

  如果没有余数呢?(强调:有余数,余数是几,这个物体就和每组中的第几个物体相同;如果没有余数,这个物体就和每组中的最后一个物体相同)

  (3)重点比较:通过两题的解答,你认为用哪种方法解决找规律的问题更简便?(计算的方法最简便。)

  师:是的,用计算的方法解决找规律的问题既快又准确。

  2.出示“试一试”第2题,让学生用计算的方法解答。

  (1)师:这里还有彩旗,请大家用计算的方法,求求看。

  (2)总结提炼:这些题为什么都要除以4?余数是几时是红旗?黄旗呢?

  设计意图:在提倡运用多种策略解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并逐步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自觉实现策略优化,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多样练习,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1.看活动图片:练一练第1题。

  (1)引语:跨过草原,让我们一起进入羊村,来到羊羊学校,看看小羊们都在干些什么吧!

  (2)出示喜羊羊,瞧,喜羊羊正在勤奋刻苦,研究黑白棋子呢!看,他摆的棋子有规律吗?请你在练习纸上圈一圈发现的规律。指名说说规律。(每三颗为一组,两颗白子,一颗黑子)

  提出问题:如果继续摆下去,猜一猜,第21枚摆的是白子还是黑子?(口头汇报,并说说怎样想的)

  (3)第100枚呢?(学生动手做一做,指名交流)

  2.练一练第2题。

  (1)引语:美羊羊的手工制作多棒呀,她正在按绿、黄、蓝、红的顺序穿一条彩色手链呢,瞧,多漂亮呀!如果按照这个顺序串下去,第18颗珠子是什么颜色?第24颗呢?

  (2)学生口答。

  3.画图形:

  练一练第3题。

  师:出示戴着眼镜的慢羊羊结合想想做做3,同学们,聪明的你能出色的完成慢羊羊村长交给你的这个任务吗?

  (1)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看来啊同学们还学得真棒,慢羊羊难不倒我们。准备奖励我们一下。可是懒羊羊不服气了,这有什么难的,我还会自己设计按规律摆放的图形了!出示思考题,学生思考。你觉得懒羊羊摆放的图形有规律吗?如果按照这样摆下去,第17个图形是什么图形?

  ……

  (2)学生讨论,反馈自己的想法。教师适当指导。小结:所以我们在找规律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看清是从哪一个图形开始找起的。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主要是基础性练习,同时也有开放性、拓展性练习,关注课堂中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最后一题拓展,更加强调了有时物体摆放的规律并不一定要从第一个找起,有时是从第二个,甚至第三个开始才有规律的。所以找规律一定要仔细、认真。

  六、全课小结,回顾与反思学习过程

  1.同学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在那么多解决找规律问题的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好?

  2.我们今天找到了许多规律,也用规律解决了许多问题。其实大自然中也蕴藏着很多的有规律的现象……

  欣赏大自然的规律。(草原上春夏秋冬,月圆月缺的变化……)

  欣赏生活中的规律。(红绿灯的交替变化)

  同学们,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内容的回顾和小结,有效落实三维目标,通过对自然规律、生活中规律的欣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最后老师给你们留了个作业:

  自己设计一组有规律的图形,并把规律圈出来。然后求出第28个是什么图形。发送邮箱:。

  板书设计:

  找规律

苏教国标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2

  1.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小东家厨房装修图案引出规律。厨房的墙面和地面的图案都是按规律排列的,它们的规律很多,观察的角度不同,规律不同,从同一角度观察,它们的规律相同。以行为标准观察,它们都呈循环排列。以墙面为例,它的第一行有四种图形,下面各行都是这四种图形循环排列而成:第二行是将第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后,其他图形往前移动一个位置变化来的。同样第三行、第四行也是按这样的规律,在上一行的基础上变化来的。地面的规律和墙面一致,只是要从颜色的角度观察。

  教学时,既可由教材的情境引入,也可以设计一些更加贴近儿童的情境。如,分别出示两个学生布置的房间:一个用上学期所学的规律来布置,一个用循环排列的规律来布置。让学生找一找第一个房间有什么规律,复习旧知,并激趣导入:这第二个房间怎么乱七八糟,一点规律也没有?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单独出示墙面、地面的图案,引导学生找规律。学生找出的规律可能很多。如,竖着看,第二竖行是将第一竖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下面,其他图形依次向上移动一个位置变化来的,同样其他各行也是按这样的规律,在前一竖行的基础上变化来的。从右上方往左下 方斜着看,每一斜行的图形是一样的。对学生发现的不同规律,教师应给予肯定,对循环排列的规律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或其他方式动态展示,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2.例1是在主题图的基础上设计的图形的变化规律。基本规律与主题图是一样的,区别是图形不再按行列方阵的形式排列,而是排成了一行,每组图形呈循环排列:从左边起,每组图形中的第一个图形在下一组中变成第四个图形,第二个图形变成第一个图形……如此循环排列。

  教学时,可以启发学生想:例1与主题图的图形排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能不能用主题图找规律的方法来找例1的规律?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经验,重点谈找规律的方法。

  3.例1下面的“做一做”是巩固例1的练习,没有任何提示,基本规律类似,只不过每组图形循环变化的方向相反,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教师重点关注中下水平学生的学习情况。

  4.在“做一做”之后,教材安排了给手帕设计漂亮的花边和图案的活动,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活动前,应提醒学生:要设计出有规律的图案。活动的材料可以因地制宜,手帕可用正方形纸代替。设计的方式既可采取画的方式,也可采取贴的方式。贴的图片尽量选取简单有趣的,如水果图案、动物图案、所学的平面图形等等。学生完成自己的创作后,可将作品贴出来,请大家欣赏,感受数学美、欣赏数学美,同时感受创新的乐趣。

  5.例2是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与一年级下册第91页例6类似的地方是:无论是图形还是数的排列,不再研究形状和位置的变化,而是研究数量的变化,图形的变化也要通过计算相邻两项数量的差来找出规律。与一年级下册第91页例6不同的地方是:它的规律是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新的数列是等差数列,每相邻两项的差是1。而一年级下册第91页例6数列本身就是一个等差数列。

  教学例2时,可以让学生先复习一年级下册第91页例6第(1)题,再把例2与例6进行对比:与例6比,图形和数的排列有什么新的变化?你能发现新的规律是什么吗?然后让学生边摆边算,找出规律。找规律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先试着独立完成,教师根据情况进行启发指导,再小组合作交流想法。最后教师进行小结,重点说明:例2数列相邻两项的差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6.例2下面的“做一做”与例2类似,区别是相邻两项的差组成的新的等差数列,等差的差不是1,是2。此题可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启发学生通过迁移类推完成。

  7.关于练习二十三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与例1基本类似,不同之处是图形按顺时针旋转循环,可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2题的题型与前面学过的略有不同,在一年级上册思考题中出现过类似的习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3题启发学生根据学过的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来思考(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每一项上的数的10倍是后一项上的数。

  第4题是学过的等差数列,渗透了数轴知识。

  第7题启发学生根据数位知识思考。

  第8*题第(1)题是著名的裴波那契数列,从第3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教师可向学生略做数学史料的介绍。第(2)题是等比数列,每个数都是前一个数的一半。

  练习二十三的最后是思考题。是一个特殊的数列,每一个数是这个数所在项数的平方。

苏教国标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3

  一、说课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25页。

  二、教材简析

  “找规律”是第三单元“乘法”的第一节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已学知识的迁移作用,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教材设计了“算一算”、“试一试”、“练一练”等算法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认真观察、独立思考、探索交流、概括总结的学习机会,学生可以在这些算法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以上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节课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下: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设想

  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图体现如下教法:

  1、采用主题式教学,以生动有趣的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

  2、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模过程。

  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基础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

  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即:

  1、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男女同学抢答比赛及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实践机会,在探究过程中理解计算的规律。

  3、练习设计层层深入,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实施

  备课时的教学理念、教学意图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学生动态表现的综合分析才有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开展对本课教学时我分以下几个步骤努力实现我的备课精神: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谈话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来了一位可爱的小动物,它就是米老鼠,请大家向它问个好好吗?(同学们纷纷向米老鼠问好)为了感谢同学们的友好,米老鼠给大家带来了礼物,快看看是什么礼物?你能从情境图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播放课件,出示情境图。)

  (二)探索规律,归纳方法

  师:孩子们,从情境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谁来告诉我们?

  生:米老鼠给我们带来了31盒彩笔,每盒20支。

  师: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一共带来多少支彩笔?

  师:谁会列式呢?

  生:生:31×20

  师:不错!大家能算出得数吗?

  生1:一共带来……,带来600支。

  生2:620支。

  生3:620支。

  师:有些同学能算出来,有些同学不能算出来,不过没有关系,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就会知道正确答案的,孩子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那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算式,并思考这些算式的特点。

  5×13×212×4

  5×103×20xx×40

  50×1030×20190×40

  师:孩子们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这些算式吗?请同学们拿出题单1,仔细地计算。

  (师巡视,并表扬计算快的学生。一分钟后老师请同学开始汇报计算结果。)

  师:下面我们请同学们来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生1:等于5、50、500、

  师:那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算这道题的吗?

  (学生说算法。)

  师:你们计算得又快又正确,在计算过程中肯定有一定的规律,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找找这些算式里面的乘数和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好不好?(好)师板书课题:找规律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大约三分钟左右请学生汇报:)

  师:下面我们就请一些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他们有什么发现?

  生1:我们发现每道算式依次增加一个0。

  生2:我们组发现每组算式中的乘数一共有几个0,积就有几个0。

  师:孩子们真会用自己明亮的眼睛,充满智慧的大脑去发现,那每组下面的算式结果为什么都会多些一个0呢?根据大家发现的规律,现在请孩子们再继续观察这些算式里乘数末尾0的个数与积的末尾0的个数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呢?

  (一个学生马上就发现:算式里面乘数0的个数与积里面的0的个数一样。)

  师:很好。如果我们想把这种规律运用到做这种类似的题当中去的话就会变得越来越快。那谁来说说怎样才会算得又对又快呢?

  生:看因数里面有几个0,积里面就有几个0。

  师:那我们计算时可以怎样做呢?

苏教国标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让幼儿发现重复物体的排序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

  2、初步感知数学中的规律美,并能清楚地说出发现的规律,培养幼儿多样性思维。

  3、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生活和数学的联系,并学会欣赏规律。

  二、活动准备:

  小兔、小猫、小鸡、胖猪的图片、各种颜色的图形卡、一座房子、幼儿操作卡、音乐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发现规律--以小兔搬新家的情景导入,引导幼儿发现并讲出气球、彩旗、水果排列的规律师:小兔的新家打扮的非常漂亮,它买来了许多气球、旗子和水果,调皮的小兔把它们摆放的很漂亮

  ①以1面红色,1面黄色重复排列的组图(彩旗)

  ②以2个蓝色,2个绿色重复排列的组图(气球)小结:它们两样东西摆放的不一样,数量和颜色也不一样,像这样两个以上物体依次不断重复排列有规律的,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找规律

  ③小兔请小朋友们吃水果水果的摆放让小朋友们发现有什么规律,从颜色、数量去发现小结:这水果的排列和前面两组的也不一样,颜色和数量的规律都不一样。

  2、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并尝试接着规律排列。

  --小兔邀请三个朋友来家作客,他们各走一条路来小兔家,让幼儿观察三条路的`不同点,并说出每条路面上石块的排列规律。

  小猫的路:红、黄、红、黄、红、黄小鸡的路:

  胖猫的路:1 2 3 1 2 3 1 2 3

  老师小结:哦,原来它们的路铺的石块不一样,有颜色的规律,有图形的规律,有数字的规律

  3、请幼儿来帮忙

  铺路师:大灰狼听说小动物要去小兔家,就把路给破坏了,小朋友来帮助他们把原来的路铺好吧!

  老师小结:小朋友非常棒,动物们高兴的去小兔的新家。

  4、幼儿操作师:

  小兔来考考大四班的小朋友,看你们懂得了这些规律没有,动动脑筋,看谁最聪明哦幼儿操作老师小结四、活动结束1、创造规律,表演规律,寻找生活中身边的规律--小兔要求小朋友按1个男生,1个女生的规律排队,和它一起跳着兔子舞去外面玩,找找幼儿园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

苏教国标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发规律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讲故事,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做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讲故事,讲什么呢?从前……

  请学生继续讲,然后设疑,

  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比如每天锻炼身体时喊口令,111211112111121……

  二、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那么现在我们来一起做个游戏,在黑板上画□○,猜接着画什么?老师随便画个+,在画的过程中,让学生来观察,来猜测。再画一组图片,让学生来主动参与讨论。

  三、授入新课

  出示课件图片,让学生自己来寻找规律。

  1、提出问题:在图中,我们看到8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自己试一试。

  2、全班交流。(让学生同桌互相讨论,教师巡查,帮困难学生)

  3、学生向同学们汇报自己的不同方法

  第一种:单双数的方法

  第二种:自己画的方法

  第三种:跟课本上同样的方法

  对于第三种,特别需要强调学生要理解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特别余数是1表示每一组的第一个,余数是0表示最后一个

  书写算式:15÷2=7(组)……1(盆)

  比较反思,什么方法好,什么方法快!

  一、 练习试一试

  1、首先让学生观察彩灯,找出规律。

  2、寻找几个一组,动手画画

  3、确定总数,几个一组,然后根据余数确定是什么颜色?

  4、对于彩旗中的规律,特别强调学生确定每几个一组,余数的对应情况!

  二、 练习练一练

  1、确定好几个一组,然后列算式解答

  2、同样的方法,来确定

  3、首先通过计算,来确定所选的序号的余数是几,然后确定是什么图形!

  三、 提升练习:

  1、爱数学爱数学爱数学……

  第28个字是谁?

  2、我们爱数学爱数学……

  第28个字是谁?

  3、在前28个字中,一共有几个“爱”?“数”有几个?“学”呢?

  四、 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并学习了如何寻找规律,并根据规律进行探索。在今天的学习中关键首先要找出第一个循环,并确定是几个一组,然后根据余数来找出符合规律的数,希望同学们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探索!

苏教国标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6

  一、激趣引入

  教师组织学生玩记忆力比赛游戏。男女两名学生各拿一张写有一个多位数的卡片,男生记的内容是162536496481,女生记的内容是123412341234。结果女生获胜。

  生:不公平,女生记的数字有规律,只要记住1234,然后重复3次。

  师:你们也这样认为吗?其实,这是一次不公平的比赛,女生之所以获胜,是因为她们记的内容有规律,记起来非常容易。像这样有规律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评析:通过“记卡片”的游戏,唤起学生对“规律”的有意注意,形成良好的期待心理。比赛的形式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做到“课伊始,趣亦生”。】  

  二、探究规律

  1.感知规律

  教师出示张灯结彩、花团锦簇的图片(盆花、彩灯、彩旗有规律地排列着),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发现的规律,并用课前准备好的圆片把发现的规律摆出来。

  师: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要做到既简单,又清楚!

  学生展示得到:

  盆花:○●  ○●……

  彩灯:●●○  ●●○……

  彩旗:●●○○  ●●○○……

  【评析:“找规律”这一内容的教学关键在于“找”。此环节十分重视规律的发现、揭示的过程,让学生在适度的动态和开放的场景中自由地观察、概括和交流,进行着多形式的有效学习。】

  2.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个规律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如果像这样排下去,第1行的第20个是什么颜色的圆片?

  生2:第2行的第100个是什么颜色的圆片?

  生3:第3行的第36个圆片是什么颜色?

  师:同学们真善于思考,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可以吗?(电脑出示:如果照这样排下去,它们的第15个分别是什么颜色呢?)老师这个问题其实是几个问题?

  生:三个。

  师:哪三个?

  生:第一行的第15个是什么颜色,第二行的第15个是什么颜色,第三行的第15个是什么颜色?

  【评析:改变课本例题编写中盆花、彩旗、灯笼逐一呈现、分别提问的方式,而以“如果照这样排下去,它们的第15个分别是什么颜色呢?”的提问加以统整,不但便于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也给学生预留了较大的思维空间,提高了思维含量。】

  三、练习与应用

  1.观察:动态中的规律问题

  (课件出示俄罗斯方块:

  (图略)

  师:这个画面大家熟悉吗?如果按下这个向上键一次,方块会按顺时针旋转90°成形状a,再按就再转90°成形状b。如果这样按10次?画面上的图将会是哪个?

  生:是第2个。

  师:怎么想的?

  生:用10除以4余2就是第2个。

  师:有不同的想法吗?那咱们就验证一下。(师按键验证,然后图形变成原来的形状)下面请大家把眼睛闭起来。我再来把它转动一下。(师将它变成第三幅图样)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猜猜看,老师可能按了多少次?怎么想的?

  生:可能按了3次,

  生:也可能按了7次,11次。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因为按3次可以变成这样,经过4次他还会变成这样。所以老师可能按了7次,也可能是11次。

  师: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

  2.听辨:声音中的规律问题

  师:刚才我们是用眼睛看规律,下面我们用耳朵来听规律,好吗?(电脑拟音:咚笃笃仓,咚笃笃仓,咚笃笃仓……)有规律吗?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把它表示出来吗?

  (课件显示活动要求:1.用你喜欢的方法把这个规律表示出来,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其中的规律,2.在你表示的方法中,第23个是什么?)

  师:谁来汇报一下?

  生:我是用abbc、abbc、abbc……来表示的,第23个是b。

  生:我是用○△△□、○△△□、○△△□……来表示的,第23个是△。

  ……

  3.游戏:活动中的规律问题(略)

  【评析:多层次、多形式的练习,把学生带入到一个活动场、一个思维场、一个情感场!学生在这个场域中游历,可以尽情地享受思维的快乐,并逐渐地内化新知、增长智慧、提升能力。】

  四、总结升华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的找规律,感觉怎么样?

  生:我感觉很好!

  生:我感到很多的地方都有规律。

  师:是啊,其实有规律的现象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一定能发现许多规律,解决许多问题。还记得课前的那场比赛吗?……其实呀!男同学记的那个数也是有规律的,只是要换个角度去思考。瞧!两位两位地看,16、25、36……大家发现规律了吗?

  【评析:另一种规律的呈现,出乎情,入乎理:是啊,意料之外的环节,给人以视觉冲击的同时,更使人惊叹于教者设计的匠心所在;细细品来,正如教者课初的导言,我们本身就生活在一个有规律、有规则的世界里,今天的所学、所得,只是数学知识的冰山一角,更多的未知世界等待着我们,需要一路前行,一路求索。】

苏教国标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7

  一、教材分析

  在教材分析方面认为,“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及1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找规律的知识。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找规律”在新教材中也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而本节课找最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如果这节课把握不到位,那么将会对学生后面的学习造成障碍。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注重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尝试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感知找规律的方法,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活动,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识,增强对数学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本节课确定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说是三维目标,主要围绕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

  1、知识与技能: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并会根据规律找出下一个物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找出的规律往下摆、往后涂,加深对图形排列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中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不断地发现事物的规律。

  教学难点:

  而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学准备:

  为了使教学达到效果,还将在课前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准备了水彩笔、各种颜色的图形以及装有“入场券”的信封袋。

  二、学情分析:

  在学情分析方面,由于学生在学前阶段就曾接受过“找规律”这部分知识的启蒙教育。因此,学生对于学习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力容易焕散,这就需要串联一个情景,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数学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教学中应予以高度重视的学情问题。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另外,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及10以内数加减法,这就为课堂上认识数字规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按照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从简单的颜色规律到形状规律,再过渡到数字规律,之后,联系生活、发现规律,最后能够摆出规律、运用规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三、教法学法:

  在教法学法中,我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生动活泼、快乐的学习氛围。基于以上理念,我采用了情境游戏导入法,并构建了以下的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

  (二)引导探索,动手实践,联系生活,进一步认识规律。主要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认知“规律”;

  第二环节发展“规律”;

  第三环节创造“规律”。

  (三)课堂小结通过以上这三个环节,从看一看、说一说,涂一涂、摆一摆、做一做、演一演、找一找等活动中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这样学生会看得专心,听得仔细,想得认真,做得投入,说得流畅,合作得愉快,真正地体现出了积极的情感投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从而也落实到了“三维”目标。下面我将具体介绍本节课教学过程的设计意图。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激发学生兴趣上课一开始,先做了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看哪位同学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我分别做了两组动作,我的第一组动作是嗒嗒拍拍肩、嗒嗒拍拍肩;

  哪位同学能接着做?学生做后问他做得对吗?并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做?接着又做了一组动作,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拍手)。又问谁来接着做?并让大家一起做一次。目的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知事物是有规律的,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起学生对学习规律知识的兴趣。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像这两个游戏一样,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也可以说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板书:“规律”)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就让我们一起来找规律(补充板书课题:找),通过做的两组游戏,体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以此来揭示课题《找规律》。

  (一)认知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和彩旗都是有规律排列的,这些都为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素材。因此,创设了同学们亲身体验过的活动,就是在每年元旦孩子们都会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庆祝新年的到来这一情景(点击出示主题图)通过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根据图上情境,孩子们会说出小朋友在唱歌、跳舞,图中还有小花、彩旗和灯笼。说后先夸奖学生们观察得仔细!并紧接着提出你从这些彩旗、花朵、灯笼中又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出示相关的图片)这个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创设熟悉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②课件出示彩旗图师:说一说,后面的彩旗应该是什么颜色的?是黄色吗?看看对不对?(点击,出现黄旗)真是聪明的孩子!为什么呢?生:因为小旗是按照黄色、红色、黄色、红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接下去应该是黄旗。

  师:你们真会观察,如果让你给彩旗分分组,能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你准备怎样来分?谁来说说?

  生:红色、黄色一组。(课件配合)

  ③课件出示花朵、灯笼图师:彩旗的排列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你还发现了什么?请把你发现的秘密很清楚的与同桌交流。(生讨论、交流)教师随学生回答随机出示课件并提问引导。

  师:下一朵花、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呢?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彩花是按照红色、绿色、红色、绿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朵花是绿色。

  生2:灯笼是按照红色、紫色、红色、紫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排列下去的,所以下一个灯笼是紫色。

  你来给花朵和灯笼分分组,让大家把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

  ④课件出示小朋友的队列图师:同学们真能干,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地方也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

  生:图上围成圈圈的小朋友们。

  师:对了,老师请这群小朋友们排成一行,猜一猜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答案)

  (二)发展规律动手实践、应用规律师小结:联欢会真热闹呀,看来规律能给我们的联欢会增添不少色彩,你们想参加吗?

  生:想。

  师:好,老师就带你们去参加他们的节日联欢会吧!你们看(出示入场券)这里有一张涂有颜色的入场券,可是还有好几处图形没有涂。只要你能按入场券上的要求涂色,就能参加联欢会了。

  师:请大家取出信封袋里的入场券,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赶快涂一涂。

  (学生涂色,师巡视)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涂的?(教师随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

  生:第1排正方形是按照黄、绿、黄、绿的规律排列的,所以我第1个问号涂上黄色,第2个问号涂上绿色。

  第2排的三角形是按照蓝、黄、红、蓝、黄、红这样的规律排列的。

  师:他说得对吗?和他涂得一样的同学请举手。请把掌声送给自己。

  师:谁接着来说说下面的三组?师:恭喜一(2)班同学们已顺利拿到入场券,欢迎来到联欢会场,节目正式开始。

  (三)创造规律1、火眼金睛师:第1个节目是“火眼金睛”。游戏的方法是:看谁能在短时间里看清楚画面所出现的小动物,并且记住他们的排列顺序,再来说一说下一只动物朋友是谁?准备好了吗?(播放课件)

  师:谁来说说下一只是什么小动物?师:下一只呢?师:再下一只呢?

  2、点星星师:第二个节目,点星星。

  师:谁来说一说,这颗星星是什么颜色?(学生说,教师点)同上。

  3、欣赏美师:节目好看吗?同学们表现得真棒!可见呀,规律在我们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有规律的事物常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生活中的规律给我们带来的美吧!(课件出示图片)

  (1)美丽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有规律的;

  (2)动听的音乐旋律和节奏可以是有规律的;

  (3)我们的动作可以是有规律的,大家看看,他的动作有什么规律。

  (4)自然界的动植物,它们的'颜色或形态也是有规律地,就像斑马,还有绿叶。

  (5)规律使我们生活中建筑物的装饰变得很漂亮。

  (6)连我们身上穿的衣服都因为规律而显得格外美丽。

  欣赏完这么多有规律的事物,你还能找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吗?

  4、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创造规律吧。请大家拿出信封袋中的小图片,自己排列一组有规律的图形。

  请同学在投影上展示并说一说自己排列的规律。

  5、律动师:不仅图形、图案的排列有规律,连声音、动作也是有规律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放松放松,跟着老师边唱歌边做有规律的运动吧!(播放音乐:幸福拍手歌)

  师:在我们的音乐与动作里,大家发现规律了吗?(拍手、跺脚、拍肩、拍手、跺脚、拍肩)

  6、表演规律游戏师小结:你们也能象这样创设其他的动作或声音的规律吗?

  生:能!师:先听清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主持下先讨论按什么规律进行表演?想好了,可以站起来排练排练。

  (生讨论,师巡视指导)师:哪一组先来汇报?其余的小朋友当评委,一起来发现他们创造的规律。

  师:你们表演得太精彩了,评得也很好。老师认为,每个小组都能按一定的规律表演,大家都是创造规律的小能手,把掌声再一次送给自己吧!

  (四)全课总结看来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只要我们不断地去观察、去发现、去创造,规律会让我们周边的一切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那么,下课以后请同学们在校园里继续去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评课陈素兰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是一年级小朋友在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找出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找出下一个物体。还要通过涂、摆、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整堂课陈老师对教学目标的落实非常到位,各个教学环节紧凑,又十分适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活泼设计,下面谈谈几点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以游戏情境带学生进入教学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课开始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陈老师设计“找规律”这一课时,在导入部分设计游戏“猜一猜”,让学生看着屏幕画面猜下面出现的是什么水果,有意识地按规律呈现。老师的问题“你是怎样知道的?”,让学生在猜测中意会,学生也马上会用流利的准确的语言回答“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学生积累感性经验,从而初步感知规律。这一环节以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同时人人能够参与,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猜想中感知到规律的存在,帮助理解知识。

  二、以活泼语言形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陈老师能关注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在整节课组织教学中,充分展现个人教学魅力,教态自然,语言亲切动听,例如陈教师根据插图内容提问:如“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你真棒!”“你很聪明”等等,老师因此因势利导,用概括的语言加以总结,教师恰当运用引导性的语言,通过学生亲身的感受,较好较快地接受了新的知识,学习印象也特别深刻与自己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这样的语言既开启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还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从中发现或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而另一面也让其他学生学会倾听和交流,更重要是有效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热情。

  三、把握好教学时机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动手操作皮亚杰曾经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陈老师能很好设计教学环节,把握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最佳时机。一年级学生课堂集中注意力有限,对知识的认知发展过程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认识建构过程,也就是由一个平衡状态,逐步地向另一个更高的平衡状态发展,陈老师巧妙设计动手环节,让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基础上动手操作,通过摆图形、设计手链等环节,投其所好,抓住童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参与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动手操作中初步感知物体排列的规律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整节课教学节奏紧凑,设计合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具有低年级教学特色,不失为一节好课。

  四、导入部分的情境图有三组有规律的排列彩旗、灯笼、队列课件中应这样加以改进学生发现哪组排列规律时课件就将那组排列单独凸显出来这样就更直观形象。

苏教国标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8

  在数表里框出几个数、在墙面上贴瓷砖、选择连号的参观券或座位等实际问题,都可以和图形的覆盖现象联系起来。围绕覆盖了哪里、有多少个位置可以选择等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规律,能感受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工具,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乐于探索的精神。教材编排了两道例题,例1里的覆盖比较简单,覆盖的位置只有一个维度上变化。例2里图形的覆盖位置,在两个维度上变化。练习十运用例题里的思想方法和认识的规律,解决日常生活、数学游戏中的实际问题。

  1 例1突出探索规律时的数学活动。

  例1的教学从游戏开始。把1~10这十个数从左往右顺次排列,组成一张数表,游戏的方法是,用红框在数表里框数,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只框两个数,第二次要框三个数,第三次框更多个数。

  第一次蜗罚瓤虺鍪碜蠖说牧礁鍪?/span>1和2,算出它们的和是3。再任意移动红框的位置,可以看到各次框出的两个数都不会完全相同,因此两个数的和不可能相同。“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提出了游戏里的数学问题,把教学的注意力集中到研究红框在数表中有多少个不同的位置。学生首先会想到第一种方法,随着红框从数表的左端逐渐移到右端,依次计算1+2=3、2+3=5……9+10=19,数数一共写了9个算式,得到9个不同的和。第二种方法有两个特点: 一是对问题的理解十分准确。“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这个问题,是问和的个数,不是问和是多少,所以不必进行求和计算。二是应用了图形平移的知识,通过红框从左往右依次平移一格得出了结果。其中,红框平移8次,能得到9个不同的和,是需要突破的难点。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理解并使用第二种方法,学生数学活动的水平有了提升,也为继续进行的游戏和探索规律构筑了平台。

  第二次游戏,红框每次框出三个数,和第一次游戏相比,有两点提高: 一是只用平移的方法找答案。在前一次游戏中体会了平移是解决这类问题比较好的方法,在这次游戏中学生必然乐意应用这种方法。二是初步感知每次框出的数多,得到不同的和的个数少。这一感知一方面能在问题的答案上获得: 每次框2个数,得到9个不同的和;每次框3个数,得到8个不同的和。另一方面能在平移的过程中体会: 每次框的数少,红框平移的次数多,得出的和的个数多;每次框的数多,红框平移的次数少,得出的和的个数少。显然,通过这次游戏,学生对用平移方法解决问题的体验深了,为发现规律迈了坚实的一步。

  第三次游戏,在同一张数表里,每次框出更多个数,如4个数、5个数,分别能得到几个不同的和?安排学生继续实验,并把数据都填入一张表格。有前两次操作的经验,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活动的方法。或是仍旧用红框逐次去框数,或是看着数表想像框的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对这类现象的感知得到进一步的充实,更清楚地看到,每次框的数的个数越多,红框平移的次数越少,得到的和的个数也越少,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得出规律是例题最关键的教学环节。带着教材里的两个问题逐行观察表格里的数,研究平移次数与每次框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得到不同和的个数与平移次数的关系,找到的共同特点就是这类现象的规律。平移次数与每次框的数的个数的关系,在表格中能看到的是: 它们相加的和都是10(数表里有10个数)。由此推理,10减每次框的数的个数等于平移的次数。如果联想平移红框的操作,就能体会这个关系是合理的。如在数表左端框出3个数,数表里还剩7个数,红框还能向右平移7次。发现和的个数与平移次数的关系比较容易,表格里能看到平移的次数加1等于得到的和的个数,在几次操作活动中都有这一体会。发现的规律要用自己的语言,顺着填的表格,从左到右概括地讲述。如数表里有10个数,减每次框几个数等于平移次数,平移次数加1得到几个不同的和。看着表格讲述比较方便,关系清楚,也有助记忆。

  “试一试”增加了数表里的数(从10个变成15个),“练一练”把数表换成正方形图案连成的花边。要求利用例题里的规律,说出几个问题的答案,在应用中进一步体会和巩固发现的规律。还要注意的是,“试一试”直接说出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练一练”直接说出有多少种不同的盖法,它们都没有问“平移多少次”。这是因为平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平移次数是解决问题时应该主动思考的中间数量。

  2 例2用较简单的规律构建稍复杂的规律。

  例2的素材是在墙面上贴瓷砖,每块瓷砖都是大小相同的正方形。4块花色瓷砖拼成正方形,组成一个图案。把这个图案贴在墙面任意一个位置,称为一种贴法。要解决的问题是图案在墙面上一共有多少种贴法?显然,图案在墙面上的位置,可以在同一行左、右移动,还可以在同一列上、下移动,这是例2比例1复杂的地方。但是,无论图案从左往右移动,还是从上往下移动,计算平移次数的方法与例1是一致的。所以,这道例题要以例1的规律为基础,构建稍复杂一些的规律。

  首先是理解题意,激活相关的经验。示意图的墙面上贴了瓷砖,中间的4块组成一个图案。“把图案贴在这面墙的任意一个位置”引发想像,可以把图案贴高些,也可以贴矮些;可以把图案贴在墙面的左边,也可以贴在右边。经过交流和整理,得出两条线索,即教材呈现的两种思考。这两种方法都是把例1里获得的经验,应用到新的情境中。第一种方法想的是在一行上移动,和例1非常贴近,很快得出贴在最上面一行有7种贴法。第二种方法想的是在一列上移动,比例1稍有变化,所以贴在最左边一列有多少种贴法需要数一数或算一算。

  然后小组讨论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是逐步深入的。第(1)个问题需要的时间最多,把第一种一行有7种贴法和第二种一列有5种贴法结合起来,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这里不要急于得出一共有多少种贴法,要弄明白的是: 如果一行一行地想,要从上到下想5行;如果一列一列地想,要从左到右想7列。第(2)个问题在理解题意时已经有了答案,这里再次讨论,是因为第一种方法讲的是最上面一行,第二种方法讲的是最左边一列,需要扩展到每一行都有7种贴法,每一列都有5种贴法。第(3)个问题是解决一共有多少种贴法以及它的算法。有前两个问题为基础,很容易想到一共有7×5=35(种)贴法,这个算式的数量关系就是沿着长的贴法、沿着宽的贴法与一共有的贴法之间的关系。

  “试一试”和“练一练”都是例题的变式。“试一试”的图案虽然仍旧由4块瓷砖拼成,但拼法变成“凸”字形。把它贴到墙面上,求一共有多少种贴法,要把图案看成长方形。这一点可以通过教师演示或学生操作来理解。“练一练”在墙面上贴的是长方形瓷砖,有6块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瓷砖拼成一个图案。求一共有多少种贴法的思考与计算,和贴正方形瓷砖相同,能再次体会一共有的贴法与沿墙面长的贴法、沿墙面宽的贴法之间的关系。

  练习十第3题里有两类问题,一类是用“十”字形的框在数表里每次框出5个数,一共有多少种框法。解决这类问题,要把红框看成每次框出9个数的长方形。这一点,学生在“试一试”里已有初步的体会。另一类问题是研究每次框出的5个数的和与中间数的关系,只要通过几次框数活动,就能发现框里的5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5倍。中间的那个数是5个数的平均数。

苏教国标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9

  根据《新纲要》中,主动活动教育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物质环境和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有趣地去观察、实践、创造、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由此,我设计了这一科学活动《找规律》,目的就是让幼儿在良好的物质环境中主动创设活动、参与活动,积极投身实践,这样幼儿身心才能获得较大、较快的发展,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中班幼儿正处于思维活跃期,好动、好问是他们的年龄特点。本次活动,我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幼儿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整合,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为有趣的游戏活动。通过活动,幼儿学习按某一特征有规律的间隔排列;在探索寻找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列;并培养

  幼儿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创造力。活动的重点:能在各种事物中找出其不同的排列规律。活动的难点:在有规律的排列中会表现2——3种规律。

  整个活动中,我运用了游戏法、观察法、操作法、尝试法等几种方法,动静交替,使幼儿在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等活动中,边玩边学。还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能够使其自由探索、发现、生动活泼的环境,让幼儿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活动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让幼儿自由探索,活动一开始以游戏引入,让幼儿寻找卡片,观察卡片上有什么,找找卡片上不同的变化,说说各种事物的不同排列,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运用游戏法能使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大大的提高。第二部分是通过观察,引导幼儿思考,发现、感知各种物体排列的规律,学习按颜色、几何图形、图案间隔排列的方法,这是活动中的重点。活动中让幼儿动手操作,找出物体的规律,并将规律补完整,以加深巩固有规律的间隔排列的方法,培养幼儿初步的推理能力。由于每一个幼儿都不在同一发展的起跑线上,所以在补规律的操作活动中准备教学具时,按

  幼儿的能力来分,能力强的有2——3种规律,能力弱的有一种规律,再根据幼儿自身特点和发展进行个别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成为主动活动的主人,在原有的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第三部分是让幼儿尝试自由排列的活动。这是活动中的难点,让幼儿尝试在有规律的排列中表现出2——3种规律,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苏教国标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59页-60页例1、“试一试”及练习十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

  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

  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生和内容分析:

  本课研究的简单周期现象是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有规律现象。它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精神;通过眼前预料以后、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像无限。在教学中,教师应力求做到四个“让”:一、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学习;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探究中学习;三、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四、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最终,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的价值所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具体情境的创设下,教师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配合课件的有效运用,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应用简单周期现象中的内在规律。

  板书设计:

  找   规   律

  画图:                                      

  列举:

  计算: 15÷2=7(组)……1(盆)

  18÷3=6(组)

苏教国标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11

  (一) 对号入座(每空3分,共30分)

  (1) ······照这样排下去,第26个图形是(  )。

  (2)有一列数按“654321654321······”排列,则第34个数字应是(  )。

  (3)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共135个珠子,按“5红、4白、3黑”的顺序排列,这些珠子中,红珠有(  )个,白珠有(  )个,黑珠有(  )个,最后一个是(  )。

  (4)王明在家练习硬笔书法时,写“我们爱老师我们爱老师······”依次写下去,那么第63个字应是(  )。

  (5)有一列数6、0、7、6、0、7、6、0、7······第28个数是(  ),这28个数的和是(  )

  (6)有50颗围棋按这样的规律排列着“黑黑黑白黑黑黑白······,那么倒数第7颗应是(   )颜色的。

  (二) 公正裁判(每题4.5分,共18分)

  1、 交通信号灯亮灯的顺序是:红、绿、黄、第1次亮的是红灯,第20次亮的还是红灯。( )

  2、 28人排成一排1至3报数,最后一人应报3。( )

  3、 23只兔子按照两只灰兔、三只白兔的顺序排列成一排,这些兔子中灰兔有9只灰兔。( )

  4、 1、-1、2、-2、3、-3、4、-4······第20个数是-20( )

  (三) 选择(每题5分,共20分)

  1、 共有48人,1至3报数,最后一人报( )

  a、1 b、2 c、3

  2、“红、黄、黄、蓝、蓝、蓝、红、黄、黄、蓝、蓝、蓝、······”求第56个字的正确的算式是( )

  a、(1+2+3)×56 b、56÷(1+2+3) c、56÷(1+2+3)×2

  3、有一个小数7.12365365365365······,从小数点 向右数34个数字,共有( )个3

  a、9 b、10 c、11

  4、有一列数按“432791864327918643279186······”排列,那么前54个数字的和是( )

  (四) 能力迁移(每题8分,共32分)

  (1)国庆节商店门口挂了一排彩色灯泡,按“二红、四蓝、三黄”排列,第42只灯泡是什么颜色?第105只灯泡是什么颜色?

  (2)幼儿园的小朋友做传花游戏,12人围坐一圈。从1号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向下一个人传花。当传了33次时,花应该在几号小朋友的手里?

  (3)五(1)班48名同学排成一排,按1至5报数。最后一名同学报数字几?班主任安排报“1”的同学扫地,报“4”的同学擦玻璃。你知道负责扫地和擦玻璃的各有多少人吗?

  4

  abcdabcd···12312312···

  上表中每一列两个符号为一组,如第一组:“a1”,第二组“b2”,······问第35组是什么?

苏教国标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找规律教学设计。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体验数学应用于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小动物等学具卡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数学王国的小精灵--明明,刚刚搬了新家,心里可高兴了。今天邀请我们去参观他的新家呢,你们想去吗?(课件展示主题图)

  2、看,这就是明明的新家。你们觉得漂亮吗?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墙面、地面的图案,都是有规律的。)

  3、揭示课题:是啊!小精灵明明设计的房间,最大的特点就是很有数学的味道。在一年级下学期,我们学会了找比较简单的排列规律,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找规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感觉比较自然、亲切。学生在参观欣赏的同时,很自然的进入了观察、发现阶段,体现了数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生学习的是身边的数学,既形象又具体。

  二、寻找规律,探索新知。

  (一)构建新知,探索交流。

  1、谈话:那么,如果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这些漂亮的设计,你有什么发现呢?

  2、小组合作探索,自主交流。我们先来观察墙面的图案,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在小组活动中,可以用四种图案移一移、摆一摆,找出上下两组图案的按一定顺序呈循环排列的规律。(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交流)

  3、全班汇报。(引导学生说出观察的顺序。)

  4、请学生说一说图案的`规律。

  (1)斜着看:颜色和图形一样,只是数量有变化。

  (2)横着看:第一横行第一个颜色和图形移到第二横行第四个其它依次往前推。第二、三、四横行照样。(板书:顺序,前后)

  (3)竖着看:第一竖行第一个颜色和图形移到第二竖行第四个其它依次往上推。第二、三、四竖行照样。(上、下)

  (4)整体看:第一横行和第一竖行的颜色和图形都一样,而且顺序也一样。其它横(竖)行颜色和图形都一样,只是顺序有所改变。

  5、全班交流时,请同学上来移一移图案,展示它动态的规律。(课件显示:图案动态的循环规律。)

  教师小结:不同的观察角度,有不同的发现。

  [设计意图]: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发现不同的排列规律。这样就完成了前后、上下四种基本的顺序,循环排列规律的教学。同时,教师及时有效的评价,激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二)找出规律、拓展思维。

  1、师:你们看,这是明明家的地板,里面隐藏着一些什么规律呢?你能找出来吗?

  2、请你仔细观察,同桌互相说一说其中的规律。

  3、全班交流,同时操作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在这一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再次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三、知识应用,体验成功。

  (一)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师:同学们,我们再来参观明明家的窗帘,还没设计好呢!你们能用自己的所学帮它完成吗?(课件出示三行小动物排列的图片。

  2、说一说它的排列规律,并继续排下去。窗帘会是什么样呢?(课件继续展示,窗帘全景。)

  [设计意图]: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学会数学的乐趣。欣赏窗帘设计--逆时针的排列规律,作为练习出现,即分散了教学难点,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拓宽了思维容量,增强了课堂实效性。

  (二)摆水果图。

  过渡:好客的明明很高兴大家来参观他的房子,所以为我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水果,看看都有些什么?

  可是,他只摆了三组,你能根据规律摆出第四组水果图吗?

  四、欣赏有规律的图片

  师: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你能找出来吗?谁来说说。

  (衣服的花纹,地板上的瓷砖,窗帘、斑马线、交通红绿灯…也是有规律的。)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优秀的设计师的作品,请欣赏。课件显示:自然界的规律(春、夏、秋、冬),古文物上的规律,小数民族服饰上的规律等。

  这些作品美吗?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相信你们也一定会设计出更有特色的作品。

  【设计意图]:再一次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培养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激励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实践操作,体验快乐。

  1、通过练习,可以看出,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我想请你们也当一回设计师,设计一块手帕的有规律的漂亮的图案。喜欢吗?活动要求:

  A、请你们小组合作先规划出设计方案,再用贴或画的方式合作完成。

  B、设计的图案一定要有规律。

  2、小组合作设计。(课件:播放音乐。)

  3、展示学生作品。说一说其中的规律。比一比哪小组设计的图案最有规律、最漂亮、美观。

  同学们,你对自己的作品表现满意吗?是啊!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是最快乐的事情。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面对自己设计的作品,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充分到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体现了"玩中学""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六、总结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结语: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它,运用它,将来把我们的环境打扮得更美丽!

苏教国标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

  1、夜幕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在彩灯的映衬下更加迷人。

  2、这是一次展销活动,主办方经常会用飘扬的彩旗来营造热闹的氛围。

  3、商场常见的促销宣传,打折的宣传卡一串串挂满了整个商场。

  观察这三幅图,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彩灯、彩旗、宣传卡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

  二、新授

  1、出示例1场景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问:⑴、从左边起,盆花是怎样摆的?你能将它们进行分组吗?

  ⑵、从左边起,彩灯是怎样摆的?怎么分组?

  ⑶、从左边起,彩旗是怎样摆的?怎么分组?

  2、图片显示盆花

  ⑴、图中可以看到几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

  先让学生猜猜,再对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并把验证过程写/画在纸上,之后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你的组员。(巡视)

  ⑵、全班交流

  你们的结果是什么?

  你用的什么方法得到的?

  方法一:用彩笔画圈圈。你是怎么画的?

  指出:我们把这种策略叫“画图的策略”。(板书:画图的策略)

  课件出示15个蓝红相间的圈。

  方法二:左起单数是蓝花,双数是红花。

  指出:这种策略称为“列举的策略”。(板书:列举的策略)

  方法三:列算式:15÷2=7(组)……1(盆) (板书算式)

  指出:像这种列算式解题的策略我们叫它“计算的策略”。

  (板书:计算的策略)

  重点讲解方法三:

  这里的“2”表示什么意思?(每2盆花看做是一组)

  谁能说说看这里的15、2、7、1分别表示什么?

  余数1表示第几组的第几盆?为什么?(此处结合方法1的5个圈进行分组解释:

  ○●○● ○ ● ○ ● ○ ●○ ● ○)

  追问:第15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相同?

  答: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蓝色的。

  (3)、比较:对这几种方法,你有什么想法?

  3、出示彩灯图

  (1)、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照这样摆下去,你知道左起第17盏灯是什么颜色吗?”再小组讨论。

  (2)、针对计算的策略思考:每几盏灯可以看作一组?

  列出算式:17÷3=5(组)……2(盏)

  问:17、3、5、2分别表示什么?

  余下的2盏灯是什么颜色?分别和每组中第几盏灯的颜色相同?

  (3)、那第18盏彩灯是什么颜色呢?列算式:18÷3=6(组)

  发现什么?(没有余数)

  没有余数,说明什么?第18盏灯是什么颜色?

  (4)、比较:以上3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比较简单?

  4、出示彩旗图

  问题:从左边起,第21、26、31、40面彩旗各是什么颜色?

  学生独立完成,再评议:

  ①、几面彩旗为一组?

  ②、口答算式,分别在第几组第几面?

  ③、思考:余数是几是红旗?余数是几是黄旗?

  总结:余数是几,我们就在前面的每组中起找这个位置的物体,没有余数就看每组中的最后一个。

  5、新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什么?哪种方法最简单,你掌握了吗?

  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 出示练一练1的图片: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怎么摆的?猜一猜第21枚摆的是黑子还是白字。再让学生自主列式。

  2、 出示练一练2的图片:小红是怎样穿珠子的?第18、24颗珠是什么颜色?

  学生自主列式计算。

  3、 出示练一练3,集体读题。打开书p60独立完成。

  指名回答,说说想法。

  问:这3个小题有什么不同?

  4、 生活中处处都有这样的规律,出示练习十第1题。

  齐读十二生肖。

  问:你今年几周岁?属什么?比你大1岁/2岁的人属什么呢?

  比你大12岁的人属什么?为什么与你相同?

  与你属相相同的人还有可能比你大几岁?

  比你小多少岁的人属相也与你相同?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所学的找规律有哪些策略?

  图片欣赏:春夏秋冬、日出日落

  思考题:

  元旦到了,一起布置广播室,3蓝2黄挂气球,一共19个气球。

  (1)、左起第1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2)、左起最后一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3)、需要买蓝、黄气球各多少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