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与平行》教学案例研讨(通用15篇)
《平移与平行》教学案例研讨 篇1
〖教学目标〗
课的前半部分,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了平行线。下面的内容是巩固性的练习。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线,下面继续学习。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白纸。)
生:这是一张长方形的纸。
师:你们的桌上也都有一张长方形的纸,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在纸上折两条折痕,然后打开看一看,根据这两条折痕你能发现什么呢?
(学生折纸,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汇报你们的折纸情况。
生1:我的折法是这样的(见图1),我发现折出来的两条折痕交*在一起。
生2:我折出来的折痕没有交*在一起(见图2)。
师:如果把这两条折痕延长的话,这两条折痕会交*在一起吗?
生2:肯定会交*在一起。因为这两条折痕是斜的,所以延长后它们就会交*。
师:还有不同的折法吗?
生3:我折出来的两条折痕就是延长也不会交*在一起(见图3)。
师:这个同学的折法很特殊,如果把这两条折痕延长,会交*在一起吗?
生:不会。
师:那么这两条折痕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生:这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
师:下面我们能不能用纸再折出两条互相平行的折痕呢?(学生再次开始折纸。)
师:谁来介绍你的折法。
生4:我的折法是竖着折的(见图4),这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
生5:我的折法是斜着折的(见图5),这两条折痕也是互相平行的。(学生分别介绍自己的折法。)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了折两条平行的折痕的方法,那么你能验证它们一定是互相平行的吗?
生:可以用铅笔一点点移,就能发现是否互相平行。师:这个办法好,但在移的时候注意铅笔不能偏离方向。
生:我有一个办法,在纸上画小方格,然后再数一数小方格就会发现它们是否互相平行。
生1:我有一个更方便的办法,只要量一量两条折痕的长度,如果一样长,那么它们也是互相平行的。
师2:看上去这是一个好办法,对所有的情形都适合吗?……
师:同学们介绍了很多验证的方法,下面请你们自己选择一种方法来验证,然后再进行交流。
〖案例点评〗
在案例的活动中,有两个特别的地方。第一,在折纸时教师开始并没有按照教材的要求,直接请学生折两条互相平行的折痕,而是随意请同学来折,在交流折法的过程中,逐步让学生发现其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两条互相平行的折痕。这个活动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也是学生发现问题的载体。对学生来说,他们发现问题时并不是直接的,而是在逐步的体验中,经过各种比较才能发现的。这种发现没有外加的指令,也不是硬性塞给他们的,是他们从各种折痕中发现一种很特殊的折法。第二,当学生都会折出两条互相平行的折痕后,教师又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它们是平行的”,这个问题的讨论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对学生来说,有很多的发现是凭自己的感觉的,有时是直观的,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数学学习不仅需要直观,同时也应有推理,即说话要有依据。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
〖思考与讨论〗
如果有学生利用图1~5中的折痕提出“只要量一量,两条折痕的长度,如果一样长,那么它们是互相平行的”,碰到这样的问题,老师该怎么办?
《平移与平行》教学案例研讨 篇2
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认识平行线。
教具准备:方格纸、长方形纸、水彩笔、直尺、正方体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你遇到过铅笔掉落在地上的事吗?(遇到过)那两根铅笔落到地上可能形成哪些图形?谁来猜一猜?(生猜)
2、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在桌上摆一摆,摆完后,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画载电脑纸上,然后在小组议一议有多少种画法。
①操作 ,小组交流
②师:哪一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的摆法(贴)——可能出现这些情况吗?除了这几种情况,其他组还有补充吗?(师在黑板上画出)
3、师:(课件展示)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想好了,在再小组里议一议。
生:想,小组讨论 汇报(三种)
4、师:同学们,我们对物体进行分类时,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也就有了不同的分类结果。如果我们把笔想象成直线,能无限延伸,又该如何分类,想好了,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谁来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如果我们按“相交或不相交来分类,就只能分成这两种。
二、情境体验,感悟新知
(一)初步感悟
1、师:像1、3、8号图的两条直线都不相交,我们把它们叫做平行线,那么怎样得到平行线呢?我们可以用平移的方法得到。请大家看屏幕。——这2根铅笔平放在方格纸上,平移一根铅笔,两根铅笔所在的直线就是一组平行线。像这种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我们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揭题:今天我们一起通过平移认识了什么是平行线(平移与平行)
3、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这组平行线有什么特点?(直线、宽窄一样——演示)
4、出示车轮走过的痕迹(动),这车轮的痕迹是一组平行线,痕迹所在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二)、再次感悟
1、考眼力
下列每组图形是平行线的打“√”,不是平行线的打“×”
2.师:请同学们继续往下看,出示p18试一试2,指名读,如(示范一组),请同学们继续找,并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描出,生做题,集体交流。
三、尝试创作,求索创新
1.折一折。
师:同学们已经会在图中找平行线,想不想动手来折一折平行线呢?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纸折一折,然后打开看看哪些折痕是互相平行的,并用黑色的水彩笔描出。
①.生折
②.展示。如何判断你的折痕是平行的?(看距离、平移、延长)
③、同学们可真不简单,能动手折平行线。现在,请迅速把纸张放在一边。
2.说一说
师:生活中有很多平行的线,请同学们先找一找,再在小组中说一说, 指名说。
3、师:请同学们来判断这两条直线有没有相交?我们能不能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那是为什么?(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以后我们在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一定要先看两条直线是否是在同一平面内。
四、课后总结,拓展延伸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2.作业p20,实践
《平移与平行》教学案例研讨 篇3
篇一
这一课的内容学生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课前预习时,我布置学生在方格纸上平移线段,用笑脸图在方格纸上平移,并在方格纸上贴出笑脸最初位置和最终位置。课始交流预习作业时,学生完成情况很好,也能根据预习作业知道把图形平移要弄清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例题的学习也在此基础上很顺利的完成。
存在问题: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学生不会搞错方向和距离,但现成的样图让学生填空是先向什么方向平移几个再向什么方向平移几格学生反而要混淆开始图和结果图,原因是学生没在意图中标注的便平移方向。教师从开始的预习作业环节开始就未想到题目的变式教学,让学生开始就只关注了图形变化结果,没有细化平移的过程及变式。还有就是学生对无多少斜线条的图形作图掌握还行,但对于梯形、平行四边形等平移后的图形的作图错误相对多些。原因是教师在讲解简单图形画法时强调了作图技巧,可能因为图形的简单影响了学生,导致学生忽视了作图技巧的有用性。在练习中该适当补充学生作图会出错的再进行讲解,真正让他们知道技巧的重要,反而能刺激他们课堂学习的效率。
四年级下册的图形平移又叫二次平移。这个说法是相对于学生在三年级所学的平移所定的。以前的平移就是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一次。现在是连续平移两次。
一、预习作业。
虽然书本上的内容很少,但是操作性的东西却很多的。操作是最花时间的。所以昨天晚上我布置了作业,是想想做做的1、2题。估摸了一下,第一题学生能够做,第二题吗?反正要花时间,就让他们自己去尝试一下吧。有了第一题打的底应该会好很多。今天把书本收上来一看,确实发现了不少的问题。那么,这堂课就是针对学生的问题来进行讲解。
二、学生的问题。
1、是没有掌握好平移的方法。我们平移一个图形是点和线段的结合,通常抓住一个点,从该点出发,数出各条线段相应的格子数,进行相应的平移,这样省时省力。可是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一些观察不细的学生而言,容易数错线段的格子,观察也不够到位,在平移图形时就会发生图形的变形。在三年级是我要求他们多找几个点再逐点进行平移。现在学生平移过后的图形又开始变形了。所以,今天在课上我格外地讲图形平移的技巧,如点对点呀,线对线呀。哎,真是老生常谈,谈多了也不一定有效。
2、是图形的连续平移,而不是分别平移。
有些学生是根本没有弄懂自己要做什么,就开始拼命地做。如把平行四边形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4格。应该是平移5格后,根据一次平移后的图形再向上平移4格。班上有两个学生就把原图分别向右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4格。
3、是细节不够注意,譬如平移的方向箭头,格子数错,图形从哪个地方开始移呀。总之形形色色。
因为课堂上有了针对性,再加上中午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磨作业,所以,作业情况尚可,最起码没有三年级刚接触平移时的一塌糊涂。
篇二
四年级《平移与平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平移又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设计了六个环节,首先通过“看一看”让学生发现平行线的特征;再通过实际操作“移一移”“折一折”,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平行线的特征;通过后面的:“说一说”让学生知道在我们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平行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画一画”,学会画平行线,达到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最后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学会在立体图形中如何找平行线,达到对知识的巩固认识的提升。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渗透新课程理念,大胆开放自主探索空间,实现数学学习的“再创造”。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创设情境,架起新知与旧知的桥梁。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新课导入时,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再平移铅笔、观看生活中的平行现象的图片,从中使学生抽象出平行线的特点和它与平移的关系,不仅架起了新知与旧知的桥梁,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更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亲近感,激发了他们主动的探索欲望。
二、强化动手实践,拓宽探究空间。
《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必须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注重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例如上课一开始,我让学生根据原有平移知识来平移铅笔,从中发现平移与平行关系。再让学生通过“移一移”“折一折” “画一画”“找一找”的实践活动,经历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抽象内化平行与平移关系和平行的特点,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的探究性和创造性,而且体验到自已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三、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
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自已的观察和探索,自主发现、合理建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画法过程中,我并没有直接地讲授画法,而是让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先独立尝试,发现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已来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了问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更加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是我的第一次公开课,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我听取几位领导和老师的意见,总结出如下几点:
一、课堂中没有注意学生思维的发散。
数学课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发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是我自己在讲,而且整节课的语速太快,没有关注学生的接收情况,今后我要努力做到在课堂上说话的时候有轻有重。再就是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仅是就课本的知识进行教学,没有关注学生思维的发散,这对学生的成长以及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是极为不利的。
二、数学的生活化应用的不够到位。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讲述了平行的概念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一下生活中的平行的现象,而我忽略了这个环节。所以没有把本节课的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可能会让学生觉得学习的东西太抽象,应用不到生活实践中来
《平移与平行》教学案例研讨 篇4
一、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上的边与边的平行关系。(教材20页)
二、教学目标
1、经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平行线的特征,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2、通过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体会实物或图形中线段的位置关系。
难点:通过想象,找出实物或图形中的某些线段,并体会线段的位置关系。
关键:借助实物,发挥想象,帮助找出隐藏线段。
四、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模型。
学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盒子。
五、教学过程
(一)寻找长方体、正方体边。
1、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长方体、正方体盒子。
师:在上面你能找出几条边?
生:边找同桌边交流每个长方体、正方体各有12条边。
2、师演示教具。
在教具上把每条边的两端都标字母(a、b、c、e、f、g、h)。
(二)探究新知
1、同一平面上,边与边的位置关系。
(1)教师拿着长方体、正方体引导学生思考哪条边与哪条边有什么关系?
学生很快得出答案:线段ab与线段cd互相平行。
师:线段连线ef与线段gh呢?
(2)找一找。
根据上面的认知,请找一找还有哪些边互相平行。
学生可能会找出:
bc平行ad、ae平行dh,bf平行cg等等。
2、不同一平面上,边与边的位置关系。
(1)想一想:线段ab与gh有什么关系?
生:通过想象得出,线段ab与线段gh互相平行。
生:因为ab平行于cd,cd 平行gh,所以ab也平行于gh。
师:线段ae与线段cg呢?
(2)找一找。
与线段ab平行的边有那几条?
经过讨论、交流,学生得出结果,与ab平行的边有cd、hg、ef这4条边。
然后,再进一步提出:找出与线段bf平行的有哪几条边?与线段bc平行的有哪几条边?
3、相对面之间的对角线位置关系。
连线bd两点得线段bd,连线fh两点得线段fh。
师:连线bd和线段fh有什么关系?
借助教具,引导学生明白这样的两条线也互相平行。
然后,让学生再找一找,在长方体中还能找到哪些互相平行的线段和边,并在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三、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再拿出你们的学具,仔细看看它们的边都有什么关系,同桌互相说说。
提问:今天学习什么知识?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的那些边是互相平行的?
《平移与平行》教学案例研讨 篇5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将“空间与图形”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的想象能力。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18—19页的《平移与平行》。本课是第二单元《线与角》的第2课时。该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等概念以及平移与旋转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同时也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其他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处于生理、心理的发展期,情绪及心理素质不稳定,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以及合作创造的能力不强,但有一定的自觉性和独立完成动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
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课文第18页的内容即19页的“折一折”、“说一说”)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
2、借助实际情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平行线的特征。难点:理解“同一平面”的含义。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幻灯设备)水彩笔 长方形纸 方格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互相平行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过汽车开过后的车轮印吗?那现在老师带着大家一起看看,大家愿意吗?(课件出示机灵狗开汽车遇到红灯停了)
师:车怎么停了生:因为遇到红灯了(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安全知识:红灯停绿灯行)(车继续前行)
师:这是两条汽车行驶后留下的车轮印,你能说说是怎样的吗?
生:两条直线.
师:想一想,如果一直像这样,笔直的往前开,车轮印会怎样?谁能用这样的手势表示出来?
师:为什么你移动的这么慢,而且这么小心?生:因为这两条线之间的距离永远相等。
师:那咱们全班一起再来用手势表示一次汽车开过后留下来的车轮印好吗?
师:象这样的两条线或一组线(永不相交的直线)我们给他们起个名字平行线
板书 :平行线
师:老师这里有几条线你看是平行的吗?(实物投影)
生1:第一组不是,一条是斜的,一条是直的。
生2:如果延长的话他们会相交,所以他们不是平行的。(师用尺子把直线延长,验证结论)
生3:第二组不是平行线。
生4:我不同意他的说法,我认为是,这是两条直线,如果延长我们就看清楚了,两条直线用不相交,距离相等。
师:他说的对吗,很完整,大家鼓励他一下。(全班一起鼓掌)
师:刚刚我们知道了汽车开过后的车轮印是平行的,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中的格子纸和你手中的笔,把笔在格子纸的线条上平移,看看平移前后的两根线条是怎样的?(这一环节安排在方格纸上平移铅笔的活动,通过对平移前后图形的观察与分析,引出了平行线。)
生:永不相交,距离相等。
师:像车轮的两条印和铅笔平移前后的两条线条我们把他们叫做互相平行。
师:那怎样的线才是互相平行呢?生:永不相交,距离相等。
生:我认为还要在一个平面内,象这两只笔演示不在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但也不是平行的)
师: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板书)师: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用到平行线,(课件出示) 你还能举例子说说生活中互相平行的线吗?生1:把灯棍看成是直线,他们就是平行的
生2:大屏幕的上下的两个边。
生3:两个墙角所在的直线也是。(强调说清楚“两条边”“一组”“互相平行”)(体现事物的美)(让学生能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一些平行线进行交流,进一步体会平行线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事物的美)
二、找平行线
师:老师也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一起看一看。(课件出示:象棋盘,五线谱,房子)
师:在象棋盘中你找到了哪几组平行线?谁来指给大家看一看。师:请同学们在图中找两组互相平行的线段,并用不同的颜色描出来。(引导发现:在棋盘中横着的都是互相平行的,竖着的也是,这两组斜的也是)
师:小鱼向右平移5格,平移前后小鱼图形中的哪些的线段是互相平行的?(先同桌讨论,再汇报)(注意线段的读法)
3、既然我们知道了平行线,那现在考考你的眼力。(课件) 注意( )(强调延长)
三、画平行线
师:生活中有了平行线,变得更加美丽了,你会画平行线吗?翻开书本自学画平行线的方法,你可以边看边画。(学生动手画)
师:你觉得画平行线最应该注意什么地方?(三角板的直角板靠紧,按住直尺)(边总结注意点,教师边在黑板上示范)
会画了吗?下课后,画一组平行线。(通过前面的移一移,找一找,这时的孩子们对平行已建立了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利用自己对平行线的认识,去创造平行线,让知识在操作、比较中内化,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折平行线
师:刚刚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线,接下来我们来继续学习。现在我们来做个折纸游戏。请同学们在长方形纸上折两条折痕,然后打开,根据这两条折痕你发现了什么?(重点交流延长后交*还是平行,再次强调互相平行)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汇报你们的折纸情况。
生1:我的折法是这样的(见图1),我发现折出来的两条折痕交*在一起。
生2:我折出来的折痕没有交*在一起(见图2)。
师:如果把这两条折痕延长的话,这两条折痕会交*在一起吗?
生2:肯定会交*在一起。因为这两条折痕是斜的,所以延长后它们就会交*。师:还有不同的折法吗?
生3:我折出来的两条折痕就是延长也不会交*在一起(见图3)。师:这个同学的折法很特殊,如果把这两条折痕延长,会交*在一起吗?
生:不会。
师:那么这两条折痕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生:这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
师:下面我们能不能用纸再折出两条互相平行的折痕呢?(学生再次开始折纸。)
师:谁来介绍你的折法。
生4:我的折法是竖着折的(见图4),这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
生5:我的折法是斜着折的(见图5),这两条折痕也是互相平行的。(学生分别介绍自己的折法。)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了折两条平行的折痕的方法,那么你能验证它们一定是互相平行的吗?
生:可以用铅笔一点点移,就能发现是否互相平行。
师:这个办法好,但在移的时候注意铅笔不能偏离方向。
生:我有一个办法,在纸上画小方格,然后再数一数小方格就会发现它们是否互相平行。
生1:我有一个更方便的办法,只要量一量两条折痕的长度,如果一样长,那么它们也是互相平行的。
师2:看上去这是一个好办法,对所有的情形都适合吗?……
师:同学们介绍了很多验证的方法,下面请你们自己选择一种方法来验证,然后再进行交流。(折一折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折一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就互相平行的折痕进行讨论;然后可以鼓励学生讨论如何说明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平移与平行(补充课题)(1)你有没有什么收获?(2)你还想了解哪些和线有关的知识呢?
《平移与平行》教学案例研讨 篇6
《平移与平行》教学反思
四年级《平移与平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平移又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设计了六个环节,首先通过“看一看”让学生发现平行线的特征;再通过实际操作“移一移”“折一折”,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平行线的特征;通过后面的:“说一说”让学生知道在我们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平行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画一画”,学会画平行线,达到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最后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学会在立体图形中如何找平行线,达到对知识的巩固认识的提升。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渗透新课程理念,大胆开放自主探索空间,实现数学学习的“再创造”。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创设情境,架起新知与旧知的桥梁。《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新课导入时,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再平移铅笔、观看生活中的平行现象的图片,从中使学生抽象出平行线的特点和它与平移的关系,不仅架起了新知与旧知的桥梁,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更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亲近感,激发了他们主动的探索欲望。二、强化动手实践,拓宽探究空间。《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必须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注重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例如上课一开始,我让学生根据原有平移知识来平移铅笔,从中发现平移与平行关系。再让学生通过“移一移”“折一折” “画一画”“找一找”的实践活动,经历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抽象内化平行与平移关系和平行的特点,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的探究性和创造性,而且体验到自已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三、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自已的观察和探索,自主发现、合理建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画法过程中,我并没有直接地讲授画法,而是让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先独立尝试,发现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已来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了问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更加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平移与平行》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像能力,《平移与平行》就是属于“空间与图形”的学习领域,它是学生今后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几何形体的基础,教材中把双杠的两根杠和一根铅笔平移前后的线条抽象到纸面上,意在从“平移”中认识“平行”,体会平行的含义,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的知识、认识了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基础上学习的。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空间观念尚不丰富,因此,对平行的实质“同一平面和永不相交”很难理解;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借助辅助工具进行作图,这给作图增加了不少难度。
教学中,我通过生活中一些平移的动作,让学生充分体验平行线的本质特征:距离处处相等,当然不会相交。通过“平移”得到“平行”;平移是过程,平行是结果,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了解、尊重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平行的或清晰或模糊,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通过眼睛看,动手摆、折、画,认识平行的内涵,寻找画平行线的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描述平行的特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平行线。使学生积极动手,用手思考,在做中发现矛盾,在做中发现方法。让学生在自觉对比反思之后能感受到学习带给自己的改变,从而感受到成长的喜悦。
不足: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在认识平行线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理解一组线的平行与它们的长短无关。
困惑:画平行线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画平行线的方法,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画,从知识的本源处去探究。
《平移与平行》教学案例研讨 篇7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平移与平行》,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学生能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
2、借助实际情景,学生知道平行线的特征。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行线的特征。
难点:理解“同一平面”的含义。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幻灯设备)水彩笔 长方形纸 方格纸
一、初步感知互相平行
同学们,你们看到过汽车开过后的车轮印吗?那现在老师带着大家一起看看,大家愿意吗?
(课件出示机灵狗开汽车遇到红灯停了)
车怎么停了
(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安全知识:红灯停绿灯行)
(车继续前行)
这是两条汽车行驶后留下的车轮印,你能说说是怎样的吗?
想一想,如果一直像这样,笔直的往前开,车轮印会怎样?
(这两条线之间的距离永远相等。)
象这样的两条线或一组线(永不相交的直线)我们给他们起个名字平行线
板书 :平行线
老师这里有几条线你看是平行的吗?(实物投影)
(师用尺子把直线延长,验证结论)
刚刚我们知道了汽车开过后的车轮印是平行的,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中的格子纸和你手中的笔,把笔在格子纸的线条上平移,看看平移前后的两根线条是怎样的?
(这一环节安排在方格纸上平移铅笔的活动,通过对平移前后图形的观察与分析,引出了平行线。)
像车轮的两条印和铅笔平移前后的两条线条我们把他们叫做互相平行。
那怎样的线才是互相平行呢?
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板书)
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用到平行线,你还能举例子说说生活中互相平行的线吗?
(强调说清楚“两条边”“一组”“互相平行”)(体现事物的美)
二、找平行线
老师也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一起看一看。
(观察书图:象棋盘,五线谱,房子)
请同学们在图中找两组互相平行的线段,并用不同的颜色描出来。
(引导发现:在棋盘中横着的都是互相平行的,竖着的也是,这两组斜的也是)
师:小鱼向右平移5格,平移前后小鱼图形中的哪些的线段是互相平行的?(先同桌讨论,再汇报)(注意线段的读法)
三、画平行线
生活中有了平行线,变得更加美丽了,你会画平行线吗?翻开书本自学画平行线的方法,你可以边看边画。(学生动手画)
你觉得画平行线最应该注意什么地方?(三角板的直角板靠紧,按住直尺)
(边总结注意点,教师边在黑板上示范)会画了吗?下课后,画一组平行线。
四、折平行线
师:刚刚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线,接下来我们来继续学习。现在我们来做个折纸游戏。请同学们在长方形纸上折两条折痕,然后打开,根据这两条折痕你发现了什么?(重点交流延长后交*还是平行,再次强调互相平行)
现在请同学们来汇报你们的折纸情况。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了折两条平行的折痕的方法,那么你能验证它们一定是互相平行的吗?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平移与平行
(1)你有没有什么收获?
(2)你还想了解哪些和线有关的知识呢?
教学反思
1、通过前面的移一移,找一找,这时的孩子们对平行已建立了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利用自己对平行线的认识,去创造平行线,让知识在操作、比较中内化,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折一折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折一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就互相平行的折痕进行讨论;然后可以鼓励学生讨论如何说明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
《平移与平行》教学案例研讨 篇8
内容: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18――20页
设计者:黑龙江省黑河市第五小学 李晓明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会利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学习目标:
1、我要认识平行线。
2、我要学会画平行线。
教学重难点:认识平行线,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具准备:直尺,三角尺,一张长方形的纸,水彩笔,小字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师:请同学们来看大屏幕(播放录像:学校大门徐徐关上):
学校大门徐徐关上了,这扇大门在做什么运动?(板书:平移)
大门的这条边一开始在这个位置,平移之后,这条边到了这个位置。这两条边的位置具有平行的关系?
(板书:平行)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我要认识平行线。
2、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二、指导学习,完成目标。
(—)完成目标1。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平行。
(1)移一移,画一画
组织学生拿出2根小棒随意的摆放,让后用直线画出两根小棒的位置。小组交流有多少种画法。
(2)作品展示,引导分类
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出来,贴在黑板上,预计会有如下情况:
让学生分一分类,并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分?
引导学生在根据相交与否分有两类:1、3、4、6、7和2、5。
理解1和7延长后相交,体会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3)说一说
让学生说一说,书上的铅笔是怎么移的(平移),引导学生体会铅笔平移前后的两条线条是互相平行,平行线是一条线平移后得到的。
2、试一试,再次感知平行。
(1)找平行线
找身边的平行线,有困难的学生可用直尺移一移,再判断是否平行。
全班交流。
(3)折一折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把互相平行的线用相同颜色画出来。
引导学生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4)找一找。
找找生活中的平行线。
(二)完成目标2。
1、画一画平行线
(1)小组讨论如何画出一组平行线,小组试着画出平行线,展示说说这样画的依据。
(2)讨论这些画法的优点与缺点。
(3)自学数学书上介绍的方法。
(4)指名说一说,并板演,思考为什么可以这么画?
(5)自己画一画,再画给同桌看一看。
三、练习巩固,检测目标。
1、下面有几幅图,找一找,哪些图画中的两条线是平行线?
2、实践活动
(1)给小字典上的每个顶点标上字母
(2)说说哪些线是平行的,并写下来(如ab与cd)
(3)全班交流,进一步理解平行线
四、课后总结,拓展目标。
师:这节课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和不足,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在说说你都完成了哪些目标?
作业:下课后,找一找哪些物体上有平行线,和小伙伴们说一说。
《平移与平行》教学案例研讨 篇9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堂应是:“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那么这种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认为关键是使学生具备自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平移与平行”这节课设计思想是以活动为主线,展现知识的产生、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和自主参与的能力。
1、首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自主参与。
数学活动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着眼于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和谐发展。精心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便形成渴望学习的内部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本节课当学生从常见的车辄印中把生活中的现象用数学观点来认识,并惊奇的发现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平行线,从而激起学生对平行线的好奇心,进而使学生有一种对平行线强烈的探求愿望。这种探求愿望促进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的形成。
2、创设操作情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动中形成自主参与的方法和能力。
教育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本节课教师在组织学生摆铅笔、平移铅笔、折纸、画平行线的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多张白纸、不同的格纸、直尺、三角板等许多材料,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间,果然面对多种材料学生有的利用格纸上的平行线、有的利用物体平行的特点、有的利用折纸的技能。尤其在学生们非常喜爱的折纸活动中各种奇思妙想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预设。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们不仅充分利用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并且积极的乐于创造,想要与众不同。因此我想到平时因为害怕学生出问题、走弯路,教师提供单一有用的材料、提出过于具体的问题、提出过于严格的要求、限定较少的时间,确实限制了学生思维空间。因此学生的发展关键是教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氛围,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探究,允许学生充分思考甚至想像。允许学生有错、走弯路,这样学生才能有真切体验,在体验中丰富经验、获得方法、形成态度、享受快乐、得到发展。
3、不断学习和实践,加强教师的自身修养。
活动的开放式的课堂,对于一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准备。我的体会是这样的。
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做好教学预设,做好可能突发问题的应对方案,才有备无患。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再有,在课堂上如果遇到学生引发的在意料之外的问题时,教师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已有经验教训则尤为重要。加强学习、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是积累经验的方法。
《平移与平行》教学案例研讨 篇1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p18~p20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实物和操作活动,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2、能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3、感受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渗透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的思想。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线,会利用三角尺画平行线。
教学难点:会利用三角尺画平行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看图中的双杠,在我们漂亮的操场上有见过这样的东西吗?
师:知道它的名称是什么吗?
师:现在老师把双杠上面的两根杠子画下来,你们看其实就是我们前面学习的什么线?
师:现在你们看看这两条线之间的宽度一样吗?孩子们观察的真仔细。现在我还要考考孩子们的想象力,请你们闭上眼睛,如果我们把这两条直线无限延长,穿过了我们的教学楼,穿过了武侯大道,它们能相交吗?
有两条直线,它们之间的宽度一样,而且延长后又永远不相交的,像这样两条直线,我们就叫它们是平行线。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师:那么如何去判断哪些直线是平行线呢?它有什么特点呢?那就要靠孩子们仔细的观察、思考去寻找答案了。
出示格子图 移铅笔
①感知特征
请孩子们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铅笔)现在我将这支铅笔放在格子图上,用颜色笔把铅笔的位置标注出来,然后把铅笔向右移动3格,看看现在铅笔位置和原来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向右移动了3格)我们也用颜色笔把铅笔现在的位置标注出来。刚才这过程其实这就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平移。那我们到底怎样从平移中得到直线间的平行关系呢?(板书:平移与平行)我们接着来研究。
现在我们在铅笔原来的位置上找3个点,这个点平移了3格,这个点也平移了3格,那么这个点呢?(师分别指着3个点),也就是这两条直线之间的宽度怎么样?(一样、相等)宽度一样,我们换个词就说它们的距离相等。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它们向上或向下延长,会相交吗?(不会)。所以像这样的两条直线,它们之间的距离相等,而且永不相交,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一条直线能不能说平行呢?(生:不能)
②感知一组平行线
两条直线能互相平行,那么3条、4条或更多直线能不能互相平行呢?现在我们再来移一移铅笔。那我们把铅笔再向右平移两格(教师操作:把铅笔放在第二根线上移动,并用颜色笔标注出来)。它和第二条线相隔了几格?(2格)每个点都相差了2格就说明这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延长后会相交吗?那说明它们是互相平行的。
我们再来看看第三条直线和第一条直线相隔了几格?(5格)它们是互相平行的吗?为什么?(距离相等、永不相交)
归纳:第一条直线既和第二条直线平行,又和第三条直线平行,就说明这三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我们就把它们称为一组平行线。
③感知平行线与直线的长短无关
其实我们要判断平行线,首先看看是否是直线,然后看他们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如果它们的距离相等了,也就是永远不会相交了,这就是平行线的3个特征。
刚才我们移动铅笔画出来的直线是一样长的。如果我们画出来的直线不一样长又能否平行呢?我们再来移一移铅笔,(拿出准备好的半截铅笔,移动铅笔时故意弄断。)向右移动2格后用颜色笔标注出来。现在我们来看这条线能否和其它的直线平行呢?首先我们来看它是不是直线?它们之间的距离相等吗?这两条直线会相交吗?既然所有的条件都符合了,说明它也是和它们互相平行的。换句话说:两条直线或几条直线是否平行与直线的长短有没有关系?(没有)
④感知不同方向的平行线
刚才我们看到的平行线都是什么方向的?(竖着的)如果我们把铅笔换个方向去平移呢?想一想它移动后位置上的直线与原来位置的直线是否平行?(师演示水平方向向上移动。)再往下移动呢?那这组直线平行吗?
如果把铅笔再换个方向呢?(师演示向右倾斜移动和向左倾斜移动)
小结:你们看,它们不管在哪个方向,只要它们之间的距离相等,它们就互相平行。也就是说:同一个方向任意几条距离相等的直线,它们都是互相平行的。
三、画平行线
①虽然我们认识了平行线,但是想把它画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没有关系,有老师在,你就不用怕了。先看看老师是怎样画的。(师演示画的过程)归纳出画平行线的要领:1、定 2、靠 3、移 4 画。
②学生动手画,师巡视对学困生作辅导。
四、巩固应用。
1、试一试第1题
①孩子们会找平行线了吗?那我们就来试一试。请打开书第18页刊第1题。请仔细阅读后找出这幅图中有几组平行线,并用不同的颜色描出来。
②展示交流。
2、试一试第2题
出示小鱼图
①我们以前学习过平移,仔细观察小鱼平移了几格,平移前后小鱼图形中哪些线是互相平行的?(学生指出来。)
②再请孩子们看小鱼眼睛移动前和移动后是否平行呢?(不平行)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是直线,而平行线的前提是必须是直线,而眼睛是曲线,所以它们不是平行线。)
3、折一折
①刚才我们认识了平行线,也知道了它的特征,你想亲自来折一折平行线吗?那请动手吧!折好后请你用水彩笔描出来。
②展示交流。
4、说一说
①下面我要考考你们的观察力,在我们教室里找一找,哪些是平行线?
生寻找汇报。
②我们再来看一看书上19页。说一说哪些是平行线。
《平移与平行》教学案例研讨 篇11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加强动手操作,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鼓励学生大胆突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现就以《平移与平行》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片断一:刚刚我们学习了平行线,接下来我们继续深化认识平行线。现在我们来做个折纸游戏。请同学们在长方形纸上折两条折痕,然后打开,说说根据这两条折痕你发现了什么?
生折纸后汇报折纸情况。
生1:我折出来的两条折痕交*在一起。
生2:我折出来的折痕没有交*在一起,但折痕是斜的。
师:那折痕延长后会怎样?
生2:延长后会相交。
师:还有不同的折法吗?
生3:我折出来的折痕就是延长也不会交*在一起。
师:那么这两条折痕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生3:这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
师:下面我们就用纸再折出两条互相平行的折痕。
生操作,汇报折法。
生4:我是竖着折。
生5:我是斜着折。
生6:我是横着折。
师:那你们怎么判断它们是一组平行线呢?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放飞思维的翅膀,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1:很简单。只要看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不是处处相等就可以了。
师:有道理,不过有时候眼睛是很难看准的。
生2:我用平移的方法,拿一枝铅笔和其中一条折痕重合、平移,看是不是能平移到另一条折痕上。
师:这个方法很好,但要注意控制好方向。
生3:拿一根小棒,和折痕之间的距离一样长,放在中间,平移这根小棒,这很容易看出折痕之间的距离是不是相等。
生4:用尺子量一量两条折痕之间的长度,首尾中间各量数次,如果一样长,说明它们是一组平行线。
生5:用三角尺和直尺配合,和刚才画图的方法一样就可以判断了。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来验证折痕是否平行,真了不起,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验证一下。
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渗透新课程理念,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用手思考,实现数学学习的“再创造”。具体体现在:
一、强化动手实践
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就要改变“耳听口说”这样简单的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基于这一理念,在课一开始,我就通过“平移铅笔”、“找平行线”、“画平行线”的操作活动,经历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内化平行与平移的关系和平行的特点。又通过本环节“折一折”的实践活动,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平台,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的探究性和创造性,而且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鼓励学生大胆求异
教师在教学中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的思维方式“旁逸斜出”,而不是“墨守成规”。在学生已学习了平行线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讨论如何说明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学生开始了激烈的讨论,智慧之花也在迸发。出现了以下几种解题策略:(1)用铅笔平移的方法来判断。(2)根据平行线的特点,借助小棒来判断。(3)用尺子量两条折痕间的长度。(4)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来判断。同样的一个问题,学生能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来解决,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题技巧,而且还可以发挥儿童的独特见解。
《平移与平行》教学案例研讨 篇12
教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 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具准备:
三角板,直尺,一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活动一:看一看。
观察图中的有很多组平行线,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先让学生用小棒移一移,然后说说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活动二:移一移。
1.用小棒,放在p17第一题的一条线段上平移,说一说哪两条线段是平行的 。2.观察p17的小鱼图,小鱼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了几格?那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活动三:折一折。
通过折一折,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1.自己折一折。2.讨论:你折的是平行线吗?3.鼓励学生讨论如何才能说明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
——活动四:画一画。
1.观察老师如何画一组平行线。2.自己尝试着画一画。3.相互交流画平行线的心得。4.展示自己所画的一组平行线。
[板书设计]:
平移与平行
平移 平行
《平移与平行》教学案例研讨 篇13
本课主要是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平行线,能借助直尺、三角板等工具画平行线。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平行线、画平行线。而画平行线,更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初步研究教材后,我设计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1、创设情境,认识平行。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在导入部分,我找了几张同学们熟悉的图片,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初步认识平行。2、观察思考,寻找平行。在初步认识平行后,我又安排了三个层次,让学生寻找并深入体验平行。先是在生活中找平行,并用刚才所学的数学语言来表达。接下来在铅笔盒中找平行,为下面的创造平行作铺垫。然后让学生在学过的图形中找一找,共有几组平行线。最后在一个正方体的*图中找平行,发展学生的空间感,并结合实物观察,体验不同平面的两条边。再次感受平行的概念,深刻体会同一平面的意义。3、动手操作,创造平行。让学生想办法在格子图和白纸上各自创造出一组平行线。 4、观察感悟,画出平行。让学生自学课本上画平行线的方法,再通过任意画一组平行线,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过一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这三个层次,让学生掌握画平行线的方法。5、归纳收获,总结平行。
课堂教学中,总体感觉时间非常紧张,在学习画平行线时显得太仓促了。教学怎样画平行线比较费时,学生不能很快接受并掌握。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为何不能较快地掌握呢?照着书上一模一样地画,怎么也这么难呢?看着一些同学在画平行线时,不知道尺到底该怎么放,真为他们着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课后我认真地反思了这节课的成败。不是学生的问题,是我教学方法的问题。学生虽然会模仿书上的画法,但是并不真正理解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法来画,所以只要线条换了个方向,学生就无从下手了。看来问题出在平移,怎样才能让尺平移。为了让所有同学都看清楚这一发现,我在课件中做了一段动画。小正方形在格子图中沿着某条直线平移,为了让学生感受不同方向的平移,我还在动画中转动了格子图的方向,小正方形照样也能沿着某条直线平移。在这一活动过程,学生深刻理解了平移的方法,只要让物体沿着某条直线移动,就能实现平移。有了以上的铺垫,此时,再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让三角板平移,学生就不难想到再用一把直尺就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它紧靠三角板的另一条边,固定直尺,就能让三角板沿着直尺的一条边平移了。而且方法也不止书上的一种。对于没有想到办法的同学,也可以让他们在书上寻找答案,自学课本上的内容。
学生有了平移的体验,在画平行线时,感觉轻松了许多,也节省了不少时间,更让人惊喜的是,有同学用了不同的方法画出平行线。有同学想到了用另一块三角板或量角器代替直尺,起到沿这一条直线平移的作用,只要是直的都可以利用。还有的同学发现用直尺靠在三角板的第三条边,同样也能让它平移。更有同学把直尺与三角板交换位置,让直尺沿着三角板的任意一条边平移。
在这一部分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画平行线的方法,还能灵活地运用它。同时,在活动过程中,他们发现了更多有关平行线的知识。比如:能画出无数条互相平行的直线,但是过直线外一点却只能画出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以及如何检验所画直线是否平行的方法。
《平移与平行》教学案例研讨 篇14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学重、难点]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棒、三角尺、直尺
[教学过程]
一、平移
平移铅笔:让学生动手用铅笔在方格纸上移一移,并说一说移的前后铅笔的位置关系。说明铅笔平移前后的线条是互相平行的。
二、平行
1、移一移:
第1题:这幅图中有许多组平行线,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先让学生用小棒移一移,然后说一说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第2题:本题平移后线段之间的平行关系是比较复杂的,特别是寻找一些斜线之间的平行关系学生可能更困难一些。可先安排一些简单图形如:菱形、直角三角形等,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在平移前后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2、折一折
通过折一折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活动中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就互相平行的折痕进行讨论;然后可以鼓励学生讨论如何说明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
3、说一说
在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平行线。根据书中给出的图片,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还看到了哪些平行线,与同学交流。
三、画平行线
教学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
四、实践活动
从长方体和正方体中找平行线。
《平移与平行》教学案例研讨 篇1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平行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平行线。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同一平面内 ”“互相平行”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画平行线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尺子,三角板,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入,观察发现
生开窗户。
开窗户过程中,这扇窗户在做什么运动呢?
是的,平移是我们上个学期学过的知识,你们学得很好。我们看,窗户的一条边一开始在这个位置;平移之后,到了这个位置。你知道这条边与这条边的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平行线。
老师这里有几幅图,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图画出了你心目中的平行线?
看来,同学们对平行线都有自己的认识。到底你的想法对不对呢?,学完这节课后,相信你一定能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二、积极参与,探究感受
窗户这两条直直的边我们可以看成是两条线段,这条线段如果向两端无限延伸、延伸。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看到的两条直线会怎样?会相交吗?
师:都说眼见为实,这两条直线我看到的部分的确是不相交的,可是无限延伸之后我看不到,你凭什么说他们永远不会相交呢?
宽度一样,其实就是说他们的距离处处相等。(课件验证)
因为他们的距离处处相等,无限延伸之后始终保持着这样的距离,所以,他们永远不会相交。
(板书并口述: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两条直线相互平行,我们也可以说其中一条就是另一条的平行线。
如果我们把两条直线分别标上名字,AB和CD,我们就说直线AB平行于直线CD.
我现在如果把这两条直线都斜过来,现在他们相互平行吗?为什么?
生活中的平行线
这些直线是相互平行的,生活中你还能找到这样的平行线吗?
看来生活中的平行线还真不少。有个小朋友叫淘气,他发现所有的窗户都太像了,没有一点儿创意。于是,他设计了这样的新型窗户。
你能接受淘气的设计吗?为什么?
刚才同学们找到的都是静止的,现在让我们看看运动中的平行线。
每周一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国旗的上边从这里平移到了这里,他们是相互平行的。
再看看这副图。箭头从这里平移到这里。同学们,线段 HG一开始在这里,平移后到了H1G1,线段HG和线段H1G1平行吗?那你能从平移前后的箭头中,找出类似的相互平行的线段吗?
画平行线
教师演示三角尺平移法,
注意点:1、对 2、靠 3、移 4、画
学生画。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概括新知
学了这节课后,你对平行线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平行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