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学教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精选2篇)

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精选2篇)


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精选2篇)

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

  3、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注意问题】: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多百分之几的意义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记忆类型和套用公式方法解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观看火车的相关课件!

  (出示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二))

  谈话导入:同学们,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的老百姓出远门首选的交通工具便是火车,铁路系统也因其在交通客运中的地位而被人们称之为“铁老大”。但是,火车的服务质量、速度等却没有多大的改变。这种情况直到1997年至今,全国铁路经过多次大面积提速,而得以改变,人民群众坐火车出行也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对此做了一个相关调查: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课件展示情景图

  从1997年至今,我国的铁路已经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提速,有一列火车,原来每小时行使80千米,提速后,这列火车的速度比原来增加了40%。现在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学生仔细读题,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条件:

  原来是80千米,

  提速后,这列火车的速度比原来增加了40%。

  问题:

  现在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能否用线段图理解。

  学生尝试画线段图。(小组合作讨论)

  80千米

  增加40%

  原来:

  现在:

  ?

  80千米

  增加40%

  原来:

  现在:

  ?

  3、根据线段图,分析关键条件。

  关键理解这列火车的速度比原来增加了40%,也就是说现在的速度比原来的速度增加了原来的40%。

  4、独立解答

  汇报交流:

  方法一:第1步先求火车比原来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第2步求现在这列火车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80×40%=32(千米)

  80+32=112(千米)

  方法二:第1步先求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第2步用单位“1”的具体数量乘以这个百分数求现在这列火车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80×(1+40%)

  =80×1.4

  =112(千米)

  二、试一试

  出示生活中的折扣问题:

  游乐场的门票原来每张30元,“六一”期间八折优惠,购买一张门票能省多少元?

  讨论“八折”是什么意思?

  “几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八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0%。

  学生理解题意自己解答:

  1、先求现价是多少?

  30×80%=24(元)

  再求节省多少?

  30-24=6(元)。

  2、先求现价比原价降低了百分之几?

  1-80%=20%

  再求节省多少?

  30×20%=6(元)

  四、拓展练习

  街心公园的总面积为24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道路等占公园总面积的25%,其余为绿地。街心公园的绿地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要鼓励学生尝试用两个不同方法解答,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五、扩充知识:

  我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大家知道吗?(如果有学生知道,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他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发明的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的产量要高很多,所以我国的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增加。

  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1、先求出原来每小时多行了多少?

  80×40%=32(千米)

  80+32=112(千米)

  2、先求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80×(1+40%)

  =80×1.4

  =112(千米)

  答:现在的速度是112(千米)

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6年级数学第11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教材通过创设“水结成冰块”的情境,引发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探寻解决的办法,从而真正理解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并由此及彼的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二、学习目标

  1、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观察表格,提出问题

  (1)师:这里有一份关于百大超市和国光超市七月份、八月份销售金额情况统计表。如果你是经理,看了之后,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七月份 百大超市 国光超市

  八月份 40万元  50万元

  20万元  30万元

  (2)同桌讨论

  (3)学生汇报

  (4)师:两个超市七月份的销售金额都比八月份有所增加,其增加的金额都是10万元,通过这个数据我们能说两个超市的增加幅度一样吗?

  (5)小组讨论

  (6)汇报:要比较两个超市的增长幅度,必须进行第二次比较,即百大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金额多百分之几?国光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金额多百分之几?

  2、出示课题:百分数的应用

  (二)自主构建,探究新知

  1、解决“百大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金额多百分之几?”这一问题。

  (1)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提示:

  要求百大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金额多百分之几,就是要求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通过小组研究,你们认为这道题应该怎样解答?

  生1:50÷40

  生2:(50—40)÷40

  生3:(50—40)÷50

  ……

  (2)学生评议,理清思路

  ①学生评议时,引导他们画出线段图:

  ②启发学生思考:“百大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金额多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在比较?

  ③得出结论,列出算式:

  要求百大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金额多百分之几,就是求“百大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多的金额”是“七月份销售金额”的百分之几?

  列式: (50—40)÷40

  =10÷40

  =25%

  ④引导学生说出第二种解法:

  师:还有别的算法吗?

  ⑤交流汇报:

  50÷40—1=125%—1=25% (结合线段图理解)

  2、解决“百大超市七月份销售金额比八月份销售金额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①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解决了自已提出的问题,老师也有一个问题,你们能帮老师解答吗?”

  生:能。

  师:“百大超市七月份销售金额比八月份销售金额少百分之几?”

  ②学生列式解答:

  生:(50—40)÷50

  =10÷50

  =20%

  ③引导学生小结:被除数相同,但除数不同,多百分之几与少百分之几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㈢巩固应用、深化提高

  1、解决问题

  ①国光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金额多百分之几?

  ②国光超市七月份销售金额比八月份销售金额少百分之几

  (1)列式解答:

  (30—20)÷20=50%

  (30—20)÷30≈33.3%

  (2)观察发现:

  师:你认为解答的关键是什么?

  生:求百大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金额多百分之几,就是求“百大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多的金额”是“七月份销售金额”的百分之几?

  师:解决今天的问题关键在于把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问题。

  其实我们以前也运用过转化的方法,你还记得吗?

  生:上个单元学习圆的面积时,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的。

  师:转化的方法是我们学习、研究数学的好办法。以后遇到难题时也可以用转化的方法试试。

  2、做课本“试一试”第(1)题。

  学生自已读题,说一说几成是什么意思后独立完成。

  3、解决实际问题:

  师:据了解赣州为了迎接宋城文化节活动,正在大搞绿化工作,一个绿色的赣州将展现在我们眼前。在叔叔、阿姨的绿化过程中遇到一个问题,你们想帮他们来解决吗?

  出示题目:赣州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比原计划多造林百分之几?原计划比实际少造林百分之几?

  4、小调查:

  ⑴调查你家上个月和这个月用水、用电的量,并进行比较,从比较中你发现了什么?

  ⑵了解一下你班上同学零花钱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看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