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文教案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三套第六讲 怎样把文章写生动

作文辅导第三套第六讲 怎样把文章写生动


作文辅导第三套第六讲 怎样把文章写生动

第六讲      怎样把文章写生动

第一节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顾海根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写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2、在写记叙文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几种表达方式,将文章写生动。
二、教学难点 :
如何在习作中将几种表达方式恰当的综合运用。
三、教学形式:
辅导、讲解、习作练习。
四、教学内容: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要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必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根据不同的文体,可重点以一种或两种表达方式为主,但根据内容的需要,可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中的几种方法融合于同一篇文章中。
这里重点谈一下记叙文中描写方法的运用及记叙与议论、抒情的结合。
记叙文是写人叙事的文章,常以叙述的方式表达内容。既然是写人叙事的,当然就离不开对人物、景物和场面的描写,记叙文中的描写主要在这三个方面。
一、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活动进行描写,还可运用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和白描。
(一)语言描写
1、语言描写的作用
①古人云:“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总是切合他的年龄、身份、地位和经历的,反映他的思想感情。
如《变色龙》里的奥楚蔑洛夫的语言,就构成了他“变色龙”的形象,“闻其言,见其人”。我们描写人物语言,目的就是揭示人物的性格,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②语言描写有时还被用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经过。
例如《孔乙己》中作者写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的取下黑板说:“孔乙己长久没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与喝酒人的一段对话“……谁晓得,许是死了。”到孔乙己再出现时,坐在地上,用两手走过来的。这短短一段对话,省去了冗长的叙述交代,也写出了一般人对孔乙己的悲惨命运的冷漠态度。
2、语言描写的内容
语言描写的内容包括对话独白。独白的运用戏剧中较多见,用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对话描写是我们写作中常用的。人物的对话必须抓住人物特征性的语言,才能揭示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孔乙己这个人物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反映封建落魄文人的形象。显然,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人与性格外向直率人的语言是不同的,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与普通老百姓的朴实话语不同,学生的语言和长者的不同,等等,所以人物的对话、人物的语言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
(二)行动描写
对人物的行为、动作的描写。
人物的行为完全受其思想意识的支配。因此写人物的行动也就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儒林外史》中对严监生寿终正寝时,为了两根灯蕊费油而竖起两根手指的描写,写他的吝啬,现在已成了尽人皆知的故事。
描写人物行动要注意两点:
1、行动描写应显示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不同性格的人,对于同类事件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如《水浒传》中林冲的妻子被高衙内调戏,林冲不敢得罪顶头上司高俅,忍气吞声,受诬屈打成招,鲸面发配,一路委屈求全,直到火烧草料场才忍无可忍,跟仇人兵刃相见,造反逼上梁山。而鲁智深截然不同,他指责高衙内,暗中保护林冲。两人不同行动反映了不同的性格和内心活动。林冲是安分守己,逆来忍受,鲁智深见义勇为,舍己救人。
文学创作中,有时可以写人物的静止以透露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极度忧郁或沉入深思的人,会忘了点烟,或被火柴烧伤了手会不觉得。这个人手的静止行为表现了其思想活动。
2、精选词语,把人物动作写得准确、具体。
如鲁迅小说《药》中,华老栓从枕头底下掏出洋钱,抖抖的装入袋底,按了两下,写出贫困、俭朴而谨慎的华老栓的形象。
(三)肖像描写
对人物的容貌、姿态、神情、服饰特征的描写。外貌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一环。
进行人物外貌描写,有两个注意点。
1、要写人物的外貌特征
一是不宜从头到脚,不分主次进行描写;二是不能千篇一律,女的都是“沉鱼落雁,羞花闭月”,男的都是“腰圆膀粗,浓眉大眼”,写人物外貌必须抓住特征,着力表现这些特征。
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写他穿的虽是长衫,可又脏又破,说明他是读书人,不同于短衣帮。“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带着伤痕”,说是他穷,生计艰难,偷了书遭人吊打。虽然简短,但一个封建社会里为科举葬送了一生的穷愁潦倒的读书人的形象就表现出来了。
又如鲁迅小说《故乡》中的豆腐西施“两手搭在髀间,两脚分开,活像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些都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征,让人永记不忘。
2、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写外貌是种手段,目的是塑造人物性格。成功的外貌描写,可以从人物的眼神、表情、姿态中看出他的个性和命运。
如《沙家浜》“智斗”一场中的刁得一皮笑肉不笑的脸部表情,骨碌打转的眼神,写出的奸诈狡猾和阴险;阿Q头上的癞疮疤成为阿Q头上的一大特征,这疮疤在他发怒时会通红起来,而且这癞疮疤上第一次领教了他的精神胜利法。
(四)心理描写
对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的描写。
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也是在于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写人物的心理能直接描写人物的七情六欲,把单靠外部形象难于表现的内心感受揭示出来,这是语言、肖像等描写所不及的。
心理描写有以下几种:
1、心理概述:
就是作者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直接叙述。这是作者对人物的心灵进行剖析、评价,表现人物当时当地的思想活动或一段时间内思想的发展变化,行文上比较自由方便。
2、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犹如电影中人物思索时的画外音,把人物的思想活动和盘托出,呈现在读者眼前,可以写得极为细腻真切。
3、特殊的心理描写——梦境和幻觉
梦境和幻觉跟人物的内心活动密切相关。可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如电影《闪闪的红星》中冬子思念父亲,向往美好生活,表现在画面上的是眼前的幻景——迎春花遍地,父亲带领队伍回来了。
同学们作文中常用做梦来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写梦幻世界表达自己的向往、追求、思想性格和精神风貌。
梦境、幻觉跟人物的生活和经历相联系,是人物在不随意的精神活动中对生活、经历的认识,是人物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质、愿望顾虑的一种曲折表现。
因此,人物的心理用梦境来表现,则增添了抒情和浪漫的色彩。
当然人物的心理活动也可用动作暗示和景物衬托,这里就不赘述了。
(五)侧面描写(也称间接描写)
描写对象周围的人和事物,对所描写的人物起烘托作用,使所描写的对象更为鲜明,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1、有的是用其他人物的反应来表现人物。
如汉乐府诗《陌上桑》描写采桑女秦罗敷的美貌,作者不从罗敷本身正面实写她的美貌,只从旁观者的神态和动作中加以虚摹烘托,表现罗敷美到极点。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峭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2、有的是用别人的话语来赞扬或贬斥。如别人背地里对描写对象的评论性话语等。
 3、有的用其他人物的对比来突出主要描写的人物。
鲁迅先生说:“优良的人物,有时候是要靠别人来比较衬托的。例如上等与下等,好与坏,雅与俗,小器与大度之类。没有别人,即无以显出这一面之优。”所谓“相反而实相成者”,就是这个道理。
4、有的用写景来衬托人物性格。
如《红楼梦》里黛玉的住所“翠竹夹路,苔苔满地”“凤尾声声,龙吟细细”,寥寥数笔,烘托出黛玉孤高自许,不同于凡俗。
(六)细节描写
写作中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情的描写。
细节虽然细小,但能具体地突出人物形象,超过一大篇笼统的叙述。
细节描写应注意两点:
1、细节必须真实
如鲁迅小说《故乡》中,写闰土从“我”家里拣东西,除桌椅之处,还要了“一副香炉和烛台。”这一细节,真实地表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许多农民不满现实而又寻求不到正确的反抗道路的精神状态,只能寄托于求神拜佛。
2、细节必须典型
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的,因此必须选择最能表现主题和人物的细节。
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根灯蕊,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他的妻子赵氏挑掉了一根,才一命呜呼。这个细节入木三分刻划了严监生性格的基本特征——吝啬。这样的细节对表达主题和人物形象起到特有的作用。
有的对人物动作细致描写。如“他弯下身,拣起几个纸团,走近垃圾箱,扔在里面。”这一系列动词写出了人物自觉主 动地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良好行为。
(七)白描
原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
写作中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绘鲜明生动的形象。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出场时的外貌:“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又如《故乡》一文中豆腐西施“两手搭在髀间,两脚分开,活象画图仪器里的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作者仅简洁几笔,栩栩如生地勾勒出了两个人物的形象特征。
二、景物描写
是对景物和周围环境、陈设进行描写。
它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可详可略。
1、景物描写的略、详、静、动。
①有的 略加点染就是诗情画意的。例如《社戏》中的写景:“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散发出来的清香,夹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夜色和我的心情。
②景物描写有详细描写的,构成整个画面。
如《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对景物细描表现宝玉的才思敏捷。中长篇小说中都有大段景物描写,展现一个地方、一个季节中的画面景象。
③景物描写中有静态的景,也有动态的景。
如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前六句的静景,第七句“风吹草低见牛羊”,写出了动景。这是静景与动景结合的一例。动景使整个画面被赋予了生命一般顿时活起来了。静景和动景结合,使整个画面写出了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景色壮丽,气象粗犷雄浑。
也有用动态来写静景的。《社戏》中“淡黑的起伏的连山,……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静止的远山的移动,是观察者错觉,写出了船行之快。
2、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②烘托人物形象,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烘托主题。
如写秋风一阵凉似一阵,树叶纷纷落下,预示着人物的悲惨命运即将来临。又如《窦娥冤》农历六月初三斩窦娥,这时阴风席卷,大雪纷纷扬扬的落下,预示窦娥的清白,一场冤案将发生,连老天都为她鸣不平。
③景物描写能推动情节发展推移。(例略)
三、场面描写
把人物置身于一定的活动场合内进行描述。
场面描写与环境(景物)描写不同。景物(环境)描写直接描写的重点对象是客观环境或景物,场面描写的重点是几个或众多人物的共同活动。
场面描写三个要求:
1、要有重点,点面结合,有条不紊。
场面有大有小,人物众多,事件繁杂,因此必须理出头绪,分别主次,点面结合,有条有理地描写,不能涉及一点或一个人,也不能面面俱到。如大到写一个广阔的战场,小到写一庭一院一室都是如此。
2、写出特定的场合的气氛
众多人物在一个特定场合,言行因人而异,但必然有一个心民事件,围绕这个事件,写全场表现出的某种气氛(或喜或悲、或忧或愤、或秩序井然或喧嚣杂乱),这就应当抓住重点着力描绘。如人民为周总理灵车送行的场面,写出了人民怀念周总理的沉重悲愤心情,写出了当时悲壮的场面气氛。
3、运用多种方法、技巧描述场面。
场面描写的背景是景物和具体环境场面,既要写众多人物行动语言,也要写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既要写人物所言所行,也要写笼罩一切、支配一切的全场气氛,因此在场面描写中,也得写人物的语言、心理,运用抒情、议论及插叙等不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再现场面,创造气氛。
在记叙文的写作中,除了运用描写的方式外,还需将记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在记叙文中,记叙是基本的表达方式,但也夹有议论或抒情。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有两种基本方式:
一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是记叙,而开头或结尾部分是议论或抒情;
二是边议论(或边抒情),通常称为夹叙夹议(或记叙与抒情相结合)。
不管那种方式,记叙是议论和抒情的基础,而议论和抒情是记叙的深化。
一般说来,在记叙文中,对人物、事件、景物的描述比较具体,而议论和抒情力求精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作者在比较具体地记叙了三位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之后,写道:“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到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有什么一种品质,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的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活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这段议论抒情,话语不多,却在前面叙述的基础上,充分揭示了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全国人民对他们无比热爱和崇敬之情,有力地表现主题,增强了文章感染力。
同样在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议论文中,也有记叙,这一是对议论对象的交代,一是议论时的举例。但这记叙是言简意赅的。如《劝学 》篇中的一段“骐骥一跃,……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来说明“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叙事简明扼要。
在抒情性较强的文章中,往往是寓抒情于记叙中,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如《白杨礼赞》中,有的地方通过写景来抒发感情。如对白杨树干、枝、叶、皮的描叙,作者把对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精神的崇敬之情,完全渗入到对白杨树的描绘之中,这是间接抒情的方法。
而在记叙内容基础上,直抒胸臆,这是直接抒情。如上文举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总之,不论那种文体,记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一定要注意内容方面的内在联系,要注意表达方式转换时衔接自然,使文章融为一体。更不能不看边际空发议论,空头抒情,与上文内容不相及。
五、课后练习
(一)片断描写
1、写一位同学的肖像,抓住其外貌特征,突出反映他性格爱好的主要方面,展示人物形象。或写一位教师的肖像、语言、行动,反映他课堂教学严谨而又灵活的方法。
2、写一个体育活动或竞赛的场面,或写偶尔遇到的一个车祸场面,反映出场面的气氛。
3、写学校的一处或家中的庭院的景物、环境,反映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布置习作
1、《超市购物》
2、《我们校园的面貌变了》
3、《我》
4、我所敬慕的一个人
5、使我深受教育(或启迪)的一件事
要求:能综合运用两种以上表达方式
六、教学建议
用3教时授完

 

第二节    谈文学创作中的想象
          顾海根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文学创作中想象的运用能使文章内容更生动、更形象、更丰富。
2、写作过程合理运用想象(推想、联想、幻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合理想象写好文学性较强的文章
三、教学形式
讲解、辅导、举例、习作
四、教学内容(讲解)
想象。文学创作中的想象是指作者进行艺术概括时,把某些有内在联系的生活现象,熔铸到一个生动、具体的典型环境和典型形象中去的思维活动。
文学作品中的想象可分为推想、联想和幻想几个方面。
(一)推想:
作者根据生活经验,根据主题需要,对人物、事件进行种种合理的推测,从而完整地显示文章思想内容。
如作家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中,作者对小二黑和小芹如何冲破封建势力进行恋爱,最后获得圆满结合进行了合理想象,符合生活的真实。
(二)联想:
作者根据典型化的原则,由此一事物联想到彼一事物;或把生活中类似人物的特点联系起来,塑造成一个典型;或让各种人物彼此发生的某种联系,塑造成一个生动而形象的世界。这是作者对已经掌握的生活素材进行改造和生发,创造一个典型的重要手段。
写作离不开联想,联想是写作的翅膀。
如何培养联想能力呢?
要积累和丰富我们头脑中的表象(即感性形象),就是事物在我们头脑中形成留下的印象。
联想就是各种表象的联接。表象越多,联想就越深。
表象如何来?丰富的表象主要是靠积累的素材。我们每人都应有一些使自己感动的种种类型的人物形象。我们每位学生头脑中都有诸如勤奋好学的、热心工作的、品德高尚的、助人为乐的……同学或其他人的形象。如,一次有意义的访问,使人难忘的事,兴趣勃发的游览,别开生面的活动,一席启迪人心的谈话等等,写作时根据主题和内容的需要展开联想。
联想可以是控制的,也可以是自由联想。
1、控制性联想就是按一定条件,有限制地进行联想,可以由一个事例推想到其它一系列类似事例。如英国医生勤耐因受挤牛奶姑娘未染上天花而发明了牛痘,于是联想到鲁班被茅草划破而发明了锯子;古埃及音乐家里哀受无意中脚踢乌龟壳而发出悦耳之声的启示,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把小提琴;阿基米德在沐浴中发现了物体的浮力定律。
2、自由联想就是无条件、无限制地联想。可以海阔天空,从宇宙到细胞,让思想像一匹野马,让它自由地驰骋,然后作去粗取精的加工,根据一定的条理,按主题和内容的需要,写成一篇内容丰富的文章,散文中尤其需要这种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的联想,用一条线索串起来,从而表现同一个主题。
在自由联想时,有时要进行尽快的思想,将涌现出来任何事物、观念,都即时记下来,然后整理加工,组成文章。这种联想可称之“急骤联想”。
(三)幻想:
为表达主题的需要,在一定条件下造成虚幻的世界。
好的幻想,一般都要有现实基础,能使人选物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使作者反映的生活境界、精神境界更广阔,含意更深邃,感染力更强。
如毛泽东同志的《蝶恋花    答柳淑一》,就是以幻想创造了月宫中神的世界,用吴刚捧酒,嫦娥献舞来表达诗人对革命烈士无比崇敬的心情,表示了烈士们的伟大的胸怀和志向。
而今的科幻小说,都是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而合理的幻想,我们不少同学也喜欢写科幻方面的小文章,对未来世界进行了科学的幻想。
想象不能空想。
想象不能脱离生活而进行空想,要扎根据于现实的土壤,必以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的理解为基础。
五、课后作文:
材料:
1、在一辆公共汽车上,一位女子背包中织毛衣的针露在外面,在拥挤中几乎把一位女孩的眼睛戳破;
2、在一家小吃店,服务员的工作服上油油腻腻,黑不留秋,使顾客见了大倒胃口;
3、一位顾客去百货店买羊毛衫,发现衣袋里缝一粒钮扣,售货员说:“这是备用钮扣。”
要求:这三个看似完全不搭界的小事,请你通过合理的联想,把它们联在一起,写成一篇主题鲜明的文章。
提示:请思考,什么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待人处世的总原则?(为他人着想)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第三节      克服平淡,写出曲折
温宇峰

一、教学目的:了解如何才能把文章写生动。
二、教学重点:抑扬法、悬念法、擒纵法、陡转法的运用
三、教学形式:授课、辅导、写作、讲评
四、教学过程 :
1、具体辅导如何把文章写生动。
2、布置写作
3、讲评习作

文似看山喜不平

初中学生对于记叙文写作的要求基本能掌握,但大多数学生的文章显得平淡,缺乏吸引力。俗话说:“文似看山喜不平。”山好看,因为它曲曲折折,连绵不断。文章要吸引读者也要有点曲折。那么怎样才能写出点曲折呢?
结构,原是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指建筑物的内部构造、整体布局。将它借用过来,是指文章的存在形式,即:文章的内部组织或构造所体现的篇章形式。在写作中,则是对文章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一篇文章的主题犹如人的“灵魂”,材料好比人的“血肉”,而结构恰似人的“骨骼”。为使血肉有所依附,灵魂得以寄托,人体完整美好,骨骼就必须完整、匀称、坚实、健壮。所以,古今中外的作家对于“结构”问题都无例外地给予高度的重视。俄国作家冈察洛夫面对繁复多变的结构形式,曾慨叹:“结构,像喝干海水一样困难。”我国作家柳青在饱尝写作艰辛之后也告诫习作者:“最困难的是结构。”
文章要克服平淡,写出曲折,就必须要组织好材料,下面就文章的结构谈几种方法。
(一)抑扬法
抑是贬斥的意思,扬是赞扬之意,要使文章有起有伏,必须抑扬结合,可“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人们认识事物总有个过程。开始时,因为了解不全面,认识片面,就容易产生误会,经历一些事后,了解深入了,误会解除,改变了认识。经历这一番曲折,往往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便是抑扬手法的认识根据。我们的文章以赞扬为主,所以以“欲扬先抑”方法常用。
如《荔枝蜜》开头写道:“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然后写“我”不大喜欢的原因,再后来知道蜜蜂蜇了人,自己也耗尽了生命,原谅了它,但感情上疙疙瘩瘩总不舒服。开头先对蜜蜂抑,继而不写蜜蜂而写从化的荔枝,这似断实连,构成一个波折,然后写吃鲜荔枝蜜,想去看看蜜蜂,最后梦见自己变成蜜蜂。这一过程,文章写得曲折生动。
(二)悬念法
悬念,顾名思义,是指悬在心中的思索与挂念。它是一种心理活动,也是一种情绪欲望,即期待之情。由于人本有追根问底的天性,而悬念恰能把这一心理欲望激发出来,所以,设置悬念是最易取得引人入胜效果的开头方法之一。
那么怎样形成悬念的效果呢?
1、文章开头或中间提出问题,设置疑问,引起读者关注。
如《第二次考试》,陈伊玲在初试成绩优异,而复试却大失所望。这样使读者关注:是什么原因?发生了什么事?然后由教授去揭示谜底。
2、采用倒叙开头的办法来设置悬念
正常情况下,一件事情总是按先因后果或其它形式顺序发展,倒叙开头则是打破正常秩序,或是先“果”后“因”,或是把这件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某个紧要关头提到前面,来它一个颠倒,以此形成悬念,尔后再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这样一上来就把气氛搞得很浓,利于激发读者的情绪,把读者吸引住。
如鲁迅小说《祝福》,开头就描写了祥林嫂临死前的形象:“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象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洗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副肖像本身就造成极浓厚的悲剧色彩,有力地叩击着读者的心弦。读者不禁会想到:祥林嫂是什么人?她怎样沦为乞丐的,而且是这副呆呆的样子?她为什么临死前要问灵魂的有无?为什么她人都死了,鲁四老爷还要骂她为“谬种”?这些都给读者造成了很强的悬念,吸引着读者到下文中去找答案,使小说一开头就有一种吸引人力量。
3、揭示一种悬而未决的矛盾冲突,这是一种最有效、最吸引人的方法。
如《水浒》里武松打虎一段。景阳冈上有老虎,已经伤了不少人,武松要回家乡,要过景阳冈。读者不由得为武松担心:危险啊!武松到了酒店喝酒,一连喝了十八碗,那酒名叫“三碗不过岗”,十分厉害。店小二直为武松担心,喝了那么多酒,怎能过岗呢?能斗得过老虎吗?弄不好还不被老虎吃了。店小二劝说,武松不听,以为人家在骗他。他一步一步向景阳岗上走去,读者为武松的生命安全耽心。他每向前走一步,读者的担心就增加一分,悬念也扣得更紧了。最后武松打死了老虎,读者悬着的心才算落下。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设置悬念就是为了展示矛盾冲突,以激起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关心。
(三)擒纵法
《三国演义》中有七擒孟获的精彩篇章。诸葛亮为了收服孟获,抓了放,放了又抓,来来回回,七擒七纵,最后使孟获口服心服,终于安定了边境地区。而这一段文章也是运用擒纵手法的著名范例。
擒与纵是生活中固有的现象。生活中常有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现象,而在这得失之间,常常引起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这便是擒纵手法的生活根据和心理根据。这里的一擒一纵反映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写作中的擒与纵,则是组织文章情节,制造波澜的重要表现技巧。擒与纵是一对矛盾。擒是目的,纵是手段。擒与纵的对立统一,就是目的与手段的对立统一。
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生得美貌、娇艳,但因出身寒门,嫁给了教育部的一个小科员。她总觉得自己生来就配享受各种精美豪华的生活,面对寒伧的住房,破旧的家具,她常常忿忿不平,痛苦不堪。她渴望出人头地,享受一切荣华富贵,恰巧教育部长举行晚会,邀她们夫妇参加,这对她的虚荣心无疑是个满足。为了出席晚会,丈夫将他另有所用的400法郎尽数给她购置漂亮的衣服。她又从女友福莱斯蒂埃太太那里借到了光彩夺目的项链。晚会那天,她比所有的女人都漂亮,所有的男人都瞧着她,设法打听她的名字,连部长也注意到她。她沉浸在成功的欢乐里。不料,舞会刚结束,她发现丢失了项链。为了偿还赔人家项链欠下的债务,她度过了10年含辛茹苦的生活。10年劳苦,她由一个美丽的少妇变成了一个衰老的妇人。小说的前面尽量写她的虚荣、美丽,这是“纵”;但当女主人公知道借给她的项链是假货,并不值多少钱时,她为了偿还项链,却已付出了青春、美丽,这是“擒”。统观全篇,前面的放纵,正是为了后面的一擒。“纵”得酣畅淋漓,“擒”得干脆利索,由于小说采用了欲擒故纵法,整个作品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产生了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四)陡转法
情节的陡转骤折,结尾的出人意料,能使读者受到强烈的震动,取得异乎寻常的效果。
如《池塘灯影》。文章写“我”深夜苦读,不免烦躁,偶然发现,池塘对面五层楼上中间的一个窗户闪烁着不变的光芒。“每到入夜,最先亮起,每到夜深,其它房子都已合上夜的眼睛后,唯独它还睁大着眼睛——不知疲倦的眼。渐渐,我产生了一种竞争心理,看谁熬夜熬得久。但每次我都熬不住瞌睡,先躺倒了,——不过,这竞争倒帮了我一个大忙,我顺利地通过了几门课程的结业考试。”毕业那天晚上,路过池塘边,又瞥见了那盏灯。“我”的心底里忽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把我成功的喜悦给那灯下的竞争者分享。“——如果是老年人,中年人,我就送一句祝福,如果是一个豆蔻年华的青年,我就……”当“我”气喘吁吁地上到五楼,“心跳了一阵,脸红了一阵,终于大着胆子推开门”时,文章也就到了结尾:“啊!那是公共洗脸间的一盏灯!”
只此一句,令人始料不及。在心灵的震撼之余,似乎还有几丝遗憾,几多惋惜。
这就是意外之笔的效果。
如果你在写作中经常性地使用这些方法,那么你的文章定会写出曲折,写出生动,从而具有吸引力。
五、课后训练:
请以《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尽量把文章写得生动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