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 船(精选15篇)


纸 船(精选15篇)

纸 船 篇1

  课标要求

  1、了解作者主要情况及其主要作品。

  2、揣摩修饰性词语的作用。

  3、熟读诗作,体会作者丰富、奇特的想象。

  4、理解作品中的童心童趣。

  5、体会朴素的语言,明快的格调。

  学法点悟

  1、通过揣摩修饰性词语,发挥想象,理解作者文笔的隽永。

  2、通过比较和拓展阅读,了解泰戈尔对我国诗歌创作的影响。

  3、试着仿写,进一步了解诗歌这一文学样式。

  整体感知

  这首诗叙述我将“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写在纸船上,放入急流,渴望异地的人知道我是谁。写希望纸船把我园中长的秀利花带到岸上,希望能有游伴把天上的小朵白云放在河里来与我的纸船比赛。还写了子夜的星光下,我梦见睡仙坐在我的纸船里,缓缓的浮泛前去。通过奇特、美妙的想象,表现了至纯至美的童心。

  疑难解析

  质疑:泰戈尔是怎样的一位诗人?

  解惑:泰戈尔,印度的多产作家。他从8岁开始习诗,在漫长的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写了50多部诗集,计1000多首诗,多首歌词。19xx年,泰戈尔因《吉檀迦利》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纸船》是泰戈尔《新月集》中一篇别致的诗篇。

  语言揣摩

  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1、“我每天把纸船放在急流的溪中。

  “每天”即天天如此,这样坚持不懈,可见孩子内心强烈的渴望,他多么想让别人知道他呀。

  2、我在纸船上用大黑字写上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

  “用大黑字”,用语极为质朴,充分表现了孩子的天真稚气,仿佛让我们看见孩子写字时专注的神情,体察到那盛满了希冀的小小心灵。

  3、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纸船,知道我是谁。”

  “知道我是谁”,道出了孩子的心理,原来这么执着地放纸船,就为了这个呀!

  4、我把园中长的秀丽花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

  “黎明开”的花“在夜里”到,在异地的人会得到纸船的人,就可以看到花儿开放了,就会给他带来惊喜。多么美好的愿望 !水晶一般的童心。 5、我投我的纸船到水里,仰望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

  “满鼓着风”,既写出了云的形态,又写出了云的动态。最妙的是把云朵想象成“白帆”,新奇,独特。

  6、我不知道天上有我的什么游伴把这些船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

  “同我的船比赛”,特别符合孩子的心理。

  7、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

  把脸“埋在手臂里”,大概就是为了作一个美妙的梦吧?孩子的睡姿如在眼前。

  8、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梦的篮子。

  梦中有梦,在孩子的眼里,睡仙的篮子是可以装载无数的美梦的。

  研究课题

  1、读泰戈尔的其他诗,体会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感受他奇特的想象力。

  相关链接:

  金色花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②,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③,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4,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2、读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感受其创作风格。

  基础巩固集练

  一、字音字义

  1、为下列加点的字读音。

  枕戈待旦( ) 溪涧( ) 仰望( ) 扬帆( ) 记载( ) 载重( )

  2、掌握下列形近字的字形

  游弋 蹊跷 压抑 载梦 船帆 干戈 溪流 瞻仰 栽赃 巩固

  3、掌握下列词语的含义

  异地: 仰望: 游伴: 浮泛: 子夜:

  三、关于散文

  散文诗,是兼有诗歌和散文的特点的文学体裁。是以散文形式写成的诗。内容多是抒情的,篇幅短小,有诗的意境、韵味和节奏感,一般不分行、不押韵。泰戈尔的《纸船》就是一首散文诗。

  四、问题探究

  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示:“我”是一个什么形象?诗人为什么写那么多想象?]

  2、现代诗从内容来看,怎么分类?

  [提示:一般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两类。还可以从别的角度分。]

  五、欣赏评价

  1、这首诗中哪些诗句体现了诗人奇特非凡的想象?为什么?

  2、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处用词?说出理由。

  六、拓展阅读

  将冰心的《纸船》与泰戈尔的《纸船》进行比较阅读。

  纸 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纸 船 篇2

  冰心《纸船》教案2 

  冰心《纸船》教案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寄母亲》导学设计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寄母亲》教案 

  .《金色花》《纸船》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金色花》《纸船》综合能力测试题 

  .《金色花》《纸船》评估测试 

  .《金色花》《纸船》检测题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是一条小河》 备课笔记 

  泰戈尔《纸船》教案 

  冰心《纸船─寄母亲》wma音频课文朗读(女声)  

  《纸船》ppt课件  

  《纸船─寄母亲》ppt课件  

纸 船 篇3

  ——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我是一条小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河水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

  裁减成你的衣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彩色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最后我终于

  流入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衣裳!

  我也随着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色彩

  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情热,

  黄教我以忠义,

  蓝教我以高洁,

  粉红赐我以希望,

  灰白赠我以悲哀;

  再完成这帧彩图,

  黑还要加我以死。

  从此以后,

  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

  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纸 船 篇4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从写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是诗人于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

  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从吴淞口出发后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因而诗人格外怀念母亲,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又因在梦中得见母亲而病愈。这首诗就抒写了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

  诗的第一节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妄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船,从船上抛到海里。看似平淡的四行诗,为感情的喷发作了铺垫。第二节写从船上抛出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为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可见她这种愿望的强烈、诚挚。至于希望那纸船流到什么地方去,诗人在这一节中没有明白说出,从而造成悬念,耐人寻味。诗人自然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身边的,于是诗的第三节翻出新意。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如果说这一想像还属一般的话,“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就显示了诗人设想的奇特。那么,为什么要让母亲不要惊讶小船的入梦呢?诗人采用“卒章显其志”的方法,在诗的结尾点明想像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是她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这一结尾,是全诗的高潮所在。

  怀念母亲的感情,比较抽象,写作时易流于空洞浮泛。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的抒发就显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此外,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

  (选自《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

纸 船 篇5

  谭老师的课对我们来说是受益匪浅,仅仅一堂课的时间,却让我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又学到了很多。比如说导入、各个环节的分配与衔接、对于学生的调动与引导等等很多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去领会与学习的。

  整堂课下来,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识字教学”与“朗读”这两块。

  在识字教学中,一是“闯生字关”,首先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会读这些生字,接着让学生自由地交流自己的“识字法宝”。在“交流识字法宝”这一环节,学生们都十分的活跃,争着抢着想要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法宝,很好地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性。学生发言完毕后,谭老师又随即拿出了自己的法宝,有“编字谜记生字”、“编故事记生字”等等。如此有趣味性的识字既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又使他们更好地掌握了这些生字,真是一举两得。二是“闯词语关”,这里“漂”和“飘”的教学非常有意思,在知道了它们是同音字后,谭老师又通过偏旁来区别字的意思。(在水里漂的是三点水的漂,在空中飘的则是风字旁的飘。)之后课堂上玩的一个贴字游戏又使学生们学会了正确使用这两个字,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较好地迁移,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朗读始终是贯穿这堂课的始终,在朗读方式上,谭老师采取了朗读多样化来调动学生不断地读的积极性。大概数了数,大致有指名读、领读、开小火车读、小组赛读、男女合作读、加上动作读、齐读。如此之多的朗读既体现了《新课标》中以让学生多读的理念,又使学生们对文本有了更好的理解与把握。

纸 船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有顺序地仔细观察一次科学小实验的演示过程。

  2.学会有条理地具体地记叙一次科学小实验的经过。

  3.初步懂得这个小实验的科学道理,激发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有条理地具体地把实验经过写下来。

  教学难点 :注意实验经过要分层写,揭示小实验科学的道理。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有顺序地仔细观察烧纸船小实验的演示过程。

  2.学会有条理地具体地说说烧纸船小实验的经过。

  3.初步懂得这个小实验的科学道理,激发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明确学习任务。

  (1)启发式谈话:同学们,今天作文课我们将要做一个有趣的实验--烧纸船。

  (2)质疑:读了题目,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3)学生自学课文第一部分,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出示:有条理地具体地说一说、写一写科学小实验,注意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2.演示实验,揭示科学道理。

  (1)学生默读第二部分,明确观察小实验的要求。

  (2)出示第1个思考题:老师做的是一个什么小实验?实验前做了哪些准备?

  老师分别摆上实验器材,请学生一一描述。

  (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数量词)

  (3)出示第2个思考题:实验分几步?每一步实验是怎么做的?

  教师按照实验步骤一一做具体演示。

  ①架好三角架,三角架上放上纸船,在纸船内倒满清水。

  ②酒精灯放置于纸船下面,然后点燃酒精灯。

  ③让学生观察纸船的变化,纸船有没有被烧掉。

  第三步时,教师创设情境:当纸船烧至3-4分钟时,请学生上台用手试温,然后等水快沸时,再请学生上台试温。引导学生观察上台试温同学的神情、动作、语言。

  (4)出示第3个思考题:想想这个小实验告诉我们什么科学道理?

  突破难点:先让学生说,当学生表达不能到位时,教师作必要的讲解。

  3.口述实验经过。

  (1)回忆实验演示的经过。(教师可以重现实验演示动作)

  (2)说说每一步实验是怎么做的?(四人小组讨论)

  (注意抓住实验时的一系列动作词)

  (3)学生自由练说实验经过。

  (4)指名说,评议。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有条理地具体地记叙烧纸船小实验的经过。

  2.文章初步做到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二)教学过程 

  1.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

  指名说说本次习作的要求。

  2.指导当堂书面作文。

  (1)再读观察小实验的3个思考题,教师点拨:一个思考题的内容可以写一段,开头先交待实验前的准备;然后写实验的经过,注意要把实验分几步写具体,并能抓住实验时的一系列动作来写;最后揭示小实验告诉人们的一个科学道理。

  (2)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对困难生加以个别指导。

  3.交流、讲评。

  (1)定稿后,指名学生读自己的作文,读后评议。

  (2)各自修改作文。◆[2003年11月8日] 

纸 船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作者分别借纸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想象能力和欣赏能力,背诵冰心的《纸船—寄母亲》。

  3.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以纸船为凭借,进行习作练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主题和难点探究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游子对母亲深情的思念与依恋,培养学生爱母亲、爱祖国的感情。

  ·体会诗中童真雅趣,激励学生保持一颗天真纯洁的心。提升审美情趣,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分析:

  ·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通过精品细读,领悟诗情,理解主题,品味诗中的情感,体验诗人思念之中的爱和悲哀。

  ·用多种方法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诗中的真挚情感,学生合作探究研读诗句,理解体会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领会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童真雅趣、抒发感情的手法,并在情境中运用这种方式进行简单地表达训练。

  设计理念:《纸船》是一节非常本真的课,这是一首离学生心灵很近很近的诗,她的价值就在于她一往深情却又并不完美。

  只有教师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的地位上,他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只有教师真正认识到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对话实现沟通与合作的过程,他才能从这一理念出发来设计教学;只有教师把阅读过程看作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同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他才会去寻找课文内容的共鸣点,并且选择最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这也铸就了这节课的呈现方式――现场诗歌研讨会。

  课前准备:

  录音等音频资料、课件、作者相关背景材料,纸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你们好!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孙,叫孙悟空。啊!错了,太紧张了!我叫孙莹,虽然不叫孙悟空,但我会孙悟空的72变,信吗?

  第一次见面送你们个礼物。同学们,屏住呼吸,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同学们从桌堂里拿出纸船)

  (二)启发谈话,导入新课《纸船—寄母亲》。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冰心的《纸船》。(配乐诗朗诵,动人的音乐萦绕教室)

  (三)走进写作背景。

  同学们,1923年,才二十出头的冰心第一次离家到美国求学,在茫茫的太平洋上,她非常想念妈妈,于是情不自禁写下这首小诗。让我们齐读课文,感受这份真挚的思念。

  (四)以“万水千山”一词指导朗诵,深化情感。

  师:小诗的情感高潮在哪一节? 。

  对,最后一小节,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深情地读最后一节。

  (重点指导“万水千山”一词的朗读)

  我觉得对“万水千山”的处理不够好,来,四个小组一组读一次,中间不要间断。

  (指导朗读的技巧语速快慢。)

  一起读一下这四个字。

  二、诗歌研讨会,走进文本。

  (一)一封信激活课堂。

  同学们读得真好!冰心是一位儿童作家,她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小桔灯》、《寄小读者》。冰心还给同学们写了一封信,叫《又寄小读者》。今天我把这封信也带来了,同学们想不想看看信的内容?

  (出示信的内容,让同学们推荐一位朗读较好的同学来读)

  又寄小读者

  我的亲爱的小朋友们:

  很高兴咱们能因为《纸船》有了这次交流的机会。如果这首小诗也能像《小桔灯》和《寄小读者》一样,能触动朋友们心中的一些美好情感,那于我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写纸船的时候,我还非常年轻,写作经验不足。而且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变迁,诗歌中更有许多字、词、句等方面的问题值得探讨,所以,我一直有这样的一个愿望:如果能就此诗和小朋友们举行一次“诗歌研讨会”,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我就以这封短信作为邀请函吧!小朋友们,我相信,因为有了你的努力,《纸船》一定会更加优美动人。

  最后,祝愿你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你们的冰心奶奶

  1999年1月

  (二)冰心奶奶是世界上有声誉的大作家,我们却是无名小辈,修改她的作品,大家怕不怕?好,现在就让我们四人为一小组,研讨《纸船》这首小诗,指出你认为好的地方并说说理由,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一起交流。

  (学生互评,老师指导)

  重点引导学生解析“从不肯”“总是”“一只一只”“每天”“总希望”“含着泪”“求”等这些词语,从中领悟作者的感情。

  (三)如果冰心奶奶看见今天的研讨会一定会很开心,同学们老师也有一个问题,诗人叠纸船时为何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伤?

  (诗人告诉母亲,这梦中的纸船是含着泪叠的,这是思乡的泪,念母的泪。诗人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的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希望母亲能感受到她此时的思念之情。)

  三、拓展延伸,背诵全诗。

  这只小船虽小,却载满了诗人对母亲后厚重的思念,思之越切,爱之愈深。也因为我们心中有爱,所以能读懂诗人的爱。这首深情的小诗,不觉让我们对母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多年后,一首《纸船》驶进我们心灵深处,使我明白:母爱是盖在身上那暖暖的棉被;母爱是为我盛上热腾腾的饭菜……同学们,联系你们的生活,仿照老师的说话格式,说出你体会到的母爱还是什么呢?

  (播放舒缓的音乐)

  孩子们,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你们终于明白了母亲的唠叨不再是罗嗦和多余了,老师提议:让我们在此向我们的妈妈大声说出:妈妈,我爱您!把你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纸船上,回家送给妈妈。

  (课件显示“妈妈,我爱您”,音乐伴奏)

  同学们,你们的真情打动了我,我忍不住要告诉你们,冰心奶奶的信实际上是来自于天堂。信是我杜撰的,但老师的感动是真的。老师感动于同学们有一颗感受诗歌、感受爱的一颗真挚的童心。

  亲爱的同学们,倘若你梦中看到一只很小的船儿,请不要惊讶它无端如梦。这是你们亲爱的孙老师用爱与真诚的祝福叠的,万水千山,求它美丽你们别样的童年。

  (课件显示上段文字,课堂在舒缓的音乐中结束)

纸 船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字词,能读会写“嗅、叠、匿笑、花瓣、沐浴、祷告、妄弃、惊讶、倘若、无端、至爱”等词语。

  2.了解两首诗歌中所表现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3.熟读背诵两首诗。

  能力目标

  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

  2.学习和借鉴两首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德育目标

  两首诗展示、歌颂母爱。学习它,激发我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把独特的歌喉献给我们至爱的母亲。

  ●教学重点

  1.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熟读背诵两首诗。

  ●教学难点

  深层品味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如《金色花》中“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纸船》中“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借朗读传情,活现作品情感。朗读形式多样,个体大声朗读,学生示范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听读磁带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两幅挂图(泰戈尔、冰心像)、录音机、示范朗读带、打印好的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两首诗歌,整体把握诗意;重点研读《金色花》;指导学生自读《纸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教师出示挂图(泰戈尔、冰心画像)。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小说有《沉船》《戈拉》《小沙子》等。泰戈尔用孟加拉文写作,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泰戈尔对中国诗(特别是散文诗)的影响是广泛的,惟独冰心最得其思想和艺术精髓,成了“最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徐志摩《泰戈尔来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们的两首精巧的诗歌,一首是泰戈尔《新月集》的代表作《金色花》,一首是冰心的《纸船》。

  二、学生朗读两首诗,教师给予必要的朗读指导

  1.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得通顺流畅。

  多媒体显示:

  (1)下列诗句加粗字字形正确的是(错的订正在横线上)( )

  a.你会溴到这花香                                         b.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c.我从不肯忘弃了一张纸                             d.有的被海浪打湿,粘在船头上                        

  (2)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

  a.匿笑                                 b.无端                       c.至爱                                d.沐浴

  教师任选几个学生回答,明确:(1)b(a.嗅;c.妄;d.沾)

  (2)匿笑:偷偷地笑。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至爱:最爱。沐浴:洗澡,又比喻受润泽,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里。造句略。

  2.要求学生美读课文,读出语调、语速、重音、节拍,读出情感。

  教师作朗读技巧提示(多媒体显示):

  朗读诗歌,须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金色花》轻松活泼,应读出儿童特有的调皮。《纸船》诗行较长,语调宜慢,应读得深情、忧伤,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

  (2)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诗歌诵读的语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叙的,速度采取中等为宜。”如《金色花》可稍快一些,《纸船》就要稍慢一些。

  在同一首诗歌当中,语速并非一成不变。诗歌情感有发展,语速随之有变化。如《金色花》中妈妈责怪的语句“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语速宜稍快一些。

  (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诗歌诵读,有轻有重,有音长音短,才能将诗歌情感强调出来,才能将诗歌的韵味体现出来,字词句的轻重及音长音短,要根据诗歌内容、意境来判断。

  (4)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停顿。诗歌诵读,需要正确处理好停顿。节奏自然鲜明,诗歌才富有韵律美。“一般说来,顿号后的停顿最短,逗号后的停顿长一点,分号和冒号后的停顿再长一点,句号、问号、感叹号和省略号的停顿再长一些。”对于标点符号处的停顿,我们容易判断,那么无标点符号的地方,又如何停顿呢?我们要明白的是,诗歌有其特定的节拍,现代诗一般是两个音节一拍或三个音节一拍,如“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有时也需根据诗歌内容和语意关系来断定。

  现代诗歌诵读,不同于一般的课文朗读,它具有很浓的表演性,需要读者掌握一定的技巧,将情感投入其中,反复吟咏,方能渐入佳境,最终达到“诗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3.教师范读,学生放声朗读。

  4.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三、师生共同研读《金色花》

  1.学生齐读《金色花》,整体感知诗意。

  2.学生谈读诗的整体感受,说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1)把学生分为六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谈读诗的整体感受。

  (2)各组选代表全班交流,概说诗意。

  明确:全诗展现了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我”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我”天真稚气,却藏着自己的秘密,不让母亲知道,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3.教师选一个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读诗歌,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想像诗歌描绘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的诗情幽意。

  4.教师可设置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体味诗情。

  投影显示:

  (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为了跟妈妈捉迷藏吗?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吗?

  (2)“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

  (3)妈妈为什么反而责怪孩子?还骂“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明确:(1)“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2)妈妈为全家付出了很多,奉献是无私的。我在一天时间里,与妈妈嬉戏,看着妈妈工作。在妈妈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让妈妈沐浴在花香中;在妈妈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替妈妈遮阳。这都是为了回报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3)诗歌第二节,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像,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惊慌紧张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孩子,自然又惊又喜,嗔怪孩子。嗔怪中透出的是至真的母爱。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天真稚气,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感情。

  5.悟读诗歌,进一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向较高的理性层次靠近。

  提问: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结合注释,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思考,明确: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诗人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金色花是诗人新奇而美妙的想像。

  6.品读全诗,学习借鉴本诗的手法。

  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情是本文的独特手法。请同学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表现对父母的爱。

  (如时间不允许,课后完成也可)

  四、指导学生自读《纸船》

  1.教师分发已打印好的文字资料,人手一份。资料内容如下:

  (1)关于冰心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1900年生于福建闽侯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汉译外国文学作品。她1923年于燕京大学文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曾于1921年参加由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主张。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轻倩灵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丽,耐人寻味。既有白话口语的朴素流畅,又兼备文言特有的简洁凝练。

  (2)关于冰心《纸船——寄母亲》的创作背景

  冰心在1923年初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获得了金钥匙——“斐托斐”名誉学位的奖赏,并接受了燕京女大的姊妹学校——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赴美留学。1923年8月17日,冰心离开融乐和美的家庭,乘船赴美。离乡背井的生活使冰心万分苦恼。《纸船——寄母亲》是在太平洋舟中写成的。诗的构思是将怀念母亲的至情寄托于童心复归的天真行为之中:她叠成许多小小的纸船,抛到海里。

  冰心在去国的三年中由于远离母亲,常常沉浸在母爱的怀念中,所以她这三年中为母爱放歌,占了她这一时期作品的很大篇幅,使冰心成为世界文学中抒写母爱最成功最感人的作家之一。

  2.学生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

  3.按照《金色花》的研读思路,指导学生自读《纸船——寄母亲》。

  按照知诗——说诗——想诗——悟诗——品诗的学习步骤,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讨,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也可提出以下问题,指导学生自读。

  (1)诗人为什么要用纸折叠成小船抛进大海里?

  (2)诗人叠纸船时,情态、心境、感情怎样?

  (3)诗人叠好的纸船有的被风卷进窗子里,有的被海浪打湿了,沾在船头上,可她为什么仍然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4)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此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纸船做题有什么好处?

  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教师酌情给予指导。一定要注意适度适量,不可越俎代庖。

  明确:(1)诗人在太平洋舟中,无法与母亲通音信,惟有幻想纸船能载着她的一颗永爱母亲的心飘到母亲的怀抱中。

  (2)情态:含着泪;心境:不灰心;感情:爱与悲哀。

  (3)因为诗人心中存着永远的希望。

  (4)本诗写“纸船”的文字占了大部分篇幅,但“纸船”只是一个情感的寄托物,本诗的主旨在于抒发游子对慈母的深切眷恋之情。因此点睛之笔是:“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泪”和“悲哀”是由于深爱母亲却又不得不与母亲离别,远隔千里不能与母亲朝夕相处,对母亲日夜思念的滋味是难受而痛苦的。这句诗直接抒发了女儿对母亲深情的爱,表达女儿思念母亲的痛苦和悲哀的。

  (5)这首诗抒发了热爱母亲、思念母亲的情感。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思念的中介物——纸船,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使抽象的感情变得具体可感,且富有稚气,适合表达子女的心态。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游子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创设情境,诱导学生想像,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假如,今天冰心奶奶决定再次修改《纸船》,她老人家邀请同学们参加这次诗歌评改会,你如果在被邀之列,你准备说些什么呢?

  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聚焦于“从舟上抛下在海里”一句,“抛”能否替换为“放”?“舟”能否更写实些,换成“大轮船”?有的认为“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一句中,“爱”和“悲哀”过于直露,应换成形象的词语,等等。

  教师以鼓励为主,不必动辄评判。重在参与,重在自主。

  五、课堂小结

  《金色花》是一首着重从描绘孩子动作、心理的角度来表现母子亲情的散文诗,全诗想像丰富、新奇而美妙,抽象的母子深情物化为美好可感的具体形象,给我们留下了鲜活而深刻的印象。《纸船》是来自远离家园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两诗主题相近,手法相似,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灿烂的金色花,轻盈的纸船承载着浓浓的亲情。同学们,沐浴在母爱中的我们,该选择什么来寄托朴实纯真的母爱呢?

  学生齐背《金色花》《纸船》。

  六、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

  依据提示默写《金色花》中的部分诗行,并尝试着仿写一节。

  当你沐浴后,                                                                     

  当你吃过午饭,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答案:略

  七、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泰戈尔的《新月集》《飞鸟集》,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关于组织“诗歌朗诵会”的设想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搜集整理2~3首吟诵表现母爱的诗篇(以现代诗为主),每组选举代表参加朗诵比赛。

  2.写作活动设计

  (1)沐浴在浓浓的母爱中,我们幸福而陶醉。请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写一段话或一首诗均可。

  (2)你有过远离父母只身在外漂泊流浪的经历吗?当你想念母亲时,你想用什么来承载你的“爱与悲哀”?

  (3)在小时候,我们肯定有过美好的心愿,想帮助妈妈减轻劳苦,以表示自己长大了,结果却适得其反,引来了嗔怪以至责备。岁月的沙滩积淀了人生中至为宝贵的黄金般的记忆,采撷一瓣心香,献给我们的妈妈,好吗?请写一篇文章,借鉴《金色花》的写法,不少于500字。

  3.开放探究

  阅读冰心的《繁星》,完成下列问题。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1)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                                 。

  (2)诗中用                、               、                三个词,对不同时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这首诗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

  b.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

  c.“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

  d.这首诗共三段,句式结构基本相同。

  参考答案:

  (1)排比 拟人

  (2)发展 贡献 牺牲

  (3)鼓励青年努力向上、自我奉献、自我牺牲。

  (4)c(“芽儿”“花儿”“果儿”是青年的象征)

  ●备课资料(在下一页)

  一、课文补遗

  泰戈尔与冰心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印度伟大作家泰戈尔的散文诗,可以说影响了中国一代文学先驱。我们知道,泰戈尔一生同情中国。他曾两次访问过中国。他访问之后,他的作品大量地译成汉文。当时翻译的绝大多数是散文诗,因此,泰戈尔对中国的影响首先是散文诗。从20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起,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不少体裁像《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一类的作品,这其中有沈尹默、刘半农、冰心、鲁迅、郭沫若、瞿秋白、徐志摩等人的作品。在他们中间,冰心可以说是受惠于泰戈尔最深的“私淑弟子”了。泰戈尔的散文诗如心有灵犀一点通一般地打动并启发着中国的新一代的女诗人、女散文诗作家——冰心。她写了颇有影响的《寄小读者》,便是最好的例证。

  受泰戈尔泛神论的影响,冰心的创作走向温柔的爱的吟颂。徐志摩的艺术风格与冰心较为接近,同样地追求清新明快和温柔亲切,又带着一点淡淡的忧愁。但仔细品味,徐志摩过于空灵,他缺乏冰心那种求索人生的不懈和爱国主义的绵绵深情。

  泰戈尔对中国散文诗的影响是广泛的。而惟独冰心最得泰戈尔思想和艺术的精髓,成了“最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徐志摩《泰戈尔来华》)。

  (《世界优秀散文诗精选》1990年8月版)

  二、重温经典

  1.荐读泰戈尔《纸船》及《飞鸟集》(十章)。

  纸 船

  我每天把纸船一个个放在急流的溪中。

  我用大黑字写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在纸船上。

  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这条船,知道我是谁。

  我把园中长的秀丽花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

  我投我的纸船在水里,仰望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

  我不知道天天有我的什么游伴把这些船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

  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

  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

  提示:《纸船》是泰戈尔《新月集》中一篇别致的诗作。诗的1~3句写渴望,叙述我将“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写在纸船上,放入急流,渴望异地的人知道我是谁。诗的4~6句写希望纸船把我园中长的秀丽花带到岸上,希望能有游伴把天上的小朵白云放在河里来与我的纸船比赛。诗的7、8句写梦幻。子夜的星光下,我梦见睡仙坐在我的纸船里,缓缓地浮泛前去。

  冰心的《纸船》是诗歌,泰戈尔的《纸船》为散文诗。冰心的“纸船”承载的是诗人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泰戈尔的“纸船”承载的是一个孤寂儿童渴望被人了解的心思和梦幻般的希望。两首《纸船》都写了梦,泰戈尔是直接写“我”“梦见我的纸船……满载梦的篮子”,梦中有梦,非常别致,冰心是转换视角遥想纸船进入母亲梦中,设想奇特。

  《飞鸟集》(十章)

  1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窗前唱歌,又飞去了。

  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56

  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惟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57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64

  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记了那执灯的人,他是坚忍地站在黑暗当中呢?

  82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112

  太阳只穿了一件朴素的光衣,白云却披了灿烂的裙裾。

  125

  伟人是一个天生的孩子,当他死时,他把他的伟大的孩提时代给了世界。

  130

  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时,真理也要被关在外面了。

  157

  夜秘密地把花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

  176

  杯中的水是光辉的;海中的水却是黑色的。

  小理可以用文字来说清楚;大理却只有沉默。

  提示:含蓄蕴藉的文字,实在耐人寻味,值得我们细细思考品味。

  2.荐读冰心《往事·七》(散文)。

  往事·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喜欢,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紧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922.7.21

  提示:在冰心的作品中,讴歌母爱的主题占了一个极重要的位置,她曾说:“尽我在世的光阴,来讴歌这神圣无边的爱。”这篇散文是作者虔诚赞颂母爱的名篇之一。

  作者旨在讴歌母爱,但却移情于景,把笔墨用在白莲、红莲与荷叶的描写上。只是在结尾处,作者才情不自禁地直抒胸臆,深情地唱出母爱的颂歌。

  3.荐读李瑛《纸船》。

  如果有一阵风吹回我儿时折叠的纸船,

  我不知道它载来的是幸福还是辛酸。

  我又想起那茅檐下雨滴溅起的水泡,

  我又想起那淤积雨水的穷困的农院。

  纸船,没有汽笛,没有舵,也没有帆,

  自然不能挽住当年那风丝云片。

  但我心头却永远活着这纯洁的记忆,

  虽然,今天它和我相距已多么遥远。

  此刻,望着远海狂涛中飞掠的小艇,

  仿佛童年就站在哨所外向我召唤。

  我们的小艇是无畏的,它不惧风雨,

  因为它有一颗忠实的心和一架忠实的罗盘。

  不必,再不必留恋那脆弱的纸船,

  尽管它常驶进梦里,不是欺骗。

  我该作一艘风浪中坚强的小艇,

  驰骋天海——像雷,像火,像剑!

  1980年12月于北京

  提示:诗人对事物有敏锐而细腻的感受力,能迅速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运用比喻并展开丰富的联想。诗人往往从小处落墨,努力从所描写的点点滴滴上寻找、搜罗有时代内容、时代色彩的形象和思想,把平凡的事物写得不平凡。想一想,诗中“纸船”和“小船”各有怎样的含义?

  三、阅读知识推介

  关于改写

  改写是在原题材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改写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改换体裁,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戏剧改写成故事,小说改写成戏剧;可以改换人称;可以改换表达方式,如将描写改成叙述,把叙述改成描写。也可以对原文进行取舍、丰富和补充。但一般不改作原作的主题和风格。改写可以全面训练阅读和写作能力,并培养想像能力。改定必须充分理解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透彻了解被改写的作品和将要改写的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把握各自的特点,按要求改写

纸 船 篇9

  设计意图:幼儿有着天生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好奇,他们有着极强的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因此,及时并适当的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积累科学经验,指导其学会一定的科学方法,将使幼儿的科学素质得到早期培养,有意于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次活动,通过“如何使纸船不被打湿”的实验,让幼儿们初步了解油画棒的排水性,在操作中让幼儿体验乐趣。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使纸船不被打湿”的探索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2、初步了解蜡(油画棒)不吸水的特性。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五大盆水、油画棒每组一盒、毛巾、纸制作的纸船若干。

  经验准备:幼儿有在水中玩纸船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纸船、激发幼儿已有经验

  小朋友们,纸船可以在哪里玩?玩久了纸船会怎么样?

  二、教师出示纸船设疑,引发幼儿思考

  1、教师出示纸船:“老师这里有两艘纸船,我们看看,哪一艘湿得比较快。

  2.教师引导观察纸船使用的纸不一样,幼儿大胆猜想结果。

  三、师幼共同实验,了解油画棒的排水性

  1.老师示范对比实验,使幼儿明白蜡是不吸水的。

  提问:为什么涂了油画棒的纸船没打湿,没涂油画棒的纸船打湿了呢?

  让我们来做个实验: 将水滴在涂了油画棒和没有涂油画棒的纸上进行对比:没有涂油画棒的纸吸水快,涂油画棒的纸吸水慢。

  2.教师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油画棒是不吸水的,所以把油画棒涂在船上,就好像给纸船穿上了一件雨衣,可以保护小纸船,船就不会被水打湿了。

  三、幼儿动手制作小蜡船

  1、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没涂蜡的小纸船,想请你们帮帮忙,用蜡笔给它们涂上漂亮的雨衣,让它们都变成不会被水打湿的小船。

  2、小朋友用油画棒给小船涂腊。

  四、自由在水中玩蜡船,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鼓励孩子想出更多保护小纸船的不被水打湿的方法

纸 船 篇10

  《纸 船》 分  析

  冰 心  

  一、整体把握。

  1、诗的副标题是什么?意象是什么?

  2、诗的主题是什么?朗读时的感情应如何?

  二、内容分析。

  1、第一节:写行动

  哪些词句表明诗人对母亲的思念由来以久?

  2、第二节:写意愿

  (1)抛出的纸船去向如何?如何理解?

  (2)既然愿望不能实现,为何诗人“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3)诗人希望纸船流到什么地方去呢?

  3、第三节:写梦境

  (1)思念至深人们往往寄希冀于梦幻。具体说说诗人新奇瑰丽的想象。

  (2)为何诗人要母亲“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呢?  

  4、此诗表达“母爱”的独特在何处?

  5、“纸船”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纸 船 篇11

  课前解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纸,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和纸相关的经验,从报纸、图书到纸巾、纸盒、各种包装纸。纸不仅是幼儿生活中的伙伴,也是幼儿游戏、创作的必备材料,在幼儿的世界里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

  在“好玩的纸”这一主题中,我们将带领幼儿与各种各样的纸展开一系列互动,让幼儿在探索纸的不同玩法中感受纸的奇妙,享受游戏的快乐。

  喜欢玩水是孩子的天性,小纸船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玩具,我利用孩子们这一兴趣进行导入,引导孩子们观察三种小船的吸水性不同,沉浮的快慢也不同,让孩子们学会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探索活动中来。在孩子们自己动手试验的同时也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知纸的吸水性不同与纸船沉浮快慢之间的关系。

  2、发展比较性观察能力。

  3、能积极参加探索活动,尝试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准备:

  1、幼儿在美工区进行过用不同的纸折小船活动。

  2、写毛笔字用的宣纸、蜡光纸、皱纹纸及其折好的小船若干。

  3、活动记录表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认识常见的三种纸

  出示三种纸,引导幼儿观察感受纸的质地手感的不同。

  二、幼儿猜测:哪种纸船沉的快?

  1、出示三种纸折的小船,猜测三种纸船下沉的速度。

  引导幼儿猜测:小船放到水里会怎样?哪种纸船沉的快?

  2、指导幼儿将自己预想的结果用图形或数字在记录表中表示出来。

  3、 幼儿记录猜测结果并互相交流。

  三、实验验证

  1、指导幼儿分组活动,将三种纸船同时放入水中,观察纸船下沉的速度。

  2、请幼儿将实验结果在记录表中记录出来。

  3展示幼儿实验记录结果(皱纹纸船最快,宣纸比较快,蜡光纸最慢)

  四、继续探索、感知纸的吸水性不同与纸船沉浮快慢之间的关系。

  1、提出问题,幼儿探究:同样是纸船,为什么沉下去的速度会不一样?

  2、教师做演示实验:将同样大小的三种纸揉成纸团,同时放入盛有相同水的三个杯子里,让幼儿观察纸的吸速度并于纸船实验结果比较,找出原因。发现纸的吸水性不同与纸船沉浮快慢之间的关系。

  五、活动延伸:幼儿自己收集各种各样的纸,自由折折玩玩,进一步感知纸的吸水性。

纸 船 篇12

  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折纸船和放风筝吗?它们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却引发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今年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20课《纸船和风筝》。

  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样的故事?指名说

  同学们生字朋友已经迫不及待要跟大家见面了,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出示生字

  幸  受   莓   褔   坏   扎

  老师今天给这些生字找了朋友,看你们认不认识?

  出示词语

  坏人  扎紧   草莓  幸福   祝福   难受

  同学们今天表现的这么棒,老师为了奖励大家,带大家去一个好玩的地方,那里又高高的山,清清的小溪,茂密的森林,青青的小草。听说小熊和松鼠把家建在这里了,他们的家在哪呢?我们打开课本齐读一下第一自然段,看看小熊和松鼠把家建在那里了。

  过渡:我们知道了松鼠把家建在高高得山顶,小熊把家建在低低的山脚,距离这么远,他们却成了好朋友,他们是如何成为好朋友的呢?指名分段读2---6段。

  小松鼠是怎么做的?指名说

  出示第二自然段

  小松鼠想出了这么一个好办法说明小松鼠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松鼠?板书聪明

  小熊收到小松鼠的礼物时心情怎么样?(乐坏了)

  出示第四自然段

  观察图片体会心情

  小熊的表情,动作,手里的纸船。/

  此时小熊多么幸福,多么高兴啊!谁能带着这种幸福的心情读一读这段话?指名读

  过渡:小熊第一次收到松鼠的礼物很高兴,那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我们来读一下第四自然段。

  出示第四自然段

  小熊想了放风筝的好办法,说明小熊怎么样?板书聪明

  小松鼠收到小熊的礼物时心情怎么样?(乐坏了)

  出示图片观察体会心情

  小松鼠的表情动作,手里边的风筝。

  谁能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读一下?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过渡;就这样他们成了好朋友,那他们会通过纸船和风筝干些什么呢?指名说

  过渡:可是有一天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齐读第七自然段  指名说

  出示

  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两个漂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他们可能会因为什么事吵架呢?指名说

  吵架了的小熊和松鼠此时的心情怎么样?(难过)

  出示8,9自然段

  你从课文中的那句话中感受到了难过?指名说

  谁能把他们难过的心情读一读?指名读

  你读得真棒,老师已经看出来了。

  他们吵架了为什么还要折纸船和放风筝呢?(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可是为什么不把折好的纸船和风筝放出去呢?(不好意思)

  他们都不主动,小松鼠孤孤单单的坐在屋顶,看着空荡荡的屋顶,心想这样的日子太难受了,我再也受不了了,那他会做些什么呢?

  出示第九自然的  齐读

  小松鼠能够在闹矛盾的时候主动提出和好的建议,说明小松鼠是个什么样的小松鼠?指名说 

  板书  主动  勇敢

  小熊收到纸船时,他会怎么做呢?指名说

  过渡: 那他们和好了吗?齐读第十段

  小松鼠看到美丽的风筝向他飘来高兴地哭了,应该是笑啊,怎么会哭呢?(感动)指名说

  小结: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让小熊和松鼠成了好朋友,后来又带着谅解,宽容。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所以我们应该像小松鼠一样会交朋友,能主动解决朋友之间的矛盾。

  拓展:有时候你和你的好朋友可能会闹矛盾,当你们闹矛盾的时候,你是用什么解决的呢?

  作业:回家之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妈妈听。

  板书设计:小熊        松鼠   

  聪明         聪明

  主动

  勇敢

纸 船 篇13

  教材分析:

  《纸船和风筝》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0课,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是松鼠和小熊友谊的纽带。

  故事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感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教育学生学会交朋友和维护友谊。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学生们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的评价欲望。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

  2 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评价的环境。

  3 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

  教学目标 :

  1、巩固所学字词,会写“祝、福、幸、句”四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

  1、读词语(书后)(指名读、自由读)。

  2、读句子,(自由读,想读哪句读哪句,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小伙伴;齐读,师生共同享受这份幸福和快乐。)

  是呀,纸船和风筝让小熊和松鼠成了好朋友,给他们俩带来多少快乐呀!正当他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的时候,这快乐却不没有了。(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复习了旧知识又紧紧地拴住了学生的心,让他们很快进入了本节课的教学。)

  二、新授

  1、教师范读(7—11自然)

  2、学生自由读,互谈感受,(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合作、交流的环境、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3.集体交流感受,适时指导朗读,(学生交流时,教师随时出示有关词语、句子、画面,进行点拨。)

  如:动手贴词“飘荡、漂流”。

  朗读形式多种多样(自读、互读互评、指名读、配乐读、看图读)

  (朗读、交流是感悟的基础,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用心去读书,使学生与故事产生共鸣)

  实践活动:

  我知道,很多小朋友都为小熊、松鼠的故事高兴着、感动着,尤其你们读最后一句时,老师也被深深地感动了。此时此刻,他每放一只纸船,就会默默地为小熊说一句话,他会说什么呢?(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延伸:

  小朋友,你喜欢小熊和松鼠吗?为什么?

  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们之间发生过矛盾吗?

  现在给大家2分钟时间,用你喜欢的方式向曾经发生过争吵的小伙伴表达一下你的诚意吧!(让教育落在实际行动上,让学生身心受到深刻教育。)

  为重归于好的同学送一份礼物,上面写着团结、友爱的谚语、格言或词语的图片,然后把上面的话读给小朋友听。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给学生带去了欢乐,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为积累语言提供了条件。)

  指导写字:

  1、(放投影)看,这个小孩的写字姿势多正确呀!你能这样写吗?(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点指导“幸”.其他字自己练习写.(培养学生自信心)

  3、展示、互评(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取长补短。)

  三.总结:

  小朋友,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体会或收获呢?

  (让学生自由发言,感到收获的快乐)

纸 船 篇1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题: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谁会读课题?(指读)一起来读读吧!

  (二)检查预习:

  1.昨天预习,你读了几遍课文?(指说)

  2.课文中的难句子一定难不倒你!先自己试试吧!(自读)

  3.生字宝宝藏在句子里,都被你们认出来了,那他们站在一起呢?(自己认读一下,再把记字的好办法说给周围的小伙伴听!)

  5.谁都认识了?(指读)谁想把你记字的好办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三)导读感悟1 ~6段

  1.小朋友,在一座美丽的山上,有两座可爱的小房子,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家吗?(还不清楚的,赶快到文中找答案)指说,是这样吗?我们去看看!(点击)哎,你怎么知道的?读读好吗?

  2.小朋友,松鼠住在高高的山顶上,而小熊呀却住在山脚下,虽然离得很远,可他们却是最好的朋友!不信,你读读2~6段,看看他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

  3.指说:概括或细致的说都可。

  4.导读第三段:

  瞧,(课件演示)松鼠亲手折的纸船,顺着清清的小溪,飘呀飘,飘到了小熊家门口,小熊拿起纸船一看,——生:乐坏了!你能读好这一段吗?(指读)

  问读的好的学生:小熊,你为什么那么高兴呀?(指说)

  是呀,从山上的小溪里以外的飘下来一只纸船,里面还有一份祝福,小熊能不乐坏了吗?(谁还想读读)

  5.第五段

  不光小熊乐坏了,小松鼠呢?(图)是的,他收到了松鼠送的风筝,也乐坏了。这次,谁相信自己比刚才读得还好?(指)

  6. 3.5段

  小朋友,下面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小伙伴,想读那段读那段,好吗?开始吧!(自)(指读)

  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去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指读)2 3 4 5 6

  (四)导读7~11段

  1.是啊,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之中的时候,这快乐却没有了。(师范读)

  2.选择给你感受最深的段落,再用你喜欢的方式边读边体会,过会我们来交流交流。(把你的感受说给同桌听听)

  3.7段

  “飘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读读这两个词吧!(指)

  你们觉得这两个词可以换换吗?(不能)为什么?(指说)

  谁能读得更美一些呢?

  老师听了,好像真的感觉那风筝飘起来了,纸船也动起来了。

  导:这么美的东西都不见了,谁还想把你的感受读一读。

  ……………

  4.你们都是感情丰富的孩子,小朋友,其实内心最深的感受是不好用语言来表达的,下面,就让我们把深刻的感受,不同的心情通过读来表达出来吧!(自己试试)(指)

  (五)拓展延伸

  可以看得出,小朋友都被松鼠和小熊的感人故事,高兴着,感动着,当我们再一次看到了那高高飘荡的风筝,那一只只传递友谊的小船,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指)教育学生应率先伸出友谊之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指生讲故事。

  二、学习生字词:

  1、小黑板出示生词,开火车认读。

  2、出示要认的生字,检查自学生字读音情况,注意正音和交流记字方法。

  3、任意选择一词,说话。

  4、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鼓励学生抄写会写的词语。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用多种方法自由记忆。

  2、教师点拨,对难写字、容易出错的字加以分析、指导。

  3、指导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1)教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

  (2)学生先书空,后描红、临写。

纸 船 篇15

  重庆外国语学校语文组  王君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住校生,你们经常想家想妈妈吗?

  生:不——(部分学生面露愧色,教室里出现了小声的笑声)

  师:其实啊,同学们不用不好意思,王老师认为想妈妈是世界上最美好最高尚的情感。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想妈妈的诗,这位想妈妈的女儿就是青年时代的冰心奶奶。那么,冰心奶奶当年是怎样想妈妈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让我们随着朗诵一起走进冰心的情感世界。

  (多媒体课件播放朗诵,动人的海浪声音乐声萦绕教室)

  师:1923年,才二十岁出头的冰心第一次离家到美国求学,在茫茫的太平洋上,她非常非常想念妈妈,于是情不自禁写下了这首小诗。同学们,让我们再听一遍,这次请大家边听边跟着朗诵。

  (教室里想起了动人的朗诵声)

  师:小诗的情感高潮在哪一节?

  生:最后一节。

  师:对,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深情地读最后一节。

  (学生渐有表情,但速度较快)

  师:我觉得对“万水千山”的处理不够好,来,四个小组一组读一次,中间不要间断。

  生:万水千山

  生:万水千山

  生:万水千山

  生:万水千山

  师:有的小组读得慢,有的小组读得快。到底该快还是该慢?

  生:该慢。只有慢才能表现对妈妈的思念。

  师:为什么只有慢才能表现思念呢?快岂不更能表达想回到妈妈身边的情感吗?

  生:不。读得越慢越能表现出距离的遥远思念的悠长。

  师:说得真好!来,我们用朗诵把遥远和悠长表达出来。

  (学生极慢极深情地朗诵最后一句)

  【自评:以上是教学第一板块,读中悟悟中读,让学生走进思念走进美好的情感,让课堂被真情萦绕】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冰心奶奶是一位世纪老人,她一直活到九十九岁。一九九年,也就是她生命的最后一年,她得知《纸船》将要被选入初中语文新教材,她非常高兴,于是就给全国小朋友写了一封信,叫《又寄小读者》,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封信的内容?

  生:想(兴高采烈,兴致盎然)

  (学生推荐一位朗诵好的学生读多媒体课件上的信)

  又寄小读者

  我的亲爱的小朋友们:

  得知《纸船》将选入初中语文新教材,我很高兴。如果这首小诗也能像《寄小读者》和《小桔灯》一样能触动朋友们心中的一些美好情感,那于我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写《纸船》的时候,我还非常年轻,写作经验不足。而且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变迁,诗歌中更有许多字词句等方面的问题值得探讨。所以,我一直有这样的一个愿望:如果能就此诗和小朋友们举行一次“诗歌评改会”,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我就以这封短信作为邀请函吧!小朋友,我相信,因为有了你的努力,《纸船》一定会更加优美动人。

  此致

  敬礼

  你们的冰心奶奶

  1999年1月

  师:冰心奶奶是世界上都有声誉的大作家,我们却是无名小辈,修改她的作品同学们怕不怕?

  生:(兴致更高)不怕!

  师:同学们是好样的!送大家一句王老师的名言

  (多媒体课件激情展示:

  我就是我,我的观察与见解与众不同)

  (学生意气风发连读两遍)

  师:好,现在我们就以四人为一小组字斟句酌,争取把《纸船》修改得更漂亮。

  (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教师巡回参与讨论,时间不少于五分钟)

  师:好,请大家暂停。现在请班长主持讨论。

  (老师坐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

  班长:请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亮出自我风采。

  生:诗歌第一句是个病句,“我不敢妄弃了”既是将来时又是过去时,这样的表达是矛盾的,应该把“了”字去掉。(众笑)

  生:诗歌中还有错别字,“地”写成了“的”

  师:现在看来确实错了。当时可没有“的地得”之分。

  生:我觉得第一节最后一句中“抛”字用得不够好,有一种随意的感觉,不能表现出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主持人:那你建议冰心奶奶换成什么字呢?

  生:我觉得用“放”字比较好。“放”字显得比较庄重,动作也很轻柔,情感韵味儿很浓。

  主持人:同学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生:我觉得“抛”字不能改。这个词比“放”字力度上强得多,能够表现出作者的急切心情。

  生:“放”字给人的感觉是有的放矢,目标明确,而在茫茫大洋上,作者的心境和目标一样迷惘。用“放”不符合实际。

  生:“抛”字可以在空中划出一道孤线,有一种动态美。

  生:还可以设想,冰心是一下子抛出去很多纸船,因为第一节的前几句都在强调纸船的多。“抛”字多好啊,有一种天女散花般的美感,而“放”没有。

  生:“抛”这个动作和天风海浪相呼应,表现了一种发泄的情绪,作者哪里是在抛纸船,分明是在抛出一腔孤独,寂寞,一腔思念之情啊!(掌声)

  生:我认为“放”字也能体现出冰心的一往深情,如果是在一条风平浪静的小河上的话。但大家不要忘了,这是在茫茫的太平洋上,而且从第二节看来,“天风很大,海浪很急”,作者不是在一叶扁舟上,而是在又高又大的远洋海轮上,怎么可能放呢?只能抛,而且是用力抛。大家想想,站在船头,天风浩荡,冰心满脸泪痕,衣裙飘飘,她双手捧着小船,用力一抛,船在随风飘舞。冰心就以这样的姿势定格船头,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大洋思亲图”啊!“放”能有这样的效果吗?(掌声)。

  生:××同学的发言提醒了我,既然是在远洋轮上,第一节和第二节的“舟”就应该换成“轮船”才比较准确。

  生:我不同意,古代的舟就是船,用“轮船”二字,多别扭啊,在语音上就没有美感。

  生:关键不在这里。远洋轮肯定大,象泰坦尼克号(众笑),但在茫茫的太平洋上,再大的船也是渺小的。而“舟”这个词在中国文学中有独特的内涵。它给人的感觉有点风雨飘摇的味道,和冰心当时孤独寂寞正相称。“轮船”就没有这样的审美感觉。(鼓掌)

  生:是啊,这里的“舟”更有一种象征意义,茫茫的大洋上一叶扁舟正是作者孤寂的心。

  生:从“舟”还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沉寂悲哀,而巨轮显得太喧闹、嘈杂、与诗意不谐调。

  老师(情不自禁):大家说得真好!那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诗句中表现了“舟”、“帆”一类词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呢?

  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生:我还有一个问题和冰心奶奶商量,第二节最后一句中,为什么用“流”呢,我反复读了好多遍,都学得这个词不是味道。

  生:我也是。流的是水,不是纸船啊,冰心这样写有什么诗意吗?

  生:是不是要表现“随海漂流”之意?

  生:我建议冰心奶奶改成“飘”。“飘”字多美啊,和“抛”字一样,把作者美好而又漂渺的希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我不同意。这里不是水之流,而是心之流,冰心的心灵中有一条心之河,这条河是那样明确地流向母亲。

  生:我想问一问冰心奶奶,为什么最后一句不直接用“我的爱和悲哀”,而要用“她的爱和悲哀”呢?

  生:为的是和倒数第二句中,“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相呼应。

  生:我认为这是从母亲的角度来写的,第一句作者直呼母亲,当然后文就以女儿相应,这样才能前呼后应嘛!

  师:变换人称有必要吗?

  生:不变好,全文一脉贯通,诗情才能凸现。

  生:变了好,能够表现出作者与母亲的亲密关系。

  生:变了好。老师不是说行文富有变化总是美的吗?

  生:该变的时候就必须变。诗中这样一变,我们似乎听到了作者动情的呼喊和诚挚的心灵剖白,就好像看到作者正伏在母亲的胸前痛哭。人称一变情感的距离就缩短了。

  师:我们读一读感受一下。

  (生动情朗读)

  生:我觉得“你”应该换成“您”,这样才更能体现冰心对妈妈的尊重。

  生:我认为不好,用“您”显得太生分了,如果你和你的妈妈亲密无间的化,用得着这样的礼貌吗?

  ……

  【自评:这是教学第二板块。以一封信掀起课堂波澜,以“诗歌评改会”作为载体,引导学生炼字炼句体会诗情。教师真正地把课堂让给了学生,教师成为了课堂讨论的“首席”。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教与学的精彩对接】

  师:同学们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带着问题出课堂吧!王老师也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想请教同学们,老师叉个队怎样?

  生:行!(教室里有轻松宽容的笑声)

  师:我最喜欢诗歌的末一句。你们看:纸船是有形的东西,而爱和悲哀是无形的东西。有形的纸船怎么能承载无形的情感呢?这本来就说明了诗歌语言的创造性。但我觉得还不够美,还不够形象。有同学对我说,老师啊,我想妈妈想得要命的时候,我就忍不住要流泪。于是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这样改呢?载着          归去(老师故意延长语调等待)

  生:(恍然大悟)载着泪水归去

  师:一滴泪水?

  (生笑)

  师:两滴?

  (笑声更大,终于有学生忍不住站起来)

  生:一船泪水!

  师:妙!同学们,这就叫作诗了。来,我们来欣赏几句王老师以前学生的创造

  (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动情朗诵)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一船泪水归去。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无数个思念的梦归去。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一腔愁绪归去。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一颗温柔的心归去。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这首流泪的诗归去。

  (此起彼伏的“万水千山”的诵读声,让课堂由热烈渐趋平和柔美)

  师:同学们,因为大家有一颗热爱母亲的心,所以你们读懂了冰心奶奶对母亲的爱。那么,除了爱着母亲,你们还爱着一些什么?

  生:我爱爸爸。

  生:我爱我的姐姐。

  生:我爱爷爷奶奶。

  生:我爱我的集体。

  生:我爱足球

  生:我爱我的家乡

  生:我爱我的祖国

  ……

  师:冰心奶奶把诗歌折成了一只纸船,那么同学们,你们又可以把你们的爱折成什么呢?生活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让它们来表达你们心中的爱吧!

  (优美的二胡曲《长相思》响起,依照课件上的仿写要求,学生埋头创作)

  师:心中有爱就要表达。同学们,用你们最真的情朗诵你们的爱吧!

  (生争先恐后)

  生(杨洋):姐姐,倘若你梦见了弟弟的信鸽,

  请不要惊讶,

  那可写满了弟弟的无限思念与爱呀!

  但山长水阔。

  何寄彩签兼尺素?

  生(周路)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支流泪的红烛,

  不要因它无端入梦而惊讶,

  这是海外游子的思乡泪,

  万水千山,它也要点燃心中爱的火花。

  生(熊虹):同学们,倘若你在空中发现一颗红色的星星,

  不要惊讶它的特别,

  这是我们校园生活中凝聚的一切爱与奔放的热情

  万水千山,求它在辽阔的星空中永远闪亮。

  生(汤羚誉):朋友,当你的窗前泻入一抹轻灵的月光

  不要惊讶

  这是你相隔千里的挚友深情的凝视,

  万水千山,求它带去我的思恋消散你的孤寂

  生(谢秦川):未名湖,倘若你腹中跃起一条金色的鱼儿,

  不要菲薄它浮躁不安,

  这是你水底年轻诗人的灵魂,

  弹指十年,他在寻找他如诗的青春。

  生(唐旻葳):中国足球队,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座金灿灿的大力神杯,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永远支持你的球迷用热泪铸就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你们的期望与激情从赛场归来!

  生(龙庆阳):祖国,假如有一天我选择了离开,

  请不要伤怀,

  这是挚爱您的儿子的信念,

  万水千山,

  多年以后我会载着一腔从未冷却的热血为你归来。

  (师生情不自禁共同朗诵其中的精彩篇目,深情的“万水千山”又一次响彻课堂)

  ……

  (师生掌声不断,听众席上不少老师的眼里已有晶莹的泪花)

  师:同学们,你们的真情深深打动了我,我忍不住想要告诉你们冰心奶奶的信实际上是来自于天堂。信是杜撰的,但老师的感动是真的。老师感动于同学们有一颗感受爱感受诗歌的真诚热烈的童心,更感动于同学们挑战名家挑战自我的勇气与信心。

  亲爱的同学们,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支很小的彩色小船儿,

  请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们亲爱的王老师用爱与诗的精魂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美丽你们别样的青春。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下课)

  (多媒体课件上缓缓展示:

  诗歌是一泓忍不住要喷涌的情感之泉

  诗歌是一双灿烂了联想与想象的青春翅膀,

  诗歌是一个锤炼了千年依旧不朽的语言之梦)

  【自评:从赏诗到写诗,第三个教学板块经历了由一个诗歌教学的难点向另一个更难点的跨越。成功不是偶然,阶梯的巧妙搭建,情感的推波助澜点燃了学生创造的激情。其实,每首诗都写得很稚嫩甚至不通顺,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起码我们的学生走进了诗,第一次拥抱了诗!】

  【教学后记】:

  ——“应鼓励学生成为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读者。”

  ——什么是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呢?它的内涵有很多,比如:理性、自由、民主、公正、宽容等等,但是,其精髓恰恰是怀疑和批判(独立思考和探索),对权威和专家怀疑和批判,除了

  需要学术上的敏感外,尤其需要的是从小培养起来的良知、勇气、正义和道德感。

  ——创新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安全的课堂、问题的课堂、情感的课堂

  在创新学习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完《纸船》后,一位老师跑上台非常激动地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好课!一封信激活一堂课,一个词点燃一节课”。

  我非常感谢这位老师对我的鼓励,更感动于她对课的透彻的理解。确实,我的设计初衷就是要为学生营造这样的一个课堂:它是民主自由开放的课堂,它更是充满真情充满诗情画意的美的课堂。冰心奶奶的信叩开了学生的思维之门,而围绕着“万水千山”而展开的朗读欣赏创作则自始至终让感性之美与理性之美水乳交融。

  其实,《纸船》是一节非常本真的课,最初并非为公开课而设计,更非为了创新而创新。当我第一次面对教材时就有一种直觉:这是一首离学生心灵很近很近的诗,她的价值就在于她一往深情却又并不完美。

  对《纸船》的大胆而成功的处理印证了北京教育学院苏立康教授的一段话:只有教师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的地位上,他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只有教师真正认识到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对话实现沟通与合作的过程,他才能从这一理念出发来设计教学;只有教师把阅读过程看作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同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他才会去寻找课文内容的共鸣点,并且选择最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我的幸运在于:我的直觉不仅让我很轻易地找到了这个“共鸣点”,而且让我找到了一种相当巧妙的表现承载方式——现场诗歌评改会。

  当然,这种直觉来自于一种信心,抑或是一种理念,那就是我经常灌输给学生的:我就是我,我的观察与见解与众不同。

  《纸船》告诉我,创新并不玄妙,她就是学生独立地面对文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一种青春姿态。她挽起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手共同去实践自主探究活动的理想,她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教师的教学生活,她必将使陈旧封闭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纸船》告诉我,“真情”永远是创新的语文课堂的魂。批判和创造不是让学生变得桀骜不驯睚眦必报,而是让学生因为视野的开阔心灵的丰润表达的流畅而越发悲天悯人善感多思。创新的情感内核是真情是激情是柔情。

  《纸船》告诉我如何以最好的心态驾驭教学内容。或者举重若轻,或者举轻若重。你要相信,江湖武林中有一招制胜之说,当然教学设计里也定有安镇乾坤之计。烦琐的面面俱到是语文的死敌,追求“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教学思路,定能左右逢源,旗开得胜。

  《纸船》让我重新思考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确要决定形式,但在许多时候,形式的反作用力具有极强的塑造能力和摧毁能力。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它印证了《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的一句名言:教师的责任就是动用一切有创意的方法让学生被书本深深吸引。

  《纸船》更让我看到了创新学习对教师素质的极高要求。学生的表现可谓酣畅淋漓,而我自己面对行云流水一般的课堂反而有捉襟见肘之感。是的,教师只能是“课堂讨论的首席”,这个“首席”位置可能在台下,但他熠熠闪光的思想必须温柔地俯视不易调控的课堂。教师在创新学习当中必须首先成为一个智者。

  《纸船》让我坚定了我的教学追求:创新学习是学会学习的目的。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