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文教案教学文摘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使命意识和孤独意识(精选13篇)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使命意识和孤独意识(精选13篇)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使命意识和孤独意识(精选13篇)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使命意识和孤独意识 篇1

  深圳大鹏华侨中学  林  潮[1]   陈晓涛[2]

  (深圳 大鹏 518120)

  内容提要: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独特的个性气质和强烈的生命意识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内省自觉、深沉坚韧的气质和极强的使命意识、内向抑郁的气质和强烈的孤独意识对小说《阿q正传》的影响。

  关 键 词:《阿q正传》个性气质  使命意识  孤独意识

  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堪称现代中国的脊梁、现代中国的灵魂。他的精神、他强烈的生命意识、他的作品及其中鲜活的人物形象,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警醒着一代代中国人。《阿q正传》是鲁迅最著名的小说之一。鲁迅用犀利的笔法彰显其内省自觉、深沉坚韧的气质与强烈的使命意识、内向抑郁的气质与浓厚的孤独意识,塑造了阿q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一、鲁迅的个性气质及生命意识

  人的个性气质及生命意识的形成与其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密不可分。鲁迅出身于浙江绍兴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族,他13岁时,祖父因科场案下狱,不久父亲病逝,迫于生计,他随母亲到绍兴乡下皇甫庄舅父家避难,被视为乞食者。在家道中落的过程中,他目睹族人之间的倾轧,饱尝了世态炎凉。鲁迅曾说“有谁从小康人家堕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路途中,可看见世人的真面目。”[1]此后他对社会人生总是一种阴郁的把握方式。然而从野孩群中获得的那种“野兽性”[2]又偏偏使他不向黑暗势力和封建礼教低头,外力与内力的相互作用使一种鲜为人知的惆怅与悒郁、痛苦与悲伤的孤独情绪油然而生。青少年时期的人生际遇给鲁迅留下了寂寞与孤独的精神印记。[3]后留学日本,在异域受到的白眼和轻蔑,尤其是“幻灯片事件”使这位来自贫弱中国的留学生亲自体验了民族歧视的耻辱,这一切在鲁迅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对叔本华、尼采悲观主义哲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加强了他精神中的寂寞与孤独。

  鲁迅出生没落大家,从小受到包括儒家正统文化及佛、道等非正统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熏陶,南京和日本求学期间,大量阅读了西欧近代文学、哲学、自然科学著作,又使他对西方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尤其是叔本华、尼采的生命意识与超人学说、基尔凯郭尔、施蒂纳的非理性主义对孤独个体生命形态的体认。在经历了十九世纪末开始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巨大变迁后,鲁迅深感中国改革之难,对中国的认识更加透彻,深刻思考后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思想,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气质和强烈的生命意识。

  鲁迅的个性气质是多元复杂的矛盾统一体:既刚强固执,又深沉坚韧;既内省自觉,又机敏多疑;既内向抑郁,又开朗热情。其内省自觉、深沉坚韧的气质加以其博大的爱心(爱祖国、爱民族、爱大众、爱亲人)进而使其产生极强的使命意识;其内向抑郁的气质使其产生强烈的孤独意识。多元复杂的个性气质融于一体,且伴随着鲁迅的内心冲突,使他“背负因袭重担,肩住黑暗闸门所具有的极其深刻沉重的社会历史的孤独悲凉”“与他对整个人生荒谬的形而上感受中的孤独、悲凉纠缠融合在一起”[4],构成了鲁迅独特的个性气质,也培养了他以复杂、深邃的眼光观察和体验世界的能力。

  二、充盈于《阿q正传》中的强烈的使命意识

  《阿q正传》中,通过阿q及其周围人物的塑造,作者表现出其改造“国民性”和反封建的思想观念,这其中透出鲜明的理性色彩、强烈的否定性特征和深刻的悲剧性意识。

  铭心刻骨的童年经历、惊心动魄的感性经验、西方现代文化的强烈影响与内省自觉、坚韧深刻的个性气质和强烈的使命意识相碰撞,形成鲁迅“立人”、“兴国”的理想和自觉意识。鲁迅认为,一个国家若要生存世间,角逐列国,“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5]立人的精神实质即为摒弃国民劣根性,重塑新型的民族性格。在鲁迅看来,“立人”是“兴国”的前提。因而,他坚定地选择了在精神领域以身报国的方式,终生在精神领域进行国民灵魂改造的工作。[6]他认为没有民族精神的彻底改造,新的社会制度是难以真正建立起来的,“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7]为改造民族精神,他执着地把自己的文学与思想情感紧紧和变革现实连在一起,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以批判国人之“国民性”,以期改造“国民性”,阿q则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阿q乃一个赤贫的雇农,无房无地,以帮人打短工为生,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他的主要性格特征就是其赖以自慰甚至是赖以生存的精神胜利法:他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他从不正视现实,而是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自欺自慰、欺凌弱者、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妙法来自我安慰,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之中。阿q精神胜利法的根源于他深重的奴隶意识:长期的封建压迫使他的主体意识迷失在封建思想伦理关系中,他没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只在毫无个体性可言的“群”的氛围中体现自己的内在本质。阿q的精神胜利法乃是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的一种反映,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异族统治、战争动荡、思想的极端束缚是其产生的土壤,它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周作人先生在读过《阿q正传》后说:“阿q却是一个民族的类型。他象神话里的‘众赐’(pandroa)一样,承受了恶梦似的四千年来的经验所造成的一切‘谱’上的规则,包含对于生命幸福名誉道德的意见,提取精粹,凝为固体,所以实在是一幅中国人坏品性的‘混合照相’,其中写中国人的缺乏求生意志,不尊重生命,尤为痛切,因为我相信这是中国人最大的病根。”[8]鲁迅为阿q作传,目的就在于以冷静的思考理性地暴露我们民族性格的负面,医治国人灵魂。

  作者不仅塑造了阿q的形象,而且用简练的笔墨勾勒出另一类“国民性”的人物群像:看客。他们张着嘴去看杀人,用眼睛去咬阿q的灵魂,议论枪毙并无杀头好看。他们是饱受中国封建文化束缚和毒化的中国的民众,他们精神受奴役而不自觉,麻木愚昧而不觉悟,甚至麻木到不以苦为苦,对别人的痛苦只报以隔膜和冷漠,甚至狠毒凶残。他们通过对个人的教化和对异已者的迫害来维护封建旧秩序、旧伦理的基本规范,与统治者共同构成了旧中国冷酷的生存现实。“大团圆”结局说明人民精神麻木现象深深地楔入鲁迅的心坎,使他永远感到心痛。他要“呐喊”,他要以觉醒的先驱的声音,唤醒中国人的生存意识,唤醒“铁屋子”里“许多熟睡的人们”。[9]

  同时,鲁迅将阿q和整个未庄放在辛亥革命前后这样一个时间背景下来描写,以一种概括的方式描绘出辛亥革命的严酷真实:脱离群众的畸形革命始终是不能得到群众理解的,是没有基础的,必然走向失败的,是挽救不了中国沦为烈殖民地命运的,也不可能解放人民大众。

  阿q的形象在表层上原型来自于鲁迅的故乡绍兴,或是同乡,或是远亲,在深层上则是作者对人类精神现象和中国人精神特征的理性探索伴随着活生生的原型一起升华、熔铸成的不朽艺术典型,是作家个性气质和生命意识的隐现。

  三、弥漫于《阿q正传》中的浓郁的孤独意识

  鲁迅内向抑郁气质和孤独意识激发的是他改造现实、批判黑暗的理性激情。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说: “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觉得唯‘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10]这在《阿q 正传》中体现为“抗争”和“死亡”。

  阿q并不完全安于被欺凌的命运,当革命到来时,他从被剥削者的朴素直感去欢迎革命。他觉得造反有趣,又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在他的想象中,革命党都穿着“白盔白甲”,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革命之后,赵家的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宁式床、钱家的桌椅都搬到土谷祠来……阿q对革命的认识固然十分幼稚,十分糊涂,但由于这种想法里充满着农民式的均分思想和复仇情绪,却又的确反映了农民阿q具有改变自己生活地位的迫切要求。阿q真心向往革命,在他身上始终潜藏着革命的可能性。然而,革命并没有接受阿q ,反而让阿q最终走上了断头台,革命燃起了阿q心中的希望之火,却又将希望变成了绝望。鲁迅以阿q的死指向“绝望的反抗”,反抗社会,更是反抗自身:在阿q无家可归的孤独中,在阿q寻找归宿的努力中,在阿q的生的困恼中,在阿q面临死亡的恐惧中,在阿q临刑的幻觉中,……我们发现那惶惑、不安、恐惧、孤独、绝望并不仅仅属于阿q,而是属于那颗终于并不能超然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阿q们生存的世界的无情否定,不又是作家对灵魂中的 “阿q生存的世界”的“抗争”吗?

  阿q抗争了,却最终被挂着“革命党”牌子的“长衫人物”送上了断头台。阿q的被砍头还因为阿q的委琐、怯懦、无能、可笑的表现而被看客们视为一出“他们多半不满足”的“不佳”的滑稽剧。阿q被枪毙了,他因为希冀改变自身命运的自发抗争而死了,而和他有着同样命运、同样精神的看客们却是如此评价:未庄人“自然都说阿q坏”,他的“枪毙便是坏的证据。”“城里舆论则不佳”,他们不仅因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还因阿q“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害他们白跟一趟而不满足。阿q死了,从肉体、从精神上俱亡了,而那些看客们,肉体虽然还在世上行走,精神和灵魂却和阿q一样,早已被“圣人之徒的意见和道理”剥夺了。这一些让鲁迅感到处在黑暗势力的包围中,那时的中国好比铁屋子,昏睡的人民难以走出,所以他要进行呐喊,对旧社会与旧势力作绝望的抗战。也正如此,在1925年为俄译本《阿q正传》作的序中,鲁迅说“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在中国实在算一件难事……我也只得依了自己的观察,孤寂地姑且将这些写出来,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性。”[11]

  鲁迅就如“过客”,“明知面是坟而偏要走。”鲁迅的呐喊、反抗并不为群众所理解,他终生呼啸地战斗在精神领域,他孤寂在走在时代的前沿,他与社会、与群众自然有距离。他作为一个“孤异的个人”,“向庸众开战”,常常感到有“独战的悲哀”,自己陷入孤独与痛苦之中,眼见群体生命的麻木,他要“呐喊”,要唤醒人民去打破“无声的中国”千年如斯的沉寂,虽然鲁迅也知道,这种反抗不过是“绝望的反抗”,但这仍是对国民性中惰性和奴性的反抗,具有可贵的现实战斗精神和现代反抗意识。他仍然要象“过客”一样,昂起头颅,奋然微量前走去,在人生的旅途中留下他那倔傲而又孤独寂寞的身影。

  注释:

  [1]《<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一卷p3.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2]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p5.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3]季玢.略论鲁迅与嵇康孤独意识的异同.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1998,6(2)

  [4]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p107-108.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5]《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一卷p193,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6]陈健.英雄情结与孤独意识——梁启超与鲁迅精神特征的比较研究.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1995,1

  [7]《两地书.第一集.北京》,《鲁迅全集》第十一卷p3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8]姜德明主编,黄乔生选编.周作人书话.p179-180.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

  [9]《<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一卷p7.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10]《两地书.第一集.北京》,《鲁迅全集》第十一卷p20-2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11]《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鲁迅全集》第七卷p8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联系电话

  林  潮:13602596581

  陈晓涛:13246686358

  电子邮箱:

  [1] 林  潮(1969—),男,广东湛江人。深圳大鹏华侨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现代文学研究与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研究 。

  [2] 陈晓涛(1983—),男,江苏如皋人。深圳大鹏华侨中学教师,现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使命意识和孤独意识 篇2

  授课者:李陆  

  上课。

  师:先提一个问题。上学期我们学了《祝福》这一课,主人公祥林嫂,究竟姓什么?请大家讨论一下。

  生甲:姓卫。

  师:为什么?

  生甲:因为她是卫老婆子介绍到鲁四老爷家来的,而卫老婆子的娘家是卫家山,和她家是邻居,所以祥林嫂该姓卫。课本上也是这么说的。

  师:很好,看书看得很仔细。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乙:我认为她姓祥,不然怎么叫她祥林嫂?

  师:她是生来就姓祥,还是出嫁后改姓祥,和丈夫一个姓?

  生乙:不知道。

  师:我想,鲁迅先生在这里很可能是搞错了。卫老婆子从卫家山嫁到鲁镇来,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她该从丈夫一个姓才行。当然,丈夫也有可能姓卫,但这种可能性很小;况且,在封建社会,同姓的男女一般是不能结亲的。(表兄妹却可以,因为他们不同姓。)

  生乙:也就是卫老婆子不该叫“卫老婆子”,而应该叫“鲁老婆子”或别的什么?

  师:对,反应灵敏。你的说法有道理,祥林嫂该姓祥才对。

  生甲:但祥林嫂生来又姓什么,该不会也姓祥吧?

  升乙:当然不会姓祥,刚才老师说了,同姓的男女一般是不能结亲的。

  生甲:那又姓什么?我认为还是应该姓卫。

  师:姓卫肯定不对,因为卫家山是她的婆家而不是娘家。我猜她应该姓林。

  生(一起):为什么?

  生丙:我知道老师的意思。香港有个陈方安生,女士,陈是她丈夫的姓,她本人姓方。

  师:很好!很会联想。的确,陈方安生是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一个名字,但听着却象是日本名字。

  生丙:陈方是姓,安生是名,加起来就是四个字。但中国古时候的妇女是没有名字的,所以人们只叫“祥林嫂”而不叫“祥林安生”了。

  生丁:可是林黛玉不是有名有姓吗,还有王熙凤,薛宝钗.....王熙凤出嫁了不是还叫“王熙凤”吗?该改叫“贾西凤”才行啊。

  师:林黛玉薛宝钗她们都是四大家族的成员,是上流社会的女性,所以精贵些,分别有了自己的名字。其实只有名而无字,在《林黛玉进贾府》里,贾宝玉要给林黛玉取一个字,叫什么?

  生丁:颦颦。

  师:对,记忆力真好。这个细节表明贾宝玉很顽皮,但更表明贾宝玉思想上尊重女性,认为男性有的权利女性也应该有,哪怕是姓名后面的“字”。

  生丙:可实际情况是男尊女卑,林黛玉她们算幸运的,而绝大多数妇女都没有名字。张氏,王氏,就是她们的名字,翻开四大名著,都是这样。

  师:有一个相声,不知大家听过没有。旧社会有个姓马的女人嫁给了姓牛的,辛劳一生,死后墓碑上刻着她的名字——“牛马氏”。“牛马氏”三个字几乎可以说明一切。

  生戊:所以您认为祥林嫂应该姓林。可是她第二次到鲁镇来,鲁镇上的人还是喊她祥林嫂啊,她已经改嫁给贺老六了,该叫“贺林嫂”才对呀?

  师:鲁镇上的人对她的第二次婚姻认同还是不认同?

  生戊:不认同。

  师:对啊。如果认同,大家对她的态度就不会有根本的改变,就没有柳妈讲的那个可怕的故事了。所以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生己:老师,我觉得您的话题扯远了,我们是在上《阿q正传》呢。

  师:对不起,是扯远了点。阿q为什么没有名字,哪位同学能回答?

  生己:因为阿q孤身一人,没有父母亲戚,搞不清楚他的名字。大家都喊他阿quei,但又不知道是哪个quei字,于是鲁迅先生就用一个q代替了。

  生庚:我觉得“q”用得不对。因为“桂”或“贵”的声母为“g”,阿q应该叫阿g才对!

  师:很好,敢于怀疑权威,而且很有道理,向你学习!我想,可能是方言造成的吧,江浙一带,“桂”或“贵”的声母读成“q”。况且,“q”还具有象形意味呢,像什么?

  生己:一个人的脑袋,后面拖着根小辫子。

  师:对!象征着大清国的子民,“东亚病夫”的形象。而这正是鲁迅要批判的,阿q就是其中的典型。

  生甲:老师,未庄的人为什么不姓“未”呢?

  师:是啊,卫家山的卫老婆子姓“卫”,未庄的人为什么不姓“未”呢?哪位同学能回答?

  生庚:未庄很大,有姓赵的,还有姓钱的,还有王胡姓王,吴妈姓吴,所以.....

  师:在阿q所处的年代,江浙一带的农业经济较发达,农村相对于落后地区(特别是山区)较开放,所以一个村庄共一个姓的现象不多见。但未庄还是以姓赵和姓钱的居多,赵太爷和钱太爷是未庄的实际统治者,两家之间也是明争暗斗的。

  生丁:那地保是什么人,是干什么的?

  师:地保是封建政权的基层干部,相当于现在的村长。

  生丁:地保的官大还是赵太爷的官大?怎么地保老是听赵太爷差遣呢?

  师:赵太爷是族长。在封建社会的农村,族长的权力很大,几乎一手遮天。建议你课后读一读陕西作家陈中实的《白鹿原》,里面完整而又真实反映了中国的宗族文化。

  生丁:赵太爷的权力的确够大,一个嘴巴就把阿q的姓打掉了。

  师:在封建社会,妇女地位卑微,一般没有名字,只有姓氏。男人则姓名字齐全,有的还有号。譬如苏东坡,姓苏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弟弟叫苏辙,有谁知道兄弟俩名字的来历?

  生申:我知道,来自《曹刿论战》,“登轼而望之,见其辙”。

  师:聪明!谢谢。名和字也是有联系的,苏轼字子瞻,瞻不就是“望之”吗?还有韩愈,字退之;愈是“前进”的意思,与“退之”刚好相反,大家说有不有趣?鲁迅,姓周名树人,字豫才;其实他最初的字是“豫山”,因为江浙方言里“豫山”读起来像“雨伞”,于是鲁迅小时候有一个绰号叫“雨伞”,长大后鲁迅就把“豫山”改成“豫才”了。

  生申:古人的名字也可以随便改吗?

  师:古人字可以改,号可以改,但是姓和名决不能乱改。姓代表的是宗族血统,是身世身份;名是父母郑重给取的,代表的是父母之命。有一句俗语叫“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乡间的男人和他人赌咒时常说:“如果...我就不姓*!”拿自己的姓当赌注,这是最高的赌注了。阿q因为从小没有父母,地位又卑微,所以搞不清楚他的名字,他自己也“渺茫”。他原本姓赵,可是赵太爷用暴力剥夺了他姓赵的权利,阿q在未庄也就彻底成了孤魂野鬼。吴妈有姓,而阿q没姓,阿q又如何配得上吴妈?阿q此后的悲惨命运,也就成了必然的了。

  下课。

  作者邮箱: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使命意识和孤独意识 篇3

  [创新设计]

   一、教学内容

  认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认识阿Q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的典型。理解和鉴赏社会环境的描写在表现作品主题和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二、课时安排

  1.课时:三课时

  2.课型:探究研讨型

  三、预习要求

  了解《阿Q正传》整篇小说的故事梗概。仔细阅读课文,理出阿Q对革命态度的变化过程,理解小说描述这一过程的意义。注意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体味其对人物刻画及表现主题的作用。

  四、教学蓝图

  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别是阿Q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进行探究和研讨,剖析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结合小说的情节对阿Q精神胜利法作准确的诠释,对鲁迅先生之所以写作《阿Q正传》和倾注全力刻画阿Q这一人物形象有较深刻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阿Q正传》是鲁迅对辛亥革命作批判性历史总结的最杰出的作品,也是鲁迅解剖“国民性”、塑造不朽的人物典型的最杰出的作品。这部小说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形象地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更重要的是,鲁迅先生以巨大的艺术概括力,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的不朽典型,深刻地画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国民的灵魂”,无情地解剖了民族根性中共同的弱点(这种弱点的集中表现就是“精神胜利法”),从而极大地震撼了民族的良知。自《阿Q正传》问世以来,阿Q便成为一个共名,而改造国民性的弱点,克服“精神胜利法”也成了一切进步力量、有识之士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课文所节选的只是《阿Q正传》中的七、八两章,因此,我们要对课文作深入的探究与研讨,必须注意两点:一是把全书的主题,同七、八两章着重表现的思想加以适当区分;二是把阿Q形象的总体性格特征与这两章中突出表现的阿Q的思想性格侧面加以适当区分。既不能以前者取代后者,更不能以后者涵盖前者。当然两者又不能截然割裂;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固然应放在对小说总体理解的框架中进行,但尤应以课文节选的内容为重点。

   教学《阿Q正传》这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课文,应引导学生作一些深入的探究和研讨。探究和研讨的重点是:

  1.如何理解阿Q对革命的态度的变化过程及其意义

  课文节选的两章清晰地画出了阿Q对革命的态度变化的思想规迹:痛恨革命→神往革命→情不自禁地欢呼革命→对革命充满幻想和期待→对革命现状疑惑和不满→要求参加革命党→革命愿望受到致命打击→对革命绝望→对不准革命表示愤懑。

  作品形象地展现了阿Q对革命由神往到幻灭的过程,其意义表现在如下三个层面:一、表现阿Q式农民的落后和不觉悟。这种落后和不觉悟主要反映在他对革命的错误认识上。阿Q对革命的理解是错误的,归结起来就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阿Q的革命目的只是快意于个人恩仇、夺取一些地主家的浮财、弄个女人这三件事。他分不清革命的阵线和对象,头脑中一片混沌。他采取的革命方式无非是呐喊几声造反,去尼姑庵砸龙牌,把辫子盘到顶上而已。阿Q之所以如此落后和不觉悟,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他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革命党人远离他们。二、表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农民原来的社会地位,更没有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他们依然在深重的封建枷锁下生活。三、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那就是资产阶级领导不了革命,中国革命的最终成功,必须教育和发动农民。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向世人提出了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问号:中国革命该向何处去?这是作家展现阿Q对革命态度变化过程的更深层面上的意义。

  2.如何理解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和实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本文所反映的时代较为遥远,表现的主题也已成为过去的话题,所以阅读课文时要注意把握课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课文的背景设置在未庄,未庄实际上就是当时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文章深刻描写了辛亥革命风暴在城里兴起时对未庄带来的种种震动,大量的环境描写显示了辛亥革命没有打破未庄的闭塞和落后,一般民众对革命一无所知,非常愚昧,而阿Q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并处处表现出其落后和不觉悟。

  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革命党虽然进了城,但未庄的周边社会环境并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只不过改变了名称,带兵的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说明辛亥革命根本没有动摇旧政权,政府机关原封不动,仅仅是换汤不换药。要说有所不同,那就是革命党向封建势力妥协,本来应是革命对象的“秀才”“假洋鬼子”们却钻进革命队伍,成为革命的新贵,他们不但没有失去什么,反而因此“骤然大阔”,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权,这些都有力地暴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3.如何把握小说的思想意义

  《阿Q正传》的最大成功就在于作者精心刻画了阿Q这一典型人物。尤其是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既反映了当时国民普遍存在的病态,也反映了几千年封建文化的积淀。所以《阿Q正传》的典型意义又是深广的,它深刻地揭示了一种民族劣根性,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课文节选的两章集中展现的是辛亥革命到来时,阿Q在未庄的种种表现以及未庄各阶层特别是地主阶级的动向,与全书的宗旨相比较,更多地体现了鲁迅先生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的暴露和批判。但我们也不能不注意作者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深刻剖示,例如见到假洋鬼子时的胆怯,却去欺侮更弱的尼姑。总之,揭示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是读好课文的关键,抓住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把握住小说的思想意义。

  确定了以上三个探究研讨的重点问题后,教师可依次组织同学在课堂上讨论和交流,但这些都应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进行。

  [创意说明]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也是一篇颇具思想深度的课文。由于课文所反映的时代比较久远,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情节也与现今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所以学习起来自然就有一定的难度。从这一实际出发,这份教学设计立足于引导学生作深入的探究与研讨,这是很有见地的。中学语文课本中常有名家名篇入选。对这类课文除了要能一般性的理解,更应能作较有深度的赏析,而有意识指导学生作一些探究研讨,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对高三同学来说,尤为重要。因为阅读名家名篇,读懂读通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掌握阅读的要领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份教学设计应该说是相当成功的。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使命意识和孤独意识 篇4

  [创新设计]

   一、教学内容

  认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认识阿Q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的典型。理解和鉴赏社会环境的描写在表现作品主题和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二、课时安排

  1.课时:三课时

  2.课型:探究研讨型

  三、预习要求

  了解《阿Q正传》整篇小说的故事梗概。仔细阅读课文,理出阿Q对革命态度的变化过程,理解小说描述这一过程的意义。注意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体味其对人物刻画及表现主题的作用。

  四、教学蓝图

  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别是阿Q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进行探究和研讨,剖析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结合小说的情节对阿Q精神胜利法作准确的诠释,对鲁迅先生之所以写作《阿Q正传》和倾注全力刻画阿Q这一人物形象有较深刻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阿Q正传》是鲁迅对辛亥革命作批判性历史总结的最杰出的作品,也是鲁迅解剖“国民性”、塑造不朽的人物典型的最杰出的作品。这部小说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形象地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更重要的是,鲁迅先生以巨大的艺术概括力,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的不朽典型,深刻地画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国民的灵魂”,无情地解剖了民族根性中共同的弱点(这种弱点的集中表现就是“精神胜利法”),从而极大地震撼了民族的良知。自《阿Q正传》问世以来,阿Q便成为一个共名,而改造国民性的弱点,克服“精神胜利法”也成了一切进步力量、有识之士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课文所节选的只是《阿Q正传》中的七、八两章,因此,我们要对课文作深入的探究与研讨,必须注意两点:一是把全书的主题,同七、八两章着重表现的思想加以适当区分;二是把阿Q形象的总体性格特征与这两章中突出表现的阿Q的思想性格侧面加以适当区分。既不能以前者取代后者,更不能以后者涵盖前者。当然两者又不能截然割裂;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固然应放在对小说总体理解的框架中进行,但尤应以课文节选的内容为重点。

   教学《阿Q正传》这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课文,应引导学生作一些深入的探究和研讨。探究和研讨的重点是:

  1.如何理解阿Q对革命的态度的变化过程及其意义

  课文节选的两章清晰地画出了阿Q对革命的态度变化的思想规迹:痛恨革命→神往革命→情不自禁地欢呼革命→对革命充满幻想和期待→对革命现状疑惑和不满→要求参加革命党→革命愿望受到致命打击→对革命绝望→对不准革命表示愤懑。

  作品形象地展现了阿Q对革命由神往到幻灭的过程,其意义表现在如下三个层面:一、表现阿Q式农民的落后和不觉悟。这种落后和不觉悟主要反映在他对革命的错误认识上。阿Q对革命的理解是错误的,归结起来就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阿Q的革命目的只是快意于个人恩仇、夺取一些地主家的浮财、弄个女人这三件事。他分不清革命的阵线和对象,头脑中一片混沌。他采取的革命方式无非是呐喊几声造反,去尼姑庵砸龙牌,把辫子盘到顶上而已。阿Q之所以如此落后和不觉悟,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他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革命党人远离他们。二、表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农民原来的社会地位,更没有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他们依然在深重的封建枷锁下生活。三、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那就是资产阶级领导不了革命,中国革命的最终成功,必须教育和发动农民。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向世人提出了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问号:中国革命该向何处去?这是作家展现阿Q对革命态度变化过程的更深层面上的意义。

  2.如何理解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和实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本文所反映的时代较为遥远,表现的主题也已成为过去的话题,所以阅读课文时要注意把握课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课文的背景设置在未庄,未庄实际上就是当时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文章深刻描写了辛亥革命风暴在城里兴起时对未庄带来的种种震动,大量的环境描写显示了辛亥革命没有打破未庄的闭塞和落后,一般民众对革命一无所知,非常愚昧,而阿Q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并处处表现出其落后和不觉悟。

  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革命党虽然进了城,但未庄的周边社会环境并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只不过改变了名称,带兵的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说明辛亥革命根本没有动摇旧政权,政府机关原封不动,仅仅是换汤不换药。要说有所不同,那就是革命党向封建势力妥协,本来应是革命对象的“秀才”“假洋鬼子”们却钻进革命队伍,成为革命的新贵,他们不但没有失去什么,反而因此“骤然大阔”,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权,这些都有力地暴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3.如何把握小说的思想意义

  《阿Q正传》的最大成功就在于作者精心刻画了阿Q这一典型人物。尤其是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既反映了当时国民普遍存在的病态,也反映了几千年封建文化的积淀。所以《阿Q正传》的典型意义又是深广的,它深刻地揭示了一种民族劣根性,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课文节选的两章集中展现的是辛亥革命到来时,阿Q在未庄的种种表现以及未庄各阶层特别是地主阶级的动向,与全书的宗旨相比较,更多地体现了鲁迅先生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的暴露和批判。但我们也不能不注意作者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深刻剖示,例如见到假洋鬼子时的胆怯,却去欺侮更弱的尼姑。总之,揭示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是读好课文的关键,抓住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把握住小说的思想意义。

  确定了以上三个探究研讨的重点问题后,教师可依次组织同学在课堂上讨论和交流,但这些都应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进行。

  [创意说明]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也是一篇颇具思想深度的课文。由于课文所反映的时代比较久远,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情节也与现今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所以学习起来自然就有一定的难度。从这一实际出发,这份教学设计立足于引导学生作深入的探究与研讨,这是很有见地的。中学语文课本中常有名家名篇入选。对这类课文除了要能一般性的理解,更应能作较有深度的赏析,而有意识指导学生作一些探究研讨,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对高三同学来说,尤为重要。因为阅读名家名篇,读懂读通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掌握阅读的要领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份教学设计应该说是相当成功的。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使命意识和孤独意识 篇5

  【导学新概念】

  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它思想的深刻,技巧的精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杰作。它写于1921年,最初分章发表于《晨报副镌》,后收入《呐喊》。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未庄为历史舞台,以主人公阿Q的活动为线索,以批判阿Q的病态心理精神胜利法为重点来组织材料。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作者不但从中国的现实社会出发,以农民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去“杂取种种人”,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而且着眼于辛亥革命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设计未庄这样一个闭塞落后的江南农村,作为阿Q生活的典型环境。这样,就使阿Q这个形象,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奴隶生活的深刻写照,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被压迫历史的缩影。

  阿Q,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只靠给人家打短工来维持生计。在他身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自甘屈辱,自甘轻贱,而又自我解嘲,自我陶醉。在塑造阿Q这个典型形象时,鲁迅先生非常讲究情节的张弛、明暗的详略:对主人公阿Q的活动是露,对其他陪衬人物则是藏;对阿Q在未庄的活动描写得繁,在城里的活动则轻描淡写。此外,鲁迅先生还特别工于讽刺手法和幽默语言。

  【资料显示屏】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语)。他于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原名叫周樟寿,字豫才,18岁改名树人。“鲁迅”这个笔名是他在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才开始用的。

  鲁迅先生在荆天棘地的艰苦环境里运用小说这一艺术形式进行战斗,为我们留下了《呐喊》和《彷徨》两个集子(历史小说《故事新编》除外)。《呐喊》收集了从1918年到1922年创作的小说14篇,于1923年8月出版。《彷徨》收集了从1924年至1925年创作的小说11篇,于1926年8月出版。

  《呐喊》和《彷徨》这两本小说集,集中反映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概而言之,它控诉了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劳动人民所受的迫害,反映了知识分子的命运和道路,鞭挞了封建卫道者的丑恶灵魂,提出了启发群众觉悟的问题。就艺术特色而言,鲁迅先生的小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结构严谨,往往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方法去塑造典型人物,语言极富民族化、个性化。

  据周遐寿先生研究,阿Q这个艺术形象里有两个极原始的模型。一个叫谢阿桂,他住在绍兴新台门东面的戴家台门里。还有一个是谢阿桂的弟弟叫阿有。这两个人都是流浪汉,常常住在土谷祠内。又据评论家的分析,鲁迅先生创作《阿Q正传》的意图可作如下陈述:着眼于启蒙,写出中国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愤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那沉睡的民众。

  《阿Q正传》享有世界声誉,已有近40种不同文字的译本。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一、设计思路

  《阿Q正传》包含的分量重,篇幅长(把一部中篇小说的全文放进中学语文教材,这在语文教材编写史上是第一次),而用于教读的课时又相对较少,这就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时中抓住重点开展教学。具体说来,拟安排2课时,通过分析阿Q的思想性格,理解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安排2课时,透过小说表层的风趣幽默,体会作者深层的严肃与悲哀;安排2课时,在品味小说语言的基础上,把握这部小说语言的独特风格。

  二、教法展示

  (一)走近阿Q,了解阿Q

  1设想:由练习一和练习二切入,讨论三个问题,安排两个课时。其中第一课时用于分组搜集有关资料,编写发言提纲,第二课时用于就所拟问题发表意见。

  2问题:①阿Q是个怎样的人?②如何看待阿Q的革命?③阿Q的悲惨结局说明了什么?

  3步骤:第一课时,在学生已经预习的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每组讨论三个问题(见上)中的一个,可以集体探讨,也可以个别完成,提倡搜集课本以外的资料。编写发言提纲,必须做到有观点,有论据,言之成理。

  第二课时,让学生逐个问题发表意见,允许不同观点存在。教师在课堂上主要做好以下三件事:组织有序讨论,控制时间分配,明确各问答案。

  这三个问题的参考答案依次为:①阿Q是农村的雇农,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活,经济上一无所有,政治上深受压迫,思想上麻木不仁,特别是在失败、屈辱面前不敢正视现实,不敢承认自己失败,而是用虚假的胜利在精神上自我安慰,自我麻醉。他是受剥削受压迫、愚昧落后民众的代表,他的“精神胜利法”是整个国民的劣根性的集大成。(学者林兴宅对阿Q性格的十个方面的概括可供参考)②阿Q是个受压迫者,有革命的潜在的要求,表现在辛亥革命高潮到来的时候,他比较快地振奋起来,高喊“造反了,造反了”。但是阿Q的革命脱离不了他的愚昧,他的革命纲领就是拿点东西,“我要什么就是什么”。还有,阿Q敌我不分,成功后,要杀赵太爷,但小D也要杀掉,这一切非常真实地表现了自发的农民斗争的某些特点。③阿Q要求革命而不可得,革命后反而被枪毙,他成了革命的牺牲品。这个悲惨结局深刻地说明了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仍然是一团漆黑;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人,依然是那样麻木。

  (二)寻找幽默,体会严肃

  1设想:由练习四切入,围绕“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这一艺术特色搜集材料,展开讨论。

  2步骤:第一课时,阅读练习四的文字,板书“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布置学生阅读课文及“旁批”,标记悲喜交织融合的语句,分析归纳,形成观点,找出例证,和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交流之后,形成发言提纲。

  第二课时,由学生根据上堂课的研究成果各抒己见。此时教师注意两点即可:一是同学们的发言只要不是太离谱就应该视为“合格”,二是发言的人尽量多一些,才有代表性。

  讨论题的参考答案要点:阿Q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他的下场令人同情,令人感叹。这一切又是通过阿Q日常生活中富有喜剧性的事件表现出来的。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小说的前面大部分章节喜剧性较强,集中表现在“优胜纪略”“续优胜纪略”和“恋爱的悲剧”三章中;后面两章的悲剧色彩越来越浓,喜剧色彩越来越淡,尤其到了“大团圆”这一章,读者几乎笑不出来了。另一种是喜剧情节中包含着悲剧的因素,比如阿Q被赵太爷剥夺了生活来源之后,阿Q去静修庵偷萝卜的情节,表面看起来似乎是个喜剧,令人忍俊不禁,其实却是阿Q落魄时的真实写照。请记住,笑,只是看懂了文字;悲,才算悟出了内涵。

  (三)品味语言,把握风格

  1设想:有人说,鲁迅的白描可以用一个字一个词,准确形象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还有人说,鲁迅的小说常常运用杂文式的笔法,给读者一个非常突出的印象。准此,则可安排两课时有选择地通过朗读课文,品味语言,把握风格,揣摩人物性格,从而学习鲁迅小说的语言特色。

  2步骤:第一课时,朗读第一章至第六章的部分文字,回答“旁批”中有关语言运用的提问。不朗读的文字由教师概括大意,用串联词连接上下文。

  第二课时,方法同前,任务是第七至第九章。

  以“序”为例作如下示范:

  师:第一章是小说的序言,主要交代了给阿Q作传的缘起,概略介绍了阿Q的身世、处境。作者首先交代了小说的名目,批判了“正名论”,讽刺了遗老遗少保存“国粹”的主张。其次交代了阿Q没有姓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这部分文字,思考并回答“旁批”中的有关提问。

  生:朗读“第二,立传的通例”至“所以我终于不知道阿Q究竟什么姓”。

  朗读之后,由学生回答“会”“配”等词的妙用。(答案要点:姓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本不存在会不会姓什么、配不配姓什么的道理,只因为赵太爷心里认为阿Q如果姓赵,是丢了他们赵家的脸,污辱了赵家的列祖列宗。由此可见,赵太爷是一个地道的蛮横霸道的土霸王。)

  师:接下来,小说还交代了阿Q无名、无籍贯,不乏讽刺,不乏幽默。你想想,这样的一个人还有什么地位可言?他的处境能不悲惨吗?

  设计B

  一、设计思路

  《阿Q正传》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艺术手法精湛绝伦,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昆仑,在世界文学中也是一流的精品。这样千古不朽的名著,理应全面、深入研读之,以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目的。为此,教学该文时可安排6课时,重点理解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深层的严肃与悲哀,把握作品语言的独特风格。

  二、教法展示

  (一)整体感知

  1设想:在课外预习的基础上,安排1课时进行书面概括练习,要求学生用三五百字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

  2步骤:①布置学生预习,要求通读全文,标记精彩语句,思考“旁批”提出的问题。

  ②课堂上安排30分钟由学生用三五百字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提示学生不要写成“故事梗概”一类。

  ③抽查“概述”文字,适当评点,举一反三,让全体学生基本了解这部中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附内容概述参考文字:《阿Q正传》共分九章。前三章属于小说的交代部分。其中第一章“序”交代了给阿Q作传的缘起,概略介绍了阿Q身世、处境;二、三两章着重描写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畏强凌弱,奴相十足。中间三章是小说情节的发展,重点描述了阿Q的精神痛苦与不幸。第七第八章描写了辛亥革命波及未庄以后,阿Q自发地“神往”革命的愿望和行动,以及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以后,他对辛亥革命的极度失望。最后一章描写了反动派窃取革命果实,阿Q被杀害的悲惨结局。

  ④课外作业 可布置学生根据“评点”修改自己的“概述”。

  (二)部分点击

  1设想:安排4课时研读课文,其中1课时学习前三章,1课时学习中间三章,另外两课时分别学习最后三章。学习时,导读引路,“旁批”切入,捕捉要点,抓住关键,着力培养研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2步骤:①第一课时:学习第一章,拟引导学生归纳阿Q的“四无”(即无名目、无姓、无名、无籍贯),了解阿Q的政治地位低下,生活环境恶劣;探讨行文中三处讽刺手法的运用(即讽刺主张“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正名论”,讽刺抱住“国粹”不放的遗老遗少们,讽刺胡适的考据癖),体味鲁迅小说的独特笔法;回答两个“旁批”提问,初步了解赵太爷和阿Q的性格特征。

  学习第二章,拟引导学生剖析有关阿Q的4个生活片断——自吹“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讥笑未庄人“不见世面”,癞疮疤的故事,押牌宝的故事——把握阿Q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妄自尊大,自欺欺人。

  学习第三章,可要求学生仿照第二章的学习方法,概括该章所记生活片断的主要内容(即阿Q败于王胡,挨“哭丧棒”,调戏小尼姑),归纳阿Q精神胜利法构成的另一层面:畏强凌弱,奴性十足。

  ②第二课时:学习第四章,可引导学生边朗读课文,边思考“旁批”的设问,尔后归纳章节大意(即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受的可悲结果,进一步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学习第五章,可要求学生复述“龙虎斗”和“偷萝卜”两个情节,体会用词的准确性,进而认识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学习第六章,主要应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前半部分着重揭示国民趋炎附势的本性,后半部分重点突出世态的炎凉,人们的愚昧无知。总而言之,中间三章的文意不难理解,由学生读一读、议一议即可。

  ③第三课时:学习第七、八两章。首先可布置学生浏览课文,概括情节,然后由师生共同讨论回答“旁批”的提问。七、八两章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

  未庄风传革命/阿Q宣布革命/梦中幻想革命/地主投机革命

  (以上为第七章的主要情节)

  未庄没有革命/洋先生不准革命/革命幻想破灭

  (以上为第八章的主要情节)

  ④第四课时:学习第九章。这一章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思想开掘深刻,讽刺入木三分,是作者精心打造的“大团圆”,也是编辑们着意设计“旁批”的一章。因而研读时应调动多种朗读方式去朗诵,去品读,并认真回答“旁批”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与此同时,可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孔乙己》《药》《祝福》等作品中的看客形象,就练习三的答案作点提示:作品最后以讽刺看客作结,解剖中国人的灵魂,揭示国民的劣根性,以唤醒那沉睡的民从,实现民族振兴的目标。

  (三)拉网收鱼

  1设想:安排一课时,用于鉴赏要点(即分析人物形象、归纳艺术特色),处理练习,为“单元说明”中提出的“理解”“体会”“把握”等要求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2步骤:结合练习一,探讨《阿Q正传》的创作意图,进而理解小说的主题。如有必要,可简要介绍一下写作背景,让学生阅读文后所附王富仁的《鲁迅的生平和创作》。

  结合练习二和练习五,概括阿Q的性格特征,认识阿Q的“精神胜利法”,启发学生就“人要不要一点阿Q精神”展开讨论。同时,引导学生简析赵太爷父子和假洋鬼子的形象。

  结合练习四,理解小说的艺术特色。关于“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主要由教师讲授;关于“白描的手法”,尽可能让学生找出例证;关于“杂文式的笔法”,略举一两个例子即可。

  练习六安排在课外完成。

  设计C

  一、设计思路

  《我说鲁迅》说得好:“鲁迅是中国人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读过鲁迅的作品,或大或小地受到鲁迅的影响,有关鲁迅的话题实在太多太多。”《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认真地研读它、分析它,无疑有益于对鲁迅先生的全面了解。基于这种想法,教学《阿Q正传》时可大胆尝试研究性学习这种方法,让学生跳出书本,走出课堂,写作小论文。

  二、步骤

  1用两节课时间快速浏览课文,归纳各章大意(各章大意参见设计B),简要回答“旁批”中的问题(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如果课堂时间不够,可延伸至课外去完成。

  2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查找资料,制作卡片。为方便学生有的放矢,各取所需,教师可提供若干标题由学生自选,标题尽可能设难、中、易三类:

  《从阿Q的悲剧看辛亥革命》

  《浅淡阿Q的精神胜利法》

  《小议阿Q的美梦》

  《从革命的目的看阿Q其人》

  《“画圆”启示录》

  《浅析〈阿Q正传〉中的幽默和讽刺》

  《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

  《一字一词见功力》

  《我看〈阿Q正传〉中的》

  《我与鲁迅对话》

  《我为鲁迅先生进一言》

  为了便于学生快捷寻找有关资料,教师可做如下“指津”:

  王富仁《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见课本第76页);

  鲁迅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见1998版高中语文试验本第123页);

  《教师教学用书》上的“有关资料”;

  《语文读本》上的有关篇目。

  如条件许可,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图书馆去搜集、摘抄有关研究鲁迅先生的资料。资料搜集之后,要求学生初步筛选,以备写作之用。

  3用一节课列写作提纲。列提纲前,教师必须作适当指导。总的原则是,观点应鲜明,切入点要小,论据要可靠,条理须清晰。倘若教师能现身说法,以“下水”论文为例作指导,效果肯定会很好。提纲列完之后,教师要逐一批阅,不合要求者必须令其重来。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多找些学生面谈,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

  4用一节课作文。(略)

  5用一节课讲评。讲评要学习解剖麻雀的方法,不求全责备,不人人过关。只要学生能动手写,能写出一篇“论文”来,能说出一两点理由来,就都应给予肯定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使命意识和孤独意识 篇6

  罗国中

  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内心活动的描写。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表达主题的艺术手段。在记人类的写作中心理描写如果用得好,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深刻、完整,更为感人。《阿Q正传》之所以能给人以深深震撼,就是因为大量的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方法。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一些比较精彩的片断。

  1、直接刻划人物心理活动。常用标志性词语 “想”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告诉给大家。如:阿Q避讳他的癞疮疤,常被闲人戏耍,闲人不但故意犯讳,还揪住他的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阿Q实际上失败了,他又不愿意接受,于是他“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于阿Q的脑海之中,当上老子也就找到了低自己一等的对象,阿Q取得了精神上的胜利!阿Q本来“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怕,而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也神情慌张,于是阿Q对革命神往起来了。 “‘革命也好罢,’阿Q想,‘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革命是什么?阿Q不明白。小农意识的保守狭隘排斥异端,使阿Q怕革命,希望暂时做稳奴隶;愚“忠”又使他不敢造反,“犯上”是要杀头的。而生存状态迫使他产生报复意识并盲目趋时。可以说这一段文字深刻地刻划了阿Q身上的民族劣根性。

  2、通过梦境、幻觉来刻划人物心理活动。常见的标志性词语是“觉得”、“仿佛”。如,阿Q在小尼姑那里找到胜利之后,竟酿成了“恋爱的悲剧”,“这一晚,他很不容易合眼,他觉得自己的大拇指和第二指有点古怪:仿佛比平常滑腻些。” “‘断子绝孙的阿Q!’阿Q的耳朵里又听到这句话。”阿Q身上的“女人经”非常真实的再现了其肮脏的灵魂:一方面,女性是弱者,是玩物;另一方面,女性又是害人的东西,“治家亡家,治国亡国。”阿Q的女人哲学是哪里的,鲁迅先生怕读者不明白,在后面用了大量的文字来说明,来源于表面道貌岸然而一肚子的男盗女娼的假道学!写幻觉最精彩的莫过于阿Q的土谷祠畅想。“他说不出的新鲜而且高兴,烛火像元夜似的闪闪的跳,他的思想也迸跳起来了:造反?有趣,……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走过土谷祠,叫道,‘阿Q!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这时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才好笑哩,跪下叫道,‘阿Q,饶命!’谁听他!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 东西,……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阿Q在幻觉中复了仇,得到了金钱、权力、女人,“要什么就是什么,喜欢谁就是谁”。可以说这简直是神来之笔,对阿Q的“革命”进行了绝妙的讽刺。这哪里仅仅是阿Q心中的革命,太平天国不也是对天下财产进行一次再分配吗?旧式的农民起义又有多少不是这样呢?

  3、通过对话、内心独白刻划人物心理。语言实际是在写人物的心理——折射出一种极不寻常的心理。例如,阿Q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连“光”、“亮”、“灯”、“烛”都讳了。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这是一种何其奇特的自尊啊,统治阶级避讳是因为有特权,李世民用了“民”,“民”只好改用“人”;满人因国号“清”,稍不注意,就犯了杀头大罪,阿Q竟无师自通了,可他没有特权啊,因此“总是吃亏”,只得另外想出报复的话来:“你还不配……”。好一句“你还不配”!无法正视现实,盲目的自尊,阿Q表现得还不充分么?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阿Q生计实在成了问题时到尼姑庵的那段文字:“他便赶紧拔起四个萝卜,拧下青叶,兜在大襟里。然而老尼姑已经出来了。‘阿弥陀佛,阿Q,你怎么跳进园里来偷萝卜!……阿呀,罪过呵,阿唷,阿弥陀佛!……’‘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里来偷萝卜?’阿Q且看且走的说。 ‘现在……这不是?’老尼姑指着他的衣兜。‘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他明明在别人园子里,却可以睁着眼睛说瞎话,“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里来偷萝卜”,“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这些话是怎样的熟悉呀,“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不是吗?阿Q无赖圆滑心理可是历史的的传承啊。赵家遭抢了,“搬了许多好东西,又没有自己的份”,阿Q想到假洋鬼子“可恶”,且“越想越气,终于禁不住满心痛恨起来,毒毒的点一点头:‘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妈妈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造反是杀头的罪名呵,我总要告一状,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这一段内心独白把阿Q的革命不过是想分点东西的卑微和谁不让他发财他就要报复谁的阴暗心理刻划得何其淋漓尽致啊。

  4、通过动作刻划人物的心理。可怜的阿Q好不容易赢了钱,可一转眼又莫明其妙失去了并“似乎也挨了几拳几脚”,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但阿Q立刻“转败为胜”了。“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剌剌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虽然还有些热剌剌,——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他睡着了。”真是绝透了!阿Q“连打”自己,感觉到打的是别人,竟能“睡着了”。精神胜利到了无情虐待自己的地步,麻木到了极其健忘的地步,阿Q是怎样的心理啊!阿Q在破衙门里“看见下面站着一排兵,两旁又站着十几个长衫人物,也有满头剃得精光像这老头子的,也有将一尺来长的头发披在背后像那假洋鬼子的,都是一脸横肉,怒目而视的看他;他便知道这人一定有些来历,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宽松,便跪了下去了。‘站着说!不要跪!’长衫人物都吆喝说。阿Q虽然似乎懂得,但总觉得站不住,身不由己的蹲了下去,而且终于趁势改为跪下了。”阿Q见官下跪的奴性心理,这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阶级愚民的结果,只要见到“有些来历”之人就要下跪不过是习惯成自然罢了,这能强求我们的阿Q吗?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使命意识和孤独意识 篇7

  授课者:李陆  

  上课。

  师:先提一个问题。上学期我们学了《祝福》这一课,主人公祥林嫂,究竟姓什么?请大家讨论一下。

  生甲:姓卫。

  师:为什么?

  生甲:因为她是卫老婆子介绍到鲁四老爷家来的,而卫老婆子的娘家是卫家山,和她家是邻居,所以祥林嫂该姓卫。课本上也是这么说的。

  师:很好,看书看得很仔细。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乙:我认为她姓祥,不然怎么叫她祥林嫂?

  师:她是生来就姓祥,还是出嫁后改姓祥,和丈夫一个姓?

  生乙:不知道。

  师:我想,鲁迅先生在这里很可能是搞错了。卫老婆子从卫家山嫁到鲁镇来,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她该从丈夫一个姓才行。当然,丈夫也有可能姓卫,但这种可能性很小;况且,在封建社会,同姓的男女一般是不能结亲的。(表兄妹却可以,因为他们不同姓。)

  生乙:也就是卫老婆子不该叫“卫老婆子”,而应该叫“鲁老婆子”或别的什么?

  师:对,反应灵敏。你的说法有道理,祥林嫂该姓祥才对。

  生甲:但祥林嫂生来又姓什么,该不会也姓祥吧?

  升乙:当然不会姓祥,刚才老师说了,同姓的男女一般是不能结亲的。

  生甲:那又姓什么?我认为还是应该姓卫。

  师:姓卫肯定不对,因为卫家山是她的婆家而不是娘家。我猜她应该姓林。

  生(一起):为什么?

  生丙:我知道老师的意思。香港有个陈方安生,女士,陈是她丈夫的姓,她本人姓方。

  师:很好!很会联想。的确,陈方安生是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一个名字,但听着却象是日本名字。

  生丙:陈方是姓,安生是名,加起来就是四个字。但中国古时候的妇女是没有名字的,所以人们只叫“祥林嫂”而不叫“祥林安生”了。

  生丁:可是林黛玉不是有名有姓吗,还有王熙凤,薛宝钗.....王熙凤出嫁了不是还叫“王熙凤”吗?该改叫“贾西凤”才行啊。

  师:林黛玉薛宝钗她们都是四大家族的成员,是上流社会的女性,所以精贵些,分别有了自己的名字。其实只有名而无字,在《林黛玉进贾府》里,贾宝玉要给林黛玉取一个字,叫什么?

  生丁:颦颦。

  师:对,记忆力真好。这个细节表明贾宝玉很顽皮,但更表明贾宝玉思想上尊重女性,认为男性有的权利女性也应该有,哪怕是姓名后面的“字”。

  生丙:可实际情况是男尊女卑,林黛玉她们算幸运的,而绝大多数妇女都没有名字。张氏,王氏,就是她们的名字,翻开四大名著,都是这样。

  师:有一个相声,不知大家听过没有。旧社会有个姓马的女人嫁给了姓牛的,辛劳一生,死后墓碑上刻着她的名字——“牛马氏”。“牛马氏”三个字几乎可以说明一切。

  生戊:所以您认为祥林嫂应该姓林。可是她第二次到鲁镇来,鲁镇上的人还是喊她祥林嫂啊,她已经改嫁给贺老六了,该叫“贺林嫂”才对呀?

  师:鲁镇上的人对她的第二次婚姻认同还是不认同?

  生戊:不认同。

  师:对啊。如果认同,大家对她的态度就不会有根本的改变,就没有柳妈讲的那个可怕的故事了。所以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生己:老师,我觉得您的话题扯远了,我们是在上《阿Q正传》呢。

  师:对不起,是扯远了点。阿Q为什么没有名字,哪位同学能回答?

  生己:因为阿Q孤身一人,没有父母亲戚,搞不清楚他的名字。大家都喊他阿Quei,但又不知道是哪个Quei字,于是鲁迅先生就用一个Q代替了。

  生庚:我觉得“Q”用得不对。因为“桂”或“贵”的声母为“G”,阿Q应该叫阿G才对!

  师:很好,敢于怀疑权威,而且很有道理,向你学习!我想,可能是方言造成的吧,江浙一带,“桂”或“贵”的声母读成“Q”。况且,“Q”还具有象形意味呢,像什么?

  生己:一个人的脑袋,后面拖着根小辫子。

  师:对!象征着大清国的子民,“东亚病夫”的形象。而这正是鲁迅要批判的,阿Q就是其中的典型。

  生甲:老师,未庄的人为什么不姓“未”呢?

  师:是啊,卫家山的卫老婆子姓“卫”,未庄的人为什么不姓“未”呢?哪位同学能回答?

  生庚:未庄很大,有姓赵的,还有姓钱的,还有王胡姓王,吴妈姓吴,所以.....

  师:在阿Q所处的年代,江浙一带的农业经济较发达,农村相对于落后地区(特别是山区)较开放,所以一个村庄共一个姓的现象不多见。但未庄还是以姓赵和姓钱的居多,赵太爷和钱太爷是未庄的实际统治者,两家之间也是明争暗斗的。

  生丁:那地保是什么人,是干什么的?

  师:地保是封建政权的基层干部,相当于现在的村长。

  生丁:地保的官大还是赵太爷的官大?怎么地保老是听赵太爷差遣呢?

  师:赵太爷是族长。在封建社会的农村,族长的权力很大,几乎一手遮天。建议你课后读一读陕西作家陈中实的《白鹿原》,里面完整而又真实反映了中国的宗族文化。

  生丁:赵太爷的权力的确够大,一个嘴巴就把阿Q的姓打掉了。

  师:在封建社会,妇女地位卑微,一般没有名字,只有姓氏。男人则姓名字齐全,有的还有号。譬如苏东坡,姓苏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弟弟叫苏辙,有谁知道兄弟俩名字的来历?

  生申:我知道,来自《曹刿论战》,“登轼而望之,见其辙”。

  师:聪明!谢谢。名和字也是有联系的,苏轼字子瞻,瞻不就是“望之”吗?还有韩愈,字退之;愈是“前进”的意思,与“退之”刚好相反,大家说有不有趣?鲁迅,姓周名树人,字豫才;其实他最初的字是“豫山”,因为江浙方言里“豫山”读起来像“雨伞”,于是鲁迅小时候有一个绰号叫“雨伞”,长大后鲁迅就把“豫山”改成“豫才”了。

  生申:古人的名字也可以随便改吗?

  师:古人字可以改,号可以改,但是姓和名决不能乱改。姓代表的是宗族血统,是身世身份;名是父母郑重给取的,代表的是父母之命。有一句俗语叫“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乡间的男人和他人赌咒时常说:“如果...我就不姓*!”拿自己的姓当赌注,这是最高的赌注了。阿Q因为从小没有父母,地位又卑微,所以搞不清楚他的名字,他自己也“渺茫”。他原本姓赵,可是赵太爷用暴力剥夺了他姓赵的权利,阿Q在未庄也就彻底成了孤魂野鬼。吴妈有姓,而阿Q没姓,阿Q又如何配得上吴妈?阿Q此后的悲惨命运,也就成了必然的了。

  下课。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使命意识和孤独意识 篇8

  《阿Q正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它深刻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经济上的残酷剥削,政治上的沉重压迫,思想上的严重毒害。“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作者在这篇小说中生动地刻画了阿Q这个“沉默的国民的灵魂”。这篇小说无论遣词造句,还是立意谋篇,都独具匠心。由于内容博大精深,又受教学时数的限制,为此,我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努力做到主干突出脉络清楚,以便以简驭繁、有条不紊;二、采用启发式教学,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

  分三个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

  目的:理出线索,分清层次,了解阿Q的思想发展过程。

  (一)设疑读书。提出如下要求,让学生诵读或默读课文:1、哪些句子是写阿Q对革命的认识的?2、哪些是写阿Q对革命的态度的?3、哪些是写阿Q的“革命行动”的?4、哪些是写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的?以上四点均把它划出来。与此同时,要求学生按自己的习惯来解决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既可以边读边查字典,也可以读完课文之后集中解决。

  (二)启发诱导。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请学生回答如下问题:1、在阿Q的心目中,革命党是什么样子,阿Q革命的目的是什么,他要革谁的命?2、“革命”这个字眼刚一闯入阿Q心目中时,阿Q对它持什么态度,后来有什么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阿Q付诸实行的“革命行动”是什么?4、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阿Q又如何对待?(这四个问题,因课文中有现成答案,可由一位同学连续回答即可。)

  (三)使脉络显露。用问答法引出其他人物并简要分析他们各自对革命的态度。然后看看文章写了哪几个场面。最后找出贯串这些人物活动场面的线索——阿Q对革命的态度和行动。

  板书设计 

  革命在未庄引起的反响:赵太爷不安、阿Q快意、土谷祠的梦、静修庵造反、盘辫子、不准革命

  阿Q对革命的态度和行动:

  白盔白甲(模糊认识)→要什么就是什么(由仇恨到向往)→赴静修庵、盘辫子、找假洋鬼子(采取革命行动)→不准革命

  第二课时

  目的:学习心理描写的方法,了解阿Q的精神胜利法。

  (一)设疑读书。简介二三两章对阿Q被打之后用“精神胜利法”自我解脱,达到精神上的满足的描写。然后请同学在课本所节选的七八两章中划出类似的句段。

  (二)进一步分析。1、阿Q在街头飘飘然大嚷“造反”时,觉得“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未庄人都成了他的俘虏。这是阿Q在革命这个新形势下对“精神胜利法”的使用。2、阿Q在静修庵前受挫之后,深怪假洋鬼子和赵秀才“不来招呼他”,读者很容易联想到:阿Q认为自己是革命党了。3、当阿Q见小D也居然用一支竹筷将辫子盘在头顶上时,吐一口唾沫道 :“呸”,读者便可以联想到:阿Q认为自己才有资格这样做,因为自己已经是革命党了;而小D没资格。这种想法其实是“儿子打老子”式的精神胜利法在新情况的表现和发展。4、当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他感到无聊时,为报复起见,决定“总要告一状 ,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阿Q看来,似乎他掌握着生杀予夺之权。这种心理活动,已是他地地道道的精神胜利法了。(文外之意尽量启发同学自己想出来)

  事实上阿Q没有得到,将来也不可能得到的这种“胜利”,而在阿Q的感觉上却似乎已经得到,并陶醉其中,从而自我解脱,我们称其这种心理活动为“精神胜利法”

  (三)重点讲解。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提出下面的问题:象阿Q这样一个对革命缺乏认识的以精神胜利法为精神支柱的落后农民,能不能成为革命 队伍中的一员呢?如果能,原因是什么?如果不能,原因是什么?经过几分钟的讨论之后,老师相机作简要的讲解(或由学生发表议论,老师归纳总结):阿Q是个雇农,他在经济上受着残酷的剥削,政治上受到沉重压迫。由于受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的毒害,由于没有受到革命思想的宣传和教育,他不可能理解革命,这就是他“落后”的原因。但是屈辱的地位和悲惨的处境决定他本能地倾向革命。

  板书设计 

  通过对阿Q 反复印证阿Q对革命的糊涂认识

  的心理描写 反复表现阿Q的典型性格——精神胜利法

  政治、经济地位 决定 对革命的态度

  最后让学生反复朗读其它几处心理描写的文字,如:在土谷祠中新鲜而热烈的想象;怕剪辫不敢进城;为结识革命党而来到假洋鬼子门下的局促不安等。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对阿Q心理活动的深刻挖掘。

  第三课时

  目的:分析未庄的阶级状况,看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一)设疑读书,请学生回顾课文,把文中的人物按其阶级从属进行排队。老师板书,在地主阶级与雇农阶级的名下,开列出名单来。

  (二)启发诱导。请学生回答:这两个阶级谁是革命力量,谁是革命对象,革命后他们各自的际遇如何?

  上述问题得到解决后,接着让同学思考:为什么革命群众有的当了替罪羊而被枪毙,有的受压迫剥削如故;而革命的对象却能仍旧作威作福?为什么出现了革命对象不准革命群众革命的咄咄怪事?

  (三)问题的提出,使思维活动到了揭示主题的时候。教师作如下简要讲解:“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使中国的封建势力盘根错节非常强大;中国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这两个原因,决定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造成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以至革命后革命的基本群众的境遇没得到改善;而革命的的对象威风不倒。革命对象不准革命群众革命的怪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学生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后,自己写出本文的主题思想。

  板书设计 

  (四)做思考和练习。请学生独立思考书面回答思考和练习第三、五、六题。

  《语文教学之友》1986.9

  [1]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使命意识和孤独意识 篇9

  上课。

  师:先提一个问题。上学期我们学了《祝福》这一课,主人公祥林嫂,究竟姓什么?请大家讨论一下。

  生甲:姓卫。

  师:为什么?

  生甲:因为她是卫老婆子介绍到鲁四老爷家来的,而卫老婆子的娘家是卫家山,和她家是邻居,所以祥林嫂该姓卫。课本上也是这么说的。

  师:很好,看书看得很仔细。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乙:我认为她姓祥,不然怎么叫她祥林嫂?

  师:她是生来就姓祥,还是出嫁后改姓祥,和丈夫一个姓?

  生乙:不知道。

  师:我想,鲁迅先生在这里很可能是搞错了。卫老婆子从卫家山嫁到鲁镇来,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她该从丈夫一个姓才行。当然,丈夫也有可能姓卫,但这种可能性很小;况且,在封建社会,同姓的男女一般是不能结亲的。(表兄妹却可以,因为他们不同姓。)

  生乙:也就是卫老婆子不该叫“卫老婆子”,而应该叫“鲁老婆子”或别的什么?

  师:对,反应灵敏。你的说法有道理,祥林嫂该姓祥才对。

  生甲:但祥林嫂生来又姓什么,该不会也姓祥吧?

  升乙:当然不会姓祥,刚才老师刚才说了,同姓的男女一般是不能结亲的。

  生甲:那又姓什么?我认为还是应该姓卫。

  师:姓卫肯定不对,因为卫家山是她的婆家而不是娘家。我猜她应该姓林。

  生(一起):为什么?

  生丙:我知道老师的意思。香港有个陈方安生,女士,陈是她丈夫的姓,她本人姓方。

  师:很好!很会联想。的确,陈方安生是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一个名字,但听着却象是日本名字。

  生丙:陈方是姓,安生是名,加起来就是四个字。但中国古时候的妇女是没有名字的,所以人们只叫“祥林嫂”而不叫“祥林安生”了。

  生丁:可是林黛玉不是有名有姓吗,还有王熙凤,薛宝钗.....王熙凤出嫁了不是还叫“王熙凤”吗?该改叫“贾西凤”才行啊。

  师:林黛玉薛宝钗她们都是四大家族的成员,是上流社会的女性,所以精贵些,分别有了自己的名字。其实只有名而无字,在《林黛玉进贾府》里,贾宝玉要给林黛玉取一个字,叫什么?

  生丁:颦颦。

  师:对,记忆力真好。这个细节表明贾宝玉很顽皮,但更表明贾宝玉思想上尊重女性,认为男性有的权利女性也应该有,哪怕是姓名后面的“字”。

  生丙:可实际情况是男尊女卑,林黛玉她们算幸运的,而绝大多数妇女都没有名字。张氏,王氏,就是她们的名字,翻开四大名著,都是这样。

  师:有一个相声,不知大家听过没有。旧社会有个姓马的女人嫁给了姓牛的,辛劳一生,死后墓碑上刻着她的名字——“牛马氏”。“牛马氏”三个字几乎可以说明一切。

  生戊:所以您认为祥林嫂应该姓林。可是她第二次到鲁镇来,鲁镇上的人还是喊她祥林嫂啊,她已经改嫁给贺老六了,该叫“贺林嫂”才对呀?

  师:鲁镇上的人对她的第二次婚姻认同还是不认同?

  生戊:不认同。

  师:对啊。如果认同,大家对她的态度就不会有根本的改变,就没有柳妈讲的那个可怕的故事了。所以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生己:老师,我觉得您的话题扯远了,我们是在上《阿Q正传》呢。

  师:对不起,是扯远了点。阿Q为什么没有名字,哪位同学能回答?

  生己:因为阿Q孤身一人,没有父母亲戚,搞不清楚他的名字。大家都喊他阿Quei,但又不知道是哪个Quei字,于是鲁迅先生就用一个Q代替了。

  生庚:我觉得“Q”用得不对。因为“桂”或“贵”的声母为“G”,阿Q应该叫阿G才对!

  师:很好,敢于怀疑权威,而且很有道理,向你学习!我想,可能是方言造成的吧,江浙一带,“桂”或“贵”的声母读成“Q”。况且,“Q”还具有象形意味呢,像什么?

  生己:一个人的脑袋,后面拖着根小辫子。

  师:对!象征着大清国的子民,“东亚病夫”的形象。而这正是鲁迅要批判的,阿Q就是其中的典型。

  生甲:老师,未庄的人为什么不姓“未”呢?

  师:是啊,卫家山的卫老婆子姓“卫”,未庄的人为什么不姓“未”呢?哪位同学能回答?

  生庚:未庄很大,有姓赵的,还有姓钱的,还有王胡姓王,吴妈姓吴,所以.....

  师:在阿Q所处的年代,江浙一带的农业经济较发达,农村相对于落后地区(特别是山区)较开放,所以一个村庄共一个姓的现象不多见。但未庄还是以姓赵和姓钱的居多,赵太爷和钱太爷是未庄的实际统治者,两家之间也是明争暗斗的。

  生丁:那地保是什么人,是干什么的?

  师:地保是封建政权的基层干部,相当于现在的村长。

  生丁:地保的官大还是赵太爷的官大?怎么地保老是听赵太爷差遣呢?

  师:赵太爷是族长。在封建社会的农村,族长的权力很大,几乎一手遮天。建议你课后读一读陕西作家陈中实的《白鹿原》,里面完整而又真实反映了中国的宗族文化。

  生丁:赵太爷的权力的确够大,一个嘴巴就把阿Q的姓打掉了。

  师:在封建社会,妇女地位卑微,一般没有名字,只有姓氏。男人则姓名字齐全,有的还有号。譬如苏东坡,姓苏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弟弟叫苏辙,有谁知道兄弟俩名字的来历?

  生申:我知道,来自《曹刿论战》,“登轼而望之,见其辙”。

  师:聪明!谢谢。名和字也是有联系的,苏轼字子瞻,瞻不就是“望之”吗?还有韩愈,字退之;愈是“前进”的意思,与“退之”刚好相反,大家说有不有趣?鲁迅,姓周名树人,字豫才;其实他最初的字是“豫山”,因为江浙方言里“豫山”读起来像“雨伞”,于是鲁迅小时候有一个绰号叫“雨伞”,长大后鲁迅就把“豫山”改成“豫才”了。

  生申:古人的名字也可以随便改吗?

  师:古人字可以改,号可以改,但是姓和名决不能乱改。姓代表的是宗族血统,是身世身份;名是父母郑重给取的,代表的是父母之命。有一句俗语叫“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乡间的男人和他人赌咒时常说:“如果...我就不姓*!”拿自己的姓当赌注,这是最高的赌注了。阿Q因为从小没有父母,地位又卑微,所以搞不清楚他的名字,他自己也“渺茫”。他原本姓赵,可是赵太爷用暴力剥夺了他姓赵的权利,阿Q在未庄也就彻底成了孤魂野鬼。吴妈有姓,而阿Q没姓,阿Q又如何配得上吴妈?阿Q此后的悲惨命运,也就成了必然的了。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使命意识和孤独意识 篇10

  阜阳市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参评课教案

  课题:    高中语文第五册《阿Q正传》 (第七章  革命)

  授课时间地点:10月8日下午  多媒体教室

  授课班级:高三(一)

  教材分析:课文第七章“革命”部分,生动地描绘了阿Q在革命波及未庄时的心理及行为,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教学目的:1、把握故事情节,体会主题思想。

  2、欣赏人物形象,初步了解阿Q的性格特点,典型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喜剧外衣下的悲剧人物及社会内涵。

  教学设想:1、加强预习指导,要求通读课文,记下第七章中的可笑之处,并试做练习一第一小题的前半部分。

  2、将教学的主要环节分为“走近阿Q”、“寻找幽默”、“体会严肃”三个步骤,试图以“幽默”作为教学难点 的突破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社会内涵。

  3、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整篇课文的教学安排三课时,本课时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文学作品寓教于乐。鲁迅的小说也往往以喜剧外衣包涵悲剧的内核。 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注意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走近阿Q ①简介《阿Q正传》的基本情况。

  ②问题引导:

  本章中,阿Q主要做了什么?在他出场之前,还写到了什么?

  ③播放电影片断,引导回忆作品描绘的画面。 在预习的基础上概括情节:

  未庄风传革命;

  阿Q宣布革命;

  阿Q幻想革命;

  地主投机革命。 引导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把握课文的情节,整体感知阿Q这一人物。

  寻找幽默 问题引导:

  ①围绕着“革命”这件事,作者写了一些很幽默的情节。你觉得本章中哪些地方可笑、幽默?

  ②这些幽默的地方,有的是“他人”的幽默,有的是我们的主人公阿Q的幽默。“他人”又分为民众和地主阶级,阿Q的幽默又可分为两个阶段,你所找的幽默属于哪一类?

  指出自己找出的幽默之处,并说说它属于哪一类。 

  (“民众的幽默”如:认为辛亥革命是替崇祯皇帝报仇,并把“崇祯”误说成“崇正”;“地主阶级的幽默”如:假洋鬼子和赵秀才相约去尼姑庵革命,顺手拿走了宣德炉……)

  把“幽默”作为教学难点 的突破口。

  同时,寻找“幽默”的过程,其实就是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过程。也为下一步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深刻内涵打下基础。

  体

  会

  严

  肃 简要分析“他人的幽默”的“幽默点”,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幽默背后的深刻意义。 体会这些“幽默”背后的严肃:①民众的“幽默”说明了他们的愚昧落后、不理解革命;②地主阶级的“幽默”则说明了他们的狡诈、投机革命。

  简略处理这一部分内容,以突出下一步对作品的主人公阿Q的分析。

  具体分析“阿Q的幽默”背后的严肃:

  ⒈把握阿Q性格特点

  ①在宣布革命的时候,阿Q有两句话:“……便是我,也要投靠革命党了。” “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这两句话表现了阿Q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②阿Q对革命有哪些幻想?从中可以看出他的革命目的是什么?进而可以看出他又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⒉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

  阿Q虽然可笑,但历代农民革命者不都和阿Q想的一样吗?从中我们不也可以看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吗?阿Q是可笑的,可是,他又是典型的;作品是幽默的,可是,又隐藏着深层的悲哀。 学生思考回答:

  ①宣布革命时的这两句话,表现了阿Q性格中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的一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精神胜利法”)。另外,“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也就是阿Q对自己革命目的的表述。

  ②我们可将阿Q的革命目的概括为:报私仇、抢东西、挑女人。这些愿望中虽有一些合理的成分,但更多地表现了他的愚昧落后与不觉悟。 试图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阿Q的形象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体会作者在这两个最滑稽的场面中所蕴藏的深刻的社会内涵。

  课堂小结 嘲讽的笔调,良苦的用心。 突出教学的主线,使学生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认识。

  巩固拓展 ①课内练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文学作品形象地反映生活有了什么新认识? 

  ②联系课外阅读的类似的作品,写一篇赏析文章。

  ①完成课内练习;

  ②课外完成作文。 由一篇文章的学习增进学生对文学创作一般规律的认识;使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

  附:(一)、板书设计 

  喜剧的外衣,      嘲讽的笔调,

  悲剧的内核。      良苦的用心。

  (二)、课件投影选段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使命意识和孤独意识 篇11

  研究重点

  1阿Q精神胜利法的实质

  2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

  课题研究

  课题一 “精神胜利法之我见”

  研究过程:

  1通读全文,查找资料,拓展阅读视野,深刻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2重点研读第二、三章,明确阿Q精神胜利法的具体表现,领悟阿Q精神胜利法的实质。

  3  拓展思考:怎样理解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其它的章节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4 资料显示

  鲁迅谈《阿Q正传》

  我的意见,以为阿Q该是30岁左右,样子平平常常,有农民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不过没有流氓样,也不像瘪三样。

  要画出这样国民的灵魂来,在中国实在是一件难事,……我虽然竭力想摸索人们的灵魂,但时时总自憾有些隔膜。在将来,围在高墙里的一切人众,该会自己觉醒,走出,都来开口的罢,而现在还少见,所以我只得依了自己的觉察,孤寂地姑且将这些写出,作为我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

  名人、名家谈《阿Q正传》

  这部讽刺写实作品是世界性的,法国大革命时也有过阿Q,我永远忘不了阿Q那幅苦恼的面孔。

  ——罗曼、罗兰

  鲁迅的《阿Q正传》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奴隶生活的深刻写照,也是中国近代民主被压迫历史的缩影。这部作品,对于阿Q、王胡、吴妈等饱受摧残的奴隶生活,寄予极大的同情;对于被压迫民族的自卑自嘲的精神胜利法,表示无限的痛心,而对于赵太爷,秀才,假洋鬼子等等践踏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反动派,给予了严厉的挞伐。这是具有高度爱国主义的革命现实主义的作品,它表现了革命爱国主义的两个方面。

  ——《人民日报》社论

  阿Q这个典型,从一方面说,与其说是一个人物的典型化,那就

  不如说是一种精神的性格化和典型化。

  阿Q,主要是一个思想性的典型,是阿Q主义或阿Q精神的寄植者;这

  是一个集合体,在阿Q这个人物身上集合着各阶级的各色各样的阿Q主义,也就是鲁迅自己在前期所说的“国民劣根性”的体现者。

  ——冯雪峰

  课题二  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

  研究过程

  1 重点研读文章的第七章、第八章,明确阿Q革命的目的并提出问题:象阿Q这样一个对革命缺乏认识的以精神胜利法为精神支柱的落后的农民,能不能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能或者不能,其原因是什么?

  2 分析阿Q的思想性格。

  3 联系鲁迅的《孔乙己》、《药》、《祝福》、《藤野先生》《娜拉走后怎样》,探讨鲁迅对文中“看客”的看法。体会作者深层的严肃和悲哀。

  4 拓展思考:鲁迅对病态社会的反思,来源于什么?《阿Q正传》巨大的思想价值是什么?《阿Q正传》的现实意义在哪里?我们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

  5资料显示

  (1)《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课本上)

  (2) 鲁迅在这篇小说里面主要写了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他专门

  写了“不准革命”一章,说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其实,阿Q当时的所谓革命,不过是想跟别人一样拿点东西而已。可是,这样的革命假洋鬼子也还是不准。我看在这一点上,有些人很像假洋鬼子。他们不准犯错误的人革命,不分犯错误和界限,甚至把一些犯错误的人杀掉了。我们要记住这个教训。……

  ——毛泽东

  (4)鲁迅认识到,进入近代以来的中国之所以一直处于被挨打的局面,同国人“宁蜷伏堕落而进取”的心态是分不开的。这种心态虽然与国内统治者传统文化的政治压迫密不可分,但究其深层原因,则不得不归咎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心灵的束缚和毒化。以儒道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两大特点,儒家文化倡导温柔敦厚,强调君子之志思无邪;道家文化则强调无力,强调“不撄人心”,心灵不受刺激,人自然变得心如槁木,无所追求。儒道合力下的中国文化,自然使中国缺少反抗之音。而潜移默化下的中国社会,则是精神受奴役而不自觉,麻木而不觉悟,甚至麻木到比以苦为苦,对别人的痛苦只抱以隔膜和冷漠,甚至狠毒凶残。

  ——网上资料

  举办研讨会

  确定主体发言人 ;     自由发言

  完成研究性学习报告  以“精神胜利法”或“鲁迅与《阿Q正传》”等为话题,也可自选课题,写一篇论文,不少于1000字。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使命意识和孤独意识 篇12

  一、课文悟读

  鲁迅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开山祖师。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它所运用的意识流手法、心理独白等都是很地道的。其实,《阿Q正传》也是如此。想当年,《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陆续发表后,马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第四章刚登完,沈雁冰就发表文章,称全文虽未写完,但“实是一部杰作”(《小说月报·通信》)。西谛(郑振铎)于1926年发表的《呐喊》一文中曾预言:“《阿Q正传》在中国近来文坛上的地位却是无比的;将来恐也成世界最熟知中国现代的代表作了。”

  鲁迅为什么要创作《阿Q正传》这篇小说呢?

  意图有两点:一是“画出沉默国民的魂灵”,“暴露国民的弱点”,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二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鲁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是写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这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性格特{征的典型化的人物形象。对这一人物形象,我们认识和分析他的时候应突出两点:一是抓住他革命的全程,二是抓住他的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明确了这两点,我们就能清楚地理解到作者描绘阿Q的悲惨处境,显然是提醒大家:中国的任何革命必须注意解决亿万贫苦农民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能深刻地认识到作者写阿Q倾向革命的本能,显然是提醒革命者:广大农民是有革命要求的,决不应该视而不见这支力量。归纳起来,这篇小说表现了鲁迅对辛亥革命的看法,体现了鲁迅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热切的爱国之心。

  二、亮点探究

  1. 怎样理解《阿Q正传》体裁和结构上的“新形式”。

  探究学习:茅盾在《读<呐喊>》一文中曾经说:“《呐喊》中的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这里所谓“形式”,主要是指体裁和结构。与《狂人日记》的日记体裁不同,《阿Q正传》可以说是属于“传记体”。也就是说,根据内容需要,小说不是描述阿Q生活的某一片断,而是几乎一生的历史。因此,与这种“传记体”相适应,作品在结构上就采取了点线结合的方式。阿Q的思想性格与未庄和县城各种人的社会冲突,构成了全篇的主线即基本情节。未庄的阶级和社会关系以及辛亥革命的某些时代风貌都紧紧围绕这条主线穿插布局,使情节既具有丰富的社会和历史内容而又脉络分明。另一方面,作者没有平均用力地去铺叙阿Q的生活经历,而是抓住最能体现他的思想性格的一些生活片断,重笔描绘,如他被打嘴巴、恋爱悲剧、他的“革命”和假洋鬼子的“不准革命”……使一个近代旧中国农村的落后农民的愚昧、不幸的灵魂,鲜明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2.小说如何刻画阿Q这一人物形象。

  探究学习:小说刻画阿Q,真,正做到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从肖像描写来看,作者没有如巴尔扎克描写“高老头”那样细致、集中的描绘,而是在情节发展过程中,顺便加以简单的勾勒。(如阿Q第一次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描写。)行动描写也是这样,如描写阿Q在“供状”上画圆圈的情景。作者抓住他画押时的几个富有特征的动作,就把一个缺乏文化教养而又愚昧不幸的阿Q的思想性格,简洁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3.心理描写的又一种形式:独自和回忆。

  探究学习:《阿Q正传》在运用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方面做得是比较突出的。其中有些心理描写就是通过人物的独白、回忆等形式来直接吐露或表现。例如,第八章的最后一段写出了阿Q遭到打击后的心理活动。他回忆的是“刚才”所见赵家遭抢的情景,独白的却是对假洋鬼子的恨怨之情。这使我们不能不想到他先前“投降革命党”时的神气活现,“造反”时的趾高气扬。当然,他后来得出的“造反是杀头的罪名”,这一公式含有对假洋鬼子的仇恨,但也明确告诉我们,他对革命的认识程度也不过就停留在这个水平上——打掠财物,满足私欲。这段回忆和独白,也再一次体现了他的“精神胜利法”。

  4.小说中典型环境描写的特点。

  探究学习:鲁迅先生通过未庄这个小小的社会窗口,展示了阿Q性格和阿Q悲剧产生的社会土壤,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全貌。

  本文环境描写有两大特点:

  (1)把典型环境的描写融进故事情节的叙述之中。例如第七、八章的开头部分,既是情节的叙述,又是时代气氛和典型环境的描绘。

  (2)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反映特定的时代气氛。如衣箱寄存,信件往来,辫子盘法等细节,形象地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的落后、闭塞,交待了故事的社会背景和典型环境。

  5.在语言上,《阿Q正传》显示出鲁迅独特的格调。

  探究学习:所谓独特的格调,就是采取多种语法、修辞手段和议论性语言的穿插,造成一种诙谐、讽刺的杂文色彩。从语法角度看,鲁迅常常喜欢采用“庄”词谐用、大词小用、戏弄性地创造新词等方法。例如,在《序》中说到给小说作题目时,说:感到“万分的困难”,因为“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原是应该极注意的。……”孔子的“正名论”,典型地表现了统治阶级的等级观念,是统治阶级的一个“庄词”,用在这里就具有讽刺滑稽味了。在赵太爷眼中,连阿Q姓赵也不配,还够得上正名吗?从修辞手法看,鲁迅主要采用了夸张手法。例如,阿Q向吴妈的求爱,与小D相互抓辫子,反动派围捕阿Q等处的描写语言,都宛若一幅幅漫画,使人如同透过放大镜,看到了描写对象的某个被特别突出的可笑部分,具有深刻的滑稽讽刺的力量。所谓议论性语言的穿插,就是在叙述、描写的过程中,作者不时插入一些诙谐的议论,例如《序》中关于阿Q姓氏、籍贯的议论,第四章开始作者在描写阿Q调戏小尼姑后关于中国精神文明的议论,以及描写阿Q思念女人后作者关于女人是“祸水”的议论,都写得妙趣横生,辛辣而有力地讽刺了封建思想观念,使《阿Q正传》闪烁着鲁迅卓越的杂文色彩。

  6.准确的用词显示了鲁迅先生深厚的语言功力。

  探究学习:鲁迅先生用词一向准确、精当。例如,对阿Q的称呼:在阿Q高喊造反,唱着戏文在街上“飞了一通”的时候,赵太爷这种有权势的人,竟叫阿Q为“老Q”,表现出对阿Q的恭维之意;赵白眼却称“Q哥”以示与阿Q的亲近。这都是对他们没有探到革命虚实时,对革命感到恐慌和畏惧的写照。而阿Q对“老Q”等美称,却全然听不进,只习惯他的正名“阿Q”,这又是何等的可悲!几个寻常的称呼,蕴涵着多么丰富深刻的内容。

  再如,写阿Q“神往”而决定“投降革命”,为什么不用“参加”革命呢?其实,这个词真正地反映了阿Q的心理。他本来对革命(造反)“一向是深恶痛绝之”的,是站在革命的对立面的。如今要去革命了,当然称“投降”才对。这个词的运用表现了阿Q对革命的可笑理解和模糊认识。同时,这个词的妙用还为后文打下了伏笔。在最后审判阿Q时,阿Q断断续续地说道:“我本来要……来投……”他本意是想说“投降”革命,结果,审判官却理解为“投案”,因而以“此刻说,也迟了……”为由莫名其妙地判了阿Q死刑。这个“投”字竟成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契机。由此可见,鲁迅先生选词精当,照应周密,令人叹绝。

  三、选题设计

  1.鲁迅写《阿Q正传》的目的在于“暴露国民的弱点”,“引起疗救的注意”。“国民”究竟指的是哪一种人?

  研究方法:

  (1)集体讨论法:一种意见认为:“国民”指的是全民族的人,包括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一种意见认为,“国民”就是鲁迅作品中所说的“百姓”“人民”,是与“阔人”“食人者”等相对立的概念。

  (2)温故知新法:从《<呐喊>自序》中的“国民”来看,这里的“国民”指那些“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从鲁迅对“食人者”的态度,主张的是“扫荡”“痛打”,而绝不是“疗救”。

  参读书目:

  (1)鲁迅《<阿Q正传>的成因》。

  (2)关于《阿Q正传》的研究论文介绍,《语文教学通讯》1981年第9期。

  2.怎样阅读和欣赏鲁迅小说?

  研究方法:

  (1)前提必备法:一定要先多读一些背景资料,要有正确的审美观,掌握小说特点。

  (2)情节分析法。

  (3)评价人物法。

  (4)品味语言法。

  (5)技巧欣赏法。

  参读书目:

  (1)鲁迅《文艺的大众化》(关于文学鉴赏的一段论述)。

  (2)桑建中主编《中学文学鉴赏与高效训练》,内蒙古少儿出版社。

  3.走近鲁迅:批注和想像。

  研究方法:

  (1)批注法:文题批注、词句批注、结构批注、写法批注等;熟悉内容,提出看法,掌握精髓。

  (2)想像法:①再造形象法,将文字变成图象。②填补创造法,对省略的情节作形象填补。如夏三爷告密、夏瑜在狱中、“红眼睛”对夏母的敲诈。③扩充想像法。如,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可作动态性的扩充,便于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④逆向想像法,如对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或文章结局进行逆向思维,合理想像。

  参读书目:

  (1)鲁迅作品《呐喊》《故事新编》等。

  (2)《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B刊“鲁迅作品教学”专题。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使命意识和孤独意识 篇13

  中学语文

  赵晓华  张红霞

  一、课文悟读

  鲁迅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开山祖师。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它所运用的意识流手法、心理独白等都是很地道的。其实,《阿Q正传》也是如此。想当年,《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陆续发表后,马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第四章刚登完,沈雁冰就发表文章,称全文虽未写完,但“实是一部杰作”(《小说月报·通信》)。西谛(郑振铎)于1926年发表的《呐喊》一文中曾预言:“《阿Q正传》在中国近来文坛上的地位却是无比的;将来恐也成世界最熟知中国现代的代表作了。”

  鲁迅为什么要创作《阿Q正传》这篇小说呢?

  意图有两点:一是“画出沉默国民的魂灵”,“暴露国民的弱点”,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二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鲁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是写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这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性格特{征的典型化的人物形象。对这一人物形象,我们认识和分析他的时候应突出两点:一是抓住他革命的全程,二是抓住他的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明确了这两点,我们就能清楚地理解到作者描绘阿Q的悲惨处境,显然是提醒大家:中国的任何革命必须注意解决亿万贫苦农民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能深刻地认识到作者写阿Q倾向革命的本能,显然是提醒革命者:广大农民是有革命要求的,决不应该视而不见这支力量。归纳起来,这篇小说表现了鲁迅对辛亥革命的看法,体现了鲁迅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热切的爱国之心。

  二、亮点探究

  1. 怎样理解《阿Q正传》体裁和结构上的“新形式”。

  探究学习:茅盾在《读》一文中曾经说:“《呐喊》中的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这里所谓“形式”,主要是指体裁和结构。与《狂人日记》的日记体裁不同,《阿Q正传》可以说是属于“传记体”。也就是说,根据内容需要,小说不是描述阿Q生活的某一片断,而是几乎一生的历史。因此,与这种“传记体”相适应,作品在结构上就采取了点线结合的方式。阿Q的思想性格与未庄和县城各种人的社会冲突,构成了全篇的主线即基本情节。未庄的阶级和社会关系以及辛亥革命的某些时代风貌都紧紧围绕这条主线穿插布局,使情节既具有丰富的社会和历史内容而又脉络分明。另一方面,作者没有平均用力地去铺叙阿Q的生活经历,而是抓住最能体现他的思想性格的一些生活片断,重笔描绘,如他被打嘴巴、恋爱悲剧、他的“革命”和假洋鬼子的“不准革命”……使一个近代旧中国农村的落后农民的愚昧、不幸的灵魂,鲜明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2.小说如何刻画阿Q这一人物形象。

  探究学习:小说刻画阿Q,真,正做到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从肖像描写来看,作者没有如巴尔扎克描写“高老头”那样细致、集中的描绘,而是在情节发展过程中,顺便加以简单的勾勒。(如阿Q第一次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描写。)行动描写也是这样,如描写阿Q在“供状”上画圆圈的情景。作者抓住他画押时的几个富有特征的动作,就把一个缺乏文化教养而又愚昧不幸的阿Q的思想性格,简洁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3.心理描写的又一种形式:独自和回忆。

  探究学习:《阿Q正传》在运用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方面做得是比较突出的。其中有些心理描写就是通过人物的独白、回忆等形式来直接吐露或表现。例如,第八章的最后一段写出了阿Q遭到打击后的心理活动。他回忆的是“刚才”所见赵家遭抢的情景,独白的却是对假洋鬼子的恨怨之情。这使我们不能不想到他先前“投降革命党”时的神气活现,“造反”时的趾高气扬。当然,他后来得出的“造反是杀头的罪名”,这一公式含有对假洋鬼子的仇恨,但也明确告诉我们,他对革命的认识程度也不过就停留在这个水平上——打掠财物,满足私欲。这段回忆和独白,也再一次体现了他的“精神胜利法”。

  4.小说中典型环境描写的特点。

  探究学习:鲁迅先生通过未庄这个小小的社会窗口,展示了阿Q性格和阿Q悲剧产生的社会土壤,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全貌。

  本文环境描写有两大特点:

  (1)把典型环境的描写融进故事情节的叙述之中。例如第七、八章的开头部分,既是情节的叙述,又是时代气氛和典型环境的描绘。

  (2)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反映特定的时代气氛。如衣箱寄存,信件往来,辫子盘法等细节,形象地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的落后、闭塞,交待了故事的社会背景和典型环境。

  5.在语言上,《阿Q正传》显示出鲁迅独特的格调。

  探究学习:所谓独特的格调,就是采取多种语法、修辞手段和议论性语言的穿插,造成一种诙谐、讽刺的杂文色彩。从语法角度看,鲁迅常常喜欢采用“庄”词谐用、大词小用、戏弄性地创造新词等方法。例如,在《序》中说到给小说作题目时,说:感到“万分的困难”,因为“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原是应该极注意的。……”孔子的“正名论”,典型地表现了统治阶级的等级观念,是统治阶级的一个“庄词”,用在这里就具有讽刺滑稽味了。在赵太爷眼中,连阿Q姓赵也不配,还够得上正名吗?从修辞手法看,鲁迅主要采用了夸张手法。例如,阿Q向吴妈的求爱,与小D相互抓辫子,反动派围捕阿Q等处的描写语言,都宛若一幅幅漫画,使人如同透过放大镜,看到了描写对象的某个被特别突出的可笑部分,具有深刻的滑稽讽刺的力量。所谓议论性语言的穿插,就是在叙述、描写的过程中,作者不时插入一些诙谐的议论,例如《序》中关于阿Q姓氏、籍贯的议论,第四章开始作者在描写阿Q调戏小尼姑后关于中国精神文明的议论,以及描写阿Q思念女人后作者关于女人是“祸水”的议论,都写得妙趣横生,辛辣而有力地讽刺了封建思想观念,使《阿Q正传》闪烁着鲁迅卓越的杂文色彩。

  6.准确的用词显示了鲁迅先生深厚的语言功力。

  探究学习:鲁迅先生用词一向准确、精当。例如,对阿Q的称呼:在阿Q高喊造反,唱着戏文在街上“飞了一通”的时候,赵太爷这种有权势的人,竟叫阿Q为“老Q”,表现出对阿Q的恭维之意;赵白眼却称“Q哥”以示与阿Q的亲近。这都是对他们没有探到革命虚实时,对革命感到恐慌和畏惧的写照。而阿Q对“老Q”等美称,却全然听不进,只习惯他的正名“阿Q”,这又是何等的可悲!几个寻常的称呼,蕴涵着多么丰富深刻的内容。

  再如,写阿Q“神往”而决定“投降革命”,为什么不用“参加”革命呢?其实,这个词真正地反映了阿Q的心理。他本来对革命(造反)“一向是深恶痛绝之”的,是站在革命的对立面的。如今要去革命了,当然称“投降”才对。这个词的运用表现了阿Q对革命的可笑理解和模糊认识。同时,这个词的妙用还为后文打下了伏笔。在最后审判阿Q时,阿Q断断续续地说道:“我本来要……来投……”他本意是想说“投降”革命,结果,审判官却理解为“投案”,因而以“此刻说,也迟了……”为由莫名其妙地判了阿Q死刑。这个“投”字竟成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契机。由此可见,鲁迅先生选词精当,照应周密,令人叹绝。

  三、选题设计

  1.鲁迅写《阿Q正传》的目的在于“暴露国民的弱点”,“引起疗救的注意”。“国民”究竟指的是哪一种人?

  研究方法:

  (1)集体讨论法:一种意见认为:“国民”指的是全民族的人,包括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一种意见认为,“国民”就是鲁迅作品中所说的“百姓”“人民”,是与“阔人”“食人者”等相对立的概念。

  (2)温故知新法:从《自序》中的“国民”来看,这里的“国民”指那些“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从鲁迅对“食人者”的态度,主张的是“扫荡”“痛打”,而绝不是“疗救”。

  参读书目:

  (1)鲁迅《的成因》。

  (2)关于《阿Q正传》的研究论文介绍,《语文教学通讯》1981年第9期。

  2.怎样阅读和欣赏鲁迅小说?

  研究方法:

  (1)前提必备法:一定要先多读一些背景资料,要有正确的审美观,掌握小说特点。

  (2)情节分析法。

  (3)评价人物法。

  (4)品味语言法。

  (5)技巧欣赏法。

  参读书目:

  (1)鲁迅《文艺的大众化》(关于文学鉴赏的一段论述)。

  (2)桑建中主编《中学文学鉴赏与高效训练》,内蒙古少儿出版社。

  3.走近鲁迅:批注和想像。

  研究方法:

  (1)批注法:文题批注、词句批注、结构批注、写法批注等;熟悉内容,提出看法,掌握精髓。

  (2)想像法:①再造形象法,将文字变成图象。②填补创造法,对省略的情节作形象填补。如夏三爷告密、夏瑜在狱中、“红眼睛”对夏母的敲诈。③扩充想像法。如,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可作动态性的扩充,便于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④逆向想像法,如对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或文章结局进行逆向思维,合理想像。

  参读书目:

  (1)鲁迅作品《呐喊》《故事新编》等。

  (2)《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B刊“鲁迅作品教学”专题。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