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文教案教学案例《字与画》课堂教学案例(精选12篇)

《字与画》课堂教学案例(精选12篇)


《字与画》课堂教学案例(精选12篇)

《字与画》课堂教学案例 篇1

  师:若师听说班里有些同学认识许多汉字,谁想为大家读些什么? 

  生:(随便从黑板报或语文书中找一段文字读一读) 

  师:大家想和他们一样认识这么多字吗? 

  师:(出示日月水火山石田土八幅图画及古代象形字)猜猜这些字是什么?你怎样想出的? 

  生:(同学们小组一起猜一猜,说一说,然后由同学代表说) 

  (举例)日“外面的圆非常像太阳的光芒,中间一点很像太阳。” 

  师:(指古代象形字)这些字是古代人看到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发明的汉字。经过许多年后汉字 变成现在的样子。(同时出示“日月水火山石田土”八个汉字)。认识的同学到讲台上动手把 字贴到图画的旁边,让它们找到小伙伴。 

  生:(班级约有2/3同学到讲台上,找到认识的字后大家一齐动手贴一贴) 

  师:(指“日”)哪位同学贴的?你能做小老师教大家读吗? 

  (指“火”)这个字很难认,是谁贴的?你能带大家读吗? 

  生:(有3—4名贴对的同学做小老师领大家读) 

  师:小组里的同学拿出生字卡片,认一认,读一读,会的同学教一教不会的同学,有读不懂 的字可以问身旁的小老师。 

  生:(小组内学习,由会的同学组织大家学习。之后选出学得好的小组读给大家听) 

  师:大家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做“放爆竹”的游戏吧!谁读对了一个字,大家“嘭啪”为 他放鞭炮。 

  生:(以这种游戏形式检查同学们的认字情况。指名个人做、小组做、男、女生分组做) 

  注意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在教学本课前,我了解到班级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这八个生字,因此,我关 注到学生充满识字兴趣的特点,了解到学生间识字水平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发挥学生自主 学习的能力,进行了学习新课程理念后的第一次实践探索,识字教学过程 中我设置了动手贴 一贴、猜字、放爆竹等有趣、参与性强的环节,同学们喜欢这些形式,乐于参与到学习中来 ,始终保持着识字的兴趣。另外,小先生教字,小组内同学互教互学、共同发现、探究等形 式,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合作性,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使课 堂充满了生命活力。 

  师:这八个字中你会哪个字组词? 

  生:(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已知的字组词)火,玩火。 

  师:“玩火”词组得很准确,可是玩火对吗?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不对。见到玩火的人要让他住手。 

  师:你们还想用哪个字说一句话。 

  生:(在组词的基础上说一句完整的话) 

  师: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字,它们都是我们教室里一些东西的名字。 

  (同时出示一些生字)认识的同学动手把它们贴到这样东西的旁边。 

  生:(部分同学动手把生字贴到门、窗、黑板、墙上卡通画的旁边,其他同学专注好奇地看 着这些生字) 

  师:你们怎样认识的这些字? 

  生:爸爸妈妈教的;看书学的;看电视学的;查字典认识的。 

  师:同学们从课堂之外留心观察、认真学习,认识了这么多的汉字,真值得我们学习。让我 们都行动起来去到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一周后比一比谁认的字多! 

  教学手记:激趣延伸,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转变学习方式就是将学生从被动接受记忆中解放出来,把学习 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的认识活动突显出来。识字学习延伸到学生生活中去,教给学生学习的 方法,让同学们到生活中主动发现汉字,学习研究汉字。这样课本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 会相联系,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中提到语文学习的三个维度,其中就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 养,本课中学生组词“玩火”,让学生了解到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应该制止,将情感、态 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到字词句的学习中。 

《字与画》课堂教学案例 篇2

  教材分析:

  《字与画》是本册教材第一单元,教材主要安排了17幅图画,以及与图画相关的17个生字,它形象地再现了图画与汉字之间的联系.通过这些象形字的学习,学生能感知汉字能表意的特点,有利于激发识字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象形字,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激发识字兴趣。

  2.利用图画,认识17个汉字,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并进行扩词练习。

  3.能用正确的姿势读书。

  4.能听懂老师的要求,能够较清楚地指出字形的区别。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正确的读书姿势。

  1.播放:丁丁说:小朋友,大家好!我是大家学习的伙伴丁丁。你知道这把金钥匙代表什么吗?(生讨论后,师总结:金钥匙能帮助我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2.金钥匙今天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播放2(读书姿势图,句子:读书姿势一定要正确)指导学生观察,想一想,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应该怎么做?(身子挺直,坐端正,两脚要平放,两手拿书,书稍向后倾斜,课本与眼睛保持一尺的距离。)实练导入,认识课题。

  3.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第7页,学习丁丁的样子,做好读书的姿势,认识第一单元题:字与画。

  (1)小朋友,读了单元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4.指导看图,认识汉字。

  (1)出示图1,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中间是太阳,右上方是古代人写的汉字)

  ①你知道太阳还有一个名字是什么吗?(日)

  ②这个日字和图上的太阳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③教顺口溜帮助记忆字形:一圈光芒围四方,只把火球横中央。(边看字边说)

  ④小结:太阳又叫“日”,“日”字的形状与太阳的样子多像呀。

  (2)出示图2

  ①请同学们观察第二幅图上画的是什么?猜猜图旁边是什么字?(生讨论,互说)

  ②找找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中的哪一笔相似?让学生指图说说怎么记这个字的?(山字的外形好莱坞似隆起高耸的山峰,图中画的三座并排的山峰,中间高,两边低,山字的形状和它一样。)

  ③小结:小朋友,汉字的结构多有趣,只要你认真观察、思考,不仅能认识它还会知道它的意思呢。

  (3)展示另外六幅图。

  ①观察图画,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图,告诉大家图上画的是什么?(到前面指着图说:一轮明月,一条小河,一堆柴火,一块石头,一方稻田,土上长了幼苗)

  ②指名到前边找出与图相对应的生字卡片贴在图边。

  ③看图猜猜它旁边的字读什么?(自己出声读)

  ④指名领读,愿意读的一起读,“开火车”读(多种方式,熟读每个字)

  a)指着图说说怎么记住这个字。

  b)同学们喜欢交朋友吗?这些字呀可喜欢交朋友了,我们帮它找找朋友好吗?例如:“水”:海水、河水、自来水、汽水、冰水……水杯、水壶……水库、水鸟……

  5.巩固练习,激发兴趣。看图读生字,看谁读得又对又快。

  6.识字游戏:找朋友。

  二、总结知识,提高能力。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在丁丁的陪伴下知道了什么?以后你怎么做?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日月水火山石田土”8个字,顺着读、倒着读、打乱顺序读。

  出示:“日月水火山石土”8幅画,把上述8个字发给个小朋友,做汉字与图画交朋友的游戏。

  2.观察图画,认识汉字

  (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6页上的9幅图及汉字),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图上画的是什么,猜猜图旁边的字是什么?看哪个小组猜得最准?讨论完了,选一名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2)谁愿意起来说说上面的三幅图?(生自由发言)这位小朋友真聪明,他不仅说出了图上画的是什么,还猜出了图旁的字,这是他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我们用掌声鼓励一下。

  小结:每个人都有嘴巴和眼睛,嘴巴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口”,眼睛就是“目”,同学们自己动手摸一摸自己的嘴巴和眼睛。

  二、谁愿意说说中间的三幅图画?(生自由发言)

  谁能到讲台指着图画和文字说出图画中的哪一部分与字的哪一部分相似?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能把字与画联系起来认识了。你知道“禾”指什么吗?(生讨论,师总结:“禾”就是长在地里的庄稼,如:稻子,小麦,玉米等)

  三、谁愿意说说下面的三幅图画?(想说就说)

  我们来观察一下“马、鸟、鱼”这三个字,我们的祖先刚开始写它们的时候和其它字一样总是画形,后来人们觉得这样写非常麻烦,于是渐渐地就演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了,写起来就方便多了。上面的几个字也是这样,(学生观察每个字的演变过程,师做适当指导。)

  四、给生字找朋友。

  1.同学们还会给生字找朋友吗?今天,我们继续帮助字宝宝找朋友。

  2.四个人为一组,交流,看谁为字宝宝找的朋友多。

  3.谁向大家介绍你的字宝宝的朋友

  五、巩固练习,激发兴趣。

  1.“叫名字”游戏。(多媒体显示9个字)这会儿,9外字宝宝都在这儿,(师点击生字后,生字变红)现在这个字宝想出来了,它叫什么?谁叫对它的名字,它就会夸夸你呢,谁来试试?

  2.“送字宝宝回家”游戏(多媒体显示课本上的图)。

  (1)图上画了什么?它们分别是哪个字宝宝的家?

  (2)谁愿意将这些字宝宝送回家?(将准备好的生字卡片发给学生,上台送字宝宝回家,其余同学当评委,如果这位同学送对了,给他一片掌声,如果送错了,就帮他纠正。

  六、总结评价,提高兴趣。

  今天我们过得真快乐,学习汉字是件有趣的事情,现在我们把九个汉字带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

《字与画》课堂教学案例 篇3

  《字与画》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图文对照理解什么是象形字,并通过学习认识部分象形字来达到掌握象形字的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象形字并掌握其认识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若师听说班里有些同学认识许多汉字,谁想为大家读些什么?

  生:(随便从黑板报或语文书中找一段文字读一读)

  师:大家想和他们一样认识这么多字吗?

  二:新授:

  师:(出示日月水火山石田土八幅图画及古代象形字)猜猜这些字是什么?你怎样想出的?

  师:同学们小组一起猜一猜,说一说,然后由同学代表说)

  (举例)日"外面的圆非常像太阳的光芒,中间一点很像太阳。"

  师:(指古代象形字)这些字是古代人看到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发明的汉字。经过许多年后汉字变成现在的样子。(同时出示"日月水火山石田土"八个汉字)。认识的同学到讲台上动手把字贴到图画的旁边,让它们找到小伙伴。

  生:(班级约有2/3同学到讲台上,找到认识的字后大家一齐动手贴一贴)

  师:(指"日")哪位同学贴的?你能做小老师教大家读吗?

  (指"火")这个字很难认,是谁贴的?你能带大家读吗?

  生:(有3—4名贴对的同学做小老师领大家读)

  师:小组里的同学拿出生字卡片,认一认,读一读,会的同学教一教不会的同学,有读不懂的字可以问身旁的小老师。

  生:(小组内学习,由会的同学组织大家学习。之后选出学得好的小组读给大家听)

  三:巩固

  师:大家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做"放爆竹"的游戏吧!谁读对了一个字,大家"嘭啪"为他放鞭炮。

  生:(以这种游戏形式检查同学们的认字情况。指名个人做、小组做、男、女生分组做)

  注意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师:这八个字中你会哪个字组词?

  生:(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已知的字组词)火,玩火。

  师:"玩火"词组得很准确,可是玩火对吗?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不对。见到玩火的人要让他住手。

  师:你们还想用哪个字说一句话。

  生:(在组词的基础上说一句完整的话)

  师: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字,它们都是我们教室里一些东西的名字。

  (同时出示一些生字)认识的同学动手把它们贴到这样东西的旁边。

  生:(部分同学动手把生字贴到门、窗、黑板、墙上卡通画的旁边,其他同学专注好奇地看着这些生字)

  师:你们怎样认识的这些字?

  生:爸爸妈妈教的`;看书学的;看电视学的;查字典认识的。

  师:同学们从课堂之外留心观察、认真学习,认识了这么多的汉字,真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去到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一周后比一比谁认的字多!教学后记:激趣延伸,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转变学习方式就是将学生从被动接受记忆中解放出来,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的认识活动突显出来。识字学习延伸到学生生活中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同学们到生活中主动发现汉字,学习研究汉字。这样课本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相联系,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字与画》课堂教学案例 篇4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照着田格中的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

  2.完成课后练习2照样子填空。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笔画卡片:竖折

  2.抽读生字卡片。

  二、书写生字

  1.让同学们和电脑博士一起按笔顺用小手指写一遍,边写边说笔画名称。

  2.让学生按笔顺把书中的红色笔画描一遍,及时巩固笔顺。

  3.让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4.观察后,说说每个字的笔顺和笔画的位置。

  山:第一笔是“竖”,写在竖中线上,写到下半格的中间靠上一点收笔。第二笔“竖折”,起笔在左半格中间横中线下边一点,注意竖短折长。第三笔“竖”,起笔比第二笔竖折的“竖”略微高一点,要写对称。

  石:第一笔是“横”,起笔在上半格中间竖中线左边一点写,横不要太长。第二笔“撇”,起笔在横中间偏左一点写,注意不要出头。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第四笔“横折”的“横”靠近横中线,注意“口”不要写得太宽。

  田:“田”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注意里边的“横”写在横中线上,两边不要写满,“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笔顺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土:上边是十,“横”要写短,写在横中线上,“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一笔横上边的竖和下边的竖应一样长。最后一笔“横”稍微长一点。

  5.学生在书上把每个字独立试写一个。

  6.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如:“石”字,教师范写,具体指导。

  7.学生照书上范字把每个生字再写一遍,写后评一评。

  三、巩固练习

  1.读儿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2.完成生字本上的作业,每字3遍,教师个别辅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对于姿势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

  3.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2照样子填空。

《字与画》课堂教学案例 篇5

  【原文】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

  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教材简析】

  生动形象地记叙了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全文分翠鸟的外形、行动敏捷和栖息习性三部分写成。文笔生动,富有儿童情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启发学生树立喜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2、学会本课生字,积累新词,会用“机灵”、“愿望”造句。

  3、复习总分的句群关系,懂得分述部分分几方面写。

  【课前准备】

  投影片、录像带、翠鸟图片、手绢。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外形特点,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学习按一定顺序及抓住特点观察的方法,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尝试审题:

  同学们,今天教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看是谁呀?(投影片出示翠鸟)

  翠鸟生长在我国东部和南部的许多地方,它不仅美丽,还有高超的捉鱼本世纪领,所以人们又称它“叼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翠鸟》。(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投影片出示教师总结出的三点:

  ⑴翠鸟是什么样子的?

  ⑵翠鸟是怎样捉鱼的?

  ⑶翠鸟的家在哪里?

  2、出示尝试目标:

  今天这堂课我们将先尝试着解答第一个问题,完成这些任务。(幻灯出示尝试验目标)

  ⑴了解翠鸟外形特点,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⑵学习按一定顺序及抓特点观察的方法,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

  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3、尝试初读课文:

  ⑴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生字和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⑵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哪能些与翠鸟有关的知识?

  ⑶检查字词:疾飞锐利绣满等待蹬开逮。

  ⑷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完成:

  ①给自然段加上序号。

  ②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翠鸟的外形?

  4、尝试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看录象,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它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你觉得翠鸟哪儿最漂亮?

  ⑵出示尝试试题:

  ①作者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外形的?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各方面有何特点?请用“△”标出描述翠鸟各方面特点的词。

  ②翠鸟全身形状特点是什么?请用“~~~”划出,并理解“小巧玲珑”这个词。

《字与画》课堂教学案例 篇6

  〖教学目标〗

  1.借助图画认识“人、口、目、木、禾、竹、马、鸟、鱼”9 个汉字。

  2.初步了解汉字与图画之间的联系。

  3.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材分析〗

  《字与画》是第1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教材安排了17幅图画,以及与图画相关的17个生字,它形象地再现了图画与汉字之间的联系。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放在(1~2年级)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第一条,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汉字,主动地学习汉字,进而视识字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教学设计

  (一)复习

  1.“开火车”认读“日、月、水、火、山、石、田、土”8 个字。

  2.把上述8个字的图画贴在黑板上,把汉字发给 8 个小朋友,做汉字与图画交朋友的游戏 。

  (二)观察图画认识生字

  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6页上的9幅图及汉字)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图上画的是什么,猜猜图旁边是什么字。看哪个小组猜得最准? 讨论完了,每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学习情况。(学生分小组讨论)

  [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看哪个小组猜得最准”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2.谁愿意起来说说上面的三幅图?(生自由发言)这位小朋友真聪明,他不仅说出了图上画的是什么,还猜出了图旁边的字,这是他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我们用掌声鼓励一下。

  [及时的评价鼓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之间的感情磨合也迅速进入了良好状态。]

  小结:每个人都有嘴巴和眼睛,嘴巴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口”,眼睛就是“目”。同学们动手摸一摸自己的嘴巴和眼睛。(生动手摸,并说出摸的结果)

  [让学生动手摸,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这些字的印象。]

  3.谁愿意说说中间的三幅图画? 并能说出“木、禾、竹”这三幅图画中的哪一部分与字的哪一笔相似吗?(生一边指图画和字一边说)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小结 :同学们要知道,“禾”就是长在地里的庄稼,如:稻子、小麦、高粱、玉米等等。

  4.谁愿意说说下面的三幅图画?(生自由发言)

  5.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马、鸟、鱼”这三个字,我们的祖先刚开始写它们的时候,差不多把它们的形状画下来。后来人们觉得这样写非常麻烦,于是渐渐地就演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写起来方便多了。(教师手指“人、口、木、目、禾、竹”几个字) 上面的这几个字也是这样。(学生欣赏汉字的形体美,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

  (三)引导学生给所学的生字组词

  1.同学们,你们平时一个人在家害怕吗?(生答)小朋友们真勇敢,一个人在家也不害怕,可我们今天认识的这些字宝宝呀,胆子非常小,一个人在家害怕极了,我们帮它找找朋友好吗?

  2.教师示范给字宝宝找朋友。(教师拿“人”的生字卡片放到展示台上,接着拿“工”字的卡片放到“人”字前。)我先找一个“工”字和“人”字做朋友,连起来就是“工人”。(带读三遍)

  3.“人”字还有哪些朋友呢?(生同桌讨论后自由发言)

  4.学生四人为一小组,帮剩下的八个字宝宝找朋友。

  5.全班交流。

  课中休息:放一段《少儿迪斯科》师生跟着音乐扭一扭,跳一跳。

  过渡:刚才同学们借助图画认识了9个字宝宝,并给这些字宝宝找了许多朋友。现在老师去掉图画,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 下面我们一边玩游戏,一边读生字。

  (四)玩游戏巩固生字

  1.玩“叫号”的游戏

  玩法:卡片的正面写上一个生字,背面写上号码 (如图 1)

  图1:

  人      2

  (正面)            (背面)

  找9位学生上台,手拿卡片,站在讲台的一边。班长叫到几号,这位同学就拿着卡片走到讲台中间,让卡片的正面对着同学们,背面对着自己并大声读出这个字。读对了,同学们跟读三遍,老师奖给他一朵小红花;读错了,同学们帮他纠正。

  2.玩“念名字”的游戏。(多媒体显示9个字) 这会儿,9 个字宝宝的名字都在这儿,谁念对了,它们就出来和小朋友见面 (显示对应画面),还会鼓励夸奖你呢!谁来试试?(学生活动)

  3.玩“送字宝宝回家”的游戏。

  (1)这些字宝宝和我们小朋友玩累了,想回家休息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好不好?

  (2)(出示画面如图)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同位讨论: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分别是谁的家 ?(生自由地讨论)

  (3)谁愿意将这些字宝宝送回家?( 教师将准备好的生字卡片拿出来)

  人口目禾木竹马鸟鱼

  (4)指名上台送字宝宝回家,其余同学当评委,如果这位同学送对了,给他一片掌声;如果送错了帮他纠正。

  (5) 全员参与玩“送字宝宝回家”的游戏。

  [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快乐巩固所学的汉字。]

  (五)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过得真快乐,不但玩了许多游戏,而且认识了九个汉字。请你们回家把今天认识的字读给爸爸妈妈听。

  〖案例点评〗

  陈老师的设计题目是“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这说明陈老师把学生学习兴趣作为一种教学追求。学生喜欢做什么?喜欢做游戏。在游戏中,他们快乐地学习知识、学会学习、得到发展。因此,陈老师的识字教学设计游戏贯穿了整堂课的教学――摸一摸、找朋友、玩叫号卡片游戏、念名字游戏、送宝宝回家游戏,使学生乐此不疲。学习即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而儿童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之一就是游戏。陈老师的设计,个性化地诠释了“生活教育”的思想。

  陈老师这个教学设计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把九个字一起交给学生来学习。这样的学习,是一种有难度的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讲,适当的难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任务,比较适合于小组合作――每个人都猜,通过每个人的努力来实现小组学习任务的完成――看哪个小组猜得准。不过,对小组的奖励方面,陈老师没谈到,这是应该引起注意的。

  本设计中不足的地方表现在对汉字文化的感受和体验方面。对于汉字的演变,陈老师只是“告诉学生写起来麻烦”。这样讲有道理,但是教师这样的“指向”,等于直接否定了演变过程中汉字的价值。个人觉得,这部分的教学中,应该重点通过“现代汉字与古代汉字、与繁体汉字”的区别,认识演变的过程,了解汉字发展历史的丰富性特点。

《字与画》课堂教学案例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汉字,能找出字与画的关系。

  2、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认识图标“小话筒”。

  4、练习口头组词,丰富学生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8个汉字,知道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

  图卡、字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很早以前还没有汉字的时候。有兄妹俩,哥哥负责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饭。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来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样告诉还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贴图),旁边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边洗衣,她也向哥哥学在地上画图,她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弯曲的水流(贴图),旁边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来看到图后到河边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俩可高兴了。从此以后,他们就用山、水图来表示字,慢慢地变成现在的字。汉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多聪明啊!

  二、比较字与图,找关系

  请同学们把字与画对照起来看,说一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小组合作。

  三、看图猜字练习

  过渡: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中发明了汉字,多么不简单!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请大家看图猜字。

  1、出示图卡:

  2、学生猜字。

  3、猜中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四、学习“日”和“土”

  1、出示图卡:

  2、启发:太阳用一个字表示是什么?小幼芽从什么地方钻出来?

  3、读字。

  4、学生讨论对比图与字的想象之处。

  五、课中休息——找朋友

  8人举图片,8人拿字卡,大家一起唱找朋友。

  六、学认图标,口头组词

  1、出示小话筒,讲要求,教儿歌。

  小话筒,嘴边放,比比谁的声音最洪亮。

  2、练习口头组词。

  发“一字开花”卡,学生练习组词。

  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哪些词语中有这些字,发现一个记住一个,增加一个花瓣,比比谁的花瓣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认9-15个汉字,继续理解字与画的关系。

  2、继续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学认图标“小铅笔”“小天平”。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9个汉字,理解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

  字卡、图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图学习了8个生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

  二、出示生字,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9个生字,下面老师贴出字卡,请同学们看到认识的字就轻轻地点一下头,看到不认识的字就轻轻地摇一下头。

  老师贴字卡

  三、学习第一组生字“禾竹鸟”

  1、出示相应的图片,学生据图猜字并说理由

  2、讲解“禾苗”的意思禾苗就是庄稼的幼苗,古人用一棵庄稼的样子来表示“禾苗”的“禾”字,多么形象!

  3、比较图与字的相似之处,小组合作。

  4、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

  5、读生字。

  四、学习第二组“目马鱼”

  小组合作学习:

  1、看图说字音讨论:眼睛图旁边为什么是个“目”字。

  2、比较字与图,说相似之处。

  3、读生字。

  五、第三组“人”“口”“木”由学生自己学习

  课中休息——-找朋友

  六、游戏

  看谁反映快。

  要求:老师任意指一幅图,学生要迅速举出相应的字卡并大声读出来。

  七、口头组词

  一字开花——人

  八、完成练习

  1、认识图标“小铅笔”。

  2、读要求。

  3、教儿歌。

  4、观察6幅图和6个字,哪幅图和哪个字应该连在一起?说理由。

  5、指导用尺子连线。

  6、认识图标“小天平”。

  7、读要求。

  8、教儿歌。

  小天平,左右称,字音字形分得清。

  比较“日”和“目”“月”和“日”借助图片进行区分。

  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字与画”一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汉字,借助图学汉字是一种识字方法,大家可以和家长一起搜集这样的汉字,你会发现汉字真的很有趣。

《字与画》课堂教学案例 篇8

  教学目标:

  1.学认9-15个汉字,继续理解字与画的关系。

  2.继续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学认图标“小铅笔”“小天平”。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9个汉字,理解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

  字卡、图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图学习了8个生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

  二、出示生字,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9个生字,下面老师贴出字卡,请同学们看到认识的字就轻轻地点一下头,看到不认识的字就轻轻地摇一下头。

  老师贴字卡

  三、学习第一组生字“禾竹鸟”

  1.出示相应的图片,学生据图猜字并说理由

  2.讲解“禾苗”的意思禾苗就是庄稼的幼苗,古人用一棵庄稼的样子来表示“禾苗”的“禾”字,多么形象!

  3.比较图与字的相似之处,小组合作。

  4.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

  5.读生字。

  四、学习第二组“目马鱼”

  小组合作学习:

  1.看图说字音讨论:眼睛图旁边为什么是个“目”字。

  2.比较字与图,说相似之处。

  3.读生字。

  五、第三组“人”“口”“木”由学生自己学习

  课中休息-----找朋友

  六、游戏

  看谁反映快。

  要求:老师任意指一幅图,学生要迅速举出相应的字卡并大声读出来。

  七、口头组词

  一字开花——人

  八、完成练习

  1.认识图标“小铅笔”。

  2.读要求。

  3.教儿歌。

  小铅笔,已出现,让我描写和连线。

  4.观察6幅图和6个字,哪幅图和哪个字应该连在一起?说理由。

  5.指导用尺子连线。

  6.认识图标“小天平”。

  7.读要求。

  8.教儿歌。

  小天平,左右称,字音字形分得清。

  比较“日”和“目”“月”和“日”借助图片进行区分。

  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字与画”一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汉字,借助图学汉字是一种识字方法,大家可以和家长一起搜集这样的.汉字,你会发现汉字真的很有趣。

  附:板书设计

  禾竹鸟

  目马鱼

  人口木

  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把字与画结合起来,利用图记字,利用字理解图,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既动口又动手,调动了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的特点很好地体现出来。教学中从故事入手,注意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课中休息的安排从形式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内容上突出了本课重、难点,既让学生得到了休息,又在游戏中巩固了所学知识。一字开花的练习则又一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教学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本走向生活,符合《课标》中“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设计点评

  一、挖掘教材特点,找准切入点。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通过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象形字,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从而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从图入手是本课的切入点。

  二、充分了解学生,调动兴奋点。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课标》要求我们,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备课时把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吸引孩子的注意,同时将儿歌、故事引入课堂,让孩子们学得生动有趣。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这一教

《字与画》课堂教学案例 篇9

  [引子]:

  北师大出版的第一册语文教材,一改往日:先学拼音后识字的程序。从学生先有识字愿望出发,尊重学生的情感发展规律,使学生乐学、爱学。一学期下来,要求学生会写150个生字,能认330个生字,教材中配有查字表,并允许学生识字数量有所差异。这样从学生兴趣入手,从小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也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识字环境。更为学生养成从生活中寻找知识、多识字为及大量的阅读与写作打下了基础。

  《字与画》是学习拼音之前的第一课,也是学生识字的第一课。在这课中通过象形的图画、象形字来人是汉字,使学生初步的感受到中国汉字的一些特点及造字规律。本课八个生字都是学生平日常见的简单象形字,他们学来容易、学来有趣。

  如果在课改之前,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想面对《字与画》一课我会忽视学生的感受,以我为主逐幅出示一幅图、一个字,领学生一遍又一遍机械的读,课堂教学中始终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毫无兴趣可言。然而,在经过了新课程改革的洗礼后,新理念、新观念已深入人心,“尊重学生的差异、把机会交给学生”已成为《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的重点。正如叶澜在“生命观念”中指出的那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交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面对新理念、新思路,工作在第一线的我有着不断的新发现。在此,我就北师大第一册第一单元《字与画》的教学片断做如下纪实:

  [教学纪实]:

  课前调查情况分析:

  在新理念指导下,我事先做了学生已有认字水平的调查。了解到大多数孩子有幼儿园的学习经历,加之现代家长比较注重学前引导,《字与画》中的字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熟字。学生完全有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图文结合,感受字与画的之间的紧密联系。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这样处理了教材: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语文课上你们都想学习哪些知识呀?(学写字、写文章、学拼音……)。大家想学的这些知识,在今后的语文课上我们都会慢慢学到,今天咱们就先来认识几位“生字朋友”,喜欢吗?

  (二)新授过程:

  1、整体出示八幅图,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些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①:老师,我发现了第一幅图像一个火红的太阳。

  师评:你观察的真仔细,“火红”这个词用的非常准确。

  生②:(学生跑上台指说)我发现这幅图画了一条小河,河里有清清的水在流动。

  师评:你真是个想象丰富的孩子。

  生③:……

  师评: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仔细观察,动脑想象出色的回答了问题,老师真为大家高兴!

  2、整体呈现图及象形符号,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主动探究、主动发现。

  师:(再整体出现象形符号)现在请小朋友们再仔细看,你又发现什么?

  生①:稻田上面的符号很像稻田的样子。

  师评:小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像不像?(出示课件:象形符号变大变宽与图重合)奥,它太会想象了,真棒!

  生②:……

  (对显而易见的如“日、月、火、山、石”不必出示课件,结合图请学生自主指一指即可,“土、水”运用动画课件呈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师:从小朋友的发现中,我们可以看出——?象形符号都是按(启发学生一起说)实物的样子设计的。

  师:(呈现汉字)古代的字,小朋友已经认识了。下面,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小游戏,好吗?

  生:好。

  师:老师这儿有一些卡片,上面就是咱们今天要认识的“生字朋友”,谁愿意上台给他们找到自己的朋友?对自己有信心的小朋友请你自己走到台上来。

  (学生自由上台为汉字找到朋友,贴上。)

  师:大家的本领可真不小,能自己解决问题,学习知识。现在,我们就请刚才为汉字找到朋友的小朋友,来当小老师,上台来领大家读一读“生字朋友”小朋友一起拍手跟读。

  (学习的过程完全有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知识相机指导。)

  3、小组合作,激发兴趣,面向全体。

  师:上来领读的小朋友,声音洪亮,非常大方,可真是几位不错的“小先生”。老师相信,下面的同学在经过精心的准备后,同样也会很棒!是吗?

  好,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教一教、读一读。呆会儿再请更多的小老师,上台领读。大家行动起来吧!

  (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参与其中,形成“学习共同体”。活动后,着重给学困生及中等生机会当小老师,面向全体,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感受]:

  一节课下来,我和学生都有所提高,本以为太放手会影响教学质量,课堂会杂乱无序。但事实却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活泼的教学形式及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教学方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我主要有以下两点深刻的感触:

  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课前调查,学生几乎都认识课文上所涉及的生字。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已有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创造潜能。我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激发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互相教,互相学。如:请学生自由上台,为汉字找朋友。并运用让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的这一手段,激发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们在小组中大声读。此时,我发现即使原来基础不是很好的孩子,学习的兴趣也顿时高涨起来。学生有一定认知基础,我只是为其创造展示的机会。然而,这却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好汉字的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难怪《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把:“使学生喜欢学习,对本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作为低年级阶段目标中的第一条。

  二、转变教师教学形式,实现新的师生角色定位。

  《课程标准》中明确了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着、促进者、参与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是主人。作为教师,就应摆正位置,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比如,“课堂中整体呈现八幅象形图,引导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就是将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使他们在我的引导下,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成为课堂的主人。

  有位教授曾经说过:“语文教师教学的最佳境界,不是追求教师自我的一种愉悦感、满足感,而是让学生获得一种愉悦感、满足感。”我想,或许在反思中我才能“跳”出语文的“圈子”看语文,才会变得比较清醒。新的语文课程是在传统语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传统语文的革新。为此,我会在实施中及时反思、及时完善。我将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学生发展中富有个性的学习;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人尊严。逐步走进学生,成为学生的“学伴”。

  在经历了新理念、新思路的洗礼之后,面对新旧观念的撞击,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以“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信心才有创新”为准则,还学生自由驰骋的天空!

《字与画》课堂教学案例 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影子”指的是太阳光下的子和水中的倒影。在灯光下也会产生影子。生活中有静止不动的影子,有会动的影子;有单色的影子,有彩色的`影子;有的影子会随着物体的变化而变化,有的影子你不动它动。“影子”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

  2、能力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捕捉和表现生活中美好的景象。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能运用几种比较简单的方法表现出生动、活泼、有趣的画面来。使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表现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绘画活动的愉悦,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更好的热爱生活,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记忆影子的变化,感受影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感。 难点: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来表现影子。

  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看黑板上的是什么呀?

  生:影子。

  嗯,影子是生活中一种有趣的现象,老师给大家看的是单色的影子,小朋友们,你们在什么地方还见过什么不同的影子吗?

  生:水中倒影。

  好,今天就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画影子》,重点来学习画彩色的水中倒影。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小鹿的倒影图片

  唉!这张美丽的倒影又是什么动物呢?(小鹿)你们猜对了,水中倒影的轮廓帮我们猜出了谜底。为什么hi猜到小鹿呢?而不是其他的动物呢?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总结:小鹿和水中的倒影上下对称

  (2)出示水中小鸭子的图片,

  我们再来看看这只小鸭子的和水中的倒影有什么不同?

  生:小鸭子清楚,倒影模糊,还有水波纹。

  (3)第一幅:看看这张图片中的内容,说说你的感受。(没有影子的风景图片)第二幅:这张图片有了倒影,你的感受还一样吗?很多时候在画面上有了影子之后会显得更生动、更充实,画面会显得更好看。板书影子的特点:上下对称(出示错误的倒影让小朋友认识的更加清楚)水中的倒影比较朦胧、还有水波纹。

  4)同学们,请你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彩色的倒影,让你觉得特别好看、特别有趣。

  生:桥、房子、树……

  (5)欣赏大师和小朋友的画

  老师对影子也非常感兴趣,下面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老师找的影子吧。(出示图片)梵高《星月夜》

  a、你们看大师笔下的影子多生动有趣

  b、点点星光和山烁的光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中多漂亮

  在动)

  小朋友的画,你最喜欢哪一张呀?为什么?

  三、教师示范:

  好,今天老师就来教大家画一张美丽的水中倒影。

  1、先画水面和岸上的分界线,可以弯曲,生动些。

  2、画好岸上的风景后,水中的倒影注意要与岸上的风景上下对称。借画“月亮”让学生发现画倒影的方向。

  3、涂色注意两种方法,用水彩笔和油画棒。

  示范过程中,邀请小朋友上讲台作画尝试。

  四、作业要求

  影子非常的有趣,有的时候它会使我们的大自然变得更加的美丽。我相信同学们都想亲自画一画有趣的影子了,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业的要求:请你回忆在生活中见到的水中的倒影,来创作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五、展示作业、讲评

  组织学生展评,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六、拓展

  老师还给小朋友一种画影子的方法,用颜料画对印版画,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尝试这个方法来画画美丽的水中倒影。

《字与画》课堂教学案例 篇11

  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把字与画结合起来,利用图记字,利用字理解图,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既动口又动手,调动了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的特点很好地体现出来。教学中从故事入手,注意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课中休息的安排从形式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内容上突出了本课重、难点,既让学生得到了休息,又在游戏中巩固了所学知识。一字开花的练习则又一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教学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本走向生活,符合《课标》中“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设计点评

  一、挖掘教材特点,找准切入点。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通过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象形字,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从而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从图入手是本课的切入点。

  二、充分了解学生,调动兴奋点。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课标》要求我们,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备课时把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吸引孩子的注意,同时将儿歌、故事引入课堂,让孩子们学得生动有趣。

《字与画》课堂教学案例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汉字,能找出字与画的关系。

  2.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认识图标“小话筒”。

  4.练习口头组词,丰富学生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8个汉字,知道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

  图卡、字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很早以前还没有汉字的时候。有兄妹俩,哥哥负责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饭。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来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样告诉还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贴图),旁边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边洗衣,她也向哥哥学在地上画图,她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弯曲的水流(贴图),旁边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来看到图后到河边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俩可高兴了。从此以后,他们就用山、水图来表示字,慢慢地变成现在的字。汉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多聪明啊!

  二、比较字与图,找关系

  请同学们把字与画对照起来看,说一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小组合作。

  三、看图猜字练习

  过渡: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中发明了汉字,多么不简单!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请大家看图猜字。

  1.出示图卡。

  2.学生猜字。

  3.猜中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四、学习“日”和“土”

  1.出示图卡。

  2.启发:太阳用一个字表示是什么?小幼芽从什么地方钻出来?

  3.读字。

  4.学生讨论对比图与字的想象之处。

  五、课中休息——找朋友

  8人举图片,8人拿字卡,大家一起唱找朋友。

  六、学认图标,口头组词

  1.出示小话筒,讲要求,教儿歌。

  小话筒,嘴边放,比比谁的声音最洪亮。

  2.练习口头组词。

  发“一字开花”卡,学生练习组词。

  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哪些词语中有这些字,发现一个记住一个,增加一个花瓣,比比谁的花瓣多。

  附:板书设计

  山水

  月火田石

  日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认9-15个汉字,继续理解字与画的关系。

  2.继续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学认图标“小铅笔”“小天平”。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9个汉字,理解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

  字卡、图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图学习了8个生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

  二、出示生字,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9个生字,下面老师贴出字卡,请同学们看到认识的字就轻轻地点一下头,看到不认识的字就轻轻地摇一下头。

  老师贴字卡

  三、学习第一组生字“禾竹鸟”

  1.出示相应的图片,学生据图猜字并说理由

  2.讲解“禾苗”的意思禾苗就是庄稼的幼苗,古人用一棵庄稼的样子来表示“禾苗”的“禾”字,多么形象!

  3.比较图与字的相似之处,小组合作。

  4.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

  5.读生字。

  四、学习第二组“目马鱼”

  小组合作学习:

  1.看图说字音讨论:眼睛图旁边为什么是个“目”字。

  2.比较字与图,说相似之处。

  3.读生字。

  五、第三组“人”“口”“木”由学生自己学习

  课中休息-----找朋友

  六、游戏

  看谁反映快。

  要求:老师任意指一幅图,学生要迅速举出相应的字卡并大声读出来。

  七、口头组词

  一字开花——人

  八、完成练习

  1.认识图标“小铅笔”。

  2.读要求。

  3.教儿歌。

  小铅笔,已出现,让我描写和连线。

  4.观察6幅图和6个字,哪幅图和哪个字应该连在一起?说理由。

  5.指导用尺子连线。

  6.认识图标“小天平”。

  7.读要求。

  8.教儿歌。

  小天平,左右称,字音字形分得清。

  比较“日”和“目”“月”和“日”借助图片进行区分。

  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字与画”一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汉字,借助图学汉字是一种识字方法,大家可以和家长一起搜集这样的汉字,你会发现汉字真的很有趣。

  附:板书设计

  禾竹鸟

  目马鱼

  人口木

  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把字与画结合起来,利用图记字,利用字理解图,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既动口又动手,调动了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的特点很好地体现出来。教学中从故事入手,注意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课中休息的安排从形式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内容上突出了本课重、难点,既让学生得到了休息,又在游戏中巩固了所学知识。一字开花的练习则又一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教学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本走向生活,符合《课标》中“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设计点评

  一、挖掘教材特点,找准切入点。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通过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象形字,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从而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从图入手是本课的切入点。

  二、充分了解学生,调动兴奋点。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课标》要求我们,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备课时把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吸引孩子的注意,同时将儿歌、故事引入课堂,让孩子们学得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