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济南的冬天(通用14篇)
12济南的冬天 篇1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组长签字:
授课班级:金昌铁中初一年级 授课教师:陈景峰 济南的冬天(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3.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预习指导]
1.背诵课文1-3段。
2.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三分钟演讲]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请一同学描述此地春天的感受,由此引出北中国的冬天,由于学生没去过,可造成疑问,激发学习欲望。
二、作者简介
三、检查预习:
1.6人背书片断
2.5人上黑板默写生字词,师生共同评价。
四、解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提示的地点和季节。
五、分段朗读课文,师生混读,随机停顿,请其他学生接力。这样可保证学生注意力集中,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六、理清文章脉络:
1.问题设计:本文从哪几个方面写济南的冬天的?
2.学生独立思考,找出答案的举手,直到绝大多数学生行了进行提问。
3.提问若干人,保证各种答案都有,言无不尽。
4.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评价订正归纳小结。
参考:天气 山景 水色
七、分析第一部分:
1.问题设计:
(1)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
(2)用了什么写法?
教学过程
2.学生思考(方法同上)。
3.抽签提问
4.学生补充后教师评价归纳小结。
参考:温晴:
对比:北平(大风) 济南(无风声)
伦敦(无日)济南(响晴)
热带(日毒)济南(温晴)
八、堂上练习:
九、小结课文,提示学生热爱祖国的河山。
A类:完成课后练习二
教师视察后核对答案。
布置作业 :
1.背诵课文后半部分:A类
2.巩固生字生词。A类
教师手记:
未学之前首先背诵,此做法很好地保证了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和写作及语言的积累。其次解决课文采用先总后分法,易于总体把握。
课后心得:
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景物描述的方法。
3.培养写景抒情散文的自读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如何自学写景抒情的散文。
2.难点:景物描述的方法。
教学过程 :
一、三分钟演讲。
二、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写景文章,要学会分析写的是什么景,是怎样写景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分析才能懂得文章主旨,对自己今后写作也会有收益。
三、学习新课
1.朗读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2.提问:济南的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讨论并归纳: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3.提问: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l)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2)用比喻、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3)从人们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4.朗读或背诵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讨论并归纳:
(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智儿 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根 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 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哪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6提问;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
(1)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2)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动人的雪态。
7.朗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讨论并归纳: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8.朗读第5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
(l)水的绿: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2)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9.提问:这段文字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讨论并归纳:
(1)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2)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9.提问: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l)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2)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协…··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会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四、小结
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接着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再接着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其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从语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
五、堂上练习:
写一段描写校园景色的文字,要求运用上面学到的观察方法。
写完交流。
六、作业
1.课后练习第一、2题,第二大题。A类
2.完成掌握语文本课的有关内容。B类
课后心得:
12济南的冬天 篇2
济 南 的 冬 天
教学目标:
1 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济南冬天带给人们的美好感觉。
2 能说出济南冬天的特点,发现它独特的美。
3 欣赏并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语言技巧。
教学重难点:欣赏并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语言技巧。
教学方法:赏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 统复备
一、 介绍老舍及其作品
1 先由学生介绍他们了解的老舍以及他的作品和语言风格。
2 教师结合学生介绍作适当补充,突出《济南的冬天》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文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二、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与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及朗读的处理相比较,作好点评的准备。
三、 学生点评教师的朗读。
四、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 用温和、亲切、喜爱的语气语调朗读。
2 感受济南冬天的特点,注意文中抓住了济南冬天的哪些自然景象来描写它冬天的特点的。
五、学生代表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思考,要求:
1 划出文中涉及的自然景象,比较后得出结论:文中对哪三种景象着墨较多?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2 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
五、 学生思考后相互交流上述问题,教师作必要板书。
参考板书: 济南的冬天:暖、秀
阳光朗照下的山——暖和、舒适、可爱、充满温情(小摇篮)
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看护妇、镶银边、穿花衣、害羞)
城外远山————素淡、雅致(小水墨画)
暖——不结冰
水: 绿——温暖多情,富于生机(不忍冻)
活——清亮通透(空灵的蓝水晶)
(备注:说水还有清、静、净等特点也对)
天气: 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雾、响晴、温情
(对比) 异地之冬:北平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
第二课时
初备 统复备
一、 过渡语:许多时候,美是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东西,要将自己感受到的美描述出来,让所有读到它的人都享受到美,是需要一点语言艺术的。下面就请你们再次细细品味课文,找出你欣赏的语言,说说你欣赏的理由。
二、 学生读课文,作批注。
三、 学生交流,教师据实际情况点评,突出本文表现美的技巧。
(参考意见:1 用词讲究 2 运用生动的修辞手法 3 虚实结合,联想丰富 4 直抒胸臆 5 创设意境,流露深情 6 对比烘托 )
四、 创设情境,仿作练习。
当你被济南的冬天深深吸引的时候,也许你沉睡的关于冬天的记忆在被唤醒,也许你神往的某地的冬天也童话般浮现在你的脑海里,那么就让我们也拿起笔,抓住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景象,运用你刚刚学到的语言技巧,写下你心中最美的一处冬天。
五、习作交流,作恰当点评。
六、推荐课外阅读:老舍《济南的秋天》、《骆驼祥子》、《茶馆》
课后学习:
1 阅读推荐作品
2 修改片段描写
12济南的冬天 篇3
课题
济 南 的 冬 天
课型
新授常规课
教材分析
本文是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全文思路清晰,安排有序。先总提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再从济南的山、水两方面写出济南冬天的这一特点,最后以一句简明有力而耐人寻味的话结束全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优美的意境中,表达出作者赞美的真情。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①通过文章阅读学生能理解和运用“响晴、温情、设若、空灵、澄清、清亮”等词语 ②学生能在阅读中积累文中优秀语句
2.能力方法目标:
①在反复阅读过程中能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自觉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阅读教学,学生能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教 学 活 动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学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北国的寒冬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江南的冬天温柔可人,那么地处中原的济南呢?它有一番怎么别致的性格呢?老舍在《济南的秋天》里曾这样说过:“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见证老舍先生的评判。二、简介作者并解题1.看课文解释①后补充:老舍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写该文时,作者就在山东济南任教。2.题目限制了地方和时令,济南的冬天有什么可写的呢?先看课文,把有关描写济南冬天的词句划出来。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教师范读,学生边读边圈点,感受课文2.师生互动,评点第一段a. 济南的冬天有哪些特点?第一段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写出济南冬天的特点的? 让学生感受一下北国的冬天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情形,然后让学生猜想一下济南的冬天该有什么特殊呢?阅读注解①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阅读全文,同时把有关描写济南冬天的词句划出来整体感知,理清思路,边读边圈点,感受课文阅读第一段,找出特点及方法:“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和北平、伦敦、热带对比,赞美济南的冬天”设疑引入,激发兴趣补充文学常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率先示范的榜样,有利于对学生的朗读指导
师生互动,展开探究
b.文中哪一个词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独具一格的风貌?【补充:统观全文可以看出“温晴”“宝地”两词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温晴”偏重特点,“宝地”偏重感觉】3.课文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具体从哪两个方面来描述冬天的?4.作者描写“山景”和“水色”分别有哪些段落?5.老舍的文章中多有亲切优美的语句,同学们能从这篇文章中举出一些吗?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请闭上眼睛想:……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句话循循善诱,一点没有强加于人的语势。你能看出这句话还有什么作用吗?6.这一段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怎样的图画?7.济南冬天的山水是美的,那它的水又美在哪里呢?四、精彩语段研习,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济南冬天的山山水水都是美的、可 爱的,能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描写吗?)1.齐读第三段,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进行答题:①.全段的中心句是:( )②.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 )③.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 )④.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 )⑤.文中是通过什么方法化静为动的呢?【补充:文中三个“好像”,并不都是表示比喻】2.朗读指导:这一段不仅要读好描写部分,而且要读好首尾两句,其中:“最、呀、就、吧、太”是充分凝聚了作者情感的。“温晴”山景和水色阅读感知统领下文,照应“温晴”这一特点小山摇篮图“温”“绿”“蓝”——向人们展现的是一幅“空灵水晶图”阅读寻找自己喜欢的描写语段,并简述理由阅读第三段,品析研讨相关问题最妙是下点雪呀。矮松、山尖、草色、阳光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对于祖国文字的理解能力,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取题能力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字词
将修辞这一知识点随课文教学加以强调
加强朗读指导
3.这里老舍先生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画——雪霁初晴图。下面我们再次朗诵体味这一段。4.济南城山美水也美,它素有泉城的美称。所谓“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是对济南的写照。这里老师把其它写山景和水色的段落就留给同学们用类似的方法去分析研讨。五、揣摩优美语句,品析遣词造句。本文语言朴实清新,娓娓道来,情恳辞切,除了体现在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上,同时在遣词造句上还非常讲究,值得玩味。思考: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想呼应?六、课堂练习(阅读夏沔尊《白马湖之冬》完成有关问题)七、课堂小结: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的冬天更美。掩卷细味那淡雅的水墨画浸蕴“温晴”,更觉神韵。绘山景描水色。“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嘎然而止,似乎意犹未尽,话犹未了。八、布置作业: 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白马湖的冬天是多风的……祖国的宽阔辽远,形成了不同地区人们眼里不同的冬天,我们的家乡的冬天有什么特点昵?请以“家乡的冬天”为题目写一篇小作文,文体不限。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朗诵体味
不可以。“没有风声”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说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a.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是调相调谐,有一字传神之效 b.和前文“一个在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阅读夏沔尊《白马湖之冬》完成有关问题
培养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济南冬天之美放手自读,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促进学以致用 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用词,体味一字传神之效 复习巩固,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总结回顾,加深感受 加强写作训练,感受加深家乡之美,从而达到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板
书
设
计
济 南 的 冬 天
老 舍
无风声 小山摇篮图
温 山 雪霁初睛图
无重雾 温
晴 水 空灵水晶图 绿无毒日 蓝
作业设计
1、 课堂练习:完成打印好的阅读材料夏沔尊的《白马湖之冬》完成有关问题2、 课后练习:紧扣家乡冬天的特点,完成以“家乡的冬天”为题目写一篇小作文
课件设计
思路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在济南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教读本文时,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文选取特别角度描绘冬天的方法,理清线索,理解作者是如何精心炼词造句的。重点赏识课文的意境美,丰富学生的体验,激发联想想象思维。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因此在教读中要根据写景散文的特点,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充分体味用词之美。品读文中比喻和拟人写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12济南的冬天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伦敦 宽敞 水藻 济南 贮蓄 镶 响晴 温晴 安适 秀气
绿萍 澄清 空灵 水墨画 蓝汪汪
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响晴 唤醒 空灵 境界 慈善 贮蓄 狭窄 澄清 设若 宽敞 着落
二、能力目标
1.体会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述的方法。
2.体会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三、情感目标
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老舍先生对济南山山水水的一片深情。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思路结构
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先通过对比,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赞扬济南是个“宝地”。然后用了三段文字写济南的山,由济南的地理环境想象小山充满温情,再写到雪后的山景等。最后写济南的水,紧扣“暖”字来写,写出水的澄清和多情,充满赞美之情。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概括以上所写,与开头“宝地”相呼应并扣题。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写济南的天气。第二部分(2-结尾)具体写济南冬天的山水景物。第二段为过渡段。
三、情景交融的写法
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
作者对济南山山水水的深厚感情,一方面描写景物时做到了情景交融,另一方面,有时又直接抒发感情。阅读时应当细心揣摩,体会意境,并注意那些直接抒发感情的语句。如: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那些小山太秀气”都是直抒胸臆的句子。结尾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看似平淡,却蕴含着“我爱,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无限情意。
还有一些虚实结合的句子,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仅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着作者的喜爱之情,阅读时也要注意体会。
四、清新朴实的语言
本文语言清新朴实,充分展示了作者散文的主要风格。
文中词语的运用十分讲究,如写没有大风,“是没有风声的”;说济南的山坡上有小村庄用的是“卧”一词,恰当地渲染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传神地画出了小村庄和小雪的神态,就好像它们都有灵性一样;写“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一个“镶”字,就好像是山尖、小雪有意为之,而且好像是巧匠的妙手,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语言是那么清新朴实,好似拉家常一般,丝毫没有故作高深之态,但又非常讲究,值得仔细玩味。而文中使用了大量口语,如“准保暖和”、“着落”、“干啥”等,富有生活气息,并且带有老北京的语言色彩。
五、比喻与拟人手法的运用
文章较多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地表现了济南冬天的特点,寄寓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如不说树尖上落满了雪,而说“顶着一髻儿白花”,又比作“日本看护妇”,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诗情画意。又如写薄雪“害羞”的情态,写露出“粉色”容颜的山腰,等等,突出了它们娇美的情态和小山秀丽的景色。
六、预习指导教学方法建议
可以采用“画面再现法”。很多文质兼美的选文如画一般,预习时可让学生用画笔再现课文的内容。若能画出来,学生对课文也就理解了。预习,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画出“小山雪景”。
七、诵读训练教学方法建议
在诵读训练中,要指导学生把握好语势。语势是声情表达时的自然态度的流露,有时还伴以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具有渲染气氛、强化语感色彩功用。在课堂上要多进行情境描绘,把学生带入“温晴”的境界中,启发他们体会感情,再指导表情朗读,更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 1 2 页
12济南的冬天 篇5
执教者:张飞
教学目标 :
1、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感知济南冬天的特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3、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的句子,分析它们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教学重点:
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的句子,分析它们的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 :
感知济南冬天的特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投影仪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投影(朗诵《老舍文集》中的《老张的哲学》当中的优美语句并分析)
师朗诵:“那是五月的天气,小太阳撅着血盆似的小嘴,忙着和那东来西去的白云亲嘴。有的唇儿一挨慌忙的飞去;有的任着意偎着小太阳的红脸蛋;有的化着恶龙,张着嘴想把她一口吞了;有的变成小绵羊跑着求她的青眼。这样艳美的景色,可惜人们却不曾注意,那倒不是人们的错处,只是小太阳太娇羞了,太泼辣了,把要看的人们晒的满脸流油,于是富人们支起凉棚索性不看,穷人们倒在柳荫下作他们的好梦,谁来惹这个闲气。”
师:我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读一下
读得不错。这段文字写的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
(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文字中有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
师:这么多文字主要写了什么?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
五月的天气 炎热 炽热 毒辣 等学生任意说
师:
本段文字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五月的天气”的炎热、日光的毒辣,在他的笔下被描写的淋漓尽致。我们今天一起来感受一下老舍笔下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
板书:十六、《济南的冬天》
二、简介作者 (投影)
师:请哪位同学将你收集到的有关老舍的资料读一下。
请学生起来读
师:说的还可以,老师补充一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有关老舍的相关资料。
老舍(1899—199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他的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国文字,产生较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创作了《龙须沟》、《茶馆》
等23个剧本,小说《无名高地》和其它形式的文艺作品,歌颂新社会,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有《老舍文集》行世。
师:我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师:读的不错。当然老师收集的还不全面,课后大家再去收集。
三、整体感悟
1、生快速默读课文,解决生字词。(5`)
师出示投影:
(1)、下列词语的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济南 一髻 儿 镶 薄雪
b 觉得 真得 看护 看吧
c 着落 着急 伦敦 澄清
d 狭窄 宽敞 贮蓄 水藻
(2)、选出正确的解释。
响亮的天气(a、十分明亮; b、声音宏大)
慈善的冬天(a、对人关心,富有同情心;b、温暖舒适)
那些小山太秀气(a、清秀;b、玲珑秀美)
2、师朗诵课文,分析课文
(1)、师朗读课文,配音乐。
师:刚才老师已经将课文读完了,下面老师给每个小组布置一个题目,大家讨论解决,然后请每组派个成员汇报。
第一小组:第一段。
问题: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突出这一特点的?
第二小组:第二段
问题:济南的山水有什么特点?
①、济南的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②、作者怎样写出阳光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③、人们的感受如何?
第三小组:第三段、
师:请大家齐读这一段:
问题:①、哪句话直接抒发作者对雪后美景大喜爱和赞美?
②、作者写景大空间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③、作者采用哪些修辞手法来写景的?
4 、讨论一下作者写景的句子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美景,景中抒发了作者对这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情景交融。
出示投影:
第一组:
(1)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的看护夫。
这句话含有两个比喻,一是将“_______”比作“白花”
二是将“_______”比作“日本看护夫”。
(2)指出本体和喻体的相似之处。
(3)若将“顶着白雪的矮松”比作“守卫边关的战士”,行吗?
明确:比喻一定要贴切。
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问中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第二组:
(1)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2)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乙: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3)甲: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师:老师将文中的一些句子改了,大家比较一下,老师改的好不好?
我认为挺好的!
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每组推举一名代表发言)
第四小组:第四、五段
问题:(1)、第四段主要讲述什么?
(2)、第五段水的特点?一连写了五个“绿”是为了写什么?
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每组推举一名代表发言)
3、三读课文,总结全文。
师:本文是一篇很优美的散文,要有感情的朗读,下面我请一位同学将第三自然段读一下,要读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师:投影:(指名回答)
本文作者抓住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风景画,抒发了作者深深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这里横线上可以填哪些词语。(喜爱,赞美,喜欢,深爱等)
四、创新训练。(写和画)
师:文章中老舍抓住“温晴”二字将济南的冬天描写的淋漓尽致,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的修辞手法以及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现在请你仿照本文,来写一写我们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
要求:(1)、一、二两组来写一写。
(2)、三、四两组的同学根据课文的内容来画一画济南的冬天。
师总结讲评。
五、作业
背诵文章第三自然段
附板书:《济南的冬天》
阳光朗照下的山 (小摇篮)
北国的冬天----风 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小水墨画)
伦敦的冬天----雾 济南的冬天(温晴) 宝地 城外远山 (蓝宝石)
热 带 ----毒日 济南的水:绿 暖 清亮
(深深的赞美和喜爱)
作者邮箱:
12济南的冬天 篇6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②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③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会作者对景物的独特感受。
○课前准备
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课前布置学生去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深入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开阔视野。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感受济南冬天的温暖,感受《济南的冬天》一文的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说到冬天,北方的人们一般习惯在它前面加上修饰词——“冰冷”或“严寒”;说到冬天,人们会想到那肆虐的北风,骇人的寒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方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是“萧杀”的,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惧怕而却步。可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却完全没有了那种寒冷,那种肆虐,那种萧杀,而是一个“温暖”的宝地。可能我们都没有在冬天去过济南,那么,就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感知济南冬天的温馨,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②学生交流自己查的资料,初步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可见作者是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来写的。(让学生了解这些,是为了理解为什么作者对济南的冬天如此了解,文中的情为什么那么浓。)
③感知内容:在听读前,检查预习,教师正音,学生掌握字词:镶、响晴、温晴、安适、肌肤、秀气、绿萍、水藻、贮蓄、澄清、空灵、水墨画、蓝汪汪
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也可放录音),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出示问题组。
a.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b.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c.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互相补充。
[明确]
a、济南冬天总的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暖的宝地。
b、写对济南的总体感:“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写阳光朗照下的山
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写薄雪覆盖下的山
再写城外的远山,
最后写冬天的水色——写水藻之绿,衬托水的清澈、透明。
c、作者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之美,又寄寓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
研读与赏析
①整体感知后,对文章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学生自由探究,进一步深入理解文章。
问题组:
a.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b.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
生速读第1、2自然段,自主解决后,讨论明确。
a.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晴。
与北平相比——无风
与伦敦相比一—向晴}宝地
与热带相比——温晴
b.济南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济南冬天的特点。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
此处学生可再体会:①为什么称“小山”?——因为千佛山主峰海拔只有285米(本地有山可与之比较)。②“圈儿”、口儿,,将“儿”字去掉可不可以?去掉和不去掉的各朗读一遍,比较一下效果。——答案是不可以。“儿”与“小”搭配,贴切地表现出其“小”,表达出一种由衷的“喜爱之情”。并让学生试着画出这种地形,体会其特点,教师可根据学生画出的地形图作小结。
[教师小结]
在济南的南面,距中心五里是著名的千佛山。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它东接佛懋山,西连南马鞍山、四里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正是这特殊的地形特点,使得济南的冬天“暖和安适”。
②自由探究
[问题组]
a.你最喜欢济南冬天的哪些景色?你认为语段中哪个词语用得最妙?妙在何处?
b.有感情地朗读你所喜欢的语段。
学生思考体味、朗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讨论明确]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d.“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微微”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之热。
e.“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不可去掉,“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f.“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是张小水墨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则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赞美的真情。
(如此要点,文中还有多处,学生说到了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朗读时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及重音的把握,同时要体味、揣摩作者的意图,有感情地朗读。
③合作探究
进一步探讨,合作探究,学生间可质疑,也可以向老师质疑。[明确]
a.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是以其突出特点“温晴”为主线贯穿全文的。
b.作者紧扣这一点,三段文字写了冬天的山景,第5段写了冬天的水色,按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描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
c.作者拓展想像,将天气、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
d.文章多用比喻和拟人,形似且神似,生动贴切地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表达了作者喜爱赞美的深情。
e.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束。其含义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的算是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
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
写好文章,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这两篇文章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动了,而写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拟人才那么活灵活现,富有灵性,才能达到神似。
②拓展延伸
通过学习本文,你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
③延伸作业
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板书设计
12济南的冬天 篇7
○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③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①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②课前学生借助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资料,依据课文内容设计一篇导游词。
③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微机或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悟、研读赏析2—5小节。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冬天带给我们的则是刺骨的寒冷,满目萧索和生活上的不便……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板书课题,济南两字写大,突出一下)
②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③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b.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哪三幅山景图,写水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c.第1小节与第2、4、5小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d.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e.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b.c.d.略)
a.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济南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水是绿色的。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冬
e.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课堂小结: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研读赏析
①研读第2—5小节: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四人小组讨论)
a.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概括)
b.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c.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后明确)
[明确]
a.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一淡雅。水色——绿。
b.第一幅图是总写,第二、三幅图是具体写。
c.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①重点研读: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和水色图,品味语言;拓展延伸:设计济南的导游词
②重点研读:第3小节和第5小节。
[问题]
a.第3小节和第5小节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b.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c.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写得好?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明确]
a.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b.都是对冬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c.比喻、拟人句。(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过渡)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
[讨论明确]
a.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b.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巴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答案参考教参第104页)
体验反思
[提问]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
[明确]a.细致观察b.抓住特征c.安排顺序(角度)d.运用修辞e.情景交融
拓展延伸
①比较《春》和《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的异同。
明确: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绚丽。《春》还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
②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
(此题是让学生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以“济南的冬天”一文为参照,介绍冬季的美景、设计行程。)
应先介绍济南的历史、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与其有联系的几位名人(李清照、辛弃疾等)。游览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介绍冬景。
布置作业
①写作练习:写故乡的冬天,抓住景物的特征。
②比较阅读:读郁达夫《故都的秋》。(比较在感情、写法、语言等方面的异同)
12济南的冬天 篇8
学习目标:
1、 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
2、 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 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
学法指导:精读、摘录
教学工具:多媒体、录音机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创景导入 :
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课文题目及学习目标)。
一、 师生共赏:
1、 师生同读
(配乐配画)师:深情朗诵。生:深情朗诵。师生齐诵。读后说说文章的行文线索
明确:盼、来、近总领全文,启开下文——概写初春的山、水、太阳——细致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
2、 师生同赏
⑴小声读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填在表格中并写出喜欢的理由。(师生分组同时进行以春草图的描写为例)
喜欢的词语 ⑴嫩嫩的、绿绿的、⑵偷偷地、钻⑶ 理由:⑴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⑵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使 无意识的、无情感 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喜欢的句子“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理由:写出了人们在草坪上欢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写出了他们的喜悦之情。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春草欢乐图。
⑵分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说喜欢的理由(老师参与在一个小组内)
⑶全班交流,生先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师交流并总结。
3、 师生同写
师生读最后一组排比句,仿照“春天像~~~~”写一组比喻或拟人句构成排比,看谁写得多、写得好。
4、 师生同绘
出示画板,共同描绘美好的春景图。(重点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然后描画)
三、 精彩展台
同唱一首赞美春天的歌《春天在哪里》,唱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说:春天究竟在哪里?或在哪里能找到春天?或在你眼中春天应该是怎样的(描绘你眼中的春天)?(口头作文)
四、 友情链接
作业 布置:⑴课外在网上查阅朱自清简介及他的作品,把朱自清的简介及作品篇名写在摘抄本上。⑵在网上查阅并摘抄描写春天的诗或文章,并在读书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第二课时
链接交流;:朱自清简介、朱自清作品诵读、赞美春的文章朗读比赛
作者简介
作者朱自清(1898——1948)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淳厚的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他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他的写景散文,无不寄托着他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
写作训练:
以“家乡的春”为话题写一篇写景散文
词汇参考:
朗润 酝酿 卖弄 宛转 嘹亮 黄晕 烘托(见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尽量用上这些词语)
交流创作:
选出佳作,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赏析。
板书设计 :
春
一、 盼春。
盼、来、近(总领 全文,开启下文)
二、 描春
㈠春的总的轮廓: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㈡细致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 图、迎春图)
春草图(草报春):偷、钻、嫩、绿、满——草
坐、躺、打、踢、赛、捉——人
春花图(花争春):态——桃、杏、梨,赶趟儿。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味
(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
春风图(风唱春):触:抚摸
味: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
声:鸟声清脆宛转,笛声嘹亮
春雨图(雨润春):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状:密密地斜织、屋顶上笼着层薄烟
景: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
灯、人、房屋
迎春图(欢迎春):城乡、老小、舒活、拌擞、一年之计在于春
三、颂春:三个比喻句(春天像……)
课后记: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学习本文,更要在诵读中体会美感。此外,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教师课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12济南的冬天 篇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3.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预习指导]
1.背诵课文1-3段。
2.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三分钟演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一同学描述此地春天的感受,由此引出北中国的冬天,由于学生没去过,可造成疑问,激发学习欲望。
二、作者简介
三、检查预习:
1.6人背书片断
2.5人上黑板默写生字词,师生共同评价。
四、解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提示的地点和季节。
五、分段朗读课文,师生混读,随机停顿,请其他学生接力。这样可保证学生注意力集中,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六、理清文章脉络:
1.问题设计:本文从哪几个方面写济南的冬天的?
2.学生独立思考,找出答案的举手,直到绝大多数学生行了进行提问。
3.提问若干人,保证各种答案都有,言无不尽。
4.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评价订正归纳小结。
参考:天气 山景 水色
七、分析第一部分:
1.问题设计:
(1)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
(2)用了什么写法?
教学过程
2.学生思考(方法同上)。
3.抽签提问
4.学生补充后教师评价归纳小结。
参考:温晴:
对比:北平(大风) 济南(无风声)
伦敦(无日)济南(响晴)
热带(日毒)济南(温晴)
八、堂上练习:
九、小结课文,提示学生热爱祖国的河山。
a类:完成课后练习二
教师视察后核对答案。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后半部分:a类
2.巩固生字生词。a类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景物描述的方法。
3.培养写景抒情散文的自读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如何自学写景抒情的散文。
2.难点:景物描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写景文章,要学会分析写的是什么景,是怎样写景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分析才能懂得文章主旨,对自己今后写作也会有收益。
三、学习新课
1.朗读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2.提问:济南的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讨论并归纳: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3.提问: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l)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2)用比喻、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3)从人们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4.朗读或背诵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讨论并归纳:
(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智儿 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根 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 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哪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6提问;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
(1)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2)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动人的雪态。
7.朗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讨论并归纳: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8.朗读第5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
(l)水的绿: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2)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9.提问:这段文字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讨论并归纳:
(1)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2)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9.提问: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l)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2)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协…••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会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四、小结
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接着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再接着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其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从语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
五、堂上练习:
写一段描写校园景色的文字,要求运用上面学到的观察方法。
写完交流。
六、作业
1.课后练习第一、2题,第二大题。a类
2.完成掌握语文本课的有关内容。b类
12济南的冬天 篇10
丹阳市河阳中学 步一鸣
教学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明白:
语文学习关键在课外自己很乐意的参与,课堂学习是进行学习的交流和完善。
学习目标:学会择文朗读,并对选文进行质疑、设计问题;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情况。
学习重点:散文的朗读,把握朗读要点。
学习难点:学生自己对选文的质疑、设问。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手段:多媒体
学习过程:
一、课题导入 。文体、作者。(图一)
二、说
你对老舍和其作品了解多少?
1、老舍曾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被授予“ ” 称号。
2、下列作品是老舍创作的是( )
a 《家》 b 《子夜》 c 《四世同堂》 d《雷雨》
3、“虎妞”是老舍作品《 》中的一个主要
人物。
三、比(图二)
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学中的收获,好吗?
要求: 1、小组交流
2、选出代表
3、综合意见
4、发表看法
四、听
倾听课文录音 ,在听的过程中用你喜欢的符号、线条划出值得你关注的词或句子,确定自己喜欢的段落。
~~~~ ------- ……
五、试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练习,自己邀请同学进行点评。
点评角度:语 速 语气
普通话 停顿
重 音
六、问(图三)
就你喜欢的段落质疑或设计问题考考别人,赶快行动!谈(图四)
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好吗?
八、做(图五)
你愿意围绕所学内容给同学布置一些家庭作业 吗?注意:作业 可不能太多呀!
所需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作者邮箱:
12济南的冬天 篇11
教 案 首 页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学段
七年级
学科
语文
章节
第三
单元
课题名
济南的
冬天
课时
第二课时
执教教师单位
萍乡四中
教师姓名
姚丽
教学
目标1.识记课文字词的音、形、义。2.了解济南冬天的景物特点 。 3.学习老舍的写景方法,抓住特点写写家乡的景物。
4.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景物描写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发。
教具多媒体课件 投影仪
时间安排一课时
课后
小结本文重在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因此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思路,而后再掌握描写济南的天气和山水的方法,最后归纳总结写景的技巧以指导学生写好家乡冬景,实现由阅读到写作能力的转化。
备注教学环节的用时随学生的课堂反应作灵 活处理。第二课时本节课主要品读课文,学习写景的方法以及练习写作。一、复习导入(多媒体显示题目)《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原名____,字_ __。冬天的济南真是一个__,作者在文中重点写了济南的__和__(景物)济南的山__、__、__(特征)济南的水__、__、__。(特征)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___,作者通过济南和___、___、___的对比得出这个结论。作者在描写济南的冬天时描 绘了几幅画面,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二、齐读课文(给学生配乐朗读)走进课文,包围你的是满含温情的优美而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你对这位语言大师的语言表达技巧的感知表达出来吧!三、自由探究学生自由讨论探究,提示学生思考 :作者如何描绘山水?你最喜欢济南冬天的哪些景色?你认为语段中哪 些语句用得最妙?妙在何处? 四、品读课文(多媒体显示景物图片及课文分析要点)思考讨论: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薄雪覆盖下的山如何娇美秀气 ?雪后山景“妙”在何处?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城外的小山如何像一幅小 水墨画?按什 么顺序写的?作者是怎样写济南冬天的水的?本文写景抒情有何特点?(学生找出课文语句品评分析,多媒体显示图片帮助学 生理解,教师归纳要点。)五、总结写法为 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语言如此优美。在写法上有何值得借鉴?明确:抓住特征 安排顺序 运用修辞 情景交融六、布 置作业拓展延伸:仔细观察自己家 乡冬天的景色,倾注你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借鉴本文的写法,将最有特色的景物写出来。(要求仔细观察、用心揣摩、投入真情实感。)板书设计: 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运用修辞情景交融
12济南的冬天 篇12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3.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预习指导]
1.背诵课文1-3段。
2.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三分钟演讲]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请一同学描述此地春天的感受,由此引出北中国的冬天,由于学生没去过,可造成疑问,激发学习欲望。
二、作者简介
三、检查预习:
1.6人背书片断
2.5人上黑板默写生字词,师生共同评价。
四、解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提示的地点和季节。
五、分段朗读课文,师生混读,随机停顿,请其他学生接力。这样可保证学生注意力集中,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六、理清文章脉络:
1.问题设计:本文从哪几个方面写济南的冬天的?
2.学生独立思考,找出答案的举手,直到绝大多数学生行了进行提问。
3.提问若干人,保证各种答案都有,言无不尽。
4.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评价订正归纳小结。
参考:天气 山景 水色
七、分析第一部分:
1.问题设计:
(1)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
(2)用了什么写法?
教学过程
2.学生思考(方法同上)。
3.抽签提问
4.学生补充后教师评价归纳小结。
参考:温晴:
对比:北平(大风) 济南(无风声)
伦敦(无日)济南(响晴)
热带(日毒)济南(温晴)
八、堂上练习:
九、小结课文,提示学生热爱祖国的河山。
A类:完成课后练习二
教师视察后核对答案。
布置作业 :
1.背诵课文后半部分:A类
2.巩固生字生词。A类
教师手记:
未学之前首先背诵,此做法很好地保证了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和写作及语言的积累。其次解决课文采用先总后分法,易于总体把握。
课后心得:
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景物描述的方法。
3.培养写景抒情散文的自读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如何自学写景抒情的散文。
2.难点:景物描述的方法。
教学过程 :
一、三分钟演讲。
二、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写景文章,要学会分析写的是什么景,是怎样写景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分析才能懂得文章主旨,对自己今后写作也会有收益。
三、学习新课
1.朗读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2.提问:济南的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讨论并归纳: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3.提问: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l)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2)用比喻、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3)从人们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4.朗读或背诵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讨论并归纳:
(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智儿 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根 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 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哪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6提问;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
(1)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2)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动人的雪态。
7.朗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讨论并归纳: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8.朗读第5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
(l)水的绿: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2)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9.提问:这段文字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讨论并归纳:
(1)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2)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9.提问: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l)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2)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协…··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会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四、小结
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接着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再接着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其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从语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
五、堂上练习:
写一段描写校园景色的文字,要求运用上面学到的观察方法。
写完交流。
六、作业
1.课后练习第一、2题,第二大题。A类
2.完成掌握语文本课的有关内容。B类
12济南的冬天 篇13
教学设计[ -10-28 10:58:06 | by: 715715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瑞安安阳实验中学 娄胜文
一、教学内容
1.了解文意;整体把握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领会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2.品味语言;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准确;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情感熏陶;在朗读中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感情,接受美的熏陶。
二、教学侧重
在多角度的语言品味中感悟老舍的言语特色,初步把握语言品味的方法。
三、教学预设
(一)导课
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他的散文《济南的秋天》中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那么,济南该是一块何等的宝地!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
(二)整体感知
1、读一读课文、文句质疑、解决文字障碍。
2、说一说老舍笔下的济南冬天,用文中的词来概括它的特点。
(预设说明:通过初步感知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对全文进行脉络梳理,完成教学内容一。预设板书为:温晴——【阳光朗照下的山——温暖、可爱;薄雪覆盖下的山——美丽多彩;城外远山——是张小水墨画;济南的水——不结冰,清亮、空灵】)
(三)朗读课文
1、选择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同桌对读。
2、朗读展示,讨论全文阅读的语气语调。
(预设说明:通过讨论明确本文舒缓、赞叹、温和的语气语调,通过阅读进一步感受课文的词句之美、情感之美,为下文展开语言品味作铺垫。)
(四)品味语言
1、假设你是一位导游,请你运用老舍的语言,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济南景点。
2、对选取的语言作评价,建议从“用词的精当、生动、准确;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角度”来评价。
(预设说明:通过介绍和评价品味本文语言用词的精当、生动、准确,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完成教学内容二。【预想重点句的品味: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风声”二字用得十分准确,“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只是没有那种发出呼啸之声的北风,如果说成是“没有风”,那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2、“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晒、睡、醒”这一连串相关的拟人写法,创造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3、“小山整把济南围了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描写交代了济南冬天温晴的原因。这里的“整”和“缺”字面上好像是矛盾的,实际并不矛盾,作者意在强调前者,因为“缺”的只是“点口儿”。4、“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小摇篮”的比喻和拟人的语言将一圈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体贴、慈祥,“小摇篮”的“小”正照应了小山的“小”。5、“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中的“镶”的意思是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这里的“镶”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连接着蓝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景观。6、“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些都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孕育着的无穷春意。】其次,文章多处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和仔细揣摩。)
(五)总结感受
赏读全文,谈谈对济南冬天的感受。
(预设说明:通过再次赏读全文,谈感受,将语言品味从理性上升到感性把握,完成教学内容三。概括为:济南的冬天【温暖如春秀丽如画】——一篇温情脉脉的文字)
(六)作业拓展
请模仿本文“薄雪覆盖下的山”的写作顺序,介绍你自己喜欢的一处景色
12济南的冬天 篇1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伦敦 宽敞 水藻 济南 贮蓄 镶 响晴 温晴 安适 秀气
绿萍 澄清 空灵 水墨画 蓝汪汪
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响晴 唤醒 空灵 境界 慈善 贮蓄 狭窄 澄清 设若 宽敞 着落
二、能力目标
1.体会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述的方法。
2.体会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三、情感目标
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老舍先生对济南山山水水的一片深情。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思路结构
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先通过对比,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赞扬济南是个“宝地”。然后用了三段文字写济南的山,由济南的地理环境想象小山充满温情,再写到雪后的山景等。最后写济南的水,紧扣“暖”字来写,写出水的澄清和多情,充满赞美之情。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概括以上所写,与开头“宝地”相呼应并扣题。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写济南的天气。第二部分(2-结尾)具体写济南冬天的山水景物。第二段为过渡段。
三、情景交融的写法
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
作者对济南山山水水的深厚感情,一方面描写景物时做到了情景交融,另一方面,有时又直接抒发感情。阅读时应当细心揣摩,体会意境,并注意那些直接抒发感情的语句。如: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那些小山太秀气”都是直抒胸臆的句子。结尾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看似平淡,却蕴含着“我爱,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无限情意。
还有一些虚实结合的句子,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仅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着作者的喜爱之情,阅读时也要注意体会。
四、清新朴实的语言
本文语言清新朴实,充分展示了作者散文的主要风格。
文中词语的运用十分讲究,如写没有大风,“是没有风声的”;说济南的山坡上有小村庄用的是“卧”一词,恰当地渲染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传神地画出了小村庄和小雪的神态,就好像它们都有灵性一样;写“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一个“镶”字,就好像是山尖、小雪有意为之,而且好像是巧匠的妙手,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语言是那么清新朴实,好似拉家常一般,丝毫没有故作高深之态,但又非常讲究,值得仔细玩味。而文中使用了大量口语,如“准保暖和”、“着落”、“干啥”等,富有生活气息,并且带有老北京的语言色彩。
五、比喻与拟人手法的运用
文章较多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地表现了济南冬天的特点,寄寓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如不说树尖上落满了雪,而说“顶着一髻儿白花”,又比作“日本看护妇”,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诗情画意。又如写薄雪“害羞”的情态,写露出“粉色”容颜的山腰,等等,突出了它们娇美的情态和小山秀丽的景色。
六、预习指导教学方法建议
可以采用“画面再现法”。很多文质兼美的选文如画一般,预习时可让学生用画笔再现课文的内容。若能画出来,学生对课文也就理解了。预习,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画出“小山雪景”。
七、诵读训练教学方法建议
在诵读训练中,要指导学生把握好语势。语势是声情表达时的自然态度的流露,有时还伴以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具有渲染气氛、强化语感色彩功用。在课堂上要多进行情境描绘,把学生带入“温晴”的境界中,启发他们体会感情,再指导表情朗读,更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 设计
重点: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侧重在第3段和第5段。
难点:作者感情的抒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简介作者。
(二)学生默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字障碍。
(三)阅读第1自然段,采取由一般到特殊的提问方式。
1.你对冬天的景色进行过观察吗?冬天的气候特点有哪些?
2.济南冬天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3.写为什么要讲到北平、伦敦的冬天和热带地方呢?
教师小结:经过一番比较,令人信服地得出“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个结论。点出“气候温晴”这一特点。
(四)阅读第2自然段。
1.提出下列问题。
(1)为什么是温晴的?
(2)为什么要写济南人的感觉:“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2. 学生齐读一、二自然段。
(五)布置预习作业 :预习第3自然段,画出你认为用得贴切的形容词。
第二课时
(一)阅读第3、4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朗读3、4自然段。(老师适当给予诵读指导)
2.提问:除了天气温晴、有山有水这两个特点外,作者说,这还算不上济南冬天的最大特色,你可以总结出这个特色吗?这个胜景的独特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共同完成下列表格,要侧重意境的领会,不要止于文字上的答案。)
3.学生反复诵读第3、4自然段。
(二)讲析第5自然段。
1.教师示范朗读第5自然段。
2.提问:济南有山有水,上面写了山的美,那水呢?用四个字概括这里水的特点。(水藻真绿)绿到什么程度?这里用了“拿”和“不忍”,你认为有什么妙处?作者从各角度写出了济南冬天的四个特点,把他对济南冬天的热爱之情传递给了我们。
3.阅读《济南的秋天》,进行比较阅读。将这两篇文章作个比较,看看从选材、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修辞手法等方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4.结语:作者写尽济南冬天的特点之后,由分到合,发挥奇特想象,将冬天的济南包在空灵的蓝水晶里,构成一个美的整体。文章到此收笔,让读者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5.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
设计思想
一、讲读结合。
老舍是语言运用大师,在词语的选择和运用上十分讲究,需要细细研读和揣摩。在讲解课文精要之处的同时,发挥默读、朗读、诵读的功用十分重要。
二、讨论并作圈点批注。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一些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讨论、发表见解,然后由教师通过辨析,帮助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得到启发,掌握知识。
三、比较阅读。一是可以将本文和刚刚学过的朱自清的《春》相比:都是写景抒情的散文名篇,但在写作方法、文章构思和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与《春》进行比较,在比较学习中能够加深对两种不同风格的认识;二是跟老舍的《济南的秋天》进行比较阅读。老舍先生的《济南的秋天》与课文是姊妹篇,写法上有很多相同之处,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一定能起到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进一步掌握写景散文的一般阅读规律。可让学生将这两篇文章作个比较,看看从选材、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修辞手法等方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板书设计
(一)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