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道士塔》教案教案(通用16篇)

《道士塔》教案教案(通用16篇)


《道士塔》教案教案(通用16篇)

《道士塔》教案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

  1. 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2. 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

  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

  体会作者处于矛盾心理下悲怆苍凉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文导入  】

  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宗教方面的小知识。在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他们羽化后,一般有两种葬法,一个是坐缸,就是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盛殓遗体。而佛教徒呢,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

  但是在七十余年前,在祖国大西北的佛教胜地——甘肃敦煌,却有一个道士在死后被葬在佛徒使用的塔中。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他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学习这篇《道士塔》。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作者余秋雨,江苏余姚人。是我国当代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作品有文艺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于《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教学进程】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一至三自然段。

  作者在一开篇,就向我们交代了他所要描写的对象是莫高窟门外河对岸的塔群,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塔的呢?(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驰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请同学们看这幅图(教师依据王道士塔图手绘覆钵式塔简图)。塔这个词来源于印度。传说当年有弟子问及释迦牟尼身后之事,佛祖将袈裟叠成四方,铺在下面,又将钵盂倒着扣在袈裟上,又把禅杖立于钵盂之上。后来的佛徒弟子就依照这种形状建塔来保存佛祖的真身舍利。这种塔呢,就被称为“覆钵式塔”。后来这种塔随着佛教的传入也传入了中国,但是由于时间的流逝和我们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覆钵式的塔已经被我们改造成亭台式或楼阁式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形状的塔了。原有的覆钵式的塔到今天只存在于藏传佛教建筑中。作者在莫高窟看到的几座僧人圆寂塔,就是这个样式。今天北京北海的白塔,其型也属于这种覆钵式的塔。

  大多数的塔都已经十分破败了,只有一座塔保存的比较完好,自然引起了作者的兴趣。作者移步向前,发现塔上还有碑文。这不读还罢,一读之下,作者竟然是猛然一惊!作者为什么吃了一惊呢?且看下文。啊!原来“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这个王圆箓究竟有何能耐?能让我们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余秋雨倒吸一口凉气,吃了一惊呢?是他长的青面獠牙的,而且把照片贴在坟墓上,把凑上前去细看的作者吓着了吗?不是,因为“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罪人竟葬于此塔之内,难怪作者要吃了一惊呢!

  “我看过他的照片”,原来作者以前是预览过王圆箓的尊容的,下面就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描述一下作者是怎么描写王道士的。(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老师这里有几张王道士的照片请同学们看一下(教师出示图片)。从照片上看,王道士非常瘦小,长的并不吓人。

  王圆箓是湖北麻城人,他小的时候,因为家乡闹灾荒,不得不随家人远走他乡。曾西行流落于陕西、甘肃等地。后来他入了伍,在肃州(今酒泉)巡防营当了一名兵勇。退伍之后,他又重新回到那种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中了。当时的他是很想有一个正式的社会身份来维持自己的生存的,抛开当时民生凋敝的大环境不谈,仅就他个人条件来说,流离失所穷困潦倒又大字不识身无长物的他也实在是难以找到较好的安身立命的法子。于是他选择了出家当道士。当地一名叫盛道的道长收他做了弟子,给他取了法名:法真。

  王圆箓选择出家这条路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王圆箓在出家前就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其次,虽说当时的社会状况已经糟透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他们生活的越痛苦,他们的精神就越需要有一个慰藉来保证他们不至于崩溃。而宗教呢,无疑是他们能找到的最为廉价的麻醉自己的精神鸦片。由于信徒众多,所以相对来说,僧侣道士等宗教人士的日子还是好过些的。这样看来,王圆箓选择了这条路还是比较明智的。但是也许是他过惯了那种漂泊江湖自由自在的日子,当了道士的他并没有安下心来做一个念经布道的道士,而是继续西行。有一天,他来到了敦煌的三危山下,不禁感叹:“西方极乐世界,其在斯乎!”。于是他便留在了这里,那一年他已经四十七岁了,已近半百的他便再未云游过。

  王道士把持了莫高窟以后,将绝大部分敦煌文物盗卖给外国人。现在全世界共有敦煌文物五万余件,其中大约四万余件在国外。在我国的考古学界里流传着这么一句令人伤心的话:“敦煌在中国,但是敦煌学却在国外。”由于研究材料极其有限,我们的专家想要研究我们的祖宗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毫无疑问,王道士这种卑劣的汉奸行径是令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感到愤恨的!但是,我们能把这种责任完全让他一个人来承担吗?(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

  从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中国文物流失的序幕开始,咱们国家的文物就经受了帝国主义强盗一次更甚一次的劫掠。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对园内四五十处殿堂文物进行了空前洗劫,自康熙以来历代帝王所藏的纯金、镀银、玉雕、铜铸佛像达10万尊以上,自此悉失,圆明园文源阁所藏《四库全书》包括《永乐大典》,被掠到海外。

  接着是1900年八国联军在北京纵兵三日,紫禁城、中海、南海、北海、颐和园全部被劫。自这次浩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宝奇珍,扫地遂尽”,所失“已数十万不止”。

  后来便是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仅以6包劣质石蜡为代价,就从王道士手中换得敦煌藏经洞珍贵写本5大包。1907年3月,斯坦因以约200两银子盗走精美的佛经和绢画上千件,共29箱。此后,斯坦因又第二次来到敦煌,以500两银子换取了570多个名贵手卷。后来的法国人伯希和以500两银子的代价,将藏经洞中的精华悉数盗走,计约6000余卷,10大木箱。1923年秋,美国人华尔纳还将莫高窟12幅精美壁画剥去,同时抢走一尊最为优美的唐代彩塑。

  从这一系列事件来看,我们能够把敦煌文物流失的罪错全加在王道士身上吗?(不能,“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多年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导致封建没落的清王朝在洋枪洋炮面前只能被动挨打,只能坐视列强抢走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能看着自己的伤口流血,却无计可施!

  我们再来看课文的第二部分。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朗读一下这一部分的前两自然段。文章的开头说:“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王道士能够住持莫高窟千佛洞原因是这样的。首先,王道士是千佛洞自西夏年间封洞以来唯一一个认认真真清扫石窟内积沙的人。光是16号洞窟他就掏了近两年的沙子。而且,自打他入住石窟之后,他一直是四处奔波,到处化缘,积攒钱财来清理积沙和修筑他自己的道观。没人管的地方,谁负责就是谁的。第二,当时的敦煌寺院只有两座且都是藏传佛教所属的喇嘛庙。喇嘛们对千佛洞里的所留存的显宗佛教典籍等根本就没太大兴趣。第三,在咱们国家,佛教、道教、儒教三家难分彼此的情况十分多见。就拿咱们学校边上的大佛寺来说,它里面供奉的护法伽蓝神,不是别人,正是被儒家奉为武圣人的关羽关云长。再看大佛寺正堂廊檐上的彩绘,有八件法器,正是道教八仙所使用的。而且,当时的老百姓也基本都是佛道通信,即使是到了今天,我们汉人也经常是拜完了老天爷再求观音菩萨保佑。所以说王道士能够堂而皇之的以道士的身份来管理佛教圣地,在某些方面来看,还是顺理成章的。

  当时的西方的艺术家们正在开创艺术新的时代。而在中国,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正在对连外国艺术家都歆羡的艺术品做什么呢?(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却在卖力的摧毁以往的辉煌,并且自得的让自己的涂鸦作品取而代之。)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下三四两个自然段。大家注意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在臆想王道士毁坏石窟壁画和塑像情景时所使用的语气。时什么语气?大家读出来了吗?(用褒义的词来形容愚蠢错误的行为是什么手法?嘲讽。对王道士无知的所作所为既感到愤怒却又无法发泄。作者在这里用了几个词“认真”“憨厚”“达观”。再看第四段,“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更是对王道士所作所为的绝妙讽刺。)

  我们再来看这一部分的第五自然段,作者面对着王道士所遗存的怪模怪样的几座天师灵官,心中充满了巨大的苦痛。但是,作为后人的他,却又无计可施。那种想为却又无可作为的心理在他内心中不断的冲突升级,作者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才写出这篇文章的。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自己阅读中细心体会。

  第二课时:

  【课文导入  】

  上节课我们说到“憨厚”“达观”的王道士仅是小部分地破坏了敦煌石窟,来做他的新道观的奠基之处。这节课,我们来看一看王道士是怎样一步步走上出卖国宝这条路的。

  【教学进程】

  我们先来看文章的第三部分。大家注意,这里1900年5月26日指的是农历的五月二十六日,也即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换算成阳历,则是1900年6月22日。

  而且藏经洞的发现经过也不是像作者所描述的那样。王道士当初有了一定的资产以后,就寻觅了一个叫杨果的贫困文士来负责庙里的文案事物。杨果在今天16号洞窟的甬道里设案,平时抄抄经文、登记入帐什么的。农历的五月二十六日凌晨,杨某在16号洞窟甬道内的北墙上磕烟袋锅的时候,发现身后的墙壁所发出的声响似乎表明里面是空的。于是他马上告诉了王道士。王道士起身凿开墙壁,果然在里面发现密室,里面堆满了经卷、写本、画幡、等宝物。

  王道士发现了密室藏宝之后,怀着一种邀功请赏和希望能引起官员重视的心态,徒步行走五十里,来到了敦煌县衙,只可惜当时的这位县太爷不学无术,在他眼里,王道士拿来的根本不是什么宝贝,只是一些发黄的纸片子而已。兴冲冲而来王道士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无功而返。又过了两年多,1902年,敦煌来了一个新的县太爷——汪宗翰。这位知县老爷是进士出身,对金石学也有研究。而且又是湖北人。王道士于是又再次来到县衙述说此事,请知县拿主意。汪知县当时立刻带人亲自去莫高窟查看,并带走了几卷经卷。可惜这位汪知县只是空留了两句话:一.藏经洞的东西不要让外人拿走。二.再送些好的到衙门来。满怀希望的王道士再次失望了。可他没有就此甘心,不久之后,他又从藏经洞里挑了两箱经卷,赶着毛驴,单枪匹马,风餐露宿,冒着狼吃土匪抢的危险,行程八百多里,来到了酒泉,这时的王道士已经五十二岁了。在酒泉,他找到了道台廷栋。廷栋是个有学问的人,他仔细的查看了那两箱经卷。但是他既没有从文物的角度来鉴定这些无价之宝,又没有提出什么保护措施。而是从书法的角度入手,他看完那些经卷以后,认为经卷上的字不如他的字好看,大骂一通,就此了事。也就是这个廷栋,他第一个把王道士带来的经卷送给了一个比利时税务官,后来这个比利时人去新疆时又把经卷回送给了新疆的中国官员。几年后,在新疆探险的斯坦因在这个中国官员家里看到了这些经卷,识货的冒险家很快赶到了敦煌,从此正式揭开了藏经洞国宝大流失的序幕。

  其实,从1900年藏经洞被发现到1907年斯坦因来到敦煌的整整七年间,也不是没有官员重视这件事。比如课文里提到的兰州学台叶昌炽知道此事后不仅建议藩台仔细保管,还立即面见当时的陕甘总督请他出资将国宝运到省城。可是这位总督当时正因为兰州修关帝庙钱花多了发愁呢!于是就以缺少运费为由将此事搁置下来,只是下令关闭藏经洞。可是这些事情王道士又怎么能知道呢?

  到了1907年五月,苦苦等了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等来的却是风尘仆仆赶来斯坦因,斯坦因三次拜访王道士而不得见,第一次是因为有庙会,斯坦因觉得不方便;第二次正赶上王道士出门化缘,于是斯坦因就把帐篷扎在那里了;直到五月底第三次来时方才见到。自己送去却得不到重视,而别人眼巴巴赶来用钱来买的巨大反差,不知带给盼了清政府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的是什么样的感觉。

  但是王道士当时并不敢明目张胆的把文物卖给斯坦因。这也是斯坦因几次求见王道士而不得见的原因之一。王道士不敢卖,既有官府已经有过封闭藏经洞的原因,又有害怕报应的想法。这时,正因为自己不通汉语而且长的又和当地人不一样而发愁的斯坦因的师爷——蒋孝琬出面了。

  蒋孝琬是湖南人,可以算得上王道士的半个老乡。久经官场事故的他,一下就看出了王道士的疑虑和难处。他知道王道士担心什么,也知道王道士大字不识一个,更别说分得清道教和佛教的区别了,更知道王道士正极缺钱用来建造他的道观,。所以他给斯坦因出了一个主意:说自己崇拜唐僧。这一招果然很灵,王道士无知地觉得斯坦因西行冒险和唐僧西天取经的确有相似之处。加上斯坦因金钱的作用,蒋师爷的那招更是灵上加灵。只不过当时的王道士还是有点害怕的,因为他当时盗卖给斯坦因的文物都是他自己进洞取出来的,而斯坦因只能在洞外守侯。这一次斯坦因共掠走24箱写本和4箱包扎好的丝绸画卷,而代价只不过是75个银圆。

  人一旦走上下坡路,就会越滑越快。等到一年后法国人伯希和来的时候,王道士不仅仅积极配合,而且还让伯希和自己进洞慢慢挑选。精通汉学的伯希和一次就用五百两白银的价钱挑走了藏经洞最为精华的经卷写本十大车,记六千余卷。

  1909年.伯希和再次来到中国。这一次他为了能更好更多地得到敦煌经卷,特意从他掠走的经卷里挑出一些到北京出示给北京的学者们看,以买好他们。直到此时,北京的学者和大员们才知道敦煌出了无价之宝。当我们的学者们知道敦煌还有部分遗存经卷时,他们力劝朝廷下令命令陕甘总督立刻封存藏经洞,并严禁外国人购买。同时,学部又拨银3000两命令新疆巡抚派人将经卷全部运到京城。然而当时负责押运的官员很不负责,不仅没有装完,而且连个箱子也没准备,而是用草席裹了裹便上路了。而且,已经尝到过甜头的王道士也是早有准备。他在官府来人之前就把比较珍贵的经卷画本给藏了起来。

  按理说,事情至此,也该算有了个结局。然而事实却是敦煌的经卷又开始了一轮新的磨难。当北京电令陕甘总督密封藏经洞又拨款运经的时候,敦煌出了无价之宝已经是人人尽知。从敦煌到京城行程八九千里,沿途所过州县官府如同层层关卡,多如牛毛的大小官员个个雁过拔毛。文物这种东西,在真正的文化人心里是无价之宝,然而在无知贪婪的人眼里,只不过是还没兑换的黄金。一路之上所丢失的经卷至今还是个谜。不过最厉害的还要数负责押运的新疆巡抚何某,他等经卷押送至京城之后,并没有移交学部,而是先拉到自己家,伙同其岳父李某先将里面值钱的经卷挑出来据为己有。而后又怕查出数目不够来不好交代,又把经卷一份撕做两份,两份撕做四份来充数。最后勉强凑了八千多件交了上去。

  到了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华的时候,王道士说过这么一段话:他很后悔当初没有接受斯坦因给他的那一大笔钱把经卷全卖了。以至于经卷后来经历这么大磨难。

  其间在1910年1911年,王道士又先后将敦煌经卷出售给二次来华的斯坦因和俄国人鄂登堡等人。等到经卷出售完毕以后,王道士又纵容美国的华尔纳用化学胶布粘走壁画26幅,劫走塑像数尊。

  至此,王道士盗卖国宝的罪行才算停止。

  听完了整个国宝流失的经过,我们还会觉得王道士是整个事件的唯一责任人吗?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王道士在整个事件里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王道士只不过是整个事件的直接经手人,国宝是他盗卖出国门的,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从他等待官府整整七年却无人问津的情况来看,他并不是真正的元凶巨恶。在那个中华民族饱受蹂躏的年代里,不要说把国宝盗卖给外国强盗,就是连国土和国宝一起送人又有什么稀奇?)

  同学们,如果说王道士是因为无知和愚昧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的话。那么我们再看一下我们通过科举上台有经邦济世之才的官员们在整个事件中都起了什么作用。请同学们朗读一下第三部分的三、四、五自然段并结合老师前面讲的,思考一下。(从王道士第一次面见的县令到后来押送国宝回京的巡抚何某,他们对国宝的漠视程度令人吃惊,无论是嗤之以鼻的廷栋,还是后来负责押送的巡抚,他们要么不把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当回事,要么就从中趁机大捞特捞。失职、渎职司空见惯。他们的不作为时纵容国宝流失,一旦插上一手就大肆的糟蹋起来。在对祖宗遗留物的态度上他们连外国强盗都不如!如果说王道士时那个时代的白痴儿的话,那么这些官员们就是祖先的不肖子孙!)

  在来看那些劫掠我们祖先宝物的强盗,同学们看这一部分的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作者在这里把他们称为学者。请同学们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你觉得他们是学者吗?(是。毕竟他们保存了大量的敦煌宝物,如果不是他们,那些经卷早已被毁了。而且他们是抱着研究的目的来的;不是。无论他们是什么身份,但强盗的行径就是强盗,无论他们带来了什么后果,抱着什么样的目的。)

  我们再来体验一下作者的心境。在第一部分里,作者的心在随着祖国的伤口流血;第二部分,作者面对愚昧无知的王道士发出了乞求般的呐喊:“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作者又不知道究竟自己能让王道士等什么;在这一部分里,作者阻拦强盗们的运输队伍,但是却不敢想象把宝物留在国内的结果会是什么,于是作者只能怒吼:“我好恨!”从这三部分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作者贯穿全文的是一种极其矛盾的心理,他的心境是极其苍凉悲怆的。他想要保护国宝,想要唤醒王道士的无知,想要拦下强盗们的驮队,却最终无能为力,因为那时的中国是不允许他那么做的。但是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的良知又无法使他的内心平静下来。理解了作者的这种心境,我们理解起这篇课文来就会容易的多。

  在高考的语文卷子里,常有这样的社科文出现,如果能够比较准确的抓住作者的思想脉络,那么答起题来就不容易失分了。而要做到这点,只有你去用心去读去理解,当你的心和作者有一种共鸣感的时候,你再依着这种感觉答题就可以了。

  现在我们来看课文的最后一部分,第四节。敦煌的学者们忍辱负重几十年,终于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改写了那句令人伤心的话:“敦煌在中国,但敦煌学却在国外。”可我们的学者们却没有为此而感到轻松。为什么呢?(因为敦煌在中国,只是敦煌这个地方在中国,敦煌所出土的大量国宝还流失海外。虽然它使我们祖先留给我们全世界人的财富,但是它首先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属于自己的土壤中才能真正的焕发出它的光彩!)

  我们的同学都是学艺术的,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都能够成为出色的艺术家。而艺术又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精华的部分,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的民族文化增添更多更美的奇葩,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人生中始终能够坚定不移的用艺术家所应具备的良知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板书设计 】

  道士塔

  余秋雨

  道士

  强盗

  官员

  (手绘王道士塔)

  [1]

《道士塔》教案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道士塔》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现当代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整体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从而实现能力迁移,完成阅读教学在高二阶段安排的“着重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任务。

  《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代表作《文化苦旅》的第一篇。作者描述了我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敦煌文物被掠夺的经过,用自己深切的思考将我们带进了中国文化的深处,去反省酿成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文章突破一般史实平板式叙事的方式,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王道士肆意破坏敦煌文物,出卖敦煌文物的经过进行了生动而具体的描述。敦煌文物的损坏流失,点点滴滴都是那样的撼动人心。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震撼了读者的心灵。体会作者痛苦愤怒而又无奈的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分析本文特点,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 了解敦煌文化的悲剧命运及其发生的原因。

  2. 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

  3. 品味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语言特色。

  三、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此,我主要采用“文本研读”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文本研读,了解敦煌悲剧的历史,感受作者的悲怆之情。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对话的语文课堂。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文化散文的教学,必须让学生有身心的投入。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文章的意境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首先让学生观看一组敦煌文物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本文的情境:这么珍贵的敦煌文物,却大量流失海外,我国研究敦煌学的专家们只能凭借高价买来的影印本或缩微胶卷,在放大机前展开自己的钻研。这是一种怎样的屈辱,一种怎样的悲哀啊!在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一文中,作者用沉重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这一文化浩劫, 展示了那触目惊心的一个个片段。

  2、作者简介

  为了让学生对作者作品背景有所理解,增加对作者的了解,我首先对作者做了介绍。余秋雨,浙江余姚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艺术理论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散文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行者无疆》《借我一生》等。

  (二)研读文本,问题探究

  1、课文共有四个章节,请速读全文,拟写标题。

  明确:(1)悲剧与小丑 (2)刷把与铁锤 (3)混蛋与强盗 (4)仇恨与奋发

  2、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悲剧”?“一个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敦煌是中国和人类灿烂的文化瑰宝,但是外国文化强盗只用极少的钱物,用欺骗的手段将它的大部分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掠夺去,以致今天,中国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院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来研究,这怎能不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3、为什么说“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明确: 一个愚昧的湖北农民,却成为莫高窟的主持,把持了中华民族最为灿烂悠远的文明。为了获取满足私欲的钱财,他用大量珍贵的文物换回了少许的钱财。这无疑是一个小丑式的人物。但敦煌文物惨遭劫掠,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封建社会制度以及腐朽的统治阶层。

  4、王道士这个小丑的主要罪行是什么?

  明确: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罪状主要有4点:

  ①他往洞窟中宝贵的壁画刷上白石灰;②他毁掉珍贵的雕像,塑上天师灵官像;③他把经卷随意送给官员;④他以极低的价格把价值连城的文物卖给外国人。

  5、读第一二部分中的有关王道士的描写,指出他的性格特征。并分析作者对此的态度。

  明确:无知,愚昧,猥琐,却自鸣得意。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用详细的笔触描写了王道士对敦煌文物愚昧的破坏行为。当时,正是西方的艺术家们风起云涌的新时代。而在中国,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却在卖力地摧毁以往的辉煌,并且自得地让自己的涂鸦作品取而代之。对王道士无知的所作所为作者既感到愤怒却又无计可施。作者在这里用了几个词“认真”“憨厚”“达观”,表达了自己的痛心疾首。再看第四段,“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更是对王道士所作所为进行嘲讽。

  6、王道士固然有罪,但作者却说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剧,为什么?

  明确:王道士只是那个时代随处可见的一个中国平民,无知、愚昧、贪小利、畏缩,要让他来承担这巨大的文化重罪,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那么,谁是敦煌文物被掠的罪魁祸首呢?

  在第三部分,作者的批判锋芒进而指向了整个腐朽的清政府,指向封建社会制度以及腐朽的统治阶层。王道士发现了密室藏宝之后,怀着一种邀功请赏和希望能引起官员重视的心态去努力,却一直徒劳无功。苦苦等了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等来的却是风尘仆仆赶来的外国冒险家斯坦因们。在重金面前,王道士经不住诱惑成了贩卖国宝的同谋。如果说王道士是因为无知和愚昧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的话,那么拥有所谓“经邦济世”之才的官员们在整个事件中则表现出令人扼腕的职。他们对国宝的漠视程度令人吃惊,无论是略懂文物的道台,还是为押送犹豫不决的巡抚,他们要么不把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当回事,要么就从中趁机大捞特捞。这种触目惊心的罪行,更成为作者批判的中心。

  7、从课文找出并体味作者愤怒批判清政府及其官员的句段。

  明确:(1)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里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

  (2)第三部分第3,4,6,14自然段。 (3)他们在沙漠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4)偌大一个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

  8、朗读第三部分第8段,外国人骗走的文物清单。老师投影补充:外国文化强盗掠夺敦煌文物的罪行,联系八国联军*烧圆明园的历史。请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

  1908 年8月3日,法国人保罗·伯希和进入藏经洞后,用整整3个星期,以每天1000卷的阅读速度,翻看了所有写本和绘画的每一张纸片,最后仅以500两白银为代价,骗走了6600卷精品中的珍贵文物,其中古藏文卷子2700卷,其它类3900卷,装满十辆车后偷运回法国。

  美国人兰登·华尔纳是最后一个成功的劫掠者。1924年,他用胶布和特殊的化学溶液剥走壁画26幅,其中就有极珍贵的323窟唐人画《张骞西域迎金佛》图,及几尊极为优美的唐代彩塑。当时,“华尔纳的心情是十分不安的,他深知自己所干的事情太有些无法无天了”。

  192019年,当斯坦因的45头重载骆驼满载着141箱中国文物,排成长长的一队,如沙漠上的一列火车驶向西方时,其中一头骆驼背上四个古怪的大木箱,装的就是敦煌文献。

  9、为什么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

  明确:他们化仇恨为力量,要让世界知道即使敦煌文物被外国文化强盗掠夺去,但敦煌学仍然存在中国!他们表现了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值得我们学习。

  (三)品味语言

  厚重的文化内涵是本文最重要的特色,而品味散文的语言,整体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正是本单元的训练要求。为了完成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赏析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的教学重点,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指导学生赏析本文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

  1、细节描写的句子。如:①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看有点眼花……②当几面洞壁全部刷白,中座的雕塑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美的浅笑有点尴尬……

  2、含义深刻的句子。如①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只是一片惨白。②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3、直抒胸臆的句子。如①“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呀,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②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赏析指导,学生能够较完整地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赏析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从而较好地完成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

  (四)总结

  作者将充满诗一般激情的语言与沉重的思考结合一起,描述了我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敦煌文物被掠夺的经过,分析了造成这一民族的悲剧的原因,表达了极其痛苦愤怒而无奈的心情。值得我们为之反省。

  道士塔是历史的遗憾,可当我们静心回忆历史的时候遗憾又何止这点,一夜化为乌有的圆明园,一夜烧成焦土的阿房宫……每当想起这些,愤怒与惋惜之情总是紧紧交织在一起。“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失去的终究已经失去,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汲取教训,站立起来,不要让这样的悲剧再度重演!

《道士塔》教案教案 篇3

  从角色扮演到意义构建

  ——

  温州中学 洪秀善

  【设计理念】

  余秋雨的《道士塔》是一篇对数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反思,饱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的美文。作为学者,余秋雨站在历史高度来俯视和反思民族文化。文本的基础是一些生动感人的史料、掌故,但他不是平铺直叙地写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采用链环式结构,将一个完整的故事切分成几个有机的链环,随着叙述的演进,感情也在不断地深厚。高二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基本上能将文中史料、掌故还原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但真正深入文本内核,理解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却有一定的难度。

  由此,我的教学策划是,先要求学生进行文本视角的转换,根据文中故事改写成演出脚本,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以实现进一步深入文本内核,理解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过程是学生与文本并不断建构意义的过程。要求教师“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①文本视角的转换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熟悉文本,与文本对话,并自主选择;角色扮演有利于感悟文本,凸现创造,并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再现的情境之中,感受、体验和理解作者的情感;再通过评价和课堂对话,开展新的意义构建。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在学习文本时循着老师的教学思路走,全盘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虽然也有一些思考但并不一定有真正的理解,很难内化为自己的语文能力。同时,也避免了课堂只讲热闹、让学生不加节制的发挥的尴尬。

  这种体验式的活动课必须首先根植于文本,然后实现超越文本,在根植与超越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文化积淀、语言发展。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搭建一个有吸引力的与文本对话的平台,让学生成为阅读文本的真正主人,找到自己理解文本的途径,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阅读体验再回到文本进行实证性阅读,反复对话、验证,从阅读到创作到验证,读出自己的感受、体验,读出个性,从而真正提高阅读能力。

  【活动方案

  课前根据给出敦煌莫高窟的有关图片资料和余秋雨的《莫高窟》,阅读《莫高窟》和《道士塔》,了解敦煌文化,依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课上演出,师生对话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编剧根据和体验到的作者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入文本:

  师: 历史上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掠走我们华夏艺术瑰宝不计其数,外国强盗剽掠我国瑰宝的罪行擢发难数,罄竹难书。而更为令人愤怒的是我国国民对于自己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不知保护还拱手送人!今天我们要学的《道士塔》中就写了这样的不肖子孙,先请同学们看表演。

  二、学生当堂尝试表演:(附学生写的演出剧本一例)

  道士塔(课本剧

  第一幕

  人物:王圆箓

  地点:石窟

  (王圆箓出场,穿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这天,他起得很早,到洞窟里转转。)

  王圆箓(自言自语):这好端端的墙上,哪来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啥子玩意儿哩!惹的人毛毛的。

  (于是,拎了一桶石灰。)

  王圆箓(自言自语):毛什么毛!我刷——(见刷得不干净)道家之道,有始有终,清我寒舍,天经地义。

  (三下五除二,几面墙上,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都不复存在了。然后,他又瞄上了中座的雕塑。)

  王圆箓:这么干净的农舍里,放着这么几座招摇的女像,太有辱我道教的名誉了。让人看见了,成何体统。(沉思了一会,吩咐帮手去借了几个铁锤。)委曲你了。

  (哐当数声,婀娜的体态瞬成碎片。)

  王圆箓:作为一个道士,总得有样功课做做。听说隔壁村,有个泥匠挺不错的,叫他给我来塑几尊天师和灵官。

  (不久,原来的位置上出现了一座还像模像样的道像。)

  第二幕

  时间:19xx年x月x日清晨

  人物:某官员、侍童

  地点:官府

  (某官员出场。一手捋着胡子,一手指着胡乱堆在书案上的数卷经文,吩咐着侍童。)

  官员:刘大人贵庚几时啊?

  侍童(恭敬地作辑道):回大人,刘大人贵庚十五。

  官员:哦,时日已近。承蒙他的厚爱,好歹也备个厚礼一份。

  侍童:大人的意思是——

  官员(鼠目一溜):那王道士呈上的经文,我都仔细琢磨过了,还算出得了手。

  侍童(忙接上话):大人,这好办,您一声令下,我马上叫他送几件来。

  官员(微微颔首):不错。但不可弄得太寒碜,悉心打点一下。改日我亲自造访刘大人时不至于脸上无光。

  侍童:大人放心,小的定将事情办妥。

  (官员奸诈一笑,心想这回可捡了个大便宜。尔尔经文不过礼尚往来,谁又会真正劳它个其中精要。)

  第三幕

  人物:斯坦因,王圆箓

  地点:石窟前

  (刚刚历经了生死劫难的斯坦因终于站到了这片神秘的佛教圣地面前。)

  斯坦因(松了口气):上帝保佑,我的苦劳总算没有白费,这一路上倒也顺畅,没有手续,没有关卡。倒是差点呜呼虎口啦。

  (来到洞窟前,却发现只有一个肮脏的老道士,不免有点失望。)

  斯坦因(有些尴尬,无奈的耸了耸肩):这里难道没有门卫看守吗?你们馆长在哪?我有事要与他交涉一下。

  王道士(睨着眼,瞅了他一眼)馆长?什么叫馆长?

  斯坦因(很吃惊,但有很快使自己恢复过来):噢,我是说找一个管事的。

  王道士:我就是。(手摸了一下挂在腰上的钥匙)

  斯坦因:哦,钥匙都在你这儿呀,那你这里的东西让我瞧瞧。

  (斯坦因忙不迭将银元塞到王道士的手里。)

  王道士(连连摇头):不成!不成!天底下哪有如此便宜的买卖?难道你们洋人不懂得公平交易?

  (斯坦因心里猛的一沉,不好。莫非那臭道士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

  斯坦因:那你说,怎么个公平交易?

  (王道士伸出五指在他眼前晃了一晃)

  斯坦因:五万两?

  王道士(摇了摇头):值不了那么多。

  斯坦因:五千两?

  王道士(还是摇头):看在你是洋唐僧的份上,五百两就够了。

  (斯坦因张大嘴巴,便随即拿出银元成交,王道士让开身子,那洞窟便一览无遗地展现在斯坦因面前了。)

  王道士:就这些够了吗?(边指着眼前满满几车的文物)

  斯坦因(揩了揩满头的汗):够了够了,您这么热情我下次再来,礼物多多的……

  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口袋里的银元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司大人讳代诺,一路走好。

  (装满中国数千年文化精华的车辆,渐渐驶远,远方昏黄的天边,一个古老的民族的伤口正在滴血。)

  全幕落

  (高二(16)班叶菲、周珈亦)

  三、对话交流,实证阅读:

  师:同学们的表演很精彩!在台词中,人物形象有鲜明的个性,对课文内容的再创造有独到之处,再接再厉。看完表演大家对剧中王道士有何评价?

  生1:王道士地位很低的人,农民出身,好象很无知,贪钱。

  生2:愚昧无知,随意毁坏文物,出卖文物,是千古罪人!

  师:王道士的扮演者你认为王道士是什么样的人?

  生3:他是那个时代千百万国人中的普通一员,他“卑微、渺小、愚昧”,他也要生活,他卖掉的东西对他来说一文不值,还不如换几两银子用,再说他是道教徒,那些佛经他根本就不懂,佛道水火不容,他没有放一把火烧掉已经是手下留情了,要说他是罪人,是有罪,但不能把全部罪责归于他一身。(学生笑,有的附和)

  师:你对这个人把握的较全面,所以表演入木三分(全体学生笑),依你的意见,王道士还不是罪魁祸首,其他同学看来也比较赞同(学生齐说:赞同),那么谁是真正的罪人?

  生4:外国的侵略者,强盗,他们把宝物骗走。

  生5:19xx年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时期,中国政府腐败无能,没把宝物保护好。

  师:这位同学历史学的不错,不过中国政府这个概念似乎很笼统,具体说应是哪些人?

  生6:是政府的官员,他们没有尽到职责,他们是罪魁祸首,不肖子孙。

  师:由此说来,罪人还真不止王道士一个,这是同学们的理解。下面我们结合课文看看同学们的理解与作者的表达意图是否一致,作一次实证性阅读,给我们的理解找出依据。(学生很兴奋)

  生7:文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对王道士的外貌和行为描写,表明他卑微、渺小、愚昧无知。

  生8:第三部分中的对王道士和县长的描写表明王道士的无知和县长等官员不仅没有把文物保护起来,还把文物当成礼品在官场上送来送去。

  生9:第一部分还写到王道士是敦煌的罪人,有写到他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他肩不起这笔文化重债。

  生10:第三部分还说到,不,是写到(学生笑)“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从敦煌运走文物,他们的学术在他们回国后受到热烈的欢迎,但他们的研究“遗忘了一些基本的前提”他们是用欺骗、盗窃的手段得到珍贵的研究资料的,他们是真正的罪人!(学生鼓掌)

  生11:文中55页倒数第二行,还写到“他们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中国官员的作风和外国探险家的实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中国文物的丢失可想而知——偌大的中国,存不下几卷经文,就是因为有这些不肖子孙糟践文物!(学生鼓掌)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的确从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中国文物流失的序幕开始,咱们国家的文物就经受了帝国主义强盗一次更甚一次的劫掠。

  (出示资料一)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对园内四五十处殿堂文物进行了空前洗劫,自康熙以来历代帝王所藏的纯金、镀银、玉雕、铜铸佛像达10万尊以上,自此悉失,圆明园文源阁所藏《四库全书》包括《永乐大典》,被掠到海外。

  接着是19xx年八国联军在北京纵兵三日,紫禁城、中海、南海、北海、颐和园全部被劫。自这次浩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宝奇珍,扫地遂尽”,所失“已数十万不止”。

  后来便是19xx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仅以6包劣质石蜡为代价,就从王道士手中换得敦煌藏经洞珍贵写本5大包。19xx年3月,斯坦因以约200两银子盗走精美的佛经和绢画上千件,共29箱。此后,斯坦因又第二次来到敦煌,以500两银子换取了570多个名贵手卷。后来的法国人伯希和以500两银子的代价,将藏经洞中的精华悉数盗走,计约6000余卷,10大木箱。1923年秋,美国人华尔纳还将莫高窟12幅精美壁画剥去,同时抢走一尊最为优美的唐代彩塑。

  而我国官员在这场悲剧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出示资料二)

  19xx年.伯希和再次来到中国。这一次他为了能更好更多地得到敦煌经卷,特意从他掠走的经卷里挑出一些到北京出示给北京的学者们看,以买好他们。直到此时,北京的学者和大员们才知道敦煌出了无价之宝。当我们的学者们知道敦煌还有部分遗存经卷时,他们力劝朝廷下令命令陕甘总督立刻封存藏经洞,并严禁外国人购买。同时,学部又拨银3000两命令新疆巡抚派人将经卷全部运到京城。然而当时负责押运的官员很不负责,不仅没有装完,而且连个箱子也没准备,而是用草席裹了裹便上路了。而且,已经尝到过甜头的王道士也是早有准备。他在官府来人之前就把比较珍贵的经卷画本给藏了起来。

  按理说,事情至此,也该算有了个结局。然而事实却是敦煌的经卷又开始了一轮新的磨难。当北京电令陕甘总督密封藏经洞又拨款运经的时候,敦煌出了无价之宝已经是人人尽知。从敦煌到京城行程八九千里,沿途所过州县官府如同层层关卡,多如牛毛的大小官员个个雁过拔毛。一路之上所丢失的经卷至今还是个谜。不过最厉害的还要数负责押运的新疆巡抚何某,他等经卷押送至京城之后,并没有移交学部,而是先拉到自己家,伙同其岳父李某先将里面值钱的经卷挑出来据为己有。而后又怕查出数目不够来不好交代,又把经卷一份撕做两份,两份撕做四份来充数。最后勉强凑了八千多件交了上去。

  师: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话:“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                  (鲁迅《而已集》),再看文章的题目“道士塔”,这塔原来是道士的么?

  生12:不是。文章开头点名是僧人圆寂塔,注解也说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第二部分开头说“真不知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表明这塔原是属于佛教的。

  (出示资料三)

  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他们羽化后,一般有两种葬法,一个是坐缸,就是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盛殓遗体。而佛教徒呢,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

  师:这实际是对当时政府官员失职、渎职的极大讽刺。

  (出示幻灯片)

  道士愚昧无知,贪图私利,毁坏出卖文物,

  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

  中国官员无赤肠,不下决心保护国家文物,而是放任不管并饱私囊;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

  所以,余秋雨《道士塔》的主题在于揭示文化悲剧和民族之痛而绝不是问罪王道士——因为文化悲剧和民族之痛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官员的失职和文化强盗的无耻!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生13:愤怒、痛惜

  生14:痛苦,觉得过去中国人太笨了。

  生15:我恨得咬牙切齿,我要是生在那时侯,我就把他们统统消灭在沙漠里!

  师:我能理解同学们的心情,因为我们都有一腔爱国热情,有着对祖国的衷肠,我们的激情一旦被点燃就要喷薄而出,那作者呢?我们在进行实证性阅读时看看作者面对以上的罪人有什么情感态度。我们按课文顺序来进行。

  生16:第一部分“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作者的心口在滴血,他极其痛心。

  生17:第二部分最后一段,我觉得作者很痛苦,还有点愤怒。

  生18:第三部分我好恨。

  师:这个“恨”如何引出的?对什么恨?说的具体些。

  生19:由一个当代青年的诗引出,表明自己也要向强盗们挑战。表现对强盗的不满。

  师:就是他们的行为激怒了作者,作者痛恨他们是吗?

  生20:是的,是很强烈的痛恨、愤恨。

  师:你有很强烈的爱国感情,体会得很好,再想想这里只对外国强盗有这种感情吗?其他同学说说。

  生21:还有对中国官员的恨。

  生22:自己好象有点恨自己生错时代,好象无能为力,很遗憾,很无奈。

  师:说得好,作为一个有着良知的知识分子深知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却又只能眼睁睁看着文物被盗被毁,心情何其悲怆。正是文物的流失造成现在我国敦煌学者屈辱的从外国买回胶卷,作者深感遗恨。那么最后一节有无作者的情感表露呢?我们齐读末节,体会体会。

  (学生齐读)

  生23:这节好象没写作者的感情,但觉高兴不起来,很沉重。

  师:为什么?

  生24:末节虽然写得简洁,但仍然意味深长。作者对中国敦煌学的研究充满希望,对中国敦煌学者忍辱负重加紧钻研的实干精神的肯定,也是光明背后的伤感与痛楚,扬眉吐气背后的耻辱与愤懑,那是文人的一种近乎自欺欺人的希望之痛。

  师:在刚才的交流过程中,我能感觉到同学们逐渐地和作者的感情趋向一致,这就是说与作者产生了共鸣。文末作者极淡的一笔,竟然也有同学能理解。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是一种极高的阅读境界。(学生高兴)批文入情,顺藤摸瓜,进入了作者为我们创造的阅读视野,你们就成功了。道士塔引起作者对历史对人格的深思,也引起我们的深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 。请同学们记住历史教训。

  【总结反思】

  上完这一课,我特别感到有一种成功感。本文较长,如果一句一节地讲读,那势必耗费课时,学生也“听”之无味。在我布置预习任务后,由于任务形式比较新鲜,学生投入了极高的热情,写剧本、分角色、琢磨表演动作、表情、台词,只过了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在课堂上演出了,虽然演出有些粗糙,但让我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给他们一个支点,他们是完全能够撬动“地球”的。如果说课堂是一个充满磁力的“场”,那么,反思这节课,这磁力就是由以下几个方面来驱动(意义构建)得:

  1、任务驱动。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法。它是以解决问题、表达情感、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王尚文指出:“阅读教学实际上也是这样的一种碰撞,……一个自觉受到控制的过程。……是两个生命体(作为人的学生和作为读物的教材)之间的碰撞。只有是触及从而改变读者——学生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碰撞,阅读教学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②本节课在布置预习这一环节,学生就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学习状态,他们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对问题、情感、任务提出自己的解决设想和方案,写出演出脚本,而且是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活动要求相应的能力,活动提供了应用和锻炼一定能力的机会,同时也将活动者置于现有水平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之中”③活动课不仅提供锻炼的机会,也对每一位成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语文教学的活力——活动成了源源活水。这使我认识到,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从而共同构建。本节课视角的转换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正是这样的难度,反而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

  2、情境驱动。创设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主观感受,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表演,再现故事情境,让课堂在情在景中扩大,与课文中的情境发生联系,比较、体验、感悟,教学中就容易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从而形成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效应,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不断地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体。但创设语文情境,应着眼于语文本身,必须通过语言,其目的应该在于推动与文本的对话,走入、体悟甚至超越文本情境。

  3、背景驱动。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背景资料的介入,有助于使学生阅读对话走向深广的境界。我所展示的材料中,文物流失史实,让学生体会到在惊讶中痛心;中国官员的态度史实,唤醒了学生心中的“恨”;佛道教的区别,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匠心。我体会到阅读文本既不能只盯住文本本身,也不能忽视文本而成课外资料的堆积。教师应该学会选择那些能够推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并在适宜的时机呈现出来的背景资料,使学生处于一种“跃如”状态。为课堂教学带来不可替代的驱动力,

  4、主导驱动。眼下,不少人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似乎比较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要致力于导。”④这句经典的话启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教师的“导”,教师的使命就在于恰到好处地指导、启发学生由无知到有知,由茫然困惑到豁然开朗,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思维、增强他们的感悟力,从而提高语文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该把好课堂这个“场”的磁力方向,并与学生共同进入文本情境,发挥作为较成熟的文本阅读者的作用,以自己的语文智慧启发学生的语文智慧。这应该是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和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尺度。

  参考文献:

  ①《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4月第一版8页

  ②王尚文《语文教育学导论》,湖北教育出版社94年版294页

  ③《活"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7)

  ④《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80年版,210页

《道士塔》教案教案 篇4

  很久以前听说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写得不错,借了一本,匆匆地翻了一遍,觉得有些快乐,也有些不快.也没继续深读,还给主人了.没想到他的<<道士塔>>竟入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而我正教第三册.教学生读书可不是自己读书,那非细读不可了.可是细读之后,无端生出一些不快.不快有如下一些.  

  一. 文物外流不是王道士一个人的错,为何单对他恨之入骨.文中虽说他只是一个小丑,不要他负全部的责任,可是看看对王道士的描写,极尽挖苦鄙视愤恨之能,篇幅很长,而对政府官员的描写则客气的多.对那些来中国掠夺文物的外国人则更是恭敬得了不得.又是称学者,又是称汉学家考古家,说话舌头都不灵活了,将这三者并列,逻辑思维有点短路.  

  二. 王道士把持敦煌,这是他的错吗.这又不是肥缺,他也没凭关系就成了这里的主人,原因是什么?因为这里没人来管.对他发泄不满,那是能欺则欺,这是中国人的毛病.  

  三. 无端侮辱中国农民让人气愤.王道士卖文物与农民何干?王道士是道士,为何不挖苦他的道士身份呢? 我想了很久,想出了一点道道,原因可能是这样的,道士在人们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道教也是宗教的一大派,我国又保护宗教,挖苦他的道士身份怕现在活着的道士不满.于是作者查他以前的身份,发现他当过兵,这个身份作者也不敢挖苦,现在一些部队领导权势了得,再查发现他以前是农民.这下作者放心了,因为挖苦农民是不怕的.人们可能怕狗,怕蚊子,怕苍蝇,但是没人怕农民.况且作者深知农民是不会看他的文章的,看了也不会找他理论的.所以可以放开骂去.几千年来农民从来都是受挖苦的对象.愚昧无知是他们的代名词.农民的看院子的习惯是可以挖苦的,做事认真也是可以挖苦的.甚至长脚长手也是可以挖苦的,因为只有像作者这样高素质的人才佩长.很多人在吃饱了农民的饭之后会鄙夷的骂一句:呸,农民!我很佩服朱自清,他看不起美国人,连美国人发的粮食也不吃,可是现在没有这么有骨气的中国人了.  

  四. 文中说要和外国人比学问,看了让人发笑.拿什么比,就拿这篇文章吗,除了作者自为得意的几句挖苦的话,还有什么?中国人有没有学问?不知道,只知道张艺谋的<<红高梁>>是在外国得了奖之后,中国人才知道是好片的.只知道国人经常夸耀我们什么什么东西得到了外国人的认可.如果不信请你打开电视看广告.  

  五. 王道士卖了一些文物让作者痛不欲生,如果作者得知八国联军曾火烧圆明园,得知清政府曾订过许许多多的屈辱的条约,卖了很多国土,又当会是怎样死去活来. 

  六. 作者在写到王道士卖文物时曾感慨:中国的学者到哪里去了.这话问得怪了,难道叶昌炽不是学者吗?是,他知道这文物的价值吗?后来的所谓的中国学者认识到了文物的价值,想保护.他们是怎么知道文物的价值的?因为外国人叫好了,外国人跑很远的路来买文物了.所以中国的学者就知道好了,知道它有价值了,其实这个时候岂只是学者们知道了,连王道士和所有中国的农民都知道了.这个时候推知文物的价值,恐怕不需要作者那么高的智慧吧.中国的学者如果知道文物的价值,在国家无力保护的情况下,自己去购买这些文物,并把它保存起来.这才叫学者,就像自己出钱收购甲骨文龟片的叫王什么来着的人(等我查出了告诉大家,这样的人不好查).有些人在国家有难时躲避得远远的,等到灾祸过后才出来对着断垣残壁抒情写怀,痛骂别人保护不力,这些学者多了. 

  七. 以前有人痛骂作者,我觉得一些人是想错名人出名,现在看来,此人该骂.人格低下. 

  八. 不知这种文章为何入选高中课本,也不知编者想把学生熏陶成什么样的人,该不是要熏陶成作者一样的人吧. 

  九. 希望大家齐努力,把这篇文章赶出教科书.  

《道士塔》教案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道士塔》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现当代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整体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从而实现能力迁移,完成阅读教学在高二阶段安排的“着重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任务。

  《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代表作《文化苦旅》的第一篇。作者描述了我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敦煌文物被掠夺的经过,用自己深切的思考将我们带进了中国文化的深处,去反省酿成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文章突破一般史实平板式叙事的方式,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王道士肆意破坏敦煌文物,出卖敦煌文物的经过进行了生动而具体的描述。敦煌文物的损坏流失,点点滴滴都是那样的撼动人心。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震撼了读者的心灵。体会作者痛苦愤怒而又无奈的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分析本文特点,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 了解敦煌文化的悲剧命运及其发生的原因。

  2. 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

  3. 品味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语言特色。

  三、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此,我主要采用“文本研读”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文本研读,了解敦煌悲剧的历史,感受作者的悲怆之情。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对话的语文课堂。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文化散文的教学,必须让学生有身心的投入。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文章的意境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首先让学生观看一组敦煌文物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本文的情境:这么珍贵的敦煌文物,却大量流失海外,我国研究敦煌学的专家们只能凭借高价买来的影印本或缩微胶卷,在放大机前展开自己的钻研。这是一种怎样的屈辱,一种怎样的悲哀啊!在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一文中,作者用沉重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这一文化浩劫, 展示了那触目惊心的一个个片段。

  2、作者简介

  为了让学生对作者作品背景有所理解,增加对作者的了解,我首先对作者做了介绍。余秋雨,浙江余姚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艺术理论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散文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行者无疆》《借我一生》等。

  (二)研读文本,问题探究

  1、课文共有四个章节,请速读全文,拟写标题。

  明确:(1)悲剧与小丑 (2)刷把与铁锤 (3)混蛋与强盗 (4)仇恨与奋发

  2、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悲剧”?“一个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敦煌是中国和人类灿烂的文化瑰宝,但是外国文化强盗只用极少的钱物,用欺骗的手段将它的大部分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掠夺去,以致今天,中国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院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来研究,这怎能不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作者怒王道士之愚蠢、恨清政府之腐败、哀国宝之丧失的沉痛心情溢于言表。

  3、为什么说“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明确: 一个愚昧的湖北农民,却成为莫高窟的主持,把持了中华民族最为灿烂悠远的文明。为了获取满足私欲的钱财,他用大量珍贵的文物换回了少许的钱财。这无疑是一个小丑式的人物。但敦煌文物惨遭劫掠,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封建社会制度以及腐朽的统治阶层。

  4、王道士这个小丑的主要罪行是什么?

  明确: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罪状主要有4点:

  ①他往洞窟中宝贵的壁画刷上白石灰;②他毁掉珍贵的雕像,塑上天师灵官像;③他把经卷随意送给官员;④他以极低的价格把价值连城的文物卖给外国人。

  5、读第一二部分中的有关王道士的描写,指出他的性格特征。并分析作者对此的态度。

  明确:无知,愚昧,猥琐,却自鸣得意。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用详细的笔触描写了王道士对敦煌文物愚昧的破坏行为。当时,正是西方的艺术家们风起云涌的新时代。而在中国,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却在卖力地摧毁以往的辉煌,并且自得地让自己的涂鸦作品取而代之。对王道士无知的所作所为作者既感到愤怒却又无计可施。作者在这里用了几个词“认真”“憨厚”“达观”,表达了自己的痛心疾首。再看第四段,“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更是对王道士所作所为进行嘲讽。

  6、王道士固然有罪,但作者却说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剧,为什么?

  明确:王道士只是那个时代随处可见的一个中国平民,无知、愚昧、贪小利、畏缩,要让他来承担这巨大的文化重罪,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那么,谁是敦煌文物被掠的罪魁祸首呢?

  在第三部分,作者的批判锋芒进而指向了整个腐朽的清政府,指向封建社会制度以及腐朽的统治阶层。王道士发现了密室藏宝之后,怀着一种邀功请赏和希望能引起官员重视的心态去努力,却一直徒劳无功。苦苦等了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等来的却是风尘仆仆赶来的外国冒险家斯坦因们。在重金面前,王道士经不住诱惑成了贩卖国宝的同谋。如果说王道士是因为无知和愚昧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的话,那么拥有所谓“经邦济世”之才的官员们在整个事件中则表现出令人扼腕的腐败与渎职。他们对国宝的漠视程度令人吃惊,无论是略懂文物的道台,还是为押送犹豫不决的巡抚,他们要么不把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当回事,要么就从中趁机大捞特捞。这种触目惊心的罪行,更成为作者批判的中心。

  7、从课文找出并体味作者愤怒批判清政府及其官员的句段。

  明确:(1)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里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

  (2)第三部分第3,4,6,14自然段。 (3)他们在沙漠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4)偌大一个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

  8、朗读第三部分第8段,外国人骗走的文物清单。老师投影补充:外国文化强盗掠夺敦煌文物的罪行,联系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请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

  1908 年8月3日,法国人保罗·伯希和进入藏经洞后,用整整3个星期,以每天1000卷的阅读速度,翻看了所有写本和绘画的每一张纸片,最后仅以500两白银为代价,骗走了6600卷精品中的珍贵文物,其中古藏文卷子2700卷,其它类3900卷,装满十辆车后偷运回法国。

  美国人兰登·华尔纳是最后一个成功的劫掠者。1924年,他用胶布和特殊的化学溶液剥走壁画26幅,其中就有极珍贵的323窟唐人画《张骞西域迎金佛》图,及几尊极为优美的唐代彩塑。当时,“华尔纳的心情是十分不安的,他深知自己所干的事情太有些无法无天了”。

  19xx年,当斯坦因的45头重载骆驼满载着141箱中国文物,排成长长的一队,如沙漠上的一列火车驶向西方时,其中一头骆驼背上四个古怪的大木箱,装的就是敦煌文献。

  9、为什么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

  明确:他们化仇恨为力量,要让世界知道即使敦煌文物被外国文化强盗掠夺去,但敦煌学仍然存在中国!他们表现了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值得我们学习。

  (三)品味语言

  厚重的文化内涵是本文最重要的特色,而品味散文的语言,整体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正是本单元的训练要求。为了完成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赏析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的教学重点,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指导学生赏析本文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

  1、细节描写的句子。如:①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看有点眼花……②当几面洞壁全部刷白,中座的雕塑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美的浅笑有点尴尬……

  2、含义深刻的句子。如①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只是一片惨白。②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3、直抒胸臆的句子。如①“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呀,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②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赏析指导,学生能够较完整地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赏析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从而较好地完成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

  (四)总结

  作者将充满诗一般激情的语言与沉重的思考结合一起,描述了我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敦煌文物被掠夺的经过,分析了造成这一民族的悲剧的原因,表达了极其痛苦愤怒而无奈的心情。值得我们为之反省。

  道士塔是历史的遗憾,可当我们静心回忆历史的时候遗憾又何止这点,一夜化为乌有的圆明园,一夜烧成焦土的阿房宫……每当想起这些,愤怒与惋惜之情总是紧紧交织在一起。“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失去的终究已经失去,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汲取教训,站立起来,不要让这样的悲剧再度重演!

  (五)布置作业:

《道士塔》教案教案 篇6

  以前看到一个教育的寓言:跳蚤能跳多高。讲述科学家用一个实验说明了没有限制跳蚤能跳到让人意想不到的高度。引用这个寓言来阐述教育上的一个道理。似乎给学生压抑的便是教师的教和为检测教学效果的考试。如果没有了这两样的限制,学生也会像那跳蚤般能跳到让老师惊讶的高度。但是实际情况怎样呢?

  笔者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教师和学生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应当是教学生学的意思,在教学合一中能够达到教学相长。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截然分开的。学生习惯了有东西压制着,你忽然拿去了压制他们的东西,比如说让他们自学一篇课文或者自学其它的课目,学生所表现出来很茫然,一节课上无事可做,养在笼中的鸟儿放回归到森林里去了,因为长期的驯化已不能适应自然界的风雨!

  今天中午课上,我让学生阅读余秋雨的《道士塔》,给出了写作的提示:谁是罪人?是学者还是强盗?敦煌文化重现辉煌?

  这样的三个话题基本上涵盖了作者对这一文化现象的思考,在第一教时笔者对这篇课文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这节课试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对课文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把他们的文稿收上来一一看了一下,却让我大失所望,他们对课文内容浮浅的理解,只是简答题一般的结构方式,干瘪而无味的语言,更有草草的书写,所有这一切都让我感觉这节课尝试的失败。

  我真的想不通一个读了十几年书的人要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却是那么的无能。其实阅读材料并不深奥,课文的内容也易于理解,可是学了十几年的书,字写不好,句子读不通,思想内容理解起来也是似是而非,表达更是词不达意,每次考过之后,还津津有味地争论卷面上的分数,但是平时语文的素养如此的溃乏,真的有一种对语文无可奈何之感。

  回想起自己学习语文的经历,似乎也没有值得借鉴的东西,以前教过我的教师的课都已随时间而灰飞烟灭了,研究那些优质课教师的课堂结构,师生活动的课堂实录收获也只是了了,谈不上什么启发和收获。学校里许多课题的研究,我参与过几个课题的研究,似乎课题的炮制也略微知道了这些课题研究的情况,每一项实验似乎都有一种美好的结局,而所有的结局其实都是在纸上谈兵,是研究者一种善良的推测。我因此也怀疑那些写在书刊杂志上的所谓经验。

  我似乎很相信,学生只有读,只有写,才能写好语文,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学生除了语文课本,参考书之外,读其它的书则会被班主任没收,教学生写,学生所有的活动都在教室里,这里面每时每刻都在教师的监控之下,教师不在,学生干部就充当了教师的耳目,每一次课外活动都被学生认为是奢侈的事儿,都是班主任开恩的赏赐。现在我也能明白,我们为什么写作文的时候一提笔常常笔落深沉,记下烦恼郁闷的事能够滔滔不绝,那是因为压抑在心里的委曲太多了,这里有竞争的急功近利,有背负家庭的希望的不堪之重,还有肩负着教师的名誉的分数,唯独失去了思考,我们的学习但底是为什么,对于目标的迷失,使我们的学习失去了冲动,失去了青春的激情的学习使得我们青春黯然无光。常常在一些庸俗的书里憧憬着一些无聊的虚幻的明天。

  教了十几年的书,面对现在的学生我忽然不知怎么教了。

《道士塔》教案教案 篇7

  道  士  塔

  余秋雨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整体把握文章各部分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师生查阅有关资料并进行交流,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朗读课文,对文章形成整体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具体了解中国现代史,初步理解作者愤懑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难点 ]

  理解作者愤懑的情感。

  [媒体设计]

  计算机或幻灯机和录音机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导入  

  我们谈起中国屈辱的现代史,总是对列强产生切齿的痛恨,因为他们曾践踏我们的家园,曾欺凌我们的人民,曾侵占我们的经济,曾掠夺我们的文化……时至今日,我们似乎应该痛定思痛了,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一文,就是从文化人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所遭受的灾难进行了剖析。

  二、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出生,浙江余姚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中国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戏剧理论史稿》,在出版后次年即获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戏剧审美心理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因《行者无疆》获得2002年度中国台湾白金作家奖。

  三、关于敦煌

  师生查阅资料,关在课堂进行交流。(材料附后)

  四、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⑴找出作者批判的对象。

  王圆箓、中国的官员、外国侵略者

  ⑵试概括各部分大意。

  ㈠圆箓其人。

  ㈡道士宅院。

  ㈢敦煌劫难。

  ㈣专家之恨。

  2、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⑴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评议的历史事实。

  ⑵选取你感兴趣的段落作深入研读,并把你的感受说给同学们听。

  3、师生同共同明确敦煌文物的遗失情况:

  ⑴1900年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内藏写经、文书等文物4万多件。

  ⑵1907年英国斯坦因掠走写本、文书24箱,绘、绣佛画5箱。

  ⑶1914年斯坦因再次掠走写本5箱。

  ⑷1908年法国伯希和掠走精品5000件。

  ⑸1911年日本橘瑞超、吉川小一郎掠走约600件经卷。

  ⑹1914年俄国奥尔登堡掠走一批经卷,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⑺1924年美国华尔纳粘揭盗壁画26块。

  五、课堂小结

  经过这节课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敦煌莫高窟的基本情况、王圆箓和莫高窟的关系、莫高窟被劫经过,这是课文的史实部分。作者对这些内容的叙述没有一气说完,而是根据不同需要将其切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小集体,彼此相连又各具独立性,随叙述的展开,不断推进感情的深化。可见,作者的感情、观点才是文章的关键所在——这是我们下节课要重点研讨的内容。

  作业 布置

  巩固作业 :熟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预习作业 :根据课后练习二,品味文章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  书  设  计

  道士塔

  余秋雨

  一、作者简介        二、关于敦煌           三、课文感知

  ㈠圆箓其人。

  (课件)             (课件)              ㈡道士宅院。

  ㈢敦煌劫难。

  ㈣专家之恨。

《道士塔》教案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2.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

  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处于矛盾心理下悲怆苍凉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宗教方面的小知识。在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他们羽化后,一般有两种葬法,一个是坐缸,就是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盛殓遗体。而佛教徒呢,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

  但是在七十余年前,在祖国大西北的佛教胜地——甘肃敦煌,却有一个道士在死后被葬在佛徒使用的塔中。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他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学习这篇《道士塔》。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作者余秋雨,江苏余姚人。是我国当代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作品有文艺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于《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教学进程】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一至三自然段。

  作者在一开篇,就向我们交代了他所要描写的对象是莫高窟门外河对岸的塔群,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塔的呢?(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驰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请同学们看这幅图(教师依据王道士塔图手绘覆钵式塔简图)。塔这个词来源于印度。传说当年有弟子问及释迦牟尼身后之事,佛祖将袈裟叠成四方,铺在下面,又将钵盂倒着扣在袈裟上,又把禅杖立于钵盂之上。后来的佛徒弟子就依照这种形状建塔来保存佛祖的真身舍利。这种塔呢,就被称为“覆钵式塔”。后来这种塔随着佛教的传入也传入了中国,但是由于时间的流逝和我们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覆钵式的塔已经被我们改造成亭台式或楼阁式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形状的塔了。原有的覆钵式的塔到今天只存在于藏传佛教建筑中。作者在莫高窟看到的几座僧人圆寂塔,就是这个样式。今天北京北海的白塔,其型也属于这种覆钵式的塔。

  大多数的塔都已经十分破败了,只有一座塔保存的比较完好,自然引起了作者的兴趣。作者移步向前,发现塔上还有碑文。这不读还罢,一读之下,作者竟然是猛然一惊!作者为什么吃了一惊呢?且看下文。啊!原来“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这个王圆箓究竟有何能耐?能让我们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余秋雨倒吸一口凉气,吃了一惊呢?是他长的青面獠牙的,而且把照片贴在坟墓上,把凑上前去细看的作者吓着了吗?不是,因为“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罪人竟葬于此塔之内,难怪作者要吃了一惊呢!

  “我看过他的照片”,原来作者以前是预览过王圆箓的尊容的,下面就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描述一下作者是怎么描写王道士的。(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老师这里有几张王道士的照片请同学们看一下(教师出示图片)。从照片上看,王道士非常瘦小,长的并不吓人。

  王圆箓是湖北麻城人,他小的时候,因为家乡闹灾荒,不得不随家人远走他乡。曾西行流落于陕西、甘肃等地。后来他入了伍,在肃州(今酒泉)巡防营当了一名兵勇。退伍之后,他又重新回到那种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中了。当时的他是很想有一个正式的社会身份来维持自己的生存的,抛开当时民生凋敝的大环境不谈,仅就他个人条件来说,流离失所穷困潦倒又大字不识身无长物的他也实在是难以找到较好的安身立命的法子。于是他选择了出家当道士。当地一名叫盛道的道长收他做了弟子,给他取了法名:法真。

  王圆箓选择出家这条路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王圆箓在出家前就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其次,虽说当时的社会状况已经糟透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他们生活的越痛苦,他们的精神就越需要有一个慰藉来保证他们不至于崩溃。而宗教呢,无疑是他们能找到的最为廉价的麻醉自己的精神鸦片。由于信徒众多,所以相对来说,僧侣道士等宗教人士的日子还是好过些的。这样看来,王圆箓选择了这条路还是比较明智的。但是也许是他过惯了那种漂泊江湖自由自在的日子,当了道士的他并没有安下心来做一个念经布道的道士,而是继续西行。有一天,他来到了敦煌的三危山下,不禁感叹:“西方极乐世界,其在斯乎!”。于是他便留在了这里,那一年他已经四十七岁了,已近半百的他便再未云游过。

  王道士把持了莫高窟以后,将绝大部分敦煌文物盗卖给外国人。现在全世界共有敦煌文物五万余件,其中大约四万余件在国外。在我国的考古学界里流传着这么一句令人伤心的话:“敦煌在中国,但是敦煌学却在国外。”由于研究材料极其有限,我们的专家想要研究我们的祖宗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毫无疑问,王道士这种卑劣的汉奸行径是令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感到愤恨的!但是,我们能把这种责任完全让他一个人来承担吗?(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

  从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中国文物流失的序幕开始,咱们国家的文物就经受了帝国主义强盗一次更甚一次的劫掠。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对园内四五十处殿堂文物进行了空前洗劫,自康熙以来历代帝王所藏的纯金、镀银、玉雕、铜铸佛像达10万尊以上,自此悉失,圆明园文源阁所藏《四库全书》包括《永乐大典》,被掠到海外。

  接着是1900年八国联军在北京纵兵三日,紫禁城、中海、南海、北海、颐和园全部被劫。自这次浩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宝奇珍,扫地遂尽”,所失“已数十万不止”。

  后来便是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仅以6包劣质石蜡为代价,就从王道士手中换得敦煌藏经洞珍贵写本5大包。1907年3月,斯坦因以约200两银子盗走精美的佛经和绢画上千件,共29箱。此后,斯坦因又第二次来到敦煌,以500两银子换取了570多个名贵手卷。后来的法国人伯希和以500两银子的代价,将藏经洞中的精华悉数盗走,计约6000余卷,10大木箱。1923年秋,美国人华尔纳还将莫高窟12幅精美壁画剥去,同时抢走一尊最为优美的唐代彩塑。

  从这一系列事件来看,我们能够把敦煌文物流失的罪错全加在王道士身上吗?(不能,“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多年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导致封建没落的清王朝在洋枪洋炮面前只能被动挨打,只能坐视列强抢走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能看着自己的伤口流血,却无计可施!

  我们再来看课文的第二部分。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朗读一下这一部分的前两自然段。文章的开头说:“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王道士能够住持莫高窟千佛洞原因是这样的。首先,王道士是千佛洞自西夏年间封洞以来唯一一个认认真真清扫石窟内积沙的人。光是16号洞窟他就掏了近两年的沙子。而且,自打他入住石窟之后,他一直是四处奔波,到处化缘,积攒钱财来清理积沙和修筑他自己的道观。没人管的地方,谁负责就是谁的。第二,当时的敦煌寺院只有两座且都是藏传佛教所属的喇嘛庙。喇嘛们对千佛洞里的所留存的显宗佛教典籍等根本就没太大兴趣。第三,在咱们国家,佛教、道教、儒教三家难分彼此的情况十分多见。就拿咱们学校边上的大佛寺来说,它里面供奉的护法伽蓝神,不是别人,正是被儒家奉为武圣人的关羽关云长。再看大佛寺正堂廊檐上的彩绘,有八件法器,正是道教八仙所使用的。而且,当时的老百姓也基本都是佛道通信,即使是到了今天,我们汉人也经常是拜完了老天爷再求观音菩萨保佑。所以说王道士能够堂而皇之的以道士的身份来管理佛教圣地,在某些方面来看,还是顺理成章的。

  当时的西方的艺术家们正在开创艺术新的时代。而在中国,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正在对连外国艺术家都歆羡的艺术品做什么呢?(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却在卖力的摧毁以往的辉煌,并且自得的让自己的涂鸦作品取而代之。)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下三四两个自然段。大家注意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在臆想王道士毁坏石窟壁画和塑像情景时所使用的语气。时什么语气?大家读出来了吗?(用褒义的词来形容愚蠢错误的行为是什么手法?嘲讽。对王道士无知的所作所为既感到愤怒却又无法发泄。作者在这里用了几个词“认真”“憨厚”“达观”。再看第四段,“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更是对王道士所作所为的绝妙讽刺。)

  我们再来看这一部分的第五自然段,作者面对着王道士所遗存的怪模怪样的几座天师灵官,心中充满了巨大的苦痛。但是,作为后人的他,却又无计可施。那种想为却又无可作为的心理在他内心中不断的冲突升级,作者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才写出这篇文章的。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自己阅读中细心体会。

  第二课时

  【课文导入】

  上节课我们说到“憨厚”“达观”的王道士仅是小部分地破坏了敦煌石窟,来做他的新道观的奠基之处。这节课,我们来看一看王道士是怎样一步步走上出卖国宝这条路的。

  【教学进程】

  我们先来看文章的第三部分。大家注意,这里1900年5月26日指的是农历的五月二十六日,也即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换算成阳历,则是1900年6月22日。

  而且藏经洞的发现经过也不是像作者所描述的那样。王道士当初有了一定的资产以后,就寻觅了一个叫杨果的贫困文士来负责庙里的文案事物。杨果在今天16号洞窟的甬道里设案,平时抄抄经文、登记入帐什么的。农历的五月二十六日凌晨,杨某在16号洞窟甬道内的北墙上磕烟袋锅的时候,发现身后的墙壁所发出的声响似乎表明里面是空的。于是他马上告诉了王道士。王道士起身凿开墙壁,果然在里面发现密室,里面堆满了经卷、写本、画幡、等宝物。

  王道士发现了密室藏宝之后,怀着一种邀功请赏和希望能引起官员重视的心态,徒步行走五十里,来到了敦煌县衙,只可惜当时的这位县太爷不学无术,在他眼里,王道士拿来的根本不是什么宝贝,只是一些发黄的纸片子而已。兴冲冲而来王道士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无功而返。又过了两年多,1902年,敦煌来了一个新的县太爷——汪宗翰。这位知县老爷是进士出身,对金石学也有研究。而且又是湖北人。王道士于是又再次来到县衙述说此事,请知县拿主意。汪知县当时立刻带人亲自去莫高窟查看,并带走了几卷经卷。可惜这位汪知县只是空留了两句话:一.藏经洞的东西不要让外人拿走。二.再送些好的到衙门来。满怀希望的王道士再次失望了。可他没有就此甘心,不久之后,他又从藏经洞里挑了两箱经卷,赶着毛驴,单枪匹马,风餐露宿,冒着狼吃土匪抢的危险,行程八百多里,来到了酒泉,这时的王道士已经五十二岁了。在酒泉,他找到了道台廷栋。廷栋是个有学问的人,他仔细的查看了那两箱经卷。但是他既没有从文物的角度来鉴定这些无价之宝,又没有提出什么保护措施。而是从书法的角度入手,他看完那些经卷以后,认为经卷上的字不如他的字好看,大骂一通,就此了事。也就是这个廷栋,他第一个把王道士带来的经卷送给了一个比利时税务官,后来这个比利时人去新疆时又把经卷回送给了新疆的中国官员。几年后,在新疆探险的斯坦因在这个中国官员家里看到了这些经卷,识货的冒险家很快赶到了敦煌,从此正式揭开了藏经洞国宝大流失的序幕。

  其实,从1900年藏经洞被发现到1907年斯坦因来到敦煌的整整七年间,也不是没有官员重视这件事。比如课文里提到的兰州学台叶昌炽知道此事后不仅建议藩台仔细保管,还立即面见当时的陕甘总督请他出资将国宝运到省城。可是这位总督当时正因为兰州修关帝庙钱花多了发愁呢!于是就以缺少运费为由将此事搁置下来,只是下令关闭藏经洞。可是这些事情王道士又怎么能知道呢?

  到了1907年五月,苦苦等了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等来的却是风尘仆仆赶来斯坦因,斯坦因三次拜访王道士而不得见,第一次是因为有庙会,斯坦因觉得不方便;第二次正赶上王道士出门化缘,于是斯坦因就把帐篷扎在那里了;直到五月底第三次来时方才见到。自己送去却得不到重视,而别人眼巴巴赶来用钱来买的巨大反差,不知带给盼了清政府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的是什么样的感觉。

  但是王道士当时并不敢明目张胆的把文物卖给斯坦因。这也是斯坦因几次求见王道士而不得见的原因之一。王道士不敢卖,既有官府已经有过封闭藏经洞的原因,又有害怕报应的想法。这时,正因为自己不通汉语而且长的又和当地人不一样而发愁的斯坦因的师爷——蒋孝琬出面了。

  蒋孝琬是湖南人,可以算得上王道士的半个老乡。久经官场事故的他,一下就看出了王道士的疑虑和难处。他知道王道士担心什么,也知道王道士大字不识一个,更别说分得清道教和佛教的区别了,更知道王道士正极缺钱用来建造他的道观,。所以他给斯坦因出了一个主意:说自己崇拜唐僧。这一招果然很灵,王道士无知地觉得斯坦因西行冒险和唐僧西天取经的确有相似之处。加上斯坦因金钱的作用,蒋师爷的那招更是灵上加灵。只不过当时的王道士还是有点害怕的,因为他当时盗卖给斯坦因的文物都是他自己进洞取出来的,而斯坦因只能在洞外守侯。这一次斯坦因共掠走24箱写本和4箱包扎好的丝绸画卷,而代价只不过是75个银圆。

  人一旦走上下坡路,就会越滑越快。等到一年后法国人伯希和来的时候,王道士不仅仅积极配合,而且还让伯希和自己进洞慢慢挑选。精通汉学的伯希和一次就用五百两白银的价钱挑走了藏经洞最为精华的经卷写本十大车,记六千余卷。

  1909年.伯希和再次来到中国。这一次他为了能更好更多地得到敦煌经卷,特意从他掠走的经卷里挑出一些到北京出示给北京的学者们看,以买好他们。直到此时,北京的学者和大员们才知道敦煌出了无价之宝。当我们的学者们知道敦煌还有部分遗存经卷时,他们力劝朝廷下令命令陕甘总督立刻封存藏经洞,并严禁外国人购买。同时,学部又拨银3000两命令新疆巡抚派人将经卷全部运到京城。然而当时负责押运的官员很不负责,不仅没有装完,而且连个箱子也没准备,而是用草席裹了裹便上路了。而且,已经尝到过甜头的王道士也是早有准备。他在官府来人之前就把比较珍贵的经卷画本给藏了起来。

  按理说,事情至此,也该算有了个结局。然而事实却是敦煌的经卷又开始了一轮新的磨难。当北京电令陕甘总督密封藏经洞又拨款运经的时候,敦煌出了无价之宝已经是人人尽知。从敦煌到京城行程八九千里,沿途所过州县官府如同层层关卡,多如牛毛的大小官员个个雁过拔毛。文物这种东西,在真正的文化人心里是无价之宝,然而在无知贪婪的人眼里,只不过是还没兑换的黄金。一路之上所丢失的经卷至今还是个谜。不过最厉害的还要数负责押运的新疆巡抚何某,他等经卷押送至京城之后,并没有移交学部,而是先拉到自己家,伙同其岳父李某先将里面值钱的经卷挑出来据为己有。而后又怕查出数目不够来不好交代,又把经卷一份撕做两份,两份撕做四份来充数。最后勉强凑了八千多件交了上去。

  到了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华的时候,王道士说过这么一段话:他很后悔当初没有接受斯坦因给他的那一大笔钱把经卷全卖了。以至于经卷后来经历这么大磨难。

  其间在1910年1911年,王道士又先后将敦煌经卷出售给二次来华的斯坦因和俄国人鄂登堡等人。等到经卷出售完毕以后,王道士又纵容美国的华尔纳用化学胶布粘走壁画26幅,劫走塑像数尊。

  至此,王道士盗卖国宝的罪行才算停止。

  听完了整个国宝流失的经过,我们还会觉得王道士是整个事件的唯一责任人吗?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王道士在整个事件里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王道士只不过是整个事件的直接经手人,国宝是他盗卖出国门的,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从他等待官府整整七年却无人问津的情况来看,他并不是真正的元凶巨恶。在那个中华民族饱受蹂躏的年代里,不要说把国宝盗卖给外国强盗,就是连国土和国宝一起送人又有什么稀奇?)

  同学们,如果说王道士是因为无知和愚昧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的话。那么我们再看一下我们通过科举上台有经邦济世之才的官员们在整个事件中都起了什么作用。请同学们朗读一下第三部分的三、四、五自然段并结合老师前面讲的,思考一下。(从王道士第一次面见的县令到后来押送国宝回京的巡抚何某,他们对国宝的漠视程度令人吃惊,无论是嗤之以鼻的廷栋,还是后来负责押送的巡抚,他们要么不把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当回事,要么就从中趁机大捞特捞。失职、渎职司空见惯。他们的不作为时纵容国宝流失,一旦插上一手就大肆的糟蹋起来。在对祖宗遗留物的态度上他们连外国强盗都不如!如果说王道士时那个时代的白痴儿的话,那么这些官员们就是祖先的不肖子孙!)

  在来看那些劫掠我们祖先宝物的强盗,同学们看这一部分的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作者在这里把他们称为学者。请同学们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你觉得他们是学者吗?(是。毕竟他们保存了大量的敦煌宝物,如果不是他们,那些经卷早已被毁了。而且他们是抱着研究的目的来的;不是。无论他们是什么身份,但强盗的行径就是强盗,无论他们带来了什么后果,抱着什么样的目的。)

  我们再来体验一下作者的心境。在第一部分里,作者的心在随着祖国的伤口流血;第二部分,作者面对愚昧无知的王道士发出了乞求般的呐喊:“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作者又不知道究竟自己能让王道士等什么;在这一部分里,作者阻拦强盗们的运输队伍,但是却不敢想象把宝物留在国内的结果会是什么,于是作者只能怒吼:“我好恨!”从这三部分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作者贯穿全文的是一种极其矛盾的心理,他的心境是极其苍凉悲怆的。他想要保护国宝,想要唤醒王道士的无知,想要拦下强盗们的驮队,却最终无能为力,因为那时的中国是不允许他那么做的。但是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的良知又无法使他的内心平静下来。理解了作者的这种心境,我们理解起这篇课文来就会容易的多。

  在高考的语文卷子里,常有这样的社科文出现,如果能够比较准确的抓住作者的思想脉络,那么答起题来就不容易失分了。而要做到这点,只有你去用心去读去理解,当你的心和作者有一种共鸣感的时候,你再依着这种感觉答题就可以了。

  现在我们来看课文的最后一部分,第四节。敦煌的学者们忍辱负重几十年,终于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改写了那句令人伤心的话:“敦煌在中国,但敦煌学却在国外。”可我们的学者们却没有为此而感到轻松。为什么呢?(因为敦煌在中国,只是敦煌这个地方在中国,敦煌所出土的大量国宝还流失海外。虽然它使我们祖先留给我们全世界人的财富,但是它首先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属于自己的土壤中才能真正的焕发出它的光彩!)

  我们的同学都是学艺术的,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都能够成为出色的艺术家。而艺术又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精华的部分,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的民族文化增添更多更美的奇葩,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人生中始终能够坚定不移的用艺术家所应具备的良知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板书设计 】

  道士塔

  余秋雨

  道士

  强盗

  官员

  (手绘王道士塔)

《道士塔》教案教案 篇9

  道 士 塔

  余秋雨

  [教学目标 ]

  1、 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和内在联系。

  2、 学习本文灵活新颖的笔法表达悲怆苍凉的感情。

  3、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树立保护文物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在记述中抒发浓烈情感。

  [教学难点 ]

  本文灵活新颖的笔法。

  [媒体设计]

  敦煌莫高窟的有关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公元336年,一个和尚云游四海,来到了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到此已是傍晚,想找地方休息,正在四顾,忽然看到这座山金光闪动,象有千佛跃动,当时的乐樽和尚,怔怔的站着,眼前是万道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他有所顿悟,把手中的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筑窟造佛象,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的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后来的敦煌莫高窟。(出示有关图片资料,简略介绍敦煌艺术)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余秋雨,浙江余姚人。(详见教材)

  二、阅读课文提示,了解学习目标。

  三、整体理解课文内容,思考:本文有四节,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想想各节之间的联系

  1罪人塔——2愚昧无知毁坏文物——3贪图私利,出卖文物;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4牢记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四、分析理解课文:

  第一节罪人塔

  设问:1道士塔是怎样的?描叙塔群体现了什么气氛?

  2王道士是何人?为什么说他是罪人?而要他担起文化重债是无聊?

  3文物被劫掠的情况?

  4在写事、写人中倾泻了什么感情?

  明确:A悲凉

  B通过外貌描写,知其是平民、愚昧无知、是出卖文物之罪人。但这不仅是个人罪行,而是一个民族悲剧。

  板书看塔悲凉

  写人愤怒——平民愚昧出卖文物罪人

  ↓文物被掠

  民族悲剧

  归纳:以道士塔为引线,简要介绍王道士其人,概述文物被劫掠,愤怒指出这是一个民族悲剧。

  第二节:愚昧无知,毁坏文物

  设问:1当时欧美艺术家做什么,中国的文官做什么?敦煌文物被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愚昧的王道士犯了何罪?他的心理活动和罪行细节,写得真实吗?

  3文中的四个“惨白”含义,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4该节有什么写作特点?

  明确:欧美艺术家有突破,歆羡东方艺术;中国文官昏庸无视艺术,无知道士掌管佛教艺术

  王犯罪而不知:涂抹壁画、毁坏雕塑,塑“天师、灵官。”对他的心理活动描写和罪行细节描写,是依据道士身份,揣摩想象,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真实)

  看到两个“惨白”是真实情况,脑子两个“惨白”是混乱,难以言心之痛

  板书

  欧美艺术家歆羡东方艺术;中国文官昏庸漠视艺术,

  ↑根本原因

  王罪行:涂壁画,毁雕塑,塑天师—愚昧犯罪而不知

  归纳:介绍王道士毁坏文物的经过,突出了他的愚昧无知,表达了作者悲愤难忍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与对话——想象有椐、生动跨越时空,在叙事中表愤情

  第 二 课 时

  第三节贪图私利,出卖文物;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

  设问:1发现藏经洞后,中国文官对文物采取什么态度?外国冒险家冒着危险赶来,与之形成什么对比?

  2细读王道士盗卖文物的经过和表现,突出了什么?

  3外国冒险家用什么手段掠走文物?又有哪些开脱之辞?

  4作者如何驳斥,带着什么感情?

  明确:A中国官员无赤肠,不下决心保护国家文物,而是放任不管并饱私囊;外国冒险家来掠夺文物,排除危险。两者形成对比突出了中国官员的昏庸自私。

  B王道士的贪图小利,愚蠢卑鄙。

  C万里冲刺,长驱而入,欺骗掠夺。抢救,使之见光明,无力研究

  D驳斥其没有基本前提,采取欺骗手段占有,要和他们比学问。

  板书王发现藏经洞—

  中国官员:放任不管,私占文物

  王:贪图私利,出卖文物

  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

  外国学者:抢救遗产,中国无力研究

  作者驳斥:无基本前提,欺骗手段占有,要比学问

  引诗表义愤,拦车却两难

  归纳:发现藏经洞,面对大量的珍贵文物,各色人士粉墨登场,首先,是愚蠢,卑劣的王道士贪图小利使大量文物流失,而中国文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外国冒险家不顾一切,冒死赶来掠夺,又大言不惭的说是他们抢救了文物,而中国无力研究。作者怀着义愤驳斥,并穿越时空拦下车队,却又左右为难——在此,作者直抒感情,抱恨无穷。

  第四节:牢记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设问:我国敦煌研究所的专家比我恨得还深表现在那里?

  文中引用一位日本学者的话,目的什么?

  中国的专家为什么没有太大的激动,而是默默的,、?

  明确:不愿抒发感情,加紧钻研,抢时间,争速度,实干精神,

  取得的成绩得到世界的公认。

  愚昧的道士掌管敦煌艺术宝库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的敦煌艺术研究家不会忘记耻辱,会在保护,研究敦煌文物的道路上做出更大成绩。

  板书:恨+实干=成绩

  ↓

  世界公认

  不忘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五、小结:

  本文以道士塔为引线,记叙了在愚昧无知的王道士的掌管下,敦煌文物被破坏以及被外国冒险家劫掠的经过,表达了作者由这一巨大的民族悲剧而生发的悲怆苍凉的感情。

  设问:文章笔法新颖灵活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章带有一种悲怆苍凉的感情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如何表达的?

  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笔法新颖灵活:来源生活高于生活想象、有椐、生动(如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

  跨越时空(如对话、拦车)(结合完成练习四)

  直接抒情、在叙事中抒情(结合课文,并完成练习三)

  语言多姿多彩——有时简洁,有文言遗风

  口语化,有时鲜明,带有警醒意味

  结束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干出成绩,才能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和平崛起。

  六、巩固复习(课后练习)

  七、布置作业 

《道士塔》教案教案 篇10

  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道士塔》说课稿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道士塔》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现当代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整体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从而实现能力迁移,完成阅读教学在高二阶段安排的“着重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任务。

  《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代表作《文化苦旅》的第一篇。作者描述了我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敦煌文物被掠夺的经过,用自己深切的思考将我们带进了中国文化的深处,去反省酿成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文章突破一般史实平板式叙事的方式,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王道士肆意破坏敦煌文物,出卖敦煌文物的经过进行了生动而具体的描述。敦煌文物的损坏流失,点点滴滴都是那样的撼动人心。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震撼了读者的心灵。体会作者痛苦愤怒而又无奈的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分析本文特点,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 了解敦煌文化的悲剧命运及其发生的原因。

  2. 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

  3. 品味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语言特色。

  三、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此,我主要采用“文本研读”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文本研读,了解敦煌悲剧的历史,感受作者的悲怆之情。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对话的语文课堂。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文化散文的教学,必须让学生有身心的投入。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文章的意境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首先让学生观看一组敦煌文物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本文的情境:这么珍贵的敦煌文物,却大量流失海外,我国研究敦煌学的专家们只能凭借高价买来的影印本或缩微胶卷,在放大机前展开自己的钻研。这是一种怎样的屈辱,一种怎样的悲哀啊!在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一文中,作者用沉重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这一文化浩劫, 展示了那触目惊心的一个个片段。

  2、作者简介

  为了让学生对作者作品背景有所理解,增加对作者的了解,我首先对作者做了介绍。余秋雨,浙江余姚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艺术理论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散文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行者无疆》《借我一生》等。

  (二)研读文本,问题探究

  1、课文共有四个章节,请速读全文,拟写标题。

  明确:(1)悲剧与小丑 (2)刷把与铁锤 (3)混蛋与强盗 (4)仇恨与奋发

  2、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悲剧”?“一个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敦煌是中国和人类灿烂的文化瑰宝,但是外国文化强盗只用极少的钱物,用欺骗的手段将它的大部分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掠夺去,以致今天,中国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院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来研究,这怎能不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作者怒王道士之愚蠢、恨清政府之腐败、哀国宝之丧失的沉痛心情溢于言表。

  3、为什么说“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明确: 一个愚昧的湖北农民,却成为莫高窟的主持,把持了中华民族最为灿烂悠远的文明。为了获取满足私欲的钱财,他用大量珍贵的文物换回了少许的钱财。这无疑是一个小丑式的人物。但敦煌文物惨遭劫掠,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封建社会制度以及腐朽的统治阶层。

  4、王道士这个小丑的主要罪行是什么?

  明确: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罪状主要有4点:

  ①他往洞窟中宝贵的壁画刷上白石灰;②他毁掉珍贵的雕像,塑上天师灵官像;③他把经卷随意送给官员;④他以极低的价格把价值连城的文物卖给外国人。

  5、读第一二部分中的有关王道士的描写,指出他的性格特征。并分析作者对此的态度。

  明确:无知,愚昧,猥琐,却自鸣得意。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用详细的笔触描写了王道士对敦煌文物愚昧的破坏行为。当时,正是西方的艺术家们风起云涌的新时代。而在中国,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却在卖力地摧毁以往的辉煌,并且自得地让自己的涂鸦作品取而代之。对王道士无知的所作所为作者既感到愤怒却又无计可施。作者在这里用了几个词“认真”“憨厚”“达观”,表达了自己的痛心疾首。再看第四段,“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更是对王道士所作所为进行嘲讽。

  6、王道士固然有罪,但作者却说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剧,为什么?

  明确:王道士只是那个时代随处可见的一个中国平民,无知、愚昧、贪小利、畏缩,要让他来承担这巨大的文化重罪,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那么,谁是敦煌文物被掠的罪魁祸首呢?

  在第三部分,作者的批判锋芒进而指向了整个腐朽的清政府,指向封建社会制度以及腐朽的统治阶层。王道士发现了密室藏宝之后,怀着一种邀功请赏和希望能引起官员重视的心态去努力,却一直徒劳无功。苦苦等了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等来的却是风尘仆仆赶来的外国冒险家斯坦因们。在重金面前,王道士经不住诱惑成了贩卖国宝的同谋。如果说王道士是因为无知和愚昧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的话,那么拥有所谓“经邦济世”之才的官员们在整个事件中则表现出令人扼腕的腐败与渎职。他们对国宝的漠视程度令人吃惊,无论是略懂文物的道台,还是为押送犹豫不决的巡抚,他们要么不把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当回事,要么就从中趁机大捞特捞。这种触目惊心的罪行,更成为作者批判的中心。

  7、从课文找出并体味作者愤怒批判清政府及其官员的句段。

  明确:(1)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里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

  (2)第三部分第3,4,6,14自然段。 (3)他们在沙漠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4)偌大一个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

  8、朗读第三部分第8段,外国人骗走的文物清单。老师投影补充:外国文化强盗掠夺敦煌文物的罪行,联系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请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

  1908 年8月3日,法国人保罗·伯希和进入藏经洞后,用整整3个星期,以每天1000卷的阅读速度,翻看了所有写本和绘画的每一张纸片,最后仅以500两白银为代价,骗走了6600卷精品中的珍贵文物,其中古藏文卷子2700卷,其它类3900卷,装满十辆车后偷运回法国。

  美国人兰登·华尔纳是最后一个成功的劫掠者。1924年,他用胶布和特殊的化学溶液剥走壁画26幅,其中就有极珍贵的323窟唐人画《张骞西域迎金佛》图,及几尊极为优美的唐代彩塑。当时,“华尔纳的心情是十分不安的,他深知自己所干的事情太有些无法无天了”。

  19xx年,当斯坦因的45头重载骆驼满载着141箱中国文物,排成长长的一队,如沙漠上的一列火车驶向西方时,其中一头骆驼背上四个古怪的大木箱,装的就是敦煌文献。

  9、为什么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

  明确:他们化仇恨为力量,要让世界知道即使敦煌文物被外国文化强盗掠夺去,但敦煌学仍然存在中国!他们表现了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值得我们学习。

  (三)品味语言

  厚重的文化内涵是本文最重要的特色,而品味散文的语言,整体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正是本单元的训练要求。为了完成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赏析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的教学重点,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指导学生赏析本文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

  1、细节描写的句子。如:①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看有点眼花……②当几面洞壁全部刷白,中座的雕塑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美的浅笑有点尴尬……

  2、含义深刻的句子。如①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只是一片惨白。②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3、直抒胸臆的句子。如①“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呀,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②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赏析指导,学生能够较完整地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赏析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从而较好地完成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

  (四)总结

  作者将充满诗一般激情的语言与沉重的思考结合一起,描述了我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敦煌文物被掠夺的经过,分析了造成这一民族的悲剧的原因,表达了极其痛苦愤怒而无奈的心情。值得我们为之反省。

  道士塔是历史的遗憾,可当我们静心回忆历史的时候遗憾又何止这点,一夜化为乌有的圆明园,一夜烧成焦土的阿房宫……每当想起这些,愤怒与惋惜之情总是紧紧交织在一起。“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失去的终究已经失去,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汲取教训,站立起来,不要让这样的悲剧再度重演!

  (五)布置作业:

《道士塔》教案教案 篇11

  《道士塔》教案设计

  葛洲坝高级中学 谭小红

  课前准备:出示课题图片

  师:有没有同学对我国的道教和佛教有所了解?

  生:道教的鼻祖是老子

  师:好,这是你了解到的,还有没有其他的?

  生:(无语)

  师:好,请坐下来再想想。让我们做个简单的界定吧。对信奉道教的人称什么?(道士)对皈依佛门的人称什么?(和尚)在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我们举一点加以证明。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羽化之后,他们有两种葬法,一是坐缸,二是棺葬。我们知道,佛教徒,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但是,当你知道一个道士死后却被葬在佛教徒所使用的塔中,你会有怎样的兴趣和疑问?他的背后究竟有过怎样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余秋雨先生去探寻答案。

  首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部分。看一看,这个拥有塔的道士是谁?他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奇怪的待遇呢?(学生齐读)

  师:大家读的很整齐,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想给同学们提一个小小的建议(有学生在下面小声说“快了”)哦,大家自己也意识到了,读的快了,你们是一路匆匆行来,却忘了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阿尔卑斯山下有句名言:慢慢的走啊,欣赏!所以,无论是生活中或是学习中,有时我们需要停下脚步,慢慢欣赏。但是,我想,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刚才两个问题的认知。第一个问题,这个拥有塔的道士是谁?

  生:(齐声)王圆录

  师:第二个问题,他为什么受到如此奇怪的待遇呢?

  生:因为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师:好,我把你的回答完整地表述一下,因为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所以死后被埋葬在塔中,并且保存的较为完整。你认为,是这样的吗?

  生:不是

  师:那么,是什么?大家一起把这句话大声地朗读出来。

  生:“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师: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是一个佛教圣地。那么,一个道士做了佛教圣地的把持,他了解佛教吗?

  生:不了解

  师:那么,一个不了解佛教的人会怎样对待莫高窟?现在我们就来分组浏览文章第二、三部分,让我们自己来叙一叙,在中国二十世纪的初年,在敦煌,发生过怎样的一段历史,有过怎样的一段故事。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简单的分组,台上的同学阅读第二部分,台下的同学阅读课文的第三部分,看一看,这个不懂得佛教的道士,对我们的莫高窟做了什么?

  师:好,有请

  生:他把洞窟刷白,还堆了几个天官、灵师菩萨,破坏了敦煌石窟。

  师:好,刚才你说到的其实包括了三个内容。首先是把洞窟刷白,我想问问你,刷白的仅仅是洞窟吗?

  生:不是(齐声)

  师:是什么?

  生:是壁画(齐声)

  师:他刷白的不是洞窟,是壁画。在他的两遍粉刷之后,“什么也没有了”,看课文!

  生:(齐声)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

  师:好,注意概括的时候要提取主要信息。那么,你刚才说的第二点,他还塑了几个天师灵官菩萨。看样子,我们的这位王圆路王道士,还真带有几分对道教的虔诚。你说的第三点,他破坏了石窟,准不准确?请台下的同学这时看到课文的第二部分。

  生:不准确

  师:那么,破坏的使什么?是雕塑。看课文,“才几下”

  生:“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泥巴”,

  师:但是,大家知道吗?这莫高窟有着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出示图片字幕)公元336年,一个名叫乐樽的和尚来到了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当时已是傍晚,忽然他看到眼前的鸣沙山金光闪烁,象有无数的佛像在山间跃动。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乐樽和尚被眼前这庄严肃穆的景象惊呆了,既而有所顿悟,他庄重地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筑窟造佛象,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的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敦煌莫高窟。

  这敦煌莫高窟,从公元336年到20世纪初年,历经一千多年,世世代代的佛教徒在此开窟造佛像,一千多年历史的沉淀,无数人的心血,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莫高窟,如今正被这王圆录悄悄的毁灭着。(留了一会空白)

  师:我听见,靠近我的这个男生,刚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好,台上的同学这时看到文章的第三部分,台下的同学,你准备用怎样的语言进行概括?

  生:他把文物送来送去,还用极低的价格跟外国进行贸易。

  师:那么,你想想,在这两者当中,谁是主要的?

  生:他把文化卖给外国

  师:是文化遗产。他卖的是哪儿的文物?

  生:中国的

  师:中国的,不确切,现在我要求的是浏览课文第三部分,概括这一部分的信息。好,你先坐下,谁能回答我?是哪儿的文物?

  生:敦煌的

  师:再具体一点

  生:莫高窟的文物

  师:再具体一点。一个洞窟里的文物。好,大家跟着我一起看到,课文的第三部分,什么时间?

  生:1900年5月26日

  师:“他辛辛苦苦地清理着一个洞窟中的积沙”,这个洞窟是16号洞窟。那天,他无意中听到里面有空空的声音。结果,他发现,在这个洞窟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复洞。里面有数以万计的经卷、文书、绘画、雕塑等诸多作品。卖给了谁?

  生:外国的考古家、探险家

  师: 其实历史远远不止我们课本上描写的那样(出示敦煌照片)

  在王道士发现的这个藏经洞里,出土的文献大约有数万件,时间上起三国两晋,下迄北宋,历经千余年,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英国人称之为“中国文献遗存的大宝库”。不论是从数量还是从文化内涵来看,敦煌文献的出土都可以说是20世纪我国最重要的文化发现。然而在经过了外国文化强盗的一番掠夺之后,如今的藏经洞已经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七零八落。(出示藏经洞照片20)我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这藏经洞里有多少文物吗?

  生:不知道

  师:真的不知道?那么,跟着我一起看到课文53页的注释。读书还是要细心一点。好,看到没有?有多少文物?找到答案了吗?

  生:四万多件

  师:其实,连这个数据也是不确切的。就我目前看到的资料而言,有说五万多件,还有说六万多件的。事实的确如此,就像你们刚才告诉我的那样,我们真的不知道这个藏经洞里有多少文物。其实,我们是最应该知道答案的,因为这是我们的祖先给中华民族每个儿女的馈赠,如今,我们对它却知之甚少。只知道,在美国哈佛大 学福格艺术博物馆里,在波士顿博物馆里,在巴黎国民图书馆里,在日本的博物馆里,保存的敦煌文物比我们北京图书馆里的还多的多。我想问问大家,当你们了解了这段历史后,你们的内心涌动着怎样的情绪?

  生:气愤

  生:遗憾

  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师:好,把话筒传到后面的女生,我想听听女生的看法。

  生:伤心

  生:我这时心里很难过

  师:其实大家的情绪,作家也有。现在我们就来进行第二环节,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一找,读一读,品味一下,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或者说,哪些句子触动了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或者暗合了你刚才的情感?

  师:好,有请那位女生

  生:读“偌大的中国”一段

  师:好,你告诉我,在刚才的朗读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

  生:与作者一样,有一种悲愤地心情。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把它留在中国,在当时的情况下,会遭到中国官员的糟践。倘若把它送给外国,可那又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馈赠。

  师:进退两难,怎么办?我们只能怎么办?

  师:大哭一场,请坐。(老师再读这一段)刚才这位女生说“悲愤”,你们能不能从我的朗读中体会到,除了悲愤,还有什么样的情感?

  生:无奈

  师:这个词找的很准确,还有什么?

  生:遗憾、痛惜

  师:好,情绪越来越多了,我们请一个同学集中地来说一说。

  生:作家的情感是伤心、惋惜

  师:伤心什么?

  生:中国的文化中国存不下,居然跑到外国去了。还有痛惜、愤怒

  师:愤怒什么?

  生:愤怒当时的中国如此腐败

  师:其实,作家的情绪大家已经都说出来了。作家的情绪是既爱又恨。我们的眼光可能更多的集中到了“我好恨”,恨也有很多种,有愤恨,有怨恨,有痛恨,在这里属于哪一种?

  生:愤恨

  师:作家有爱,他的恨是来自于他的爱的,这个爱是什么?对什么的爱?

  生:对中国文化的深爱

  师:对了,对中国文化命运的关注,对中国文化的深爱,所以,作家的情绪是既爱又恨,是爱恨交加,既痛苦又无奈。好,除了刚才这位女生说的这一段,还有没有其他的地方?

  生:第二部分地一段(读)我觉得这一段写的是中国官员对中国的文化一点也不爱惜。

  师:作家的情绪怎样?

  生:很失望,同时也很愤怒

  师:他们滔滔的奏折,有什么?

  生:讽刺

  师:请坐,还有其他的吗?

  生:第四部分(读)从中,我体会到了敦煌研究者内心的辛酸

  师:很好,你不觉得作家的情绪在这里也有变化吗?

  生:(无语)

  师:好,请坐下来在想想,作家的情绪一路行来,这里有没有变化?

  生:有,以前的中国官员对文化不重视,而现在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却很重视,作者从这里看到了希望。

  师:所以说,作者一路沉重之后,这里略微有了一点

  生:好转

  其他的学生笑起来了)

  师:激昂。好,请坐,还有其他的吗?

  生:第二部分的最后一段(读至“他满脸困惑不解”)我觉得,作家在这里有对王道士的愤怒,他从心底里感到悲痛。如果有时空穿梭机,他肯定要去阻止。

  师:说的不错。其实我觉得,如果你把这个段落读完,你会对作家的情感有一个更为准确的把握。所以你刚才说到,作家是愤恨,作家仅仅是愤恨吗?如果真的有时空穿梭机,我们会到了那个时代,又会怎么样了?你先坐下来。范读这一段文字。作家的情感最集中的,你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

  生:无奈

  师:无奈。世间诸多情感,唯有无奈二字最让人伤痛。“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是不是无奈?那是青年男女之间的无奈,比之于余秋雨的这种无奈,那一种无奈更令我们伤痛一些?

  生:后者

  师:所以,刚才我们的同学们说,如果有时空穿梭机就好了,可是真的有时空穿梭机,我们又能怎样呢?对于这样的中国,这样的民族,正如我们在后文看到的那样,当时不是确也有一批送京的吗?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那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当时运抵京城后,只剩下四千多卷,为了交差,他们把这些珍贵的敦煌文书一分为二,二分为四,最后才凑了八千多卷交上去。这样的民族和国家,我们能怎么样了,作家又能怎样呢?(停顿)还有其他的吗?

  师:我们的这篇文章很长,应该说充满了感染力的语言比比皆。当我们一遍遍的读着《道士塔》的文字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苍凉悲怆的心境,他想要保护国宝,想要唤醒王道士的无知,想要拦下强盗的车队,最终却无能为力,而我们也跟随着作家时而愤怒,时而痛苦,时而忧伤。这一切感情的源头,都只因为那个王圆录。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他的摸样,我们的课文中有一段对他的描写。(叙述)(出示他的照片)这就是我们这次事件的主角,看看,他的脸上似乎还有几分

  生:笑容

  师:憨憨的笑容。。如果他现在就站在大家的面前,你会对他做什么,说什么?

  生:一片哗然)

  生:对于这样无知而麻木的中国平民,我对他也不知做什么好。我只希望,通过这件事的教训,我们中国人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对这样的文化遗产要加以保护。

  师:好,我们再请一位女生,你会对他做什么,说什么?

  生:我真的好想打他,因为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师:你会不会对他说点什么?

  生:你去死吧

  师:愤恨之情溢于言表,再请一位

  生:我想让他住手,不要再破坏中国的文物

  师:哦,你的心情跟作家的心情是相同的。其实,我的心情,好,请你说吧

  生:我想说,我们换换

  师:你是说,让你去守敦煌,是吧?那么你会怎么做呢?

  生:我会想尽办法,四处化缘,凑足运费,把它运到(停止了)

  师:运到哪?运到哪?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是向哪里?

  生:运到现在,运到二十一世纪的中国

  师:哦,你还是要借助前面那位同学的时空穿梭机,运到现在,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确是无处可去。坐下来。我也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看法。看着他,我会和第一位同学说的那样,尽管我也很想打他一顿,或者以正言辞地对他说,你知道你出卖了多少珍贵的文物吗?你觉得这样有用吗?

  生:没有

  师:顶多换得他一个漠然的表情。我想我会离他远远的,再远远的,长长地叹息一声,然后转身离开。因为他不是这次文化大流失的罪魁祸首。那么,这次文化大流失的罪魁祸首是谁?

  师:王道士有没有责任?

  生:有

  师:王道士愚昧而无知。他出卖了我们宝贵的文物。还有谁有责任?

  生:官员

  师:官员怎样?腐败,还有什么?无能。无能我们已经知道了,连运到京城的文物都保护不好,那么腐败何以见得?从课文中去找。

  生:他文雅地摸摸胡子,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件来

  生:茶香缕缕与股股炊烟

  师:好,王道士有责任,官员有责任,还有谁有责任?

  生:外国的考古家、学者

  师:其实,他们是一群文化强盗。现在就让我们见识一下这些文化强盗的嘴脸。(出示照片)

  现在我们看到是斯坦因,他曾经先后两次来到中国,骗取了藏经洞中大部分文物。现在看到的是伯希和,他有点特殊,他是一个有着深厚的汉学功底的学者,他曾经在这个藏经洞里呆了整整三个星期,以每天一千卷的速度阅读了整个藏经洞里的所有的文书。每一张纸片他都翻过。他一边翻阅,一边把这些文物分成凡品和精品,最后,以500两白银的价格换取了6600卷精品中的珍贵文物。在所有盗取敦煌文物的外国强盗中,以斯坦因盗取的数量最多,以伯希和盗取的价值最高。这些文化强盗是怎样的?

  生:贪婪

  生:无耻

  师:贪婪我们已经了解了,无耻在哪儿?在课文当中找

  生:读“他们时常暗示,是他们的努力,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了光明。”

  师:好,学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了,王道士愚昧而无知,中国官员腐败而无能,外国强盗贪婪而无耻,这三个原因才导致了我们这次文化大流失。那么,我想问问大家,这次文化大流失折射出来的又是什么呢?作者,余秋雨,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站在现实的舞台,远眺一百多年前的历史,它的眼中,他的笔下,难道仅仅是写一次文化大流失吗?

  生: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师:是的,它反映出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某一段历史时期的生存状态。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泱泱大国的破败,一个民族的衰微。当一个国家如果连主权都不能保存,保护文化,保护文物就只可能是一种奢谈。同样,今天当我们再一次走过这道士塔前,听到日本学者用沉重的语调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的时候,你们认为,这道士塔还有保留的必要吗?大家齐读最后一部分。

  (下课铃响)

  师:好,就把最后一段留给大家自己下去之后再慢慢品味。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给每个人在时空坐标中点出那些让人清醒又令人沮丧的一点。王道士的塔就象一个巨大的感叹号,这分明是历史要我们听懂他的这一声长叹啊!大家听懂了吗?下课!

  当世界已经承认“敦煌在国,敦煌学也在中国”的时候,道士塔还有保留的必要吗?

  1、没有必要:他本来就是一个罪人

  2、有必要:塔站立在那儿,就意味着一段屈辱的历史,可以提醒后人不要忘记。(仅仅是提醒我们不要忘了历史吗?他对我们的今天就没有意义吗?有,他还告诉我们,要尊重历史,要重视文化文物的保护工作。

  1、随州,是我国著名的文物重镇,其境内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葬较多,1978年在此出土的战国曾侯乙墓更是闻名世界。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两件文物是今年8月发现的,是原随州市博物馆的一名干部勾结外人共同掘墓所得。而这个案件只是许多盗掘古墓案中的一件。

  2、襄阳古城墙:至今已有2800年的历史。称“华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之说

  在经济建设的大旗下,襄阳长达58米的古城墙拆了可我们拆的又何止这一点呢?浙江市定海古城被严重破坏了,云南省建水市五官府、进士第、翰林第也在顷刻之间被夷为平地,就连被文物和文化专家称为“集建筑、人文和文物价值于一身”的北京古老四合院——北京美术馆后街号,也在争议中被强行拆除了。

  古城破坏了就无法恢复,而历史文脉却不能隔断,正如两院院士吴良镛所呼吁的那样:历史文化的保护永远不会太晚。

  [1]

《道士塔》教案教案 篇12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601 次) 时间:2004/09/30 06:34pm 来源:春姑娘

  [这个贴子最后由春姑娘在 2004/10/16 09:50pm 第 1 次编辑]

  我上《道士塔》(实录)

  讲授:春姑娘

  班级:高二(5)

  时间:2004年9月30日上午一、二节

  第一课时

  一、

  早读课朗读课文两遍。

  二、

  师: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沿,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有一个神秘而富有的地方,这就是(生:敦煌。)对,你们怎么知道我要讲敦煌?(生笑)它是中国古代中原进入西域的门户,是千年丝路的必经之地,它亲历了十个朝代的繁荣与衰落。敦煌的莫高窟,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墙上和窟顶的壁画,窟里的佛像和佛经,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灿烂瑰宝。上个世纪初,由于历史的疏忽朝廷的腐败,莫高窟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惨遭劫掠,文物散失他国,凡是有良知的中国人哪一个不为之悲愤?余秋雨,正是这样一个用他的笔抒写这种悲愤的人。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余秋雨?(生答:不了解。)我不是借了一本《秋雨散文》给你们么?书在谁的手上?(一生举手。)就请你介绍一下吧。

  生:我没有看作者简介。

  师:你之前是谁拿这本书的?

  生指张。张站起来说她也没有看作者简介。

  师:这就是你们的不对了,拿到一本书,首先要了解一下作者,然后认真读一读序言和目录,了解了书的概况再选择内容来读,以后读书一定养成这个习惯,记住了?(生点头)余秋雨是浙江余姚人,上海戏剧学院前院长,代表作大家记住两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他是学者散文、文化散文的主要代表。

  三、

  师:同学们刚翻开课文的时候, 看到“道士塔”这个题目,你想到什么问题?你通过文章解决了这些问题了吗?

  生:我一开始还以为这是写道士塔什么的,看了文章才知道它写的是写莫高窟。我奇怪作者为什么用这个题目。

  师:也就是说,道士塔并不是文章的内容。你后来想通了吗?

  生:想通了,作者是看到道士塔,想起道士王圆箓,于是想到莫高窟。

  师:想到莫高窟的什么历史事件?

  生:文物被王道士卖给外国人。

  师:很好。我想问大家:这个“道士”是什么人?

  生:王圆箓。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道士王圆箓。

  生:(念课文上的描写)“他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一个中国平民。”

  师:这段文字在哪里?(生答:第一部分第四段。)请大家看到这里。注意,作者特别说明,他原是一个农民,是想强调什么?

  生:他没什么文化。

  师:我再问:题目中的“塔”是什么“塔”?

  生:僧人圆寂塔。

  师:僧人圆寂是哪个宗教的说法?

  生:佛教。

  师:是的,道教和佛教是在我国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各有特色。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生答升天),死后的葬法一是坐缸,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入葬。佛教僧人的死叫(生答:圆寂),他们的遗体是要火化的,有道高僧的骨灰叫作(生答:舍利子),怎么保存呢?(生答:用塔)。

  传说当年释迦牟尼的弟子问及身后之事,佛祖将袈裟叠成四方,铺在下面,又将钵盂倒着扣在袈裟上,又把禅杖立于钵盂之上。后来的佛徒弟子就依照这种形状建塔来保存佛祖的真身舍利。这种塔被称为“覆钵式塔”(在黑板上简笔画出)。

  那么,我想问大家,让一个农民出身的道士来管理一个佛教圣地,这合适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当然不合适,这很荒诞。

  师:是的,很荒诞,是个历史怪胎,管理的混乱可想而知。那么,这个农民出身的王道士是如何管理莫高窟的?

  生:他每天早早就起来了,到处看看,然后用石灰把墙壁都刷白了。

  师:这在第几部分写到?(生答第二部分。)同学们跟着她看到第二部分的文字。大家注意,墙上原来有什么?

  生:有壁画。他用石灰把壁画刷没有了。他还把洞里面的塑雕敲掉,造了几个雪人。(生笑。)

  师:是雪人还是什么?

  生:是天师、灵官菩萨。

  师:大家说说,他管得好么?

  生:(齐)不好!

  师:我看他管得挺好的。(生诧异)依我看,他很尽责啊。他每天一大早就起来查看洞窟了,像查看他自己的院子一样。你看作者的用词:“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作者都说他“认真”“憨厚”嘛。

  生:这是反语,是讽刺呀。

  师:对,这是绝妙的讽刺,是黑色幽默。(生窃笑:黑色幽默,周杰伦的哦)

  师:这正说明了王道士的愚昧和无知。你们只记得周杰伦,又说明了什么呢?(生笑)王道士其实也是有贡献的,他在莫高窟发现了一个隐秘的洞穴,(生:藏经洞)是的,这在文章哪部分写了?(生答:第三部分。)那就看到第三部分。正是这个发现,加深了他的罪恶。大家说说他是怎么处置这个洞里的经书的。

  生:送给官员,很便宜地卖给外国人。

  师:正是在王道士的手中,大量的文物流失异国他乡。多么可恨!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只有三个字:我好恨!作者恨的是王道士吗?

  生:不是。

  师:你说不是,依据是什么?

  生:(在文中找到了相关句子)“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他“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师: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这是作者对王道士的评价,所以,恨他也没有用,是对牛弹琴,你骂他,他反而莫名其妙。那么,该由谁来承担这笔文化重债?

  生:应该是当时的文官。

  师:仅仅是文官吗?文官不管好文物,又该是谁的责任?

  生:政府。

  师:又是什么造成了政府对文化遗产的忽视?

  生:时代。

  师:作者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生:(找出文中句子)“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师:国土主权尚难以保全,文化遗产更无暇无力保护,由此可以见出整个国家的衰微与破败。无价之宝轻易被骗走被掠取,这的确是整个民族的悲剧啊。(后来想起到这里还说了一些话,现在补录如下:这正是文章想要说的东西,是文章主旨所在。刚才我们从题目入手,一步一步把握到了主旨。余秋雨的文章我很喜欢,一方面因为他深沉的思考,另一方面也因为他深有蕴味的文字。下面的时间我们就来品读文章的文字。)

  四、

  生齐读第一部分。

  师:读完了,感觉哪一段写得最好?

  生:(齐)最后一段。

  师:怎么好了?

  生:最后一句好。“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师:说说看,好在哪里。

  生:好痛苦的。

  师:痛苦就是好?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没有?写出什么效果?

  生:比喻。(有说拟人。师引导:莫非只有人的伤口会滴血?)

  师:用什么比喻什么?(生答不出)民族的伤口,是什么伤?肉体吗?

  生:精神的。

  师:(板书)嗯,精神创伤。这是一个难以愈合的伤口,大家也感受了痛苦,可以想象,作者写下这一句话时内心有多沉痛!

  学生自自己朗读其他部分。

  第一节下课。

  [打包下载] [引用该文] [发表评论] [转寄该文] [关闭窗口]

  此文章相关评论:

  该文章有25个相关评论如下:(点这儿论坛方式查看)

  ------------------------------------------------------------

  春姑娘 发表于: 2004/09/30 06:35pm

  [这个贴子最后由春姑娘在 2004/09/30 06:49pm 第 2 次编辑]

  第二课时

  一、

  师:上节课我们从课文标题开始,对整个事件进行了梳理,也把握到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整个事件和作者的观点在第一部分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写上洋洋洒洒三大部分的文字?另外三个部分跟第一部分有什么关系?

  生:是强调。

  生:是深化。

  师:在事件上是不是重复?

  生:不是重复,是更具体些了。

  师:情感上呢?

  生:深化了。

  师:这种叙事模式,叫“链环式结构”,也就是说,他把一个相对完整的事件,根据不同的需要切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小集体,彼此相连又彼此独立,随叙事的演进不断推进感情的深化。

  下面 ,就此请同学们默读二三四部分,自己概括各部分的大意。自拟小标题,可以用原文中的句子,或在原文的基础上提炼,或者自己概括。

  上黑板写下你的小标题。大家讨论。

  二、

  师:下面我们来品析一下这篇散文的语言。请大家找出你认为精美的、有深意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找出你理解不透的或有疑问的语句,大家来讨论。

  生默读,圈划。

  生1:我划出来的是这一句:“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

  师:说说你的理解。

  生: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愤恨。

  师:对。我们把他这一句话再延展到下面一句,联系起来理解。作者说“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为什么这么说?

  生:因为国内官员大量糟践那些东西。

  师:作者为什么“狠狠心”才说出这样的话来?

  生:他是无奈的。

  师:对,是无可奈何才说的,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不仅没有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反而大量糟蹋,让外国人骗走,这是整个民族的悲哀啊。

  生2:我这一句在他那句后面:“被我拦下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师:说说你的理解。

  生:跟刚才说的差不多的。

  师:我为什么要拦住车队?为什么要大哭一场?

  生:他不想让这些文物被运到外国去,所以拦车。大哭,因为他不知道到哪里去。

  师:是的,作者深深热爱着中国的文化,然而处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文化的命运是无奈的,他的哭,说明了他的痛苦与愤懑,充满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生3:我想说全文的最后一段。

  师:怎么理解?

  生:我只是觉得好,如果是我处在那样的情况之下,我也会那样子,默默地,什么也不会说。

  师:这些中国的专家们为什么没有太大的激动,默默地离开呢?

  生:无法言传。

  师: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文学的东西往往是这样的,越是写得妙,越是无法言喻。可是考试的时候你不能就用“无法言传”四个字来回答呀。想想,如果你是这些专家,心里会是什么感受。

  生:大概有点自豪。因为我们的敦煌学已经取得成就了。

  师:仅仅是自豪吗?想想还有那么多文物还在别的国家,由别的种族的人在进行着研究。

  生:还有一种屈辱。

  师: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历史的屈辱感,学者的责任感,充斥着中国专家们的心胸,使他们不愿意过多地言语,而是默默地工作,默默地研究,并把心里的话付诸行动。请大家记住这几个名字:陈寅恪,最早提出敦煌学的人;常书鸿,用了大半生的时间修复、临摹莫高窟壁画,追回散失文物;另外还有两个让我们感到屈辱的名字,一个是法国的伯希和,一个是英国的斯坦因。他们从王道士手里骗走了大量的经文,在自己的国家里,通过研究这些劫掠来的中国文物,取得了敦煌学研究的巨大学术成果。

  余秋雨的文字往往具有这样的魅力,凝练的几句话,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深沉的理性思考,让人反复咀嚼,玩味无穷。文章中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大家好好体会。

  下课铃已经响了。

  本来想多几个学生说的。还有一些好句子,只好留给学生自己品味了。

  顶部

  春姑娘 发表于: 2004/09/30 06:35pm

  是我的一堂常规课,上完以后印象还算深刻,就把它记录下来了,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毓君说做实录的人是因为无聊了,是的,放假了,大家都无聊了起来。然而贴出来有人看了,有人评了,就不再无聊了,对不?

  顶部

  开开心心 发表于: 2004/10/01 09:57am

  总体感觉很好,只是,好像只是读懂。

  顶部

  摩西 发表于: 2004/10/01 10:13am

  这是一堂常规课,其实阿春没有必要这么谦虚。不过,我还是说说我的意见:

  1,感觉这堂课的确比较平实,没有什么大的波澜,也没有教师刻意的设计,但是教学目标 都基本完成了。

  2,个人以为,该课的发展空间很大,主要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但是春在内容上过分终于文本,发挥不多,窃以为影响力不大。中国历史上类似的屈辱事件实在太多太多,即使是现在,中国也远未强大。觉得刻意联系一下其他的事情,再找一些资料进行联系和对比,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 热情。

  3,形式上,不妨找一两个精彩的句子,然后再找一两个中国历史上类似的屈辱事例,然后让学生仿写。

  刚下火车,头晕脑胀,瞎说一气,不知所言,万死万死~~~~

  顶部

  春姑娘 发表于: 2004/10/01 11:17am

  [这个贴子最后由春姑娘在 2004/10/01 11:18am 第 1 次编辑]

  道士塔

  作者:余秋雨

  一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找见证明。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录!

  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二

  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化都到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

  其时已是二十世纪初年,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着新世记的突破。罗丹正在他的工作室里雕塑,雷诺阿、德加、塞尚已处于创作晚期,马奈早就展出过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们中有人已向东方艺术投来歆羡的目光,而敦煌艺术,正在王道士手上。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当几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塑雕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美的浅笑有点尴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个道士,何不在这里搞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塑雕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听说邻村有几个泥匠,请了来,拌点泥,开始堆塑他的天师和灵官。泥匠说从没干过这种活计,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点意思就成。于是,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道士吐了一口气,谢过几个泥匠,再作下一步筹划。

  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

  三

  1900年5月26日清晨,王道士依然早起,辛辛苦苦地清除着一个洞窟中的积沙。没想到墙壁一震,裂开一条缝,里边似乎还有一个隐藏的洞穴。王道士有点奇怪,急忙把洞穴打开,嗬,满满实实一洞的古物!

  王道士完全不能明白,这天早晨,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一门永久性的学问,将靠着这个洞穴建立。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

  现在,他正衔着旱烟管,趴在洞窟里随手捡翻。他当然看不懂这些东西,只觉得事情有点蹊跷。为何正好我在这儿时墙壁裂缝了呢?或许是神对我的酬劳。趁下次到县城,捡了几个经卷给县长看看,顺便说说这桩奇事。

  县长是个文官,稍稍掂出了事情的分量。不久甘肃学台叶炽昌也知道了,他是金石学家,懂得洞窟的价值,建议藩台把这些文物运到省城保管。但是东西很多,运费不低,官僚们又犹豫了。只有王道士一次次随手取一点出来的文物,在官场上送来送去。

  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中国官员也不是都没有学问,他们也已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翻动出土经卷,推测着书写朝代了。但他们没有那副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件来!”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

  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他们愿意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朝这个刚刚打开的洞窟赶来。他们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外国人直接走到了那个洞窟跟前。洞窟砌了一道砖、上了一把锁,钥匙挂在王道士的裤腰带上。外国人未免有点遗憾,他们万里冲刺的最后一站,没有遇到森严的文物保护官邸,没有碰见冷漠的博物馆馆长,甚至没有遇到看守和门卫,一切的一切,竟是这个肮脏的土道士。他们只得幽默地耸耸肩。

  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品位。原先设想好的种种方案纯属多余,道士要的只是一笔最轻松的小买卖。就像用两枚针换一只鸡,一颗钮扣换一篮青菜。要详细地复述这笔交换帐,也许我的笔会不太沉稳,我只能简略地说: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子银元换取了二十四大箱经卷、三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十大车、六千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三百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五大箱、六百多卷经卷;……

  道士也有过犹豫,怕这样会得罪了神。解除这种犹豫十分简单,那个斯坦因就哄他说,自己十分崇拜唐僧,这次是倒溯着唐僧的脚印,从印度到中国取经来了。好,既然是洋唐僧,那就取走吧,王道士爽快地打开了门。这里不用任何外交辞令,只需要几句现编的童话。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

  没有走向省城,因为老爷早就说过,没有运费。好吧,那就运到伦敦,运到巴黎,运到彼得堡,运到东京。

  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他恭敬地称斯坦因为“司大人讳代诺”,称伯希和为“贝大人讳希和”。他的口袋里有了一些沉甸甸的银元,这是平常化缘时很难得到的。他依依惜别,感谢司大人、贝大人的“布施”。车队已经驶远,他还站在路口。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辙。

  斯坦因他们回到国外,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们的学术报告和探险报告,时时激起如雷的掌声。他们在叙述中常常提到古怪的王道士,让外国听众感到,从这么一个蠢人手中抢救出这笔遗产,是多么重要。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的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

  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出来辩驳为时已晚,我心头只是浮现出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几行诗句,那是他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

  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阴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旷野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

  对于这批学者,这些诗句或许太硬。但我确实想用这种方式,拦住他们的车队。对视着,站立在沙漠里。他们会说,你们无力研究;那么好,先找一个地方,坐下来,比比学问高低。什么都成,就是不能这么悄悄地运走祖先给我们的遗赠。

  我不禁又叹息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我只得送缴当时的京城,运费姑且不计。但当时,洞窟文献不是确也有一批送京的吗?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时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遭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他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1] [2] [3] 下一页  

《道士塔》教案教案 篇13

  张咸竹 东北师大

  【教学目标 】

  1.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2.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

  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

  体会作者处于矛盾心理下悲怆苍凉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文导入  】

  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宗教方面的小知识。在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他们羽化后,一般有两种葬法,一个是坐缸,就是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盛殓遗体。而佛教徒呢,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

  但是在七十余年前,在祖国大西北的佛教胜地——甘肃敦煌,却有一个道士在死后被葬在佛徒使用的塔中。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他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学习这篇《道士塔》。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作者余秋雨,江苏余姚人。是我国当代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作品有文艺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于《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教学进程】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一至三自然段。

  作者在一开篇,就向我们交代了他所要描写的对象是莫高窟门外河对岸的塔群,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塔的呢?(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驰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请同学们看这幅图(教师依据王道士塔图手绘覆钵式塔简图)。塔这个词来源于印度。传说当年有弟子问及释迦牟尼身后之事,佛祖将袈裟叠成四方,铺在下面,又将钵盂倒着扣在袈裟上,又把禅杖立于钵盂之上。后来的佛徒弟子就依照这种形状建塔来保存佛祖的真身舍利。这种塔呢,就被称为“覆钵式塔”。后来这种塔随着佛教的传入也传入了中国,但是由于时间的流逝和我们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覆钵式的塔已经被我们改造成亭台式或楼阁式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形状的塔了。原有的覆钵式的塔到今天只存在于藏传佛教建筑中。作者在莫高窟看到的几座僧人圆寂塔,就是这个样式。今天北京北海的白塔,其型也属于这种覆钵式的塔。

  大多数的塔都已经十分破败了,只有一座塔保存的比较完好,自然引起了作者的兴趣。作者移步向前,发现塔上还有碑文。这不读还罢,一读之下,作者竟然是猛然一惊!作者为什么吃了一惊呢?且看下文。啊!原来“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这个王圆箓究竟有何能耐?能让我们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余秋雨倒吸一口凉气,吃了一惊呢?是他长的青面獠牙的,而且把照片贴在坟墓上,把凑上前去细看的作者吓着了吗?不是,因为“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罪人竟葬于此塔之内,难怪作者要吃了一惊呢!

  “我看过他的照片”,原来作者以前是预览过王圆箓的尊容的,下面就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描述一下作者是怎么描写王道士的。(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老师这里有几张王道士的照片请同学们看一下(教师出示图片)。从照片上看,王道士非常瘦小,长的并不吓人。

  王圆箓是湖北麻城人,他小的时候,因为家乡闹灾荒,不得不随家人远走他乡。曾西行流落于陕西、甘肃等地。后来他入了伍,在肃州(今酒泉)巡防营当了一名兵勇。退伍之后,他又重新回到那种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中了。当时的他是很想有一个正式的社会身份来维持自己的生存的,抛开当时民生凋敝的大环境不谈,仅就他个人条件来说,流离失所穷困潦倒又大字不识身无长物的他也实在是难以找到较好的安身立命的法子。于是他选择了出家当道士。当地一名叫盛道的道长收他做了弟子,给他取了法名:法真。

  王圆箓选择出家这条路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王圆箓在出家前就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其次,虽说当时的社会状况已经糟透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他们生活的越痛苦,他们的精神就越需要有一个慰藉来保证他们不至于崩溃。而宗教呢,无疑是他们能找到的最为廉价的麻醉自己的精神鸦片。由于信徒众多,所以相对来说,僧侣道士等宗教人士的日子还是好过些的。这样看来,王圆箓选择了这条路还是比较明智的。但是也许是他过惯了那种漂泊江湖自由自在的日子,当了道士的他并没有安下心来做一个念经布道的道士,而是继续西行。有一天,他来到了敦煌的三危山下,不禁感叹:“西方极乐世界,其在斯乎!”。于是他便留在了这里,那一年他已经四十七岁了,已近半百的他便再未云游过。

  王道士把持了莫高窟以后,将绝大部分敦煌文物盗卖给外国人。现在全世界共有敦煌文物五万余件,其中大约四万余件在国外。在我国的考古学界里流传着这么一句令人伤心的话:“敦煌在中国,但是敦煌学却在国外。”由于研究材料极其有限,我们的专家想要研究我们的祖宗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毫无疑问,王道士这种卑劣的汉奸行径是令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感到愤恨的!但是,我们能把这种责任完全让他一个人来承担吗?(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

  从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中国文物流失的序幕开始,咱们国家的文物就经受了帝国主义强盗一次更甚一次的劫掠。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对园内四五十处殿堂文物进行了空前洗劫,自康熙以来历代帝王所藏的纯金、镀银、玉雕、铜铸佛像达10万尊以上,自此悉失,圆明园文源阁所藏《四库全书》包括《永乐大典》,被掠到海外。

  接着是1900年八国联军在北京纵兵三日,紫禁城、中海、南海、北海、颐和园全部被劫。自这次浩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宝奇珍,扫地遂尽”,所失“已数十万不止”。

  后来便是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仅以6包劣质石蜡为代价,就从王道士手中换得敦煌藏经洞珍贵写本5大包。1907年3月,斯坦因以约200两银子盗走精美的佛经和绢画上千件,共29箱。此后,斯坦因又第二次来到敦煌,以500两银子换取了570多个名贵手卷。后来的法国人伯希和以500两银子的代价,将藏经洞中的精华悉数盗走,计约6000余卷,10大木箱。1923年秋,美国人华尔纳还将莫高窟12幅精美壁画剥去,同时抢走一尊最为优美的唐代彩塑。

  从这一系列事件来看,我们能够把敦煌文物流失的罪错全加在王道士身上吗?(不能,“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多年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导致封建没落的清王朝在洋枪洋炮面前只能被动挨打,只能坐视列强抢走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能看着自己的伤口流血,却无计可施!

  我们再来看课文的第二部分。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朗读一下这一部分的前两自然段。文章的开头说:“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王道士能够住持莫高窟千佛洞原因是这样的。首先,王道士是千佛洞自西夏年间封洞以来唯一一个认认真真清扫石窟内积沙的人。光是16号洞窟他就掏了近两年的沙子。而且,自打他入住石窟之后,他一直是四处奔波,到处化缘,积攒钱财来清理积沙和修筑他自己的道观。没人管的地方,谁负责就是谁的。第二,当时的敦煌寺院只有两座且都是藏传佛教所属的喇嘛庙。喇嘛们对千佛洞里的所留存的显宗佛教典籍等根本就没太大兴趣。第三,在咱们国家,佛教、道教、儒教三家难分彼此的情况十分多见。就拿咱们学校边上的大佛寺来说,它里面供奉的护法伽蓝神,不是别人,正是被儒家奉为武圣人的关羽关云长。再看大佛寺正堂廊檐上的彩绘,有八件法器,正是道教八仙所使用的。而且,当时的老百姓也基本都是佛道通信,即使是到了今天,我们汉人也经常是拜完了老天爷再求观音菩萨保佑。所以说王道士能够堂而皇之的以道士的身份来管理佛教圣地,在某些方面来看,还是顺理成章的。

  当时的西方的艺术家们正在开创艺术新的时代。而在中国,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正在对连外国艺术家都歆羡的艺术品做什么呢?(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却在卖力的摧毁以往的辉煌,并且自得的让自己的涂鸦作品取而代之。)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下三四两个自然段。大家注意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在臆想王道士毁坏石窟壁画和塑像情景时所使用的语气。时什么语气?大家读出来了吗?(用褒义的词来形容愚蠢错误的行为是什么手法?嘲讽。对王道士无知的所作所为既感到愤怒却又无法发泄。作者在这里用了几个词“认真”“憨厚”“达观”。再看第四段,“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更是对王道士所作所为的绝妙讽刺。)

  我们再来看这一部分的第五自然段,作者面对着王道士所遗存的怪模怪样的几座天师灵官,心中充满了巨大的苦痛。但是,作为后人的他,却又无计可施。那种想为却又无可作为的心理在他内心中不断的冲突升级,作者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才写出这篇文章的。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自己阅读中细心体会。

  第二课时:

  【课文导入  】

  上节课我们说到“憨厚”“达观”的王道士仅是小部分地破坏了敦煌石窟,来做他的新道观的奠基之处。这节课,我们来看一看王道士是怎样一步步走上出卖国宝这条路的。

  【教学进程】

  我们先来看文章的第三部分。大家注意,这里1900年5月26日指的是农历的五月二十六日,也即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换算成阳历,则是1900年6月22日。

  而且藏经洞的发现经过也不是像作者所描述的那样。王道士当初有了一定的资产以后,就寻觅了一个叫杨果的贫困文士来负责庙里的文案事物。杨果在今天16号洞窟的甬道里设案,平时抄抄经文、登记入帐什么的。农历的五月二十六日凌晨,杨某在16号洞窟甬道内的北墙上磕烟袋锅的时候,发现身后的墙壁所发出的声响似乎表明里面是空的。于是他马上告诉了王道士。王道士起身凿开墙壁,果然在里面发现密室,里面堆满了经卷、写本、画幡、等宝物。

  王道士发现了密室藏宝之后,怀着一种邀功请赏和希望能引起官员重视的心态,徒步行走五十里,来到了敦煌县衙,只可惜当时的这位县太爷不学无术,在他眼里,王道士拿来的根本不是什么宝贝,只是一些发黄的纸片子而已。兴冲冲而来王道士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无功而返。又过了两年多,1902年,敦煌来了一个新的县太爷——汪宗翰。这位知县老爷是进士出身,对金石学也有研究。而且又是湖北人。王道士于是又再次来到县衙述说此事,请知县拿主意。汪知县当时立刻带人亲自去莫高窟查看,并带走了几卷经卷。可惜这位汪知县只是空留了两句话:一.藏经洞的东西不要让外人拿走。二.再送些好的到衙门来。满怀希望的王道士再次失望了。可他没有就此甘心,不久之后,他又从藏经洞里挑了两箱经卷,赶着毛驴,单枪匹马,风餐露宿,冒着狼吃土匪抢的危险,行程八百多里,来到了酒泉,这时的王道士已经五十二岁了。在酒泉,他找到了道台廷栋。廷栋是个有学问的人,他仔细的查看了那两箱经卷。但是他既没有从文物的角度来鉴定这些无价之宝,又没有提出什么保护措施。而是从书法的角度入手,他看完那些经卷以后,认为经卷上的字不如他的字好看,大骂一通,就此了事。也就是这个廷栋,他第一个把王道士带来的经卷送给了一个比利时税务官,后来这个比利时人去新疆时又把经卷回送给了新疆的中国官员。几年后,在新疆探险的斯坦因在这个中国官员家里看到了这些经卷,识货的冒险家很快赶到了敦煌,从此正式揭开了藏经洞国宝大流失的序幕。

  其实,从1900年藏经洞被发现到1907年斯坦因来到敦煌的整整七年间,也不是没有官员重视这件事。比如课文里提到的兰州学台叶昌炽知道此事后不仅建议藩台仔细保管,还立即面见当时的陕甘总督请他出资将国宝运到省城。可是这位总督当时正因为兰州修关帝庙钱花多了发愁呢!于是就以缺少运费为由将此事搁置下来,只是下令关闭藏经洞。可是这些事情王道士又怎么能知道呢?

  到了1907年五月,苦苦等了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等来的却是风尘仆仆赶来斯坦因,斯坦因三次拜访王道士而不得见,第一次是因为有庙会,斯坦因觉得不方便;第二次正赶上王道士出门化缘,于是斯坦因就把帐篷扎在那里了;直到五月底第三次来时方才见到。自己送去却得不到重视,而别人眼巴巴赶来用钱来买的巨大反差,不知带给盼了清政府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的是什么样的感觉。

  但是王道士当时并不敢明目张胆的把文物卖给斯坦因。这也是斯坦因几次求见王道士而不得见的原因之一。王道士不敢卖,既有官府已经有过封闭藏经洞的原因,又有害怕报应的想法。这时,正因为自己不通汉语而且长的又和当地人不一样而发愁的斯坦因的师爷——蒋孝琬出面了。

  蒋孝琬是湖南人,可以算得上王道士的半个老乡。久经官场事故的他,一下就看出了王道士的疑虑和难处。他知道王道士担心什么,也知道王道士大字不识一个,更别说分得清道教和佛教的区别了,更知道王道士正极缺钱用来建造他的道观,。所以他给斯坦因出了一个主意:说自己崇拜唐僧。这一招果然很灵,王道士无知地觉得斯坦因西行冒险和唐僧西天取经的确有相似之处。加上斯坦因金钱的作用,蒋师爷的那招更是灵上加灵。只不过当时的王道士还是有点害怕的,因为他当时盗卖给斯坦因的文物都是他自己进洞取出来的,而斯坦因只能在洞外守侯。这一次斯坦因共掠走24箱写本和4箱包扎好的丝绸画卷,而代价只不过是75个银圆。

  人一旦走上下坡路,就会越滑越快。等到一年后法国人伯希和来的时候,王道士不仅仅积极配合,而且还让伯希和自己进洞慢慢挑选。精通汉学的伯希和一次就用五百两白银的价钱挑走了藏经洞最为精华的经卷写本十大车,记六千余卷。

  1909年.伯希和再次来到中国。这一次他为了能更好更多地得到敦煌经卷,特意从他掠走的经卷里挑出一些到北京出示给北京的学者们看,以买好他们。直到此时,北京的学者和大员们才知道敦煌出了无价之宝。当我们的学者们知道敦煌还有部分遗存经卷时,他们力劝朝廷下令命令陕甘总督立刻封存藏经洞,并严禁外国人购买。同时,学部又拨银3000两命令新疆巡抚派人将经卷全部运到京城。然而当时负责押运的官员很不负责,不仅没有装完,而且连个箱子也没准备,而是用草席裹了裹便上路了。而且,已经尝到过甜头的王道士也是早有准备。他在官府来人之前就把比较珍贵的经卷画本给藏了起来。

  按理说,事情至此,也该算有了个结局。然而事实却是敦煌的经卷又开始了一轮新的磨难。当北京电令陕甘总督密封藏经洞又拨款运经的时候,敦煌出了无价之宝已经是人人尽知。从敦煌到京城行程八九千里,沿途所过州县官府如同层层关卡,多如牛毛的大小官员个个雁过拔毛。文物这种东西,在真正的文化人心里是无价之宝,然而在无知贪婪的人眼里,只不过是还没兑换的黄金。一路之上所丢失的经卷至今还是个谜。不过最厉害的还要数负责押运的新疆巡抚何某,他等经卷押送至京城之后,并没有移交学部,而是先拉到自己家,伙同其岳父李某先将里面值钱的经卷挑出来据为己有。而后又怕查出数目不够来不好交代,又把经卷一份撕做两份,两份撕做四份来充数。最后勉强凑了八千多件交了上去。

  到了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华的时候,王道士说过这么一段话:他很后悔当初没有接受斯坦因给他的那一大笔钱把经卷全卖了。以至于经卷后来经历这么大磨难。

  其间在1910年1911年,王道士又先后将敦煌经卷出售给二次来华的斯坦因和俄国人鄂登堡等人。等到经卷出售完毕以后,王道士又纵容美国的华尔纳用化学胶布粘走壁画26幅,劫走塑像数尊。

  至此,王道士盗卖国宝的罪行才算停止。

  听完了整个国宝流失的经过,我们还会觉得王道士是整个事件的唯一责任人吗?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王道士在整个事件里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王道士只不过是整个事件的直接经手人,国宝是他盗卖出国门的,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从他等待官府整整七年却无人问津的情况来看,他并不是真正的元凶巨恶。在那个中华民族饱受蹂躏的年代里,不要说把国宝盗卖给外国强盗,就是连国土和国宝一起送人又有什么稀奇?)

  同学们,如果说王道士是因为无知和愚昧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的话。那么我们再看一下我们通过科举上台有经邦济世之才的官员们在整个事件中都起了什么作用。请同学们朗读一下第三部分的三、四、五自然段并结合老师前面讲的,思考一下。(从王道士第一次面见的县令到后来押送国宝回京的巡抚何某,他们对国宝的漠视程度令人吃惊,无论是嗤之以鼻的廷栋,还是后来负责押送的巡抚,他们要么不把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当回事,要么就从中趁机大捞特捞。失职、渎职司空见惯。他们的不作为时纵容国宝流失,一旦插上一手就大肆的糟蹋起来。在对祖宗遗留物的态度上他们连外国强盗都不如!如果说王道士时那个时代的白痴儿的话,那么这些官员们就是祖先的不肖子孙!)

  在来看那些劫掠我们祖先宝物的强盗,同学们看这一部分的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作者在这里把他们称为学者。请同学们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你觉得他们是学者吗?(是。毕竟他们保存了大量的敦煌宝物,如果不是他们,那些经卷早已被毁了。而且他们是抱着研究的目的来的;不是。无论他们是什么身份,但强盗的行径就是强盗,无论他们带来了什么后果,抱着什么样的目的。)

  我们再来体验一下作者的心境。在第一部分里,作者的心在随着祖国的伤口流血;第二部分,作者面对愚昧无知的王道士发出了乞求般的呐喊:“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作者又不知道究竟自己能让王道士等什么;在这一部分里,作者阻拦强盗们的运输队伍,但是却不敢想象把宝物留在国内的结果会是什么,于是作者只能怒吼:“我好恨!”从这三部分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作者贯穿全文的是一种极其矛盾的心理,他的心境是极其苍凉悲怆的。他想要保护国宝,想要唤醒王道士的无知,想要拦下强盗们的驮队,却最终无能为力,因为那时的中国是不允许他那么做的。但是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的良知又无法使他的内心平静下来。理解了作者的这种心境,我们理解起这篇课文来就会容易的多。

  在高考的语文卷子里,常有这样的社科文出现,如果能够比较准确的抓住作者的思想脉络,那么答起题来就不容易失分了。而要做到这点,只有你去用心去读去理解,当你的心和作者有一种共鸣感的时候,你再依着这种感觉答题就可以了。

  现在我们来看课文的最后一部分,第四节。敦煌的学者们忍辱负重几十年,终于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改写了那句令人伤心的话:“敦煌在中国,但敦煌学却在国外。”可我们的学者们却没有为此而感到轻松。为什么呢?(因为敦煌在中国,只是敦煌这个地方在中国,敦煌所出土的大量国宝还流失海外。虽然它使我们祖先留给我们全世界人的财富,但是它首先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属于自己的土壤中才能真正的焕发出它的光彩!)

  我们的同学都是学艺术的,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都能够成为出色的艺术家。而艺术又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精华的部分,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的民族文化增添更多更美的奇葩,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人生中始终能够坚定不移的用艺术家所应具备的良知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板书设计 】

  道士塔

  余秋雨

  道士

  强盗

  官员

  (手绘王道士塔)

《道士塔》教案教案 篇14

  张咸竹 东北师大

  【教学目标 】

  1.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2.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

  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

  体会作者处于矛盾心理下悲怆苍凉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文导入  】

  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宗教方面的小知识。在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他们羽化后,一般有两种葬法,一个是坐缸,就是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盛殓遗体。而佛教徒呢,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

  但是在七十余年前,在祖国大西北的佛教胜地——甘肃敦煌,却有一个道士在死后被葬在佛徒使用的塔中。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他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学习这篇《道士塔》。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作者余秋雨,江苏余姚人。是我国当代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作品有文艺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于《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教学进程】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一至三自然段。

  作者在一开篇,就向我们交代了他所要描写的对象是莫高窟门外河对岸的塔群,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塔的呢?(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驰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请同学们看这幅图(教师依据王道士塔图手绘覆钵式塔简图)。塔这个词来源于印度。传说当年有弟子问及释迦牟尼身后之事,佛祖将袈裟叠成四方,铺在下面,又将钵盂倒着扣在袈裟上,又把禅杖立于钵盂之上。后来的佛徒弟子就依照这种形状建塔来保存佛祖的真身舍利。这种塔呢,就被称为“覆钵式塔”。后来这种塔随着佛教的传入也传入了中国,但是由于时间的流逝和我们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覆钵式的塔已经被我们改造成亭台式或楼阁式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形状的塔了。原有的覆钵式的塔到今天只存在于藏传佛教建筑中。作者在莫高窟看到的几座僧人圆寂塔,就是这个样式。今天北京北海的白塔,其型也属于这种覆钵式的塔。

  大多数的塔都已经十分破败了,只有一座塔保存的比较完好,自然引起了作者的兴趣。作者移步向前,发现塔上还有碑文。这不读还罢,一读之下,作者竟然是猛然一惊!作者为什么吃了一惊呢?且看下文。啊!原来“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这个王圆箓究竟有何能耐?能让我们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余秋雨倒吸一口凉气,吃了一惊呢?是他长的青面獠牙的,而且把照片贴在坟墓上,把凑上前去细看的作者吓着了吗?不是,因为“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罪人竟葬于此塔之内,难怪作者要吃了一惊呢!

  “我看过他的照片”,原来作者以前是预览过王圆箓的尊容的,下面就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描述一下作者是怎么描写王道士的。(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老师这里有几张王道士的照片请同学们看一下(教师出示图片)。从照片上看,王道士非常瘦小,长的并不吓人。

  王圆箓是湖北麻城人,他小的时候,因为家乡闹灾荒,不得不随家人远走他乡。曾西行流落于陕西、甘肃等地。后来他入了伍,在肃州(今酒泉)巡防营当了一名兵勇。退伍之后,他又重新回到那种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中了。当时的他是很想有一个正式的社会身份来维持自己的生存的,抛开当时民生凋敝的大环境不谈,仅就他个人条件来说,流离失所穷困潦倒又大字不识身无长物的他也实在是难以找到较好的安身立命的法子。于是他选择了出家当道士。当地一名叫盛道的道长收他做了弟子,给他取了法名:法真。

  王圆箓选择出家这条路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王圆箓在出家前就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其次,虽说当时的社会状况已经糟透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他们生活的越痛苦,他们的精神就越需要有一个慰藉来保证他们不至于崩溃。而宗教呢,无疑是他们能找到的最为廉价的麻醉自己的精神鸦片。由于信徒众多,所以相对来说,僧侣道士等宗教人士的日子还是好过些的。这样看来,王圆箓选择了这条路还是比较明智的。但是也许是他过惯了那种漂泊江湖自由自在的日子,当了道士的他并没有安下心来做一个念经布道的道士,而是继续西行。有一天,他来到了敦煌的三危山下,不禁感叹:“西方极乐世界,其在斯乎!”。于是他便留在了这里,那一年他已经四十七岁了,已近半百的他便再未云游过。

  王道士把持了莫高窟以后,将绝大部分敦煌文物盗卖给外国人。现在全世界共有敦煌文物五万余件,其中大约四万余件在国外。在我国的考古学界里流传着这么一句令人伤心的话:“敦煌在中国,但是敦煌学却在国外。”由于研究材料极其有限,我们的专家想要研究我们的祖宗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毫无疑问,王道士这种卑劣的汉奸行径是令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感到愤恨的!但是,我们能把这种责任完全让他一个人来承担吗?(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

  从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中国文物流失的序幕开始,咱们国家的文物就经受了帝国主义强盗一次更甚一次的劫掠。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对园内四五十处殿堂文物进行了空前洗劫,自康熙以来历代帝王所藏的纯金、镀银、玉雕、铜铸佛像达10万尊以上,自此悉失,圆明园文源阁所藏《四库全书》包括《永乐大典》,被掠到海外。

  接着是1900年八国联军在北京纵兵三日,紫禁城、中海、南海、北海、颐和园全部被劫。自这次浩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宝奇珍,扫地遂尽”,所失“已数十万不止”。

  后来便是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仅以6包劣质石蜡为代价,就从王道士手中换得敦煌藏经洞珍贵写本5大包。1907年3月,斯坦因以约200两银子盗走精美的佛经和绢画上千件,共29箱。此后,斯坦因又第二次来到敦煌,以500两银子换取了570多个名贵手卷。后来的法国人伯希和以500两银子的代价,将藏经洞中的精华悉数盗走,计约6000余卷,10大木箱。1923年秋,美国人华尔纳还将莫高窟12幅精美壁画剥去,同时抢走一尊最为优美的唐代彩塑。

  从这一系列事件来看,我们能够把敦煌文物流失的罪错全加在王道士身上吗?(不能,“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多年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导致封建没落的清王朝在洋枪洋炮面前只能被动挨打,只能坐视列强抢走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能看着自己的伤口流血,却无计可施!

  我们再来看课文的第二部分。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朗读一下这一部分的前两自然段。文章的开头说:“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王道士能够住持莫高窟千佛洞原因是这样的。首先,王道士是千佛洞自西夏年间封洞以来唯一一个认认真真清扫石窟内积沙的人。光是16号洞窟他就掏了近两年的沙子。而且,自打他入住石窟之后,他一直是四处奔波,到处化缘,积攒钱财来清理积沙和修筑他自己的道观。没人管的地方,谁负责就是谁的。第二,当时的敦煌寺院只有两座且都是藏传佛教所属的喇嘛庙。喇嘛们对千佛洞里的所留存的显宗佛教典籍等根本就没太大兴趣。第三,在咱们国家,佛教、道教、儒教三家难分彼此的情况十分多见。就拿咱们学校边上的大佛寺来说,它里面供奉的护法伽蓝神,不是别人,正是被儒家奉为武圣人的关羽关云长。再看大佛寺正堂廊檐上的彩绘,有八件法器,正是道教八仙所使用的。而且,当时的老百姓也基本都是佛道通信,即使是到了今天,我们汉人也经常是拜完了老天爷再求观音菩萨保佑。所以说王道士能够堂而皇之的以道士的身份来管理佛教圣地,在某些方面来看,还是顺理成章的。

  当时的西方的艺术家们正在开创艺术新的时代。而在中国,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正在对连外国艺术家都歆羡的艺术品做什么呢?(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却在卖力的摧毁以往的辉煌,并且自得的让自己的涂鸦作品取而代之。)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下三四两个自然段。大家注意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在臆想王道士毁坏石窟壁画和塑像情景时所使用的语气。时什么语气?大家读出来了吗?(用褒义的词来形容愚蠢错误的行为是什么手法?嘲讽。对王道士无知的所作所为既感到愤怒却又无法发泄。作者在这里用了几个词“认真”“憨厚”“达观”。再看第四段,“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更是对王道士所作所为的绝妙讽刺。)

  我们再来看这一部分的第五自然段,作者面对着王道士所遗存的怪模怪样的几座天师灵官,心中充满了巨大的苦痛。但是,作为后人的他,却又无计可施。那种想为却又无可作为的心理在他内心中不断的冲突升级,作者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才写出这篇文章的。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自己阅读中细心体会。

  第二课时:

  【课文导入  】

  上节课我们说到“憨厚”“达观”的王道士仅是小部分地破坏了敦煌石窟,来做他的新道观的奠基之处。这节课,我们来看一看王道士是怎样一步步走上出卖国宝这条路的。

  【教学进程】

  我们先来看文章的第三部分。大家注意,这里1900年5月26日指的是农历的五月二十六日,也即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换算成阳历,则是1900年6月22日。

  而且藏经洞的发现经过也不是像作者所描述的那样。王道士当初有了一定的资产以后,就寻觅了一个叫杨果的贫困文士来负责庙里的文案事物。杨果在今天16号洞窟的甬道里设案,平时抄抄经文、登记入帐什么的。农历的五月二十六日凌晨,杨某在16号洞窟甬道内的北墙上磕烟袋锅的时候,发现身后的墙壁所发出的声响似乎表明里面是空的。于是他马上告诉了王道士。王道士起身凿开墙壁,果然在里面发现密室,里面堆满了经卷、写本、画幡、等宝物。

  王道士发现了密室藏宝之后,怀着一种邀功请赏和希望能引起官员重视的心态,徒步行走五十里,来到了敦煌县衙,只可惜当时的这位县太爷不学无术,在他眼里,王道士拿来的根本不是什么宝贝,只是一些发黄的纸片子而已。兴冲冲而来王道士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无功而返。又过了两年多,1902年,敦煌来了一个新的县太爷——汪宗翰。这位知县老爷是进士出身,对金石学也有研究。而且又是湖北人。王道士于是又再次来到县衙述说此事,请知县拿主意。汪知县当时立刻带人亲自去莫高窟查看,并带走了几卷经卷。可惜这位汪知县只是空留了两句话:一.藏经洞的东西不要让外人拿走。二.再送些好的到衙门来。满怀希望的王道士再次失望了。可他没有就此甘心,不久之后,他又从藏经洞里挑了两箱经卷,赶着毛驴,单枪匹马,风餐露宿,冒着狼吃土匪抢的危险,行程八百多里,来到了酒泉,这时的王道士已经五十二岁了。在酒泉,他找到了道台廷栋。廷栋是个有学问的人,他仔细的查看了那两箱经卷。但是他既没有从文物的角度来鉴定这些无价之宝,又没有提出什么保护措施。而是从书法的角度入手,他看完那些经卷以后,认为经卷上的字不如他的字好看,大骂一通,就此了事。也就是这个廷栋,他第一个把王道士带来的经卷送给了一个比利时税务官,后来这个比利时人去新疆时又把经卷回送给了新疆的中国官员。几年后,在新疆探险的斯坦因在这个中国官员家里看到了这些经卷,识货的冒险家很快赶到了敦煌,从此正式揭开了藏经洞国宝大流失的序幕。

  其实,从1900年藏经洞被发现到1907年斯坦因来到敦煌的整整七年间,也不是没有官员重视这件事。比如课文里提到的兰州学台叶昌炽知道此事后不仅建议藩台仔细保管,还立即面见当时的陕甘总督请他出资将国宝运到省城。可是这位总督当时正因为兰州修关帝庙钱花多了发愁呢!于是就以缺少运费为由将此事搁置下来,只是下令关闭藏经洞。可是这些事情王道士又怎么能知道呢?

  到了1907年五月,苦苦等了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等来的却是风尘仆仆赶来斯坦因,斯坦因三次拜访王道士而不得见,第一次是因为有庙会,斯坦因觉得不方便;第二次正赶上王道士出门化缘,于是斯坦因就把帐篷扎在那里了;直到五月底第三次来时方才见到。自己送去却得不到重视,而别人眼巴巴赶来用钱来买的巨大反差,不知带给盼了清政府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的是什么样的感觉。

  但是王道士当时并不敢明目张胆的把文物卖给斯坦因。这也是斯坦因几次求见王道士而不得见的原因之一。王道士不敢卖,既有官府已经有过封闭藏经洞的原因,又有害怕报应的想法。这时,正因为自己不通汉语而且长的又和当地人不一样而发愁的斯坦因的师爷——蒋孝琬出面了。

  蒋孝琬是湖南人,可以算得上王道士的半个老乡。久经官场事故的他,一下就看出了王道士的疑虑和难处。他知道王道士担心什么,也知道王道士大字不识一个,更别说分得清道教和佛教的区别了,更知道王道士正极缺钱用来建造他的道观,。所以他给斯坦因出了一个主意:说自己崇拜唐僧。这一招果然很灵,王道士无知地觉得斯坦因西行冒险和唐僧西天取经的确有相似之处。加上斯坦因金钱的作用,蒋师爷的那招更是灵上加灵。只不过当时的王道士还是有点害怕的,因为他当时盗卖给斯坦因的文物都是他自己进洞取出来的,而斯坦因只能在洞外守侯。这一次斯坦因共掠走24箱写本和4箱包扎好的丝绸画卷,而代价只不过是75个银圆。

  人一旦走上下坡路,就会越滑越快。等到一年后法国人伯希和来的时候,王道士不仅仅积极配合,而且还让伯希和自己进洞慢慢挑选。精通汉学的伯希和一次就用五百两白银的价钱挑走了藏经洞最为精华的经卷写本十大车,记六千余卷。

  1909年.伯希和再次来到中国。这一次他为了能更好更多地得到敦煌经卷,特意从他掠走的经卷里挑出一些到北京出示给北京的学者们看,以买好他们。直到此时,北京的学者和大员们才知道敦煌出了无价之宝。当我们的学者们知道敦煌还有部分遗存经卷时,他们力劝朝廷下令命令陕甘总督立刻封存藏经洞,并严禁外国人购买。同时,学部又拨银3000两命令新疆巡抚派人将经卷全部运到京城。然而当时负责押运的官员很不负责,不仅没有装完,而且连个箱子也没准备,而是用草席裹了裹便上路了。而且,已经尝到过甜头的王道士也是早有准备。他在官府来人之前就把比较珍贵的经卷画本给藏了起来。

  按理说,事情至此,也该算有了个结局。然而事实却是敦煌的经卷又开始了一轮新的磨难。当北京电令陕甘总督密封藏经洞又拨款运经的时候,敦煌出了无价之宝已经是人人尽知。从敦煌到京城行程八九千里,沿途所过州县官府如同层层关卡,多如牛毛的大小官员个个雁过拔毛。文物这种东西,在真正的文化人心里是无价之宝,然而在无知贪婪的人眼里,只不过是还没兑换的黄金。一路之上所丢失的经卷至今还是个谜。不过最厉害的还要数负责押运的新疆巡抚何某,他等经卷押送至京城之后,并没有移交学部,而是先拉到自己家,伙同其岳父李某先将里面值钱的经卷挑出来据为己有。而后又怕查出数目不够来不好交代,又把经卷一份撕做两份,两份撕做四份来充数。最后勉强凑了八千多件交了上去。

  到了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华的时候,王道士说过这么一段话:他很后悔当初没有接受斯坦因给他的那一大笔钱把经卷全卖了。以至于经卷后来经历这么大磨难。

  其间在1910年1911年,王道士又先后将敦煌经卷出售给二次来华的斯坦因和俄国人鄂登堡等人。等到经卷出售完毕以后,王道士又纵容美国的华尔纳用化学胶布粘走壁画26幅,劫走塑像数尊。

  至此,王道士盗卖国宝的罪行才算停止。

  听完了整个国宝流失的经过,我们还会觉得王道士是整个事件的唯一责任人吗?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王道士在整个事件里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王道士只不过是整个事件的直接经手人,国宝是他盗卖出国门的,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从他等待官府整整七年却无人问津的情况来看,他并不是真正的元凶巨恶。在那个中华民族饱受蹂躏的年代里,不要说把国宝盗卖给外国强盗,就是连国土和国宝一起送人又有什么稀奇?)

  同学们,如果说王道士是因为无知和愚昧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的话。那么我们再看一下我们通过科举上台有经邦济世之才的官员们在整个事件中都起了什么作用。请同学们朗读一下第三部分的三、四、五自然段并结合老师前面讲的,思考一下。(从王道士第一次面见的县令到后来押送国宝回京的巡抚何某,他们对国宝的漠视程度令人吃惊,无论是嗤之以鼻的廷栋,还是后来负责押送的巡抚,他们要么不把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当回事,要么就从中趁机大捞特捞。失职、渎职司空见惯。他们的不作为时纵容国宝流失,一旦插上一手就大肆的糟蹋起来。在对祖宗遗留物的态度上他们连外国强盗都不如!如果说王道士时那个时代的白痴儿的话,那么这些官员们就是祖先的不肖子孙!)

  在来看那些劫掠我们祖先宝物的强盗,同学们看这一部分的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作者在这里把他们称为学者。请同学们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你觉得他们是学者吗?(是。毕竟他们保存了大量的敦煌宝物,如果不是他们,那些经卷早已被毁了。而且他们是抱着研究的目的来的;不是。无论他们是什么身份,但强盗的行径就是强盗,无论他们带来了什么后果,抱着什么样的目的。)

  我们再来体验一下作者的心境。在第一部分里,作者的心在随着祖国的伤口流血;第二部分,作者面对愚昧无知的王道士发出了乞求般的呐喊:“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作者又不知道究竟自己能让王道士等什么;在这一部分里,作者阻拦强盗们的运输队伍,但是却不敢想象把宝物留在国内的结果会是什么,于是作者只能怒吼:“我好恨!”从这三部分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作者贯穿全文的是一种极其矛盾的心理,他的心境是极其苍凉悲怆的。他想要保护国宝,想要唤醒王道士的无知,想要拦下强盗们的驮队,却最终无能为力,因为那时的中国是不允许他那么做的。但是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的良知又无法使他的内心平静下来。理解了作者的这种心境,我们理解起这篇课文来就会容易的多。

  在高考的语文卷子里,常有这样的社科文出现,如果能够比较准确的抓住作者的思想脉络,那么答起题来就不容易失分了。而要做到这点,只有你去用心去读去理解,当你的心和作者有一种共鸣感的时候,你再依着这种感觉答题就可以了。

  现在我们来看课文的最后一部分,第四节。敦煌的学者们忍辱负重几十年,终于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改写了那句令人伤心的话:“敦煌在中国,但敦煌学却在国外。”可我们的学者们却没有为此而感到轻松。为什么呢?(因为敦煌在中国,只是敦煌这个地方在中国,敦煌所出土的大量国宝还流失海外。虽然它使我们祖先留给我们全世界人的财富,但是它首先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属于自己的土壤中才能真正的焕发出它的光彩!)

  我们的同学都是学艺术的,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都能够成为出色的艺术家。而艺术又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精华的部分,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的民族文化增添更多更美的奇葩,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人生中始终能够坚定不移的用艺术家所应具备的良知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板书设计 】

  道士塔

  余秋雨

  道士

  强盗

  官员

  (手绘王道士塔)

  [1]

《道士塔》教案教案 篇15

  道  士  塔

  余秋雨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整体把握文章各部分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师生查阅有关资料并进行交流,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朗读课文,对文章形成整体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具体了解中国现代史,初步理解作者愤懑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难点 ]

  理解作者愤懑的情感。

  [媒体设计]

  计算机或幻灯机和录音机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导入  

  我们谈起中国屈辱的现代史,总是对列强产生切齿的痛恨,因为他们曾践踏我们的家园,曾欺凌我们的人民,曾侵占我们的经济,曾掠夺我们的文化……时至今日,我们似乎应该痛定思痛了,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一文,就是从文化人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所遭受的灾难进行了剖析。

  二、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出生,浙江余姚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中国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戏剧理论史稿》,在出版后次年即获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戏剧审美心理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因《行者无疆》获得2002年度中国台湾白金作家奖。

  三、关于敦煌

  师生查阅资料,关在课堂进行交流。(材料附后)

  四、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⑴找出作者批判的对象。

  王圆箓、中国的官员、外国侵略者

  ⑵试概括各部分大意。

  ㈠圆箓其人。

  ㈡道士宅院。

  ㈢敦煌劫难。

  ㈣专家之恨。

  2、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⑴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评议的历史事实。

  ⑵选取你感兴趣的段落作深入研读,并把你的感受说给同学们听。

  3、师生同共同明确敦煌文物的遗失情况:

  ⑴1900年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内藏写经、文书等文物4万多件。

  ⑵1907年英国斯坦因掠走写本、文书24箱,绘、绣佛画5箱。

  ⑶1914年斯坦因再次掠走写本5箱。

  ⑷1908年法国伯希和掠走精品5000件。

  ⑸1911年日本橘瑞超、吉川小一郎掠走约600件经卷。

  ⑹1914年俄国奥尔登堡掠走一批经卷,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⑺1924年美国华尔纳粘揭盗壁画26块。

  五、课堂小结

  经过这节课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敦煌莫高窟的基本情况、王圆箓和莫高窟的关系、莫高窟被劫经过,这是课文的史实部分。作者对这些内容的叙述没有一气说完,而是根据不同需要将其切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小集体,彼此相连又各具独立性,随叙述的展开,不断推进感情的深化。可见,作者的感情、观点才是文章的关键所在——这是我们下节课要重点研讨的内容。

  作业 布置

  巩固作业 :熟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预习作业 :根据课后练习二,品味文章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  书  设  计

  道士塔

  余秋雨

  一、作者简介        二、关于敦煌           三、课文感知

  ㈠圆箓其人。

  (课件)             (课件)              ㈡道士宅院。

  ㈢敦煌劫难。

  ㈣专家之恨。

《道士塔》教案教案 篇16

  永嘉中学 陈海光

  一、目标:

  1、 把握王道士这一形象,体味“他只是错步向前的小丑”的评价。

  2、 感受“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感受作者复杂的心态,进而感受一种民族的耻辱之痛,一种文人的无奈之痛,一种近乎自欺欺人的希望之痛。

  二、过程:

  (一)、 导入  :

  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

  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据说是上一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的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走进他的《道士塔》,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

  (二)、本文涉及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处于事件旋涡的王道士,一个是处于边缘但感同身受的余秋雨。

  先让我们来看王道士。

  1、 王道士的所作所为:(速读课文,找)

  a、 粉刷壁画(第二节第3段)

  b、 砸碎塑雕(第二节第4段)

  c、 出卖文物(第三节6-11段)

  d、 报送官员 (第三节前部分)

  2、对于这样的王道士,你作何评价?有何根据?(跟着学生的鼻子走)

  (幼稚、愚昧、卖国、无知、小丑、罪人、走运、受害者……)

  (这里,就可以抓住走运和受害者加以挖掘,学生的讨论可能会涉及到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而不是王道士一个人的过错等主题性的内容……)

  3、对他,余秋雨先生是怎样评价的?

  a、 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b、 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

  c、 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初读(学生很冷漠)

  再自由读,读出什么感情?(谴责、嘲讽、同情……)

  齐读,要有点不同,要有味道。

  (三)、由“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中的“只是、小丑”,

  探讨“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1、悲剧是怎样造成的?(朗读讨论第三节的4、5、6三段,感觉官僚的所做所为,感受和欧美学者的差别,)

  2、为什么说他只是小丑?

  (对于整个悲剧,王道士是偶然,也是必然,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剧!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这里,不仅是文物的流失,而是知道是文物,是宝贝,却不知道珍惜,是典型的自作孽,诚如郁达夫悼念鲁迅时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这话用这里也是可以的。)

  (四)、 面对这样的悲剧,面对这样的王道士,余秋雨的心理是怎样的?请大家划出你认为最能表现秋雨感情的语句,读读,并用:

  “我看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余秋雨”加以表达,简单地阐明理由。

  可能有:

  (这是一个痛苦不已的、矛盾的、愤怒的、理智的、近乎自欺欺人的、无奈的、字字带血,句句含泪的……)

  (如果可以,要引导学生体会末节光明背后的伤感与痛楚,扬眉吐气背后的耻辱与愤懑,那是文人的一种近乎自欺欺人的希望之痛啊)

  (五)、 作业 :

  感受余秋雨

  板书:(空白处补充学生的看法)

  王 同情 讽刺 余

  道 秋

  士 谴责 嘲笑 雨

  作者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