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伶官传序》教案(精选17篇)

《伶官传序》教案(精选17篇)


《伶官传序》教案(精选17篇)

《伶官传序》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

  1.   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其用法:

  2.   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

  3.   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

  教学重点:

  1.   文中的关健字、词、句:

  2.   文章的议论思路。

  教学步骤 :

  1.   导入  新课

  1.   学生:说出“唐宋八大家”的名字。学生或教师作出评判。

  2.   学生:举出已学过的欧阳修的课文名。

  参考:《醉翁亭记》

  3、 教师:如果说《醉翁亭记》通过写醉翁亭的秀丽风光,通过勾勒太守与种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的话,那么,《伶官传序》则是通过写后唐庄宗接受和执行其父遗命等一串故事,通过总结宠信伶人这一教训,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板书标题)

  说明:

  激发兴趣,勾起回忆,通过比较,引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一)

  1.   朗读课文:学生朗读,教师正音。

  2.   分组竞赛: 解释个别字义,说明特殊用法。 (幻灯)

  字:原——推究 约——订立盟约

  函——用盒装 本——考察

  乃——你 其——一定

  词:伶人——乐工

  人事——人的作用

  句:盛以锦囊——状语后置

  告以成功——状语后置

  身死国灭——表被动

  3.   互相研讨:共同翻译全文,教师注意答疑。

  (二)

  1.   思考: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学生答)

  答案: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板书)

  说话:用现代汉语表述这一中心论点。要求 简洁明了。(学生说)

  提示:参照课文注释。

  答案:盛衰成败,由于人事。(板书)

  2、 思考: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论据?怎样过渡到分析中去的?(学生答)

  参考答案:(教师引导、评述)

  论据: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史实。

  过渡:文中“原庄宗之所以……可以知之矣”这一句。

  3、 学生说话:简述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

  教师总结并板书:(见下)

  恪遵父命

  得—— ——成则由人

  终于报仇

  一改初衷

  失—— ——败也由人

  由胜而败

  4、 思考:从论证角度上考虑,作者采取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案:正反对比。(板书)

  5、 思考:作者从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中得到了怎样了结论?

  参考:A“皆自于人。”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C“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板书)

  学生:用现代汉语将作者的这些结论再说一遍。

  教师:注意纠正错误。

  6、 教师归纳:本文在论证结构上有一条严谨的思维线索,它按照“提出论点——例证分析——得出结论”的方式进行议论,显得中心突出,结构严谨。(板书)

  7、 思考:处于北宋中叶的欧阳修,为何要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

  学生:回答。

  参考:以古喻今,告诫当时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的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于表面的繁荣。(板书)

  注意: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说出上面两个成语

  字、词、句是关键,必须首先予以解决。

  通过竞赛,更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首先让学生理清文章的纲。

  把握文体特点,掌握论据。

  了解内容,弄清史实,得出观点。

  明确论证方法。

  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落实字词的理解。

  明白文章的思路,学会严谨的论证。

  进一步了解作者写作意图。

  让学生灵活运用成语。3.  

  课堂延伸

  1.   思考:你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从庄宗这一史实和作者这篇文章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

  参考答案: a:小事不小

  b:玩物丧志

  c:事在人为

  d:以古为镜

  e:……

  (板书)

  2、 总结:古人说得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我们要谨记“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再重复古人的悲剧!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3.   课后作业 

  1.   记住刚才老师点出的关键字、词。

  2.   掌握课文中特殊的文言句式。

  3.   完成思考和练习。

  巩固课堂所学。

  课外自学。

  终于报仇

  (正)

  虽曰天命 忧劳可以兴国

  岂非人事 逸豫可以亡身

  盛衰成败 祸患积于忽微

  由于人事 智勇困于所溺

  一改初衷

  (论点) 失 败也由人 (结论)

  由胜而败

  (反)

  (例证)

  目的:居安思危,防微杜渐

  启发:小事不小

  玩物丧志

  事在人为

  以古为镜

  ……

  [1]

《伶官传序》教案 篇2

  江苏省金湖中学 梁万年

  ★★★★ 观点鲜明,论题突出,说理有力,条理分明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第二段追述晋王的遗命和唐庄宗如何接受和执行晋王的遗命。

  第三段把唐庄宗的盛和衰情况作对比,说明他事业的成败在于人为。

  第四段具体指出唐庄宗身死国灭的原因,并推广一层,为后世戒。

  ★★★★ 对比的手法和情感强烈的句式

  文章用对比手法和情感强烈的句式,写出盛衰、成败两个方面。“方其……可谓壮哉!”“及……何其衰也!”两个感叹句,用词不同,却包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壮哉,在赞叹中有轻蔑;衰也,在惋惜中有谴责,都表达了作者对这件历史事实的鲜明的观点。接着又用“岂……欤?”和“抑……欤?”反诘语气的选择复句强调后者,说明成败之事“皆自于人”的道理。文章感情充沛,语言寓于变化,长句短句错落得体,多用短句,干脆有力,读起来朗朗上口。结尾处,既是全文的总结,又是格言式的警句,给人以启示。

  ★★★★ 字词部分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函梁君臣之首 函,名词作动词,用木匣子装

  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名词作动词,考究

  忧劳可以兴国 兴,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兴盛

  逸豫可以亡身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丧亡

  而告以成功 成功,形容词用作名词,成功的消息

  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形容词用作名词,细微的事情

  系燕父子 系jì 捆绑

  ★★★★ 欧阳修诗词名句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宵佳节,情侣相会,无论情还是景,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2、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不仅写行人越走越远,还写出了情思离愁越来越长,使人有怅然若失之感。

  3、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天的风吹着竹叶,发出哗哗的响声,思妇长夜不眠,听着这些声音,便产生了离愁别苦。拟人化的手法,触景生情之笔。

  作者邮箱:

  [1]

《伶官传序》教案 篇3

  邱龙涛

  教学目标 :

  1、德育目标: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知识目标:A掌握实词:原,恨,其,乃,纳,何其,函 组 告,抑,忽微,逸豫。

  B、多义词:与,归,易,告。

  C、虚词:于,为,

  D、词类活用:兴,亡身,函梁,夜呼,东出,

  F、古今异义:至于

  3、能力目标:A筛选主要观点,论据,论证的信息能力

  B、掌握词类活用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1、词类活用

  2、课文第三段。

  教学难点 :对名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

  学法:学生学会积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时: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导入  。2、简介背景:五代史(放入文中介绍)。3、简介作者:欧阳修。4、阅读课文。5、讲析课文,重点第三段,着重体味语气。6、拓展练习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导入  :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三位文学家的作品,苏洵、苏轼、王安石,今天我们学习欧阳修的作品,《伶官传序》。欧阳修不但是文学家,他还是一位史学家。他著有两部史书,一部是与人合编的《新唐书》,一部是《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今天我们学习《新五代史》中《伶官传》。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本文 “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对本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品味一下这篇文章。

  二、释题:

  师:伶,乐工,艺人。伶官,乐工作了官。《伶官传》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封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官出入朝廷,作威作福,使朝政日坏,后发生暴乱,伶官郭从谦带人围困庄宗并将他乱箭射死,李克用谪亲子孙全被诛杀。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史实而写的序。

  三、 范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3分钟)

  要求: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思考本文体裁。

  学生质疑。师答疑,或请学习较好的学生帮助答疑。

  四、 讲析课文:

  (一) 通过刚才的阅读,请同学们判断一下本文的体裁?

  本文是一篇史论。

  (二)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用课文的原话回答。

  明确: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或答“忧劳……”

  问:找学生翻译此句。

  用现代汉语概括这一句话。

  明确:盛衰在于人事。

  (三)由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可以推知本文将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作者立论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例证法“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A、概括:庄宗李存勖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

  强调: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

  B、如果我们不看下文,推想一下作者接下来应该写什么内宾呢?

  明确:写庄宗如何得天下,写庄宗如何失天下的内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果写的。

  (四)读课文二三段及注释,筛选下列信息:

  师:庄宗李存勖父亲晋王李克用去世时是908年,课下注释中还有三处时间912年,923年,926年,参看注释,回答,在这几年里,在李存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话概括。(边讲边译,将翻译融入讲析中)

  明确:

  908年,“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受三矢,继父遗命。三支箭分别代表他的三个仇敌,一个是梁,一个是燕,一个是契丹。

  912年,灭燕,“系燕父子以组。”

  923年,灭梁,“函梁君臣之首”,建立后唐。翻译,强调“函”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用木匣子装……” 926年,后唐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五)师: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有三年,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

  并翻译。强调“兴”“亡”使动用法。

  (六)课文是如何表现他的“忧劳”的呢?

  明确:“其后用兵则遗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A问:为什么每次出师征战都要“负而前驱”,用三支箭激励自己,表明其复报的决心和意志。

  B师问:这段记叙写得较细,有何作用?

  明确:目的是说他的成功与其不断的努力分不开。那么这里突出强调了“人事”的作用。

  (八)这一极盛到极衰,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对比的论证方法。

  A找出课文中运用对比进行论证的部分。

  明确:第三段的前两个大句子,和第四段开头两个句子。

  B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一扬一抑的写法。读出语气,一赞一叹。

  (九)由这一极盛到极衰,作者在感叹之余发出这样的疑问:“岂得之难而失之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此句话是什么意思?翻译。

  前一句是反问句,意思与字面相反,意为“不是得之难而失之易”。重点句是哪句呢?第二句,意为“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回应论点。强调“抑”,“本”字义。

  此句为对句,又用了正反对比,句式工整,读之有节奏感。

  (十)小结:作者采用对比论证(极盛与极衰)和例证法(李存勖的成败)。

  (十一)学生齐读第四段,第四段进一步论证了论点。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哉?”翻译。结尾一句,以问句结束有何作用?

  明确:引人深思,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的治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启发人们通过历史看到现实,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

  五、总结:

  全文围绕“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句来谈,因此这句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六、 文是从序文的角度命题的,《六国论》《过秦论》是从史论的角度命题的,如果也从史论的角度给本文命题,而且也有一个“论”字,怎样改好?

  如:《兴亡论》等。

  七、品语言并读课文。

  本文的语言最突出的特色是抑扬顿挫的笔法。以第三段为例,本段文字句式上有问句,有叹句,有骈句,有散句,有长句,有短句,读起来就有了抑扬顿挫的效果。从内容上看前一个大句子写的是“盛”后一个大句子写的是“衰”,读是注意语气。 问句读上扬调,叹句读下降调。

  并做示范性诵读。教师给予补充纠正。

  背诵第三段。

  板书设计 :(投影片二)

  时间 事件 道理

  盛衰之理 盛(得) 908年 接受三矢,继父遗志 忧劳可以兴国

  在于人事

  (论点) 912年 系燕父子以组

  923年 函梁君臣之首

  衰(失) 926年 身死国灭 逸豫可以亡身

  历史教训:“夫祸患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哉?”

  “兴亡规律”。

  即是“规律”,就要用事实来检验它看是否正确:(教师提示学生讨论回答)

  庄宗:忧劳则兴,逸豫则亡;

  秦: 仁政则兴,暴政则亡;

  六国:抗秦则兴,赂秦则亡;

  项羽:重贤则兴,寡谋则亡;

  学生:勤奋则兴,懒惰则亡。

  可见,一个人的兴亡、得失、成败,与天命神灵无关,关键在自己,事在人为。这也是“兴亡规律”带给我们的启示,希望同学们用这一“规律”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

《伶官传序》教案 篇4

  【目的要求】

  1.学习文中的一些实词、虚词。理解句意、文意。

  2.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的含义。

  【文言基础知识】

  1.字词解析

  ①注音释义

  系燕父子(系jì,捆绑。)

  仇雠已灭(雠chóu,同“仇”。)

  乱者四应(应yìng,应和(hé))

  盛衰之理(盛shèng,兴盛。)

  盛以锦囊(盛chéng,装。)

  ②词性活用

  函梁君臣之首(木匣→用木匣封装。名词作状语)

  一夫夜呼(在夜里。名词作状语)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使国兴,使身亡。动词的使动用法。)

  ③一词多义

  【原】

  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当“泉”讲,用的是本义。《祭妹文》)

  武夫力而拘诸原(原野。《殽之战》)

  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原来。《治平篇》)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推究,探求。)

  【微】

  微行入古寺(隐蔽身份,这是本义。《左忠毅公逸事》)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极小的。《采草药》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

  其文约,其辞微(微妙,深奥《屈原列传》)

  恨晨光之熹微(微弱。《归去来兮辞》)

  微指左公处(暗暗地《左忠毅公逸事》)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如果没有。《荆轲刺秦王》)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不是。《岳阳楼记》)

  【告】

  迁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上报,报告)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告诉,陈述《鸿门宴》)

  自告奋勇(表示,表明)

  【盛】读shèng

  盛衰之理(强盛、兴盛)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丰盛。《滕王阁序》)

  其意气之盛(盛大,雄壮)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职位高。《师说》)

  读chéng

  盛以锦囊(装。)

  2.难词句解析

  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理:道理,此处可理解为原因。事:做。人事:可理解为“人为”。岂……哉:难道不是……吗?此处是用反语问句的形式来抒发感叹。

  译作:兴盛和衰败的原因,虽然说是上天决定的,难道不也是人为造成的吗!

  ②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之所以……”,“之所以……者”,都是“……的原因”的意思,“所以”前的“之”字是结构助词,可有可无,不必解释。原:推究。之:代上一句讲的道理。

  译作:推究庄宗得天下的原因,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了。

  ③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受:授,接受。古汉语中“受”“授”同源。庙:宗庙,祭祀祖先的地方,就是下文的“太庙”。从事:一般的官员。一少牢:用一只羊、一只猪作祭礼。

  译作:庄宗接受了剑,把剑收藏在宗庙里,从那以后,每当用兵的时候,就派遣手下的官员用一只羊、一只猪的祭礼向祖庙祷告,又请出那三枝箭,用锦囊装了,背着(剑)一马为先,等到得胜回来时,再把箭放回原处。

  ④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抑:连词,还是。本推究……根源。“得之”,“失之”中的“之”都是代词,代“天下”。两个“而”都是表转折的连词。自于:由于。

  译作:难道是得天下困难而失掉天下容易呢?还是推究那导致成功和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为造成的呢?

  ⑤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忽微:极细微的事,“忽”和“微”都是极小的计量单位。智勇:有“智”与“勇”的人。所溺:溺爱的人或事。岂独……也哉!难道仅仅(单单)……吗?也哉:语气助词连用。

  译作:灾难祸害常常是从小的事情上积累起来的,聪明勇敢的人往往被所溺爱的事儿困扰,难道仅仅是几个伶官(造成的)吗?

  【内容主旨】

  全文共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岂非人事。

  2~4自然段以唐庄宗为例,边摆事实,边讲道理,展开讨论。唐庄宗李存勖接受父命,报仇雪耻,系燕父子、函梁君臣,这是他成功的时候。但天下平定后,却一夫作乱,仓皇东出,伶人困之,身死国灭“,这是他惨败的时候。庄宗成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庄宗败时: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在叙述史实中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从而进一步推出:祸患常积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写作特点】

  1.本文在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之后。运用正反对比推理,使论证其有极强的说服力。用于推理的事例无可辨驳的史实,使人感到真切而信服。

  2.本文感情充沛,语言寓于变化,长句短句错落得体,多用短句,干脆有力,读起来琅琅上口,加上陈述句与反语句反复出现,语气词多处运用,使议论中透出情韵。文章结尾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既是全文的归结,又是格言式的警句,给人以启示。

  【解题指导】(思考和练习)

  一.见【内容主旨】

  二.1.(庄宗)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负(之)而前驱。

  2.(庄宗)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3.公使阳处父追之,反诸河,(孟明等)则在舟中矣。

  4.郑穆公使(之)视客馆,(杞子等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5.若从君惠而免之,(吾等)三年将拜君赐。

  三.这样行文,使句式对称,读起来琅琅上口。特别是一些正反对比的对称句子,不仅有音节美,而且在细细咀嚼中,我们可深刻地领略作者褒贬扬抑的立场,体味到作者鲜明的思想感情。

  【资料窗】

  1.关于作者

  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大力提倡古文,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他在散文、诗词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而尤以散文的造诣最高。后人把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著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宋史》卷三百十九有传。

  2.关于历史背景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弑相寻,战乱频起,后唐庄宗就是被弑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pái yōu,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庄宗同光四年(926)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乱军大败。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应为吸取历史的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当满足于表面的繁荣。

  [1]

《伶官传序》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欧阳修了解欧阳修在宋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者写作本文给伶人立传的目的。

  1、德育目标: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知识目标:a掌握实词:原,恨,其,乃,纳,何其,函  组  告,抑,忽微,逸豫。

  b、多义词:与,归,易,告。

  c、虚词:于,为,

  d、词类活用:兴,亡身,函梁,夜呼,东出,

  f、古今异义:至于

  3、能力目标:

  a筛选主要观点,论据,论证的信息能力

  b、掌握词类活用的相关知识。教学重点:

  1、词类活用

  2、课文第三段。

  教学难点:对名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

  学法:学生学会积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 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三位文学家的作品,苏洵、苏轼、王安石,今天我们学习欧阳修的作品,《伶官传序》。欧阳修不但是文学家,他还是一位史学家。他著有两部史书,一部是与人合编的《新唐书》,一部是《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今天我们学习《新五代史》中《伶官传》。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本文 “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对本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品味一下这篇文章。

  二、释题:

  师:伶,乐工,艺人。伶官,乐工作了官。《伶官传》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封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官出入朝廷,作威作福,使朝政日坏,后发生暴乱,伶官郭从谦带人围困庄宗并将他乱箭射死,李克用谪亲子孙全被诛杀。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史实而写的序。

  三、作者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至皇祐五年(1053)间所撰。在二十四史中,有两部《五代史》:宋初宰相薛居正奉诏监修的称《旧五代史》,欧阳修撰的名为《新五代史》。《新五代史》以纪传体记载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的史实。其列传中有合传《伶官传》,记载了敬新磨、景进、史迩怼⒐鸥叩热宋筇谱谒孕也⒌贾掳苷夜氖肥怠:秃芏嗍费ъ乙谎费粜薇嘧肥榈哪康氖俏饨ǖ弁跆峁┩持尉楹屠芳洹r虼耍思切鹗肥抵猓钩3r浴奥邸薄ⅰ靶颉钡男问椒⒈碜约旱募狻1酒闶恰读婀俅非暗男蚵邸?br>

  本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吉州永丰人。官至枢密副使,参加政事。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是北宋文学革新的领导人物。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倡导有内容的古文。他的散文多议论当事,切中时弊,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他积极培养、提拔、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工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他在散文、诗词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上有很高的成就,其中以散文的造诣为最高。著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宋史》卷三百十九史传。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伶官传》是一篇合传,写了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四个伶人。伶官,指古代宫廷乐官。本文是指供奉内廷,授及官职的令人。后唐庄宗李存勗宠幸伶人,让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人仗其势,擅权乱政,使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终成叛逆,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以庄宗宠幸伶人,身死国灭的历史事实为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并阐明了国家盛衰成败由于人事的深刻道理。

  四、时代背景介绍。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朝廷,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所惑,使其得以重权在握。庄宗同光四年(926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后又单人独骑逃走。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借事论理,指出王朝兴亡不在“天命”而主要在于“人事”。

  五、学生自读课文正音。

  强调:矢(shǐ) 盛:shèng(盛衰之理);chéng(盛以锦囊) 函(hán)

  六,课文上的知识点

  原:用作动词,推原,意指推究事物的根本原因。

  函:动词,装在木匣子里。原意是匣子。

  本:动词,溯本、推求,跟“原”意思相同。

  七、自读要点(学生讨论)。

  ①找出论点。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无命,岂非人事哉!”连用两个感叹句表明作者对“盛衰之理”的重视,对“岂非人事”的强调,用一个“原”字推寻原因,点出庄宗得失之事,引出文章主要论据,确定全文论证的内容。“虽曰……岂非……”是反诘语气的转折复句,葸在强调后者。

  ②找出论据。

  主要是叙述庄宗接受父命、报仇雪耻,后来由胜转败、由盛转衰的事实。

  ③文章如何通过正反论证突出中心论点的?

  文章在叙事中融人作者的议论,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真实记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从中归结出道理,告诫人们汲取历史教训,这是史论文章的目的和特点。先写晋王临终遗嘱,庄宗恪守父命,出兵报仇,终于凯旋,有“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的“壮举”。证明“成则由人”的道理。次写庄宗报仇雪耻后,以为大功告成,不思强盛,宠信伶官,由盛而衰,最后落得仓惶出逃、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的“惨状”,证明了 “败亦由人”的道理。文章用对比手法和情感强烈的句式,写出盛衰、成败两个方面,最终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印证了开头的论点,加强了文章的说理性,在最后一段进一步推论,仍用“方其……及其”的对比句式,推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扩展了论点,照应了题意,加强了文章的思想性。

  八、讨论:如何理解文章内容与题目之间的关系?

  伶官的情况在传内已作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联系紧密,重点落实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过程直接联系起来,突出中心。

  1九、.介绍《新五代史》,推荐课外阅读资料:

  《新五代史》即《五代史记》,74卷,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因为有薛居正编篡的《旧五代史》在前,故称之为《新五代史》。旧史记载了大量帝王“受命于天”等荒诞不经的事,欧阳修以为此书不宜于“垂劝诫,示后世”,故重新编写了五代史。列传皆用类传,有《家人》《一行》《义儿》《伶官》等传。推荐阅读《伶官传》及其他篇章。

  十、板书设计

  胜衰之理       岂非人事

  (庄宗得失可知)

  恪守父命                     仇雠已灭

  意气之盛                     何其衰也

  得之易                       守之难

  成败皆人

  谦受益                          满招损

  历史教训:

  “夫祸患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哉?”

  (十一)、语言训练示例

  将下面两段话改成对偶句,并试析两种表达的优劣。

  ①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试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修改:庄宗受矢,太庙藏之,每逢出征,则遣从事。以太牢告祖庙,请三矢于灵前。盛以锦囊,负以己躯。统师前驱,士卒争先。凯旋而还朝,纳矢而入庙。

  试析:全部使用对偶句,显得板滞。奇偶并用,长短错落,给文章注入灵动之气。

  ②修改: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未及辞庙,仓皇东出,贼未及见,军已溃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试析:答案可参照(1)

《伶官传序》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

  1、德育目标: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知识目标:A掌握实词:原,恨,其,乃,纳,何其,函  组  告,抑,忽微,逸豫。

  B、多义词:与,归,易,告。

  C、虚词:于,为,

  D、词类活用:兴,亡身,函梁,夜呼,东出,

  F、古今异义:至于

  3、能力目标:A筛选主要观点,论据,论证的信息能力

  B、掌握词类活用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1、词类活用

  2、课文第三段。

  教学难点 :对名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

  学法:学生学会积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时: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导入  。2、简介背景:五代史(放入文中介绍)。3、简介作者:欧阳修。4、阅读课文。5、讲析课文,重点第三段,着重体味语气。6、拓展练习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导入  :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三位文学家的作品,苏洵、苏轼、王安石,今天我们学习欧阳修的作品,《伶官传序》。欧阳修不但是文学家,他还是一位史学家。他著有两部史书,一部是与人合编的《新唐书》,一部是《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今天我们学习《新五代史》中《伶官传》。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本文 “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对本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品味一下这篇文章。

  二、释题:

  师:伶,乐工,艺人。伶官,乐工作了官。《伶官传》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封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官出入朝廷,作威作福,使朝政日坏,后发生暴乱,伶官郭从谦带人围困庄宗并将他乱箭射死,李克用谪亲子孙全被诛杀。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史实而写的序。

  三、 范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3分钟)

  要求: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思考本文体裁。

  学生质疑。师答疑,或请学习较好的学生帮助答疑。

  四、 讲析课文:

  (一) 通过刚才的阅读,请同学们判断一下本文的体裁?

  本文是一篇史论。

  (二)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用课文的原话回答。

  明确: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或答“忧劳……”

  问:找学生翻译此句。

  用现代汉语概括这一句话。

  明确:盛衰在于人事。

  (三)由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可以推知本文将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作者立论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例证法“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A、概括:庄宗李存勖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

  强调: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

  B、如果我们不看下文,推想一下作者接下来应该写什么内宾呢?

  明确:写庄宗如何得天下,写庄宗如何失天下的内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果写的。

  (四)读课文二三段及注释,筛选下列信息:

  师:庄宗李存勖父亲晋王李克用去世时是908年,课下注释中还有三处时间912年,923年,926年,参看注释,回答,在这几年里,在李存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话概括。(边讲边译,将翻译融入讲析中)

  明确:

  908年,“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受三矢,继父遗命。三支箭分别代表他的三个仇敌,一个是梁,一个是燕,一个是契丹。

  912年,灭燕,“系燕父子以组。”

  923年,灭梁,“函梁君臣之首”,建立后唐。翻译,强调“函”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用木匣子装……”

  926年,后唐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五)师: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有三年,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

  并翻译。强调“兴”“亡”使动用法。

  (六)课文是如何表现他的“忧劳”的呢?

  明确:“其后用兵则遗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A问:为什么每次出师征战都要“负而前驱”,用三支箭激励自己,表明其复报的决心和意志。

  B师问:这段记叙写得较细,有何作用?

  明确:目的是说他的成功与其不断的努力分不开。那么这里突出强调了“人事”的作用。

  (八)这一极盛到极衰,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对比的论证方法。

  A找出课文中运用对比进行论证的部分。

  明确:第三段的前两个大句子,和第四段开头两个句子。

  B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一扬一抑的写法。读出语气,一赞一叹。

  (九)由这一极盛到极衰,作者在感叹之余发出这样的疑问:“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此句话是什么意思?翻译。

  前一句是反问句,意思与字面相反,意为“不是得之难而失之易”。重点句是哪句呢?第二句,意为“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回应论点。强调“抑”,“本”字义。

  此句为对句,又用了正反对比,句式工整,读之有节奏感。

  (十)小结:作者采用对比论证(极盛与极衰)和例证法(李存勖的成败)。

  (十一)学生齐读第四段,第四段进一步论证了论点。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哉?”翻译。结尾一句,以问句结束有何作用?

  明确:引人深思,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的治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启发人们通过历史看到现实,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

  五、总结:

  全文围绕“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句来谈,因此这句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六、 文是从序文的角度命题的,《六国论》《过秦论》是从史论的角度命题的,如果也从史论的角度给本文命题,而且也有一个“论”字,怎样改好?

  如:《兴亡论》等。

  七、品语言并读课文。

  本文的语言最突出的特色是抑扬顿挫的笔法。以第三段为例,本段文字句式上有问句,有叹句,有骈句,有散句,有长句,有短句,读起来就有了抑扬顿挫的效果。从内容上看前一个大句子写的是“盛”后一个大句子写的是“衰”,读是注意语气。 问句读上扬调,叹句读下降调。

  并做示范性诵读。教师给予补充纠正。

  八、 课堂练习:

  投影仪。

  九、背诵第三段。

  板书设计 :(投影片二)

  时间          事件                  道理

  盛衰之理     盛(得)     908年         接受三矢,继父遗志    忧劳可以兴国

  在于人事

  (论点)                  912年         系燕父子以组

  923年         函梁君臣之首

  衰(失)    926年         身死国灭               逸豫可以亡身

  历史教训:“夫祸患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哉?”

  [1]

《伶官传序》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根据史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二)了解史论的一般特点。

  (三)认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观点。

  (四)学习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难句译注。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之:助词,的。理:道理。这里指原由。事:动词,从事,做。“人事”,可译为“人干出来的”,“人为的”。一说,“人事”即“人为之事”。哉:助词,在句末表语气,相当于“吗”。兴盛和衰败的原因,虽然说是上天决定的,难道不也是人为的吗?

  2.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抑:连词,还是,本:推究……根源。其:代词,那。之:第一个和第二个都是代词,指代“天下”;第三个是助词,的。而:两个都是转折连词,相当于“却”。自于:由于。人:人为的。欤:两个都是助词,都表语气。第一个相当于“吗”;第二个相当于“呢”。难道是得到天下困难而失掉天下却容易吗?还是推究那成功和失败的事迹的根源,却都是由于人为的因素呢?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夫:f*,语首助词,不译。忽微:名词,极细微的事。“忽”和“微”都是极小的计量单位。而:承接连词,不译。智勇:指智勇的人。文言中,定语修饰的中心词有时被省略,只剩下定语部分。于:两个都是介词。第一个相当于“从”;第二个相当于“被”。所溺:溺爱的人或事。“所”,代词,指代后边的“溺”涉及的对象。“溺”,沉迷不悟,嗜好过分。伶人:指伶官。也哉:语气助词,相当于“吗”。灾难祸害常常是从小的事情上积累起来的,聪明勇敢的人都被沉迷不悟之事所困惑,难道单单是几个伶官(造成的)吗?

  (二)本文的用意何在?从课文中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欧阳修写这篇传记小序,意在发表议论,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应当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当满足于表面的繁荣。从文章结尾“岂非人事哉”一句可以看出作者这一用意。

  (三)本文是怎样提出论点的?

  本文开门见山提出盛衰由人的主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用一个“原”字推导原因,点出庄宗,作为立论依据,顺势引起下文。

  (四)本文结构层次有何特点?

  第1段立论,2、3段论证,第4段承上小结,引出教训。(详见“重点图解”)

  全文用一个“矢”字作线索。晋王以三赐庄宗——庄宗藏于庙——用兵前:请其——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还先王而告以成功。一个“矢”字,把关于后唐所以得天下的许多史实联贯起来。

  (五)本文是怎样运用正反对比来阐明事理的?

  全文通过庄宗的“得天下”与“失天下”作为主线进行对比,事清而理明。文章开头“盛、衰”,“得、失”并举。第3段“盛、衰”,“得、失”,“成、败”,“损、益”,“兴、亡”并举,末段又用“盛、衰”并举。此外,又如两处“方其……及……”,对照鲜明,论点非常突出。

  (六)怎样理解文章中文与题的内在联系?

  作者为《伶官传》作序,却很少直接写到伶官们的事,表面看来文不对题,实际上两者有内在联系。因为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联系很紧密,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直接联系起来,这样扣住了题意,突出了中心。

  (七)本文的语言有何特色?

  本文语言感情充沛,富于变化。文章多用短句,多用感叹句(可谓壮哉!何其衰也!岂非人事哉!等等)。多用对称词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国;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等)。短句与长句交错,陈述句与反诘句交错(岂……欤?抑……欤?)又恰当运用虚词(虽……岂非……;方其……及……;岂……抑……;夫……岂……,等等)。文字干脆有力,读起来琅琅上口。

  (八)对《伶官传序》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评价?

  分析:作者的观点是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的。首先,作者把一个王朝的盛衰兴亡归之于某个国君,这是一种唯心史观。如果根据作者的观点加以推论,似乎统治阶级只要能“谦”而不“满”、“忧劳”而不“逸豫”,封建王朝就会长治久安。实际情况当然不是如此。其次,作者对当时统治阶级加以劝戒,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

  但是作者的观点也有其历史进步性的一面。虽然一个王朝的盛衰安危不能完全归结于统治者个人的忧劳还是逸豫,但统治者是骄奢淫逸还是励精图治,这对当时社会是有重大影响的。北宋王朝之亡于女真族,南宋王朝之灭于蒙古族,其原因之一都在于两宋统治集团只求苟安享乐,毫无进取之心。欧阳修早在北宋前期就把这一点作为严重问题提出,这说明他有一定的政治眼光。另外,“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历史教训,在今天我们建设现代化的进程中,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检查作业 。

  预备性的提问:

  (1)课文第2段称李克用为“晋王”,称李存勖为“庄宗”,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李克用以“晋王”爵位告终;李存勖后来做了皇帝,谥为“庄宗”。这种称呼的方式是史家惯例,读史应注意这个问题。)

  (2)晋王临终告庄宗语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梁、晋之间仇恨极深。)作者特意提到晋王的这些话有什么目的?(要说明庄宗的前半期不忘乃父之志,所以大有作为,终于灭梁。)

  (二)了解课文。

  1.默读课文一至二遍,着重领会第2、3段的叙事内容,概括段落大意。

  参考答案如下:

  第2段写庄宗不负先人遗愿,每用兵必请其矢,负而前驱。

  第3段对比叙述庄宗的胜利和失败的情况。

  2.问:这段史实说明了什么?(庄宗“得天下”难而“失天下”易,)本文重点是说“盛”还是说“衰”?读后作答。

  齐读全文后进行讨论。

  结论是:重点说“衰”。

  [1] [2] [3] [4] [5] 下一页  

  [1]

《伶官传序》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选修部分古代散文学习的要求是: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并在此基础上学习鉴赏古代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教材分析】

  《伶官传序》选自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本单元所选课文尽管风格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散文“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的特点,行文在结构安排上都有较强的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伶官传序》处于本单元第二篇,借后唐庄宗宠爱伶人的历史事件论述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一历史盛衰规律论证结构上一事一议,论证条理清晰,情感脉络鲜明,文章平易流畅,课下注释详细对于已有一定文言阅读基础的高二学生难度不大可以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把握本文清晰的深刻和思想内涵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通过学习掌握本文重要文言词语的含义,翻译本文重要文言句子

  2、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把握本文“散而不乱”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点拨为辅,把握本文论证思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掌握重要词语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脉络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以课文注释导入)

  文章的题目为《伶官传序》,被立传的主人公是什么人?作者为何要给他们立传?

  明确:“伶官”是封建时代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作者写此文并冠以短序的目的是让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的历史教训,戒除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二、 理清结构,把握意脉

  1、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2、翻译主要文句,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

  3、把握材料和观点关系,理清思路

  (1) 从对题目的分析可知,此文是借历史材料来证明观点的,迅速浏览课文,找出历史事件对应的文字?

  明确:“世言晋王……何其衰也!”

  (2) 作者由此事悟出了那些道理?

  “满招损,谦得益”

  “有劳可以兴国,抑郁可以亡身”

  (3)翻译“岂得之难而失之抑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把握“抑”字前后选择关系,理解“人事”含义

  (4)观点若想让人信服,材料必须能充分论证观点,请认真阅读事实材料,谈谈作者是如何围绕论点展开论证的?

  重点翻译: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趋,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 梁君臣之手,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5)整个二三段的议论过程,对应的是第一段的那一句话?

  (6)文章的最后一点可否去掉,为什么?

  (7)诸多观点,哪个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三、 作业

  完成课后第三题

  【教后感和课后反思】

  1、关于学生

  此节课以学生自学为主,所以应尽可能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诵读,学生在读中加强对文意的疏通和理解,但实际除了一次学生齐读和对各段理解文意时的默读,读得太少

  2、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此课教学内容的重点是理解文中几个重要句子的含义,并以此为基础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意脉但在重难点的解决上却存在问题由于教学中想在理解观点把握文脉的同时借此课第二段围绕中心选材指导学生写作,所以教学切入从第二段开始,造成学生对本文观点理解混乱,反倒不如从第一段开始清晰,教学难点和重点发生偏离同时,也因缺少第一段“原庄宗之所以的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这句话的理解,学生在对重要文句“岂得之难而失之抑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较难理解,耽误了太多时间,对其他文言句子翻译落实不到位

  3、课堂提问

  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文章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适时到位提问点拨是非常重要的但本节课的课堂提问不是很到位,问题优待斟酌,比如课堂提问问题(4):观点若想让人信服,材料必须能充分论证观点,请认真阅读事实材料,谈谈作者是如何围绕论点展开论证的?因为几个观点本身就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同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说论证不同的观点,所以学生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4、未能学生在学习中体味本文“气脉中贯”的特点,应加入适当的读,感受继续中作者所蕴含的情感。

《伶官传序》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词类活用的文言语法现象。

  2、体会正反说理突出中心的写法。

  3、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的相关文言知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等。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论证来论证文章中心论点的写作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反复诵读,钩玄提要,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观点,培养忧患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以史为鉴的作序初衷。

  难点:学习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英国培根在《培根随笔》中说:读史使人明智。杜牧读六国之史,明白了骄奢暴虐可以亡国;苏洵读六国之史,看到了勇于抗敌才可以兴国。那么欧阳修读五代之史,又告诉我们什么呢?今天就一起去学习《五代史伶官传序》,去回到历史现场,鉴往知来。

  二、写作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三、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的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四、题目解读

  伶:封建时代的乐工,演戏的人。

  伶官:授有官职的乐工或演戏的人。

  伶官传: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宗的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例作为立论的根据。

  第二部分:(第2段),详细叙述了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经过。这一段叙事的语势比较平缓,没有直接的议论,但是作者寓论点于叙述之中,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为下文张本。

  第三部分:(第3段),转入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之理”,阐明中心论点。

  第四部分:(第4段),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六、全文分析

  1、找出观点句(论点)

  明确: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依据(论据)

  明确: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

  3、第一段有何作用?

  明确:

  ①开篇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引发思考;

  ②总领式点出拿庄宗兴亡的历史进行说理,引起下文,为下文的叙事说理做铺垫。

  4、文章第二、三段讲的是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具体经过,请用第三段中的一句话概括出得、失天下的原因。

  明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5、第二、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具体说明。

  (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明确:正反对比。二段正面叙说得天下(盛),三段反面叙说失天下(衰)。

  6、全文是如何围绕“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展开的?

  明确:

  文章开头提出“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个论点,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紧接着举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来证明这一论点。

  第二段叙述庄宗接受并执行其父遺命的事例。

  第三段从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第四段承接上文进一步议论,总结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强调可以使人逸豫亡身的绝不仅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的理解。

  7、本文第四段是否只是对前面阐述的观点的重复?为什么?

  明确:不是。作者在文章的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已经得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点明了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根本原因,这与文章开始提出的论点相照应。至此,文章似乎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结构。但是,作者没有收笔,而是继续展开议论。在前面对比阐述的基础上,总结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于所溺”的经验教训,强调使人国破家亡的不仅仅限于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了朝政,讽读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这就使得文章阐述的事理更具普遍性,更具现实针对性。因此,可以说,第四段是对伶官亡国一事的现实意义的进一步开掘,并不只是简单的重复。

  8、怎样理解本文文与题的内在联系?

  明确:作者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序,却很少直接写伶官的事,表面看来文不对题,实际上两者有内在联系。因为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进行了详细叙述,序中不必重复。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引起的,作者以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论述国家兴亡盛疾之理,内容联系紧密,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对其进行的评论上。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衰败直接联系起来,这样就扣住了文题,突出了中心。

  9、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使用事实论证的。

  明确:第一段,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在具体选材上,文章以“晋王三矢”为事例,充分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再辅之以庄宗盛衰时所涉及的点滴史实,就使人们对于庄宗由“盛”而“衰”,由“忧劳”到“逸豫”的转变了然于胸,达到了以材料论证观点的目的。

  10、“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三句话是怎样提挈全文的?请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明确:

  ①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为说明“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论点提供历史根据。

  ②第二段叙述庄宗执行其父遗命的事例,第三段在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③第四段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决不仅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的理解。

  七、中心思想

  本文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八、写作特点

  ①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文章没有信屈聲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辞藻,而用平实的语言生动地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平易近人,自然晓畅。叙事不蔓不枝,议论简明扼要。其中一些格言式的对称语句,如“恍劳可以兴国,逸療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因于所溺”,句式整齐,言简意丰,发人深省。

  ②文笔酣畅,波澜起伏。

  文章开篇发出嗟叹,提出论点,语势突兀而起;随后叙庄宗成败之事,语势猛升陡降;继而步步紧逼,设疑问、引古语而得出“自然之理”;最后评论庄宗盛衰,语势再升再降,于大起大落之中引出教训,文章于此戛然而止。

  九、补充资料

  序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契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布置作业

  文章题目是“五代史伶官传序”,但文章很少直接提到伶官的事情,这是不是文不对题?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由。

  课后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先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及举进士时,学者方为四六,号时文,公已独步其间。天圣七年,补国子监生。是秋取解,明年省试,皆为第一人,由是名重当世。先公平生文章擅天下,未尝以矜人。初奉敕撰《唐书》,而《列传》则宋公祁所撰。书成奏御,旧制惟列官最高者一人,公官高,当书。公曰:“宋公于传,功深而日久,岂可掩其名,夺其功?”于是《列传》书宋公。先公平生以奖进贤材为己任。今湖州正言孙觉为合肥主簿,未与公相识。郡守怒之,欲捃拾以罪。时胡侍讲在太学以属公,公为作手书与其寮佐,令保全之,遂获免。福州处士陈烈,素不与公相识。公闻其名,知其行义,屡荐于朝,乞赐召用,朝廷即召烈为国子监直讲。先公天性正,不顾仇怨。虽以此屡被谗谤,至于贬逐。及居大位,毅然不少顾惜,尤务直道而行。横身当事,不恤浮议。是时,今司徒韩魏公当国,每诸公聚议,事有未可,公未尝不力争,或奏事上前,众议未合,公亦往返折难,无所顾避。

  (选自《文忠集附录二先公事迹》,有删改)

  (乙)

  呜呼哀哉!公之生于世,六十有六年。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譬如大川乔岳,不见其运动,而功利之及于物者,盖不可以数计而周知。今公之没也,赤子无所仰芘,朝廷无所稽疑。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吊而怀禄不去愧古人以忸怩。缄词千里,以寓一哀而已矣!盖上以为天下恸,而下以哭其私。呜呼哀哉!尚享!

  (选自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吊/而怀禄不去/愧古人以忸怩

  B、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吊/而怀禄不去/愧古人以忸怩

  C、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吊而怀禄不去/愧古人以忸怩

  D、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吊而怀禄不去/愧古人以忸怩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又称“国子学”“国学”。

  B、省试,指唐宋时各州县贡士到京师、由尚书省礼部主持的考试,明清时称会试。从文中可知,欧阳修在省试中夺得省元。

  C、文忠,是欧阳修的谥号。古代很多文学家的作品集都以谥号命名,例如《欧阳文忠公文集》《昌黎先生集》《范文正公集》。

  D、尚享,也作“尚飨”,是旧时祭文结语,表示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表达对逝者的悼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文冠天下。四六文盛行时他就独步其间;《唐书》修撰完成后,皇帝赞其为修史第一人。

  B、欧阳修举贤好土。湖州孙觉与欧阳修还未相识时,郡守欲加罪于孙觉,欧阳修亲写书信使其获免;陈烈、苏洵等亦曾得其相助。

  C、欧阳修性情耿直。韩琦主持国政时,公卿聚集议事,欧阳修都会据理力争;上朝奏事,众议不合时,他也会反复争辩,无所顾忌。

  D、欧阳修德高望重。苏轼赞其具有“大川乔岳”般的地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公平生文章擅天下,未尝以矜人。

  (2)虽以此屡被谗谤,至于贬逐。及居大位,毅然不少顾惜,尤务直道而行。

  5、从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的角度比较甲文和乙文的不同。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A;2、C;3、A

  4、(1)欧阳修平生写文章胜过他人,(却)从不向别人夸耀自己。

  (2)(欧阳修)虽然因为这多次被谗毁诽谤,到了被贬谪放逐的地步。等到他官居高位,仍然坚定而不稍微顾全爱惜自己,尤其追求行正直之道。

  5、甲文多记叙,语言平实自然,情感真挚;乙文多议论、抒情,语言典雅庄重,情感浓烈。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遁世”是固定搭配,译为“脱离世俗”,不能分开,据此排除B、D两项。“匍匐”是“往”的状语,中间不能分开,后句“而”表转折,“怀禄不去”指身有公务不能前往,排除C项。

  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C项,“昌黎”不是谥号,是地名。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皇帝赞其为修史第一人”错误。欧阳修是当时修史的人中官职最高的一人,并非“修史第一人”。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擅:独揽,胜过。矜人:向人夸耀。

  (2)谗谤:谗毀诽谤。务:追求。

  5、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从表达方式上看,甲文多记叙欧阳修生平的事迹,采用的是记叙手法;乙文多发表对欧阳修的评论,采用的是议论手法。从语言风格上看,甲文叙述故事,语言平实自然,主要交代事情的经过,情感真挚;乙文以议论、抒情为主,语言的感情色彩比较浓厚。

  【参考译文】

  (甲)

  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可供他读书)。他母亲用芦苇秆在地上画写,教给他写字。还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以至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于读书。等到考中进士时,求学的人才开始写四六文,号称时文,欧阳修此时已独步其中了。天圣七年,欧阳修补任为国子监生。这一年秋天考乡试,第二年考省试,都是第一名,因此在当时名声很响亮。欧阳修平生写文章胜过他人,(却)从不向别人夸耀自己。当初欧阳修奉诏撰写《唐书》,而《列传》则由宋祁所撰写。书写完之后欧阳修上奏皇帝,当时的规定是只有编写者当中官职最高的一个人才能列上名字,欧阳修的官职高,应当写上。欧阳修说:“宋祁对于撰书,功劳很高而且耗时很久,怎么能掩盖掉他的名字,夺取他的功劳呢?”于是《列传》附上了宋祁的名字。欧阳修平生把奖励、推荐贤才当作自己的责任。现在的湖州正言孙觉(当时)担任合肥主簿,和欧阳修并不相识。郡守对他非常愤恨,想搜集证据治他的罪。当时胡侍讲在太学把这件事告诉了欧阳修,欧阳修为此亲手写信交给他的下属,(让下属)保全孙觉,于是孙觉得以免罪。福州处士陈烈,平叶和欧阳修并不认识。欧阳修听说了他的名字,知道了他的道义,多次向朝廷举荐他,请求皇上任用他,朝廷于是任命陈烈为国子监直讲。欧阳修天性正直,不在乎仇恨埋怨。虽然因为这多次被谗毁诽谤,到了被贬谪放逐的地步。等到他官居高位,仍然坚定而不稍微顾全爱惜自己,尤其追求行正直之道。亲自料理事情,不在乎没有根据的议论。这个时候,现在司徒韩魏公把持朝政,每当诸位大臣聚会议事时,有没有定论的事情,欧阳修不曾不据理力争,有时上奏到皇上面前,众人的议论不一致,欧阳修也会反复争辩,没有顾忌逃避的地方。

  (乙)

  悲痛啊!先生到这世上来,已经有六十六年了。(因为有了先生,)百姓有了父母官,国家有了可以像蓍草和龟甲一样解决疑问的人;文化因而得到传授,求学的人有了老师;有德行的人有所依仗因此不会害怕,小人有所畏惧所以还有不敢做的事情。先生就像高山大川,看不到他运动,但受他恩惠的事物,不能够用数字来衡量、不能全部地被知晓。现在先生逝世了,有抱负的人没有了仰仗庇护的人,朝廷没有了考察疑事的人。以前我的父亲胸怀大略隐居于世,不是先生就不能够招致到他;而那时没有才能的我,因为这样才得以跟随先生,在先生的门下受到教育。听说先生逝世的消息,按情理应当尽力前去凭吊,但是身有公务不能前往,我也因未能仿效古人(弃官奔师丧)而感到羞愧。只能从千里之外写信,来抒发心中的悲哀而已!这样做是为天下苍生感到悲痛,也是我自己对先生的痛哭。悲痛啊!请享用祭品吧!

《伶官传序》教案 篇10

  伶 官 传 序

  欧阳修

  [教学目标 ]

  1. 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 筛选主要观点,论据,论证的信息能力。

  3.掌握词类活用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 ]

  对名句的理解。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三位文学家的作品,苏洵、苏轼、王安石,今天我们学习欧阳修的作品,《伶官传序》。欧阳修不但是文学家,他还是一位史学家。他著有两部史书,一部是与人合编的《新唐书》,一部是《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今天我们学习《新五代史》中《伶官传》。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本文 “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对本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品味一下这篇文章。

  二、释题:

  师:伶,乐工,艺人。伶官,乐工作了官。《伶官传》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封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官出入朝廷,作威作福,使朝政日坏,后发生暴乱,伶官郭从谦带人围困庄宗并将他乱箭射死,李克用谪亲子孙全被诛杀。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史实而写的序。

  三、 范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3分钟)

  要求: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思考本文体裁。

  学生质疑。师答疑,或请学习较好的学生帮助答疑。

  四、 讲析课文:

  (一) 通过刚才的阅读,请同学们判断一下本文的体裁?

  本文是一篇史论。

  (二)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用课文的原话回答。

  明确: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或答“忧劳……”

  问:找学生翻译此句。

  用现代汉语概括这一句话。

  明确:盛衰在于人事。

  (三)由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可以推知本文将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作者立论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例证法“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A、概括:庄宗李存勖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

  强调: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

  B、如果我们不看下文,推想一下作者接下来应该写什么内宾呢?

  明确:写庄宗如何得天下,写庄宗如何失天下的内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果写的。

  (四)读课文二三段及注释,筛选下列信息:

  师:庄宗李存勖父亲晋王李克用去世时是908年,课下注释中还有三处时间912年,923年,926年,参看注释,回答,在这几年里,在李存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话概括。(边讲边译,将翻译融入讲析中)

  明确:

  908年,“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受三矢,继父遗命。三支箭分别代表他的三个仇敌,一个是梁,一个是燕,一个是契丹。

  912年,灭燕,“系燕父子以组。”

  923年,灭梁,“函梁君臣之首”,建立后唐。翻译,强调“函”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用木匣子装……”

  926年,后唐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五)师: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有三年,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

  并翻译。强调“兴”“亡”使动用法。

  (六)课文是如何表现他的“忧劳”的呢?

  明确:“其后用兵则遗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A问:为什么每次出师征战都要“负而前驱”,用三支箭激励自己,表明其复报的决心和意志。

  B师问:这段记叙写得较细,有何作用?

  明确:目的是说他的成功与其不断的努力分不开。那么这里突出强调了“人事”的作用。

  (八)这一极盛到极衰,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对比的论证方法。

  A找出课文中运用对比进行论证的部分。

  明确:第三段的前两个大句子,和第四段开头两个句子。

  B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一扬一抑的写法。读出语气,一赞一叹。

  (九)由这一极盛到极衰,作者在感叹之余发出这样的疑问:“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此句话是什么意思?翻译。

  前一句是反问句,意思与字面相反,意为“不是得之难而失之易”。重点句是哪句呢?第二句,意为“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回应论点。强调“抑”,“本”字义。

  此句为对句,又用了正反对比,句式工整,读之有节奏感。

  (十)小结:作者采用对比论证(极盛与极衰)和例证法(李存勖的成败)。

  (十一)学生齐读第四段,第四段进一步论证了论点。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哉?”翻译。结尾一句,以问句结束有何作用?

  明确:引人深思,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的治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启发人们通过历史看到现实,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

  五、总结:

  全文围绕“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句来谈,因此这句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六、 文是从序文的角度命题的,《六国论》《过秦论》是从史论的角度命题的,如果也从史论的角度给本文命题,而且也有一个“论”字,怎样改好?

  如:《兴亡论》等。

  七、品语言并读课文。

  本文的语言最突出的特色是抑扬顿挫的笔法。以第三段为例,本段文字句式上有问句,有叹句,有骈句,有散句,有长句,有短句,读起来就有了抑扬顿挫的效果。从内容上看前一个大句子写的是“盛”后一个大句子写的是“衰”,读是注意语气。 问句读上扬调,叹句读下降调。

  并做示范性诵读。教师给予补充纠正。

  八、背诵第三段。

《伶官传序》教案 篇11

  伶 官 传 序

  欧阳修

  [教学目标 ]

  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教学重点]

  品味本文抑扬顿挫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

  理解“兴亡之理在于人事”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预习以下问题

  1,908年、912年、923年、926年主人公李存勖分别多少岁?

  提示:课下注释生卒年(24、28、39、42岁)

  2,在这几年,在李存勖身上分别发生了什么事?尽量用原句回答。

  24岁:接受三矢,继父遗志“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一个胸怀大志,雄姿英发的少年统帅。

  28岁:灭燕“系燕父子以组”

  39岁:亡梁“函梁君臣之首”,后建立的后唐。

  但,庄宗宠信伶人,使朝廷上下离心。42岁时“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朗读:“及仇雠已灭……何其衰也”

  3,静思想象:君臣凄然相向、泪下如雨——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生生死死、盛盛衰衰中的哲理

  问:李存勖从灭敌到立国用了15年,由盛到衰只有三年,一盛一衰的关键是什么?

  “盛衰之事,岂非人事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庄宗盛也人事,衰也人事,然而作者在100多年后 的宋代中叶重提旧事,他要人们记取什么教训呢?

  “夫祸患积于忽微,而智勇多于所溺,岂独伶人哉?”

  板书设计 :

  时间         事件                    结论

  (得)908年   接受三矢,继父遗志

  912年      系燕父子以组           忧劳可以兴国

  923年      函梁君臣之首                                                  

  身死国灭

  衰(失)926年  (一夫夜呼……         逸豫可以亡身

  泣下沾襟,数十伶人困之)

  历史教训:“夫祸患积于忽微,而智勇多于所溺,岂独伶人哉?”

  二,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曰: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三朝言行录》)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辞海》1989年版)

  课文第二段"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文中提到晋王、庄宗、梁、燕王、契丹、有的是王名(指人),有的是国名(也暗指人)

  三.时代背景简介:

  五代(907-960年),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弑相寻,战乱频起,后唐庄宗就是被弑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徘优(pái yōu,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庄宗同光四年(926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乱军大败。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文中最后一段提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即指此事。

  四,重点

  1,欲抑先扬

  课文先讲得天下的过程,李存勖得天下时的态度。

  找出体现忧劳的词,突出人事的作用。

  2,失天下以叙代议其失,后转入议论,说明盛衰异时,截然相反,本源在于人事。

《伶官传序》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掌握“原、所以、恨、函、抑、本”等文言词语,判断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疏通文意,理解作者观点。

  2、品味语言,感受本文行文抑扬顿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后唐庄宗的叹惋之情和借史讽喻的苦心。(重点)

  3、了解史论文以史带论、以史论证的特点,深入理解、体会“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等文中警策句的内涵和人生启示。(难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六国论》中苏洵警告当权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过秦论》中贾谊以秦警醒,“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那么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又有何深意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二、目标展示

  三、预习反馈

  四、教学过程

  (一)提要钩玄寻挈领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学习文言文读必不可少,下面请同学们大声地读课文,找一找文章的核心句在哪里呢?

  生:读课文

  师:苏洵的《六国论》以六国灭亡为事例,开头便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观点,同样作为史论文,你找到《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在哪里了吗?他又是以谁的史事展开论证的呢?

  生1:明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庄宗。

  无怪乎——《古文观止》的编者认为本文“起手一提,包括全篇之意”。不仅如此,呜呼2字,还为全文笼上了特有的情感色彩呢?

  师:“呜呼”是什么意思——啊!哎!文章开篇便言呜呼,你觉得这“呜呼”二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生:悲凉、痛心、痛惜、叹息、感慨、惋惜、慨叹……

  师点拨:叹惋,作者是用慨叹语气起笔的,内心是相当沉重的,应该是沉重的切入,些读得沉重些,语重心长些。同时,还要注意反问句,语气强烈,突出“人事”的.重要。还要注意“哉”字的感叹语调。)你能用自己的声音传达一下这种叹惋吗?

  生1、2,齐

  (二)盛衰得失析人事

  第二段——

  师:怎样的盛衰引得作者如此叹惋呢?那我们就跟着作者的步子且看庄宗如何得天下,请同学们自由诵读第二段,并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晋王三矢——遗恨、期盼

  庄宗受矢——遗志、使命

  师:你能感受到晋王的遗言当中饱含着怎样的情感吗?——满腔仇恨,抱恨终身,满腹期待。

  假设你就是晋王,你会怎样说出这几句话?——生1尝试。师点拨,生齐读。

  想象当时庄宗听了后是怎样的表情与感受?——含泪从命,坚定复仇信念,立志发奋图强。

  他又是怎么做的呢?生1。(译)

  我们把其中的动词一起圈出来吧——“受,藏,遣,告,请,盛,纳”。

  由此可见唐庄宗做了什么一目了然——受三矢、铭父志、勤克勉、身行之——尽人事

  一面是恨之深,一面是行之切,我们分开来读,再感受一下吧。(生1+同学读)

  第三段——

  师:事波动,情波动,我们的声也会随之波动,清人沈德潜评本文“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而前面的叙述尚算平缓,真正的波澜已在第三段兴起,请同学们自由的诵读第三段,初步感受一下这抑扬顿吧!

  生读。

  师:我觉得这一段只两个字而已,——盛衰,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呢,我们就先细剖一下曾经的过往。

  请男生读课文内容,女生读评注内容。

  (幻展示)方其系燕父子以组,[908年,李存勖受父三矢,912年,李存勖破幽州,绑燕父子,俘燕王至雁门,于坟前祭先父。]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923年,李存勖破大梁,梁末帝为避羞辱,命部将皇甫麟杀己;部将皇甫鳞悲痛之至,随后刎颈自杀。李存勖用匣子装梁君臣首级,漆封匣子,藏之太庙,以告亡灵。]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系燕父子,函梁君臣,报仇雪恨,成就功业,还矢先王,告慰祖先,声威壮盛,惊天动地!]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仇敌灭,天下定;宠伶人笑开怀,失社稷哭无泪。]一夫夜呼,乱者四应,[926年,皇甫晖作乱起兵变,史彦琼按兵不平定;戍卒叫,乱军起;四面楚歌,八方受敌。]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李存勖仓皇出征,李嗣源已占汴京,急忙之中往西返,二万五浅名随军多已逃散。家已无家,国将不国!]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李存勖置酒悲啼,问计部下;百余将断发示忠,君臣相泣。]

  师:你觉得这一部分主要用了什么手法?——对比。试分析。

  (1)两组感叹句——,将和进行对比。

  (2)一系列动词——将和进行对比。

  (3)一系列的时间——将和进行对比。

  点拨: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会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生结合《五代史》中的相关记叙,谈谈自己的看法。(幻展示)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后唐)庄宗既喜好滑稽戏,又通晓音乐,还能谱曲,到现在,汾州、晋州一带,很多人能唱他唱的歌,称为“皇帝亲自制作”的歌到处都是。他的小名叫亚子,当时有人叫他亚次。另外他又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从他做王,到做天子,他常常与伶人一道在庭院里演杂戏,伶人因此而当权,最终导致灭亡。……

  ——忘父志、好俳优、宠伶人、身溺之——失人事(师板书)

  (4)抑扬的情感,将作者对庄宗盛时的赞赏和对衰时的叹惋进行对比。

  师:这一对比,现在我们似乎更能理解开篇欧阳修的叹惋了,什么来?一起来——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庄宗是盛也人事,衰也人事啊。这一盛一衰,一抑一扬,不读都不对不起欧阳修,小组共读,选出代表展示。

  生活动

  师点拨:盛的部分我们读的时候声音要——扬,高亢、昂扬、读出赞叹之情。衰的部分呢?——降,低沉、沉重、读出叹惋之情。齐读。

  师:盛衰之差还在人事啊,用本段最后一句话说也就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师板书:忧劳、逸豫)

  师:写到这儿历史也有了,道理也说了,看来最后一段也没啥用喽。

  那有什么用?——大声读,一会儿告诉我答案。

  生活动。明确——交代 写作目的。

  (三)以史为鉴知兴替

  师:当时的北宋王朝又是怎样的局面呢?补充历史背景。

  (幻展示)当时的北宋王朝,表面上虽称“盛世”,但其实已危机四伏。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

  师点拨:“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以沉重的心情、哀婉的语气向北宋统治者发出了的警醒的告诫。欧阳修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来呼吁“忧劳兴国”,警告“逸豫亡身”,要防祸患于忽微,切勿沉浸于所溺,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借古讽今,借古鉴今啊!

  师:我又想起课堂导入时的那几句话了,我们一起再来一遍:

  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六国论》中苏洵警告当权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过秦论》中贾谊以秦警醒,“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伶官传序》欧阳修用三个关键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哪三个关键句?——这不就是一部盛衰论、兴亡论、得失论吗。

  同样作为史论文,我们把《伶官传序》《六国论》《过秦论》做一下比较分析。

  生活动思考总结:

  1、内容联系

  〈1〉都是史论,都是由历史事实得出经验教训,借古讽今,借古鉴今。

  〈2〉都论及国家兴亡的问题。

  2、语言魅力

  《过秦论》语言:气势恢宏,铺张杨厉,极富文采。

  《六国论》语言:斩钉截铁,雄健有力,不容置疑。

  《伶官传序》语言:抑扬顿挫,摇曳多姿,感慨摇深

  3、论证方法

  〈1〉例证

  〈2〉对比

  〈3〉……

  4、意义深远,不限于当时,现实意义久远。

  (四)读写内化明启示

  请从“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给我们的启示入手,写一篇议论文。

《伶官传序》教案 篇13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相关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语法现象,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论证来论证文章中心论点的写作手法。

  3.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疏通文章大意,体会作者运用对比手法总结历史兴衰成败的教训。

  难点:理解作者“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史学观点,及文本以史鉴今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唐朝灭亡后,我国历史再次进入到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事不断,人民生活困苦。在那个时期,有一位军事天才,李存勖,骁勇善战,是最有可能统一天下之人。可是他建立后唐王朝,称帝仅四年,便身死国灭,这又是为什么呢?北宋文宗欧阳修以史学家的深刻、政治家的敏锐、文学家的生动为我们解读了这一历史事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知识要点

  1.了解文章体裁、写作背景以及写作目的。本文是一篇序文,作者所在时代,正是北宋由盛转衰时期,作者很担心五代的惨痛历史会重演,因此撰写《新五代史》以告诫北宋统治者引以为戒,本文是《新五代史伶官传》的序文。

  2.了解本文作者开门见山提出“盛衰之理”在“人事”的观点,并举出庄宗事例作为立论依据。

  3.理解作者将庄宗得天下时“意气之盛”与失天下时“泣下沾襟”进行对比,推导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

  4.理解作者在总结庄宗逸豫亡身的历史教训之后,扩而充之,延伸到“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从而把握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以庄宗的亡国教训,告诫北宋统治者要以史为鉴。

  5.学习本文带来的启示:人生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沉淀下来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所困。以此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从而指导我们当下的生活。

  (二)承担的单元任务

  本课属于史论文学,从一个细微的角度切入,纵说盛衰之理,探讨了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学习本课要理解文章的历史观念、国家情怀和担当精神,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式,学习和借鉴他们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论述方式,积累文言文的语法现象,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分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本课承担单元任务二和任务三。任务二是为历史人物李存勖整理一份简略的人物年表,需要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完成。任务三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参考相关资料,尝试写一篇短文,对文章提出质疑或进行辩驳。

  三、学习活动

  (一)作家作品及写作意图介绍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其散文说理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其实欧阳修更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史学家。他曾官至参知政事,曾与人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

  本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是欧阳修为《伶官传》所写的短序。本文是欧阳修通过对后唐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来告诫北宋统治者要以史为鉴。

  (二)梳理文意,问题探究

  第一段内容理解:文章开篇立论,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论点,意思是,国家盛衰兴亡的道理,虽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的作为吗!作者在没有否定天命因素的基础上,更肯定了人的作用,即人的作为的作用。如何知之?作者在提出论点之后,进一步以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教训作为论据。作为议论文,开篇即明确中心论点,并且把观点事例也扼要概括出来,可谓言简意赅,章法井然。

  问题探究:

  1.请同学们思考,“呜呼”这一感叹词起笔,有何深意?

  文章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引发对历史的沉痛追问和感慨。五代十国时期,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之一,作者感慨沉痛,故作序论皆以“呜呼”开篇。同时也为全文奠定了哀婉的感情基调。

  第二段内容理解:这一层讲晋王,即庄宗的父亲——李克用的三桩遗恨,他在临死前留给庄宗三支箭,让其完成遗愿。相对于第一段的简洁,第二段近乎小说家语,用“世言”二字起笔,即正史中未见记录,彰显了史学家的严谨。在“三遗恨”的故事里,提到了三个仇人,他们又是谁呢?

  一是朱温。李克用曾与朱温联合剿灭黄巢军,后朱温多次意图杀害李克用,二人结怨越来越深,不共戴天。此后对峙争霸数十年。

  二是刘仁恭。文中所写“吾所立”是指刘仁恭借李克用兵马夺取幽州,后刘仁恭与李克用反目,归附于朱温,他的儿子刘守光开始称燕王,后来称帝。这里称刘仁恭为燕王,是笼统的说法。

  三是契丹人,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原与李克用结盟夹击朱温,后来却撕毁盟约,与朱温结盟。

  问题探究:

  1.请同学们思考:这几个动词刻画了庄宗李存勖怎样的形象?

  首先是他对复仇极为重视:他将箭藏在供奉祖宗的宗庙之中,并且每次出兵都要以少牢祭奠,得胜后,请下箭,还要用锦囊盛起来,告慰父亲。

  再者,他对复仇极为决绝:每次作战都要带着这三支箭,矢志不渝,誓死报仇。因此,这几个动词,描绘出庄宗一心执行父命决绝复仇的形象。

  第二段总结:第二段详细叙述了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经过。这一段叙事的语势比较平缓,没有直接的议论,但是作者寓论点于叙述之中,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为下文写衰作张本。

  第三段第一层内容理解:庄宗用绳索帮着刘仁恭、刘守光父子。之后又写道:庄宗用匣子装着后梁皇帝、大臣的头,一一复仇之后,庄宗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作者详细描写了庄宗复仇的经过。面对着庄宗的赫赫战功,作者不禁发出了“壮哉”的感慨。

  问题探究:

  1.作者为何要大费笔墨逐一描写庄宗消灭敌人?

  写庄宗逐个消灭仇敌,极力表现其声威的壮大,一方面照应开头“盛衰”的“盛”,极力写英勇杀敌的威武雄壮,也暗示了成功背后的艰辛。另一方面越写奋勇杀敌的极盛之势,也越能与下文的迅速败亡形成对比,从而更好地揭示主题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的道理。

  第三段第二层内容理解:短促有力的语句,让读者直观地感知到了李存勖的败亡之“神速”。

  通过梳理有关李存勖的履历,我们关注到后唐庄宗李存勖从接受遗命到后唐建立,经过了十五年奋战,而“失天下”仅三年。

  败亡的导火索,令人触目惊心:一夫夜呼,是说公元926年,枢密使崇韬和他的女婿、庄宗的异母弟存相继被杀,加上其他天灾人祸,一时谣言四起,人心浮动。兵士黄甫晖当时奉命戍守瓦桥关,戍期已满,却被留下守贝州,心怀不满,便趁机纠众杀部将杨仁晸,裹胁裨将赵在礼为乱。这次兵变发生在夜间,故称“夜呼”。庄宗之祸,自皇甫晖一夫夜呼而起。

  其后“乱者四应”是说李嗣源发动兵变,郭从谦首先响应,率从马直亲兵攻皇城,纵火焚烧兴教门,闯入内宫,乱兵在宫楼上用箭射死了仓皇东出的唐庄宗。《伶官传序》将其概括为“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以及“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此外,这段文字更写出了败亡之际的仓惶落魄,“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这“极衰”时的“泣下沾襟”又与前文“得天下”时的“意气之盛”形成强烈对比,为下文议论张本。

  欧阳修用李存勖复仇的极盛之势为其败亡的神速蓄势,功业到达顶峰之后,顷刻间,一败涂地,“意气之盛”荡然无存,对比极为鲜明,不禁引发人们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李存勖亡国之速?行文至此,再进行议论,必然水到渠成。

  文章先让一步,讲道难道是得天下困难,失天下容易吗?自然并非如此,文章随即作出回答:或者考察他成败的原因,都是因为人事吧。接着开始分析到底是怎样的人事致其成败,引用了《尚书》中的古训“满招损,谦受益”,暗喻庄宗之前谦虚谨慎,终于成事,之后沉湎享乐,终致颠覆。由此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兴国,逸豫亡身”是对人事的具体解读,也是作者以史为鉴得出的结论。

  第四段内容理解:正因为庄宗之前忧虑劳苦,竭忠尽智,所以强盛的时期,全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而后安于享乐,不思戒慎,所以等到他失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讥笑。最后又将此论推而广之,祸患常常是从极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进而得出结论: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人或物困扰,难道知识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问题探究:

  1.请同学们思考:“岂独伶人也哉”的言外之意?

  作者在叙述庄宗得失、盛衰的对比中,深化了主题,其实,让作者深思的不仅是后唐庄宗的灭亡教训,更让人担忧的'是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警告北宋统治者,应该振作觉醒了,否则就会断送自己的江山。

  因此,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借古讽今,讽谏当时北宋王朝的执政者要以史为鉴。

  其实,欧阳修并非危言耸听。后来北宋王朝亡于宋徽宗之手,而宋徽宗恰是一个沉溺于歌舞与书画的君王。李存勖宠爱优伶,热爱演戏,宋徽宗擅长绘画,有着极高的艺术修养,但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和责任却是一国之君。他们都违背了自己的使命,最终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还学过哪些借古讽今的文章?

  杜牧《阿房宫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苏洵《六国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以上所论都是在提醒后世的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欧阳修通过《伶官传序》中叙写庄宗的得失盛衰之变,形象直观地告诫统治者,要以史为鉴,知古鉴今,体现了古代文士的良知与家国情怀,始终关怀民族命运前途。

  (三)总结文章论证思路与写作特色

  论证思路:首段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并且概括举庄宗成败事例作为论据,得则接受父命报仇雪耻,系燕父子函梁君臣,失则一夫作难仓皇东出,伶人困之身死国灭。在得与失的强烈对比中,寓议于叙之中,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并由此推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写作特色:

  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写后唐的盛衰对比,先写庄宗极盛的史实,再写其极衰的场面,后面总言兴亡,喟叹不已。一盛一衰,既扬又抑,交错成文。通过盛衰对比,昭示了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历史教训。

  在语言方面,辞气委婉,言语恳切

  文章作为一篇旨在以史为鉴的史论文,依据史实,娓娓道来,仿佛与预想中的读者谈古论道,辞气委婉,言语恳切。文章叙庄宗功业辉煌,语含敬佩;述其迅疾陨落,则充满叹惋;论其败因,先用反问,再以疑问呼应观点,使得说理委婉恳切。抑扬顿挫,错落有致,文章以散体写史论,间以对仗工整的骈句,骈散结合,错落有致;适当运用长句,调节语势,张弛有度,读起来抑扬顿挫,感情饱满,气势旺盛。

  其次,本文语言平实,言简意丰。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基本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事例,阐发道理,平易近人,自然晓畅。叙事不枝不蔓,概括性强;议论简明扼要,切中肯綮。有些语句,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言简义丰,发人深省。

  (四)文言现象总结

  总结一词多义现象:盛、困、告

  总结通假字:无、雠

  总结古今异义:少牢、人事

  总结特殊句式:判断句、状语后置句、被动句

  四、课堂小结

  《伶官传序》旨在知古鉴今,告诫沉溺的恶果,警示亡国的落魄。同样,人生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沉淀下来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所困。这样的规律于今日也能带给我们启示,来指导我们当下的生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如火炬在前,一直照亮我们的漫漫人生路。

  五、课后作业

  优秀的史传文学,往往围绕历史人物,选取恰切的历史事实,既叙写人物生平,又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同时将史家对人物的评价和对历史的态度蕴含其中。研读课文,为本文的历史人物李存勖整理一份简略的人物年表。

  提示:完整的人物年表包括以下内容:年岁、年月、本人经历和活动事迹、传主所处时代发生的重要事件、家族情况和社会交往等。

《伶官传序》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作品的文体特色,语言特点进行诵读、

  2、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欧阳修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感情,反复诵读文章,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文体特点和语言特点、

  2、从读音、语气停顿、语调、表情达意等方面掌握文言文诵读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并对照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

  二、全体学生齐读,进入学习氛围、

  三、分析、朗读第一段:

  1、请一位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朗读第一段,其他学生倾听、

  2、全体学生齐读开头“呜呼”两字,揣摩语气

  (这两个字的语气内涵比较浅显,学生比较容易把握,教师联系全文内容,提示学生)

  答:“呜呼”这两个字,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慨叹,惋惜、

  3、讨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请学生翻译:

  国家盛衰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也是人事吗?

  (2)打出幻灯片:“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亦乃人事也、”

  比较它们的异同,讨论他们的优劣、

  (教师引导:原文采用反问句,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而改用陈述句后,语气、力度改变了、)

  4、讨论:“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重点:原,推究、所以,表……的原因、

  (2)问:可以知之矣的之指代什么

  提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庄宗的故事贯穿全篇,结果得出这个结论,或者说就是为了证明这个观点,证明这一句正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5、再次向学生明确全文慨叹、惋惜的基调,学生以这种基调再次集体朗读、

  四:分析、朗读第二段、

  1、学生自己揣摩晋王的临终遗言,并自由朗读、

  2、请学生做示范朗读,并总结语气、

  (教师引导:晋王的临终遗言,应该是语重心长,遗恨未消,用幻灯片打出)

  3、有条件的教师可示范朗读,然后学生根据相应语气集体朗读、

  4、问: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持什么态度?

  教师引导: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是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5、问:这些态度可以从庄宗对待哪样事物看出?

  答:从他对待晋王的遗矢可以看出、

  6、请学生划出本段中与矢有关的、能体现庄宗恭敬的动词、

  重点:受、藏、请、盛、负、纳(用幻灯片打出)

  7、学生根据板书提示,熟读、背诵第一、第二段

  8、抽查两位学生背诵,然后全体学生集体背诵、

  五、分析、朗诵第三、第四段:

  【一】1、先让学生朗读开头两句话,思考它们构成什么关系?哪些关键词可以看出?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学生回答:构成对比关系,关键词是盛和衰、

  3、问:第一句表现盛的,大家找找看哪些字词可以表现盛的气势、

  4、生答:系、函、入、还、告、盛、壮哉

  5、既然这些字词是表现盛的气势的,所以读的时候就应当重一点、

  6、阅读讲究语气连贯,这一句首先让学生明确“方”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指出它的管辖范围、

  (教师提示;方是正当的意思,所以应该管到“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7、相应的,让学生划分下一句,“及”管到哪里?

  (引导:到“泣下沾襟”)

  8、在点明语气和重音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自己把握朗读,教师适当提示,如“何其衰也”,最后两字应适当拖长、

  9、请学生朗读,然后教师示范,最后学生集体朗读,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之所以这样设计,因为第一句是表现盛的,男生应该能体验出其中的感情,不会太小声,如果不幸男生没气势,就让女生大声朗读第一句,然后调侃男生,激励他们重新读,也顺势让学生熟读成诵、

  【二】以上两句是形成强烈反差的,盛的时候是那么强大,但是却一下子衰败了,什么原因呢?作者似乎给出了两个供选择的理由: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幻灯片打出)

  1、请学生翻译,重点是抑(或者)、本(推究)、自(由于)、

  2、这两句是问句,那么作者真的是有疑问吗?还是有明显有倾向的?

  (这一问比较简单,学生应该能回答出,欧阳修倾向于后者,就是庄宗的盛衰都是由于人事、)

  3、再来看下一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幻灯片打出)

  教师讲解:庄宗的故事足以证明这两个道理,所以这一段综合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都是为了证明这样一个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的庄宗后来居然被几十个伶人围困,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这就再次提醒人们,要注意到“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啊、

  【三】分析“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用幻灯片打出、

  1、学生集体朗读后,对照课下注释翻译、

  2、提一位学生起来翻译,纠正错误,

  重点:第一个于解释为在、从,第二个于解释为被,注意“智勇”的词性,可提示学生,根据文言文对偶句词性一致,前面的`“祸患”是名词,所以“智勇”也是名词、

  3、讨论“岂独伶人也哉?”,幻灯片打出、

  先请学生自行翻译,然后提问学生,要注意填充省略的内容,

  (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这样吗?)

  4、谈谈这句话包含的内容和作用、

  教师提示、引导:这句话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的批评朝政,提醒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伶官传序》教案 篇15

  【教材分析】

  《伶官传序》选自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本单元所选课文尽管风格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散文“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的特点,行文在结构安排上都有较强的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伶官传序》处于本单元第二篇,借后唐庄宗宠爱伶人的历史事件论述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一历史盛衰规律论证结构上一事一议,论证条理清晰,情感脉络鲜明,文章平易流畅,课下注释详细对于已有一定文言阅读基础的高二学生难度不大可以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把握本文清晰的深刻和思想内涵。

  【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选修部分古代散文学习的要求是: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并在此基础上学习鉴赏古代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通过学习掌握本文重要文言词语的含义,翻译本文重要文言句子。

  2、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把握本文“散而不乱”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点拨为辅,把握本文论证思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掌握重要词语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脉络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课文注释导入)

  文章的题目为《伶官传序》,被立传的主人公是什么人?作者为何要给他们立传?

  明确:“伶官”是封建时代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作者写此文并冠以短序的目的是让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的历史教训,戒除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二、理清结构,把握意脉

  1、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2、翻译主要文句,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

  3、把握材料和观点关系,理清思路

  (1) 从对题目的分析可知,此文是借历史材料来证明观点的,迅速浏览课文,找出历史事件对应的文字?

  明确:“世言晋王……何其衰也!”

  (2) 作者由此事悟出了那些道理?

  “满招损,谦得益”

  “有劳可以兴国,抑郁可以亡身”

  (3)翻译“岂得之难而失之抑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把握“抑”字前后选择关系,理解“人事”含义

  (4)观点若想让人信服,材料必须能充分论证观点,请认真阅读事实材料,谈谈作者是如何围绕论点展开论证的'?

  重点翻译: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趋,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 梁君臣之手,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5)整个二三段的议论过程,对应的是第一段的那一句话?

  (6)文章的最后一点可否去掉,为什么?

  (7)诸多观点,哪个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板书:

  三、作业

  完成课后第三题

  【教后感和课后反思】

  1、关于学生

  此节课以学生自学为主,所以应尽可能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诵读,学生在读中加强对文意的疏通和理解,但实际除了一次学生齐读和对各段理解文意时的默读,读得太少

  2、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此课教学内容的重点是理解文中几个重要句子的含义,并以此为基础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意脉但在重难点的解决上却存在问题由于教学中想在理解观点把握文脉的同时借此课第二段围绕中心选材指导学生写作,所以教学切入从第二段开始,造成学生对本文观点理解混乱,反倒不如从第一段开始清晰,教学难点和重点发生偏离同时,也因缺少第一段“原庄宗之所以的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这句话的理解,学生在对重要文句“岂得之难而失之抑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较难理解,耽误了太多时间,对其他文言句子翻译落实不到位

  3、课堂提问

  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文章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适时到位提问点拨是非常重要的但本节课的课堂提问不是很到位,问题优待斟酌,比如课堂提问问题(4):观点若想让人信服,材料必须能充分论证观点,请认真阅读事实材料,谈谈作者是如何围绕论点展开论证的?因为几个观点本身就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同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说论证不同的观点,所以学生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4、未能学生在学习中体味本文“气脉中贯”的特点,应加入适当的读,感受继续中作者所蕴含的情感。

《伶官传序》教案 篇16

  江苏省怀仁中学 顾惠

  教学目标 :

  1.学生能够根据作品的文体特色,语言特点进行诵读.

  2.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欧阳修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感情,反复诵读文章,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文体特点和语言特点.

  2.从读音、语气停顿、语调、表情达意等方面掌握文言文诵读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并对照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

  二.全体学生齐读,进入学习氛围.

  三.分析、朗读第一段:

  1.请一位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朗读第一段,其他学生倾听.

  2.全体学生齐读开头“呜呼”两字,揣摩语气

  (这两个字的语气内涵比较浅显,学生比较容易把握,教师联系全文内容,提示学生)

  答:“呜呼”这两个字,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慨叹,惋惜.

  3.讨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请学生翻译:

  国家盛衰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也是人事吗?

  (2)打出幻灯片: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亦乃人事也.”

  比较它们的异同,讨论他们的优劣.

  (教师引导:原文采用反问句,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而改用陈述句后,语气、力度改变了.)

  4.讨论:“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重点:原,推究. 所以,表……的原因.

  (2)问:可以知之矣的之指代什么

  提示: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庄宗的故事贯穿全篇,结果得出这个结论,或者说就是为了证明这个观点,证明这一句正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5.再次向学生明确全文慨叹、惋惜的基调,学生以这种基调再次集体朗读.

  四:分析、朗读第二段.

  1.学生自己揣摩晋王的临终遗言,并自由朗读.

  2.请学生做示范朗读,并总结语气.

  (教师引导:晋王的临终遗言,应该是语重心长,遗恨未消,用幻灯片打出)

  3.有条件的教师可示范朗读,然后学生根据相应语气集体朗读.

  4.问: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持什么态度?

  教师引导: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是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5.问:这些态度可以从庄宗对待哪样事物看出?

  答:从他对待晋王的遗矢可以看出.

  6.请学生划出本段中与矢有关的、能体现庄宗恭敬的动词.

  重点:受、藏、请、盛、负、纳(用幻灯片打出)

  7.学生根据板书提示,熟读、背诵第一、第二段

  8.抽查两位学生背诵,然后全体学生集体背诵.

  五.分析、朗诵第三、第四段:

  【一】1.先让学生朗读开头两句话,思考它们构成什么关系?哪些关键词可以看出?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 ,入于太庙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其意气之盛 ,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 ,天下已定 ,一夫夜呼 ,乱者四应 ,仓皇东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君臣相顾 ,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 ,泣下沾襟 ,何其衰也!

  2.学生回答:构成对比关系,关键词是盛和衰.

  3.问:第一句表现盛的,大家找找看哪些字词可以表现盛的气势.

  4.生答:系、函、入、还、告、盛、壮哉

  5.既然这些字词是表现盛的气势的,所以读的时候就应当重一点.

  6.阅读讲究语气连贯,这一句首先让学生明确“方”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指出它的管辖范围.

  (教师提示;方是正当的意思,所以应该管到“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7.相应的,让学生划分下一句,“及”管到哪里?

  (引导:到“泣下沾襟”)

  8.在点明语气和重音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自己把握朗读,教师适当提示,如“何其衰也”,最后两字应适当拖长.

  9.请学生朗读,然后教师示范,最后学生集体朗读,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之所以这样设计,因为第一句是表现盛的,男生应该能体验出其中的感情,不会太小声,如果不幸男生没气势,就让女生大声朗读第一句,然后调侃男生,激励他们重新读,也顺势让学生熟读成诵.

  【二】以上两句是形成强烈反差的,盛的时候是那么强大,但是却一下子衰败了,什么原因呢?作者似乎给出了两个供选择的理由: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幻灯片打出)

  1.请学生翻译,重点是抑(或者)、本(推究)、自(由于).

  2.这两句是问句,那么作者真的是有疑问吗?还是有明显有倾向的?

  (这一问比较简单,学生应该能回答出,欧阳修倾向于后者,就是庄宗的盛衰都是由于人事.)

  3.再来看下一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幻灯片打出)

  教师讲解:庄宗的故事足以证明这两个道理,所以这一段综合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都是为了证明这样一个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的庄宗后来居然被几十个伶人围困,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这就再次提醒人们,要注意到“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啊.

  【三】分析“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用幻灯片打出.

  1.学生集体朗读后,对照课下注释翻译.

  2.提一位学生起来翻译,纠正错误,

  重点:第一个于解释为在、从,第二个于解释为被,注意“智勇”的词性,可提示学生,根据文言文对偶句词性一致,前面的“祸患”是名词,所以“智勇”也是名词.

  3.讨论“岂独伶人也哉?”,幻灯片打出.

  先请学生自行翻译,然后提问学生,要注意填充省略的内容,

  (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这样吗?)

  4.谈谈这句话包含的内容和作用.

  教师提示、引导:这句话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的批评朝政,提醒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5.如有空余时间,则加强背诵第三、第四段.

  板书: 晋王: 语重心长,遗恨未消,

  忧劳 盛

  庄宗: 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庄

  人事

  还矢先王, 告以成功

  宗 逸豫 衰

  宠信伶人, 身死国灭

《伶官传序》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及重点】:

  1、引异学生树立“兴亡之理在于人事”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2、引异学生诵读品味本文抑扬顿挫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本文是一篇史论,教学时可与刚学过的《过秦论》《六国论》进行比较教学,指导诵读,品味语言,由浅入深,启发诱导。力求学生在比较中解决问题,从启发中有所发现。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引出文章论题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赞叹项羽是个英雄,宁死也不愿苟且偷生。项羽这个人,由西楚霸王到乌江自刎,他这一生,是引起后人的许多感慨的。他在自刎前曾用这样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惨败——“天亡我也”。那么项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是天亡他么?人不知己者如是,真是可悲可叹,那么今天我们就由此来学习一篇探讨“盛衰兴亡之理”是在人还是在天的文章——《伶官传序》。

  二、比较标题,换成史论题目

  这篇文章单从标题上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序文,但从内容上它却和前面刚学过的《过秦论》《六国论》的体裁一样,都是史论,那么就这三篇文章的标题而言,如果站在史论的角度比较一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回答。

  提示:《过秦论》《六国论》两个标题上都有一个“论”字,这是史论文的标志,而且从这两个题目上就可以看出文章的主旨,也就是说文章标题就是文章核心,就是文眼。而本文虽是史论,但它根本就不是站在史论的角度命的题,而是站在序文的角度命题的。

  好,那么现在我有个提议,如果我们也站在史论的角度为本文更换一个标题,而且也要有一“论”字,还要能反映文章主旨,大家看要怎样改才好呢?(讨论)

  提示:庄宗论、后唐论、盛衰论、兴亡论。这几个题目都是可以的,那么我们就把“兴亡论”确定为本文的新标题,它即简单又能反映文章论题。好,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认真地看一看由我们自己命名的名人的名作--《兴亡论》吧。

  三、比较内容,探讨内在联系

  既然这三篇文章都是史论,而且我们也给他们统一了标题形式,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先默读一遍课文,与前两文比较一下,看内容上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读完的同学请注意比较,找出比较点,列出发言提纲,准备回答。

  提示:〈1〉都是史论,都是由历史事实得出经验教训。

  〈2〉都论及国家兴亡的原因。

  〈3〉再深一层,秦的兴,是由于历代君王的励精图治,秦的灭,是由于帝王不施仁政;六国破灭,则在六国之君争相赂秦,它们的兴亡都正如本文所讲的“盛衰兴亡皆在于人事”,它们都可作为本文论点的典型例证,因此本文论点有着更强的普遍性。

  由此看来,这三篇文章的关系是越来越密切了。接下来我们再比较一下它们语言上各有什么特色。

  四、比较语言,体会文章特色

  《过秦论》语言:气势恢宏,酣畅流利,极富文彩。

  《六国论》语言:斩钉截铁,雄健有力,不容置疑。

  那么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呢?咱们先不看课文,先看一位名人对本文下的评语

  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此六一公平生最得意之笔,五代史第一篇文字,后学者当百读不厌也。

  ——清·沈德潜

  沈德潜是清朝的一位著名学者,他对本文的评价可见是相当高的,那么本文到底是怎样的“得史记神髓”呢?咱们还是认真地品味一下课文。

  首先请大家小声地诵读一遍课文,在读的过程当中注意品味本文是怎样地抑扬顿挫,何处该抑,何处该扬。请用升降符号在文中标出。

  请两三名同学,按着自己的理解给大家解说一下本文是怎样地“抑扬顿挫”的,并作示范性诵读。教师给予补充纠正,并根据学生解说随手在黑板上画出起伏曲线,以示文中的起伏升降。

  再请一两名同学进行分段诵读品评,比较优劣,矫正错误。

  学生集体诵读品味,读出文章的音韵之美。

  五、总结引申,导出兴亡规律

  教师对着所画的起伏曲线解说:本文鲜明的抑扬顿挫的艺术特色,体现在庄宗的盛衰、兴亡、得失,以及作者对此感情上的抑扬、笔调上的起落之上。那么我们看一下,这些起起落落,实际上都是在围绕着什么上下波动的呢?

  提示:“人事”,即盛衰兴亡之理。教师可随机在原起伏曲线中间划一横线,并在一端注上“人事”字样,即如:

  看这一图象像什么?

  价值规律。

  那么咱们也把它称为“规律”看行不行?叫什么呢?

  “兴亡规律”。

  即是“规律”,就要用事实来检验它看是否正确:(教师提示学生讨论回答)

  庄宗:忧劳则兴,逸豫则亡;

  秦:仁政则兴,暴政则亡;

  六国:抗秦则兴,赂秦则亡;

  项羽:重贤则兴,寡谋则亡;

  学生:勤奋则兴,懒惰则亡。

  可见,一个人的兴亡、得失、成败,与天命神灵无关,关键在自己,事在人为。这也是“兴亡规律”带给我们的启示,希望同学们用这一“规律”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