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复习(精选15篇)
第五单元 复习 篇1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复习
共几课时
1
课型
复习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会背诵本单元韵文和练习5读读背背,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看图将句子写完整、具体。
教学
重难点
正确掌握本单元字词及相关知识,能正确进行练习。
教学
资源
小黑板 相关练习
预习
设计
有感情地背诵本单元韵文和练习上的成语和儿歌。
默写本单元字词。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识字5》
1、说说夏天台风、雷雨的特点。
说、写出夏天的水果、动物、花儿;也可拓展一些。用“……有……有……还有……”将图意说说。
2、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根据1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逃——桃——跳 瓜——爪
蛙——娃 河——荷
多音字“了”辨析。
二、复习《识字6》
1、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1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2、用上词串中的词组合成句。
3、仿“亮晶晶”的形式写几个词。
三、复习《识字7》
1、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2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2、背诵儿歌,会填空。
3、说出“品”字结构的字。
四、复习《识字8》
1、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根据2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能正确选字填空。
2、背诵儿歌,会填空。
五、《练习5》
1、 “北、奶”等。
2、给“青”、“丁”?“也”等字加偏旁,并组词。
3、背诵四个成语,会填空;
背诵《伞花》,会填空。
六、进行练习并集体订正。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雨(雨字头):雷、雪、霜、雾
户(户字头):房、扇、所
戈(戈字旁):战、成
羊(羊字旁):鲜、着、群
目:盯、眼、睛
忄(竖心旁):忙、怕、情
3、背诵课文,并填空。
一、复习《识字5》
1、复习《识字5》的知识要点。
2、复习字词
二、复习《识字6》
复习《识字6》的知识要点。
三、复习《识字7》
1、复习《识字7》字词。
2、复习儿歌。
3、积累“品”字结构的字。
四、复习《识字8》
1、复习《识字8》字词。
2、复习儿歌。
五、复习《练习5》
1、掌握特殊字的笔顺。
2、换偏旁汉字归类复习。
3、复习成语和儿歌。
六、巩固练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茉莉、蒲扇、萤火虫、森林、蜻蜓
2、读出下列偏旁部首,并写出几个含有此偏旁的字。
3、背诵课文,并填空。
1、有关夏天天气现象的( ) ( ) ( )
写出夏天的水果( ) ( ) ( )
写出夏天的虫子( ) ( ) ( )
写出夏天的花( ) ( ) ( )
写出春天的花( ) ( ) ( )
写出你认识的星星( ) ( ) ( ) ( )
2、夏天来了,( )风大,( )雨多。( ) ( )和( ) ( )都成熟了。( )花和( )花都开了。
3、( )人一( )心,( )土( )( )金。( )( )不( )( ),独木不( )。
4、天气( ),池水( )。小( )蜓,大( )( ),飞来飞去( )( )( )。
5、循序( ) 温( ) ( )新
( )浅( )深 ( )积( )累
作业
设计
完成本单元“补充的习题”。
第五单元 复习 篇2
5.1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一、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1.世界政治地图 概念——表现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它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 演变的主要原因——国际间的政治和经济冲突以及国际竞争。 2.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方同盟国:德、奥、意(大战中意脱离同盟)协约国:英、法、俄(俄退出,美、日、中宣战)轴心国:德、日、意反法西斯同盟:苏联、美国、中国、英国、法国交战原因帝国主义争夺欧洲乃至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交战结果协约国胜反法西斯同盟胜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德领土缩小,海外殖民地被瓜分。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崩溃,出现了匈牙利、波兰等国(教材86页图5.1)沙俄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英法大伤,美日兴起。德一分为二,日成为美国的附庸。欧洲东部依附苏联,中西部依附美国(教材87页图5.2)。美苏由合作走向对抗,两极格局形成。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瓦解,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一支新兴力量。二、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一)两极格局的分解 1.社会主义阵营解体——50年代末出现分裂,到60年代末解体。 2.西方阵营出现分化——西欧和日本重新崛起、独立自主的倾向增长,美国控制能力有所 减弱。(二)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欧洲政治地图剧变: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德国统一、南斯拉夫一分为五、苏联解体成15个国家 美国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上还形成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力量中心。三、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和冲突 二战后世界总体的局势:维持着和平的局面,但是这种和平的局面是不稳定的,威胁世界安全和稳定的隐患依然存在。(一)区域性国际(政治)组织 —— 例如:阿拉伯国家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非洲统一组织等 作用:维护区域安全、加强各国间的团结和合作、反对外来势力干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地区性冲突和不安全因素增多,甚至爆发局部战争—— 例如:阿以冲突、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克什米尔争端等(三)阿以冲突 原因 内部:民族和宗教矛盾、领土和资源纠纷等 外部:帝国主义维护其全球战略利益、插手中东事务 进入90年代,阿以冲突各方面由对抗走向对话,而以色列强硬派(沙龙政府)执政以来,对抗程度又加剧。 影响阿以和平进程的因素主要有: ①巴勒斯坦问题。 巴勒斯坦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交通要道,是联结东西部阿拉伯国家的纽带,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②耶路撒冷问题。 分为新、旧两个城区。旧城面积不到1平方千米,有5000多年的历史,凝聚着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数千年来产生、发展和纷争的历史。三大宗教都将耶路撒冷旧城尊为圣城。 ③被占领土问题。 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耶路撒冷 埃及——西奈半岛 叙利亚——戈兰高地 ④水源问题。 以色列境内无大河,北部雨量较多,南部为大片沙漠。为解决水荒,以色列通过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拦截约旦河及其支流河水,还在被占领土上抽取地下水。
5.2 世界经济全球化一、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1.读图(教材89页图5.4),找出世界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的地区。 2.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高、经济发达低、经济相对落后输出技术、资金、工业产品等原料、燃料、劳动力等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核心地位边缘地位经济活动的扩散过程经济核心首先出现在西欧,通过掠夺和殖民逐步扩散,部分地区国家加入核心地区,亚非拉变成边缘地区。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读图(教材90页图5.5),指出麦道飞机零部件供应的国家所分布的地区。 当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互相依赖空前密切,技术、资本、人员、服务的跨国界的流动越来越频繁。加强国际经济联系,进入世界大市场,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自身经济的重要手段。 (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1.首先是科技的进步——科技具有世界性,最早实现全球化。 ①促进了世界统一的生产体系和技术体系的使用,使产品能够大量生产和销售 ②改进了货物运输和信息交流的工具,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加强了经济活动的全球联系。 2.跨国公司的作用 供应的厂商多销售的地区多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寻找最优区位形成国际和区际的劳动分工合 并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 在资本过剩的国家筹集资本在原材料和劳动力低廉的国家加工产品在物质短缺的国家销售产品跨国公司通过遍布全球的经营网络,实现人员自由流动、新技术和新观念同步应用,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的空间扩散。三、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一)发达国家 —— 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1.表现在:世界贸易的一半以上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绝大部分集中在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活动及分布也相对集中在发达国家。 2.原因:发达国家具有制造业和金融业发达、科技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善、法制健全等 优势,主导世界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二)发展中国家 —— 机遇和挑战并存 1.发展中国家有资源和劳动力的优势,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和技术。 2.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更加突出,南北经济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其原因是有些国家政局动荡,社会不稳定。 3.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也不均衡(见下表) 措施或条件效果拉美国家和地区持续的国内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区域一体化,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了众多的投资商,进出口贸易得到了发展,提高了竞争力东亚、东南亚有效的产业政策和高水平的教育投入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外资较多,带动了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南亚实施开放的经济政策世界市场上纺织品的供应地撒哈拉以南非洲工业基础薄弱,财政严重依赖外援,一些国家政局动荡竞争力低,吸引外资条件差,经济波动明显北非和西亚制造业技术水平低,技术工人短缺,一些国家内部和国家间政治冲突吸引外资能力低
5.3 区域经济一体化一、世界经济区域化(一)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产生背景及其特征 背景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竞争越发加剧。 特征 —— 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一方面具有内向的保护性,另一方面具有外向的竞争性。在集团内部,成员国之间实行关税互惠,取消贸易壁垒,组成共同市场,实现经济互补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二)加强区域内部经济联系(即经济区域化),是走向经济全球化的阶梯 1.在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内,各国由于交往便利,经济联系密切,易于找到利益的共同点, 从而达成某种协议,建立某种一体化组织。 2.一些大国为了在世界市场中抢占更多的份额,需要以各自建立的一体化组织为依托,极 力扩大势力范围,实现竞争优势。 3.面对发达国家的竞争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强相互间的政治协调 和合作,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以集团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问题讨论 —— ①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二者是否存在矛盾? ②对于建立区域经济集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出发点有何不同?二、主要区域经济集团(一)三个具有世界意义的经济集团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是三个具有世界意义的经济集团。这三个集团包括的地域广阔,人口占全球的1/3,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3/4,出口占世界的70%。它们基本奠定了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基础。 欧盟(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国家15个(见地理图册39页)美国、加拿大、墨西哥21个(见地理图册42页)发展过程世界经济区域的策源地。由3国至6国至12国再至15国(见教材阅读)酝酿于20世纪80年代,1994年开始运转成立于1989年,原来是由各成员国外交部长以及主管经济和贸易的部长参加的区域性论坛。特点欧洲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组织。经济货币联盟、共同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共同的司法与警务合作是三大支柱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可与欧盟相抗衡的共同市场松散的非正式集团,开始向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目标迈进(二)其它地区性的经济集团(经济合作组织) (见教材92页图5.6)如:东南亚(东盟)东北亚、南亚(南亚区域合作联盟)、西亚(海湾合作委员会等)、北非、南美(安第斯集团等)。这些区域合作进程发展很快。
5.4 综合国力竞争一、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 综合国力 —— 即一个国家的总体力量,其大小主要体现在基本实体、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内政和外交、科学和技术这五个方面。 (一)基本实体 反映一个国家生存空间的大小及其位置优劣、资源状况、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等。 1.国土面积辽阔有利于国家发展。 ①首先,国土通常和资源联系在一起,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等领土大国同时也是资源大国。而日本等国则资源缺乏。 ②其次,空间大,回旋余地就大,战时有利于延缓外敌进攻,也便于分散配置工业基地和国防设施。 2.地理位置及地形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 ①位于世界海陆交通位置的国家,通常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例如新加坡、埃及等,平时可以借地缘优势发展经济,战时则可以发挥制约作用,往往也是列强角逐之地。 ②周围邻国较多,边界问题复杂,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③地形对军事行动影响较大。复杂的地形能够抑制高技术武器的效能,易守难攻,但是地形崎岖,通达能力差,不利于发展经济。例如我国“三线建设”就是立足于军事需要。 3.自然资源是国家力量的源泉,其中最重要的是能源资源和金属矿藏。 4.人口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大国地位的重要指标。 ①人口众多,兵员充足,持久作战能力就强 ②国民受教育程度越高,科技创新的机会和成果就越多,推动国家进步的力量就越大。 (二)经济力量 经济力量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能力、工业生产能力、交通和通信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等要素。 1.工业生产能力 —— ①英国从18世纪下半叶起称霸世界一百多年,靠的就是当时领先世 界的工业。相反,因为缺少与丰富资源相适应的工业设施,潜在的国力无法转变为现实 的国力,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②在现代战争中,武器装备对战争胜负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国力竞争也需要有先进的国防工业。 2.农业生产能力 —— 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粮食能否自给和输出。粮食不能自给的国家,只 要进口能力受到挑战,就会威胁到国家的稳定和生存。 3.交通和通信能力 —— 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交通和通讯意味着速度和财富,也 是现代战争的致胜因素。没有交通保障,兵员和兵器就不能迅速及时移动,物质得不到 及时供应,坦克等武器装备也难以施展威力。 (三)军事力量 分为:常规军事力量和战略核力量两方面 (四)内政和外交 政府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综合国力各要素能否形成合力并发挥最大效能。 好的外交政策能够将潜在的国家力量转化为政治现实,也能够为国际贸易和对外经济活动提供保障。如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南南合作等外交政策。 (五)科学和技术 从17xx年至今,人类社会经历的三次技术革命都是由新的生产工具、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发明或发现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迅速缩短,对各国国力发展的影响更加深远。 其实对综合国力的评价方法有多种观点,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各国综合国;各国综合国力的为此排列会有所差异。如我们教材只重点介绍一种观点,象美国学者克莱因、德国学者富克斯、我国学者黄硕风、日本官方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二、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 在很长时期内,世界性战争是有可能避免的。为适应形势需要,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把提高综合国力放在首位。如: 美国 —— 以太空军事、科技开发为突破口,带动综合国力均衡发展,全面增强威慑力量。 日本 —— 技术立国和综合安全保障,以经济优势谋求政治、军事优势。 欧盟 —— 政治、军事、科技和经济一体化,提高国际战略格局地位。 俄罗斯 —— 政治、经济秩序协调发展,力求缩短同美国的差距。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建国50多年来,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比还有相当差距。落后就可能挨打(如美国导弹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撞毁我军用飞机等事件),我们只有加快经济建设,全面提高综合国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途径有: 1.坚持改革开放,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建设小康社会。 2.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为本,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加强基础理论 研究,增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3.重视农业和农村问题。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 和发展。 4.实行计划生育,在进一步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积极发展教育和科技,提高劳动力 素质。 5.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壮大世界和平和安定的 力量。
第五单元 复习 篇3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本单元课文中实词的意义和常见虚词的主要用法。
2.理解句意,把握课文内容,领会文中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诵读古诗文的能力。
4.学习写景叙事的方法。
5.识记有关常识、实词、虚词、美文及名句。
(二)能力训练点
学会锤炼语言,细心观察,培养审美情趣。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宽阔的胸怀,树立高尚的情操,培养美好的情趣。
(四)美育渗透点
领略文中的自然之美,感受作者的胸怀旷达之美,欣赏古诗词的凝练美、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二、学法引导
1.撰写100字左右的单元内容概述。(课前)
2.自制文体、文学常识积累卡。
3.自制实词、虚词积累卡。
4.自制名句积累卡。
5.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6.进行能力迁移训练。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学习古人写景叙事和写人的方法。2.领会语言运用的特点。3.识记有关常识、实词、虚词、美文及名句。
解决办法:加强诵读,老师帮助归纳。
四、课时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进行知识抢答。
2.交流积累卡。
3.练习巩固。
4.能力迁移训练。
七、教学步骤
(一)概述单元内容
本单元是文言文单元,所选课文,有的描绘自然风光,有的叙述儿时趣事,有的刻画人物形象,还有唐代以来的优秀诗篇。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生动简洁。
学习本单元课文应在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的基础上学习古人写景叙事的方法,品味文中生动简约的语言,积累常见实词、虚词的用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知识抢答
1.有关文学常识。
2.美文背诵。
3.名句默写。
(三)帮助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
1.通假字。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
4.词类活用。
(四)背诵默写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3.大漠孤烟直,_____。
4.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5._____,只缘身在最高层。
(五)重点语段
阅读《三峡》2、3、4节,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加点的字。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
④绝献多生怪柏( )
⑤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2)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②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答案:
(1)①上。 ②快。 ③白色 ④极高。 ⑤繁荣茂盛。(2)①对偶 ②借代、夸张
(六)能力迁移
阅读文字,完成下列1-4题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
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若踬(被绊倒)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习惯使人染上),甚矣哉!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清·刘蓉)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蓉中时 少:数量小 B.每履之履:踩,走。
C.顾而笑曰顾:看 D.浸淫日广浸淫:积渐而扩及。
2.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俯而读,仰而思——低头读书,抬头思考
B.足若踬焉——脚好像被绊了一下
C.坦然则既平矣——平平坦坦的已经填平了
D.又久,而后安之——又过了很久,才安全了
3.刘蓉习惯了走洼地,再走上填平后的地,他的感觉是( )
A.足若踬焉 B.如土忽隆起者
C.坦然则既平矣 D.既久,而遂安之
4.点明文章主旨的一句话是( )
A.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 B.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C.习之中人,甚矣哉 D.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第五单元 复习 篇4
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团结协作观念和舍己为人的品质。
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探险知识、地理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继续提高阅读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继续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要点:
1. 复习并巩固本单元的重点知识。丰富探险知识、地理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
2. 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团结协作观念和舍己为人的品质。
课前准备:
学生以列表格的形式总结本单元的内容。
教学设想:
这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单元。它表明了我们对探险这一过去被国人相对忽视的人类文化活动的价值倾向。一个民族任何时候都需要有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而探险正代表了这种精神。当前,全球一体化在加速,不同民族、种族、国家、意识形态之间交流、沟通越加频繁,打破隔阂,互相借鉴、吸收对方的文化精华,这已成为当下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从这一角度说,本单元的复习,要拥有一种全球文化和视角,具涂抹上鲜明的时代色彩。在复习并巩固本单元的重点知识,丰富探险知识、地理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的同时,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团结协作观念和舍己为人的品质。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项:学生讨论后展示单元知识总结。
师生一起总结。
课 文 题 目 中 心 内 容 知 识 要 点
登上地球之巅 (1960年5月,)中国登山队员(从北坡攀援而上,)克服重重困难,终于登上了地球之巅. 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荒岛余生 ,鲁滨逊身陷荒岛他用自己的理智和智慧解决了生存困惑 寻求到了精神的寄托
学习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写法。
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人类优秀品质的精华,珍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伟大的悲剧 斯科特一行从南极绝望而归以至悲壮覆灭的 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真正的英雄 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 体会课文思想感情,感受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的人文精神。 。
培养困境面前永不言退,对未知领域进行百折不挠地探索的精神。
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两小儿辩日》 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多角度理解两篇短文的内涵。
第二项:内容拓展
盘古开天辟地
我国一些古代小说中,往往开头都写道:“自从盘古开天地”以来如何如何,历史也常常从他写起。盘古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神呢?传说当天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宇宙就好像一个大鸡蛋,黑暗混沌一团,盘古就孕育在这里面。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一觉睡醒过来,觉得挺闷气,于是抓过一柄板斧,用力一挥,大鸡蛋突然破裂开来,天地开辟了,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就上升成了天,另一些浊而重的东西,就下沉而为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
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和地都各以每天一丈的速度不断增长,盘古也随它们的变化而变化,每天长高一丈。又过一万八千年,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盘古也越长越高大,长到据说有九万里那样高。他为了不让天地再合拢来,一直顶着天,支着地,象一根大柱子那样撑着。
这位为人类开辟了天地的大神,死的时候是很威武的。古代传说中说,他的呼吸化成了变幻的风云,他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和躯体变成五座高山,他的血液成为了奔腾的江河,他的筋脉变成了道路,他的肌肉成为了肥沃的田地,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天上数不清的星星,他的皮肤和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精髓变成为珍珠美玉,连他流下的汗水都成为甘霖雨露,浇灌着万物生长。这样,盘古成了“天地万物之始”。
关于盘古,还有另外一种传说,盛行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之中,他们认为盘古是人类的祖先。大意说,他原是高辛氏养的一条美丽的狗,后来他帮高辛氏除掉了他的对手房王,因而立了功,高辛王遵约把公主嫁给了盘古。经过六天的修炼,他变成了狗头人身的形状。盘古和公主结婚后生下了三男一女,这就是人类的来源。至今,我国南方苗、瑶、黎等民族中,对盘古十分尊敬,称他为“盘古”还给他修了盘古祠、盘古洞。
女娲补天
我国古史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女神,她叫女娲。女娲是个什么样的呢?传说她是人首蛇身。女娲是一位善良的神,她为人类做过许多好事。比如说她曾教给人们婚姻,还给人类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而使人们最为感动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
传说当人类繁衍起来后,忽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到处不宁,结果祝融打胜了,但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佥欠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晨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
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
传说中后羿和嫦娥都是尧时候的人,神话说,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民。
人间的灾难惊动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于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除人民的苦难。后羿带着天帝赐给他的一张红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还带着他的美丽的妻子嫦娥一起来到人间。
后羿立即开始了射日的战斗。他从肩上除下那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骄横的太阳射去,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只因为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才拦阻了后羿的继续射击。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后羿的丰功伟绩,却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们到天帝那里去进谗言,使天帝终于疏远了后羿,最后把他永远贬斥到人间。受了委曲的后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隐居在人间,靠后羿打猎为生。
嫦娥又是怎样奔月的呢?在古书上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根据《淮南子》的记载是,后羿觉得对不起受他连累而谪居下凡的妻子,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好让他们夫妻二人在世间永远和谐地生活下去。嫦娥却过不惯清苦的生活,乘后羿不在家的时候,偷吃了全部的长生不死药,奔逃到月亮里去了。另一种说法是屈原(约前340椩记?78)《天问》的记载,说后羿后来对嫦娥有不忠行为,和河伯的妻子发生暖昧关系,因而引起嫦娥极大的不满,便离开后羿跑到天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后,很快就后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对她的好处和人世间的温情,对比月亮里的孤独,倍觉凄凉。
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
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边界、海拔8848.13米的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主峰,也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在藏族神话中被认为是五位仙女中的第三女神。她是万山之尊、地球之巅。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巍然屹立在莽莽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处,常年覆盖着冰雪。它那金字塔形的峰体,在百公里之外就清晰可见,给人以肃穆和神圣的感觉。珠穆朗玛峰以其地球之巅的美誉,成为世界各国(地区)登山家心目中的“圣殿”,是每一个登山家的终生夙愿。
1921年,英国等探险家纷纷组队,投入巨资,攀登世界最高峰。而且,探险家们更看重从难度大的中国一侧北坡攀登珠峰,先后共组织了8次之多,但是均未能成功。其中,1924年,著名英国登山家马洛里等,凭借先进的登山工具和丰富的经验,顽强地攀登到珠峰北坡海拔8680米处,即“第二台阶”,马洛里和他的队友不幸遭遇山难,功亏一篑。人类攀登珠穆朗玛峰历史>>>
自从1953年希拉里和丹增首次从南坡登顶珠峰后,从北坡登顶珠峰一直是新中国登山运动员的梦想。中国登山队于1955年开始组建,史占春为第一任队长。1960年,尽管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但是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计划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中国登山队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险关,年轻的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3人于5月25日凌晨4时20分成功登顶,首次完成了人类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夙愿,
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后,又在现代登山运动史上先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1975年第二次从北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藏族队员潘多成为第一个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女性;1988年中国与日本、尼泊尔联合组队,首次实现了珠峰南北坡双跨;从1988年至1999年,年轻的登山家李致新、王勇峰二人用了11年时间完成了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XX年5月21日、22日,中国登山队的两批队员登顶珠峰成功;从1993年开始,中国西藏登山队开始踏上攀登14座8000米以上高峰的征途,截至XX年5月,他们已经攀登上了其中的12座山峰,并争取在今后两三年里实现既定目标。中国登山健儿的历次次登顶珠峰>>>
南极科考小资料
我国南极考察始于80年代。1980年,首次派出两名科学家赴澳大利亚南极凯西站。1984年11月,我国首次组织南级考察队赴南极进行考察,并于1985年2月在西南极乔治王岛建成南极长城站。1989年2月,我国又在东南极建成第二个南极考察站———中山站。
随着两个站的建成,我国南极考察从建站为重点转为科考为重点。1991年,开始实施的科考“八五”计划,在极地气象、冰川、高空大气物理、地学、极地环境、海洋生物、物理海洋等几十个学科取得丰硕的成果。一批科研成果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南极大陆
冰封的南极大陆
南极洲的面积为1360万平方公里,总面积的97%为冰层所覆盖,形成南极冰盖。冰盖所覆盖的并非全部是大陆,一部分冰盖伸出在陆地之外,浮处于海面上,形成冰棚。南极洲最大的冰棚为罗丝冰棚,面积约达50万平方公里。南极冰盖不仅覆盖面积大,而且冰层极厚。目前测得冰层最厚的地方达到了4200米。由于南极大陆极为广阔,所以,尽管人类已经拥有“冰雷达”等先进技术手段来测量南极冰盖的厚度,目前已测出冰层厚度的地方还不到整个大陆的一半。广阔的南极冰盖犹如遮盖在南极大陆真实地貌上的神秘面纱,至今尚未被人类完全撩开
冰盖的形成与演化
南极大陆陆基的平均海拔为-150米。如果没有冰盖覆盖,大陆的绝大部分都应是被大海所淹没。但由于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所以即使是含盐量颇大、冰点很低的海水,在这里也会冰封万里。同样,由于寒冷的原因,这里的降雪也只会堆积而不会融化。雪越积越厚,深处的雪就会被压缩而逐渐冰化。到达100米深处时,积雪完全冰化,做为含气泡的冰。据测算,南极内陆部分的冰层每年新增约3-4厘米,沿岸地区每年形成20-30厘米。新的冰层不断地形成,照此下去,冰盖应该越来越厚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冰在受到强大的压力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所以,冰盖会由较高处的中心向较低处的四周缓慢流动。大范围的冰盖流动将使冰盖向海面突出,形成浮出海面的冰棚。
南极冰盖下的湖泊
南极冰被盖下的湖泊是目前关于南极洲的最热门的一个话题。最初发现冰下湖泊的是英国的研究人员。他们在用飞机搭载的冰雷达大范围地测量南极冰盖的厚度时,接收到一种强烈的水平反射回声。这些回声和来自冰被下地基的回声完全不同,由此进一步观察研究,他们发现了冰盖下的湖泊。
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观测了南极大陆50%的地区,共发现大约90个冰下湖泊。俄罗斯东方基地下发现的宽50公里、长230公里、总面积14000平方公里的冰下湖泊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冰下湖可能已经存在了一百多万年。在这与世隔绝了一百多万年的环境中,会发现什麽样的未知生物呢?这一待揭的谜底令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激动不已,他们对此充满想象,期待着新的发现。
陨石的宝库
南极冰盖的形成与演化机制使得南极洲成为地球上发现陨石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的大
陆。截止目前为止,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在南极洲收集到的陨石的总数超过17000颗。这其中最为轰动的是1984年发现的火星陨石,科学家研究表明,这颗陨石上可能含有生命存在过的迹象。
由于南极大陆冰盖覆盖的特殊环境,使得在此发现的陨石比其它地区发现的陨石更少被污染、更富有研究价值。
有关资料:载人航天史10座里程碑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绕地球轨道一圈飞行了108分钟,成为空间飞行的第一人。
1963年前苏联女宇航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驾驶东方-6号航天飞船绕地球飞行48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飞进宇宙的女性。
1965年前苏联宇航员阿列科谢.列昂诺夫首次实现舱外活动。
1968年阿波罗-8成为第一艘绕月球飞行的载人飞船。
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11使人类第一次在月球表面着陆。
1975年7月18日,美国阿波罗飞船与苏联联盟号飞船在地球轨道实现对接,并进行首次国际联合飞行。
1981年美国第一艘可部分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进行处女飞行。
1998年国际空间站(iss)开始建造。
1999年中国进行第一次未载人飞行。
XX年3月23日,和平号空间站在飞行XX年之后坠毁。第三项:关于探险
探险故事―难达之极
鲁滨逊探险故事
太空探险的真实故事
中国科学家探险故事
第五:演讲活动:以“我看探险”为内容,各小组先选出本组中最佳演讲高手和稿件,然后再在班内进行演讲比赛。优胜者的音频资料在学校电台广播。
第五单元 复习 篇5
一、复习课文:
1、《望庐山瀑布》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这首诗是作者看到(庐山瀑布)时写的,整首诗尽情地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李白又被人们称为(诗仙),我知道(《静夜思》)、(《赠汪伦》)、(《望天门山》)也是他写的。
2、《绝句》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这首诗描写的是(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周围美丽的春色。诗中一共描写了六种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船),提到了(四)种颜色,分别是(黄)、(翠)、(白)、(青)。杜甫又被人们称为(诗圣),我还知道(《春夜喜雨》)、(《绝句二首》)、(《江畔独步寻花》)也是他写的。
3、《雷雨》这一课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写作顺序写的。
(1)一条彩虹挂在天空。(从“挂”字可以感觉到彩虹像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空中,十分美丽。)
(2)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从“垂”字可以感觉到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
(3)蜘蛛又坐在网上结网了。(从“坐”字可以感觉到蜘蛛的悠闲和愉快。)
(4)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从“压”字可以感觉到乌云来势很凶猛。)
3、阅读《最大的“书”》回答问题。
(1)书,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因为这里指的不是真正的书,而是指像书一样能记载历史变迁的岩石。)
(2)最大的“书”上的字指的是(雨痕)、(波痕)、(矿物);图画指的是埋藏在岩石中的(树叶)、(贝壳)、(小鱼)。
4、背诵《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填空。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不要慌张。晴朗的中午,我们可以借助太阳来辨别方向,我国地处(北)半球,中午太阳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向(北方)。晚上,我们可以借助北极星来辨别方向,因为北极星永远挂在(北方)。阴雨天看不到太阳时,我们也可以来看大树,树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的一面是(北方)。到了冬天,我们可以借助沟渠里的雪来辨别方向,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北方),雪化得慢的一面是(南方)。不过,要是来看山坡上的积雪,那情况可就正好相反了,因为在山坡上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南方),雪化得慢的一面是(北方)。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利用指南针、看树木断面的年轮、古代房屋、庙宇的门(朝南)来辨别方向。
二、背诵:
1、背写《望庐山瀑布》和《绝句》,会根据不同的环境运用诗句:
(1)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瀑布。当我看到长长的瀑布从山顶飞快地直泻下来,那么壮观,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春天来了,我看到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快地歌唱,这时,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照样子,写一写:
一不:一动不动 一声不响 一丝不苟 一毛不拔 一尘不染 一成不变
越越:越来越亮 越来越响 越下越大
表示颜色的abb的词:黑沉沉 黑洞洞 黑蒙蒙 白花花 白茫茫 绿油油 红艳艳 红彤彤
红扑扑 黄灿灿黄澄澄蓝晶晶 蓝盈盈
3、背诵86页“我知道”。
有些动物和植物,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被埋起来,死后就不会(腐烂)了。很多年以后,这些动植物就成了(化石)。人们根据找到的化石,可以知道(古代动植物)的情况。我国第一具恐龙化石的骨架是在(云南省)出土的。
4、体会不同标点的用处。
(1)这书上有字。 (2)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这书上有字?――这书上没有字。 你的玫瑰没有白栽?――你的玫瑰白栽了。
(3)加标点: 哪里有书啊? 这能说明什么呢?
太好了,太好了! 你看,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呢!
5、背诵91页《节气歌》以及 92页上的二十四节气。
三、听写:刨根问底
姓吴 含义 窗户 垂柳 逃走 脚印 彩色 宝贝 趴下 刨土 埋伏 柳树 垂头 阴沉 垂直
阵地 彩虹 鸣蝉 导游 酒盏 积极 火炉 山岭 鸣叫 陆地 停泊 流水 灭绝 银色 逃跑
岩洞 珍宝 铁路 忠厚 惊慌 绝对 碰巧 质量 蜘蛛 画册 忠实 稠密 打印 香烟 包含
稀饭 针线 品质 钢铁 深厚 银河 岩石 到底 向导 慌张 越冬 烟火 积累 流动 黑压压
四、比较组词:
炉(火炉) 领(领导) 决(决定) 泊(停泊) 留(保留) 柳(柳树) 沉(沉着)
庐(庐山) 岭(山岭) 绝(绝对) 拍(拍打) 流(流动) 迎(欢迎) 陈(陈旧)
压(高压) 逃(逃走) 阵(阵雨) 彩(彩电) 虹(彩虹) 珠(珍珠) 趴(趴下)
庄(村庄) 挑(挑选) 陈(陈列) 菜(白菜) 红(红色) 蛛(蜘蛛) 扒(扒开)
刨(刨床) 埋(埋没) 底(底下) 忠(忠心) 积(积累) 针(针对) 荒(荒地)
抱(拥抱) 理(理由) 低(低头) 钟(钟表) 织(纺织) 叶(树叶) 慌(慌张)
瀑(瀑布) 痕(痕迹) 材(木材) 栏(栏杆) 抖(抖动) 猴(猴子) 伴(伙伴)
暴(暴雨) 狠(凶狠) 财(财富) 拦(拦路) 蚪(蝌蚪) 喉(喉咙) 拌(搅拌)
榜(榜样) 慢(慢车) 祖(祖国) 惭(惭愧) 网(鱼网) 垂(垂头)
膀(肩膀) 馒(馒头) 租(出租) 渐(渐渐) 冈(山冈) 睡(睡觉)
五、多音字:
yā(压力) mái (埋没) cánɡ(躲藏) xínɡ(行人) qiào (地壳)
压 埋 藏 行 壳
yà (压根儿) mán (埋怨) zànɡ(宝藏) hánɡ(银行) ké (贝壳)
六、填空:
1、填入合适的动词:
(打开)窗户 (挂在)天空 (寻找)宝藏 (辨别)方向 (指点)方向(分辨)方向
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满天)的乌云(清新)的空气(厚厚)的书 (忠实)的向导 (茂密)的枝叶
(奇怪)地问 (认真)地问 (高兴)地说
七、近义词:
忠实—(忠诚) 慌张—(慌乱) 天然—(自然) 辨别—(分辨) 称赞—(夸奖)
八、反义词:
上升—(下降) 慌张—(镇定) 稀—(稠) 快—(慢)亮-(暗)弯-(直)
九、量词:
一(幅)画 一(只)蜘蛛 一(首)古诗 一(本)书 一(册)书
一(条)彩虹 一(位)队员 一(块)石头 一(阵)风 一(条)鱼
一(片)陆地 一(种)植物 一(种)动物 一(条)谚语 一(座)山
十、造句:
1、……也……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2、川流不息:马路上的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3、越……越……,越……越……: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风越刮越大,雨也越下越大了。 我懂的道理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懂事了。
十一、拓展:
1、描写祖国山河的诗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背诵气象谚语:(1)立了秋,把扇丢。 (2)六月的天,小孩的脸。
(3)蛇过道,大雨到。 (4)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第五单元 复习 篇6
一、字词掌握
远近闻名 相距 学问 风尘仆仆 纳闷 迎候 等候 学无止境 长进 请教 保留 传授 敬重 品行 沙丘 宇宙 黑暗
上升 下降 气息 四肢 肌肤 辽阔 血液 奔流不息 茂盛 滋润 创造 丈量 设计 参加 雄伟 全部 横跨 创举 减轻 冲击力 重量 节省 坚固 美观 石栏 栏板 精美 图案 前爪 回首 遥望 双龙戏珠 才干 宝贵 遗产 县城
二、课文掌握
1.通过这单元的学习我们从《孔子拜师》一文中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从《盘古开天地》一文中了解了古代神话人物:盘古;从《赵州桥》一文中欣赏了古代建筑:赵州桥;从《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文中领略了中国名画:清明上河图。
2.《孔子拜师》讲述了我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不远千里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孔子谦虚好学、讲究礼貌的美德和老子谦逊仁和、知无不教的精神。同时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学习精神。
3.《盘古开天地》讲的是人类始祖盘古牺牲自己开天辟地的故事。赞美了盘古为开辟天地勇于献身的精神,也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我还知道: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神话故事。
4.《赵州桥》从形态、结构、外观介绍了赵州桥这座石拱桥,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5.《清明上河图》通过对画的介绍和画面详细的描述,展现了张择端作者高超的技艺和深厚的功力。也展示出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6.孔子为什么要拜孔子为师?因为他总感觉自己知识还不够渊博。“曲阜和洛阳相聚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拜师的辛苦。以上可以看出孔子确实求知好学的优秀品质。我从他说:“学习是没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也可以看出孔子求知好学的特点。有这句话我想到了“学无止境”这个成语。意思告诉我们:学习是没有尽头的,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奋进不息。
7.赵州桥具有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
8.这座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是一句过渡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9.《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画的,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画面上五百多个形态各异的人物,热闹街市上众多各类店铺以及桥北头传神的场景显示出了画家超人的技艺和功力。
10.我的发现:
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 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
11.日积月累: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12.加偏旁组词:
高-搞-搞乱 扁-遍-遍地 方-妨-妨碍 丁-盯-盯着 居-据-根据 旁-傍-傍晚
高-稿-草稿 扁-编-编写 方-防-防止 丁-叮-叮咬 居-剧-剧烈 旁-磅-一磅
13.孔子治学名言: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nà mèn jī fū liáo kuò jiān gù
( ) ( ) ( ) ( )
pǐn xíng zī rùn chuán shòu cān jiā
( ) ( ) ( ) ( )
二、照样子,加一加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4分)
例:台 抬 (抬头) 治 (治理)
竟 ( ) ( ) 兰 ( ) ( )
三、给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词语。(6分)
风( )仆仆 奔流不( ) 双( )戏珠
( )( )闻名 舍 ( )求( ) ( )邻( )舍
请你再写出三个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
四、选一选,填一填。(4分)
牛 羊 鼠 猴 狗
子 丑 未 申 戌
爸爸的生肖是 ,妈妈的生肖是 ,我的生肖是 。
五、选词填空。(3分)
精细 精美 精心
1、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许多( )的图案。
2、我们( )做着风筝,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3、这件衣服的做工( ),一定花了不少的时间。
六、读下面的话,找出意思相对的词。(4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 )——( ) ( )——( )
( )——( ) ( )——( )
七、把下面的名言补充完整。(4分)
1、三人行, 焉。
2、 ,不亦说乎?
3、知之为知之, ,是知也。
4、请你再写一句孔子的名言。
八、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我们立刻马上去操场集合。(修改病句)
2、他的作业做得很快。他的作业做得很好。(请用一个关联词语将这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一、认真阅读《赵州桥》片段,回答问题。(15分)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héng kuà( )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shè jì( ),在建桥史上是一个chuàng jǔ( ),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根据拼音,在( )里写词语。(3分)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画出来。(2分)
3、这段话的第二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1分)
4、这种设计是指怎样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好在哪里?请分别用“ ”和“~~~~~”在文中画出来。(2分)
5、“拱形”中的“拱”的意思是 。(1分)
a、拱手; b、肩膀向上耸; c、向外钻或顶
d、建筑物上呈(chéng)弧(hú)形的结构,大多中间高两侧低。
6、我想夸夸赵州桥:
(3分)
7、拱形是怎样的形状?请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有拱形桥洞的赵州桥示意图。(3分)
二、认真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墙壁“冒汗”
今天早上,我刚刚起床,猛然发现我家的墙壁上湿漉漉的。走近一看,原来墙壁上沾满了一粒粒小水珠呢!这些小水珠是从哪儿来的呢?难道墙壁也会冒汗吗?我很奇怪,就跑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说:“这叫墙壁返潮,因为天气闷热,空气潮湿,天快要下雨了。”
墙壁潮湿,天真的会下雨吗?我连忙透过窗户看看天,天空灰灰的,太阳失去了往日的威力,阳光也不会那么耀眼了。可是,天空中没有一朵乌云,天怎么会下雨呢?
这样的天气持续了两天,第三天,果然下雨了。我终于明白了:墙壁“冒汗”,天要下雨。哈哈,墙壁也成了气象家了!
1、从文中找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3分)
刺眼( ) 好奇( ) 突然( )
2、从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反的词。(2分)
干燥( ) 凉爽( )
3、文中有一个词语是“abb”的形式,这个词语是 ,我还能写出两个这种形式的词语: 、 。(3分)
4、仔细读文,填空。(3分)
墙壁“冒汗”是指 ,看到墙壁“冒汗”就知道 ,我家的墙壁成了 。
5、在文中找出表明“我不太相信天会下雨”的原因的句子,并用“——”画出来。(2分)
6、你还知道看到什么现象就知道天要下雨了吗?(2分)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题目: ,我喜欢
提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上节日,如“春节”、“中秋节”、“儿童节”等;也可以填上一种运动或者是一种游戏等等,然后根据补充好的题目写一篇作文,请注意要写清楚你为什么喜欢,还要把字写工整。
第五单元 复习 篇7
第五单元复习
21、《伟大的悲剧》 复习要点及练习
一、复习要点
1.本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做《伟大的悲剧》?
答:斯科特探险队在争到南极点的竞争中失败了,他们作为失败者却要为胜利者作证,而且全队都在归途中覆没,世人都为他们而悲痛,所以这是悲剧;斯科特和他的队友们在探险途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却是高贵和震撼人心的,所以这出悲剧又是伟大的。
2.为什么说“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
答:因为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
3.第二段大意:
答:斯科特到达南极点后悲伤绝望和决定送信。
4.“癫狂”“夺眶而出”“毛骨悚然”“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写出了什么?
答:渲染了斯科特一行当时极度绝望的心情。“夺眶而出”写出了他们委屈绝望的痛苦心情。
5.斯科特一行坚持走完全程或到达南极点的原因是什么?
答:明知道阿蒙森实现到达了终点,他们怀着绝望的心情,却没有半途而废。明知道结
局是失败的,但还是坚持走完全程,体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与绅士风度。
6.第11-12节中描写环境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运用比喻,描写南极暴风雪的肆虐,展现令人恐怖的环境,烘托英雄们伟大形象。
7.“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连休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答: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心中美好的回忆,对祖国、亲人、全人类的怀念。这与严酷的
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海市蜃楼是美好的确实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更能震撼人心。
8. 读第11-13小节,你能体会出什么?
答:1)表现了他们对生的绝望,又表现了他们对祖国、亲人、事业等的希望。
2)描写了南极点酷寒,也展示了斯科特这位悲壮英雄对祖国和亲人的热烈的爱。
3)细节描写是作者根据斯科特的临终日记,发挥文学想象完成的。
9.第12-13段段落大意:
答:斯科特在临死前想了很多,并写下遗言,无怨无悔。
10.书信所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热爱祖国、朋友、亲人,勇于献身,对妻子的愧疚、眷恋。
11.把我的妻子改成“我的遗孀”目的是什么?
答:对生不抱任何希望,怀着对这个世界的一份热爱离开了。
12.如何理解“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答:这句话写出了对于人类的探险史来说,成功者拥有无尽的荣誉,而失败者毫无荣誉可言,突出了斯科特及其队友面对失败的沮丧、悲哀。
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是这么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了作者不同意这个观点。
13.如何理解“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答:作者在此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
14.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旅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答:英国人普遍讲究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正是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15.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答: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好的东西的毁灭是伟大的悲剧(鲁迅对“悲剧”的诠释)。这句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
二、问难研讨:
1. 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2. 请以四字短语概括文章的情节。
3.第10段,当奥茨说要出去走走,文中写到“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其中的“不敢”表达了一种什么情绪?
4. 第13段,斯科特在最后一篇日记中写下自己的愿望,他为什么要把“我的妻子”改成为“我的遗孀”?这展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5. 第14段,人们发现斯科特的遗体时,斯科特遗体的姿势是: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这表明了什么?
6. 赏析下列语言:
(1)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黑点。(第1段)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第2段)
(3)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第12段)
三、达标练习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拽(zhuài)出来 毋(wú)宁 坚持不懈(xiè) 毛骨悚(sǒng)然
b.威尔逊(xùn) 贮(zhù)藏 怏怏(yāng)不乐 广阔无垠(yín)
c.战栗(lì) 胆怯(què) 风餐露(loù)宿 寒风凛冽(liè)
d.厄(è)运 吞噬(shì) 羸(léi)弱 告罄(qì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可思议 徒劳无获 夺眶而出 精疲力竭
b. 萎缩不前 耀武扬威 姗姗来迟 忧心仲仲
c. 疲惫不堪 鲁莽大胆 语无伦次 踉踉跄跄
d. 步履蹒跚 白雪皑皑 海市蜃楼 闷闷不乐
3.下列语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教练来了。
b、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c、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d、这种种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的引起了讨论。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课文一方面描写气候的恶劣,探险队与严寒的搏斗;另一方面,写探险队员牺牲的详情,不仅注重典型环境的描写,同时也注重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b. 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c. 课文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奔向南极点,却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死去。全文重在记述过程,并没有太多的细节描写。
d. 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是: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25、《短文两篇》复习———《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夸父逐日》复习要点
《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古代神话人物。《山海经》作者不详,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一、【整体把握】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夸父是一位十分神奇的人物。他是一个善于奔跑的巨人,他与太阳“逐走”。他口渴如焚,虽然接连喝干了黄河和渭水两条大河,仍不解渴,又赶往大泽,终于没来得及喝大泽的水而渴死。他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还能为人类造福。夸父敢与太阳决一高低,可以奔驰于天地,可以饮干大河大江,可以化手杖为桃林,真是气概非凡,本领非凡。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或“夸父追日”“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如陶潜《读山海经》诗有“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句,柳宗元《行路难》诗有“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句。有时也用“夸父逐日”来比喻不自量力,但这是从消极方面理解这个神话,不合乎《夸父逐日》作为神话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二、课文内容学习。
1、这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2、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那么,什么是"邓林"呢?"邓林"实有其地,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邓林"为地名之说,与"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我们可以认为,"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此处,"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三、译文 《夸父逐日》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共工怒触不周山》 复习要点及练习
1、作家作品和神话内容:
选自《淮南子•天文》。《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他聪明敏慧,有智谋,他统治的地盘很大,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认为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
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定决心。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
2、译文: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做皇帝,(共工在大战中惨败,)愤怒地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大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地的大绳子也断了,(结果,)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这里移动;地向东南方向下塌,所以江河道路上的流水尘埃都在这里汇集。
3.短文理解:
(1)“怒而触不周之山 ”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2)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3)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请你作一点推测。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他的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而且,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当然也体现了共工庞大的气势。 4、小结:
(1)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①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
②夸父和共工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桃林,为后人止渴;共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
(2)(阅读)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不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因此在自然面前是那样的无力,因此把各种疑惑归之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所以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黄帝等等传奇人物来。尽管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为民造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达标练习】
(一)基础训练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饮于河渭____________ ②地维绝____________
③水潦尘埃归焉____________ ④夸父与日逐走____________
2. 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故水潦尘埃归焉 (流向) b. 夸父与日逐走(跑)
c. 未至,道渴而死 (到达)d. 故日月星辰移焉(呢)
3. 翻译文句。
(1)弃其杖,化为邓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文段一: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______________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 这一神话故事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怎样的精神?
2. 文章运用什么手法来刻画夸父这一人物形象?
3. 对于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你是怎样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 在段中横线上,补写出原文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二:《 南歧之见》( 明• 刘元卿 )
南歧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①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②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③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 ”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平哉!”终莫知其为丑。 (选自《贤奕编 警喻》)
(注释)①瘿:(yǐng)颈瘤病。即颈上生囊状瘤子。②群小:贬称见识浅陋的人。③焦:细瘦。
1. 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线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 )。
a. 凡饮之者辄病瘿——西施病心而颦其里
b. 其水甘而不良——出游泥而不染
c. 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彼竭我盈,故克之
d. 吾乡之人皆然——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2. 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异 哉 人 之 颈 也 焦 而 不 吾 类!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南歧人为什么会笑“外方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单元 复习 篇8
第五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 座号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基础知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yì( )太守 qū( )右臂支船 石青sǎn( )之 xiè( )玩
决zì( ) 浑欲不胜zān( ) 邺城shù( ) 老翁yú )墙走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便要还家。___________ ②欣然规往。__________
③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
⑤男有分,女有归。_________ ⑥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
⑦听妇前致词。_________ ⑧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
3、下列文言文,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
a.太 守 / 即 遣 人 / 随其 往
b.山 / 不 在 高,有 仙 / 则 名
c.感 时 花 / 溅 泪,恨 别鸟 / 惊 心
d.吏 呼 / 一 何 怒,妇 啼 / 一 何 苦
4、文学常识填空。
①《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__。
②《爱莲说》的作者___________是_______代著名哲学家。
③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号称“_________”。
④《核舟记》选自清涨潮编辑的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蔓不枝,……
③《望岳》中作者将泰山的神奇秀丽之归于大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④《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段阅读
(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7、解释下列词语。
名_______ 斯________ 白丁_____________ 案牍_______________
8、用“/ ”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节奏。
①无 丝 竹 之 乱 耳 ②水不 在 深
9、用原文语句回答。
①“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都是________。
②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节操和_________________的情趣。
11、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是你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亲戚或同学合住的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简要地点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__
矜、寡、孤、独、废疾者_________________
②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__
外户而不闭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________
货恶其弃于地也__________________
13、从文中找出两个通假字并解释。
①________通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通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试简要概述“大同”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糝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粒粒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6、判断下列句子后面的括号内对“之”所指代对象说明的正误。
①箬蓬覆之(指代“船舱”) ( )
②闭之(指代“小窗”) ( )
③石青糝之(指代“一种青色颜料”) ( )
1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8、比较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不同。
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__________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____
②为宫室、器皿、人物___________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
19、摘录本文段中文字含有通假字的句子,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比较一下,古今在数词的说法上有什么不同。
①苏、黄共阅一手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舟尾横卧一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今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一段文字写出了核舟的两点奇妙之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两点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简答: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为以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23、对这则故事中几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帝使我长百兽。——上天让我为百兽之长。
b. 子以我为不信。——我不会认为你在说谎。
c. 吾为子先行。——我与你先走。
d.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看看百兽见到我的表现而不走开吗?
24、根据这则故事的内容,写出相应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写出这则故事的寓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人生的历程,就是不断寻找真善美的过程,无论是做人的道理,还是具体的东西,都需要我们用心寻找。比如寻找心爱的物品,寻找失落的感情,寻找生活的快乐,寻找人生的坐标等等。你如今又在寻找什么呢?写出一篇600字左右的小文章,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1、诣、诎、糝、亵、眦、簪、戍、逾
2、①通“邀”,邀请 ②计划 ③博学的人 ④以……为亲 ⑤职业,职能⑥聚集 ⑦走向前去 ⑧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c
4、①东晋__陶渊明②周敦颐__北宋③诗史④《虞初新志》
5、①夹岸数百步 , 中无杂树 , 芳草鲜美 , 落英缤纷②濯清涟而不妖 , 中通外直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①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泛舟于赤壁。②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壶,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
7、出名_ _这__ __没有学问的人___ _官府的公文
8、①无 / 丝 竹 之 乱 耳 ②水 / 不 在 深
9、__惟吾德馨____鸿儒__。
②__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_
10、高洁傲慢_____安贫乐道_
11、言之成理即可
12、①__单__ __老而无子的人____
②__*邪___________ _用门闩插门______
③__他的________ 它,指财物_
13、①__与__通__举__,解释:____举荐,推荐_______________
②__矜__通__鳏__,解释:____老而无妻的人__
14、①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
②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
15、①__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16、① ( √ )
② ( √ )
③( x )
17、①___高高的帽子___________
②_ 举____ ____相似_
18、①__奇妙____ __零数_____
②_做,雕刻__ __是_____
19、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
20、①_苏、黄二人一起观看一幅书画的横幅长卷 。___
②__船尾横放着一只船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今不同点:__古代汉语表数量时,不用量词。__
21、①___体积小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容量大_
22、通过读者的想像力,暗示主人公此刻正“游于赤壁之下”。印证了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
23、a
24、狐假虎威
25、讽刺了那些假借别人权势招摇撞骗的人
第五单元 复习 篇9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第五单元复习提纲
1. 人与社会有怎样的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这是人类胜过动物的优点。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①社会教会个人劳动技能,锻炼其语言能力;②社会提供个人丰富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③个人可以借助社会的镜子,不断弥补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选择自己的未来。
我们要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而健康的自我意识是在社会中塑造的。
2. 我们身边有哪些群体?同龄群体、职业群体、民族群体、宗教群体、社会组织等。
3. 我们身边有哪些镜子?当周围的评价与自我的看法不一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1)我们身边的镜子有: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有的镜子是良师,有的是益友,还有的起不到正面作用。(2)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优点,又要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只有这样才会在社会中不断进步。 当别人的评价与自我的看法不一致时,我们要正确地对待。把别人的评价作为了解自我的参照,善于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优点、长处,又要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不足,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优秀的社会群体组织的一员。
4. 我们人生第一所学校是什么?第一个接触的小社会是什么?我们第三个家在哪里?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学校;我们第一个接触的小社会是学校;我们的第三个家是社区。除此之外,还有“虚拟社区”。
5. 在我们扮演的社会角色中,有哪些是与生俱来的,有哪些是社会规定的,有哪些是自己期望扮演的?
与生俱来的角色:性别、人种、民族、儿女,肤色;
社会规定的角色:观众、学生、游客、乘客、顾客、参观者、居民、班长;
自己期望的角色:警察、老师、科学家、歌星、董事长。
6. 学生的本分是学习,但是否学习好了,我们就可以不管其他的社会角色呢?
初中生不仅要承担学生的角色,还应学会扮演自己承担的其它社会角色。学习好只是扮演好学生角色的重要方面,但同时,还应担负起其他社会角色的责任,履行好自己的义务。
7. 不同的社会角色是有联系的,“在家不是好儿女,在学校不会是好学生,”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是。不同的社会角色是有联系的,一般意义上,在家里不是好儿女,在学校也不会是好学生是成立的,因为一些基本角色规范,角色责任是适用于各角色的,一个没有基本角色规范与不尽责任的人很难扮演好其他的角色,但个别时候,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类似在校在家两样表现的情况,因为人们在不同的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也受到其扮演的环境,舞台等因素的影响,在一个舞台上扮演得好,在另一个舞台上却不一定能扮演得好。
8. 什么叫规则?
规则是指社会团体为实现某种目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
9. 规则的形式
(1)以文字形式存在的成文规则,如校规、社区公约、法律等;
(2)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
10. 规则的表现
(1)禁止性规则(不许、不能做什么) (2)非禁止性规则(允许、能够做什么)
11. 规则的意义:“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做任何事都要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
12. 与我们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举例:(参考)
内容 规则
出行 遵守交通规则,不得骑车带人,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乘车要购买车月票,按秩序排队上车。
在校学习 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上课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尊敬老师;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爱护公物,损坏公物要赔偿;课间不得在楼内打闹,不得大声喧哗;保持教室卫生,不得乱扔纸屑杂物。
购物 自觉遵守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所的秩序,购物要排队。
参观游览 参观文化场馆或到公园、名胜古迹等地游览,自觉维持公共秩序,参观游玩要排队;注意自觉保护公共场馆设施,保持文化场馆、名胜古迹的卫生,不得乱写乱画、乱扔杂物,不得践踏草坪、毁坏花草树木等。
观看影视剧 观看影视话剧时,要注意剧场秩序,不得大声喧哗,不得起哄吹口哨、鼓倒掌。
13. 生活离不开规则(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离不开规则。当人们遵守规则时,一切井然有序;一旦失去规则,社会将混乱不堪。规则标明了生活的规范,建立起生活的秩序,提高了生活的效率。
14. 竞技规则的作用?保证了公平的竞赛,公正又是实行公平的竞技规则的前提。
15. 为什么尊崇法律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1)法律保障社会的公正与公平;(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法律是国家制定的,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规则;(4)当社会公平遭遇挑战时,如果没有法律,社会就会失去准绳;如果不公正的执行法律,社会公平就会失去保障,因此,尊崇法律是文明社会的标志。
16. 规则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规则是怎样建立的?)
(1)规则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历程,也是各种规则、制度不断和更新的历程。(2)规则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建立生活的秩序。(3)规则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都来自于生活,并随着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变化。
(4)有时候,我们不仅是规则的遵守者,也是规则的制定者。我国法律的制定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全国人大)
17. 我们为什么要亲自参与制定规则呢?
因为这能使我们更准确地了解这些规则所包含的意义,同时由于规则符合多数人的意愿,大家更愿意遵守。
18. 交通规则、体育竞技规则、法律,这些规则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⑴都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⑵都具有强制性,人人都必须遵守(主要)
⑶违反这些规则,都要遭受处罚;⑷所有这些规则,都是会发展变化的;
⑸需要有人来履行监督的职责。
19. 能否承担社会的责任,是我们健康成长的标志,人人都担当起这份责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我们要做社会性的小主人。
20. 我们为什么要亲自参加与制定规则呢?
因为这能使我们更准确地了解这些规则所包含的意义,同时由于规则符合多数人的意愿,大家更愿意遵守。
21. 面对一些社会问题,比如乱收费、环境污染等,我们如何正确行使我们的批评建议权(监督权)呢?
写信或打电话,向有关主管部门映;找人大代表反映;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22. 网络生活的利与弊:
利:可以开阔青少年的眼界,增长知识,充实业余的生活。网络可以是娱乐工具,娱乐是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长的需要,网络是学习的工具,有助于青少年学习知识,学习社会,开阔眼界。
弊:如果长时间的泡在网上,会影响他们的休息和身体健康,还可能使他们感到孤独感,颓废感、困惑感,亲情得不到满足,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可能会影响青少年的思想等。
23. 我们可以通过那些途径来感受自己角色的变化?
可以通过体会同一个角色的成长过程感受角色的变化,也可以通过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来感受角色的转化。
24. 狼孩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这是人类胜过动物的优点。人一旦离开社会就无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人终究是社会的成员.只有在社会中,人才能学会吃饭、穿衣、说话以及生活的技能.脱离了社会,人就无法进行这些社会生活.因为社会为人们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25. 什么是社会?是一个群体组织,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
26. 社会镜子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我们可以借助社会镜子,不断弥补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选择自己的未来。
27. 为什么说“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各种镜子的参照与评价?”
在社会中,我们常常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来了解自己的体貌、智力、品行和社会地位等,选择未来的职业和生活方式,以更多了解“我”自己。
28. 不同的家庭生活会对我们产生哪些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宽容、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会促进我们健康成长;反之,会干扰我们的学习生活,不利于我们的成长。
如果孩子缺乏父爱和母爱,极易导致未成年人性格孤僻、脆弱、自卑或有过强的自尊心;而采取高压、专制和棍棒教育出来的子女,必然自卑、逆反、压抑、焦虑,甚至对他人充满敌意。对孩子过分溺爱、百依百顺的父母所培养出来的子女必然好逸恶劳、贪图享乐、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缺乏责任感,社交协调能力差等。
29. 学校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学校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知识水平和社会生活能力,还培养我们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教育我们树立高尚的爱国情操和远大的志向。
30. 网络成瘾会带来哪些危害?
网瘾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精神萎靡不振,性格暴躁古怪,影响身心健康,浪费大量金钱,导致偷盗、敲诈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31. 怎样正确处理学习与上网娱乐的关系
应科学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以学习为重,上网应着重于查找资料等,娱乐时间应严加控制。
32. 当你有很多角色想要扮演,而又分身乏术会怎么办呢?
作为大千社会的成员,我们都希望自己多扮演几个角色,出现在更多的场景中,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可能同时扮演太多角色,尽管这些角色也是你十分想扮演的。这时,我们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最有意义的角色来扮演。
33. 为什么两代人会出现这样大的差距?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尊严。由于所受到的教育、社会经历不同,两代人之间的看法不一致。
34. 我们应如何对待这种认识差异?
以尊重、包容、悦纳的心态对待这种差异,两代人之间应加强沟通、协调,加深理解。
35. 不同角色之间为什么要相互配合?
社会中每个人都扮演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相应分工。所有角色互相配合,才能组成和谐的整体。
36.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上学?
就像舞台上的角色一样,合格的社会角色也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训练。所以我们才需要读书上学,从学生角色做起。
37. 当父母的期望与我们的愿意不一致时,你是说服父母、坚持己见,还是服从父母的意志?
不一致时,应与父母及时交流和沟通,通过交流、沟通,达成一个共识。
38. 当你的愿意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时,你是努力缩短差距,还是自暴自弃?
我们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树立可行的目标,并与家长积极沟通,争取父母的支持与帮助,把握现在,努力学习。
39. 怎样对待因为自我期望过高而带来的失望?
适当降低自己的目标,或把目标分解,使之成为自己能通过努力达到的目标。
40. 没有期望,也就没有失望。这种想法对吗?
错。没有期望,就没有奋斗目标,也就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失去前进的动力。
41. 为了将来做一个合格的人才,成为国家的主人,现在应该怎么做?
我们必须从小学习怎样更好地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42. 当自己选择的角色和父母的期望发生矛盾时,怎么办?
以尊重、包容、悦纳的心态对待这种差异,两代人之间应加强沟通、协调,加深理解。要善于与父母沟通,寻求理解,同时要树立可行的目标。
43.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好的社会环境是积极向上的,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培养人们高尚的思品品德道德水平,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而不良的社会环境则容易使人不能健康成长,甚至违法犯罪。因此我们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
44. 为什么人们把家庭比喻成学校,而把学校和社区又比喻成家呢?
入学之前,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以及所受到的教育主要来自家庭,所以人们把家庭说成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社会生活的第一站,学校生活和社区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家庭生活的延伸,因此,人们又把学校和社区比喻成家。
45. 规则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规则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建立生活秩序;由于社会的发展,新问题的出现,就要制定新的规则。 我们不仅是规则的遵守者,也是规则的制定者。
46.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有“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规则,而今却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你能说说两者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
前者是人治社会,制定的规则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统治阶级具有特权。后者是法制社会,规则体现的是全体人民的利益,任何人都没有特权。
从古代规则的废除到现代规则的建立,说明了什么?
人类社会的历程,也是各种规则、制度不断完善和更新的历程。
第五单元 复习 篇10
一、 说明文内容提要
1、说明文分类:按对象:事物性说明文《苏州园林》《未来的桥》;事理性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死海不死》;接语言:文艺性说明文与平实说明文。
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进行说明),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等);逻辑顺序(由表及里,由果到因,由浅到深等)。
3、说明方法:
※ 举例子:是利用列举实例的办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解说得具体明白。
※ 列数字:有些事物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用一些数字说明,往往可以使读者了解得更清确、更具体。
※ 分类别:是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分类,加以说明,使之眉目清楚。
※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如统筹方法是一种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用A是 的B或 的B,叫A。
※ 作诠释:用通俗浅显的语言对事物特征作一般性解说。
※ 作比较:用具体的或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与被说明事物作比,使它留下具体而鲜明的印象,突出事物的性状特征。
※ 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这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征,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 列图表:用图表说明事物,往往能够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说明更直接,更具体。
※ 引资料:包括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具体。
※ 摹状貌:就是对说明对象用生动语言进行描绘,相当于记叙文中的描写。
4、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准确:就是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要求对事物进行周密的观察和深入的分析,而且要求运用准确的语言介绍事物的特征遣词造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模棱两可,不夸张。主要体现在状语和定语进行修饰和限制上。如“《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中的“大约”“可能”之所以这样用是因为不敢完全肯定我国古籍中是否还有比这更古老的桥的记载。所以要加上这些修饰词。
二、阅读训练
(一)、阅读《雨林的毁灭》一文6——10段,完成下列问题。
1、所选语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动用了的 顺序进行具体说明。
2、第7段用 的说明方法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绿色植物和海藻的作用,即
3、第8段说明对象是 ,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阐明它们能从空气中摄取大量二氧化碳,对净化空气的作用非常大。
4、第9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这一段 按顺序进行说明。第 句总说,第 句分说,第 句总说。
5、请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为“光合作用”下个定义,或用图表方法来说明“光合作用”。
2、 读了所选语段,你一定认识到保护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重要性,那么,请你设计两条保护地球多样性的标语,要求语言优美且容易接受。
A、 。
B、 。
(二)、阅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倒数第二段,完成练习。
1、这一段的中心句是 。所用的说明方法有 , , 。
2、这一段中表明举例子的词语有 、 、 ,这样定的作用是
。
3、若奖“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一句中的仅字去掉,句意有什么变化?
4、这一段文字列举了三个事例,其安排顺序是( )
A、 由个别到一般 B、由一般到个别 C、按时间的先后顺序 D、按古今中外的顺序
5、这一段列举的三个例子分别从哪些方面(依次)说明的( )
A、 从花瓣、花色、品种三方面 B、从大花、小花、草花三方面
C、从木本、草本、一年生三方面 D、从花色、品种、花瓣三个方面
6、这一段共9句话,选出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第五单元 复习 篇11
一、说明文内容提要
1.说明文分类:按对象:事物性说明文《苏州园林》《未来的桥》;事理性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死海不死》;接语言:文艺性说明文与平实说明文。
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进行说明),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等);逻辑顺序(由表及里,由果到因,由浅到深等)。
3.说明方法:
※ 举例子:是利用列举实例的办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解说得具体明白。
※ 列数字:有些事物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用一些数字说明,往往可以使读者了解得更清确、更具体。
※ 分类别:是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分类,加以说明,使之眉目清楚。
※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如统筹方法是一种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用a是 的b或 的b,叫a。
※ 作诠释:用通俗浅显的语言对事物特征作一般性解说。
※ 作比较:用具体的或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与被说明事物作比,使它留下具体而鲜明的印象,突出事物的性状特征。
※ 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这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征,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 列图表:用图表说明事物,往往能够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说明更直接,更具体。
※ 引资料:包括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具体。
※ 摹状貌:就是对说明对象用生动语言进行描绘,相当于记叙文中的描写。
4.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准确:就是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要求对事物进行周密的观察和深入的分析,而且要求运用准确的语言介绍事物的特征遣词造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模棱两可,不夸张。主要体现在状语和定语进行修饰和限制上。如“《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中的“大约”“可能”之所以这样用是因为不敢完全肯定我国古籍中是否还有比这更古老的桥的记载。所以要加上这些修饰词。
二、阅读训练
(一)、阅读《雨林的毁灭》一文6——10段,完成下列问题。
1.所选语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动用了的 顺序进行具体说明。
2.第7段用 的说明方法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绿色植物和海藻的作用,即
3.第8段说明对象是 ,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阐明它们能从空气中摄取大量二氧化碳,对净化空气的作用非常大。
4.第9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这一段 按顺序进行说明。第 句总说,第 句分说,第 句总说。
5.请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为“光合作用”下个定义,或用图表方法来说明“光合作用”。
2. 读了所选语段,你一定认识到保护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重要性,那么,请你设计两条保护地球多样性的标语,要求语言优美且容易接受。
a、 。
b、 。
(二)、阅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倒数第二段,完成练习。
1.这一段的中心句是 。所用的说明方法有 , , 。
2.这一段中表明举例子的词语有 、 、 ,这样定的作用是
。
3.若奖“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一句中的仅字去掉,句意有什么变化?
4.这一段文字列举了三个事例,其安排顺序是( )
a、 由个别到一般 b、由一般到个别 c、按时间的先后顺序 d、按古今中外的顺序
5.这一段列举的三个例子分别从哪些方面(依次)说明的( )
a、 从花瓣、花色、品种三方面 b、从大花、小花、草花三方面
c、从木本、草本、一年生三方面 d、从花色、品种、花瓣三个方面
6.这一段共9句话,选出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现代文阅读指导
现代文阅读之方法篇
一、考什么?
1.文本解读:⑴主要内容;⑵主题思想;⑶结构层次。
2.语言品析:⑴关键字词;⑵重要语句。
3.模仿创新:⑴句式仿写;⑵评价探究。
二、总纲
㈠读文
1.文章的题目;
⑴题目隐含的信息:①重要内容;②写作对象。
⑵说说题目好在那里?
方法:一般分析题目所用的修辞手法并联系文章的主题。
2.文章的开头;
作用:⑴开篇点题;⑵总领全文;⑶引起下文。
3.文章的中间;
作用:⑴独立成段的是过渡(承上启下);⑵段末的总结句是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4.文章的末尾;
作用:⑴篇末点题,画龙点睛;⑵总结全文,深化中心;⑶首尾呼应。
㈡解题
1.法则: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中找。⑴用原文语句回答:摘录全句。⑵用自己的话回答:截取关键字词作为答题要点。
2.解释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
方法:⑴语素分析;⑵同义替代;⑶喻义还原;⑷贬词褒用。
3.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多为比喻句)的含义。
方法:从修辞角度分析,一般是为喻体找出本体,将比喻句转换为陈述句,即句式转换。
三、小说的阅读
1.简述故事情节。
方法:⑴谁(为什么)干什么(怎么样);⑵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
2.线索。
⑴明线(主要内容);⑵暗线(主题思想)。
3.主人公。
一般说来,作者想歌颂或要批判的人就是小说的主人公
4.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⑴外貌(肖像、神态、衣着)描写;⑵动作(行动)描写;⑶语言描写;⑷心理描写。
5.环境描写。
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衬托人物的心情。
6.主题。
小说中的议论是作者对人物和事件进行评论,揭示生活和形象的意义,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因此,小说中的议论往往就是小说的主题。
四、说明文的阅读
1.说明对象(注意区分:全篇还是局部)
2.说明对象的特征
一般是事物说明文,可在文中直接找出或概括各段的要点。
3.说明的主要内容
a、事物说明文:主要内容=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
b、事理说明文:可从现象的起因(根源)、性质(工作原理、危害性)、解决措施(用途、发展前景)等方面入手。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以上两类常见于事物说明文);逻辑顺序(常见于事理说明文)
5.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⑴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摹状貌(即说明文中的描写)。
⑵作用: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往往是该段所要说明的。
6.说明文的语言:准确和生动
⑴准确:常以 "加点字能否删去"的形式出现。答题规范:不能删去,"(加点字)"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不符合实际情况,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⑵生动:主要的体现在形容词、动词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上。
五、议论文的阅读
㈠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句子。论点一般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的。("。")
1.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 1个(统帅分论点)
⑴明确:
分论点 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⑵方法
①从位置上找:ⅰ标题;ⅱ开篇;ⅲ中间;ⅳ收篇。
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2.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㈡论据(用什么证明)
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
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㈢论证(怎样证明)
⑴论证方法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 事实论据 记叙
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 道理论据 议论
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④喻证法 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
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㈣议论文的结构
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⑵类型
①并列式:ⅰ总分总;ⅱ总分;ⅲ分总。
②递进式。
㈤议论文的语言
⑴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
⑵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⑶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
⑷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
㈥驳论文的阅读
⑴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
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第五单元 复习 篇12
语文:第五单元复习资料(鄂教版八年级下)
一、单元复习目标
1.了解麦田怪圈现象及生成原因的各种理论。
2.积累识记本单元的生字词。
3.学会积累资料和运用资料的方法。
4.复习从众多信息中提取重要信息,并加以比较、分析的方法。
5.能够懂得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众多的自然现象。
6.培养勇于探索科学奥妙的信心和决心。
二、单元内容归纳
本单元用一篇长文章组编为一个独立的单元,从现象到本质向我们介绍了自然之谜——扑朔迷离的麦田怪圈,我们共分四课时来复习这篇文章。
第一课时,介绍麦田怪圈现象的历史,麦田怪圈现象的常发地点和时间,麦田怪圈现象发生的典型地点,以及人们对麦田怪圈生成原因的种种推测。使同学们初步了解麦田怪圈。
第二课时,介绍了麦田怪圈现象生成的三种原因:一是等离子体旋风说;二是人为恶作剧说;三是智慧生物说。让同学们进一步深刻了解麦田怪圈。
第三课时,介绍了等离子旋风说的证据和时间焊点说的理论,智慧生物说的辨白,人为恶作剧的实验。第三课时是第二课时的补充和深入。
第四课时,总结全篇。首先小结了麦田怪圈现象生成原因的各种说法,其次启示我们要从科学角度诠释自然之谜。
三、口语交际
1.交际目标
⑴复习人际交往中与人交谈的艺术。
⑵锻炼提高自己与人商谈合作的能力。
⑶复习与人商谈合作的知识。
2.交际指南
事先了解一下合作者的情况,这样会有利于沟通情感,为商谈找到一个好的切人口。
商谈前,将要商谈的内容拟成提纲,以免商谈时有所遗漏。
商谈过程中,应该将合作的内容与条件说得具体一些、充分一些,增强双方合作的信心。
商谈时,态度应友善,语言应得体。
认真听取并记录对方的意见,既表示诚意与尊重,也便于应对。
3.交际练习
⑴根据下列情境,分小组模拟交际。
a、学校举行课本剧大赛,你们班打算与八年级(3)班合作表演一个节目。如何去商谈合作事宜呢?
b、你是生物兴趣小组的成员,你们打算用学校的一块苗圃地做实验。请你代表小组去与校领导商谈。
⑵学校艺术节文艺汇报演出。需要租借礼堂。请你代表学生会去商谈租借事宜。
4.交际范例
⑴服务性口语交谈二例
所谓服务性口语交谈,即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交谈。服务性交谈要取得良好效果,应根据服务对象、服务地点、服务时间及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案例一商场售货员服务性的口语交谈
顾客到商场买东西,除了商场的产品有质量保障外,令人愉快的服务,尤其是售货员的服务性语言,也是很重要的,下面是一位顾客到商场买东西与售货员的一段对话(顾客走到鞋的专柜前停下):
售货员:欢迎您光临本专柜,您有什么需要,我可以帮忙吗?
顾客:我想买双鞋去参加婚礼。
售货员:您可以看看这边儿,是我们刚上来的新款(顾客走到跟前)。我看这款比较适合您,这款鞋穿起来很舒服,您穿上肯定特洋气,并且颜色是今年的流行色,也很好搭配衣服,特别适合正式场合穿。
点评:这段服务语言,售货员不但热情,而且话语听起来使人感到很亲切。售货员是在掌握了顾客的心理后,采用循循善诱的言谈,让顾客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她的建议。
案例二宾馆服务性口语交谈
服务小姐对客人的服务性语言是否热情得体,是宾馆服务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下面是服务小姐与客人第一次见面的一段对话:
客人提箱进来
服务员:先生您好,欢迎光临!
客人:您好,还有标准间吗?
服务员:十八层、四层……都有,你看……
客人:哦!十八层、四层……(犹豫不决)
服务员:(满面笑容)请问先生,是做生意还是旅游?
客人:旅游。
服务员:噢!先生,那您不妨住十八层吧!您既然是来旅游的,住在上面,全方位的风光可尽收眼底,我们这里的电梯昼夜服务,一切都很方便。
客人:有道理,就按你说的办。(客人愉快地被楼层服务员领走)
点评:在这次服务性交谈中,总服务台小姐对一个入住本店的客人,话语中体现的是热情、周到,当了解到客人是来旅游时,又能从客人心理角度帮助客人选择楼层,说出客人想说而未说出口的话。
⑵商务谈判交谈礼仪
交谈是商务谈判活动的中心活动。而在圆满的交谈活动中,遵守交谈礼仪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尊重对方,谅解对方
在交谈活动中,只有尊重对方,理解对方,才能赢得对方感情上的接近,从而获得对方的尊重和信任。因此,谈判人员在交谈之前,应当调查研究对方的心理状态,考虑和选择令对方容易接受的方法和态度;了解对方讲话的习惯、文化程度、生活阅历等因素对谈判可能造成的种种影响,做到多手准备,有的放矢。交谈时应当意识到,说和听是相互的、平等的,双方发言时都要掌握各自所占有的时间,不能出现一方独霸的局面。
及时肯定对方
在谈判过程中,当双方的观点出现类似或基本一致的情况时,谈判者应当迅速抓住时机,用溢美的言词,中肯的肯定这些共同点。赞同、肯定的语言在交谈中常常会产生异乎寻常的积极作用。当交谈一方适时中肯地确认另一方的观点之后,会使整个交谈气氛变得活跃、和谐起来,陌生的双方从众多差异中开始产生了一致感,进而十分微妙地将心理距离拉近。当对方赞同或肯定我方的意见和观点时,我方应以动作、语言进行反馈交流。这种有来确‘往的双向交流,易于双方谈判人员感情融洽,从而为达成一致协议奠定良好基础。
态度和气,语言得体
交谈时要自然,要充满自信。态度要和气,语言表达要得体。手势不要过多,谈话距离要适当,内容一般不要涉及不愉快的事情。
注意语速、语调和音量
在交谈中语速、语调和音量对意思的表达有比较大的影响。
交谈中陈述意见要尽量做到平稳中速。在特定的场合下,可以通过改变语速来引起对方的注意,加强表达的效果。一般问题的阐述应使用正常的语调,保持能让对方清晰听见而不引起反感的高低适中的音量。
四、写作指导
1.写作目标
⑴阐明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⑵自觉保护环境,人人从自我做起。
⑶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自己的表达生动形象。
2.写法指导
搜集有关的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围绕“留住这片绿色’,这个中心话题,选择可用的材料。
可以从个人和集体、眼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等方面,阐明环境保护的意义,也可以通过描写我们周围环境的变化,说明环境保护的意义。
将正面事例和反面事例对比起来写。
为了使说明生动形象,可以采用比喻、拟人、对比、反语等修辞方法,还可以运用书信、日记、对话录、采访稿、寓言等形式。
有—些特殊形式也可以尝试一下,例如以动植物的口吻诉说,编织一个有悬念的故事,模拟法庭审判的形式等。
3.精美例文
藏在心里的百草园
学校后面原来有一片巨大的杂草地。
那个时候刚刚有了生物课,我们就借着做标本的名义,闯进了这片杂草地。
那里有很多很多的野花,粉红的、粉紫的、白色的,恣意地绽放。我们对那些妖俏的颜色已经达到了溺爱的程度。它们的花瓣总是很薄很薄,带一点点含蓄的透明。我们会去追逐一只蝴蝶,就连那种常见的嫩黄色的小蝴蝶都能让我们兴奋不已。悄悄地走近,俯身,手一合,那只蝴蝶就在我们的手心里颤动了。把它放到玻璃瓶里。看它柔弱的翅膀上细细的纹路,小心地一张一合。看过一阵,我们会把它放了。因为我们深知这里的一草一木比那只冰冷的玻璃瓶更适合它生活。
我们把家里的花籽带到那里埋下去,浇上水,并在地上随便抓一个什么插在土里作为记号,同时插进去的是我们的又一桩新的牵挂。放学后总是迫不及待地赶过去,去看那插着记号的地方。有的时候连自己也找不到记号了,那样的失落甚至可以比得上某一次测验的失利。若是有了哪怕一点点细微的变化,那一天的心情就会出奇的明朗。我们的想像力日益丰富,渐渐地便把各种各样的果核都埋进土里。杂交,嫁接,侧交,育种,一个个枯燥的生物概念都让我们有了亲自试一试的念头。虽然不曾成功过,但是依然兴致盎然,甚至还不知天高地厚地妄想着当一个农业家也不错啊。
曾经一段时间里,有一个情景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两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子,在一片绿草包围下,一前一后地追逐,手里拿着一两朵粉嫩明艳的小花儿。书包被随意地丢弃在一棵小树有限的树阴下。画面的色彩是明媚的,但却有些模糊。我没有叙说童话的嫌疑,但这却真的可以构成一幅最绚丽的油画。那时的学业似手是出奇的好,功课好像也不多,于是我们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这片空旷的土地。我们抱着膝盖肩并着肩坐在一片绿色中,体味着这小小短暂的接触所带来的通透全身的温暖。我们看着太阳一点点地落下去,却从不知道什么是“残阳如血”。
所以,你大概就会知道,当我们看着混凝土的建筑群在杂地上一点点地高起来,高起来的时候,心里面流动着的是怎样的一种伤感。我的同伴用那种我从来也没有看过的、心疼的眼神看着我,说:“怎么办?他们为什么就不能留下它呢?难道他们就看不到这么一大片漂亮的绿色吗?怎么办?我们的野花,我们的蝴蝶都要没有了!”
怎么办?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过了好多时间以后,每当我看到静静地摆在实验室里的蝴蝶标本的时候;当老师在生物课上问我们有没有看见过羊齿植物,而底下一片茫然的时候;当清新古朴的古典园林被层层叠叠的高楼围得严严实实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这个很多次困扰过我的问题:怎么办?我也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片杂草地,那个永远藏在心里的“百草园”。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资格拥有一个“百草园”的呀。
第五单元 复习 篇13
一、语音关
1、读一读,注意易读错的字。
胯(kuà)下 祭祀(sì) 厨(chú)房 畜(chù)生
硼(péng)酸水 绷(bēng)带 颓(tuí)唐 地窖(jiào)
2、读一读多音字。
正(zhēng)月 供(gòng)佛 畜(chù)生
正(zhèng)确 供(gōng)应 畜(xù) 牧
二、字词关
1、写一写,注意易写错的字。
厨房 咳嗽 囫囵吞枣 祭祀 竹匾 獾猪
敷上 懊悔 摩挲 大病新愈 颓唐 抖擞
2、家长听写词语。
三、句子关
1、“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那些富家少爷。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和“往常的朋友”,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接触外面的世界,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属环境的不满,流露了“我”对农村多彩生活的向往。)
2、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表面意思是说自己的记性好,实际上是是委婉地批评我读书不认真,告诉我读书不得囫囵吞枣。体现了鲁迅是个说话幽默风趣的人。)
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社会一片黑暗,见不到一点光明,人民连一点民主和自由都没有了。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是所受的挫折与迫害。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背诵关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欣慰的纪念》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门外文谈》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蜂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致颜黎民》
五、理解关
1、《少年闰土》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这篇课文先写“我”记忆中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
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周晔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四件事:“笑谈《水浒》”、“趣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着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爱戴和怀念之情。
3、《一面》是篇回忆录,记叙了作者阿累与伟大的作家鲁迅在内山书店不期而遇,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一次会面的过程。课文在记叙“一面”的过程中,突出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抓住最能突出鲁迅先生精神品质的肖像特点——“瘦”进行着力刻画和反复渲染,充分表现鲁迅先生为人民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4、《有的人》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一首哲理诗,所以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全诗共七节,诗中列出了完全对立的两种人。热情歌颂了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无情的鞭挞了反动统治者。诗歌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六、拓展关(进一步了解鲁迅)
(一)本组课文课后的阅读链接
(二)鲁迅的相关作品及逸闻趣事
(三)鲁迅的名言警句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4、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5、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第五单元 复习 篇14
第五单元复习一 1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复习课主备课人 学习目标了解作家作品,掌握常用字词与重要语句。重点难点辨析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现象。学习过程 与方法 学习过程 与方法一、自主学习 (一)注音 浔 豁然开朗 俨然 阡陌交通 垂髫 叹惋诣 濯清涟 铭 馨 淤泥 亵玩 隐逸 罔 贻 黍 箬篷 糁 髯 诎 倚 船楫 壬戌 篆 修狭 骥 案牍 蕃 袒 矫 器皿 椎髻 虞山 决眦 搔 逾墙 邺城 妪 幽咽 邑 间隔 无人问津(二)常用字词: 1、《桃花源记》 ①重点词语解释: 异 属 悉 并 要 咸 遂 皆 延 足 道 既 向 及 规 ②一词多义: 乃 志 寻 ③古今异义: 鲜美 交通 妻子 无论 绝境 2、《短文两篇》 重点词语解释: 名 灵 斯 惟 鸿 乱 劳 蕃 独 益 谓 鲜 3、《大道之行也》 ①重点词语: 与 分 归 恶 是故 兴 作 乱 故 是 谓 ②一词多义: 独 亲 子 4、《杜甫诗三首》: 重点词语解释: 阴阳 曾 会当 凌 绝 小 浑 逾 走 一何 戍 新 已 惟 去 虽 犹得 独 (三)作家作品:小组合作,在班上进行交流总结。
作品
作者
字(号)
朝代
籍贯
评价
著作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元亮(五柳先生)
东晋
浔阳
柴桑
著名诗人
《陶渊明集》
《陋室铭》
《爱莲说》
《核舟记》
《大道之行也》
《杜甫诗三首》
二、精讲互动: (一)翻译重要语句: 1、《桃花源记》 (1)渔人甚异之。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短文两篇》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type="#_x0000_t202">学习过程与方法(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莲,花之君子者也。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大道之行也》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2)男有分,女有归。 4、《核舟记》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5、《杜甫诗三首》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三、达标训练: 1、下面括号里的字音、义有误的一项是 ( ) a.珠可历历数也(数:shǔ,数出来) b.长约八分有奇(奇:jī,零数) c.罔不因势象形(罔:wǎng,没有什么) d.神情与苏黄不属(属shú类似) 2、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注音。 (1)选贤与能:_______通________,读_________ (2)矜、寡、孤、独:_______通_____ ,读_______ (3)诎右臂支船: ___ 通 ___ ,读 ___ (4)左手倚一衡木: __ 通 __ ,读 __ (5)八分有奇: __ 通 __ ,读 __ 学习过程与方法3、下面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有四项,它们是 ( ) a.便扶向路 b.处处志之 c.屋舍俨然 寻向所志 寻向所志 便舍船 d.复行数十步 e.寻向所志 f.武陵人捕鱼为业 复前行 寻病终 不足为外人道 4、下面句中“之”字意义与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也。 c.花之富贵者也。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从句式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 )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孔子云:何陋之有? 6、默写: (1)《桃花源记》 ①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 ②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③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 ④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 (2)《陋室铭》①文中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②描写周围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③写与人交往高雅脱俗的句子是:④写室内活动欢畅无虞的句子是:(3)《大道之行也》 ①全文纲领性的句子是: ②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 (4)《望岳》 学习过程与方法①诗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句子是: ②诗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俯视一切的雄心和壮志的句子是: (5)《春望》 ①诗中诗人运用拟人抒写感时伤国的句子是: ②忧国思乡的诗句是: (6)《石壕吏》 ①说明当时战争惨烈的诗句是: ②揭示兵役苛酷的诗句是: ③暗示老妪被捉走的句子是: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发现的问题有: 作业布置整理复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知识点。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 复习 篇15
复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环节。对进入即将毕业阶段的小学生而言,通过复习,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总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系统吸收,灵活运用的目的。现就第五单元的复习建议,我从以下几各方面展开:
一、字词复习,主要是读写词语、理解词语、运用词语。对于要掌握的生字、新词,要以 “词语盘点”中的词语、“日积月累”中的词语和《作业本》中出现的词语为复习重点。其中,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有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作业本》中出现的有关词语训练的内容和题型是很多的,这也是我们要重点掌握的。而且,《作业本》中出现的一些字词不在词语盘点中。如:第18课作业中的“酸碱”。
在作业本中,关于字词方面的题型很多。从这3篇作业中罗列了一下,主要有看拼音写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选择正确的解释、写近义词反义词、组词、多音字组词、根据意思写词语、照样子写词语(词素意思相近、相反)、选词填空等。经过整理,我们可以发现,字词复习主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读,掌握字音,包括生字新词的读音,多音字的读音。
2、 会写,掌握字形,主要是词语盘点中的“读读写写”。
3、 会解,理解词义,理解字义,理解词义,会据意写词,会写近义词反义词。
4、 会用,掌握组字方式,能照样子写词语,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词填空。
参考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juān zènɡ rónɡ yù wán qiánɡ fēn xī yǐn tuì fá lì
( ) ( )( ) ( ) ( ) ( )
suān jiǎn qīn shí tóu xián dàn shēnɡ xí zǎo jī xiè
( ) ( ) ( ) ( ) ( ) ( )
méi ɡui lǐnɡ yù lǐ chénɡ bēi nì shí zhēn zhuó yǒu chénɡ xiào
( ) ( ) ( ) ( ) ( )
sī kōnɡ jiàn ɡuàn wú dú yǒu ǒu jiàn wēi zhī zhe
( ) ( ) ( )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侵蚀(shú shí) 冶(yě zhì) 炼 淡泊(pō bó) 执着(zhù zhuó)
卓(zhuō zhuó)有成效 重(chónɡ zhònɡ) 新 估量(liànɡ liànɡ) 漩(xuán xuàn)涡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 )有成效 积劳成( ) 无独有( ) 司空见( )
见微知( ) 百( )成钢 迎( )而上 古为( )用
实事求( ) 标新立( ) 举一反( ) 触类旁( )
四、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庄重( ) 坚定( ) 疲倦( )
反义词:人工( ) 所有( ) 肃然无声( )
五、根据意思写词语。
1、集中大家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 )
2、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 )
3、虽然很少见,但还是有与它配对的。 ( )
4、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 )
六、照样子写词语。
无独有偶 ( ) ( ) ( ) ( )
追根求源 ( ) ( ) ( ) ( )
二、句子复习,我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理解句子,二是句子训练。理解句子主要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读,我们对这部分的复习可以重点放在精读课文里,具体大家可参考教学用书里的“词句解析”。理解句子重点是要讲清要点。
至于句子训练,我们要掌握本单元中出现的几种句式。根据作业本中的联系,我罗列了一下,主要出现了两个句式练习。一是用带点词写句子,出现在第18课的练习中,用关联词“并不是……是……”和词语“一如既往”写句子,另一个是第20课的联系中仿照“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写句子。第二个句式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这个排比句中几个词语的呈现是递进的。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注意这一点。
参考练习:
一、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体现在 ,还体现在 。
2、科学的灵感,绝不是 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 的人,给那些 的人,给那些 的人。
二、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
1、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伟大的自然发现”指的是什么?“人生意义的发现”指得又是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
三、按照要求写句子。
1、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成陈述句)
2、仿写句子。
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3、造句。
一如既往——
并不是……是……
三、课内阅读。
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精神,学习重点是把握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同时还有一定的课外拓展:阅读科学家传记或其他科普作品。其中《跨越百年的美丽》的第2、3、4自然段和“日积月累”为建议背诵内容,这是必须要求学生背诵的。
首先是要牢固掌握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跨越百年的美丽》(玛丽·居里):坚定执著、全身心投入、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
《千年梦圆在今朝》(中国航天人员):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我最好的老师》:独立思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其次要抓住片段的品读,提高课内阅读分析的能力。在作业本中就给我们呈现了两个片断练习,第18课的第7题、第20课的第5题。片段的品读其实就是对课文的深入分析,哲理既有对字词的理解,也有对重点语句的剖析,如第18课第7题中“读文中画线句子。‘这项伟大的自然发现’指的是 ”这样的题目。也有对课文所表达的精神的挖掘,如“这四个‘变成’写出了居里夫人 ”。只要我们理解了整篇课文,那么片段练习也不是难题了。同时我们也要做到举一反三。
参考练习: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 和 。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 的东西,她 、 、 ,有 、 的追求。
2、作者之所以说怀特森是一位“最好的老师”,是因为 。
3、XX年10月12日,中国航天员 、 乘坐 飞船,开始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
4、《真理诞生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中,作者所举的三个事例分别是 、
、 。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的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皮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1、文中那些词句是直接描写居里夫人美丽、庄重的形象的?请找出来写在下面。
2、从文中对居里夫人美丽、庄重形象的描写中,你读出了什么?
3、请说说你对文中画“ ”句子的理解。
四、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课外阅读复习的也应注重综合的听说读写能力。我们可以选择贴近学生阅读能力的材料,并凭借阅读材料设计能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题目,使学生在独立阅读和独立完成题目的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阅读训练的重点是主要是培养学生达到小学毕业的语文能力,有:能朗读、默读程度合适的文章;能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认字、理解词语;能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叙述顺序;能联系实际谈谈阅读的体会感受等。
综合复习部分就是一些很好的复习材料,我们可以很好的利用。结合第五单元,《琥珀》就是很好的复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