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与信任》教学实录(通用16篇)
《诚实与信任》教学实录 篇1
【过程勾勒】
一、初读课文,出示词语,重点指导学生读正确。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准多音字“尽”“差”,采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故障”、“环顾”、“居然”。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指导学习第1、2自然段,引导学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从“毕竟”、“应该”体会“我”用于承担责任的可贵的诚实品质。
三、指导学习第3自然段,从“便”再次体会“我”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以代写字条的形式指导学生写留言条,并在对话中体会“我”对小红车主的信任。
四、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曾经的类似的行为和想法。在朗读有关诚信名言中再次感受诚实与信任的重要。
【片段回放】
师:课后练习中有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做题目”,其实,文中有一句话就概括的告诉我们了。略读课文,找到这句话。
(生浏览课文,找句子。指名读句子)。
师:这是谁对谁说的?
生:这是小红车主对“我”说的。
师:“我”做了什么事,让这位小红车主人这样说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一-三自然段。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撞碎了小红车的反光镜?把有关的词语或句子用——画下来。
(学生默读课文,划句子)
生:一天深夜,……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师:是的,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生:这辆车的车头超出了停车线二三十厘米。
师:对,小红车违反了交通规则。
师: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认为这起交通事故应该谁来负责?
生:小红车主负责,因为他的车超出了停车线二三十厘米。
师:可是,作者却认为——
生: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出示句子)
师:“毕竟”是什么意思?
生:到底
生:终归
师:“应该”呢?
生:应当
师:是理所当然的,能推卸吗?
师:读到这儿,你觉得“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他非常勇敢。
师:你说的真对!“我”勇敢的做了什么?
生:他说“责任应该在我”。
师:这就叫——勇于承担责任。(板书)
师:带着敬佩之情,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师:发生了撞碎反光镜的意外,“我”没有埋怨天气的恶劣,没有责怪小红车违章停车,而是——勇于承担责任,这就是——诚实(在两字下标注△,生齐读)。因为,他认为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指读课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抓住了一些关键的词语体会到了作者勇于承担责任的可贵品质
(出示句子: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
师:“环顾四周”想干什么?
生:找小红车主。
师:没有找到人怎么办?
生: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
师:你能把“便”换一个词吗?
生:于是。
生:就。
师:老师想换成“立即”,好不好?“立即”说明什么?
生:什么都没想,就写字条了。
师:这就是毫不犹豫。
师:在发生事故后,“我”没有抱怨天气,没有责怪小红车主人,而是毫不犹豫地留下字条,这就是伟大的品质——指着课题,生齐读:诚实。这种诚实就表现在——指着板书,生齐读:勇于承担责任。因为,他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指着课题,生齐读。
师:现在,请你代作者写一张字条,怎么写呢?
(原计划安排学生写话,然后指名读一读的,因为时间关系,改为直接口述。)
生:你好……
师:对谁说的,要加上称呼。
生:小红车主人,你好。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撞碎了,对不起。
师:首先表示歉意。
生:我叫(用我自己的名字吗?教师示意),我家的电话是0511-12345678(学生说的是真实的电话)。请你和我联系。
师:和我联系干什么?
生:我把修反光镜的钱给你。
师:请问先生,你这样把这么重要的信息告诉一个陌生人,你不担心他会为难你吗?
生:不担心。
师:为什么?
生:……
(连续问了两名学生,都说不出)
师:看来,我们都认为没有为什么,就是不担心。这是一种直觉。这种不担心就是对小红车主人的——在课题“信任”下标注红色的○,生齐读。
师:“我” 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可贵的品质——诚实(生齐读),我主动留下姓名、电话,给陌生人无比的——信任(生齐读)。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学习。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和别人发生冲突,或者自己犯了错,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生:……
【教者感言】
我们都知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是,我却发现不少教师围绕“人文”组织教学,在与文本的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只关注如何给学生心灵的震撼,而感悟语言、探究语言的过程仓促肤浅,语言文字训练得不到落实;只注重挖掘课文有关资源的情感因素,离开语言文字空谈人文性,只从语言出发走向人文,却没有最终使学生回归语言。很多时候,语文课成了品德课。因此,我常常思考:如何才能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可以说,“通过语言文字去体会人文内涵”这是一条正确的途径。语文教师要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建立一个支点,让两者和谐统一,从语言出发,感悟人文内涵,再回归语言,将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情感思想的体验、感悟契合得天衣无缝,让我们的孩子“言意兼备”。
语言文字正是作者锤炼语言的艺术匠心的体现之处和作者感情最饱满之处,品析感悟活动就是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就是情感体验和审美活动。课文的思想感情是凭借字、词、句来表达的,一字之差,意义也往往相去甚远。因此对作者语言运用的经典之处应该指导学生细细地咀嚼一番,体会到这些文字的准确之处、鲜明之处、生动之处,只有这样对文本意义的解读才能完整深入,对语言才有可能吸收消化,才能“内化”,自己运用语言时才能谈得上得心应手。
关于中年级段的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做了详细的规定: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基于这些认识,我把这节课的目标地位在以下几点:(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指导“诚”的书写),联系生活或课文语境理解“故障”、“环顾”、“居然”等意思,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关键字词所表达的特定情意。(2)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引导学生发现事故的原因,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敢于承担责任的品质以及对陌生人的信任,从而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城市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4)借助课文的空白处,进行小练笔——写留言条。针对4个目标,我将教学设计如下:(1)自读课文后检查自学情况,指导学生读准10个生字的读音,认读词语;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指导读准多音字“尽”、“差”,理解“故障”、“环顾”、“居然”等词语;(2)默读第1、2自然段,分析事故的原因,抓住“毕竟”、“应该”两词,体会“我”勇于承担责任的可贵品质,认识到这就是诚实的表现,揭示出“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诚实与信任”。(3)学习第3自然段,抓住“便”再次体会“我” 勇于承担责任的可贵品质。并创设“代‘我’写字条”的情境,引导学生将字条的内容写具体,并做到格式正确、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歉意等。(4)师生对话:先生,你把这么重要的信息留给一个陌生人,不担心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到“我”这样做就是对小红车主的信任。“我”心中就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诚实与信任”。(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曾经和别人发生矛盾或犯错后的想法、做法,在朗读有关诚信的名言中结束全课。
通过这些教学,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诚实与信任”,也体会到勇于承担责任就是一种诚实。学生也能从中学会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的情感,体会文本的内涵,一些看似平凡的词实际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想,语文课就应该扎扎实实,做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工作,做好语文能力的提高工作。
《诚实与信任》教学实录 篇2
《诚实与信任》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通过记叙“我”不小心碰碎了停靠在路边的小红车的反光镜,主动留下姓名和电话,希望车主与自己联系,事后车主打来电话,不仅不来索赔,反而表示感谢的故事,深刻揭示了诚实与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富有发人深省的教育启迪意义。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引导学生领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把诚实和信任看得比金钱更重要是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东西。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必须让学生感悟的难点。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诚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再三强调,待人以诚是立身之本。今天咱们学习19课《诚实与信任》,它定能让你体会到诚信的价值所在。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中感知
1、指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
课文围绕诚实与信任写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三、精读领悟
(一)学生读1-----3自然段
师:通过读这一部分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文中的“我”非常诚实,而且很有责任感。
师:请你默读1---3自然段,哪些地方体现了“我”的诚实?请你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学生读课文,然后谈看法)
生:从“天很黑,又有点雾,能见度很差。”看出“我”诚实。
生:从“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挺着的,责任应该在我。”看出“我”诚实。
生:从“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看出“我”诚实。
生:从“我留下字条”看出“我”诚实。
(二)学习4---10自然段
师:“我”留下纸条,小红车的主人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学生读4---10自然段,思考。
师:这一部分从哪里看出“我”的诚实?
生:“我不小心吧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
生:“让我把钱寄给你”。
生:“这笔费用应该由我来支付”。
师:是呀,先承认是自己的过错,又提出寄钱赔偿,最后强调费用应由自己支付,态度多么诚恳、多么坚决呀!这些,确实进一步写出了“我”的诚实。那么,小红车的主人在和“我”通电话时,表示很“感动”。他究竟为什么而感动哪?
生:为“我”的“诚实”而感动。
师:课文中说“你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给我留下字条,这使我很感动”,怎么成了“为我的诚实而感动”呢?
生:“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留下字条”,反映的就是“我”的“诚实”呀!
师:在打电话的过程中,小红车的主人连连向“我”表示感谢,谢“我”什么呀?
生:诚实。
师:自己车上的反光镜被“我”碰碎了,自己掏钱换上,还打电话向“我”连连致谢,这说明小红车的主人把什么看得比什么更重要啊?
生:他把诚实看得比金钱更重要。
师:小红车主人的原话是怎么说的?谁愿意读一读?
生:(读)“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小黑板出示这句话,学生反复读,并背诵
师: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课文中的“我”很“诚实”赢得了小红车主人的“信任”。
师:“打电话”一部分应该用什么语气读?
生:感谢、诚恳的语气。
学生用感谢、诚恳的语气分角色读“打电话”部分。
(三)齐读11自然段
师:(总结)
四、展示“诚信”名言。
《诚实与信任》教学实录 篇3
教学目标: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诚实和信任比金钱还要重要。
在了解我和小红车主的人品后,能分角色朗读。
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诚实和信任的含义,知道诚实是信任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一个深夜,我驱车从外地回布鲁塞尔。那一夜天黑极了,雾气像一张黑幕笼罩着大地,平日明亮的车灯,今夜也不能穿透黑暗。两旁的路灯,也失去了它昔日的光芒。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小心翼翼驱车前行。即便如此,一件意外的事仍然发生了。同学们回忆一下,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呢
(生:由于天黑,能见度差的缘故,我开车不小心撞碎了停在路旁的小红汽车的反光镜,我主动承担责任,留下字条,希望车主与我联系。后来双方通过电话相互解决了问题,从中体现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情。)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诚实和信任。齐读课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全文,找出含有课题的那句话,用~~~划出。
(生交流读句子,师出示: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二,学习第一段(1~3自然段):
1,小红车主为什么这样说 诚实和信任真的比金钱还重要吗 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夜晚,去目睹当时的情形。请同学们轻声读1—3自然段,可以在你印象深的地方圈圈划划。
2,在天气这样恶劣的夜晚,发生了这样意外的事故,假如开车的是你,你会怎样做
(学生可说:我可以给他贴张条,告诉他已越线停车,这样危险。警告他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他错了,应该赔我或各负一半的责任等。)
3,文中的我是怎样做的呢
(我给车主留下了字条,让他与我联系,我给予赔偿。)
4,你认为我做得应该吗
(展开讨论:应该是因为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毕竟,应该说明我把责任承担起来了。不应该是因为小红车主超线停车,超出停车线说明小红车主人也违规了。学生依据课文的第2,3自然段的相关内容或生活经验作出判断。)
4,依大家的看法,应该是双方共同承担事故的责任,作者却独自将责任承担下来,假如车主是你,天亮后你看到作者留下的字条,你会怎样想
(①这是一个多么诚实的人啊,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下,能主动承担责任,真让我敬佩!
②虽然我的车子被撞坏了,可这位先生对我那么尊重,信任,这是多么让我感动啊!
③我的车子超出了停车线,也违规了,可这位车主把全部责任承担起来,他的品格多么高尚,我一定要谢谢他!)
5,是啊,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事隔三天,他主动打电话与作者联系了,他们说些什么呢 请同桌分角色练读4~10自然段打电话部分。
三,学习第二,三段(4~11自然段):
1,生同桌分角色练读,读完后讨论:我是个怎样的人
作者很诚实,从很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可以看出我诚恳地向对方承认是自己碰坏了他的反光镜。
作者很负责任,从这笔费用应由我来支付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可以看出我认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作者很信任对方,从请你把……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可以看出我信任对方,相信对方购货单据是真实的,丝毫不怀疑对方会谎报价格,趁机敲竹杠。)
2,小结:是作者那诚实的敢于承担责任的品质,令小红车主感动了。因此他说……相机出示小黑板,师板书:比金钱更珍贵。你是怎么看这句话的 (小红车主人觉得作者的诚实和对人的信任是很珍贵的,这种人间的 真情比金钱更重要。)
3,是的,正是这种彼此的诚实和信任,使一场纠纷化解了,让我们再一次听听他们之间真诚的对话吧!指名分角色读对话,再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
4,过渡:在对话中,我再三地表示歉意,让小红车主人深深地体会到我的诚实及对他的信任,而小红车主人所说的发自内心的话更让我感到他对我的信任。读到这里,你认为小车的主人是个怎样的人呢 (也是一个诚实的人,他明明换了车镜也不需要别人赔,因为他知道自己也有责任。他是个值得信任的人,因为他没有借此敲诈一笔,或许正是我的行为感动了他。 )
5,小结:是的,我给予了车主诚实与信任,车主也同样回报了我诚实与信任,这种回报令我难以忘怀,齐读第三段。
四,总结全文:
1,同学们,这则感人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相信你对诚实和信任有了更深的理解,此时此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交流(目的是对前一次理解的提升,可结合生活来谈)。
2,诚实,最基本的品质,有了诚实,信任才会在彼此间产生。课文用《诚实和信任》作为题目,就是要引起人们对诚信的关注和思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和信任。五,布置作业:
1,把自己最喜欢的关于诚实和信任的一句话写下来,做成书签,送给好朋友。
2,搜集身边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事例,在小组内交流,还可以上网读一读去年高考的作文,有一篇题为《赤兔马》,得了满分。
[板书] 诚实和信任
比金钱更重要
教学反思:
以情景创设贯穿全课。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始终有一个宗旨:引学生进入到情景,直接与文本对话。在本课伊始我设计了一段开场白,目的就是将学生引入课文的情景,只有入情入境,学生才会深入学习;在学习第一段时,我让学生进入情景心理换位,将自己看作是文中的我和小红车主人,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通过自己与作者思想的对比,真切地体会到主人公品德的高尚;学习第二段时,让我们再次听听他们的对话,引导学生进入对话的情景和主人公的角色,体会人物的想法和感受。创设情景能吸引学生入文入境,让他们设身处地地思考,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更好地理解文章。
二,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是这样描述的: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我是这样设计阅读活动的:将文章的1~3自然段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将作者的言行与自己进行对照,感受作者高尚的情操。学生读完4~10自然段后,找出能表达作者诚信的语句,让学生逐句品味意思,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我和小红车主是怎样的人 。整篇课文的理解都建筑在学生的独立阅读活动之上,激励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体情感体验,与文章融为一体,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
三, 尊重学生个性,鼓励自由表达独特的感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在学习第一段时,我设计一个讨论题:假如开车的是你,你会怎样做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真话,吐真情,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独特感受,充分调动了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积极性,使广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兴趣。
《诚实与信任》教学实录 篇4
《诚实与信任》一文叙述了“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字条,《诚实与信任》教学反思 王璐。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课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描写手法平实,没有过多的气氛渲染,也没有细致的'人物刻画,但人物的所作所为却感人至深,“诚信”的美好品质跃然纸上。
让文章本身去教育学生,使他们在多读多思中去自悟自得,大可不必太拘泥于“搬运”别人的观点,并把这些观点硬塞给学生,因为这样的效果并不见得好,教学反思《《诚实与信任》教学反思 王璐》。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围绕“‘我’的诚实表现在哪里”这个话题让学生在读中勾画、理解、感悟;提出“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作者留下联系的字条真傻”这一引起争论的话题是学生在议中领悟,走进课文,与文本对话,从课文中找出理由,感受到了“我”的诚实、不逃避责任,为进一步升华认识铺路搭桥。在“作者的诚实还表现在哪里”是使学生感悟到“我”的认错、认赔,自然的牵出小红车主人的“感动、感谢”,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体验到课文其中饱含着人文教育“在这世界上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与信任”的人生哲理,真正做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课文把学生引导到知识的海洋遨游,撷取知识的珍珠,思考人生的哲理。学生在读中悟理,汲取做人的精华。
《诚实与信任》教学实录 篇5
教者:
夏庆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领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学语言,提高积累语言、鉴赏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在语文实践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逐步形成和发展基本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导学重情境
1、同学们,会讲“狼来了”的故事吗?谁来讲一讲?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只有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2、揭示课题,出示教学目标
二、自学重生成
课文围绕诚实与信任写了一件什么事?
1、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相互补充,达成共识。
2、全班交流。
三、助学重能力
1、齐读课文1—3自然段,通过读这一部分课文,你体会到什么?
(1)交流体会。
(2)“我”留下纸条,小红车的主人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过渡:是呀,我的行为令他感动,所以,事隔三天,他不由自主拨响了我的电话号码。
2、同桌分角色读4—10自然段,(提示:边读边想象他们说话的动作、神态),想一想:通过读这一部分课文,你体会到什么?
(1)交流体会。
(2)播放范读分角色“打电话”。
(2)男、女生再次分角色“打电话”,加深体会。
过渡:“我”与小红车车主在电话中的这段真诚对话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心。“我”挂了电话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3、车主说的话很多,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脑海里的是哪一句或哪几句呢?
四、固学重建构
1、现在,你一定明白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和信任”作题目了吧?(“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起码、最基本的品质。)
2、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作题目?(《诚实比金钱更重要》、《诚实的心灵》
教师小结: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了诚实和信任,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以后的人生道路,让我们与诚实相伴,与信任为友。)
五、拓学重迁移
1、课件出示:
诚信如歌
诚信是你的鼻子,没有它,你享受不了木兰花的芳香。
诚信是你的眼睛,没有它,你看不见那蔚蓝的天。
诚信是你的手,没有它,你触摸不到你的心跳。
诚信是你的脚,没有它,你感受不到祖国山川的秀美。
诚信是你的生命,有了它,才能绽放出人生的辉煌。
2、你认为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东西除了书上讲的以外,还有什么?写一写。
附:板书设计
诚实与信任
撞车——留下字条——通电话(道歉、感谢)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撞车——留下字条——通电话(道歉、感谢)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诚实与信任》教学实录 篇6
教材分析
金钱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但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比金钱更重要》一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深夜,“我”在开车回家的途中,不小心撞坏了停在路口的一辆红色小汽车的反光镜。在车主不在的情况下,“我”写下了自己的姓名、电话,放在那辆车的雨刷下。这令那位车主很感动,他不但不要“我”承担损失,反而打电话向“我”致谢。两位车主妥善处理反光镜被撞碎这起小事故,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一道理,很耐人寻味。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语言知识的同时,应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把人文精神的培养放在第一位。
2、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立足人生,依托社会,构建开放,鲜活、充满人文气息和富于生命力的语文课堂空间。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多元复杂的生活,利用综合性语文教学活动和一切有利因素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
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培养学生研究、交流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我”与车主的'对话,倡导个性化朗读。
3、懂得“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好。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图片出示“钱”。钱有什么作用?(学生说话交流)
2、在学习、生活上,钱的作用的确很大,但是什么东西比金钱更重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等我们学习课文以后,大家就明白了。揭题(板书课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悬念式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插图质疑,学生第一次与文本对话
1、插图出示,看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表述)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环节的设计,巧妙地利用插图,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2、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注意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3、交流反馈: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初读课文,而不是教师一味地灌输,这样学生不但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新词,读懂故事,而且还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感悟品味,学生第二次与文本对话
导入: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新问题产生了吗?(学生回答,进行取舍)
[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思想的余地,体现教师引领者、组织者的地位。充分让学生参与交流、讨论,创设一种自主、合作、互动的教学氛围。]
问题一:为什么会发生交通事故?
重点推敲:句1:天很黑,又有雾,尽管有路灯,还是看不清。(天气原因)
《诚实与信任》教学实录 篇7
学校 白城 年级 四 科目 语文 教师 白娟 课题 诚实与信任 教材简析:课文叙述“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了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字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个部分课文。 2、习本课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主要内容。 3、导学生领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打电话”这部分内容的朗读中,认识、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设问导读:1.课文记叙了“我”深夜( )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边( )主动留下( ),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2、是从文中哪些语句体会到“诚实”与“信任”的?为什么? 3、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想想看,还能换个题目吗?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 内容 教师活 动预设 学生活 动预设 设计 意图 反思 重构 第一课时 导入 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你一定要把盘子洗七遍》(故事大意:一名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因不诚实,偷偷少洗每个盘子的遍数,欺骗老板,多领工资的报酬。被发现后,他不但被炒鱿鱼,而且再没有人敢雇佣他,他的房主、学校因为他的不诚实而驱赶他,让他离开。从此,他再遇到刚来日本的中国留学生,都会对他们说:“你一定要把盘子洗七遍!”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猜测。) 信用 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入 新课 是啊,诚信是多么重要!一旦失去,将难以挽回。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诚信的课文。齐读课题。 胜读文章 初读 课文 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生字词。 3、检测,完成《学方案》基础达标,相互检查。 4、请大家读课文把课文的11个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分成三部分 (同桌交流) 5、用简短的话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结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诚实与信任》这篇文章,读准了文章中的生字新词,读通了句子,还理解了一些词语,并通过朗读与思考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6、指导难写的字:诚 障 购 址 脑 毕 责 寄 厘 7、搜集关于诚信的名言及名人佚事。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交流 文本解读离不开文本,在文本的解读中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 第二课时 温故 互查 同桌互相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互相说 文章中有一句话含有课题,请你快速读一读,用“ ”划出那句话,并自己读一读。 小红车的车主在电话中对“我”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他和“我”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呢?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夜晚。 概括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 就是这件小小的事情,让小红车的车主认为“我”是一个诚实的人。那么,你又是从哪里感受到“我”的诚实的呢? 再读文章第1到第3自然段,要求:把你认为“我”诚实的语句圈一圈,划一划,然后在小小组内交流交流,待会儿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我”却主动地留下了联系方式,难道“我”就不怕对方贪财?不怕对方敲诈? 学生概括 学生按要求操作, 因为“我”信任小红车的车主。 要把一件事情说清楚,我们要注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清楚,语言尽量做到简洁。 拓展训练 除了诚实,信任,你觉得“我”还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你再读读文章第1到第3自然段。 说话训练:车主会想些什么? 指导朗读:通过反复朗读“对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无人知晓,无意碰坏,却主动要求赔偿;车子遭撞,物件被损,却打电话致谢。“我”与小红车的主人在电话中的这段真诚对话深深打动着读者的心。相信这会儿大家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一定对诚信有了更深的理解。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吗? 用一句话写出对诚信的理解。 确实,诚信是架设在人心的桥梁,是沟通心灵的纽带,是震荡情感之波的琴弦,只要人人都拥有诚信,我们的世界将变得更加美丽。相信,诚实和信任,一定会深深地植根在我们的心田。 “我”勇于承担责任、 “我”考虑问题周到 学生试着分角色表演。 指名表演。 男女生分角色齐读。 学生完成
《诚实与信任》教学实录 篇8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61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王 芳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主要内容。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练读“打电话”这部分内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路,揭题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吗?几乎每个同学都听过这个故事,老师小时侯也不止一次的地听过。可以这么说,《狼来了》这个故事伴随着我们几代人的成长。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这个故事能够这么广泛地代代相传吗?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板书课题:诚实与信任)课题中的“诚”是个生字,它与“城市”的“城”很容易混淆,你有好办法区分它们吗?
3、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另一个关于“诚实与信任”的故事,想听听这个故事吗?
设计理念:以每个同学都耳熟能详的故事入手,赋予“诚实与信任”以生活化的具体内涵,使学生对课文深刻的主题产生亲切感,这样的导入显得自然而具有亲和力,并容易使学生形成强烈的阅读期待。同时,抓住易混字形进行比较,做到了“防患于未然”,突出了生字教学的难点和关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先听老师读课文,不过听有任务:注意生字的读音;注意长句子的停顿。
2、听老师读完,同学们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吗?不过读有要求:首先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遇到不懂的字、词联系生活或上下文想想意思;第三,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设计意图:教师的朗读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激发了学生自己阅读的兴趣。另外,不管是倾听老师朗读,还是自己练习,都有明确的学习要求。此时的听与读不再是纯粹的听与读,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习得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认读词语,理清脉络
1、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检查吗?
2、出示第一组词语:驱车、布鲁塞尔、能见度、碰碎
(1)练习读准词语。
(2)这里面有你不懂的词吗?理解:
驱车:本来指驾驶或乘坐车辆。联系上下文,它在本文中应该是什么意思呢?
布鲁塞尔:比利时的首都,如今已发展成为欧洲生活条件最好的城市。
能见度:眼睛能看见物体的清晰程度。
(3)教学生字“碎”
这个字右边的两个“人”是好朋友,他们两个手拉手,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让一竖写到上面把两个好朋友给分开。跟老师一起写“碎”。
(4)你能用上“因为……所以……”把这些词连成一句话吗?联系课文内容试试看。(这就是故事的起因)
3、出示第二组词语:超出、厘米、毕竟、责任、联系
(1)练习读准词语。
(2)你能自己用上一个关联词语,把它们连成一句话吗?
4、看来,用上关联词语说一个句子难不倒大家,现在,你能用上这两组词语说一段话吗?
5、你发现刚才我们说的这一段话其实就是文中哪几小节的内容?对,文中1—3小节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以及我当时的处理情况,这就是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
6、同学们看看,4—11小节主要写了什么?你说这篇课文可分几段?怎么分?用“//”做上记号。
设计意图:以上这个教学环节,既有选择地学习了生字新词,又进行了语言训练,概括了段意,理清了脉络。这样的“词块教学”给了学生多角度运用词汇的机会,可谓“多功能、全方位”,使词语不再静止地躺在书上,而是“活”了起来,“立”了起来。这个环节的巧妙设计,是本课教学的一大亮点。
四、练读对话,照顾差异
1、通过刚才的学习,课文大体写了什么,我们已经做到心中有数了。下面,我们要来进一步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课文比较长,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重点练读其中一段的内容。你想练习哪一段?为什么呢?
通过刚才连词成句、连句成段的练习,课文的第一段内容我们已经熟悉了,应该练第二段了,这是理由之一;课后练习1要求分角色练读打电话部分,所以我们来着重练习对话部分,这是理由之二。看看哪几小节写的是“我”与小红车主人打电话?(5—10小节)
2、同桌分角色练习。
3、指名一对同桌读,其他同学用心听,假如听出错误请耐心听完再指出来。
4、请勇敢地争取到了第一次读书机会的同学各自推荐一名同学读你刚才的话,并说说推荐的理由。
请两位读得好的同学介绍读书的成功经验:
(1)读对话要注意边读边揣摩说话人的心情,这一点尤其重要;
(2)读对话时不能纯粹把它当作读书,应像平时说话一样读,这样更真实、生动。
(3)带着表情读。读书能读得有表情,肯定能把书读好!
5、大家要善于学习别人的宝贵经验,带着他们的经验同桌两人交换角色再来练读这段对话。
6、奖励刚才读得好的两位同学再各自推荐一名同学读,不过这次推荐的同学是需要锻炼的,胆子比较小,平时读的机会比较少。
老师提出两点要求:第一,声音响一些;第二,读得慢一些。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们能读好!
你门比较一下,今天这两位同学与平时有什么不同?能取得这么大的进步,这是因为他们读得更认真、更细致了。如果大家都能这样认真、细致地读书,书肯定能越读越好!
7、这段对话读了许多遍了,你从这段对话中读懂快乐什么?
设计意图:在选取练读内容方面,抓住重点、难点部分进行练习;在发展学生能力方面,照顾到了“好、中、差”三种类型的学生,使他们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
五、学生质疑,设下悬念
1、同学们能够读出自己的理解,说明已经很会读书了。不过学贵有疑,如果能够读出问题来,才表明真能读书呢!请同学们再一次完整地读课文,看看你能发现哪些问题?
(1)课文为什么以“诚实与信任”为题?
(2)我碰碎小红车的反光镜,小红车自己停得不好也有错,我环顾四周无人,为什么还要留下字条?
(3)小红车主人为什么不要我赔钱,还反过来对我表达谢意呢?
(4)我与小红车主人素不相识,为什么很想知道他的姓名、住址、年龄、职业等情况,并且为没有了解到感到很后悔呢?
2、同学们真会读书!具有非常敏锐的眼光,发现了许多很有价值的问题。课后先自己思考思考,下节课我们就围绕着同学们的问题继续深入地学习课文,好吗?
设计意图:质疑能力是解读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时的质疑既培养了能力,又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形成新的阅读期待,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点、指明方向,课虽完而意无穷。
六、课堂练习,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的生字描红练习。
2、作业:抄写生字新词。
[设计理念]
一、对于第一课时的思考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基于笔者长期以来对于第一课时教法的思考。
我们平时不管听什么样层次的课,很少听到上第一课时的,因为大多数人认为第一课时无非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理清文章脉络,教学生字新词罢了,第一课时上不出名堂,没有意思。事实上,我们的第一课时经常会出现上述这种模式化现象,几乎每篇课文的第一课时都可以这么上,学生不用听就可以猜出老师下面该干什么了,提不起对学习新课的热情和兴趣。
那么,第一课时到底应该怎么上呢?课文要练习读正确、读流利吗?生字要教吗?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来说,文章脉络要理清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要不然的话,第一课时就上得不像第一课时了。关键是怎么既完成第一课时的特定任务,又不至于使第一课时的教学陷入模式化的僵局呢?
二、关于第一课时的实践
首先,探索出一条“词块教学”的路子。
这里的“词块教学”是指:教学词语不是仅仅停留在认读和理解的层面,而能够利用词语拉动整篇课文丰富的语言材料,引领学生透过词语在课文内容上走个来回,并且相机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样利用词语进行的,具有多元的、辐射功能的教学就把它称之为“词块教学”。“词块教学”使词语不再静止地躺在书上,而是“立”了起来,“活”了起来。
在教学《诚实与信任》一课时,我发现这课的生字新词大多集中在第一部分内容里面,容易产生阅读障碍的难解词语大多也出现在这部分内容,于是我先后出示了两组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生词,这里的教学环节分四步进行:
(1)认读词语,理解不懂的词语。
(2)用上关联词语连词成句。这里体现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第一组的关联词语由老师给出,第二组的关联词语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
(3)再用上刚才的两组词语连句成段。
(4)引导学生找出刚才说的这段话其实就是书上哪几小节写的内容?然后讨论下面几小节主要说了什么意思,划分文章段落水到渠成。
这样的“词块教学”具有多元的辐射的功能,使课文的生字新词从认读理解,到练习说一句话,再到说一段话巧妙概括段意,最后到理清文章脉络,这一切显得融会贯通、一气呵成,在不知不觉中就巧妙地解决了第一课时的两大教学任务。
其次,探索出一条抓住重点、难点大胆取舍的路子。
把中、高年级跟低年级比较起来,不变的是识字量仍然那么大,变化的是课文明显长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增强了,所以中、高年级第一课时的教学应该跟低年级不一样。如果个个生字教,逐段课文进行练读,不但时间不允许,也没有这个必要。只有考虑突出重点、难点,才能把时间、精力用在刀口上,低耗而高效。
比如这堂课的生字教学,我只选择了两个容易写错的字来教,即“诚实”的“诚”与“城市”的“城”进行辨析;“碰碎”的“碎”提醒不要把最后一笔“竖”写得拆开上面的两个“人”。
再如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我没有通篇练习,只让学生练读了对话部分,并且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选择这部分的原因:原因之一是学生通过连词成句、连句成段的练习已对第一部分内容比较熟悉;原因之二是课后练习明确要求练读对话部分。练读对话的过程指导又是具有层次感的,第一步:在学生自己练习后,先请两个敢于举手的至少是中等的学生读,其他同学帮助纠正发错的字音;第二步:再请两个中等生各自推荐一名学生读,并说说推荐的理由,一般来说,这次读书的应该是班里的优等生,读完后请优等生介绍自己读书好的宝贵经验,同学们利用经验再次练读课文;最后请好学生也推荐两个学生读,不过这次是最需要锻炼的,平时很少有读书机会的学生,一般来说,这样的学生应该是班里的后进生了,但是,这段话已经读来读去读了很多遍了,即使是后进生,加上老师的鼓励和期待,也不怕读不顺畅了,等读完后引导大家讨论他们今天读书跟往常的不同,后进生可以从中受到极大的鼓舞,也许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保持这份读书的热情。这样的读书练习,既突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又照顾了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程度的发展和提高,能够充分体现我们教师“心中装着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
(搜索课题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 www.diyifanwen.com)
《诚实与信任》教学实录 篇9
一、听写词语
歉意
故障
环顾
搁下
反光镜
二、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按时间顺序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一天深夜”到“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第二部分从“事隔三天”到课文结束。
2.请一个同学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碰碎别人车上的反光镜的?事情发生以后,他是怎么做的?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相继出示句子:
(1)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①“能见度”是什么意思?
②这天,为什么能见度很差?
(深夜,天很黑,又有点雾。)
③请个别同学读句子,再齐读。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出了点儿差错,当属正常。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处理所发生的情况的?
(2)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①“环顾”是什么意思?
②在“看不见一个人”的情况下,作者可以一走了之,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敢于承担责任,主动写下字条,想一想:他为什么这么做?
提示:
a.诚实是做人起码的'要求,作者深深地懂得这一点,即使没有人看见他把别人车上的反光镜弄碎了,他也能讲求诚实,使自己心安理得。
b.假如作者一走了之,他也就可以不负这个责任,但是,他的心里永远都会有负担,感到不踏实。
c.诚实的行为是人格力量的象征,这件事显示了作者的高度自尊,也一定会赢得别人的尊重。(齐读句子)
4.请两个同学分角度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思考:从作者与车主的通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5.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相应点拨。
提示:a.我知道了作者不但是个诚实的人,而且是个很有礼貌的人,当车主打来电话,作者首先说“对不起”,表示歉意。
b.我还知道作者的举动,让车主深受感动。作者的诚实行为不但显示了自己的高度自尊,而且赢得了车主的尊重。
c.我还知道在那位车主看来,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和信任。
6.出示句子,朗读并理解。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1)个别读,齐读。
(2)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提示:
a.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用钱买不来的。作者不小心碰碎了别人车上的反光镜,没有人看见,他完全可以不管。但是,诚实在作者看来比什么都重要,这关系到一个人的德行,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因此,作者把做人诚实看得比一切都重。
b.车主自己换了新的反光镜,并不要作者赔偿,因为作者的诚实让车主深受感动,从中认识到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和信任。反光镜的价格是有限的,而诚实的美德是无价之宝。
c.因为有了“诚实和信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融洽,即使是两个陌生人。说明了人们渴望做诚实的人,人们希望周围都是诚实的人,人们需要与诚实的人相处。
7.车主的这番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脑海里,我希望这句话同样也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
(学生反复朗读,记住这句话。)
三、总结课文
1.先听录音,再朗读课文。
2.请同学读黑板上的句子。
3.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和信任”作题目?
揭示:a.作者以自己诚实的行为得到车主的信任和尊重。
b.车主从作者诚实行动中深受感动,并认识到: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4.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作题目?
(《诚实比金钱更重要、《诚实的心灵……)
四、作者练习
1.造句。
能见度——
歉意——
2.收集有关“诚实”的名人名言,并摘抄下来。
《诚实与信任》教学实录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1.研读课文,培养学生研究、交流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我”与车主的对话,倡导个性化朗读。
情感目标:懂得“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好。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学习语言,提高积累语言、鉴赏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领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并在语文实践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逐步形成和发展基本的语文素养。
【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中年级学生的特点,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情促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我”与小红车主人的“打电话”这部分内容,我们给学生适度的时间与“文本”对话,朗读、感受、理解、欣赏课文,从而感悟出诚实和信任的可贵;再进一步地开展师生、生生间的对话,引导学生走进文中两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抓住文章中留白的部分启发学生想象,这样学生能很好地把文本中语言进行内化,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 “读进去”再“读出来”,更进一步体会人物对话中包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故事激趣:一个中国留学生在获得德国某名牌大学博士学位后,决定留在德国发展。可他找了一家又一家公司,均被谢绝。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学生猜测。)真正原因:该生逃过三次票。这个中国留学生缺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诚实与信任》中找答案。
2、齐读课题。
二、走进文本,品读课文,感悟真情
(一)学习课文1-3节
1、作者围绕着“诚实与信任”这个课题写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夜晚,去目睹当时的情形。先听听1-3节,边听边想想这天晚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谁能简洁地说说这天晚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究竟“我”的什么行为表现了“我”的诚实呢?请同学细读课文1-3节,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去体会、去感受。边读边画,也可以同桌讨论讨论。
<一>造成事故的原因?教师相继出示句子:
(1)“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①“能见度”是什么意思?
②这天,为什么能见度很差?(深夜,天很黑,又有点雾。)
(2)“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车主违章停车原因) <二>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出了点儿差错,当属正常。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处理所发生的情况的?
(3)“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①“环顾”是什么意思?
②在“看不见一个人”的情况下,作者可以一走了之,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敢于承担责任,主动写下字条,想一想:他为什么这么做?
③“我”留下了字条,字条上会写些什么呢?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写这张字条?
④如果你是小红车主人,看到自己心爱的车的反光镜被撞坏了,又看到这样的一张纸条,你会有怎样的反应?
(4)“我”留下了字条,你觉得我还留下了什么?
(5)如果你是小红车主人,看到字条会说什么?
4、小结学习方法:朗读、感悟 学习课文4-11节
过渡:刚才大家所说的,正是小红车主人所想的。事隔二天,他主动打电话与作者联系。让我们听听他们之间真诚的对话吧。请同学们按照“朗读、感悟”的学习方法继续学习课文。
(1)出示对话,找出哪些是我说的,哪些是车主说的。
(2)同桌练习对话。
(3)思考:从作者与车主的通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a、作者不但是个诚实的人,而且是个很有礼貌的人,当车主打来电话,作者首先说“对不起”,表示歉意。
b、作者的举动,让车主深受感动。作者的诚实行为不但显示了自己的高度自尊,而且赢得了车主的尊重。
c、在那位车主看来,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与信任。
d.出示句子,朗读并理解。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①个别读,齐读。
②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4)请两个同学分角色再次有感情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5)课文学到现在,那位车主究竟是谁,你们知道吗?作者知道吗?既然连对方的姓名、年龄、职业都不知道,那车主的话为什么会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脑海?也印在你们的脑海了吗?这句话当中哪些词印在你的脑海里了?
(板书课题:诚实与信任)所以作者用“诚实与信任”做题目了。
三、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
a、作者以自己诚实的行为得到车主的信任和尊重。
b、车主从作者诚实行动中深受感动,并认识到: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2、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作题目?
(《诚实比金钱更重要》、《诚实的心灵》……)
四、课外延伸,实践活动
1、说说本班或身边具有诚实与信任这种美好品质的事例。
2、用一句话或名言警句或一个故事说说自己对诚实与信任的理解。
3、写一写:此时此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呢?像老师这样,用一句话写在书签上,送给你最好的朋友。
五、课堂总结
今天,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人与人之间相处,诚实和信任是最重要的!希望每个人都能以心换心,诚实守信。
板书设计:
“我” —— 写字条 留下 诚实与信任
车主 —— 打电话 收获 道谢与信任
【教学反思】
1、故事导入在课堂一开始便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文本,激发了学生好奇心,引发了学生对“诚实与信任”的思考,
2、课堂学习氛围更浓厚,学生学习兴致更高昂,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情促读。教学中采用“读、划、练、演、议、品”等教学手段,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4、课外延伸这个练习,赋予“诚实与信任”以生活化的具体内涵,使学生对课文深刻的主题产生亲切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也已融合了学生头脑中的“相似块”,牢牢地植根于学生的心间了。
《诚实与信任》教学实录 篇11
一、故事引路,揭题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吗?几乎每个同学都听过这个故事,老师小时侯也不止一次的地听过。可以这么说,《狼来了》这个故事伴随着我们几代人的成长。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这个故事能够这么广泛地代代相传吗?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板书课题:诚实与信任)课题中的“诚”是个生字,它与“城市”的“城”很容易混淆,你有好办法区分它们吗?
3、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另一个关于“诚实与信任”的故事,想听听这个故事吗?
设计理念:以每个同学都耳熟能详的故事入手,赋予“诚实与信任”以生活化的具体内涵,使学生对课文深刻的主题产生亲切感,这样的导入显得自然而具有亲和力,并容易使学生形成强烈的阅读期待。同时,抓住易混字形进行比较,做到了“防患于未然”,突出了生字教学的难点和关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先听老师读课文,不过听有任务:注意生字的读音;注意长句子的停顿。
2、听老师读完,同学们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吗?不过读有要求:首先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遇到不懂的字、词联系生活或上下文想想意思;第三,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设计意图:教师的朗读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激发了学生自己阅读的兴趣。另外,不管是倾听老师朗读,还是自己练习,都有明确的学习要求。此时的听与读不再是纯粹的听与读,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习得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认读词语,理清脉络
1、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检查吗?
2、出示第一组词语:驱车、布鲁塞尔、能见度、碰碎
(1)练习读准词语。
(2)这里面有你不懂的词吗?理解:
驱车:本来指驾驶或乘坐车辆。联系上下文,它在本文中应该是什么意思呢?
布鲁塞尔:比利时的首都,如今已发展成为欧洲生活条件最好的城市。
能见度:眼睛能看见物体的清晰程度。
(3)教学生字“碎”
这个字右边的两个“人”是好朋友,他们两个手拉手,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让一竖写到上面把两个好朋友给分开。跟老师一起写“碎”。
(4)你能用上“因为……所以……”把这些词连成一句话吗?联系课文内容试试看。(这就是故事的起因)
3、出示第二组词语:超出、厘米、毕竟、责任、联系
(1)练习读准词语。
(2)你能自己用上一个关联词语,把它们连成一句话吗?
4、看来,用上关联词语说一个句子难不倒大家,现在,你能用上这两组词语说一段话吗?
5、你发现刚才我们说的这一段话其实就是文中哪几小节的内容?对,文中1—3小节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以及我当时的处理情况,这就是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
6、同学们看看,4—11小节主要写了什么?你说这篇课文可分几段?怎么分?用“//”做上记号。
设计意图:以上这个教学环节,既有选择地学习了生字新词,又进行了语言训练,概括了段意,理清了脉络。这样的“词块教学”给了学生多角度运用词汇的机会,可谓“多功能、全方位”,使词语不再静止地躺在书上,而是“活”了起来,“立”了起来。这个环节的巧妙设计,是本课教学的一大亮点。
四、练读对话,照顾差异
1、通过刚才的学习,课文大体写了什么,我们已经做到心中有数了。下面,我们要来进一步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课文比较长,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重点练读其中一段的内容。你想练习哪一段?为什么呢?
通过刚才连词成句、连句成段的练习,课文的第一段内容我们已经熟悉了,应该练第二段了,这是理由之一;课后练习1要求分角色练读打电话部分,所以我们来着重练习对话部分,这是理由之二。看看哪几小节写的是“我”与小红车主人打电话?(5—10小节)
2、同桌分角色练习。
3、指名一对同桌读,其他同学用心听,假如听出错误请耐心听完再指出来。
4、请勇敢地争取到了第一次读书机会的同学各自推荐一名同学读你刚才的话,并说说推荐的理由。
请两位读得好的同学介绍读书的成功经验:
(1)读对话要注意边读边揣摩说话人的心情,这一点尤其重要;
(2)读对话时不能纯粹把它当作读书,应像平时说话一样读,这样更真实、生动。
(3)带着表情读。读书能读得有表情,肯定能把书读好!
5、大家要善于学习别人的宝贵经验,带着他们的经验同桌两人交换角色再来练读这段对话。
6、奖励刚才读得好的两位同学再各自推荐一名同学读,不过这次推荐的同学是需要锻炼的,胆子比较小,平时读的机会比较少。
老师提出两点要求:第一,声音响一些;第二,读得慢一些。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们能读好!
你门比较一下,今天这两位同学与平时有什么不同?能取得这么大的进步,这是因为他们读得更认真、更细致了。如果大家都能这样认真、细致地读书,书肯定能越读越好!
7、这段对话读了许多遍了,你从这段对话中读懂快乐什么?
设计意图:在选取练读内容方面,抓住重点、难点部分进行练习;在发展学生能力方面,照顾到了“好、中、差”三种类型的学生,使他们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
五、学生质疑,设下悬念
1、同学们能够读出自己的理解,说明已经很会读书了。不过学贵有疑,如果能够读出问题来,才表明真能读书呢!请同学们再一次完整地读课文,看看你能发现哪些问题?
(1)课文为什么以“诚实与信任”为题?
(2)我碰碎小红车的反光镜,小红车自己停得不好也有错,我环顾四周无人,为什么还要留下字条?
(3)小红车主人为什么不要我赔钱,还反过来对我表达谢意呢?
(4)我与小红车主人素不相识,为什么很想知道他的姓名、住址、年龄、职业等情况,并且为没有了解到感到很后悔呢?
2、同学们真会读书!具有非常敏锐的眼光,发现了许多很有价值的问题。课后先自己思考思考,下节课我们就围绕着同学们的'问题继续深入地学习课文,好吗?
设计意图:质疑能力是解读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时的质疑既培养了能力,又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形成新的阅读期待,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点、指明方向,课虽完而意无穷。
把中、高年级跟低年级比较起来,不变的是识字量仍然那么大,变化的是课文明显长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增强了,所以中、高年级第一课时的教学应该跟低年级不一样。如果个个生字教,逐段课文进行练读,不但时间不允许,也没有这个必要。只有考虑突出重点、难点,才能把时间、精力用在刀口上,低耗而高效。
比如这堂课的生字教学,我只选择了两个容易写错的字来教,即“诚实”的“诚”与“城市”的“城”进行辨析;“碰碎”的“碎”提醒不要把最后一笔“竖”写得拆开上面的两个“人”。
再如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我没有通篇练习,只让学生练读了对话部分,并且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选择这部分的原因:原因之一是学生通过连词成句、连句成段的练习已对第一部分内容比较熟悉;原因之二是课后练习明确要求练读对话部分。练读对话的过程指导又是具有层次感的,第一步:在学生自己练习后,先请两个敢于举手的至少是中等的学生读,其他同学帮助纠正发错的字音;第二步:再请两个中等生各自推荐一名学生读,并说说推荐的理由,一般来说,这次读书的应该是班里的优等生,读完后请优等生介绍自己读书好的宝贵经验,同学们利用经验再次练读课文;最后请好学生也推荐两个学生读,不过这次是最需要锻炼的,平时很少有读书机会的学生,一般来说,这样的学生应该是班里的后进生了,但是,这段话已经读来读去读了很多遍了,即使是后进生,加上老师的鼓励和期待,也不怕读不顺畅了,等读完后引导大家讨论他们今天读书跟往常的不同,后进生可以从中受到极大的鼓舞,也许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保持这份读书的热情。这样的读书练习,既突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又照顾了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程度的发展和提高,能够充分体现我们教师“心中装着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
六、课堂练习,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的生字描红练习。
2、作业:抄写生字新词。
《诚实与信任》教学实录 篇12
教学目标:
1.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诚实和信任比金钱重要.
2.在了解我和小红车的人品后,能分角色朗读.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诚实和信任的含义,知道诚实是信任的基础.体会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一、导入。
1、揭示课题。
2 读了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比如课文说的是谁诚实?谁对谁信任?为什么说“我”是诚实的?“我”的诚实都有怎样的体现?)
二、听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课件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可以跟读)
2、浏览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同桌可以交流一下)
3、指名说说这个故事。
三、精读课文,初步感悟。
1、中心突破:课文中有一句话包含了“诚实与信任”,找出来读读。
2、课件出示:“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3、车主说我给他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来?找一找,读一读。
4、交流3至10小节。
(1)课件出示第3小节,指名读。引导学生说说:从这段文字中,你认为我是个怎样的人?
可以要求学生在读到第三自然段时,想象小红车的主人在看到自己的反光镜破碎了还没看到雨刷下的字条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在看到了雨刷下的字条后有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学生交流看法。指导读好这一小节。
(3)课件出示第5至10小节,师生分角色读。
(4)从这段对话中,你认为我又是怎样的人?车主又是怎样的人?边默读边思考。
(5)交流,相机指导用诚恳的语气练习朗读。
(6)指导学生同座分角色朗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7)小结:多么诚挚、温馨的对话,多么善良、崇高的心灵啊!让我们再次来回味这段金子般的言语(课件再次出示车主说的最后一句话)!
四、讨论辩析,深化感悟。
1、事情就这样圆满地解决了,但不得不给我们一些思考:(课件)这件事你们认为责任到底在谁?从文中找出依据。
2、学生发表看法。(师给予点评)
3、小结:虽然车主也有一定的责任,但我还是认为责任在我,这是多么诚实、可贵的品质啊!车主虽然可以接受我的道歉和赔偿,却说了一番金玉良言,对我是多么信任、赞许啊!他们身上闪现着诚实、信任、真挚、友善的光芒,这多么令人感动!
4、齐读“对话”部分。
五、延伸拓展,升华感悟。
1、引读最后一节。
2、板书:比金钱更重要。
3、所以,本文用“诚实和信任”作为题目,是多么贴切。
4、如果给课文改个题目,你打算改成什么?
5、交流。(一个题目就是一句名言)补充:周恩来与陶行知的名言。
6、创作“名言”。
7、结语:让我们把比金钱更重要的“诚实”和“信任”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深深地印在“心”上!诚信是架设在人心的桥梁,是沟通心灵的纽带,是震荡情感之波的琴弦,只要人人都拥有诚信,世界将变得更加美丽。
六 续写
让学生发挥想象为课文写续,为“我”和他之间设计一个更加美好的结局。
《诚实与信任》教学实录 篇1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诚实与信任》,下面我说说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路:
一、说教材:《诚实与信任》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字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富有发人深省的教育启迪意义。
课文共11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三段。第一段(1---3)写我深夜驱车回家,撞碎了小红车的反光镜后,在小红车上留下了字条。第二段(4---10)写我和小红车主人在电话中相互表示歉意和感谢,表现了讲究诚实和信任的人间真情。第三段(11)写小红车主人的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技能目标: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内容。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获得诚信教育。
教学重点: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体味其中的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色。
三、说教法学法: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但人物的言行非常感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学时,我以读为本,以读生情,让学生自主感悟,合作探究,品词析句,获得启迪。在“我”与小红车主人的“打电话”这部分内容,我给学生适度的时间与“文本”对话,诵读、感受、理解、欣赏课文,从而感悟出诚实和信任的可贵。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学会读书。通过学生的读、想、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我设计了指名读、范读、品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以读促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起阅读期待。
同学们听过《狼来了》这个故事吗?指名说说这个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是啊,诚信多么重要!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诚信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狼来了》这个故事,学生比较熟悉,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自然的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听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诚实与信任写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生字词。(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检查吗?)
出示第一组词语:驱车、布鲁塞尔、能见度、碰碎
(1)练习读准词语。
(2)这里面有你不懂的词吗?理解:
布鲁塞尔:比利时的首都,如今已发展成为欧洲生活条件最好的城市。
能见度:眼睛能看见物体的清晰程度。
(3)你能用上“因为……所以……”把这些词连成一句话吗?联系课文内容试试看。(这就是故事的起因)
3、出示第二组词语:超出、厘米、毕竟、责任
(1)练习读准词语。
(2)你能自己用上一个关联词语,把它们连成一句话吗?
4、你发现刚才我们说的这一段话其实就是文中哪几小节的内容?对,文中1—3小节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这就是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
5、同学们看看,4—11小节主要写了什么?这篇课文可分几段?怎么分?用“//”做上记号,概括段意,理清文章脉络。
设计意图:以上这个教学环节,既有选择地检查了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又进行了语言训练,概括了段意,理清了脉络。这样的“词块教学”给了学生多角度运用词汇的机会,使词语不再静止地躺在书上,而是“活”了起来,“立”了起来。
三、再读课文,照顾差异
1、通过刚才的学习,课文大体写了什么,我们已经做到心中有数了。下面,我们要来进一步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你想练习哪一段?
2、重点指导读好第二段对话部分。同桌分角色练习。
3、指名一对同桌读。要求:其他同学用心听,假如听出错误请耐心听完再指出来。
4、请争取到了第一次读书机会的同学各自推荐一名同学读你刚才的话,并说说推荐的理由。
说说怎样才能读好人物对话:
(1)读对话要注意边读边揣摩说话人的心情,这一点尤其重要;
(2)读对话时不能纯粹把它当作读书,应像平时说话一样读,这样更真实、生动。
(3)带着表情读。读书能读得有表情,肯定能把书读好!
5、大家要善于学习别人的宝贵经验,带着这些经验同桌两人交换角色再来练读这段对话。
老师提出读书要求:第一,声音响一些;第二,读得慢一些。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们能读好!
设计意图:在选取练读内容方面,抓住重点、难点部分进行练习;在发展学生能力方面,照顾到了“好、中、差”三种类型的学生,使他们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
四、学生质疑,设下悬念
1、同学们课文读的很好了,不过学贵有疑,如果能够读出问题来,才表明真能读书呢!请同学们再一次完整地读课文,看看你能发现哪些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比如:
(1)课文为什么以“诚实与信任”为题?
(2)我碰碎小红车的反光镜,小红车自己停得不好也有错,我环顾四周无人,为什么还要留下字条?
(3)小红车主人为什么不要我赔钱,还反过来对我表达谢意呢?
2、同学们真会读书!具有非常敏锐的眼光,发现了许多很有价值的问题。课后先自己思考思考,下节课我们就围绕着同学们的问题继续深入地学习课文,好吗?
设计意图:质疑能力是解读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时的质疑既培养了能力,又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形成新的阅读期待,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指明方向,课虽完而意无穷。
五、指导写字
学生观察生字,完成课后的生字描红练习。
诚、障、址、辆——左窄右宽
毕、责、寄——上下结构,注意书写匀称
教学生字“碎”这个字右边的两个“人”是好朋友,他们两个手拉手,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让一竖写到上面把两个好朋友给分开。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找出含有课题的那句话,用“~~”划出。
1、幻灯片出示中心句: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板书:比金钱更重要)。
2、再读课题,为什么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在句子后打上“?”,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精读课文第一部分(1—3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一天深夜发生了什么事?事情发生以后,作者是怎么做的?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相继出示句子:
(1)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①“能见度”是什么意思?
②这天,为什么能见度很差?(深夜,天很黑,又有点雾。)
③齐读这句话。
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处理所发生的情况的?
(2)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①“环顾”是什么意思?
②在“看不见一个人”的情况下,作者可以一走了之,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敢于承担责任,主动写下字条,想一想:他为什么这么做?
提示:
a.诚实是做人起码的要求,作者深深地懂得这一点,即使没有人看见他把别人车上的反光镜弄碎了,他也能讲求诚实,使自己心安理得。
b.假如作者一走了之,他也就可以不负这个责任,但是,他的心里永远都会有负担,感到不踏实。
c.诚实的行为是人格力量的象征,这件事显示了作者的高度自尊,也一定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②在“我”当时所处环境下,换了有些人,可能会怎么做?(学生联系课文说理由)
②齐读句子。
设计意图:重在自主感悟,鼓励自由表达,学生在品读中有了自己的看法,对他们个性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假设中理解文本,形成价值取向。
(3)“我”留下了字条,字条上会写些什么呢?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写这张字条?
学生说字条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写字条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学生以“我“的视角来思考问题,深刻感受了主人公当时的心态。
三、精读课文第二部分(4—10自然段)
过渡:事隔三天,小红车的主人主动打电话与作者联系。
(1)出示对话,找出哪些是我说的,哪些是车主说的。
(2)同桌练习对话。
(3)指名分角色朗读。
(4)听了这一段对话,想:小红车主人为什么要感动?让我们带着疑问再自己读课文对话。
(5)讨论:“我”的哪些言行感动了小红车主人,使他要感谢我?
(6)交流。重点围绕“我”为什么坚持要付款,让学生理解“我”的真诚。从而理解小红车主人对“我”的信任。
(7)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对话。
设计意图:三读对话,层层深入,由肤浅而至深刻,由感知到理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8)“我”真诚的言行得到了小红车主人的感谢,在小红车主人眼中,“我”是个怎样的人呢?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是总结,更是升华,使“我“的形象完整地树立在学生的脑海中]
(9)出示句子,朗读并理解。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1)个别读,齐读。
(2)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a.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用钱买不来的。作者不小心碰碎了别人车上的反光镜,没有人看见,他完全可以不管。但是,诚实在作者看来比什么都重要,这关系到一个人的人品。因此,作者把做人诚实看得比一切都重。
b.车主自己换了新的反光镜,并不要作者赔偿,因为作者的诚实让车主深受感动,从中认识到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和信任。反光镜的价格是有限的,而诚实的美德是无价之宝。
c.因为有了“诚实与信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融洽,即使是两个陌生人。说明了人们渴望做诚实的人,人们希望周围都是诚实的人,人们需要与诚实的人相处。
四、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1、思考:车主在电话里说的话有好几句,这里印在我的脑海里的话指哪句?学生探究,发表见解。
2、车主的这番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脑海里,我希望这句话同样也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
3、齐读这句话。信任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更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现在我们明白:诚实与信任真的比金钱更重要,板书感叹号,再齐读课题。
五、总结课文
1.再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
a.作者以自己诚实的行为得到车主的信任和尊重。
b.车主从作者诚实行动中深受感动,并认识到: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2.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作题目?
(《诚实比金钱更重要》、《诚实的心灵》……)
六、实践活动,拓展延伸:
1、说说我们身边诚实的人和事,夸夸他。
2、收集诚实的名人名言,进行交流。
这就是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请评委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诚实与信任》教学实录 篇14
我有幸听了黄老师的《诚实与信任》。《诚实与信任》是苏教版第九册19课的课文,课文叙述了两位车主妥善处理反光镜被弄碎这起小事,说明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我感觉黄老师在讲课时语言朴实,字里行间洋溢着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融思想性与人文性于一体。课程理念渗透在课的每个环节。
一、钻研教材——重识文本的美丽。
对语文教师来说,要回归语文,练好内功,教师应该重视对文本的深入钻研,尽可能正确、到位地理解文本所蕴含的感情,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如果对于文本的解读与把握不甚到位,就会大大削弱教学的有效性,使得学生难以进入情境。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诚实与信任》,为什么以此为题呢?《教学参考用书》上就是这样解释的:“只有诚实才能获得了他人的信任。”我读后总觉得不准确,熟读课文,再一琢磨,恍然大悟,事实上,是因为作者的诚实(主动留下字条要承担责任)和对一个陌生人的信任(留下真实姓名和地址)才赢得了对方的信任的。在教学中黄老师紧紧扣住课题展开教学,首先抓 “诚实”,让学生找出能表现‘我’诚实的语句并认真品读,问了这样的问题:“我怎么敢把自己的姓名地址留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呢?他不怕对方贪财吗?不怕对方敲诈他吗?不怕对方狮子大开口吗?”学生很自然地会回答:“因为我信任小红车的主人。”学生一语道破,理解了“信任”在这里的涵义,同时也理解了小红车的主人为之感动的是我的诚实,更是我对他的信任。这样,以题目为突破口,围绕着题目作文章,就牢牢把握住了中心。
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应该认真推敲,反复琢磨,逐句体味。初读《诚实与信任》,觉得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没有什么“读头”,可是一静下心来,认真研读,就发现了不少可以挖掘之处。教学1——3节时,黄老师问学生这样的问题:“我在留下纸条时,有没有犹豫呢?”学生立刻回答“没有犹豫”,她请学生再次读书说说从哪儿看出“我的毫不犹豫”,学生通过读书,有所发现:从“毕竟”、“应该”、“便”能看出“我”毫不犹豫,从而更加凸现了我的“诚实”。在学习第三节时,她请学生再读本节,让学生思考:“你能看出作者不光是个诚实的人,还是个怎样的人?”学生从“环顾四周、”“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看出“我”指一个很细心,考虑问题很周全的人,从而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我”要用具体行动来承担责任的“诚实”的高尚品质。
二、扎实训练——搞好“工具性”这个保底工程。
虽然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在小学阶段,儿童刚开始系统地学习母语,语文教学应该扎扎实实地搞好工具性这个保底工程,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听说读写的训练,这是语文教学的底线,一定要实而又实。
《语文标准》特别强调加强朗读,中年级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怎样指导学生读课文?是方式多样的一遍遍地读吗?教学《诚实与信任》,黄老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打电话这个环节。这一段对话,难点在感谢,学生先在老师的引导下懂得了小红车主人感谢的是我给他的诚实和信任,体会出我诚心诚意想赔偿的急切心情,小红车主人发自内心的感激。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读对话,学生由于理解透彻,感情到位了,老师在朗读技巧上稍作点拨,学生就能读得很有感情,再用分角色的方式、到台上手持道具表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三、适度拓展——增加课堂的容量。
重视拓展性教学,有助于教学的开放,课堂知识的延伸,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是,课堂上的拓展要适度,要以教材为主拓展阅读空间,让学生对材料自主感知,自主发现,再经过组合、内化,从而获得新的经验,发展创新素质,形成自主性人格。学完课文,黄老师请学生们阅读课外的几个诚信小故事《鞋匠的儿子》、《砍樱桃树》,请学生在阅读后回答“你最喜欢哪一则故事,为什么?”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已见,在讨论中进一步领悟到“诚实无价,只有讲究诚信,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学生谈完后,她又请学生把自己的感受、体会简略地写一写,学生们写完后再次进行班级交流,如“一个人不诚实,就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诚实会换来真诚的友谊。”“诚心如花,应该用我们的心灵来呵护。”学生在创造“名言”中,创新意识得到培养,课文内容得以深化。教学的开放,开阔了学生视野,增加了知识容量,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延伸,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创造。
《诚实与信任》教学实录 篇15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26
评黄艳红老师的《诚实与信任》
郑志英
《诚实与信任》这一课叙述了两位车主妥善处理反光镜被弄碎这起小事,说明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文章语言朴实,字里行间洋溢着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融思想性与人文性于一体。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感受到的黄老师的教学魅力有如下:
一、钻研教材——重识文本的美丽。
对语文教师来说,要回归语文,练好内功,教师应该重视对文本的深入钻研,尽可能正确、到位地理解文本所蕴含的感情,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如果对于文本的解读与把握不甚到位,就会大大削弱教学的有效性,使得学生难以进入情境。
黄老师对于钻研本课教材有这样的尝试。
1、紧紧扣住课题展开教学。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诚实与信任》,为什么以此为题呢?是因为作者的诚实和对一个陌生人的信任才赢得了对方的信任的。正因为这样,让学生理解“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就成了课文的难点。
失误(1):在教学中,没能抓住这点进行解题,课前研究得不够透彻,所以也未能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只是停留在“我是一个诚实的人”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得不够。
2、深入挖掘语言文字所蕴藏的涵义。
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应该认真推敲,反复琢磨,逐句体味。
失误(2):对“毕竟”一词的理解。
在对“毕竟”一词的理解中,我让学生把“毕竟”换成另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希望以此让学生了解我是一个诚实、负责任的人。其实换另一种引导方法会更好,可以这样引导:“我是在尽量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拉。”继而让学生理解我信任小红车的主人,相信人与人之间充满了诚实,这样也更加加深了对课题的理解。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失误(3):“我”留下了字条,上面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
分析这句时,老师问学生这样的问题:“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把自己的姓名、电话这么重要的东西告诉给别人?”老师的本意是想让学生理解“我”想让小红车的主人早点联系自己。学生的回答比较多,有的说到老师会要学生的电话可以及时联系,有的说到发生火灾时119会让人留下电话,有的说到坏人要绑架人的时候会要别人的电话,因为回答的答案多,以至于浪费了几分钟的时间。
感受:课堂时间,分秒必争!
二、扎实训练——搞好“工具性”这个保底工程。
虽然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在小学阶段,儿童刚开始系统地学习母语,语文教学应该扎扎实实地搞好“工具性”这个保底工程,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听说读写的训练,这是语文教学的底线,一定要实而又实。
1、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朗读。
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课文,体会出文章蕴含的情感,才能真正的读出“味”来,读出“情”来。黄老师在指导学生读好“打电话”这个环节时把握住了“感谢”,当给学生配乐朗读时,两位同学都进入了角色。
2、标点符号也含情。
“噢”只是第一声,为什么后面会是感叹号呢?
失误(4):学生的回答有高兴有兴奋。其实在此老师忽略了一点,可能也会有一份忐忑不安,因为“我”并不知道小红车的主人打电话过来是不是来敲诈的,或者是来质问的。这里缺少了多元化的解读。
疑惑:既然“我”是一个诚实且信任别人的人,把自己的电话留下来就是为了等待小红车的主人早日联系自己好赔偿损失,我认为当他接到电话时,最多的感受还是应该是一种惊喜与期待吧。——个人感受。
三、适度拓展——增加课堂的容量。
重视拓展性教学,有助于教学的开放,课堂知识的延伸,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完课文,老师请学生们阅读课外一个诚信小故事,然后让学生谈谈感受。因为时间关系,说的比较少,但学生的感情都已到位
(搜索课题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 www.diyifanwen.com)
《诚实与信任》教学实录 篇16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51
大余县东门小学 刘雪梅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3、引导学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从而学会做人。
教学重点: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体味其中的蕴含。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听录音对话:听听他们在说一件什么事?
这起事故是怎么发生的?让我们一起到事发现场去看看。
二、交警办案,感悟诚信。
1、自由读第1、2自然段,边读边想:这起事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2、交警办案,寻找证据,认定责任。(再读课文,画出关键词句。)
3、交流看法,出示证据”:
责任在小红车的主人:小红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 责任在
“我”:因为小红车是停着的,“我”碰坏了小红车的反光镜。
4、认定责任:双方都有责任。
5、再现字条,感悟诚信:
当事人“我”也是这样认为吗?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我”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无人知晓,无意碰坏,
“我”却主动留下字条,担起事故的全部责任。由此可见“我”是个怎样的人?板书:诚实
这样一个诚实,有责任心的人会在纸条上写些什么呢?(道歉、姓名、电话、表示一定倍偿)。
三、品读对话,体验真情。
1、再听录音对话,感悟信任:
事隔三天,小红车的主人果真给“我”打来了电话,是来追究“我”的责任,要求倍偿吗?咱们再来听听他们的通话。
他打电话来干什么? (感谢“我”)
他感谢“我”什么呢?
2品读对话
自由读对话
师生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在评价
感悟:听了这位同学朗读,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你来读读这一句好吗?请你们也帮帮我,给我提提建议。
全班分角色朗读。
四、现场采访,领悟道理
1、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2、现场采访:真是人间自有真情在啊!采访一下你们行吗?
采访小红车主人:当你一看到反光镜被碰坏了,是怎么样心情?
当你看到那张字条,是怎么想的?
当你拿起话筒打电话时,又是怎么想的?
采访“我”:还记得对方的话吗?你最难忘对方说的哪句话?
3是啊,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和信任. (揭示中心句,齐读)
五、拓展延伸,激情导行
看到这句话,你想起了哪些人,哪些事?
让我们再读读这句话,让它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齐读中心句
欣赏诗歌,(配乐齐读)
诚信如歌
诚信是一缕和煦的春风,
诚信是一股甘甜的清泉,
诚信是一片温暖的阳光,
诚信是一曲美妙的歌……
它架起了心与心的桥梁;
它绘就了精神家园中最美的风景!
拥有它,
人生定会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指名说)
请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到黑板上。
还有谁也深有感触?
一起上来写。
其它同学把感受写在书签上。记着签上自己的姓名,你们发自肺腹的话就是难得的名言!(学生上台书写。)
交流心声,总结课文。
让我们读读这些句子,体会这些同学的心声!(齐读句子)
让我们记住自己的名言,时时处处诚信做人!
(搜索课题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 www.diyifa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