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文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练习(精选12篇)

《陶罐和铁罐》练习(精选12篇)


《陶罐和铁罐》练习(精选12篇)

《陶罐和铁罐》练习 篇1

  一、读读写写。

  jiāo àonuò xī miè

  (   )  (   )弱(   )落轻( )

  nǎoxiū chǐ shì fù

  (   )怒(   ) 流(   ) (   )灭

  二、多音字组词。

  chǔ(   )   shèng(   )   xīng(   )

  处       盛          兴

  chù(   )   chéng(   )   xìng(   )

  liáng(   )   pū(   )   háo(   )

  量         铺       号

  liàng(   )   pù(   )   hào(   )

  shǔ(   )   zhǎng(   )   cān(   )    céng(   )

  数        长          参         曾

  shù(   )   cháng(   )   shēn(   )   zēng(   )

  三、读课文,回答问题。

  (1)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提示:从课文中铁罐的4段话去理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

  陶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比一比,组成词语。

  骄(   )  虚(   )  恼(   )  奚(   )

  桥(   )  虑(   )  脑(   )  溪(   )

  六、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骄傲——    懦弱——    恼怒——

  轻蔑——    羞耻——    美观——

  七、读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字(词)。

  例:一块(板)

  一扇(   )   一顶(   )   一门(   )   一列(   )   一担(   )

  一棵(   )   一场(   )   一团(   )   一阵(   )   一颗(   )

  九、讲解下列词语。

  奚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谦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懦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恼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羞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提并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睦相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陶罐和铁罐》练习 篇2

  找一找     鸡宝宝们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请你帮它们找一找。

  耻         嘴          吵          值          受         素

  平舌音                     翘舌音

  查一查     和你同桌一起填,查对了就可以给       涂上喜欢的颜色。

  “虚”应查大写字母        ,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再查

  画。在字典里解释有“① 空   ②虚弱   ③ 不真实的   在”谦虚“一词里应取第

  种解释。在“心虚“里应取第          种解释。

  写一写      写得正确奖     。写得漂亮奖

  (           ) 的铁罐          (           ) 地说

  (           ) 的神气         (           )地寻找

  (           ) 的尘土         (           )地跳起来

  积累窗               把这些表现陶罐、铁罐神态、语言的句子读一读,想想你喜欢谁?为什么?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住嘴!”,铁罐恼怒了。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我想试一试!

  注意带点的词语,你能选其中的两个各说一句话吗?

  阅读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短文 。    

  兔子和乌龟

  有一只兔子,曾经在其他动物面前夸耀自己赛跑的速度。“谁都没我跑得快,”他说:“我要使出全身的劲和你们比赛,你们谁来?”

  一只乌龟平静地答道:“我接受你的挑战。”兔子说:“这个玩笑开得太有意思了,我能一边绕着你跳舞,一边跑完全程。”“等你赢了再夸你的口吧,咱们来吧。”乌龟说。

  动物们确定了赛跑的路线以后,比赛就开始了。兔子向前一窜,就不见踪影了。可是没多一会儿,他就站住了。为了显示一下自己对乌龟的蔑视,他竟然躺下睡觉了。

  那只乌龟呢,虽然走得很慢,可他不停地走啊,走啊。当兔子从梦中醒来的时候,他发现乌龟已经接近终点了。他不可能再追上乌龟了,这场比赛兔子失败了。

  这时,乌龟说:“走得慢也能赢得胜利,只要你不停止前进的脚步。”

  ⑴找出这则寓言的中心句。划上-------------。

  ⑵把表现兔子骄傲自满的句子找出来。

  ⑶读后,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智力挑战  

  有一个老农挑着一百斤重的西瓜过一条只能载重一百斤的小桥,那天河水正好漫过了小桥。请你帮助老农顺利过桥。

  用:“先……再……然后……”的顺序说说过桥的办法。再写下来。

《陶罐和铁罐》练习 篇3

  一、 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奚落(xī xì ) 懦弱(nuò rǔ) 恼怒(nǎo lǎo)

  掘开(jiē jué) 覆灭(fú fù)  谦虚(xī xū)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  )的场地  (  )的宫殿  (  )的东西

  (  )的渣滓  (  )的尘土  (  )的兄弟

  三、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四、陶罐和铁罐有什么不同?它们的不同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

  五、课外趣题

  试补老虎诗

  有个人读书很不认真,却还爱在人前卖弄学问。一次,大家在谈诗,他当众夸口说:“我读的古诗很多,最欣赏一首咏老虎的诗,那首写得好极了,短短四句,就把老虎写活了。”众人要求他能背给大家听,那个人咳嗽一番,说:“头一句是什么的虎,第二句嘛,是什么什么地舞。”众人又说:“你既然忘了一、二句,就念念三、四句吧。”那人仰头望天,想了好一会儿,说:“第三句实在忘了,好像是啸声震什么。”他搔搔头皮,朝众人一笑,说:“好在第四句我记得真真切切。” 大家迫不及待地说:“你就快说第四句,哪怕只一句,我们也见识见识。”那人一拍手,说:“对了,第四句是惊什么什么的意思。”大家失望极了。

  请你把这四句诗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虎,_____________________舞。

  啸声震_____________________,惊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吊睛白额跳跳踉踉山谷落岩上土)

  你认为这是一首好诗吗?为什么?

  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

《陶罐和铁罐》练习 篇4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一

  《陶罐和铁罐》是一则童话故事,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形象跃然纸上。通过教学这篇课文,我除了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外,还要让学生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学习方法提示,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比如:通过“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通过“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在学生自读后,我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根据学习方法提示中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的方式进行检测:陶罐和铁罐是怎样对待对方的?让学生找出对话部分,反复读,根据课文对陶罐、铁罐语言、神态的具体描写,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铁罐傲慢、蛮横无礼;陶罐的谦虚、友善、宽容。从而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二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两点进行教学。

  一、抓对话、重朗读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比如:通过“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通过“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在学生自读后,教师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提出问题、组织讨论的方式进行检测:陶罐和铁罐是怎样对待对方的?让学生找出对话部分,反复读,根据课文对陶罐、铁罐语言、神态的具体描写,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铁罐傲慢、蛮横无礼;陶罐的谦虚、友善、宽容。

  二、以对比、悟品格

  在品析人物对话时,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陶罐和铁罐不同品格。教学第二部分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在这里铁罐的可悲下场和陶罐不朽的价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进一步让学生领悟;陶罐出土后,依然惦记着曾经对自己并不友好的铁罐,从中感受陶罐的善良之美。

  今天这节课的教学,比较圆满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要求,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得主动,练得积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话的练读中。从孩子们的朗读和发言中,可以感觉到他们已经体会到了陶罐的谦虚宽容,也感受到了铁罐的傲慢无礼,这时,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陶罐和铁罐》练习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3.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学生讨论后明确:

  (1)铁罐看不起陶罐(1~9)。

  (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10~17)。

  (三)精读课文

  1.自读1~9段,思考:铁罐看不起陶罐,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对比,陶罐是怎样的态度,试着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课文体现出来。

  2.再读10~17段,请用简单的字和词语概括出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3.学生自学,组织讨论,全班交流,此时,教师恰当点、拨、抓重点词语和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

  (四)品味含义

  1.说一说,你喜欢铁罐还是陶罐,为什么?

  2.你想对铁罐(或陶罐)说些什么?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重编故事

  重新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编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达什么意思围绕这个意思去选材。

《陶罐和铁罐》练习 篇6

  陶罐和铁罐

  前不久,笔者在全国名师语文新课程观摩研讨会上,又一次欣赏了靳家彦老师执教的四年级语文课《陶罐和铁罐》。他那精湛的教学艺术与全新的教学理念,倾倒了全场千余名与会者。征得靳老师本人同意,现将我们整理的课堂实录发表,以飨读者。

  师:同学们早上好!

  生:老师早上好。

  师:刚刚见面,我先作自我介绍。这段介绍中有真有假,请你分辨一下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我姓靳,叫靳家彦,是你们学校的语文老师,今年60岁。我特别喜欢阅读和写作,《陶罐和铁罐》这篇寓言就是我写的。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一课。(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生:您姓靳,叫靳家彦是真的,我听刚才主持大会的老师向全场老师介绍的,所以这是真的。

  生:您说是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不是真的。因为我从没见过您,我们学校也没有您。

  师:判断得有根据。

  生:您说您今年60岁是假的,60岁的老人头发会花白的,可您的头发是乌黑的……

  师:染的。(全场大笑)

  生:您喜欢阅读和写作是很可能的,一位特级语文老师怎么会不喜欢读书作文呢?所以这一句是真的。说《陶罐和铁罐》是您写的,肯定不是,课文上有注释,作者是黄瑞云。今天我们学习这一课是真的,发给我们的课文就是这一篇。

  师:非常聪明,分辨得清清楚楚,有条有理,说明你很会思考和分析。(师板书课题:陶罐和铁罐,指导“罐”字的笔顺、笔画。)

  师:先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查字典解决,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学生练习读课文,一会儿读书,一会儿查字典,一会儿交头接耳议论,一会儿发出笑声。)

  师:可以了吗?请交流一下,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

  生:我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不喜欢铁罐,因为它骄傲。我的根据是课文写“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还常常奚落它。陶罐则不是这样,它不但说话很谦虚,而且不和铁罐一般见识,避免矛盾激化,不和它争吵。(理解“奚落”)

  生:陶罐不但谦虚,也很善良、真诚。你看,当人们刚把陶罐从土里掘出来,它立刻就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陶罐不计前嫌,豁达大度,我喜欢它。(师肯定,赞扬生。)

  生:陶罐敢说真话,我喜欢它这一点。它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从这可以看出陶罐并不是“懦弱”的东西。(师指导学生掌握“懦弱”音、形、义,纠正学生把“懦”读为“儒”的错误,请他带领全班读句子,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生:我不喜欢铁罐,它不仅骄傲,还很武断。它对陶罐说:“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事实上,后来粉身碎骨的不是陶罐,而是铁罐被完全氧化了。看问题不能绝对。

  师:你的发言说明你领悟了语言的内涵。

  生:老师,我想通过朗读表达我的感悟,可以吗?

  师:太好了,请问你想读哪部分。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断)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生互动,共读对话,时而生读,时而师读,时而分角色读,时而议读,把这一段读得声情并茂,兴趣盎然,听课老师掌声不断,笑声频频。)

  生:老师,我觉得第一句“何必这样说呢?”标点用得不对。这一句既不是疑问句,也不是反问句,读起来觉得是不赞成对方的话,不必这样说的意思,不含问意,我建议修改一下,把问号改成叹号或句号都可以,而且这一段叹号用得也太多了,干脆用句号吧!

  师:大家觉得怎样?

  (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生:同意这位同学的意见,这句话用问号是不对的,你越读越觉得它不对。

  师:同学们一旦把书读进去,就会有许多不同的感受,这是真正用心在读书,就这样读。(教师没有当裁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师:《陶罐和铁罐》这寓言故事,多像一场两幕的小话剧。你们自愿结合,组成创作小组,演出这个故事,能做到吗?

  生:(兴高采烈)能--。

  (学生三五结合,分别排练“古代”“现代”两幕,分角色扮演陶、铁二罐、众人、旁白者,人人参与,当堂练习。)

  师:关健是要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台词要熟记,课文中的对话和人物动作、神态都给我们提供很大的创造机会。

  (推举一组到讲台前表演,头戴不同头饰区分人物,学生表演生动有趣,活灵活现,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话,表达流畅、风趣。)

  生:(争先恐后,要求再演。)     (第一课时结束)

  师:我们继续上课。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人应该谦虚谨慎,不应该骄傲自满。

  生:不要只看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

  生:人们应该学习陶罐的胸怀,不应像铁罐那样自以为天下无敌。

  生:这则寓言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不要以已之长,比人之短,要多看别人长处。

  生:长处弄不好倒成了短处,铁罐结实但容易氧化;短处弄好了也能变成长处,陶罐埋在土里多少年也氧化不了。

  师:你们体会出的道理,就是这篇寓言的寓意,寓是寄托的意思。

  生:老师,我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讨论讨论可以吗?

  师:什么问题呀,说出来我们听听。

  生:铁罐就没有优点吗?铁罐坚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陶罐学习吗?陶罐就没有缺点吗?陶罐虽然比铁罐光洁、朴素、美观,但它很容易破碎,这一点铁罐说得并不错。只是铁罐的态度太骄傲了,所以大家不喜欢它。

  师:大家讨论一下,铁罐和陶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各抒己见,别被课文限制住,放飞思路,大胆发言。

  生:(议论归纳,教师板书。)

  铁罐优点:坚固,缺点:丑陋

  陶罐优点:美观,缺点:易碎

  师:我们共同改写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它们相反的性格,题目就叫《铁罐与陶罐》

  生:(边议边改,集体创作)大意如下。

  陶罐很骄傲,看不起铁罐,常常奚落它。“铁罐子,你敢和我比美吗?丑陋的东西,就知道你不敢!”铁罐回答:“人们用我们盛东西,不是让我们比美……”

  一天,突然发生了大地震,陶罐摔得粉碎,而铁罐却安然无恙。

  师:这样学习课文的语言就融入了你的语言仓库,就变成你能运用的活的语言了。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编一则寓言,先想好要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然后创编一个寓言故事,说明这个道理,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生:(各自开始创编,大约写了15分钟。)

  师:请停笔。介绍一下你编的寓言题目。

  生:《大海和小溪》。

  生:《手机与BP机》。

  生:《墨水和钢笔》。

  生:《鲜花和绿叶》。

  生:《鹦鹉和老鼠的故事》。

  生:《兵马俑和航天飞船》。

  生:《大树和小草》。

  生:《石头和棉花的对话》。

  生:《黑猫和白猫》

  ……

  师:请这位同学读一读他创作的寓言故事《黑猫和白猫》。

  生:(读)邻居家的老奶奶养了两只猫:一只是黑猫,一只是白猫。骄傲的白猫看不起黑猫,常常奚落它:“你敢和我比一比谁长得白吗?”白猫昂着头,喵喵地说。黑猫和霭地回答:“不敢,主人养我们不是让我们比黑白的呀!”白猫愤怒地大吼一声:“喵呜,住嘴!你这黑不溜秋的东西,快到墙角躲着去吧!”黑猫不再说什么,悄悄躲到墙角去了。天黑了,一只偷粮的小老鼠鬼鬼崇崇地溜出来,一眼就看见了那只大白猫,老鼠“嗖”的一下蹿到了墙角。万万没想到,隐藏在暗处的大黑猫一下子就把它捉住了,小老鼠还真纳闷,我怎么就没注意到大黑猫呢?

  师:完了吗?

  生:完了。

  师:我给你一点提示,你继续编下去。过了几天,老奶奶决定把其中一只猫送给别人……

  生:(接下去编)白猫想:凭我的美丽洁白,主人一定舍不得让我走,对!一定把黑猫送给别人。结果呢?结果大出白猫所料,主人把白猫送给了别人。临别时,白猫问老奶奶:“我这么洁白,为什么不留我呢?”老奶奶笑着告诉我:“我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捉到老鼠的才是好猫!”(全场老师大笑,热烈鼓掌。)

  师:篇末是神来之笔,妙不可言。

  生:老师,我读读我写的这篇可以吗?

  师:可以,题目是什么?

  生:《梅花和雪花》。

  生:(读)美丽的小花园里,种着几株梅花。梅花不畏严寒,静静地开放,飘过阵阵幽香。下雪了,晶莹的雪花飘飘洒洒,那么洁白,那么可爱。梅花看了看,傲慢地问雪花:“你有我香吗?”雪花也不服气,讥笑梅花:“等到你变得像我一样洁白再和我说话吧!”这时,走过来一只大狗熊……

  师:停!这么美妙的意境怎么出来个大狗熊呢?改成“这时,一位诗人踏雪寻梅而来……”

  生:这时,一位诗人路过这里,听到他们的对话,停了下来,对梅花说:“你有雪花白吗?”梅花说:“不如她白。”诗人又对雪花说:“你有梅花香吗?”雪花说:“没有她香。”诗人说:“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耻笑别人。”

  师:结尾不太好,我建议你用这首诗结尾,你看好不好?

  师:(板书)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听课教师热烈鼓掌)

  (第二课时结束)

  赏析

  靳老师的这堂示范课,通过“读、演、改、编”四个板块,充分体现了“以情励学,以趣激学,调动参与,启迪创造,注重内化,求精求活”的教学风格。

  课堂上,靳老师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毫不放松理当进行的语言训练,完全没有那种虚浮空泛的花拳绣腿。百般花样,突出一个“实”字;课上师生心灵相通,情感互动,时时生成,处处出新,完全摆脱了那种呆读死记毫无生命气息,缺少人文关怀,把学生当成接受者的窠臼,突出一个“活

《陶罐和铁罐》练习 篇7

  《陶罐和铁罐》是学生所喜欢的搞笑的童话故事。讲的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搞笑故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第二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氧化。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教学时,引导学生明白寓理并受到教育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抓住对话、注重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故事中的陶罐和铁罐个性鲜明,铁罐傲慢无理,说话咄咄逼人,而陶罐谦虚容忍,态度温和友好,这从他们彼此的对话中显而易见。在教学时我主要让学生以感悟人物性格为主线,以分析朗读为主。在教学一开始,我先让同学们欣赏小动画,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紧之后提出问题“那么你们喜欢陶罐还是铁罐?”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好处深重,既启发了学生有价值的思维,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体验。在指导朗读时我主要引导学生画出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语句,再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学生在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等多种方式下,产生了极大的乐趣。通过品读、比较、分析,学生自己就能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再一次激活学生思维、训练了学生语言概括的潜力,对事物的不同感受潜力及情感表达潜力。为了让学生加深对“人物”的理解,我个性强化了“演一演”的教学环节。在学生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后,我便让出讲台给学生表演。学生的表演能够说是绘声绘色,博得了我和同学们会心的笑。学生学得简单愉快,同时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也都

  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这样一来,课堂再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成了学生的舞台。

  这种以读带悟,以悟促读,在读中体验、揣摩主角的性格特点,提高思想认识,为理解寓意作铺垫。这天这节课的教学,较好的完成了预设的教学要求,到达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得主动,从孩子们的朗读和发言中,能够感觉到他们已经体会到了陶罐的谦虚宽容,也感受到了铁罐的傲慢无礼,这时,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陶罐和铁罐》练习 篇8

  一

  【知识要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2.分角色朗读课文。

  【双基同步训练】

  一、读读写写。

  jiāo àonuò xī miè

  (   )  (   )弱(   )落轻( )

  nǎoxiū chǐ shì fù

  (   )怒(   ) 流(   ) (   )灭

  二、多音字组词。

  chǔ(   )   shèng(   )   xīng(   )

  处       盛          兴

  chù(   )   chéng(   )   xìng(   )

  liáng(   )   pū(   )   háo(   )

  量         铺       号

  liàng(   )   pù(   )   hào(   )

  shǔ(   )   zhǎng(   )   cān(   )    céng(   )

  数        长          参         曾

  shù(   )   cháng(   )   shēn(   )   zēng(   )

  三、读课文,回答问题。

  (1)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提示:从课文中铁罐的4段话去理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

  陶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比一比,组成词语。

  骄(   )  虚(   )  恼(   )  奚(   )

  桥(   )  虑(   )  脑(   )  溪(   )

  六、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骄傲——    懦弱——    恼怒——

  轻蔑——    羞耻——    美观——

  七、读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字(词)。

  例:一块(板)

  一扇(   )   一顶(   )   一门(   )   一列(   )   一担(   )

  一棵(   )   一场(   )   一团(   )   一阵(   )   一颗(   )

  九、讲解下列词语。

  奚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谦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懦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恼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羞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提并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睦相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新能力训练】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谦虚——    羞耻——    朴素——

  懦弱——    覆灭——    兴奋——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从________可知铁罐看不起陶罐,铁罐瞧不起陶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年过去了,陶罐____________________,而铁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能力训练】

  表演活动:利用活动课时间,表演《陶罐和铁罐》的课本剧

  二

  答案:

  一、御厨 羞耻 奚落 朴素 和睦相处

  二、谦虚 坚强 重视 热闹

  三、骄傲 软弱 轻视 理睬

  四、相提并论和睦相处 无影无踪 翻来覆去

  五、1、厚厚的  2、谦虚的  3、骄傲的

  六、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三

  一、 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奚落(xī xì ) 懦弱(nuò rǔ) 恼怒(nǎo lǎo)

  掘开(jiē jué) 覆灭(fú fù)  谦虚(xī xū)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  )的场地  (  )的宫殿  (  )的东西

  (  )的渣滓  (  )的尘土  (  )的兄弟

  三、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四、陶罐和铁罐有什么不同?它们的不同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

  五、课外趣题

  试补老虎诗

  有个人读书很不认真,却还爱在人前卖弄学问。一次,大家在谈诗,他当众夸口说:“我读的古诗很多,最欣赏一首咏老虎的诗,那首写得好极了,短短四句,就把老虎写活了。”众人要求他能背给大家听,那个人咳嗽一番,说:“头一句是什么的虎,第二句嘛,是什么什么地舞。”众人又说:“你既然忘了一、二句,就念念三、四句吧。”那人仰头望天,想了好一会儿,说:“第三句实在忘了,好像是啸声震什么。”他搔搔头皮,朝众人一笑,说:“好在第四句我记得真真切切。”大家迫不及待地说:“你就快说第四句,哪怕只一句,我们也见识见识。”那人一拍手,说:“对了,第四句是惊什么什么的意思。”大家失望极了。

  请你把这四句诗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虎,_____________________舞。

  啸声震_____________________,惊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吊睛白额跳跳踉踉山谷落岩上土)

  你认为这是一首好诗吗?为什么?

  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

《陶罐和铁罐》练习 篇9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练习归纳段意。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比较,激情导入

  1、 师:大家看一看,讲台上摆的是什么?(陶罐和铁罐)

  2、 板书课题。让学生上讲台摸摸陶罐和铁罐实物,说说陶罐与铁罐有什么异同之处?(铁罐坚硬但容易生锈,陶罐容易破碎。它们都用来盛东西。)板书:27、陶罐和铁罐 (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读生字词,扫清文字障碍。(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落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谦虚——虚心,不自满,肯接受别人的批评。懦弱——软弱无能,不坚强。羞耻——不光彩,不体面。理会——理睬。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2、 自读课文

  3、 讨论: 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说的是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4、 生汇报: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仍然光洁如新,而铁罐却完全氧化,不复存在了。

  三、提出要求,自学1——9自然段

  1、用“——”画出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用“△”标出陶罐和铁罐态度的词语,体会他们的性格特点。

  2、把对话读通顺,试着模仿两罐的态度,有感情地读。(在汇报过程中,要指名学生朗读,要读出铁罐那种傲慢,不讲理的语气,读出陶罐那种自尊、善良、和蔼的语气。老师适当范读。)

  3、把对话读明白,体会从中读懂了什么?

  4、熟读成诵,加上表情动作,同位之间演一演。

  5、 生汇报。

  四、自学10——17自然段

  铁罐自恃坚硬只看到自己长处,而奚落、瞧不起陶罐,二者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请大家学习10—17自然段。

  1、 自由读,讨论:

  a、 许多年过去,陶罐发生了什么变化?铁罐呢?

  b、当人们在许多年后又发现陶罐,陶罐怎样说的?人们态度怎样?(陶罐说:“谢谢你们!”……“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从这句话看出什么?虽然铁罐看不起陶罐,并且还经常奚落陶罐,但是陶罐不和铁罐计较,它很善良,对铁罐很友好。我们要向陶罐学习,宽厚待人。)

  c、 生汇报:a、陶罐一样光亮、朴素、毫无变化;而铁罐却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正是铁罐的弱点被氧化掉了,这正与铁罐先前态度形成对比。

  注意:指导着重朗读第15自然段,体会当时人们对陶罐的态度和陶罐的性格。

  2、 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

  五、理解寓意,总结全文

  1、再读课文,说说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

  2、 思考:当初自尊自大的铁罐也在世上消失了,而当年被轻视的陶罐却成了珍贵的文物,对于这样的结果,铁罐想到过吗?为什么?(并没有,因为它只看到自己坚硬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易氧化的短处;同样陶罐也看到易碎却未能正视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3、 老师送给大家几条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左眼看别人的优点,右眼看自己的缺点。”

  ……

  你们能学着也写一句格言吗?下面署上自己的名字。学生练写、交流。

  4、 总结: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六、学习了这课你有什么体会。

  可以结合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谈体会。

《陶罐和铁罐》练习 篇10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将陶罐、铁罐拟人化,围绕铁罐奚落陶罐以及时间流逝后陶罐依然光亮如新而铁罐却腐蚀消失这两个事件来写,并通过描写陶罐、铁罐的神态和动作来表现出两者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从而引出要正确地待人事物的道理。根据学习目标,我特将此课分为五个环节来进行。

  一、词语

  此环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复习本课重点、易错生字新词,采用开火车的形式,再由全班齐读一遍加以巩固。第二,是从文中找出“骄傲、傲慢、懦弱、轻蔑、谦虚、奚落”等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旨在让学生从中理解词语意思,与之同时考虑到三年级阅读中也经常出现“根据文意填空”此类型的题目故特意设置这一部分。而在课堂里面,学生在第二部分中也表现较为积极活跃,避免了直接展示词语和解释的枯燥。

  二、文意

  让学生朗读课文,概括文意。朗读前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话的语气,为之后的分角色朗读环节做准备。在指名生回答后,我特意让其他同学分别对概括的同学进行点评,让他们学着自己发现、自己评价、自己修正。

  三、性格

  让同学们着重找出对陶罐、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体会它们的性格特点。分为“议铁罐”和“议陶罐”。并总结出铁罐的性格特点“傲慢无礼、目中无人、蛮横无理和自以为是;陶罐的性格特点友善、谦虚而不软弱、宽容和善良。这一部分,学生基本都能找得准,并且说得很贴切。在出示原文句子中也顺势讲解了提示语在中间,对话在前和后的情况下标点符号的运用。在最初设计时,是打算把标点符号空出来让学生补充来引起注意。但又考虑到出示老师总结的体现性格特点的句子后是全班齐读PPT,这时如果没有标点符号就会令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容易混淆,因此最后只是把那些标点标红,再直接提问”为什么老师要标红?”而实际上,学生在刚刚接受完铁罐性格的朗读后,一时半会没能跟上节奏。因此这样的提问显得太过突兀,让学生来不及反应过来。过后思考发现,把对话提示语以及标点的运用放在朗读前提示会更自然一点。

  四、故事

  这一部分是进行分角色朗读,同学可以自由选取两个情景(第2—9自然段、第11—17自然段)中的任意一个,和同桌合作进行有感情朗诵。开始之前,有三个小提示。第一,提示感叹号用法。本文使用了较多的感叹号,因此重点提出来让学生感叹号的使用情况以及引起学生注意有感情朗读时语气的把握。第二,提示铁罐语气“傲慢——轻蔑——恼怒——怒不可遏”和陶罐“谦和宽容、心平气和”。第三,提示可以适当配上动作。

  在这一环节,学生很感兴趣,胆子放得很开,声情并茂的。大概因为是故事性较强的原因,很多平常较沉默学生也主动加入和同桌角色扮演的朗读当中,整个课堂气氛很活跃。

  五、道理

  此环节从本单元前两课《矛和盾的集合》、《科利亚的木匣》的写作特点入手,指出本文也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想启发写下,为这个童话故事加上阐明道理的结尾。

  最后,出示两句与本文想表达的道理相近的名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作为积累总结。

《陶罐和铁罐》练习 篇11

  前不久,笔者在全国名师语文新课程观摩研讨会上,又一次欣赏了靳家彦老师执教的四年级语文课《陶罐和铁罐》。他那精湛的教学艺术与全新的教学理念,倾倒了全场千余名与会者。征得靳老师本人同意,现将我们整理的课堂实录发表,以飨读者。

  师:同学们早上好!

  生:老师早上好。

  师:刚刚见面,我先作自我介绍。这段介绍中有真有假,请你分辨一下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我姓靳,叫靳家彦,是你们学校的语文老师,今年60岁。我特别喜欢阅读和写作,《陶罐和铁罐》这篇寓言就是我写的。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一课。(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生:您姓靳,叫靳家彦是真的,我听刚才主持大会的老师向全场老师介绍的,所以这是真的。

  生:您说是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不是真的。因为我从没见过您,我们学校也没有您。

  师:判断得有根据。

  生:您说您今年60岁是假的,60岁的老人头发会花白的,可您的头发是乌黑的……

  师:染的。(全场大笑)

  生:您喜欢阅读和写作是很可能的,一位特级语文老师怎么会不喜欢读书作文呢?所以这一句是真的。说《陶罐和铁罐》是您写的,肯定不是,课文上有注释,作者是黄瑞云。今天我们学习这一课是真的,发给我们的课文就是这一篇。

  师:非常聪明,分辨得清清楚楚,有条有理,说明你很会思考和分析。(师板书课题:陶罐和铁罐,指导“罐”字的笔顺、笔画。)

  师:先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查字典解决,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学生练习读课文,一会儿读书,一会儿查字典,一会儿交头接耳议论,一会儿发出笑声。)

  师:可以了吗?请交流一下,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

  生:我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不喜欢铁罐,因为它骄傲。我的根据是课文写“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还常常奚落它。陶罐则不是这样,它不但说话很谦虚,而且不和铁罐一般见识,避免矛盾激化,不和它争吵。(理解“奚落”)

  生:陶罐不但谦虚,也很善良、真诚。你看,当人们刚把陶罐从土里掘出来,它立刻就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陶罐不计前嫌,豁达大度,我喜欢它。(师肯定,赞扬生。)

  生:陶罐敢说真话,我喜欢它这一点。它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从这可以看出陶罐并不是“懦弱”的东西。(师指导学生掌握“懦弱”音、形、义,纠正学生把“懦”读为“儒”的错误,请他带领全班读句子,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生:我不喜欢铁罐,它不仅骄傲,还很武断。它对陶罐说:“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事实上,后来粉身碎骨的不是陶罐,而是铁罐被完全氧化了。看问题不能绝对。

  师:你的发言说明你领悟了语言的内涵。

  生:老师,我想通过朗读表达我的感悟,可以吗?

  师:太好了,请问你想读哪部分。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断)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生互动,共读对话,时而生读,时而师读,时而分角色读,时而议读,把这一段读得声情并茂,兴趣盎然,听课老师掌声不断,笑声频频。)

  生:老师,我觉得第一句“何必这样说呢?”标点用得不对。这一句既不是疑问句,也不是反问句,读起来觉得是不赞成对方的话,不必这样说的意思,不含问意,我建议修改一下,把问号改成叹号或句号都可以,而且这一段叹号用得也太多了,干脆用句号吧!

  师:大家觉得怎样?

  (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生:同意这位同学的意见,这句话用问号是不对的,你越读越觉得它不对。

  师:同学们一旦把书读进去,就会有许多不同的感受,这是真正用心在读书,就这样读。(教师没有当裁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师:《陶罐和铁罐》这寓言故事,多像一场两幕的小话剧。你们自愿结合,组成创作小组,演出这个故事,能做到吗?

  生:(兴高采烈)能--。

  (学生三五结合,分别排练“古代”“现代”两幕,分角色扮演陶、铁二罐、众人、旁白者,人人参与,当堂练习。)

  师:关健是要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台词要熟记,课文中的对话和人物动作、神态都给我们提供很大的创造机会。

  (推举一组到讲台前表演,头戴不同头饰区分人物,学生表演生动有趣,活灵活现,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话,表达流畅、风趣。)

  生:(争先恐后,要求再演。) (第一课时结束)

  师:我们继续上课。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人应该谦虚谨慎,不应该骄傲自满。

  生:不要只看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

  生:人们应该学习陶罐的胸怀,不应像铁罐那样自以为天下无敌。

  生:这则寓言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不要以已之长,比人之短,要多看别人长处。

  生:长处弄不好倒成了短处,铁罐结实但容易氧化;短处弄好了也能变成长处,陶罐埋在土里多少年也氧化不了。

  师:你们体会出的道理,就是这篇寓言的寓意,寓是寄托的意思。

  生:老师,我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讨论讨论可以吗?

  师:什么问题呀,说出来我们听听。

  生:铁罐就没有优点吗?铁罐坚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陶罐学习吗?陶罐就没有缺点吗?陶罐虽然比铁罐光洁、朴素、美观,但它很容易破碎,这一点铁罐说得并不错。只是铁罐的态度太骄傲了,所以大家不喜欢它。

  师:大家讨论一下,铁罐和陶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各抒己见,别被课文限制住,放飞思路,大胆发言。

  生:(议论归纳,教师板书。)

  铁罐优点:坚固,缺点:丑陋

  陶罐优点:美观,缺点:易碎

  师:我们共同改写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它们相反的性格,题目就叫《铁罐与陶罐》

  生:(边议边改,集体创作)大意如下。

  陶罐很骄傲,看不起铁罐,常常奚落它。“铁罐子,你敢和我比美吗?丑陋的东西,就知道你不敢!”铁罐回答:“人们用我们盛东西,不是让我们比美……”

  一天,突然发生了大地震,陶罐摔得粉碎,而铁罐却安然无恙。

  师:这样学习课文的语言就融入了你的语言仓库,就变成你能运用的活的语言了。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编一则寓言,先想好要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然后创编一个寓言故事,说明这个道理,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生:(各自开始创编,大约写了15分钟。)

  师:请停笔。介绍一下你编的寓言题目。

  生:《大海和小溪》。

  生:《手机与BP机》。

  生:《墨水和钢笔》。

  生:《鲜花和绿叶》。

  生:《鹦鹉和老鼠的故事》。

  生:《兵马俑和航天飞船》。

  生:《大树和小草》。

  生:《石头和棉花的对话》。

  生:《黑猫和白猫》

  ……

  师:请这位同学读一读他创作的寓言故事《黑猫和白猫》。

  生:(读)邻居家的老奶奶养了两只猫:一只是黑猫,一只是白猫。骄傲的白猫看不起黑猫,常常奚落它:“你敢和我比一比谁长得白吗?”白猫昂着头,喵喵地说。黑猫和霭地回答:“不敢,主人养我们不是让我们比黑白的呀!”白猫愤怒地大吼一声:“喵呜,住嘴!你这黑不溜秋的东西,快到墙角躲着去吧!”黑猫不再说什么,悄悄躲到墙角去了。天黑了,一只偷粮的小老鼠鬼鬼崇崇地溜出来,一眼就看见了那只大白猫,老鼠“嗖”的一下蹿到了墙角。万万没想到,隐藏在暗处的大黑猫一下子就把它捉住了,小老鼠还真纳闷,我怎么就没注意到大黑猫呢?

  师:完了吗?

  生:完了。

  师:我给你一点提示,你继续编下去。过了几天,老奶奶决定把其中一只猫送给别人……

  生:(接下去编)白猫想:凭我的美丽洁白,主人一定舍不得让我走,对!一定把黑猫送给别人。结果呢?结果大出白猫所料,主人把白猫送给了别人。临别时,白猫问老奶奶:“我这么洁白,为什么不留我呢?”老奶奶笑着告诉我:“我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捉到老鼠的才是好猫!”(全场老师大笑,热烈鼓掌。)

  师:篇末是神来之笔,妙不可言。

  生:老师,我读读我写的这篇可以吗?

  师:可以,题目是什么?

  生:《梅花和雪花》。

  生:(读)美丽的小花园里,种着几株梅花。梅花不畏严寒,静静地开放,飘过阵阵幽香。下雪了,晶莹的雪花飘飘洒洒,那么洁白,那么可爱。梅花看了看,傲慢地问雪花:“你有我香吗?”雪花也不服气,讥笑梅花:“等到你变得像我一样洁白再和我说话吧!”这时,走过来一只大狗熊……

  师:停!这么美妙的意境怎么出来个大狗熊呢?改成“这时,一位诗人踏雪寻梅而来……”

  生:这时,一位诗人路过这里,听到他们的对话,停了下来,对梅花说:“你有雪花白吗?”梅花说:“不如她白。”诗人又对雪花说:“你有梅花香吗?”雪花说:“没有她香。”诗人说:“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耻笑别人。”

  师:结尾不太好,我建议你用这首诗结尾,你看好不好?

  师:(板书)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听课教师热烈鼓掌)

  (第二课时结束)

  赏析

  靳老师的这堂示范课,通过“读、演、改、编”四个板块,充分体现了“以情励学,以趣激学,调动参与,启迪创造,注重内化,求精求活”的教学风格。

  课堂上,靳老师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毫不放松理当进行的语言训练,完全没有那种虚浮空泛的花拳绣腿。百般花样,突出一个“实”字;课上师生心灵相通,情感互动,时时生成,处处出新,完全摆脱了那种呆读死记毫无生命气息,缺少人文关怀,把学生当成接受者的窠臼,突出一个“活”字;课堂上,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思维的火花频频闪现,语言的吸纳、积累和运用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突出一个“新”字;读写结合,口书并重,工具性与人文性两元统一,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立体的有机结合,使人耳目一新,突出一个“创”字。

  “互动、生成、扎实、创造”是这堂示范课给我们的深刻启示,也是我们走进新课程,实施新“课标”近三年来实践成果的生动呈现。

《陶罐和铁罐》练习 篇12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

  2、 联系已学课文和生活经验加深对寓言的理解。

  3、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具准备:陶罐和铁罐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家看一看,老师讲台上摆的是什么?板书(陶罐和铁罐)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学在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3、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生自由发言。

  3、师归纳。

  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三、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1、听1——9自然段的录音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铁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板书:奚落

  2、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3、这几个自然段也就是常讲铁罐常常用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

  4、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

  ① 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

  ② 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③ 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请同学们边读就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5、生回答老师的问题

  6、小黑板出示对话,体会各自态度。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陶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它根本就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称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说明它有没有礼貌?。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一个能够体现铁罐态度的词来。。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不敢,铁罐兄弟”。陶罐有没有生气?。它不但没有生气,还很礼貌地称呼它为兄弟,并承认自己不敢碰它,说明陶罐怎么样?。

  ②请同学们自学后面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体现了陶罐和铁罐怎样的态度?铁罐:傲慢、狂妄 陶罐: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

  ③请同学们看到书101页的插图,看一看,哪个罐子是陶罐,哪个是铁罐,为什么呢?

  7、指导朗读1——9自然段。

  ①通过1——9片段段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铁罐的傲慢、狂妄,陶罐的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我们就来分角色把1——9自然段读一读。

  ②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出铁罐的傲慢、狂妄,读出陶罐的谦虚。

  ③分角色朗读:男生读铁罐说的话,女生读陶罐说的话。叙述的语句就由老师朗读。

  ④请两位同学把刚才读的内容演一演。

  四、总结1——9段、学习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请大家快速的默读10——17自然段,并思考: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呢?(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铁罐被氧化消失的无影无踪。)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为什么呢?(高兴、惊讶)(它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永久)。而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氧化)。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没有,因为它只看到自己坚硬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易氧化的短处;同样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没有正视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3、从这则寓言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学生的课文和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五、总结课文

  完成小黑板上的练习

  这则寓言采用了手法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描写,告诉人们看待问题要,任何事物都有和。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比,更不能因此而。

  六、作业:

  把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告诉他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短处比,更不能因此而骄傲。

  《陶罐和铁罐》评课稿

  周秀鸯老师执教的《陶罐和铁罐》一课,激情洋溢、落落大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简约而灵动

  教学中老师主要采用了抓住对话,注重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教学方法。在本文的教学中,老师注意强化学生的感受,以感悟人物性格为主线,淡化对课文的分析,效果很好。老师从整体入手,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对课文初步有个总体感知。接着,老师没有进行细致的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人物的感受,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内心活动。最后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样,就会把学生引入当时的情境,在情感上才会引起共鸣。

  小学语文课本上有很多以对话展开情节的课文,在设计教学时,我们往往会把对话分成两个版块,虽然也是以读为主要手段,但是,可能就会觉得学生进不了文本,原因就在于,把对话从具体的语境中脱离出来,脱离了具体的语境就等于断绝了学生情感的源泉。而我们黄老师今天的的成功正是因为没有犯这样的错误。

  二、扎实而有效

  这是一节真实、扎实的语文课。课堂上,周老师对于生字词的检查正音,通过辩字四胞胎的联系识字,让学生真正识字。无论从初读时的要求,到生字的正音,词语的理解,句子的训练,还是理解、朗读、说话能力的训练,以及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周老师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类似于这样的教学细节在课堂中比比皆是,看得出对朗读的处理上教者拥有非常清晰的教学思路,由文及意,由意驭读。这样的朗读处理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品得语文之味,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道!

  这篇课文是一则很有启发性的寓言,通过体会陶罐和铁罐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学生理解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主要把重点放在朗读、体会人物的对话上。很明显,读是本节课中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采用了多种读的形式,自由初读——同桌分角色初读对话——同桌细读一组对话——教师指导下的情感朗读,引读等。本课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因此对话的朗读是课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在指导学生学习2—9自然段即对话部分,我觉得可以用这样八个字概括“以说促悟,以悟促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