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文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精选12篇)

《庐山的云雾》(精选12篇)


《庐山的云雾》(精选12篇)

《庐山的云雾》 篇1

  学科:语文       授课年级:三年         设计人:柳彬  

  章节名称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3《庐山的云雾》

  计划学时

  2

  学习内容分析

  《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以优美明快的的语言,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全文层次分明,第一自然段总写出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云遮雾绕的庐山的喜爱与留恋之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庐山云雾的特点。难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三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意思的方法。但对于掌握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写还有一定难度。因此,本节课我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在读中感悟文章语言富于变化的特点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在读中内化语言,积累背诵。

  学习者分析

  这篇课文通过对山间路上、山镇牯岭、大天池等处的云雾形态、颜色的描写,赞美了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抒发了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课文词语精美,形象、生动、有气势,句子流畅,采用比喻、对比、拟人等多种写法写出了庐山云雾之美。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品读、感悟的形式,来感受庐山云雾的美。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对别人的朗读进行评价、提建议、说出自己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受感悟等等。虽然课文要求的是背诵第二、四自然段,但第五自然段的语言也很优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庐山云雾的壮观,色彩的斑斓。在教学后,也希望学生能大致的说出庐山云海的景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秀丽”和“流连往返”造句。  

  过程与方法:

  感知总分段结构的特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精彩语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庐山云雾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1、重点: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

  2、解决措施:采取多种的读书方式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1、难点: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解决措施:合作探究,鼓励表达。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吟诵古诗,导入新课

  1、师述:一提到庐山,我们就会想起学过的《望庐山瀑布》那首古诗,大家还记得吗?

  2、课件演示:庐山瀑布美景,学生吟诵《望庐山瀑布》。

  3、师小结:多壮观啊!可是你知道吗?吸引古今中外游客的不仅仅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更有那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云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庐山欣赏那美丽神奇的《庐山的云雾》吧!

  学生吟诵《望庐山瀑布》。

  5

  让学生回忆吟诵《望庐山瀑布》,引起学生对庐山的向往,再以诗的语言对庐山的云雾加以赞美,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这种以旧引新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已知扩充到未知,从旧知进入新知,顺理成章,贴近自然,非常有效。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庐山的云雾有哪些特点?

  3、指名朗读,随机正音、随文识字。

  4、练读课文中读得不太流利的地方。 

  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按要求读文。

  10

  通过听课文录音,自由读、指名读、练读,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熟悉课文,为精读感悟打下基础,“练读课文”的设计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学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在庐山众多秀丽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什么?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3)你还体会到什么?

  (4)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漫步山道,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5)课件演示。

  (6)感情朗读。

  12

  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进行“说”“画”的练习,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而且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学习生字

  1.观察每个字,说说它是什么结构。

  2.师在黑板上范写,生书空。

  3.说一说什么字怎样写。

  1、交流

  2、书空

  3、交流后描红

  8

  第二课时

  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庐山的云雾》,知道了庐山的云雾变幻无常,很神奇。这一神奇的现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庐山的云雾到底神奇在何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5

  通过谈话设疑,把学生引领到课堂上来。

  精读课文

  1、 学习第二自然段。(课件播放庐山云雾的各种姿态)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说说你看到的云雾是什么样子的?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可以用课文的哪些词句来说?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2)庐山的云雾这么美,作者的语言也很美!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个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并用“——”画出来。

  (3)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段话,把你最喜欢那一句画出来。

  汇报:谁来说说你觉得哪一句最美?你最喜欢哪一句?

  师:说说“千姿百态”的意思。你能读出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吗?

  用“千姿百态”来说一句话。

  师:“笼罩”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句话美?这里把什么比做什么?你能把它的美读出来吗?

  学生3:那些缠绕在半山腰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师:“缠绕”是什么意思?谁会用动作表示?

  师:你怎么理解“弥漫”?把“茫茫的大海” 中“茫茫”换成别的词语行吗?为什么?

  师:谁理解“遮挡”的意思?你能读出天幕的“巨大”来吗?

  (4)这么美的云雾,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边读边在脑子里过电影。

  看着这些美丽的云雾,你也来展开想象,说说看,它还像什么?

  同学们真会思考!云雾这么多的样子,真是(千姿百态)啊。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千姿百态的云雾用简笔画画下来,拿回家让爸爸妈妈也欣赏欣赏呢?学生自由画。

  (5)小结: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本段围绕中心句分别从四个方面具体地描绘了云雾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 这是庐山的一种静态美。

  (6)你想不想把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永远留在脑海里?

  (7)讨论学法: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清总分关系——感受云雾景象——画简笔画加深理解——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2、运用以上的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课件播放庐山云雾的变化)

  3、 检查自学情况。

  (1)这段话围绕哪句话来写?

  (2)理解“瞬息万变”。

  (3)哪一句让你感到最富于“瞬息万变?”你能通过诵读把它记在脑子里吗?自由背诵课文。

  (4)指名背诵,学生评议。

  (5)看着大屏幕,集体背诵。

  (6)谁读懂后面的省略号?想想看,它还会变成什么?把你想到的用简笔画画出来,然后告诉大家。

  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云雾变化这么多、这么快,真是(瞬息万变)啊。

  (7)这是庐山云雾的一种动态美。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这一段,感受云雾的瞬息万变。

  4、 学习最后一段。

  (1)、小朋友们,学到这儿,你想对庐山说些什么?

  (2)、作者也发出了感叹,谁来读一读这一节?

  (3)、问:“庐山的云雾虽然很美,但你必须离开庐山了,你愿意吗?” 

  (4)、“流连忘返” 是什么意思?齐读最后一段,看谁最舍不得离开庐山。

  (5)、想想什么地方也曾让你流连忘返?能用“流连往返”说说你的心情吗?

  (学生自由说)

  读文画句子。

  交流。

  学生自由画。

  学生自由背诵;指名背诵,学生评议;看着课件画面,集体背诵。

  25

  课件展示,为学生提供可感的画面,让学生从视觉中感受庐山云雾的美,再通过读、悟、感受语言的美,更感受庐山的美。最后让学生画简笔画,加深对庐山云雾的特点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本环节的设计体现了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也体现了语文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更体现了新课标的三个维度。

  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内化文本语言,丰富语言积累。

  诱发学生诵读的欲望,让学生入情入境,忘却自我,达到朗读的最高境界。最后通过说话训练,让学生把规范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拓展练习

  1、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都用了总分的写法。第一句是中心句,其它几句都

  围绕中心句层层展开,具体地描写这个特点。

  2、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用总分的写法选择一处景物写一写。在写之前先选择一处景物按照总分的方法说一说。

  3、学生习作。

  (1)、学生练写,

  (2)、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自己的习作。

  学生练写。

  10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把文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情真意切地写出自己喜爱的一处景物。做到读写结合。

  板书设计

  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教后反思

  见博客“回复”部分。

《庐山的云雾》 篇2

  3、庐山的云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会用“流连往返”造句。

  3、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照片: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你们不能不去一个地方:庐山。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有同学去过或者在电视杂志上看过有关庐山的介绍了吗?那就简单讲讲庐山最有名的景点或者景致。

  结合谈话看照片(例如庐山瀑布、五老峰)

  2、其实,庐山最神奇的景致要算云雾了,今天就让我们在文字创造的美妙意境中去游一游。

  板书:庐山的云雾(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指导正确朗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

  a、读准生字音,将课文读正确。

  b、用“______”划出文中的新词,查词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

  a、指名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及时正音。

  b、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结合理解词语。

  三、同桌互读,把课文读流利。

  1、默读,理清文章脉络。

  几遍读下来,庐山云雾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课文用四个小节来介绍庐山的云雾,每小结分别写了什么?主要介绍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关键词: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四、作业:

  1、在书上用钢笔描红生字,摘抄文中的成语,理解后尝试运用。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出示:云遮雾罩的庐山啊,真令人流连忘返。

  释:流连忘返是什么意思?(形容十分留恋,忘记了回去)

  这是什么地方的美景,让作者忘记了回去呢?(庐山)

  二、讲读第1自然段

  1、庐山都有什么景色?作者最喜欢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庐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雾,景色十分秀丽,那么在这众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的是云雾,你是从哪个词语读出来的?(更)(神秘美)

  2、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启发想象: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飘浮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架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上……指导朗读,体会这种情景。

  3、庐山的云雾有两大特点?你最喜欢她的什么特点?(千姿百态、瞬息万变)请大家自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说说自己的理由。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引导理解、朗读。(先后教学课文的2、3自然段)

  三、讲读第2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_”划出来。

  2、再读课文,找找哪些句子具体写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将这些句子用“~~~~~~”划出来。(划好后交流)

  3、仔细都督你喜欢的一小句,说说好在哪里。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你从哪些句子具体读出来的?

  山头的云雾(像白色绒帽)

  半山的云雾(像一条条玉带)

  山谷的云雾(像茫茫的大海)

  遮挡山峰的云雾(像巨大的天幕)

  4、你觉得这千姿百态的云雾怎么样?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态的云雾写得如此形象美丽的呢?(比喻)

  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方法也来用美妙的文字形容一下各种姿态的云雾?(或者让学生画出心中的庐山的美景)

  你喜欢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吗?让我们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总结学习这一小节的方法:读——划——品——读)

  四、精读第3自然段

  (运用刚才第2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是怎样的情景呢?你怎么读出来的?

  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

  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

  (改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这句话,比比哪句好,体会云变化之迅捷之多。)

  这一段的末尾有一个省略号,大家想一想,省略了什么?你能帮作者告诉大家吗?

  这“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是真的吗?对,是作者看到云的想象。

  这么奇异的景致,我们应该读出自己的惊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一小节。)

  五、指导仿写

  1、总结课文第2、3自然段的写法。(中心句构段)

  2、引导回忆以前学过的类似的课文。

  3、指名学生谈谈这种片段的写作方法。

  4、指导学生写一处景物。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搜集有关庐山的古诗。

《庐山的云雾》 篇3

  作者:塔前中心小学 平虹    转贴自:凤凰语文网    点击数:90

  《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

  塔前中心小学 平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精读课文2、3、4自然段,通过朗读、 想象情景、抓重点词语等学习方法体会庐山云雾的奇丽,走进庐山云雾奇妙的意境。

  3、能收集庐山的有关资料,进一步感受庐山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diyifanwen.com】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师:学了课文第一自然段,你能告诉老师庐山有哪些秀丽的景色吗?

  在这众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的是什么?

  板书:10、庐山的云雾

  师: 庐山的云雾神奇美丽,你看,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

  二、新授

  (一)

  师:真可谓是人在雾中,雾绕人游,自己仿佛成了来到天宫的仙人。庐山的云雾真多啊!庐山的云雾不仅多,而且还很有特点!有什么特点呢?答案就在书本里。请同学们赶快打开课本,轻轻朗读2、3小节,思考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

  (指名说特点,并随机板书: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师:喜欢读第二小节的同学站起来读,这段主要围绕哪句话写的?

  喜欢读第三小节的同学站起来读,这段主要围绕哪句话写的?

  师:我们先去看一看庐山的美景吧!

  [课件演示](学生欣赏)

  师:看了画面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谈体会,多说)

  师:是啊,作者和同学们一样,看了这如诗的画面,不禁感慨万千,用他那细腻的笔触写下了这段美文。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二小节,想想作者写到了几种姿态的云雾?

  师:哪个姿态的云雾,你最喜爱。把你喜爱的这句话饱含感情地去读一读,体会体会。(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幻灯片)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说说理由。能读出你的喜爱之情吗?

  板书:笼罩山头

  缠绕半山

  弥漫山谷

  遮挡山峰

  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态的云雾写得如此形象美丽的呢?(比喻)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请小朋友上来画云雾,让同学来猜猜你画得是哪种姿态的云雾?

  师:瞧!经过咱班同学的一双双巧手,一幅美妙绝伦的画面展现在大家的眼前。(引读)(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巨大的天幕)多么迷人的景色啊!同学们试着去记记这极富想象力的语句。(学生自由背诵)

  小结: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

  你喜欢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吗?让我们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出示幻灯片,再次感受不同姿态云雾的神奇美丽。)

  (二)

  过渡语:姿态万千的云雾给了我们美的遐想,云雾不光姿态美,它还(瞬息万变)

  1、让我们再去品品作者笔下瞬息万变的云雾又有何与众不同。 (自由练读)

  师:能读了吗?指名读(学生读)你读得真不错,

  2、听了同学的朗读,你脑海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

  3.作者是怎样来表达云雾瞬息万变的呢?找出表示时间的词。在下面加点。

  板书:刚刚还是 转眼间

  明明 还没等

  (改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这句话,比比哪句好,体会云变化之迅捷之多。) 作者在表达时能注意多样化,避免了重复,语言比较生动。

  4、小结:是啊,云雾的变化多快啊!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引读)转眼间……(想象)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

  5、这“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是真的吗?对,是作者看到云的想象。还要注意作者在表达时通过鲜明的对比来突出云雾变化之快。

  6、这一段的末尾有一个省略号,大家想一想,省略了什么?你能帮作者告诉大家吗?

  7、这么奇异的景致,我们应该读出自己的惊叹。自己练练,等会我们来比试。

  8、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正因为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令到那里游览、观光的人们流连忘返。

  “流连忘返”是什么意思?在什么情况下会流连忘返呢?

  用“流连忘返” 说一句话。

  练习有感情地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总结,指导背诵课文

  今天,我们通过这诗一般的文字了解了庐山那飘渺的云雾,让我们再来感受庐山云雾的神奇美丽吧!齐读课文,能背诵就练习背诵。

  五、拓展延伸

  神奇的庐山云雾,美丽的庐山风景,自古以来就吸引了许多文人,他们也被庐山的景色陶醉了,留下了一些诗。你知道有哪些吗?老师给大家找来了几首。出示

  望庐山瀑布 题西林壁 七绝

  李白 苏轼 毛泽东

  日照香炉生紫烟, 横看成岭侧成峰, 暮色苍茫看劲松,

  遥看瀑布挂前川。 远近高低各不同, 乱云飞渡仍从容。

  飞流直下三千尺, 不识庐山真面目, 天生一个仙人洞,

  疑是银河多九天。 只缘身在此山中。 无限风光在险峰。

  (注:银河实际上是许许多多的恒星,民间传说是天上的一条大河。古人认为天有九层,九天指天的最高层这里的香炉指的是香炉峰。这座山峰的样子像香炉,所以叫香炉峰。这首诗中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景有情。作者写出了红日、青峰、紫烟和白色的瀑布,色泽鲜明,多么美丽啊。)

  老师范读,学生练读。选择一首背下来。

  六、作业

  庐山是这样的美,我们也来学着作者的方法写一写庐山,你可以继续写云雾的一些姿态、变化,也可以写庐山的其他的景色,如瀑布、高峰、幽谷……首先请大家想好,你打算写什么,然后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抓住典型的景物写,还要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这里有一些收集到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转载自凤凰语文网

《庐山的云雾》 篇4

  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以情境教学法为指导,通过创设情境、自主学习、交流互动、积累发展的教学模式,借助网络课件,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资源平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语文知识、信息知识的积累、迁移和运用。这对学生语文素养、信息素养的提高都有帮助。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与多媒体应用分析 一、       网络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和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知道了庐山的云雾变幻无常,无比神奇。这迷人的景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让大家流连忘返。庐山的云雾到底神奇在何处呢? 2、(网络课件)请同学们进入“云雾欣赏”。 学生快速浏览“云雾欣赏”中的图片。 3、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这变幻无常的云雾吧。听课文录音朗读。 二、       自主交互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庐山的云雾这么美,作者的语言也很美!请同学们进入“课文学习”部分。 (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这   明确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通过欣赏,感受庐山云雾的特点。 激发学习的兴趣。       利用优美的课文录音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情景境。         学生通过电子文本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并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到学习有目标。   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并找出你认为写得形象生动的词句,细细品读。(借助图片、影视、动画等自主学习。) (2)和同桌读读你喜欢的句子,并说出你的感受。 2、交流汇报学习结果。(把朗读训练、词句品析、师生评议相结合) 第二自然段的学习重点: ①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说说“千姿百态”的意思。你能读出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吗?用“千姿百态”来说一句话。 ②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绒帽。 “笼罩”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句话美?你能把它的美读出来吗? ③那些缠绕在半山腰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缠绕”是什么意思?谁会用动作表示? (二)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借助动画、图片、影视等自主学习。)1、学生按照学习指导自主学习。 ①自由、大声朗读第三自然段。 ②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描写的? ③先看一看视频,然后再和你的同桌朗读这段话,相信你一定读得比原来有进步。 ④后面为什么要用省略号?想想看,它还会变成什么? ⑤进入论坛去写一写,想想庐山的云雾还会有怎样的变化? 2、请同学们浏览论坛中的发言,同桌交流一下,你们最喜欢谁的发言。为什么? (三)学习最后一段。 1、学到这儿,你想对庐山说些什么? 2、作者也发出了感叹,谁来读一读这一节? 3、庐山的云雾虽然很美,但你必须离开庐山了,你愿意吗? 4、“流连忘返” 是什么意思?齐读最后一段,看谁最舍不得离开庐山。 5、想想什么地方也曾让你流连忘返?能用“流连往返”说一句话吗?   三、       庐山风光欣赏,交流感受。 1、(网络课件)学生进入庐山风光链接,欣赏庐山风光。 2、你喜欢哪处景点? 四、       沟通交流,学生论坛交流。 1、(网络课件)进入庐山诗文链接,阅读有关诗文。 2、(网络课件)进入论坛,你也写一句赞美庐山的诗歌或句子。 3、(网络课件)师生共同评议。阅读分享。 五、布置作业,仿写训练。 1、(网络课件)进入“迁移运用”部分,阅读作业要求。 ①在课后去浏览庐山相关的旅游网站,了解庐山的位置,以及我们去庐山的线路、交通工具等。 ②请你也模仿文章“总分”的写法,选择北海的一处景点来写一写。 2、完成练习后可通过邮箱发给老师。                                     在课文2、3自然段时,网络课件中优美的图片、影音、及词语理解都能很好的帮助学生走进文字,感悟作者用词的生动、形象。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学生在朗读和谈话交流中会受到更多启发,这样对文章的理解就更为深刻。         第三自然段描写庐山云雾的变化,但是课本中没有插图,学生通过观看网络课件中形象逼真的图片和影音,感悟到文本语言描写的准确和生动。这样也更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展开丰富的联想。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互评,在合作中学习。                             增加学生对庐山风光的了解,拓宽学生的课外知识。       论坛交流环节既让学生积累了古诗,同时还让学生发表个人感受与大家分享,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         作业练习是课堂学习的延续,练习中提供文章范例,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调动学生表达的欲望,降低仿写的难度。

  教学目标设计

  认知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与“瞬息万变”,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会用:“流连忘返”造句。感受课文中语言文字的优美。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借助网页、网络课件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实践能力、感悟能力、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能凭借教材、网络课件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想。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的分析

  本课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通过分析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情况,以及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教学重难点定为: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生动,以及描写时的形象具体。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感悟词句的生动、形象。

  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自主阅读的能力,并且能通过朗读感悟文章的优美词句。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理解文章的大意,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信息技术操作方面,三年级学生会自主浏览网页,并且打字有一定速度,可以在word文档中进行复制、粘贴,同时会进入论坛发表简单的看法。

  教学资源设计

  教师将收集到的相关图片、文字、影音等相关资料制作成网站,网站由“云雾欣赏”、“课文学习”、“庐山风光”、“庐山诗文”、“学生论坛”、“迁移运用”六个模块组成。课堂上,教师以网站作为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策略和教法设计

  教学策略:

  本节课利用网络课件辅助学生学习,通过网站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在教学中注重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把朗读、品析词句作为教学的重点,让课堂上充满朗朗书声。在课堂上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网络资源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学习,在文字、图画、影音的帮助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更深刻。课堂上网络课件为学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同时学生在知识积累、迁移运用方面都能有所收获。

  板书设计:

  3、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

  流连忘返

  瞬息万变

《庐山的云雾》 篇5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庐山的云雾》。

  2、课件出示:庐山的景色。那里有、有、有、有,那,更给他。(指名回答)

  3、师:作者先总体叙述了对庐山总的感受,那庐山的云雾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庐山的云雾图。(课件出示)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下面请大家看课文。

  二、精读课文,入境悟情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课文。

  1、指名读课文,同学边听边想:(1)中心句是哪一句,用“——”画出。(2)这段话写了云雾的什么特点?

  2、生:中心句是: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师:云雾的特点是什么?

  生:云雾的特点是:千姿百态

  师:为了介绍云雾的千姿百态、,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描写的?请同学默读第二自然段,用“-----”画出。

  生默读,画。

  师:你画了哪些句子,读一读,好吗?

  生:读句子。

  师:作者介绍了哪些位置的云雾,它们各是什么样子?

  生:山头上云雾,像白色的绒帽

  半山的云雾,像一条条玉带

  山谷中的云雾,像是茫茫的大海

  遮挡山峰的云雾,像是巨大的天幕

  师:为什么云雾有时像绒帽,有时像玉带,有时像大海,有时像天幕。

  生:因为云雾的位置不同,所以形态也不同。

  师:作者在写这几处云雾时,是用什么方法来写的?

  生:打比方。

  师:打比方就是把比作

  课件出示:把比作

  把比作

  把比作

  把比作

  指名回答。

  师:除了打比方外,还运用了什么方法?

  生:拟人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因为只有人才会戴帽子、系带子。

  师:你们再想一想,云雾还可能有哪些姿态?

  生:半山的云雾像穿上了迷你裙。

  生:山头上的云雾像山峰打着一把伞。

  师:同学们真回思考。云雾这么多的样子,真是——

  生:千姿百态

  师:作者为了说明云雾的特点,先总写“云雾千姿百态,再分写“山头、半山、山谷、山峰与山峰间”的云雾,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总分关系。

  生:谁能把这这一节读好!自己先试一试。

  生:练习朗读。

  指名朗读。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师范读。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录音,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样的云雾。

  生:边听录音,边想象。

  师:谁来把看到的云雾画下来?

  指名上黑板画,其余学生自己画。

  展评学生的画。

  师:画的真美,你能根据这些画把这一自然段背出来吗?

  学生试着背诵。

  讨论学法。

  课件出示: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的特点——理清总分关系——感受云雾景象——练习背诵

  学生齐读学法。

  三、下面请学生运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学生自学。分小组讨论。

  四、检查自学情况,讨论交流。

  师:云雾还有什么特点?

  生: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师: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学生回答。

  师: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写云雾瞬息万变的呢?

  生:读句子。

  师:“瞬息万变“是什么意思?

  生:瞬息万变:短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师:你从哪些词语可看出云雾变化快而多?

  生:“瞬息万变”、“转眼间”、“还没完全看清楚”等。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段,要读出云雾变化的快而多。

  指名读。

  师:请小朋友想象一下,云雾还会变成什么?

  学生回答。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背诵一下第三自然段。

  指名背。

  五、正因为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令无数游人流连忘返。

  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流连忘返”是什么意思?

  师:为什么庐山会令人流连忘返呢?

  指名复述课文。

  五、拓宽思路,延伸课堂

  小练笔:请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2、3、4自然段,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

  3、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

  难点: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庐山的云雾》 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第二、三段的写法。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庐山云雾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庐山云雾的特点,从朗读中感受云雾的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庐山吗?(播放相应的图片资料)它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位于我国江西省九江市南的庐山,峰奇山秀、瀑布闻名中外,尤其是因它的独特的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神奇的云雾,更是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那么,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想去看一看吗?让我们渐渐靠近……

  二、欣赏影像资料

  1、欣赏影像资料,感受云雾之美。

  2、提问: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我们一起去庐山游览了一番,欣赏了美妙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3—4位同学)

  3、过渡:你想再次靠近这些云雾,美美地细细地欣赏一番吗?就让我们随着课文去看一看吧!(板书课题3、庐山的云雾)

  4、读课题:谁想来读读课题?(1—2位同学)我们一起来!

  三、 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 提出自学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 学生自读课文,同座位互相讨论第二个问题:每段写了什么?

  3.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及时正音,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四、 齐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千姿百态,二是瞬息万变)

  五、 教学生字词

  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导:

  幻

  重点理解的词语:

  秀丽、缠绕、弥漫、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六、 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习字册上描红、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初步了解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2、通过朗读、观察体会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感受庐山奇特的环境美和人文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位于江西省内的庐山以峰奇山秀,瀑布闻名中外,尤其是神奇的云雾,更是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想去看一看吗?

  学生观看课件

  想细细品味庐山云雾奇丽的美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庐山的云雾。

  二、 精读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课文第一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庐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雾,景色十分秀丽,在这众多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的是云雾。“更”

  3、确实,庐山的云雾神奇美丽,你看,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此时,你会觉得自己就像————。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闭眼想象:在山上漫步,眼前飘浮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入云端,腾着云雾在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

  4、谁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一小节?

  5、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但是尤为神秘的是那的云雾,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节。

  三、 精读课文第二节

  1、过渡:在这轻柔的乐曲中,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自由读第二小节,想一想:这一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我相信,你聪慧的小眼睛一定会有了不起的发现。

  3、找得真准!谁也找到这句的。请你也来读一读。

  4、哪些句子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请同学们再读读第二自然段,将这些句子用画出来。

  5、画好了吗?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来读。

  6、这里介绍了哪些位置的云雾,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 (逐句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山头的云雾(像白色绒帽)

  半山的云雾(像一条条玉带)

  山谷的云雾(像茫茫的大海)

  遮挡山峰的云雾(像巨大的天幕)

  出示填空题,指名学生口答。

  7、看图

  作者在描写云雾的时候用了什么方法?

  能说得具体些吗?把什么比作什么?

  8、你们真聪明,真会动脑筋。老师有个地方不明白,同样是云雾,作者为什么一会儿把它比作帽子,一会儿比作玉带…… (因为云雾的位置不同,作者看到的云雾的形态也不一样。)

  9、看着这些云雾,你也来展开想象,说说看,它还像什么?

  同学们真会思考。云雾这么多的样子,真是——(千姿百态)

  10、你喜欢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吗?让我们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四、 精读课文第三小节

  1、过渡:庐山的云雾真是千姿百态啊!庐山的云雾还有一个更为吸引人的特点呢!哦,你们都知道啦!瞬息万变是什么意思?文中哪里可以看出云雾变化的快和多呢?请拿出笔到文中去找一找、画一画吧!

  2、谁来读读你找到的句子?哪些词说明云雾变化之快?

  3、作者紧紧抓住“瞬息万变”这个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云雾比作——(生说)作者把庐山云雾瞬息万变这个特点写得具体而且形象,让我们一起再来细细体会一下吧!观看图片,欣赏变化之快及多。谁能读好这一节?

  4、不知你们是否注意到了最后的省略号,它表示什么?

  5、想想看,还会变出哪些模样?

  6、想得好!谁能用上一些词,把你们刚才想到的连起来说说?也可以按照课文中出现的句式说。

  出示句式:云雾一会儿变成……一会儿又变成……

  明明还是……转眼间就变成……

  刚才还是……刹那间就变成……

  7、说得多好啊!这么多的样子,用一个词概括,叫做——(千姿百态)

  云雾的变化这么多,这么快,也用一个词概括,叫做——(瞬息万变)

  8、同学们自己读懂了课文,真了不起!让我们带着对庐山云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齐读这一自然段。

  五、精读课文最后一节

  小朋友们,学到这儿,你想对庐山说些什么吗?

  作者也发出了感叹,谁来读一读这一节?

  哪个词说明了作者和大家的心情一样,不想离开这美丽的庐山。(流连忘返)

  谁来把这一句读好?

  六、总结全文

  1、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吸引了许多的游客,我们一起来用动听的声音向大家介绍神秘的云雾吧!

  2、齐读全文。

  七、拓展延伸

  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来到这里的人,都会被这美景所吸引,所以很多诗人来到此地,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现在老师向大家介绍其中的两首。出示古诗,范读,齐读。

  八、作业

  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都用了总分的写法。第一句是中心句,其它几句都是围绕中心句层层展开,具体地描写这个特点。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用总分的写法选择一处景物写一写。(树林,天空,小河,田野)

  板书:

  3、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庐山的云雾》 篇7

  教学要求

  1、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秀丽”和“流连忘返”造句。

  3、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4、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小黑板、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简介

  2、揭题,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学要求: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讨论思考题。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纠正字音。

  指名逐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并说说每段讲了什么?

  三、齐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四、教学生字新词

  注意下列字的字形

  幻 添 

  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秀丽尤其   缠绕 变幻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五、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听写生字

  秀丽尤其   缠绕 变幻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指导朗读

  第一句:“秀丽”是什么意思?(用找近意词的方法)用秀丽说一句话,齐读这句。

  第二句:理解“尤其”特别在哪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2句。

  第三四句: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启发想象,引读。

  3、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4、小结: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用~~~画出。

  2、齐读,说说这段是围绕庐山云雾的哪个特点来写的?(千姿百态)

  3、轻声读一读,说说“千姿百态”的意思,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出了“千姿百态”?

  4、再读课文,说说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

  5、师生共读课文。

  6、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比喻句的好处,引导背诵。

  7、小结:围绕中心句写出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

  8、讨论学法: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清总分关系——感受云雾景象——练习背诵课文

  四、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五、检查自学情况(读、背、议,了解作者怎样写清庐山云雾特点的。)

  六、齐读最后一段

  七、总结课文

  1、配乐朗读课文。

  2、小结:总分的写法突出了庐山云雾的三个特点——多、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3、引导学生背诵课文。

  板书:

  多

  10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庐山的云雾》 篇8

  教学要求

  (1)认识课文后的12个生字及8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部分词语,学习“秀”,“幻”“增”,“添”这四个生字。

  (2)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认识总分段结构,感情朗读第1小节,背诵第1小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感情朗读第一小节,背诵第一小节,学会课文后的生字词,理解部分的词语。

  体会遗词造句的优美,体会庐山云雾的奇幻,神秘。

  教学准备:录相、录音、词卡

  教学过程 :

  一、揭题

  你们听说过庐山吗?它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地处江西九江市,有避暑山庄之美称,说起庐山,不由得使我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师背)知道它赞美什么?其实,庐山最有特色的是它的云雾,庐山的去雾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七课,板书:庐山的去雾(读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庐山的风景、激情

  [播放录相] [导语 ]你们看,这就是庐山![放课文录音]学生边看过听。

  结束提问:庐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发言]

  三、预习课文

  要求:(1)读准课文后生字字音以及由生了组成的词语。

  (2)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四、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情况

  A、通过预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字词?(生答师出示)

  B、你利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

  (2)检查朗读情况

  四小节由四个同学朗读。要求:其余同学认真听,注意有没有添字、漏字、读破句,并作记号。

  (3)学生齐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读后提问,并相应板书:景色秀丽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五、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过渡语:庐山的景色是这样的美丽,我们如何把看到的描写出来呢?我们试说第一处风景。

  出示风景一(1)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简单的描述一下,提问:如果不看图只听老师的描述,你觉得庐山的风景美吗?

  (3)默读课文第一小节,学习课文是如何描述的

  要求:划出文章的中心句,想想第一句与后几句是什么关系?

  检查默读情况:

  A、这一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是什么关系?

  B、课文中哪些词儿你不理解?(生提出问题,集体解答)

  C、图文对照,哪几句话描写了图上的景物,找出来,读读,你们喜欢这风景吗?请一同学试读出喜欢的语气。

  D、指导朗读。(方法:生读,生评,不当处师范读,听录音读。培养语感)

  庐山内“山谷、高峰、瀑布、溪流、云雾”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师范读,让生感受语气的变化)

  E、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那么多的雾,我们在山上漫步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找出描写自己游玩时感觉的句子读读。

  师引读,庐山的云雾那么多,在山上游……

  提问:你真的能摸到云雾吗?从哪个词儿中可以看出?

  从哪个词儿中可以看出雾多?

  师引背:漫步山道……

  D、句式比较:漫步山道,感觉真是舒服极了。

  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提问:哪句句式好?为什么?

  描写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E、播放腾云驾雾片断。体会飘飘欲仙的感觉。

  F、实时指导朗读,读出飘飘欲仙之感。方法:看录相、听录音、找感觉,学一学。

  G、试背:方法:引读、引背、试背相结合。

  H、请一同学用优美动听的语言把我们今天学的内容介绍给在座的每一个同学听听。

  五、复习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七课庐山的云雾,了解到庐山景色秀丽、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还学到了几个新的词语。(出示词语朗读)

  六、作业 :

  1、描红

  2、田格出示:秀、增、幻、添,四字观察其在田格中的间架结构。并抄写。

《庐山的云雾》 篇9

  教学目标:学会生字词语,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庐山云雾的奇丽。

  教学重点难点: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优美的文字。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出示照片: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你们不能不去一个地方:庐山。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有同学去过或者在电视杂志上看过有关庐山的介绍了吗?那就简单讲讲庐山最有名的景点或者景致。

  结合谈话看照片(例如庐山瀑布、五老峰)

  2、其实,庐山最神奇的景致要算云雾了,今天我们就让我们在文字创造的美妙意境中去游一游。板书:庐山的云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指导正确朗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a、读准生字音,将课文读正确。b、用“------?”划出文中的新词,查词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a、指名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及时正音。增添(zeng tian)姿态(zi tai) 遮挡(zhe dang)b、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结合理解词语。第一节:这小节有好几个成语,你通过自学,懂得了哪个成语的意思?变幻无常: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形容云雾变化多、姿态万千。飘飘欲仙:看到美丽的云雾内心很舒服,象成仙一般。腾云驾雾:原来指仙人能借助云雾飞行,这里指看到美丽的云雾,心里很舒畅。第二节:绒帽(rong)缠绕(chan rao)系 ji系鞋带xi关系这小节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请同学来帮帮忙。弥漫:(雾气)布满、充满。缠绕:环绕。千姿百态:姿态万千,各种各样。第三小节:这小节也有好几个成语,你理解了吗?让同学也来享受你学习的成果。瞬息万变:形容变化极快。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四蹄生风:形容马跑得非常迅速。第四小节:云遮雾照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理解“云遮雾罩”、“流连忘返”。

  三、同桌互读,把课文读流利。

  默读,理清文章脉络。几遍读下来,庐山云雾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课文用四个小节来介绍庐山的云雾,每小结分别写了什么?

  1、总学了庐山云雾的多和美。

  2、庐山云雾千姿百态。

  3、庐山云雾瞬息万变。

  4、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四、 作业:

  1、抄写词语三遍。

  2、摘抄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情景、抓重点词语等学习方法体味庐山云雾的奇丽,走进庐山云雾奇妙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2、3自然段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写出庐山云雾的美的。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想细细品味庐山云雾奇丽的美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课文第一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庐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雾,景色十分秀丽,那么在这众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的是云雾,你特别从哪个词语读出来的?(尤其)(神秘美)

  3、确实,庐山的云雾神奇美丽,你看,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此时,你会感觉自己就象————?

  4、那么奇丽的云雾想想细细去欣赏?

  三、精读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想一想:这小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你从哪些句子具体读出来的?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山头的云雾 (象白色绒帽)半山的云雾 (象一条条玉带)山谷的云雾 (象茫茫的大海)遮挡山峰的云雾(象巨大的天幕)

  3、你觉得这千姿百态的云雾怎么样?(美 奇丽 神奇 美不胜收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态的云雾写得如此形象美丽的呢?(比喻)说说你最喜欢的一小句好在哪里。

  4、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方法也来用美妙的文字形容一下各种姿态的云雾?

  5、你喜欢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吗?让我们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6、总结学习这一小节的方法:读——划——品——读

  四、精读课文第三小节:

  1、运用刚才第二小节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小节。

  2、指名说这一小节的中心句。理解“瞬息万变”。

  3、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是怎样的情景呢?你怎么读吃来的?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改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这句话,比比哪句好,体会云变化之迅捷之多。

  这“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是真的吗?对,是作者看到云的想象,你能象作者一样展开丰富的想象,仿照他的写法也来写写云雾的瞬息万变吗?

  4、这么奇异的景致,我们应该读出自己的惊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一小节。)

  五、到这里,老师忍不住要和作者一样感叹: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你想说什么?

  六、作业:

  1、练习册。

  2、朗读背诵课文。

  3、仿照文中二、三小节的结构写法,写一处景物。

《庐山的云雾》 篇10

  第一课时

  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

  1、师述:一提到庐山,我们就会想起学过的《望庐山瀑布》那首古诗,大家还记得吗?

  2、课件演示:庐山瀑布美景,学生吟诵《望庐山瀑布》。

  3、师小结:多壮观啊!可是你知道吗?吸引古今中外游客的不仅仅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更有那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云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庐山欣赏那美丽神奇的《庐山的云雾》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学习软件中课文朗读,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庐山的云雾有哪些特点?

  3、指名朗读,随机正音、随文识字。

  4、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朗读课文中读得不太流利的地方。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学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在庐山众多秀丽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什么?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3)你还体会到什么?

  (4)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漫步山道,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5)课件演示。

  (6)感情朗读。

  四、指导学习生字

  1.观察每个字,说说它是什么结构。

  2.师在黑板上范写。

  3.说一说什么字怎样写。

  教后记:本教时我采用四大块进行教学:首先是让学生回忆吟诵《望庐山瀑布》,引起学生对庐山的向往,再以诗的语言对庐山的云雾加以赞美,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紧接着第二部分就转入文本,通过范读、自读、指名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使学生逐渐读通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第三块是教学课文的第一段。最后一块是扎扎实实的识字、写字教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练习表达

  1、出示第一自然段中的部分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景色秀丽变幻无常神秘腾云驾雾飘飘欲仙

  请同学们用上这些词语,说一段话来表现庐山云雾给人的感觉。

  2、学生交流,师生点评。

  二、感悟体味,激情诵文

  (一)、整体感知

  1、导入:庐山的云雾究竟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品味第二、第三自然段的语句。

  2、请同学们快速朗读第二、第三自然段,找找总写庐山云雾特点的四字词语。

  3、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

  1、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你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2、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仔细倾听,想想你都看到了哪些姿态的云雾?

  学生交流:山头的云雾(像白色绒帽)

  半山的云雾(像一条条玉带)

  山谷的云雾(是茫茫的大海)

  遮挡山峰的云雾(是巨大的天幕)

  3、你觉得这千姿百态的云雾怎么样?(美,奇丽,神奇,美不胜收……)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态的云雾写得如此形象美丽的呢?(比喻)

  4、让我们亲眼看看千姿百态的云雾吧!(播放视频)

  5、让我们通过朗读,再一次领略云雾不同的姿态吧!教师来读第一句话,每一组同学读云雾的一种姿态。边读边想,通过这种形式的朗读,你又发现了什么?

  (这段是按照先总起再分述的形式来写的。)

  6、尝试背诵。

  让我们把这美景、这优美的文字,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咱们试着背一背好不好,先回忆一下不同位置的云雾都是什么样的?自己轻声试着背一背。

  谁愿意试着背给大家听,其它的同学也可以小声的和他一起来背。

  7、总结:看来,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已经常驻在你们的心间了!学习这一段时,我们通过总起句抓住了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又通过朗读,感受到作者用形象的比喻把这一特点写具体了,让我们领略到它神秘的色彩。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

  1、庐山的云雾不仅千姿百态,而且瞬息万变。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云雾的瞬息万变的?请你找出相应的词语或句子来谈谈你的感受。

  2、学生交流,(课件相应有表示:刚刚,转眼间,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谁能将这些词语读好呢?读好了词语,你们能试着将这段文字读好吗?先自己试试看!(学生练读)谁想来读?(2-3个同学)我们一起来!

  3、这“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是真的吗?对,是作者看到云的想象,教师指着省略号,问:云雾还在变呢?(学生想象云雾还会怎样变。)

  4、请看:我们再来看这个自然段,边看边思考,这个自然段在构段方式上与第二自然段有什么共同点呢?

  (四)、引读第四自然段

  1、同学们,刚才的学习让我们着实领略了庐山云雾的多姿与多变,它简直就是一位高明的魔术大师,为景色秀丽的庐山增添了神秘的感觉。

  2、此时,你们还愿意离开吗?是啊,真舍不得离去,真令人——“流连忘返”

  (板书:流连忘返),“流连忘返”是什么意思?用它说一句话。

  三、总结全文,扩展练笔

  1、虽然我们恋恋不舍,但我们终究要告别庐山,挥挥衣袖作别这变幻无常的

  云雾。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在其它地方,山间的云雾又是什么样的呢?老师推荐你们两篇文章:一篇是《泰山云雾》,还有一篇是《游庐山记》,同学们可以课后阅读,摘录好词佳句,领略不同地域的云雾的不同姿态,感受不同作家笔下的云雾的不同特点。

  2、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都用了总分的写法。第一句是中心句,其它几句都是围绕中心句层层展开,具体地描写这个特点。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用总分的写法写一写。完成语文练习册的第三课中小练笔:

  仿照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把下面一句话写具体。

  校园的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板书设计:3、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总——分)

  瞬息万变(总——分)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

  难点:初步认识总分段式,以及练习写作。

  教学准备:语文学习软件,多媒体课件。

  教后记:我常常认为上写景的课文对自己来说难度很高,每次上时,都有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因此每在上课前,我都会比平常准备得更充分,考虑得更周到。再说,我是上公开课,所以研读了文本、网络资源,再结合班级情况设计教学环节。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具体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二、三自然段。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在读中感悟文章语言富于变化的特点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在读中内化语言,积累背诵。由于课上,学生观看过多媒体图片和视频,加之给学生时间背诵,因此有的学生当场就会背了。我还引导学生从读到写。读时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写时大胆模仿,先说后写,完全符合中年级学生起步作文的要求。上完课,我也反思,觉得以学生为主题的意识还是太淡薄,没有让学生主动读书,充分读书,积极思考,创造性的想象和表达不够。自己的教学评价太单调,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庐山的云雾》 篇11

  三(2)班小练笔

  一课课后要求模仿第二、三小节写一处景物。我觉得光写景对学生来说似乎范围窄了点,毕竟不是每个地方都会有出众的景点的。所以就放宽了要求,请学生就身边的景物、人物、动植物、事物进行仔细观察,抓住其两个特点来进行简单的描述,于是,我读到的小练笔就精彩纷呈了:

  (沈丹琳)

  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雪花像是花瓣在蓝天中自由自在地飞着,跳着美丽的舞蹈。

  冬天也是个好玩的季节。我们可以做雪娃娃,可以打雪仗,可以滑板,还可以在冰上挖个大洞,在旁边钓鱼!

  (徐晓悦)

  我哥哥家的小白兔十分可爱。你看,它那长长的耳朵一直不肯竖起来,红又圆的小眼睛像一粒红色的小石子,小小的鼻子像一颗小樱桃,毛茸茸的尾巴非常短。

  哥哥家的小白兔也非常聪明。如果它做错了什么事,就会拉拉哥哥的裤脚,表示它认错了;如果哥哥忘记给它吃东西,它就会咬哥哥的鞋子,表示它要吃东西……

  (金婷)

  我家的柳树是我们家最好看的植物了。春天到了,柳树发芽了。她的柳丝像是小姑娘的小辫儿,又像是有一个小姐姐在小河边照镜子似的,真是美丽极了!

  我家的柳树用处也很大。她的柳丝可以做一只帽子,戴在头顶上像一个白族的小姑娘到我们的村子里来游览了呢!柳叶可以用来吹口哨,很动听的。

  (凌紫嫣)

  我的妈妈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我。妈妈每天都很早起来给我准备好丰盛的早餐,还要送我去上学。妈妈有时候下班很晚,但还要给我做饭、洗衣服……

  妈妈还很关心我的学习。每天晚上都要给我检查作业 ,是否正确。我有不懂的地方还耐心地教我,她想要我早日成为有用的人才。

  (徐怡婷)

  夏日的晚霞五彩斑斓。你瞧,那一朵朵晚霞被日落映照得晶莹夺目,一会儿又变得通红通红,一会儿变得一半儿紫一半儿橙。

  夏日的晚霞瞬息万变。眼前的晚霞,刚刚还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一只凶猛的老虎在追赶着小白兔……夏日的晚霞真是变幻多端。

  (陈一丰)

  小弟弟很可爱。乌黑的眉毛,圆圆的小脸像一只很红很红的小苹果,明亮的眼珠像小猫的眼珠似的。两个鼻孔像两只小蜜蜂的小洞。一张小小的嘴和一对小耳朵,真可爱!

  小弟弟还很淘气。一次,小弟弟跳在车子上,用手拉住车旁的一棵大树,爬了上去。他爬到围墙上说:“我爬上去了,我要跳下来了。”幸亏小弟弟跳的时候,他的爸爸妈妈来了,马上把他抱了下来,说:“这很危险,脚会摔断的。”小弟弟说:“我错了。”

  (夏志康)

  我们的校园很美。春天到了,一走进校园你就能闻到各种花的味道,那味道芳香扑鼻,有月季,有桃花,有梨花等等。

  校园里也很热闹。每当下课的时候同学们就离开教室,到校园里重新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同学们有的在操场上一起跳绳,有的跑步,有的跳牛筋,有的打篮球,有的踢足球……

  啊!我爱我的校园!

  (袁春晓)

  我家的狼狗可神气啦!它膘肥体壮,高大雄健,矫健英俊,毛色奇特。它有洁白如雪的爪子,撅着的小尾巴,纯黑色的大眼睛,它的鼻子还能辨二百多种气味呢!它呀,碰到不认识的人就汪汪直叫。

  它跑起来特别快。张牙舞爪,矫健轻捷,神气活现,像骏马飞奔,一小时能跑好几里呢!

  (王振涛)

  我家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说它高,一点也不过分,它那灰褐色的树干,高高地伸向天空,超过三层楼。三四个小朋友手拉着手,也合抱不过来。那巨大的树冠向四面舒展,茂密的叶子,把阳光遮地严严实实,活像是绿色的大伞。

  (沈思纬)

  七月的云千姿百态。有的是俊俏的小姑娘;有的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有的是飞跃千山万水忠实地给人们传递信息的白鸽;有的是有一只小狗在睡着香喷喷觉呢,可真可爱;你看那只公的狮子,可真威武啊,它可是大森林里的王……

  七月的云瞬息万变。眼前的云,刚刚还是飞在天上的一只凶猛的老鹰,转眼间又变成了温和的小兔子,真可爱;明明是一只威武的狮子,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又变成了在北冰洋上的一只大大的北极熊……

  (朱晓晴)

  今天,我们要大扫除,同学们都干得热火朝天、气喘吁吁的。窗户脏得别人不敢开窗,一位同学看见了,她马上拿起一张白纸,用着自己全身的力量去擦。其他同学在打扫着我们地板。他们有的洒水、拖地、整理讲台,有的擦着桌子,翻着椅子。每一同学都在认真地在打扫着。洒水的从下往上洒,把自己的脚印都用水弄掉;擦桌子的把每处都擦掉,从没有任何空缺的地方……

  过了一会,教室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了。窗户擦得能当我们的镜子了,整个人的模样都照得清清楚楚的。桌子也漂亮得像块玻璃似的,黑得透亮。地面上一尘不染,桌椅排好了整齐的队伍。

《庐山的云雾》 篇12

  教学要求

  (1)认识课文后的12个生字及8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部分词语,学习“秀”,“幻”“增”,“添”这四个生字。

  (2)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认识总分段结构,感情朗读第1小节,背诵第1小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感情朗读第一小节,背诵第一小节,学会课文后的生字词,理解部分的词语。

  体会遗词造句的优美,体会庐山云雾的奇幻,神秘。

  教学准备:录相、录音、词卡

  教学过程 :

  一、揭题

  你们听说过庐山吗?它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地处江西九江市,有避暑山庄之美称,说起庐山,不由得使我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师背)知道它赞美什么?其实,庐山最有特色的是它的云雾,庐山的去雾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七课,板书:庐山的去雾(读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庐山的风景、激情

  [播放录相] [导语 ]你们看,这就是庐山![放课文录音]学生边看过听。

  结束提问:庐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发言]

  三、预习课文

  要求:(1)读准课文后生字字音以及由生了组成的词语。

  (2)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四、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情况

  A、通过预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字词?(生答师出示)

  B、你利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

  (2)检查朗读情况

  四小节由四个同学朗读。要求:其余同学认真听,注意有没有添字、漏字、读破句,并作记号。

  (3)学生齐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读后提问,并相应板书:景色秀丽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五、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过渡语:庐山的景色是这样的美丽,我们如何把看到的描写出来呢?我们试说第一处风景。

  出示风景一(1)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简单的描述一下,提问:如果不看图只听老师的描述,你觉得庐山的风景美吗?

  (3)默读课文第一小节,学习课文是如何描述的

  要求:划出文章的中心句,想想第一句与后几句是什么关系?

  检查默读情况:

  A、这一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是什么关系?

  B、课文中哪些词儿你不理解?(生提出问题,集体解答)

  C、图文对照,哪几句话描写了图上的景物,找出来,读读,你们喜欢这风景吗?请一同学试读出喜欢的语气。

  D、指导朗读。(方法:生读,生评,不当处师范读,听录音读。培养语感)

  庐山内“山谷、高峰、瀑布、溪流、云雾”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师范读,让生感受语气的变化)

  E、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那么多的雾,我们在山上漫步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找出描写自己游玩时感觉的句子读读。

  师引读,庐山的云雾那么多,在山上游……

  提问:你真的能摸到云雾吗?从哪个词儿中可以看出?

  从哪个词儿中可以看出雾多?

  师引背:漫步山道……

  D、句式比较:漫步山道,感觉真是舒服极了。

  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提问:哪句句式好?为什么?

  描写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E、播放腾云驾雾片断。体会飘飘欲仙的感觉。

  F、实时指导朗读,读出飘飘欲仙之感。方法:看录相、听录音、找感觉,学一学。

  G、试背:方法:引读、引背、试背相结合。

  H、请一同学用优美动听的语言把我们今天学的内容介绍给在座的每一个同学听听。

  五、复习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七课庐山的云雾,了解到庐山景色秀丽、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还学到了几个新的词语。(出示词语朗读)

  六、作业 :

  1、描红

  2、田格出示:秀、增、幻、添,四字观察其在田格中的间架结构。并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