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文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七颗钻石 教案(精选12篇)

七颗钻石 教案(精选12篇)


七颗钻石 教案(精选12篇)

七颗钻石 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想像的作用,并试着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想像

  2、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的想像力,感悟 “爱” 的博大。

  具体课型:自主,协作,探究学习

  课前准备:

  1、把你以前读过的童话故事找来,再读童话,感悟童话的特点

  2、开展一次以收集“爱心故事”为目的的阅读活动,每人至少收集一则

  故事

  推荐资料:图书资源:《爱的教育》《安徒生童话故事集》《格林童话》

  《王尔德童话》

  影视资源:《哈里波特》《妈妈再爱我一次》

  网络资源: 

  教学过程:

  1、导语:同学们仔细看,专注听,然后谈谈你的感受。(用课件“七颗钻石插入”《爱的奉献》音乐)

  2、朗读课文,并试着读出感情

  说说你喜欢这样的故事吗?为什么?

  结合以前读过的童话故事,能否说说童话有什么特点?

  (接着,就从童话富有想像并能阐述一定道理入手进行深入研究)

  3、想像创作:

  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倒在地上睡着”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什么梦呢?发挥你的想像说说梦中的情景。

  4、探究阅读:《买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

  圣诞节前夕。天气真冷,还下着雪,刮着北风。有位失去母亲的小女孩,为了养活生病的爸爸,冒着风雪去卖火柴。

  “火柴,谁要火柴。”

  她没有棉衣,穿着一条旧裙子,头上围着一条破头巾,脚上穿着一双拖鞋。她沿街叫卖,可是没有一个人理她。人们都在准备圣诞礼物,高高兴兴,欢欢喜喜,小姑娘多可怜啊!她有许多火柴,全部都包在一个旧围裙里,手里拿着几根。

  已经中午了,她一根火柴也没卖掉。她又饿又冻地向前走,雪花落在金黄的长发上。她走到一幢楼房的窗前,朝里张望。啊!屋里那棵圣诞树多漂亮啊,一位母亲正和两个孩子在玩耍,那孩子该多幸福啊,桌子上还点着许多彩色的蜡烛,有红的、黄的、绿的、白的,她最喜欢那些红色的蜡烛,在桌上格外显眼。

  看到这里,小女孩想起了她的祖母和妈妈,她们最疼爱她,可是,她们都去世了,想着想着,小女孩哭了。

  哭着哭着,她又走上了大街,突然,“轰隆”一声,一辆马车经过,差一点将她撞倒。马车飞一样跑过去了,小女孩的身上沾满了泥水,而且拖鞋也丢了,她只好赤着脚,在雪地里喊着:

  “火柴,谁要火柴。”

  夜幕已经降临,小女孩的脚已冻得发红发青。大街上到处都是烤鹅肉的香味。

  “啊,有钱的人家准备过节了。”

  她实在走不动了,疲乏地缩在一个墙角里。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家里而且也很冷,风可以从许多地方刮进屋子里来。她冻得发抖,她需要温暖,哪怕有一根火柴的光和热也好。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太冷了。她决定划着一根火柴,让它燃烧。

  “哧!” 

  火柴燃烧了,象一杂温暖、光明的火焰,小女孩觉得象坐在火炉旁一样。火烧得那么欢,那么暖,那么美!这是怎么回事呢?当小女孩刚刚伸出她一双脚,打算暖和一下时,火焰忽然熄灭了。火炉也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中只有烧过的火柴。

  她又划了一根火柴,火柴燃烧起来,发出了光。墙上有亮光照着的那块地方突然变得透明,象一片薄纱,她可以看到房间里的东西,有馅饼,有烤鹅,更有趣是的,这只烤鹅从盘子里跳出来了,它的背上插着刀*,正在地上走着呢,一直向小女孩走过来。她伸出手去,火柴又熄灭了,她摸到的是冰冷的墙壁。

  她又划了一根火柴,火柴燃烧起来,变成一朵粉红色的光焰。她发现自己坐在一棵美丽的圣诞树下,比中午见到的那棵圣诞树还要大,还要美丽。它的树枝上有几千只蜡烛。小女孩把双手伸过去,火柴又熄灭了。几千只蜡烛都变成了明亮的星星。这些星星中有一颗落下来,在天空中划出一条长长的亮光。

  她又划了一根火柴。啊,火光中出现了她日日夜夜思念的老祖母,她扑进老祖母的怀抱。

  “祖母!”小女孩叫起来。“请把我带走吧!带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地方。我知道,这根火柴一熄灭,你就会不见了。就象那温暖的火炉,那美丽的烤鹅,那幸福的圣诞树一样,我什么也看不见了。'

  于是,小女孩把剩下的火柴全划着了,因为她非常想把祖母留住。

  火柴发出更加强烈的光芒,照得周围比白天还要明亮,祖母是那样慈祥,她把小女孩抱起来了,她们在光明和幸福中飞走了。越飞越高,真的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地方。

  新年的早晨,人们看到小女孩仍坐在墙角里,她双颊通红,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可是,她已经死了,冻死在圣诞节的夜晚,她手里仍握着一把烧过的火柴梗。

  探究:两篇文章的结尾给你什么启示,如果安徒生生活在今天,他还会这么写吗?

  5、语文活动,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下列三项活动中,任选一项写出你的设计方案,小组交流后推选出代表作全班交流。 

  一、关爱每个伙伴

  假设在你的伙伴中,有人或者因学习方法不当而考试分数偏低,或者因家庭环境不好而内心痛苦,或者因外形不佳而自惭形秽……请你与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针对这些伙伴的具体情况,给予切实的帮助?怎样使每个人都感到集体的温暖,与大家一起快乐地成长?

  二、同在一片蓝天下

  报刊上,不时有关于伟人、英雄、成功者业绩的报道;荧屏上,经常闪现各种明星的身影。你能否把目光从报刊、荧屏转向街头墙角,看看那些摆小摊的、扫大街的、捡破烂的……他们的外表怎样?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建议与他们交谈,甚至有一些交往,让彼此心灵沟通。然后全班或分组交流,每人说说自己的观察所得与感受。

  三、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请关心最近媒体的报道:某地有个孩子因天灾人祸而失学,某人因意外事故而落下终身残疾,某人突然患上重病却缺少医疗费用……全班分组讨论一下,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行动?应该怎样帮助他们?然后大家行动起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6、小结:让同学在纸片上写一句话(和爱有关的),表达自己上完这节课的感悟和体会。

  7、拓展作业:

  (1)让学生以“爱”为主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和联想,创作一则童话。

  (2)阅读童话,把你最感兴趣的内容经过加工,讲给你的弟弟和妹妹听。

  指导思想:

  《七颗钻石》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童话,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在如何渗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倡导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上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1、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应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本文的内容较为简单,一读就懂,所以就鼓励学生在阅读时作出有个性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于是设计了想像创作题

  2、语文又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并受到熏陶和感染,这样学生对所描写的景物、人物、情节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设计了《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3、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改的核心,课上积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探究,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充分发展。

  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其设计思路是:

  (1)以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大语文观为基本理念;

  (2)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

  (3)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为目标;

  (4)以引导学生感悟 “爱”这种博大的感情,陶冶自己的情操为契机。

  本课教学特点:

  (1)以读为本,感悟朗读,体现语文课上的“书声朗朗”。

  (2)培养新一代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

  (3)想像创作旨在强化个性体验,感受性阅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能力。

  (4)探究阅读试图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领悟“爱”的内涵。

  (5)语文活动设计体现语文学习的活动性、开放性、体验性、创造性,并渗透了人文因素。

七颗钻石 教案 篇2

  

  钦北区新棠镇中 黄充良

  教学设想: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的个性特征,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整合制定教学目标 ,用自主、合作、平等构建互动的课堂教学,以教材为本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发展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童话作品的教育意义,体会博大无私的爱,陶冶情操。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和想象联想的能力。

  重点要求:1、体会文章的主旨。

  2、想象方法的运用。

  难点突破:利用丰富的想象构思课文结尾。

  方法运用:朗读   讨论   想象

  时间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思维导航[听、说训练]。

  同学们,当我们仰望夜空,夜空中的银河、璀璨的星星和皓洁的月亮多美啊!在那里有着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谁能说一说?(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吴刚伐桂等)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着迷。你知道吗,在那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闪闪发光,它指示着前方,这就是北斗星,也叫大熊星座。同学们,你可知道这七颗晶亮的星星是怎样来的吗?

  (简述大熊座和小熊座来历:卡力斯托、狩猎女神、宙斯、阿卡斯、赫拉、狗熊、打猎、相认、升天。)

  可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利用想象的翅膀,带给我们另一个美丽而又感人的故事,他重新阐述了大熊座的来历。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吧。

  二、自读课文[读—探究训练]。

  1.要求放声朗读,读准生字词。

  (干涸、一瞬间、唾沫、清澈、咽)

  2.课文一共分几段?请一俩位同学朗读来表现一下自己才华,怎么样?

  (简评朗读情况)

  3.请你再认真默读课文,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把它写出来。

  (分组讨论派代表提出来)

  4.预设学生问题:

  a.为什么水罐里装满水?

  b.为什么水没有洒?

  c.为什么水罐变成银?

  d.为什么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e为什么水罐里会跳出七颗钻石?会变成水流?(主要问题——表扬)

  f.为什么水罐会发生神奇的变化?(主旨——引入探讨)

  三、探讨课文[知识—方法训练]。

  1.真奇怪啊!为什么水罐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小姑娘一觉醒来,为什么水罐里会装满清澈新鲜的水?到底是什么力量使水罐发生了这么神奇的变化?

  为母亲找水,对母亲的爱。真是孝顺啊!

  2.小姑娘得到水后,心情怎么样?你是怎样理解“喜出望外”这个词?

  因为有了水,母亲有救了。

  3.小姑娘,你干吗那么匆匆忙忙,以至绊倒啊?[角色转换]

  急着为母亲送水啊!

  4.绊倒了水却没有撒出来,水罐端端正正,使水罐又一次显示它的神奇力量的原因是什么?

  小姑娘找到水后真想喝个够,但她——后来居上没有喝。她的孝心感动了老天爷。

  5.明明是木头的水罐又怎么会变成银的呢?真是太神奇了,谁能解开这个迷?        自己舍不得喝却给了小狗。小姑娘不但爱母亲,也用诚挚的爱心对待小动物——爱心如银。

  6.文中有两句对小狗的描写,是否相同?在童话里小狗也能说话,你能模拟一下它当时的语言吗?

  [启发想象和联想]:哀求——感谢

  7.讲述:小姑娘把水送到母亲跟前,病得快要死的母亲却把水让给小姑娘,母亲对女儿的爱心使水罐由银的又变成金的——爱心如金啊!

  8、后来水给了谁?

  过路人。“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假如你是作者,你会怎样写下去呢?请聪明的你发挥奇思妙想,给课文续写一个结尾,并讲给大家听。[可在课后完成:迁移训练]

  小姑娘把水送给了一个毫不相干的过路人,爱心如钻石般珍贵!使水罐跳出七颗钻石和一股巨大的水流。可以说爱心——生命之泉,就象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齐读最后一段,交流体会这个句子表达美好的愿望。)

  9.小结点题。(播放《爱的奉献》)

  四、探究练习[写—技能训练]。

  1.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发挥联想说说梦中的情景。

  [好梦:找到水----欢乐         噩梦:找不到水-----悲惨]        只要合理均可,有奇思妙想的更应大力表扬。

  2.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在课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拓展训练]

  内容设计:

  神    一、变出了水来——为母亲找水     爱

  奇    二、绊倒水未洒——不喝给母亲     心

  的    三、由木变成银——不喝给小狗     的

  水    四、由银变成金——母亲让女儿     力

  罐    五、钻石  水流——不喝给路人     量

七颗钻石 教案 篇3

  《七颗钻石》

  江苏省响水县老舍中心校 刘春雷

  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个动人的故事。(投影)

  师:在这个故事里,爱心体现在哪里?爱心创造了什么奇迹?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一篇关于爱心的童话故事

  师:我们小学都学过哪些童话?

  师:你们喜欢童话吗?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世界

  (板书课题《七颗钻石》)

  师:了解列夫.托尔斯泰吗?

  师(打出大屏幕)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生于贵族家庭,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

  师:我们看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投影)

  师:请同学们把课文大声地朗读一遍,要求能复述故事。

  师:读完后同学们看到这篇课文没有生字,看看大屏幕上的这些字你会读吗?

  师:(打出大屏幕)

  干涸    水罐      捡      瞬间     舔    唾沫     绊倒

  师:哪位同学能够把这篇童话讲给同学们和听听?

  生复述故事

  师:他说得好吗?

  师:他说得很好!

  师:同学们现在带着问题听课文,然后在小组内讨论!

  师(打出大屏幕:flash)

  读一读  想一想

  1、童话中水罐和罐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2、这些神奇的变化是在人物什么行动后发生的?

  生听课文--------------生讨论

  师:你们讨论有结果了吗?

  生1: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

  师:什么是变化过程?由……到……才是变化过程呢!

  生1:水罐内  由无水变成有水

  罐内涌出水并且出现了钻石

  水罐   第一次由木做的变成银的

  第二次由银的变成金的

  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生1:小姑娘为她的母亲找水的时候睡着了,醒来时从无水变成了有水,接下来绊倒了,水罐从空中摔下,水一点也没有洒,水罐端正地放在地上,小姑娘倒水给小狗喝,水罐变成了银的,……水罐由银的变成了金的,小姑娘把水给过路人喝,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涌出了清泉。

  师:小姑娘想喝水吗?

  师: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1:“想喝个够”

  生2:“咽了一口唾沫”

  师:小姑娘把水让给小狗、母亲、路人喝,小姑娘充满了爱心!

  师:小姑娘希望爱心普照人间,文中哪里能够体现?

  生:越升越高……

  师:一起读一遍

  师:大熊星座就是这样形成的?

  生:不是

  师:这是童话,什么是童话呢?

  师:介绍童话,童话是……

  大屏幕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师:这篇童话也是借助夸张和想象的。

  师:那现实生活中大熊座是什么样子的呢?(投影大熊座)

  师:“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的话,她会梦到什么呢?

  生1:仙女送水

  恶梦  没有水

  生2:梦到小溪,把水带回家,母亲的病也好了,然后自己舀水喝!

  生3:恶梦,一路上有渴死的动物、人,回头一看是漫天的黄沙!

  生4:梦到上帝,上帝造井救活了人们,救活了母亲!

  师: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她的目的是找水。

  师:她充满了爱心,其实在我们的周围也有些充满爱心的故事。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

  生3:家长把好吃的留给我们

  师: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师: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身边的人都在关爱着我们,我们充满了感动。我们学过的有一些诗句也是表达爱心的。

  生1:《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亲情

  生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生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我们的世界充满了亲情,充满了爱心,让我们拥抱这个世界,让我们感受爱心,享受爱心,营造爱心

  师:让我们在韦唯的《爱的奉献》中结束这一堂课。

  注:此教案有配套课件使用

七颗钻石 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想像和联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学习文中体现的爱心。   2、运用想像进行说和写。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想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说你看过的童话,从中你得到的认识。

  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

  2、指名说说文中难懂的词语的意思。

  3、指名朗读课文。

  (三)探究课文内容

  1、边读文章边填表。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尽量用简洁的语言。

  水罐的神奇变化人物什么行动后水罐变化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什么

  2、全班讨论、交流。

  水罐的神奇变化人物什么行动后水罐变化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什么?

  3、重点句解读。

  ①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很久很久以前”这是人们讲故事时常用的开头。“所有”和两个“都”说明了旱情之严重,告诉人们:水,已经成了生存之水,生命之水。

  ②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这一句是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这一结尾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4、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四)拓展延伸

  1、在作者笔下,水罐变得如此神奇,这是随着作者在丰富的想像而发生一次又一次变化的。(板书:想像)文中小姑娘找水时曾累得睡着了,你认为这个充满爱心的小姑娘会梦到什么呢?请你联系上下文,充分发挥想像力。

  (难点引导:可想到美梦,也可想到噩梦。)

  2、我们经常看到街头行乞的人,面对他们的“可怜相”,也许你曾有过同情他的举动。可是,有人说,那些人很多是为获取钱财而装出来的骗子,你帮了他,就是傻瓜,就是受骗上当。请大家讨论:我们能不能因为有这种丑恶的现象或自己受过骗,就收起了自己的爱心,永远拒绝对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七颗钻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旱灾,谁能来说一说当时的情形?

  指名学生说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读出旱灾的严重。

  师:那么,在这种情形下,我们都能体会到什么很重要?(水,)

  二、读中领悟水罐的神奇变化。

  过渡:是的,如果没有水,每个人都将无法生存下去,在一天夜里,有一个小姑娘,为了生病的妈妈出门去找水,她拿的那只水罐发生了许多神奇的变化。打开书本80页,自己读读课文的2、3、4自然段。然后把直接描写水罐神奇变化的句子划出来。

  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水罐神奇变化的句子。

  师:现在,让我们看大屏幕,自己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读读。你感觉到了什么?(水罐很神奇)

  师:是呀,真的很神奇,我们来读读第一句。

  1、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jìng)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齐读。

  师:你发现了吗,句子中有一个字最能说明水罐的神奇变化,哪个字。

  “竟”是什么意思?(表示出乎意料之外,没想到。)

  师:那你能试着再来读读看,读出水罐的神奇吗?

  指名读。 

  师:多不可思议呀,现在你能用上这个“竟”来说一说水罐的其他神奇变化吗?自己先准备一下。

  指名说。      

  三、透过神奇,感悟“爱心”

  师:水罐是如此的神奇,那么到底是什么事让它这么神奇呢,从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再一次默读2-4自然段,,你还感受到了什么?从哪里感受到的?

  1、感受到小姑娘很爱妈妈。                 板书:爱妈妈

  (1)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你从句子的哪里体会到她的爱呢?

  谁能来读读看。 评价:你体会到她的爱了吗?

  师:那她出门会到哪儿去找水呢,看到的又是什么情形?你能来说说看吗?(出示句式)“小姑娘走啊,走啊,来到_______,但是_______________。

  指名想象说。

  师:小姑娘翻山越岭,历尽千辛万苦为妈妈去找水,她的这份爱,这份孝心终于感动了上天,所以(出示,齐读“当她醒来的时候……)

  师:小姑娘对妈妈的爱,还能从哪里体会到呢?

  (3)“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喝还不够呢,久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你能体会到当时小姑娘的心情吗?是什么?

  高兴:体现在哪个词语上?(喜出望外)

  想喝水:体现在(真想喝个够)还可以怎么说?(喝个饱,一口气喝完)

  是呀,但是她怎么样?——(给妈妈喝了)

  你能再来读读看吗? 评价:你觉得她哪里读得特别好?

  一起读

  2、感受到母亲爱小姑娘

  过渡:小姑娘是那么的爱着自己的母亲,那么母亲呢?(爱女儿)板书:女儿

  从哪里感受到的?

  “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为什么你能从这句话中感受到母亲对小姑娘的爱呢?

  小结:是啊,女儿是那么的爱着母亲,母亲也是那么的爱着女儿,这份深深的、浓浓的母女深情感动了天地,(出示齐读,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过渡:同学们,你还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从哪里感受到的?

  3、感受到小姑娘很善良,很爱小动物。

  (1)“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小狗一开始是怎样的?(哀哀地尖叫)它怎么了?(很渴,快死了)

  现在呢?

  你能再来读读看吗?

  如果这只小狗会说话,它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

  想象说话

  是呀,真善良,对小动物都那么有爱心。    板书:动物

  她的善良,爱心,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

  (2)“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师:咦,小姑娘自己不渴了吗?(渴)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了。(再也忍不住,凑上去,咽了一口唾沫)

  是呀,既然这么渴了,为什么不喝呢?(给过路人喝了)

  如果是你,在水就意味着生命的时候,你会怎么做?(谈谈)

  谁能再来读读这句话。  评价:我仿佛看见了小姑娘是那么的想喝水。

  师:小姑娘的爱真无私呀,能够做到爱他人真不容易啊。  板书 他人

  我们一起来看插图,你看就在这时,水罐怎么样了——齐读(从水罐里跳出……)

  四、总结,升华

  同学们,小姑娘和母亲之间这深深的、浓浓的爱,以及她对小动物、过路人这无私广博的爱融合在一起,汇成了一股浓浓的爱心,(板书:画心),是爱心创造了这个奇迹,地球上终于有了新鲜的水流。

  让我们带着这份爱心,带着这份感动,再去读读这个故事。

  小结:“七颗钻石“这是一个神话故事,整篇文章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告诉了我们爱可以创造奇迹,今天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好吗?

  附资料袋:《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这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比较深,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课的重点。

  课后反思:本课在开始和最后揭示课题均可,让学生了解钻石和大熊座的内容在本文的作用所在,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一边体验不同时间和内容的读,一边自己画出最感动的语句,并思考为什么比喻成钻石、大熊座而不是其他物什?联系上下文感受小姑娘对母亲以及他人的爱;抓住文句和拓展活动,以此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的人间真情。

七颗钻石 教案 篇5

  《七颗钻石》教学过程 

  导语 设计。

  同学们,在晴朗的夜晚,我们仰望星空,在那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象七颗钻石,闪闪发光,它指示着北方。这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出示音象资料]。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几颗星星是怎么来的吗?让我们打开课本,读一读托尔斯泰的童话《七颗钻石》,让它来回答你吧!

  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全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的影响。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2)<<少年>>(1854)<<青年>>(1857)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年――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体特色的鸿篇巨制,

  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最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的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非常关心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他亲自撰写了《启蒙读本》[1871——1872]旨在教育俄国“整整两代孩子”,这部书共包括373篇作品,其中有很多经过改编的民间故事。语言简洁.生动.明确,富有艺术性。课文《七颗钻石》就是其中一篇。

  简介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幻想现象.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以赋与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研讨课文

  让学生欣赏音像资料,带学生走入童话世界。

  思考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内容

  (大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和母亲几次让水)

  2.小姑娘的爱心又几次表现?她的水罐又神奇在那里?(第一次:“夜里”,为她母亲去找水,“累得到在地上睡着了”第二次:自己也非常渴,真想自己喝个够,但想到妈妈就不喝了,赶紧跑到家去;第三次:自己舍不得喝水,却到了一点点水给小狗;第四次:再也忍不住了,正想喝水的时候,却又将水让给了素不相实的过路人。(小姑娘水罐的神奇请参阅“探究.练习”一的参考答案)

  作者在故事中想歌颂什么?(人与人之间的爱心)

  五小结本课内容

  六课堂训练

  发挥现象:如果没有爱,世界将会怎么样?

  文中的小姑娘在极度焦渴时,还能将水让给一个素不相话的过路人。假如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七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体会小姑娘的可贵精神。

  完成“探究.练习”一.二三。

  八迁移训练

  注意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模仿课文,写一篇童话。

  板书设计 

  爱心

  干旱——-----------——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七颗钻石 教案 篇6

  一.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及概括能力;

  2. 激发学生的想象及联想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重点:(1)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2)学会运用丰富的想象写作.

  2﹑难点:利用丰富的想象写作.

  3﹑课型:自读﹑讨论﹑合作﹑探究.

  4﹑方法:指导学生:听---议---想---写(含续写故事).

  5﹑素材准备(教具):收录机﹑朗读磁带﹑生字卡片﹑自制挂图.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 童话故事导入

  1﹑故事(略)

  2﹑老师讲的这个故事还不够生动,下面请听俄国老人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七颗钻石》里为我们讲述的动人的童话故事吧!(板题)

  (二) 分工朗读课文,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的内容.

  1﹑分工:男生读首段;女生读尾段;课代表读第三自然段;老师读第二自然段.比一比,谁读得好!

  2﹑朗读﹑评议.

  3﹑听录音朗读.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

  5﹑整体感知: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的内容呢?

  明确: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和母亲几次让水,最后水罐神奇地变成七颗星.

  (三) 探究

  1﹑自渎课文思考: (采用:批批﹑画画﹑点点的方法做上记号),教师出示小黑板上的思考题.

  2﹑分组讨论思考题:(过程略)

  3﹑交流讨论结果:

  (1) 小姑娘累倒在草地上,为什么她醒来时,水罐里竟装满了水?

  明确:小姑娘舍己救人,她对母亲的孝心和爱心感动了上帝,从而体现出爱的神奇力量.

  (2) 小姑娘的爱心在文中共有几处体现?童话中仅仅是小姑娘一人有爱心吗?

  明确:a﹑为母亲找水   b﹑用水救狗    c﹑给路人水喝.

  生命垂危的母亲在最后关头却不肯喝水,把水让给小姑娘喝,这里体现了母亲对儿女的爱心.

  (3) 爱心行为处处可见,在我班里曾发生过哪些动人的故事?请讲给大家听听!

  明确: 老师与学生    同学与同学

  (4) 你认为文中的小姑粮是怎样的人?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吗?(边交流. 边朗读)

  (5) 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美好愿望?

  明确:爱得力量是神奇的,作者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6) 爱得力量是巨大而神奇的,这种神奇性是怎样表现出来的?(或: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明确:通过水罐的几次变化表现出来的[板书],那么,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见板书设计)

  (四) 实践活动

  1﹑交流并积累

  (1) 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收集了哪些有关爱心行为方面的格言﹑警句?讲一讲,让大家一起分享.

  2﹑仿写句子

  例:爱心如妈妈亲切的抚摸;

  爱心如朋友

  爱心如同桌

  (五) 总结:

  列夫·托尔斯泰由天空中的七颗(北斗)星,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姑娘的母亲出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普照大地钻石般夺目的星座,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六) 拓展延伸:

  1﹑请你为课文续写故事结尾.

  2﹑课后习题三(任选一题完成)

  (七) 合唱(或放磁带)《让世界充满爱》

  (八) 板书设计(略)

七颗钻石 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理解"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会关爱他人,成为能献出爱心的人。

  二、了解童话作品夸张、想象的特点。

  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爱好。

  教学重点

  一、爱心的神奇力量。

  二、丰富的想象。

  教学构想

  "奇思妙想"旨在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不应该由教师去讲解,而应由学生在学习了课文后自己去品味、感悟。在品味、感悟的基础上在发挥能力。《七颗钻石》是一篇童话,没有文字障碍,一定在学生自己阅读、朗读的基础上,讨论童话的主题。

  课时: 一节

  教学流程

  讨论----朗读----想象----感悟

  朗读设计

  一、学生朗读

  目的:初步感知、感受课文内容。

  可以提的问题:课文写了什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回答。(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二、教师范读

  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

  可以提的问题:感悟、认识小姑娘的爱心,学生可以考虑,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

  三、学生朗读

  目的:深入理解课文。(学生喜欢的句子、文段。)

  可以提的问题:认识小姑娘爱心的宝贵,争取做一个具有爱心的人。

  朗读层次

  1、浅显了解 2、深入知道 3、品味含义

  目的: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小姑娘高尚的心灵和纯洁可爱的形象。

  教学环节

  导入  :每个同学都热爱自己的父亲、母亲,热爱自己的家人。比如关心爸爸妈妈下班累不累,爸爸妈妈下班后给他们倒一杯水,给他们拿拖鞋等等。

  讨论: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入对课文内容的学习。

  讨论的内容1、爸爸妈妈是怎样爱我们的,举例;2、作为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

  同学们的童年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童话故事则是陪伴我们的一位良师益友,为我们编织美丽的生活花环,给我们无穷想象的空间。大家都熟悉安徒生和格林,熟悉他们的《睡美人》、《白雪公主》、《灰姑娘》、《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姑娘》等。展示学生绘画作品(作品都是学生心目中最美最喜欢的童话人物),按作品顺序依次说出喜欢的理由。

  什么是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通俗易懂、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世界,一个与你们有着同样年龄的小姑娘她有着对妈妈的爱心、对所有人的爱心。(对作者的了解,请同学们看课文下的注解。《七颗钻石》这是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主要作品有《塞瓦斯托波尔故事》《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板书: 童话 七颗钻石

  朗读

  学生朗读课文

  目的:感知课文内容。学生分散朗读,四人一组,每人一节,一生读,其余三人听,再推选代表在全班朗读。

  问题:课文写了什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朗读前要求学生注意:1、在课本上注音。2、思考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读准加"· "字的音: 干涸(hé) 水罐(guàn) 绊(bàn)倒 舔(tiǎn)净

  一瞬(shùn)间 咽(yàn)了一口唾( tuò )沫(mo)

  讨论,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教师补充:这是写一个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和母亲两次让水的感人故事,所以,我们在朗读时,要有感情有表情的朗读。

  教师范读

  目的:理解文章大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

  问题:为了认识小姑娘的爱心,学生考虑,自己认为这篇童话哪些地方写得好。

  讨论,出示三题,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

  课文导读

  1、水罐是神奇的,神奇在哪里?

  2、发生了哪些变化?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般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3、最让你感动的情节是什么?

  提示:小姑娘为母亲找水、给小狗喝、给过路人喝。三个情节比较得出"爱心"的主题。

  板书:空木水罐----有水----端正地放着----银水罐----金水罐----七颗钻石----巨大的水流

  想象

  1、细读小姑娘为母亲找水的情节,圈出感人的词来。让我们来猜测一下,小姑娘找不到水,心情是怎样的?累的倒在地上,会做什么样的梦,好梦?恶梦?或联系自己口渴,要喝水,但到处找不到水……最后渴醒了……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

  3、小姑娘对母亲的爱心深深的感动了我们,也一定感动了……否则,等他醒来时水罐里怎么会有水呢?这小狗和过路人都是真的?还是上帝的化身……同学们想一想,是上帝的话他又是怎么想的呢?写出上帝的心理活动。

  板书: 夸张、想象

  讨论:正因为上帝对小姑娘的考验不再犹豫了,所以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般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七颗钻石飞到天上,变成北斗七星。这是全文最让人振奋的情节。(大熊星座即北斗星,在北天排列成斗(或勺)形的七颗亮星。用直线把勺形边上两颗星连接起来向勺口方向延长约5倍的距离,可找到北极星。故此两星又名"指极星"。北斗星是指示方向和认识星座的重要标志。)

  感悟

  品味朗读,《七颗钻石》透过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寄托了一个道德期盼:要尽量为别人着想。引导学生阅读这篇作品时,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小姑娘纯洁可爱的形象;透过“喜出望外”“真想……但……就赶紧”“咽了一口唾沫”等词语,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同时,可以从题目上去加深对课文思想的理解。为什么不用“一罐水”而要用“七颗钻石”作标题?“钻石”和“星星”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在短文中,它们正是纯洁心灵的幻化物。全班齐读第四节,启发学生来参与片段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大熊星座真的是这样来的吗?作者为何要这样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美好愿望?

  提示:爱心像北斗齐七星那样普照人间,愿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板书: 爱心永恒 普照人间

  列夫.托尔斯泰利用想象的翅膀,带给我们一个美丽而感人的爱心故事,我们不得不惊叹作家奇妙的想象本领,其实,我们大家的想象也是很丰富的,接下来,让我们也来腾飞我们的想象。

  当堂作文训练

  1、故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假如你是作者,你会怎样写下去呢?试给故事续写一结尾。

  2、课文开头是一片荒芜的旱灾景象,试想,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人们、大地……将会怎样?反映久旱逢甘露的幸喜之景。

  3、试想,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会成怎样的世界?

  讨论,承第三个题目转入总结。

  是啊,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有了爱心,我们才感到温暖,我们不但要沐浴爱心的温馨,更要懂得对别人付出爱,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愿你们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相信拥有爱心会让你充满神奇的力量。

  板书设计  童话 七颗钻石

  (想象) 空木水罐----有水----端正地放着----银水罐----金水罐----七颗钻石----巨大的水流

  主题 爱心永恒 普照人间

  在组织学生谈体会时,可以先小组再全班。不管是就文说文还是联系生活说文,都要加以肯定。

  内容简评 七颗钻石

  【这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为什么不用“一罐水”而要用“七颗钻石”作标题?“钻石”和“星星”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在短文中,它们正是纯洁心灵的幻化物。而用“一罐水”做题目,平淡、不新颖。故事写的是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和母亲几次让水的故事。篇幅很短,情节也不复杂。

  】

  很久很久以前,【这是人们讲故事时常用的开头

  】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这篇童话第一段环境描写突出了什么?

  “所有”和三个“都”说明旱情之严重,告诉人们:水,已经成了生存之水,生命之水。 】

  【从第二段的叙事中,我们知道了,小姑娘的水罐在不同的情况下五次展示了它的神奇,文章以水罐的变化为线索,这些变化都是以"爱心"为前提,紧紧围绕"爱心"这个中心。这也体现了童话“夸张”的特点。

  】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爱心1

  】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在草地上睡着了。”也许她做了一个梦,请你发挥想象,用100多字把小姑娘的梦描述出来。想象合理即可,有奇思妙想更好。

  】【 “夜里”,“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表现了小姑娘对母亲的爱心。 】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神奇1

  】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小姑娘的爱心感动了上帝,所以当她醒来的时候,“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其实,到底感动了谁呢?故事里没说。是上帝,是老天?是耶稣?是圣母马里亚……都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去想象,都不影响故事要表达的意思。

  】小姑娘喜出望外,【美好心灵 】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美好心灵 】【爱心2

  】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自己也非常渴,“真想喝个够”,但想到妈妈就不渴了,赶紧跑回家去。这是第二次写小姑娘对母亲的爱心。

  】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由于爱,当她绊倒时,罐子里的水一点儿都没有洒掉。

  】【神奇2 】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爱心3

  】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小姑娘自己舍不得喝水,却倒了一点儿给小狗,这是些小姑娘对小狗的爱心。

  】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神奇3 】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由于爱,木头做的水罐变成了银的。 】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爱心4

  】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母亲病得 “就要死了”却不肯喝水,把水让给小姑娘喝,这是写母亲对女儿的爱心。

  】就在这一瞬间,【4神奇 】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由于爱,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一口唾沫,【美好心灵 】【爱心5

  】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喝水的时候,却又把这生命之水让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这表现了小姑娘及其崇高的爱心。

  】【这“过路人”到底真的是一个过路人,还是上帝的化身?可以让同学们自由想象。 】这时,突然【神奇5

  】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般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由于这爱,“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般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小姑娘和她的母亲得救了,人们都得救了。

  】

  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拿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变成了大熊星座,即北斗星。体会上面这个句子表达了怎样的美好愿望?这一结尾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大熊星座即北斗星,凭借它,人们夜里不会迷失方向;作者说它是小姑娘的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变成的,请说说你的理解。

  】

  中心意思:这篇童话讲述了一个小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多次让水而感动了上帝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的美好愿望。

  写作特点:最主要的特点是丰富的想象。在作者笔下,水罐变得非常神奇,随着作者的想象而发生一次又一次的变化。但这些变化都非常符合读者的愿望,所以使人感到,这一切都是可能、而且是应该发生的。

  归纳: 小姑娘的水罐在不同的情况下五次展示了它的神奇

  (找水)1、小姑娘对母亲的爱心 神奇1: 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绊倒)2、小姑娘对母亲的爱心 神奇2: 罐子端端正正地放着,水还满满的

  (狗喝水)3、小姑娘对小狗的爱心 神奇3: 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母亲让女儿喝)4、母亲对女儿的爱心 神奇4: 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爱之所至)

  (素不相识的人)5、把水罐递给过路人喝 神奇5:

  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涌出巨大的水流,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大熊星座。

  (小姑娘崇高的爱心) 水罐写得这样神奇到底是为什么 ?是为了说明爱心的巨大力量

  阅读课文,按要求作答。

  1、 为什么不用"一罐水"而要用"七颗钻石"作标题?

  "钻石"和"星星"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在短文中,它们正是纯洁心灵的幻化物。

  2、 括号中选择最恰当的词,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____________(干涸、干燥、干旱)了,

  草木丛林也都____________(打蔫、干枯、枯竭)了。许多人及动物都______________(焦虑、焦躁、焦渴)而死。

  3、 这篇童话第一段环境描写突出了什么?

  说明旱情之严重,告诉人们:水,已经成了生存之水,生命之水。

  4、小姑娘的水罐在不同的情况下五次展示了它的神奇:(小姑娘的水罐是神奇的,神奇在哪里?学生在课文中找出。)

  第一次:小姑娘找不到水累倒了,醒来时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第二次: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

  第三次: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第四次: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第五次:水罐里变出了七颗大钻石和一股巨大的水流,那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变成了大熊星座。

  5、作者把水罐写得这样神奇到底是为什么? 提示:是为了说明爱心的巨大力量。

  6、体会下面这个句子表达了怎样的美好愿望。

  "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答:表达了作者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的美好愿望。

  7、"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在草地上睡着了。"也许她做了一个梦,请你发挥想象,用100多字把小姑娘的梦描述出来。(想象合理即可,有奇思妙想更好。)

  8、大熊星座即北斗星,凭借它,人们夜里不会迷失方向;作者说它是小姑娘的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变成的,请说说你的理解。

七颗钻石 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新词并积累新词,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2. 通过品读,感悟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和“爱”的神奇力量。

  3. 借助旁批,让学生一步步地感受这篇童话故事的神奇魅力。

  教学准备

  教师:幻灯片两张或多媒体课件一个,生字词语卡片,《让世界充满爱》的歌曲碟片,其他有关北斗星及作者的相关资料。

  学生:搜集北斗七星的图片。

  教材简析

  七颗钻石变成了北斗七星!你相信吗?读读这篇课文,它将带你进入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课文以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想象,讲述了一位小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把生命般珍贵的水奉献给别人的故事。课文是按照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来写的,文笔流畅,字里行间洋溢着真、善、美的人格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一颗善良、美好的心在跃动,一股爱的洪流在奔涌。

  本文是作者观察天空中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闪闪的星星而展开想象写成的故事。故事离奇生动,夸张而富有感染力。空空的水罐,随着人物爱心行动的变化而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小姑娘为母亲找水——水罐有水了;小姑娘想到母亲,舍不得喝水,摔倒后——水罐端端正正,里面的水满满的(木头做的);小姑娘给小狗喂水——银水罐;母亲留水给小姑娘——金水罐;小姑娘让水给过路人——跳出七颗钻石,涌出一股巨大水流。这些变化,有层次又合情合理,其中蕴涵了深刻的哲理——爱具有神奇的力量,给人启迪,引人深思。小姑娘舍己为人的品格不正像钻石那样光彩照人,熠熠生辉吗?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品读课文,了解水罐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一步步感悟人生哲理。感悟哲理,不求一律。可从“给母亲找水”、“给小狗喂水”、“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小姑娘让水给过路人”等感悟小姑娘和母亲的美好心灵,也可从水罐的变化过程,感悟爱具有神奇的力量……

  这篇课文以大胆的想象、巧妙的构思,层层推进,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可读性强,是培养学生想象、联想能力的好文章,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人格培养的好教材。

  建议教学本课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 第2段:写小姑娘找水的根本原因。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旱灾是什么?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解答。旱灾:由于长期干旱缺水造成农作物枯死或大量减产的灾害。第二句话中“干涸”指(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干枯”指草木由于缺乏水分失去生机,“焦渴”指非常干渴。三个词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由于旱情,河流、植物、动物都缺水,需要水;但又分别指向不同的方面:“干涸”多用于河道、水井等(没有生命的),“干枯”多用于植物,“焦渴”多用于动物和人类。此句告诉人们:水已经成了生存之水、生命之水。“所有的”和两个“都”表明旱情非常严重。

  *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喜出望外”的意思。“喜出望外”:指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 借助旁批,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故事的新奇。

  * 第3、第4段:这两个段主要写水罐的变化过程,思路清晰,学生很容易理解,可让学生小组合作理解或自读自悟。此外,在这两个段中,教师可抓住小姑娘“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小姑娘“正想凑上水罐去喝水,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等切入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尽情驰骋自己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 旁批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感受小罐变化的神奇。

  * 通过旁批的递进引领(……真奇怪……真稀奇……真奇特……真神奇)让学生逐步深入地体会到,这神奇的变化来自于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 第5段:七颗钻石变成了——北斗七星。此结尾,耐人寻味,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愿望——愿爱心像北斗星一样,普照人间。此处升华了主题,教师可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教师要参与讨论。

  * 识字写字教学:注意“沫”在“唾沫”一词中读轻声。对笔画较多的生字,如“罐”、“舔”、“凑”、“唾”等,要指导书写,提醒学生注意“舔”不要少写了点;“凑”不要多写了点。

  教学设计参考

  一、谈话导入,进入新课

  同学们,当到了繁星满天的夜晚,遥望北方的星空,你看到的最亮最亮的是哪几颗星?(生:北斗七星,出示幻灯片1)对,关于这明亮的北斗七星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今天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传说——《七颗钻石》(板书)。

  简单介绍作者及其作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生字读正确。

  2. 多种形式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教师利用生字词语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3. 朗读课文,直到读得正确流利。思考:文章写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 小组合作研讨课文(要求:四人小组分工负责完成幻灯片上的内容)。

  出示幻灯片2。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故事内容。

  (2)边读课文边填表。人物的行动 水罐的神奇变化 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了什么

  (3)课文的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读了课文后你有哪些感想呢?

  (让同学们分小组尽情讨论后,组织全班讨论,教师及时给予点拨,注意学生中出现不同答案可以争论,不追求答案的同一性,只要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或体验,并言之有理,教师都可以肯定。)

  2.师生共同探讨:

  (1)学生齐读第2段,问:

  哪几个词反映出旱情特别严重?能再详细描绘一下当时的旱情吗?

  (“所有”和两个“都”说明旱情严重,水已成为生存之水、生命之水。)

  (2)小姑娘“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这时她做了一个梦,会是怎样的一个梦?请描述一下梦中的情景。

  (要求:语言生动一些,此梦可以是美梦,也可以是噩梦。)

  (3) 素不相识的人出现是偶然的吗?他可能是谁?

  (此题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学生答案不唯一,只要想象合理有新意即可。)

  四、教师小结,强化感悟

  孩子们,只要你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在你们身边有许许多多需要帮助的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同学们,让我们都像小姑娘一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吧!

  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旋律声中,结束讲授。

  板书设计参考:七颗钻石

  水罐 北斗七星

  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的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到炉火纯青。

  19世纪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北斗七星又名大熊座。在北纬40°以上的地区,也就是在我们北京和希腊以北的地方,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大熊座。 在我国古代,把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看做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北斗七星。

  ☆名人名言

  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罗曼·罗兰

  心灵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爱的地方。

  ——佚 名

  没有一种服装比爱更合身;没有一种装饰比爱更迷人。有人说无美就无爱,实际正相反:无爱才无美。

  ——佚 名

  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爱,因为我有爱。

  ——白朗宁

  ☆推荐书目: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选》。

七颗钻石 教案 篇9

  教材学情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和"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感受爱,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从中受到关爱他人的教育.

  重点难点:

  1,学会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从中受到关爱他人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小朋友们好,很高兴见到你们.老师给你们猜个谜语吧.(课件点击)这颗心里藏了一个字,猜猜是什么 (多个生猜)有不同的答案吗 (生猜)我们一起看看,(课件点击)是(爱).

  师:我们的生活当中到处都充满爱,能说说发生在你身边的关于"爱"的故事吗 (生)点拨:爸爸妈妈给了我们很多无私的爱,能再说说其他方面的爱吗 比如你对别人的爱,和小动物间的爱也可以.(生)

  师:听了你们这些感动的事,老师想到了一句话:(课件点击)一起读.生读再深情一点,再读.生读

  二,揭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爱"的童话故事(板书:爱),题目是《七颗钻石》(师用手指题目)一起读课题.(生)不要拖音,稍微干脆点,再读一次.(生)

  三,初步感知课文

  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0页,自由朗读这个童话,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并标上小节号.(生读2—3分钟)

  2,师(课件点击):这些词语会读吗 请你读第一行.(指生分行读词语,随机点评指导:这个词语读错了,自己能纠正吗 或:把这个字读准了,再读一次;或:谁来帮助他)我们一起读.

  3,师: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中还认识吗 请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个童话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你开始读.你接下去读.

  评价:大家已经能把课文读通了.

  四,学习第1自然段

  师:这个童话主要讲了一个小姑娘为母亲找水的故事.这是因为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非常缺水.到底是怎样的缺水呢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找一找.(课件第1自然段)

  反馈:

  师:谁来说.

  (生回答:大旱灾,干涸……,(师课件上显示),并指导学生把句子读完整)(如生没说完,师:谁还有补充)

  1,师:大家看"旱"这个字,上面是个(日),就是(太阳),下面是个"干",被太阳晒干了,这样的灾情就是旱灾.

  2, 师:在这场旱灾中,河流和水井(干涸)了.干涸是什么意思 (生)师:形容河流,水井,湖泊这些没水了就叫干涸.这边的河流干涸了,那边的河流也干涸了,这边的水井干涸了,那边的水井也干涸了,怪不得书上说是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师课件上显示:所有的,都)师:一起读读这句话.(如不好:请抓住关键词再来读一读;如再不好:老师和你一起读)

  3,师:草木丛林呢 (生:也都干枯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师课件上显示).请你读读.你也读读.(生读)干枯的草木丛林都变成什么样了 生带着这种感受一起读这句话.

  4,师:人和动物也都受不了了.你来读(生读)是呀,因为没有水喝,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师课件上显示).一起读.读到这,你们仿佛听到人们在说什么,动物们又好像在说什么 (生)

  5,师:同学们看(课件出示干裂图片,师引读)这真是一个大旱灾呀.我们一起读第一自然段.(音乐不停)(生读)此时的水就是生命,就是希望.

  五,感受爱

  1,师: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一个小姑娘离开家去找水,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用心去感受小姑娘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生默读)小姑娘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生:孝顺,有爱心,善良)(师指导说完整话)

  2,师:请大家朗读2,3自然段,找找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小姑娘充满爱心,用"——"划出来.(生读,师巡视:找到句子后,再请你自己读一读)

  反馈:

  3,师:谁来说

  生回答.师引导:这是小姑娘对谁的爱 (生)请你连起来完整地再说一遍,(师示范:……这是对的爱)师:还从哪里感受到小姑娘非常有爱心 (生自由回答)师:谁能像刚才这位同学一样把话说完整.(师引导:……这是对的爱)

  (生说完,师课件点击)师:刚才同学们找的句子都体现了小姑娘充满爱心,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4,师:我们先来体会小姑娘对她母亲的那一份深深的爱.(课件出示:对母亲的爱)你从哪里体会到了小姑娘对母亲的爱.(如有学生找了很多句,师:请你选择一句来说)

  a,(生说词语:夜里,为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师随机表示出来)

  师: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师:请你连起来再说说.(生:我从……体会到了……,"夜里"说明了……,"为母亲"说明了……)师:她为了救妈妈,不能再等了.多孝顺的孩子呀.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句话.请你也来读一读.

  师:小姑娘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出发了.读.(生读)虽然小姑娘有些怕黑,但她一想到妈妈,就毅然坚定地出发了.再读.

  b,师:除了这句,另外两句谁也体会到了.请你选择一句来说说.

  师,你又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生说词语:哪儿,累得,师随机表示出来)师:说说你的理解.

  师:哪儿也找不着水,能说说小姑娘去过哪里呢 在找水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或者危险呢 (课件出示句子训练)谁来说 生填空(师示范:途中"人都晕倒了好几次;差点被老虎吃了;差点摔下山崖.")

  师:小姑娘太不容易了.大家一起读这句话.你一个人再来读一读.女同学一起读一读.

  c,师:我们也能从(师手指课件)这句话中来体会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一起读.

  师: "喜出望外"说明什么 (师课件突出"喜出望外")(很高兴)给"喜出望外"换个词(欣喜若狂,特别高兴,喜笑颜开),(你的词汇真丰富)她为什么会"喜出望外" (生)请你读这个词.再读,注意表情.(如还不好,师示范读.)

  师:这句话里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女孩对母亲的爱.(师课件突出"赶紧")(说说你的理解)请你读一读.

  师:请你们完整地读一读这句话,你读,你读,一起读(师生读)

  5,师:小姑娘的爱非常广博,除了对母亲的爱,还有对(小狗)还有对(路人)的爱(课件点击).

  师:小姑娘对小狗的爱体现在哪里 (分水给小狗)师:你怎么理解的 (生)小姑娘自己都一点儿也(舍不得喝的水)居然(分给了小狗),可见小姑娘有同情心,很善良.小狗喝了水后呢 变得欢喜起来是呀,那可是救命的水呀!请你读这句话,把小狗的"欢喜"读出来.

  师:小姑娘对路人的爱又体现在哪里 说说你的感受(生)带着这个感受请你读这句话.我们一起来感受,读.

  师:小姑娘不仅对母亲有着深深的爱,更对他人有着一份浓浓的大爱.这份爱是那么难能可贵,更让我们对小姑娘肃然起敬,

  6, 师:不仅小姑娘有爱心,她的母亲也深深爱着自己的女儿.请大家找一找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你来读.(生读)师:这些水不仅仅是水,更是一种生命的希望.母爱真伟大.我们一起读

  7,师:小姑娘和她的母亲都是善良的人,她们的心中充满着"爱"(板书:爱).这么有爱心的小姑娘除了帮助小狗,过路人,还会帮助谁呢 (课件点击)请大家拿出作业纸,写下来.(生写,师巡视)

  请同学来念一念(生上台,师:我们要学会听,会听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

  六,总结

  师: 愿我们都像这位小姑娘一样,心中充满爱.因为拥有一颗爱心,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在这个童话故事中,因为爱,创造了很多的奇迹!爱创造了什么奇迹呢我们下节课再学.这节课大家学得这么认真,老师就送你们一首小诗(课件)这首诗中充满着浓浓的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师:老师希望大家在享受爱的同时,更要懂得对别人付出爱!(板书:爱)(课件点击)我们要永远记住: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七颗钻石 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想像和联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学习文中体现的爱心。

  2、运用想像进行说和写。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想像。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说你看过的童话,从中你得到的认识。

  (注:认识可以从童话中人物、童话的故事情节、童话中的世界、童话的语言、童话的表现手法等方面来说)

  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

  1、指名给生字注音、指名拼读。

  hé    bàn     tiǎn     tuò·mo

  干 涸    绊 倒    舔 净    唾 沫

  2、指名说说文中难懂的词语的意思。

  3、指名朗读课文。

  (三)探究课文内容

  1、边读文章边填表。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尽量用简洁的语言。

  水罐的神奇变化人物什么行动后水罐变化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什么

  2、全班讨论、交流。

  水罐的神奇变化人物什么行动后水罐变化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什么

  无水爱心

  有水小姑娘给母亲找水

  端端正正的,满满的小姑娘想到母亲,舍不得喝水

  银水罐小姑娘给小狗喂水

  金水罐母亲留水给小姑娘

  跳出七颗钻石,涌出一股巨大水流小姑娘让水给过路人

  七颗钻石升上天变成大熊星座

  3、重点句解读。

  ①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很久很久以前”这是人们讲故事时常用的开头。“所有”和两个“都”说明了旱情之严重,告诉人们:水,已经成了生存之水,生命之水。

  ②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这一句是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这一结尾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4、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四)拓展延伸

  1、在作者笔下,水罐变得如此神奇,这是随着作者在丰富的想像而发生一次又一次变化的。(板书:想像)文中小姑娘找水时曾累得睡着了,你认为这个充满爱心的小姑娘会梦到什么呢?请你联系上下文,充分发挥想像力。

  (难点引导:可想到美梦,也可想到噩梦。)

  2、我们经常看到街头行乞的人,面对他们的“可怜相”,也许你曾有过同情他的举动。可是,有人说,那些人很多是为获取钱财而装出来的骗子,你帮了他,就是傻瓜,就是受骗上当。请大家讨论:我们能不能因为有这种丑恶的现象或自己受过骗,就收起了自己的爱心,永远拒绝对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呢?

  (五)课堂总结

  围绕“爱心”和“想像”做结。

  (六)布置作业

  1、把小姑娘梦中的情景写成一段文字(150字左右)。

  2、课外阅读一篇童话作品,要求做好读书笔记

七颗钻石 教案 篇11

  教学要求:

  1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掌握课文主题.

  2 ,让学生能体会到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爱他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设想:

  1 教学重点:研读课文的重点词句,解读小姑娘一次次让水的行为.

  2 教学难点:感悟小姑娘行为背后所含寓的崇高的,无私的爱.

  3 教学突破: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充分讨论,引导他们发挥想象,突破教学重难点.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等词语.

  2 了解课文内容.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语激趣:《可贵的沉默》讲了一群孩子从不懂得回报父母的爱到懂得回报父母的爱.《她是我的朋友》写出阮恒为了救朋友就算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再所不辞.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爱心的童话故事—列夫 . 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爱心能创造奇迹,爱心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2,介绍列夫 . 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代表作有《安娜 . 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

  二,学习字词.

  出示自学要求:

  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hé cōng bàn tuò shùn

  干涸 匆 绊倒 唾沫 瞬间

  了解词语意思.

  干涸:指大地,河床等因缺水而干裂.

  一瞬间:指时间很短的一会儿.

  唾沫:口水.

  涌出:形容水及其他液体大量,快速地流出.

  学生按提示自学.

  反馈.

  指导书写难写字:渴,灌,竟,舔,凑,唾,沫.

  "竟"中间是日,与"竞"要区别.

  "唾"最后一横最短.

  "沫"上长下短.

  三, 整体感知 ,梳理线索.

  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缺水 — 找水 — 分享水)

  是什么让水罐产生变化的呢

  四,小结:这是一个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和母亲几次让水,故事情节是怎样的呢 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作业.

  抄写生字词.

  为"节约用水"做一件小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让学生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研读课文的重点词句,解读人物一次次让水的行为.

  教学难点:

  感悟小姑娘,母亲行为背后所含寓的崇高的,无私的爱.

  教学过程

  发挥想象,创设情景.

  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一场大旱灾,所有河流都干了,草木也干枯了,有许多动物都焦渴而死.(播放"大地干裂",动物渴死的影像.)透过第一段的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想象,渲染煎熬)在这时侯人们最需要什么 要是这时候你有了一罐水,你会怎样做 (恨不得马上喝掉它)

  初读感知,体会行为

  面对这罐水,课文里的人们是怎么做的呢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划出人物几次"让水"的片段来.(学生自学探究)

  学生交流找到的句子:

  1,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2,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小狗把它添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3,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已喝吧."她又把水罐递给了小姑娘.

  4,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精读探究,感悟真情

  面对能够活命的甘泉,大家却这样让来让去,难道她们不想喝水吗 (想)

  从哪儿能看出来 她们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 (学生品味重点的词语,谈自己对人物的解读,突破教学难点)

  老师在学生各抒己见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生成的资源加以重组,推动,并适时进行感情朗读的指导,以读促情,以读促悟.

  质疑课题:为什么是"钻石" (用代表纯洁,永恒的钻石来赞美他们崇高的无私的爱.)

  提升总结,爱的涵义

  1,把人物一次次的爱的奉献与水罐的神奇变化结合起来,正是她们无私的爱令到水罐出现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

  情节:

  内涵:

  为妈妈找水

  子女对父母的孝心

  给小狗水喝

  人类对动物的爱心

  妈妈让水给女儿喝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

  给陌生人水喝

  自己对他人的关爱

  2,以歌声《爱的奉献》中结束课文.

七颗钻石 教案 篇12

  二十三七颗钻石

  列夫•托尔斯泰              

  教学设想:

  教学目的

  一、解童话的特点及教育意义;

  二、爱心的神奇力量;

  三、   丰富的想像。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的“变”及变的原因;体会童话的教育意义。

  难点:领会利用丰富的想像构思文章的结尾;学习运用丰富的想像写作。

  教学方法

  读――议――想――接

  教学用具

  投影仪,自制投影片。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同学们曾经读过童话吗?既然大家读过这么多的童话,那童话作为一种文体,有什么特点呢?(学生畅谈,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基础训练P 65第二题并补充有关资料。投影显示)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样式,篇幅可长可短,要求用接近儿童的口吻、心理去描写故事,可采用拟人、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它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静夜,当我们仰望星空,在那北方有七颗很亮的星,它们排成斗形,像七颗钻石,指示着北方。关于这七颗星在遥远的俄罗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现在就请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给我们讲一讲。(板书课题――七颗钻石)

  (投影显示本课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的“变”及变的原因;体会童话的教育意义。

  难点:利用丰富的想像构思文章的结尾;用丰富的想像写作。

  1.对于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我们了解多少呢?(学生出示课外查找的材料,教师结合课本注解一予以总结,学生完成基础训练P 65第二题)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把握字音,读出感情。

  干涸       焦渴        舔         唾沫           清澈(投影显示,提示学生注意以上字词)

  学生齐读课文

  3.本文非常简短,大家读过之后,能否用自己的话将其复述一遍呢?(学生讨论后,选派代表复述,并由学生做简评)

  4.现在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小姑娘的爱心行动有哪几次?她的水罐又神奇在哪里?为什么要把水罐写得这样神奇呢?(学生稍做讨论,教师适当引导。投影显示)

  爱心表现:1.小姑娘对母亲的爱;         神奇的“变”1.变成水;

  2.小姑娘对小狗的爱;                    2.变得端端正正;

  3.母亲对女儿的爱;                      3.变成银的;

  4.小姑娘对过路人的爱。                  4.变成金的;

  5.变出七颗大钻石。

  变的原因:爱心的巨大作用(让水)

  5.作者在故事中想歌颂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呢?(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歌颂小姑娘纯洁的爱心。(学生自由回答,体现爱心即可)

  6.课文的结尾作者意在表达怎样的美好愿望?(学生自由讨论)

  作者表达了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的美好愿望。

  7.(1)闭上眼睛试想如果没有爱心行动世界会变得怎样?

  (2)引导学生完成探究练习三,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小结:本节课我们听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又知道了一个美丽的童话。在童话中我们看到了小姑娘爱心的巨大作用,同时也被那神奇的想象吸引到梦幻的世界。希望我们人人都有一颗爱心,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布置作业 :

  1.       熟读课文;

  2.       完成基础训练P65第五题。

  附板书设计 

  二十三七颗钻石

  列夫•托尔斯泰              

  爱心表现:1.小姑娘对母亲的爱;        神奇的“变”1.变成水;

  2.小姑娘对小狗的爱;                   2.变得端端正正;

  3.母亲对女儿的爱;                     3.变成银的;

  4.小姑娘对过路人的爱。                 4.变成金的 ;

  5.变出七颗大钻石。

  变的原因:爱心的巨大作用(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