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精选12篇)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1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了解用数字和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写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与地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受到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运用不同的方法说明事物。
【教学准备】投影、贴图。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太阳》这篇课文,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课。老师先来给大家讲一个神话故事。
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的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的受不了了,就找了一个名叫后羿的人射掉了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二、授新
师:老师讲的故事可能吗?
生:不可能。
师:为什么不可能呢?请你们打开书,读一读1~3自然段,找出答案。
生:因为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所以后羿射不到太阳。
板书“远”
生:因为太阳太大了,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小小的一支箭根本射不下太阳。
板书“大”
生:因为太阳表面温度有三千度,箭还没有碰到它就熔化了,所以后羿不可能把太阳射下来。
板书“热”
师:太阳的三大特点决定了后羿不可能射下太阳,那么作者是怎样把这三个特点写具体的呢?请大家看投影。
投影:
太阳离我们有( )……如果日夜不停地步行,差不多要走( );就是坐飞机也要飞( )。
生:(填空)
师:作者在写这一部分的时候运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
生:数字
投影:
太阳离我们很远,……如果日夜不停地步行,要走很远;就是坐飞机也要飞很长时间。
师:再来看下面这句,你觉得哪句更好,为什么?
生:第二句不好,意思表达的不清楚、不具体、不明确。
师:说的真好,下面请你们分小组讨论后面的两道题。
投影: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 )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里把太阳和什么作比较?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 ),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 )。(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为什么用钢铁作比较?)
生:2个人汇报。
师:太阳的这些特点到底和我们生活的地球以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有什么关系呢?请你们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从4~7自然段中找出太阳和什么有关系。
生:植物、动物、天气、煤炭、细菌、人类生活。
师:老师把你们说的都画了出来,那么它们和太阳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请你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按老师投影上的方法来学习。
投影五个方法。
生:汇报。
师:刚才同学们分别汇报了太阳和植物、动物、天气、煤炭、细菌、人类生活的关系,说的真好,这样看来,太阳对我们来说实在太重要了,那你们说,如果没有太阳,世界将会是什么样?
生: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光明和温暖,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没有人。
师:大家说的这么多,谁能用一句话概括总结一下?
生: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板书出示中心句。
师:现在你从4~8自然段中任选一段你喜欢的大声地读给自己听。开始。
师:刚才我看咱们同学读的都特别好,老师再给大家一次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的机会,那现在你就把你最喜欢的那一段读给在场的老师听,想给哪个老师读你就走到他面前读给他听。
师:看你们读的那么好老师也想读一段,这样吧,咱们师生合作读第8段,我读前两句,最后一句咱们齐读。
三、总结、发散
师:学习了《太阳》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有关太阳的知识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老师现在要考考大家,看看谁的课外知识最丰富,谁能说说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都利用太阳进行了哪些发明?
生:太阳能汽车……
师:你们将来还想利用太阳发明什么?
生:……
师:真不错,希望有一天老师和更多的人也能用上你们发明的东西。
板书设计:
远
大 热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可爱美丽的世界!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2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了解用数字和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与地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受到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难点 :
体会作者运用不同的方法说明事物。
教学准备:
投影、贴图
一、导言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太阳》这篇课文,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课。老师先来给大家讲一个神话故事。
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的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的受不了了,就找了一个名叫后羿的人射掉了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二、授新
师:老师讲的故事可能吗?
生:不可能。
师:为什么不可能呢?请你们打开书,读一读1~3自然段,找出答案。
生:因为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所以后羿射不到太阳。
板书“远”
生:因为太阳太大了,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小小的一支箭根本射不下太阳。
板书“大”
生:因为太阳表面温度有三千度,箭还没有碰到它就熔化了,所以后羿不可能把太阳射下来。
板书“热”
师:太阳的三大特点决定了后羿不可能射下太阳,那么作者是怎样把这三个特点写具体的呢?请大家看投影。
投影:(1)太阳离我们有( )……如果日夜不停地步行,差不多要走( );就是坐飞机也要飞( )。
生:(填空)
师:作者在写这一部分的时候运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
生:数字
投影:(1)太阳离我们很远,……如果日夜不停地步行,要走很远;就是坐飞机也要飞很长时间。
师:再来看下面这句,你觉得哪句更好,为什么?
生:第二句不好,意思表达的不清楚、不具体、不明确。
师:说的真好,下面请你们分小组讨论后面的两道题。
投影:(2)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里把太阳和什么作比较?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3)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 ),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 )。(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为什么用钢铁作比较?)
生:2个人汇报
师:太阳的这些特点到底和我们生活的地球以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有什么关系呢?请你们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从4~7自然段中找出太阳和什么有关系。
生:植物、动物、天气、煤炭、细菌、人类生活。
师:老师把你们说的都画了出来,那么它们和太阳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请你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按老师投影上的方法来学习。
投影五个方法
生:汇报
师:刚才同学们分别汇报了太阳和植物、动物、天气、煤炭、细菌、人类生活的关系,说的真好,这样看来,太阳对我们来说实在太重要了,那你们说,如果没有太阳,世界将会是什么样?
生: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光明和温暖,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没有人。
师:大家说的这么多,谁能用一句话概括总结一下?
生: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板书出示中心句
师:现在你从4~8自然段中任选一段你喜欢的大声地读给自己听。开始。
师:刚才我看咱们同学读的都特别好,老师再给大家一次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的机会,那现在你就把你最喜欢的那一段读给在场的老师听,想给哪个老师读你就走到他面前读给他听。
师:看你们读的那么好老师也想读一段,这样吧,咱们师生合作读第8段,我读前两句,最后一句咱们齐读。
三、总结、发散
师:学习了《太阳》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有关太阳的知识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老师现在要考考大家,看看谁的课外知识最丰富,谁能说说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都利用太阳进行了哪些发明?
生:太阳能汽车……
师:你们将来还想利用太阳发明什么?
生:……
师:真不错,希望有一天老师和更多的人也能用上你们发明的东西。
板书设计 :
远
大 热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可爱美丽的世界!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3
第二课时 第一部分
师:上一堂课我们找出了第一中队长“一般特点”,找出了第二中队长“关系密切”,也找出了大队长“太阳”。那我要问一问了,谁想当大队长?(学生争着举手)你过来,(一学生上前来)想当大队长不能随随便便就当上了。你看美国竞选,克林顿当选了,他要宣誓:我怎么当这个总统。你也得宣誓。举起手来,(面向大家)我现在为什么让你们宣誓,就是看看你们的行为举止是不是大大方方。你这样扭扭捏捏的,不行,要落落大方。行了,站好了,面对同学。怎么宣誓呢?——“我是大队长,我叫什么什么……”开始。
生:(举手,笑了)
师:得严肃一点。
生:(大声)我是大队长,我叫张凤林。(众大笑)
师:对不对呀?
生:对。
师:对?大队长应该叫什么?
生:(议论后齐说)太阳。(张生似乎要重说)
师:你连自己叫什么都不知道。这不行,失去了竞选资格。(叫另一学生)
师:好了,一本正经,严肃。当大队长是要严肃的。开始宣誓。
生:我……我是大队长,我叫太阳。
师:宣誓对了,但这个大队长说话不太利索。先让他当一回好不好?好,过来。(指黑板)把你的名字写在这儿。(该生写“太阳”)谁想当第一中队长?(学生争着举手,师叫另一学生上前)你说话是不是比他(指“大队长”)利索?
生:是。
师:好,来宣誓。
生:我是第一中队长,我叫向铁。(学生在下面大声提醒此生,争着举手)
师:怎么都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不行,你又落选了!(另一学生跑上来)
生:(严肃地)我是第二大队长,我叫“关系密切”。
师:去,去去……哪来的第二大队长?(把他用手送回座位,学生大笑。又叫另一生上前)
生:我是第一中队长,我的名字叫“一般特点”。
师:(对大家)注意啊,咱们考考他。(指黑板上的“太阳”)大队长坐在这儿了,你觉得你应该坐在哪里?
生:应该坐在大队长的下面。
师:那是副大队长的位置。
生:(指“太阳”的后面)坐在这儿。
师:坐在这儿,位置倒是对,但是一共几个中队长?
生:两个。
师:一共两个中队长,如果你坐在这儿,那让第二中队长坐在哪儿?(对另一学生)你来告诉他坐在哪儿?
生:(上前指在“太阳”的后面说)第一个在这儿,第二个在这儿。(指“太阳”后面的上、下两处)
师:他说第一个在上面一点,第二个在下面一点对吗?
生:对。
师:这是画表格的基本知识。(对学生)因为后面还有很多少先队员,所以第一和第二要离得远点儿,这儿写第一,叫什么?
生:一般特点。(在黑板上写“一般特点”)
师:对,第二个谁来?那位女同学,看来女同学比男同学稳当。每个同学都要记住:我们学习,第一要积极,第二还要稳妥。光积极,浮躁了就不行了,明白了没有?我们学习,既要积极,又要扎实,扎实就不能浮躁,(对女生)好的,你来宣誓。
生:我是第二中队长,我叫“关系密切”。
师:这多好!(面向黑板)你往哪儿坐?
生:我往这儿坐。
师:对了,写在这儿。(学生在黑板上写“关系密切”)大家注意了,现在大队长有了,两个中队长也各就各位了……(学生站起来争着举手)浮躁!你们知道我要说什么?就先举手?我要说什么呀?
(大家无语,教师又问一个学生)
生:老师要选小队长。
师:不对,坐好,注意听我说,一定要把话听明白,经过思考,再积极地发言,明白没有?
生:明白了。
师:大队长在这儿,两个中队长在这儿,但他们各坐各的,还没有产生联系。谁能想出个办法,给它们之间建立领导关系。
(一学生上前在“太阳”后面画了两条斜线分别连接到“一般特点”与“关系密切”)
师:这样连接可以不可以?
生:可以。
师: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学生无语)我往这里(“太阳”后面)画一个括线行吗?
生:行。
师:除去这个括线还有什么办法?
(一学生走到黑板前在“太阳”下写“≡”,在“一般特点”下写“1:〓”,在“关系密切”下写“2::〓”)
师:很有意思,你们看明白没有?
生:明白了。
师:他是三道杠(指“太阳”)代表着大队长的标志。(指“一般特点”)这儿是两道杠加个“1”,代表第一中队长的标志。(指“关系密切”)这儿是两道杠加个“2”,代表第二中队长的标志。非常聪明,非常形象。下面再看,(在“一般特点”后加一括线)谁知道这儿该写什么了?
生:该写第一中队长的三个小队长。
师:叫什么?
生:叫“热、大、远”。
师:顺序不对,叫什么?
生:叫“远、大、热”。(学生去板书)
师:我们趁他去写字,来读一读课文。大家拿起书来,课文一开始就是一个传说,刚才你们说得很有意思,你能读得很有意思吗?
生:能。
师:就像一位老太太在给小朋友讲故事那样读,谁能读?没有被我叫过的同学举手?(叫一学生上前来)会讲故事吗?能不能读得很吸引大家?好,开始。
生:(读)“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
师:哎,如果老太太这样讲故事,你们愿不愿意听?
生:不愿意。
师:我给读一遍,注意听。(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又学着有感情地读,但读得疲软无力,速度太慢)
师:你们听着要不要睡着了?(众笑)你先回去,好好学怎么读,一会我还叫你,看看你下一次读得比这一次有没有进步。大家一起拿起书来,别人打拍子是唱歌,咱们打拍子是读课文,好不好?看着我的手,开始。(教师“打拍子”做手势,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大家齐读得不错,谁来自己读?(一学生很有感情地读)
师:这才有意思吧?刚才那位同学再读一次,他读得如果有进步,大家给他鼓掌好吗?
生:好。
师:你敢不敢要掌声?
生:敢要。
师:那得看你的行动,你光说要,人家不给你,你也没办法是吧?好,开始。
(这个学生很有感情地读,读得确有进步。学生一齐给他鼓掌,并站起来争着举手)
师:我知道你们一定读得很好,那就不用读了。
师:看看那边“远”有几个少先队员?(指黑板)
生:三个。
师:谁能把这三个都写上,不许写错。谁没单独发过言,单独读过课文,单独上过黑板的举手。好,你来把三个都写上,大家看书,后面的不是故事了,大家能读得有意思吗?
生:能。
师:这就应该读出语感来,怎么读,还看我来“打拍子”,开始。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后半段,读得很有语感)
师:多好,谁想读?(一学生朗读)
师:谁敢跟他比?(另一学生朗读)
师:大家当评委,用五个手指给他亮分。好,主要是四分和五分。那个同学瞎给,你凭什么只给人家一分?(众笑)不公正。再找一位(指另一学生)谁敢跟他比?他读完后,咱们全班马上站起来跟他比着读。(学生朗读课文)
师:大家跟他比,开始。(学生齐读)
师:给自己亮分——都是五分啊!
生:对,对!
师:好,有四分的。这比较实事求是。我要问一问,刚才你们读的时候,强调了哪些内容?你有感觉吗?
生:我认为强调了“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还有“三千五百年”什么的。
师:概括一句话,强调了什么?
生:主要强调了数字。
师:用数字来说明问题,最具体,一听就明白,所以写说明文举例、列举数字,是非常重要的写作方法。刚才读的时候,除去强调了数字以外,还强调了哪些内容?
生:强调了“日夜不停地走”。
师:是啊,日夜不停地走啊,走啊,还得走三千五百年,多远啊!强调了数字和一些关键语句,那么表现的是什么?
生:远。
师:我们在朗读中,通过声调和语气的变化,强调了这些具体的数字和词语,就表现了远。这就是朗读的真谛,这就叫读出了语感。(指黑板)下面大家想一想,“大”这个小队长有几个少先队员?(生答只有一个)就一个少先队员还能画括线吗?
生:不能。
师:那该怎么表示?
生:画一条横线。
师:对了,画一条横线。(在“大”字后画一条短横线)谁来写出这个少先队员?(一学生上黑板写)大家打开课本第二段,像刚才那样有语感地读出来,想想读时要强调什么?这回我不打拍子,你们自己能不能读好?
生:能!(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非常好,你们读得这么好,我都要感动得流出眼泪了,现在男同学读一次,开始。(男生齐读)
师:女同学超过他们。开始。(女生齐读)
师:好,温柔中,内蕴着力量,很好。(指刚才学生写下的“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个“抵”字在这儿当什么讲?
生:说它和太阳一样大……
师:那个“抵”字怎么讲?
生:比的意思。
师:才能比得上太阳,也可以,换一个更接近的。
生:顶。
第二课时第二部分
师:对了,你过来,(此生上前)你学过《赵州桥》没有?
生:学过。
师:赵州桥的栏板非常漂亮,上面雕刻着许多花纹。其中有一个栏板刻着两条龙,它们各自伸出前爪来,“互相抵着”,什么意思?(与学生互伸右手,掌心相抵)
生:顶着。
师:对了,这个“抵”字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顶”的意思,敌人来了,我们抵抗。就是跟他顶着打。明白了吧?看看下面“热”有几个少先队员?(在板书“热”后面加一个括线)
生:三个。
师:谁来写?(学生争着举手,教师请一位学生上前写)好啦,我们还来读课文,我找一位没读过的同学。哎,你没读过,你敢不敢读?
生:敢。
师:敢,那就开始。(学生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教师纠正“虽”字的读音)
师:读得挺好,就是读错段了。(众大笑)应该读第三段。(学生重读第三自然段)
师:(打断)哎,她强调出该强调的内容没有?
生:没有。
师:所以就不能表现太阳的热。(学生争着举手)干嘛不让人家锻炼呀?你再读一次。(生重读)
师:很好,大家一起读一读,前两句要压低点,才能显出第三句的高潮来。没有低就没有高。这叫辩证法,将来你们就知道了。开始。(学生齐读)
师:很好,我还想听一个平常读得最好的同学来读,你给推荐一个读得最好的。(大家争着举手)如果是你,你就说“是我”。(学生说“是我”)
师:那你就来读。(该学生读课文)
师:(打断)我教给你这样读,你拿这个“大火球”来吓唬吓唬大家。(众笑)看他们害怕不害怕。你要想吓唬他们,就要注意你的语气了,大家注意听。(学生读)
师:(很有语气地范读)“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这样来读。(生再读)
师:对,你提议一下,谁来和你比呢?
生:刘云吧。
师:刘云,你读。(刘生读)
师:非常好,好啦,大家看黑板,(指板书中的“六千度”)太阳的表面温度有六千度,谁能在这儿用另外一个方法表示出摄氏六千度?
(一学生上前在黑板老师刚画好的括号里写出“6000℃”)
师:对不对?
生:对。
师:(指板书“℃”)这个小圆圈表示什么?(生答:表示度)这个英文字母“C”表示什么?(生答摄氏度)对,这里又说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在板书“估计”下画一个括号)这个“估计”,谁能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
(一学生上前在黑板前犹豫,其他学生在下面小声提醒他,后在括号内写下“≈”)
师:他画了一个约等号来代表“估计”,可以不可以?
生:可以。
师:那么“估计”是什么意思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明白了我就不讲了。(指板书“关系密切”)大家再看“关系密切”这个第二中队长,先看看一共有几个小队长?(学生思考,议论。教师指四位学生上来板书第二中队各小队长)让他们写着,我们还来读课文。现在你们自己练习一遍,读第四段。(学生各自朗读第四段)
师:好,现在咱们进行朗读擂台赛。(学生争着举手)听我说,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那句读给大家,读完了,你想一个人,点他的名字,叫他跟你比。
(指一学生读,该生读得鼻音很重,声音显得有些瓮声瓮气)
师:他读得好像是神话故事里藏在老槐树背后的老爷爷在说话一样。(众笑)再放轻一点,速度再快一点。不然这样没法跟人家比。(生又读)
师:好啦,点谁的名?
生:徐强。(徐生读)
师:谁是胜者?
生:徐强。
师:好啦,对大家鞠躬,坐回去吧。谁还想当擂主?(学生争着举手)没读过的来读,先想好跟谁比。
(指一学生读,该生读完后又点一人读)
师:可以,你要注意保护嗓子。(该生嗓音有些哑)大家看这儿,(指刚才学生写的板书)对不对?
生:对。(至此,第二次学生板书的全样为):
师:现在大家看看你们第一次写的黑板,还有哪一条没有往上写?一齐读出来。
生:“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师:这一条,该往哪里写?
生:往“关系密切”那里面写。
师:算“关系密切”这一中队里的一条?大家同意吗?
生:不同意。
师:不同意,请发表你的见解。
生:它应该是副大队长。
师:副大队长?写在“太阳”下面?这个副大队长是个外国人,它的名字那么长!(众笑)
生:应该写在那儿……空白的地方。(指黑板)
师:写在这儿?(指着黑板上的一块空白)为什么要写在这儿?是不是因为这儿是空白?
生:不是……(说不明白,停住了口)
生:我把它写在“一般特点”和“关系密切”中间。
师:写在这儿是不是?(指两词的中间)写在这儿,它算什么职位?还有别的意见没有?你不能把它放到正确位置,说明你对这句话在课文里的作用和地位还不了解。
生:我认为应该放在整个内容的最后面,右边。
师:是不是这样的?(在所有板书后加一个大括线)
生:我就是这样想的。
师:整个括起来,写在这里,(指刚画的最大的括线之后)还有没有这样想的?
生:有。
师:(指最大的括线后)这是第一种(在括线后面加写①)还有第二种,在第二中队“关系密切”后面画括线。(老师画线)同意第一种的举手,(大部分学生举手)同意第二种的举手。啊!一个人。注意啊,真理有时候就在少数人手里。咱们就这两种意见辩论辩论好吗?
生:行。
师:同意第二种的那一个同学起来,说出你的道理。谁能驳倒他的就发言。想说话就站起来说,不用举手。
生:因为它最后说“没有太阳,就没有可爱的世界。”如果说是第一种的话,就成了太阳的特点了,一般特点。其实它说的还是太阳和地球的关系,所以放“关系密切“后面。
生:我觉得应该写到最后,因为这句话是起一个总结的作用。
生:我赞同第一个意见,因为它如果写在“关系密切”那儿的话,就跟“太阳”没什么关系了。所以要这样合起来讲一个意思。
生:我认为课文里讲的这个是一个最后的总结。这里边把太阳的作用也写出来了,应该包括太阳的特点。这样就可以起一个总结的作用。
生:我同意第一种,因为它在课文的最后起了一个总结的作用。主要还是写太阳的功能。
生:我同意第二种,因为它在最后一个自然段,如果它起了一个总结的作用,那它就会另起一个自然段,而不是在这个自然段里写。
师:现在同意第二种意见的同学增加了力量。
生:我同意第一种,它虽然在第八段的最后一句话,可是它还是起到总结的作用。因为要是没有总结,就不知道没有太阳的危害性。
生:我觉得应该是第二种,因为这一句话不一定非要总结全文,它实际上总结了密切关系。
生:我同意第一种意见,这句话整个儿地概括了前面所有的内容,所以应把它单独写在最后。(还有许多学生要说)
师:好,我知道大家还有很多话要说,但时间已经很长了,那么经过这一段辩论,持第一种意见的同学已经被第二种意见的同学说服了没有?(学生答没有)
师:那么坚持第二种意见的同学,是不是被第一种意见的同学说服了?(学生答没有)
师:谁也不服谁,怎么办?要不要我来讲。
生:要。
师:谁要我讲谁就是懒汉!(众笑)我告诉你们一个方法好不好?
生:好。
师:你家里如果生活中有了富余的钱,往哪儿放?
生:银行。
师:存在银行里面,是吧?现在我们学习中有了疑问,你不要钻牛角,钻牛角钻进去了往往就出不来了,而且耽误时间。怎么办呢?你也先把它存起来。(板书“存疑”)这叫“存疑”,把疑问存在这儿,先往下学。也许学到什么时候,回过头来,这个疑问就解决了,好不好?
生:好。
师:咱们先做个练习:课文后面的练习题里面要求我们用“如果……就”造句。要是我现在就让你们造句,肯定没意思。“如果天气下雨,我就带雨伞。”“如果我病了,就请假。”这样练习还有没有意思?
生:没有意思。
师:咱们换个样子。(把“如果”写在黑板上部的空白处,把“就”写在黑板下部的空白处)怎么说句子呢?“如果……”后面的话,必须说“一般特点”里的内容。比如:“如果太阳离我们很远”——“一般特点”里的所有内容都可以说。“就……”的后面要说“关系密切”里面的内容。比如:“就不能杀菌……”。就像这样来说,谁能说?
生:如果太阳表面有六千多度,就能杀菌防治疾病。
师:“如果”和“就”后面的内容是从上、下两部分板书中选出的,这一点对。但句子有问题:太阳实际上就有六千度,不能再假设它——假想它有六千度。
生:如果太阳表面温度不高的话,就没有杀菌、防治疾病的作用。
师:这个假设就对了。因为太阳的温度就是很高,我们假设它不高。是假想的情况。
生:如果太阳表面温度没有这么热,就没法形成气象变化。
师:好,看来这样说难不住你们。我再加点难度行不行?
生:行。
师:在“如果”后面加个“不是”,再加个“而是”,这回说吧。
生:如果太阳表面温度不是六千度,而是两千度,就不会有杀菌作用了。
师:完全可以。
生:如果太阳离我们不是一亿五千万公里,而是很近,那就不会形成生态环境。
师:对,太热了也就不会形成生态环境了。
生:如果太阳不是离我们很远,而是很近,就形成了生态环境。(众笑)
师:嗯?
生:就能杀菌、防治疾病。
师:对,你说得很对,不但能杀菌,而且连人也杀了。(众大笑)你再好好想想。
生:如果太阳不是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的话,而是五公里的话……
师:(打断)你怎么那么多的“的话”?不要“的话”“的话”,直接说。不要慌,大家不要笑,给他个好环境,让他慢慢说。
生:如果太阳离我们不是一亿五千万公里,而是很近的话,(众笑)就不用坐航天飞机了。
师:刚才我说过,一要积极,二要稳妥。光有热情不行,我们要求“就”的后面说什么内容,忘了吗?
生:如果太阳表面温度不是六千度,而是一千度,就不会有植物和动物。
师:看来还是难不住你们,再增加点难度好不好?
生:好。
师:“就”后面再加一个“也”,加一个“更”,再加一个“当然”。
生:啊,这么长?
师:互相商量商量,可以小组讨论。(学生之间互相议论纷纷)
师:好,注意,你来试试,慢慢说,不要着急。
生:如果太阳离我们不是一亿五千万公里,而是很近,就不能杀菌,防治疾病,也不能形成生态环境,更不能形成气候变化,当然也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师:对不对?
生:对。(同学热烈鼓掌)
师:完全正确。谁能比他更利索一点?要求很高,要比他说得好。
生:如果太阳表面温度不是六千度,而是四千度,就不能形成生态环境,也不能杀菌治病,更不能形成气候变化,当然不会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众哗)
师:怎么还来个“不会”呢?把“不会没有太阳”去掉就都对了。不说了,我知道你们都会了。现在这个“如果……就”不只会造句了,还应该起到另一个作用。(把板书“存疑”两字圈起来)这个问题也应该解决了吧?现在意见统一没有?应该是第一种意见还是第二种?
生:第一。(也有个别说第二)
师:还是不统一。我再教给你们一个方法,看这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表面上只说太阳和世界的关系,实际上你们看看它的措辞,“如果没有太阳”,没有什么样的太阳?必须是没有这么远、这么大、这么热的太阳,才不会有这个世界。如果那儿也有一个太阳,但它既不远,也不热,也不大,就能有美丽可爱的世界吗?
生:不行。
师:所以你们说这句话应该是全文的总结呢,还是第二中队的总结?
生:全文的总结。
师:全文的总结。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全课,大家看黑板:这好像什么呀?——大队长带着中队长和小队长以及全体少先队员开了一次大队会,最后是谁出来给大队会做了一个总结?
生:老师。
师:对了,辅导员老师出来了,作了一个总结。辅导员老师说什么了?
生: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师:对了,辅导员老师最后说的就是这句话。刚才有同学提问说“我还不知道这一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现在知道没有?
生:知道了。
师:那么你再看看黑板,实际上你一看黑板,课文的分段也就知道了。我相信你们绝对都知道了,不用再说了,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我还想问,为什么太阳那么大,我们在地球上看它只有盘子那么大呢?
师:(问大家)这个问题他该不该问?
生:不该问。
师:他问了,也好,大家说,他自己能不能解决?(生答能)怎么解决?
生:读一下课文就知道了。
师:(对提问的学生)你读一下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生:(读)“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师:我现在用你刚才的问题来问你,请你回答,“太阳既然那么大,为什么在地球上看它只有盘子那么大?”
生: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师:对呀,读一下课文就懂,这样的问题,你自己说,该不该提?
生:(不好意思地摇头)不该。
师:还有什么问题吗?(无人举手)你们没有问题,我可要问你们了。
生:问吧。
师:(拿出一双小绣花鞋,八九厘米长)
这是一双小绣花鞋,昨天你们学校展示课外活动小组的制作成果,而且进行义卖活动,我买了这双漂亮的绣花鞋。今天拿到了课堂上,是想问你们:课文上说,太阳与地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那么这双美丽可爱的绣花鞋与太阳有什么关系?
生:这双绣花鞋的材料里面有棉花做成的布,棉花是植物,没有太阳就没有植物,也就没有这双绣花鞋了。
师:说得有道理,但我不用棉花,而全用丝织品,比如绸缎来做。
生:绸缎是蚕丝做的,蚕是动物,也离不开太阳,没有太阳,这双鞋也不会产生。
生:不管用什么材料,都得人来做,没有太阳,人都活不了,谁去做鞋?(众笑)
师:啊,你一句话就从根本上否决了!很彻底。但能不能再从别的方面分析分析呢?我主要想看看你们会不会分析。
生:做鞋得用针,针是钢铁的,没有太阳就没有钢铁,也就不会有鞋。
师:“没有太阳就没有钢铁”,这句话需要研究,地球里的铁矿可不像煤炭一样,铁是一种基本元素,原来就有的。
生:那炼钢炼铁也需要煤炭,煤炭就和太阳有关了,不能炼钢就不会有绣花针了。(鼓掌)
生:还有,做鞋要用浆糊,浆糊是面做的,面是小麦做的,小麦是植物,植物是靠太阳生长的,所以没有太阳就不能做绣花鞋。(众笑)
师:好好,逻辑性非常强,一步跟一步,一环套一环,真有点天衣无缝了。
生:还有一点最简单的,做鞋需要用眼看着,没有太阳,一片黑暗,怎么做鞋?(众笑)
师:我晚上在电灯底下做。(众笑)
生:还是那个理由,没有太阳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不能做,当然发电机和电灯所用的一切东西都不能做。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很会分析问题。其实,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也没有你们,我们都没有了,还讨论什么绣花鞋?(众笑)今天我们的课上得非常好,非常愉快。但也有遗憾。大家在课前查阅记录了许多资料,但因为时间关系不能请大家展示自己查来的资料了。每个同学都有这么多,如果都说的话,几节课也说不完,但可以肯定,同学们在课前积极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而且记录下来,这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今后还要继续发扬,今天没有时间让大家展示,非常遗憾,我这里说声“对不起”。
生:没关系。
师:好,今天的课我们就讲到这里,下课吧!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4
活动目标:
1.利用图谱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借助图片和首句句型,迁移生活经验推理创编歌词内容。
3.体验由创编歌词、自学歌曲所带来的成功感。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5.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1.图谱
2.《画太阳》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老师说走你们就蹲在地上走,说停就停。
师: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做这个游戏,(取出歌曲中有休止符的乐句弹奏,让幼儿感受,即难点前置)二.学唱歌曲。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喜欢)那你们喜欢画什么呀?(小朋友交流)有的小朋友喜欢画动物,有的小朋友喜欢画植物,那请你们听好了,老师带来的这首歌曲中的小朋友喜欢画什么?
2.师:(若说出画太阳)追问:你听到了几个画太阳啊?(若说不出就唱后面一段)那听老师在来唱一下,数数你一共听到了几个画太阳(四个)真棒!(把四个太阳的图片贴好)我们跟着老师把这四个画太阳一起来唱一遍,然后告诉老师,后面的两个画太阳和前面的两个画太阳是不是一样呢?不一样在哪里?(若孩子说不出可以继续范唱,然后贴上“啊”最后再巩固唱一遍)
3.师:那除了画太阳你在歌里还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小图谱)每说一句老师把那一句就唱一遍(若说不全可以整体再范唱一遍)把画出了心中的向往重点指导。(向往就是心理想的美好的事情)
4.小朋友们真棒,都听出来了,这首歌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画太阳》,那接下来再听老师唱一遍,然后把小图谱按老师唱的顺序排到大图谱上。(幼儿可以交流)
5.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好听的歌曲,(首先跟琴轻声地哼唱,注意老师唱的时候有哪些地方拖得长一点,哪些地方有稍微的停顿),第二遍会场的小朋友可以跟着唱,都会唱了吗?会唱了我们就要表演给客人老师看了,老师唱前面一段,后面画太阳开始就是你们一起唱了。下面我们换过来在来唱一遍。接下来,我们要休息一下自己的嗓子,动动自己的脑筋了。
创编歌词
1.师:除了山里的孩子画太阳,还有哪里的孩子在画太阳啊?(引导孩子说出城里)山里的孩子画太阳,他们爱把山鹰画上,因为山鹰是在大山上空飞翔的;那城里的孩子会把什么动物画上呢?(孩子自由发挥,如果孩子说不到鸽子,“城里的孩子见的最多的动物是广场上的鸽子,所以老师觉得他们会画上鸽子)贴上图谱
2.想想看还有哪里的孩子也在画太阳?海边的孩子画太阳,他们爱把海燕画上,因为海燕是在海面上飞翔,赶快用聪明的小脑袋想一想草原的孩子会把什么动物画上去啊?(若说出马,就直接说骏马)贴上图谱
3.老师把第一段歌词和你们编的歌词连起来唱一遍,请你们在注意一下,哪些地方需要稍稍停顿,哪些地方要拖得长一点。还有就是前面的图谱唱完了接画太阳的时候老师是赶紧接上去还是听一下再接上去的。
4.进一步引导幼儿把歌词编完整并记忆歌词4.分不同形式演唱(男女生分唱,再与客人老师分唱)三.结束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会了《画太阳》这首好听的歌,下次我们还要举行绘画活动,不仅要画太阳还要画上自己喜爱的事物。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5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 17课《太阳》。
一、说教材
《太阳》是一篇说明文,全文分为两大部分,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更多地了解太阳的特点,培养热爱科学的情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并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学习方法,建立学习自信 。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了解太阳的特点,难点是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二、 说教法
这是一篇说明文,它不是借助艺术形象传授知识的,而是用准确、通俗的语言来说明事物和传授知识的。所以我是侧重以下几方面教的:
1、 抓住说明文的构段特点进行教学。教师精讲第一段,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自学相似段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 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展开教学,品悟理解内容。
3、 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明文同记叙文相比,语言比较枯燥,形象性不强。 我借助课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接受知识,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
三、 说学法
这篇课文没有过多的难以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大多数学生都能读懂,因此我设计让学生这样去学习:
1、 学生读文后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
2、 加强朗读,在阅读中理解课文是怎样讲述太阳的特点和我们的关系的。学生抓住每个自然段的重点词句 , 体会说明事物怎样运用列数字、做比较、打比方、比喻等多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给人的感觉是准确、简炼、明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3、 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使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四、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
我国教育家程颐提出:"教育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这就是说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因此,我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神话故事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这么一个传说,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这就是后羿射日的故事。其实,这只是古代劳动人民想象出来的一个有关太阳的神话。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多地探索到了宇宙的奥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7课,去探索太阳的奥秘。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首先,我给学生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讲了太阳的哪些特点?本课课文思路清晰,这样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
2、学生自由读书后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字词教学仍是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重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因此,我利用课件出示本课生词,学生自己读,指名读,老师相机指正多角度评价鼓励学生, 最后齐读,加深记忆。
3、指名学生交流课文讲了太阳的哪几个特点。教师相机板书:远 大 热
(三)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了解太阳的特点是本文的重点,我采用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先请学生默读有关段落,体会一下文章是通过哪些词句写出太阳的远、大、热的呢?并画出有关词句,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四)集体交流 深入品读
引导学习太阳的“远”: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太阳离我们很远这一特点的?
指一名学生读。
课件出示课文内容“其实,…………箭哪能射得到呢?”
2、师强调:对,这几句话向我们介绍了太阳离我们很远,让我们都来读一读,看看哪些词句突出了太阳离我们远。
学生自由读后指名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通过读书很容易能感受到太阳离我们很远,这里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陶行知说:"创造力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
(1)学生谈到数字,教师相机总结:大家看,文章列举了几个具体的数字就把太阳离我们很远这一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再鼓励学生谈对步行和坐飞机两个例子的体会。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说明太阳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这样引导学生接触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 ,突破难点。
(2)学生谈完后教师小结:对,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相机出示课件。提问:这句话什么意思?追问:为什么用反问句呢?(反问句更能突出太阳离我们远。)
3、指导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教师及时的点评,或者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增强自信,体验成功 ,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4、教师小结学习方法: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朗读的方法,学习了太阳的远,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自学太阳的“大”和“热”。
(二)学生自学太阳的“大”和“热”。 这一环节,我意在指导学生怎样学习,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给学生自主的权利,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困生进行学习,以防他们无所适从。逐步培养学困生的能力。
2、集体交流。
先请一个同学来读读描写太阳大的段落。(课件出示,指名学生读)
3、让学生谈体会,学生谈到“130万个地球”和“一个太阳”时,师相机提问:这样比较有什么好处?
众所周之,合理的语言文字练习设计和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是相统一的,我在学生理解课文中有机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比较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按照先展示读然后谈体会再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学习太阳的热。
5、教师小结过渡到课文的第二大部分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关系密切
(三)半扶半放学习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密切
教师引导:通过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太阳与我们人类关系非常密切?因为课文较长,这一问题具有辐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触类旁通,更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1.学生读完相关部分后全班交流,师相机评价。很自然的过渡到课文的最后一段:是呀,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出示课件)
指一两名学生谈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2. 学生带着体会有感情朗读这一段,指名配乐读,齐读。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感情得到升华。《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标准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体验,有所领悟和思考。我在这环节中就遵循了这一原则。
3.指导背诵本段。
(五)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太阳的特点,并且还体会到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面对着每天早晨升起、傍晚落下的太阳,你想说点什么?
2、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其实,太阳的奥秘还远不止这些,宇宙的奥秘还有很多很多,等待我们不断探索,希望大家课下进一步去收集有关资料,相信大家的收获会更大!
五、说板书设计:
远 大 热
17 太阳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6
大胆放手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背景:《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它和人类的密切关系。这样的说明文,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不难理解。如果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逐句逐段地阅读分析,课堂气氛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兴趣。为此,我采取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通过阅读去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学习课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探索自然的兴趣,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案例:出示题头画:太阳。师:同学们,太阳你们并不陌生吧,那么你对它了解了多少呢?你有什么问题吗?(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生:太阳你在哪里? 生:太阳你很大,可为什么看上去很小?你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多大? 生:太阳你为什么会发光?你的温度到底有多少?为什么这么高的温度晒到我们身上这么舒服? 生:太阳你到底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生:太阳你怎么会每天那么准时地升起和落下? ……我随手将学生的主要问题用几个简单的字概括成板书: 远 特点 { 大 太阳{ 热 与人类的关系师:大家问的真好,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大多在课文中可以找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1、2、3自然段,找到太阳特点(远、大、热)的具体数据并填表。(出示表格)太阳的特点 具体数据 远 大 热 师:这些数据太大了,在我的脑海里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也许你也有这种感觉吧,那么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把太阳的特点阐述得清楚明白的呢?请你再读读1到3自然段,找到有关的句子说明。生:我找到了这句话: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师:这是用假设的方法把太阳的“远”写清楚了。生:“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这句话也是用了假设的方法。生:“要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是用比较的方法把太阳的“大”写清楚了。师:你说得真好,那么现在谁能说说,太阳我们看上去很小?生:因为太阳离我们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师:说得真好,课文用具体的数据、假设和比较等方法把太阳的特点阐述得清楚明白。下面让我们师生一起来配合朗读1到3自然段。(看介绍太阳的科普短片。)师:那么太阳到底和我们的关系怎样呢?默读第4自然段到最后,谁能找到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生:(默读后回答)密切。(师板书)师: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密切在哪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4到最后自然段。学会提问,小组读读找答案。(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读起书来,而且不一会儿找到了答案,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师:真是的,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让我们怀着感激的心情来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师:还有几个问题课文中找不到答案的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我话还没说完就有很多学生抢着说出了许多办法如:上网查资料、看书、问家长等。)是的,奇妙的大自然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学习去探究。 教学反思:能在阅读时大胆提出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能自己想办法探究和解决问题是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这堂课上虽然这些问题简单,但是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而且通过努力自己得到了答案(即使没有提出问题的同学,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产生了一种成功感,下课前我对他们进行了表扬,告诉他们自己能够提出问题就已经学会了学习,有句话说得好: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整堂课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我想我们不必对学生要求过高,从学生与学习内容的实际出发,运用不同的形式,解决浅显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逐步带动问题的深入思考。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7
活动目标:
1、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设想。
2、用自己喜欢的色彩给太阳涂上漂亮的颜色。
3、体验艺术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课件、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纸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发兴趣
1、师: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说一个谜语,你们来猜一猜!有位老公公,一副圆脸庞。有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太阳)
2、师:对!你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答案就是太阳。
3、师:孩子们,今天的太阳它来我们班做客了。(出示太阳)我们和太阳公公打声招呼吧!
4、师:谁知道太阳的家在哪里?太阳光晒在身上有什么感觉?如果没有太阳会怎么样?
师小结:太阳的家在天上,他的光晒在我们的身上让我们感觉暖洋洋的,我们人类和动物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太阳。
二、观察图片,交流想法
1、师:太阳公公好不好啊?可是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太阳公公来找我,他哭着对我说:“看看你们班的孩子们,每天都有那么多的漂亮的衣服穿,而我总是这一件衣服。”我对他说“不要哭了,明天我让我们班的孩子们帮你换件新衣裳吧!”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帮太阳公公换件新衣服啊?(想)
2、师:那现在就请你想一想你想为太阳公公换件什么样的衣服?然后和身边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3、师:谁说说,你想给太阳公公换件什么样的衣服?
4、师:我们先来看看我给太阳公公换的新衣裳吧!(出示图片,供幼儿欣赏)。边欣赏边请幼儿说出图中的太阳的新衣服是用什么材料画出来的。
5、师:我给你们准备了水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材料来帮太阳穿上新衣服,动手吧!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幼儿动手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
四、师生评价,体验乐趣
1、展示幼儿绘画作品,师生评价。
2、师:帮太阳公公换新衣你们高兴吗?看看,你们给太阳公公换的新衣服可真漂亮,太阳公公特别高兴!它对你们说:谢谢你们的帮忙!我们围一个像太阳一样的圆圈跳个舞吧!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8
课文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形象地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和特点:远、大、会发光发热,以及它和地球、人类的密切关系。学习这篇课文,要在理解内容的同时,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讨论、课件演示,老师讲解、实际体会等,了解太阳的特点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重难点、关键: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2、了解课文在说明太阳特点时所用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天天和我们见面,你了解太阳吗?(课件出示资料)
2、太阳,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早晨,从东方升起,把光明带给大地;傍晚,从西天落下,黑暗便来临。太阳对于我们好像是挺熟悉的;其实又是很陌生的。因为对于太阳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得太少了。需要不断地去研究它,揭开它的奥秘。这一切课我们就来学习《太阳》。
3、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做个小小科学家,研究研究太阳。(板书:《太阳》)生齐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促使思考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太阳)。初长的太阳光芒万丈,让距离地球一亿五千万公里(平均距离)的太阳一下子推到学生眼前,这样鲜明的形象加上獐的强烈求知欲,使学生进入情境。
2、现在你们面对太阳,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
(估计学生对太阳的大小、远近、温度等均会提出问题)
3、教师将学生问题分类概括。
教师鼓励: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说明同学们肯定脑筋。
你们提的这些问题怎样去寻找答案呢?一是从课文《太阳》中找答案,二是课外自己去阅读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三是有的研究现在我们人类还没有得出结论,要靠你们去研究,去发现,去解答。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
三、初读课文,学习本课和生字新词,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关于太阳到底有多远、多大、多热及与人类的关系,课文上说的很清楚,现在同学们来自读一下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词,多读几遍,对不理解的词语,老师帮助大家理解。
(1)(课件出示词语)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抵得上温度摄氏钢铁
庄稼生存繁殖蔬菜热量比较杀菌预防世界
(课件出示词语解释)
寸草不生:
传说:群众口头上流传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或某种说法。
摄氏度:是由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制定的表示温度的单位。
繁殖:
(2)、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大家学习了生字,理解了词语,课文肯定比刚才读的好。我们先来听一位老师来给我们范读课文,(课件出示范读课文)再来仿照老师的读法读读课文,肯定会有新的收获。(老师指导:对于这类科普说明文,一般一个自然段说明一个意思,我们阅读时,要一边读一边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根据出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课件出示阅读要求)学生总结,老师引导。那几块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学习呢?
①太阳远
②太阳大太阳的远、大、热
③太阳热
④太阳与人的关系与人的关系
⑤太阳与雨雪
⑥太阳与风与自然的关系
⑦太阳与杀菌
⑧总结总结
(学法指导:阅读说明文,一般可在了解自然段内容的基础上概括段意)刚才我们认识了生字,了解课文内容,现在我们来比比谁的字写的最漂亮。
四、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较难写的生字)
抵、氏:抵下面有点,氏下面没有点,要互相区别,避免写起来混淆。
繁:上下结构,上部分左边是最后一笔,注意是横折,不要写成横折钩。
蔬:右下不是荒,而是流的右边。
疗:是病字框。
预:左边不是矛,而是予。
五、齐读全文,注意读准确。
六、作业。
1、抄写课文生字词。
2、正确朗读课文。
3、阅读有关介绍太阳的书籍。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9
各位评委,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太阳能热水器》
一、教材分析:
该课是宁波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六课的内容,属于课程指导纲要中的“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模块中的开始篇,是在上一课中的文件文件夹操作基础上对小学阶段用计算机作文的相应知识的提高和拓展,同时也是下一课学习内容的基础,所以在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分析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及具体的教材内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太阳能说明书制作,学生在Word中学会:
段落间距设置和页边距、纸张大小、页眉页脚等页面设置,学会使用项目符号;
(二)过程与方法:在太阳能说明书的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交流协作(、知识应用、创新思维、口头表达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太阳能热水器说明书的分析制作和美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探索与成功的快乐,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在小学里有所涉及,操作比较简单,所以只把文档编排中项目符号的使用和页眉页脚设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同时由于图片项目符号的使用和页脚中插入页号和日期有一定难度,把它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法、学法: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及心理特征,这节课我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先让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交流探讨将任务分解成一系列的可行的子任务,然后以任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说明书)为载体,在课本、帮助文档、老师的启发性提示、学生之间交流协作等支架的帮助下,通过自主探究,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
五、教学资源:
为了顺利完成上面目标,我准备了以下的教学资源:
1、帮助文档一个,用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在校园网上准备一个介绍太阳能及应用的栏目,为本课内容提供素材,将学生从低效搜索中解放出来。
3、任务书一份,内有包含本节课全部目标的两个操作任务。
4、样例作品三个(两个已编排好其中一个使用项目符号,还有一个未编排),供学生分析、制作、美化说明书文档时参考。
5、多媒体视频文件一个,用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6、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一个。
六、教学过程:
经过上面的分析和准备,我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以下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创设一个:让学生观看太阳能在我国西部地区应用的视频,然后展开太阳能应用的讨论的情景。
(设计意图是:通过视频与讨论,使学生明白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安全、节能、经济、环保等诸多优点,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由此导入新课。)
(二)、展示任务、分析任务:
具体通过展示任务书中的任务一(制作一份太阳能热水器说明书)。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探讨,得出要完成制作任务一,需要将其分解成以下三个可行的子任务:
(1)、让学生参考样例说明书,得出太阳能热水器说明书应该有结构特点、主要部件真空管性能参数、使用时注意事项等组成,并用Word制作说明书;
(2)、让学生上网查找所需的各部分资料,并将找到的资料信息一一通过选择性粘贴复制到Word中,同时加以整理;
(3)、让学生比较样例文档,得出对已复制到Word中的文档进行编排的意义和编排内容,明白使用项目符号、设置页眉页脚的作用。
(设计意图是:(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自主探究与交流协作:
让学生在上面的基础上,及有关支架帮助下,通过自主探究,完成“说明书”的制作任务。并就制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作必要的提示或演示。
(设计意图是:通过完成说明书的制作任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协作能力,提高学生搜索、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复制信息的操作水平;同时学会文档编排中的页面设置、段落和项目符号等格式化设置、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挑战自我、勇闯难关:
在任务一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广播系统展示任务二:删除文档中已添加的项目符号,插入图片项目符号和在页脚中插入页号和日期。让学生相互交流探讨、尝试任务二,并按进展的情况作相应的指导和学生演示完成任务二的操作过程。
(设计意图是:利用学生尝试中碰到困难,来引起学生在突破难点时的注意力,以便学生学会这部分技能。)
(五)、作品评价与作业布置:
1、选择几份有一定代表性学生作品,按照“说明书”内容是否到位、结构是否合理、编排是否协调等作为评价标准,先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师生一起以发展的眼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一作出合理的评价。
2、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用到的知识点及操作方法。
3、布置学生:课后完成练一练或为家里的某件电器产品制作一份功能介绍说明书。
4、让学生谈谈本节课学习后的感想。
(设计意图是:使学生通过评价和课后练习,达到巩固新知,促进其不断进取、不断发展目的。)
经过上面几个环节,使学生以制作《太阳能热水器说明书》的任务为载体,在有关的支架帮助下,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其中学生探究过程中:(1)可能碰到的问题主要有:信息下载到Word中粘贴和为什么要使用项目符号!(2)碰到困难时,提示学生可问其他同学、上网搜索、请教老师、使用帮助、查看课本和帮助文档等。(3)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对Word文档具有初步的编辑操作、审美能力及基本会使用因特网搜寻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4)文档进行编排的意义是为了较好的视觉效果;编排内容包括页面设置、段落和项目符号等格式化设置操作;使用项目符号、设置页眉页脚作用是使说明书层次更加清晰、更加专业化。)。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10
设计意图:
《太阳和月亮》这首诗歌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朗读和记忆,选择这首诗歌,因为我认为它的文学形式易被小班幼儿所接受,不但可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还可从小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所以我选择这首诗歌和孩子们一起欣赏。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能大胆大方地朗诵。
2、学习短句“…醒来了”、“…睡着了”。
3、区分两段音乐不同的性质,体验诗歌所表现的“热闹”和“静悄悄”意境美。
活动准备:
1、月亮和太阳的背景图个一份,小鸭、小狗、小朋友醒着的图片和小兔、小草、小花睡着了的图片。
2、音乐《快乐的'早晨》《睡着了》。
活动过程:
一、引入:今天老师请来了俩个好朋友,小朋友想知道是谁吗?
出示太阳和月亮的图片,提问:什么时候可以看见太阳、月亮啊。
二、理解诗歌第一段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看第一张图片。
师:“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幼:“小鸟”;“小树”;“小朋友”。
教师小结: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2、教师深入地进行提问,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回答。
师:“太阳出来了,还有谁醒来了?”幼:“小兔子醒来了”;“小刺猬醒来了”。
教师小结:太阳出来了,小兔醒来了,小刺猬醒来了,小松鼠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3、感受热闹的气氛,随音乐师生共舞。
师:太阳出来了,小动物、小朋友都醒来了,他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幼:“刷牙”;“上幼儿园”;“画画”;“唱歌”;“跳舞”;“做游戏”……
师:让我们来小动物刷牙、上幼儿园、画画、唱歌、跳舞、做游戏热闹一下吧!
4、感受热闹的音乐:随《快乐的早晨》的音乐,师生共舞。
三、理解诗歌第二段内容。
1、引导幼儿再次看图片第二部分。
师:谁出来了?小草在干什么?还有谁在睡觉?幼:“月亮出来了”;“小草在睡觉”;“小花在睡觉”。
教师用诗歌小结:月亮出来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2、深入提问,激发幼儿想象,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结构回答。
师:月亮出来了,还有睡着了?幼:“月亮出来了,大象睡着了。”;教师小结:月亮出来了,大象睡着了,小蚂蚁睡着了,蜻蜓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3、感受安静的音乐。
师:黑夜静悄悄,大家都睡着了,我们也休息吧,在《睡着了》的音乐中做花、草睡觉的动作。
四、完整欣赏诗歌。
1、幼儿欣赏诗歌。
师:今天,太阳和月亮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叫《太阳和月亮》。
2、师: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
3、看图片,师生共同朗诵诗歌。
五、游戏:《白天和黑夜》。
游戏规则:《快乐的早晨》的音乐时,小朋友离开座位,做花、草、小动物醒来蹦蹦跳跳的动作;《睡着了》音乐时回到自己的座位坐睡觉的动作。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11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摄氏”等13个词语,会写“繁”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3、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并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说明方法,建立学习自信。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在本课中为了提高孩子的生字学习兴趣,设计了识字闯关游戏。
2、《太阳》是一篇说明文,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三年级的学生第一次学习说明文,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深刻领悟说明方法,本课运用多媒体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这样说明的妙处。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特点,并体会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启情导入
出示《后羿射日》的动画。
提出问题:太阳能不被后羿射下来吗?
活动2【讲授】识字写字闯关游戏
第一关:读词语
出示9个生词。
出示旭日东升图片。
第二关:读生字
出示8个生字做后羿射日游戏
出示太阳的真实图片
第三关:选词填空
出示问题:根据词语意思选择正确的词语
出示九大行星的图片
第四关:书写生字
教师利用白板上的汉字笔画功能出示“繁”字圈画“每”部分的横折钩不出头的.写法,并启动笔画顺序功能,帮助学生书空笔顺。
运用拍照功能出示学生书写的生字,
出示太阳系图片
朗读课文
2、交流课文描写了太阳哪些特点?
3、出示任务:画出描写太阳特点的相关语句。
4、全班交流汇报(随机)
汇报太阳离地球非常远。
a、出示句子:太阳离地球有1、5亿公里远。用图片把1、5亿公里遮盖住。拖出列数字说明方法,并讲解。
b、出示句子: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差不多要走3500年,坐飞机也要二十几年。提出问题:从哪个词语看出太阳的远。
提出问题:二十年是7300天,那3500年呢?时间用的多,也说明太阳非常远。
(2)汇报太阳的大
出示句子:130万个地球抵得上一个太阳。
教师白板上的画图工具,按比例画出太阳和地球,让学生比较大小,体会太阳的大。
(3)汇报太阳的热
a、出示句子:太阳的温度有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b、出示句子: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
教师指导,这是用钢铁碰到太阳的一个例子来说明太阳的热。
c、出示句子:太阳是个大火球。提出问题,把是字换一个词,就是比喻句。在说明文中叫做打比方。为了让学生体会打比方的生动形象,出示了一张太阳的真实图片。
活动3【活动】突破难点
出示问题:课文是怎样描写太阳与我们有着密切关系的,画出相关语句。
全班交流汇报
钢铁的形成离不开太阳。
雨雪的形成离不开太阳。教师出示相关文字图标,提出问题,你能摆一摆说一说,雨雪是怎样形成的吗?
风的形成,教师提出问题,冷热空气的流动性成了风,那么风是怎样流动的呢?教师通过画图演示风形成的过程。
活动4【练习】巩固拓展
谈谈学习课文的感受
观看视频太阳黑子的相关资料。
作业:课后找到老师的博客学习更多的太阳的知识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12
一、说教材
1.《太阳》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十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以丰富的情感,简洁的语言形象的描绘了日出时的大海,草原,山村,森林里的不同景象。
通过短文,让学生产生热爱太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本课将安排渗透性识字12个,学习书写6个生字。
2.教学目标
针对《语文课程标准》中低年级识字和阅读教学的要求,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a.认知目标:渗透性识字12个,并能正确的组词造句。
b.能力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c.情感目标:使学生产生热爱太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向往美好的情景和事物,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够独立的认读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本课重点;如何使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产生热爱太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是本课难点。
二、说教法
治学的最高境界为“乐学”,因此,我将“乐学”思想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以最少的时间投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真正做到“有效学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我准备采用“创设情境法”和“分层指导法”来教学本课,为什么要选用着两种方法呢?
因为本课描写了不同的四副画面,孩子们由于抽象思维的局限不能很好的体会课文内容的优美。因此,我创设一定的音乐氛围并配以相应的图画,让学生表演,感受太阳升起的动态过程,体会出课文语言美。将这种情感融入对课文的朗读中,配合自己的形体语言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在轻松的、愉快的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朗读技巧与方法,真正实现了有效学习。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掌握情况。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拥有充分的活动空间,我积极倡导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合作探究法”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文的朗读,生字的记忆。鼓励学生组内合作,组外竞争。学生一定能在互帮互学的基础上促进自身表达能力的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我设计的教学思路如下:
猜谜语,导新课——小组合作,认读生字——分层分步,指导朗读——游戏活动,复习生字——课堂小结,提出要求。
1、猜谜语,导新课
开始上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请你猜猜谜底是什么?”通过这一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我进一步提问:“太阳公公长什么样?”通过学生表达使学生获得对太阳形象上的认识。然后,教师导入课题:“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寻找太阳公公的影子。”(板书课题:太阳)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在教学生字时我充分结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认读生字, 通过编儿歌、做动作、观察比较等多种方法来记住生字娃娃的样子;通过“圈”、“找”、“认”、“记”四个环节掌握了认字的方法,直观形象,学生易于接受。
3、创设情境,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课文朗读分为“初步感受、情感体验、示范模仿、情境表演、创新拓展”四个阶段,,四步为一线,分层实施,贯彻朗读教学的始终。设计思路如下:
a. 初步感受阶段:
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获得正确的读音,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b. 情感体验阶段:
为了实现“使学生产生热爱太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向往美好的情景和事物,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这一情感目标,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带领学生步入大自然这一情境中,唤起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c.示范模仿阶段:
这一阶段由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评价模仿。使学生在评价模仿的同时明确了自己在朗读时应注意什么,初步掌握朗读的技巧和方法,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d. 情境表演阶段:
这一阶段由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在情境中边朗读边表演,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身临其境体验情感,在表演中体会到了乐趣。
e. 创新拓展阶段
鼓励学生边听音乐边想象:“你还能在哪些地方看见可爱的太阳?”鼓励学生续编儿歌,既拓展了知识,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4、游戏活动,复习生字
为了巩固生字的记忆,我在教学的最后设计了一个“射太阳”的小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本课的识字任务。
5、课堂小结,提出要求
为了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搜集积累习惯,要求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收集有关太阳的图片和资料,为今后的学习交流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