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精选14篇)


亡羊补牢(精选14篇)

亡羊补牢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 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

  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作业设计:

  1.背诵这则寓言。

  2.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板书设计: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   再没丢

亡羊补牢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2、学习《亡羊补牢》,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一、导入新课。

  1.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你们想看吗?(想)一起来说说吧,都有那些礼物呀!出世图片,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坐井观天刻舟求剑

  小朋友,表现得真棒!谁来说说王老师带来的礼物是什么?

  生:王老师带来的礼物是寓言!

  你回答得真好!对,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就接触过,你们还记得,寓言是什么意思吗?(不记得没关系)寓言中的寓是包含的意思;言就是讲道理得意思,那么寓言就是包含某种深刻道理的小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寓言两则中的“则”是什么意思?谁来说?(“则”相当于“篇”)我们这节课先学习《亡羊补牢》。板书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或比较难理解的字吗?

  指名解释。亡:丢失。牢:关牲畜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2.谁能用自己的话完整的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小朋友表现真棒!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kūlongjiēfangdiāo

  窟窿街坊叼走

  quànquān

  劝告圆圈后悔

  结结实实

  (1)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提醒注意窟窿的窿是轻声,街坊的坊是轻生,圈是多音字,另外读音是juàn)

  2.本课的生字、生词我们都弄清楚了,现在相信小朋友能更好的读通课文(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小朋友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羊丢了两次后才修补羊圈的故事。)

  四、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老师想问一下课文中哪几小节是写丢羊?(第1小节~第4节)

  请小朋友自由地读读第1小节~第4节,思考一下,养羊人为什么丢了第一次,还会丢第二次呢?

  1.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羊圈破了个窟窿。(小朋友们,王老师太紧张了,有点糊涂了,听不懂,谁能用“因为……所以……”句式来说说。)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所以第一次养羊人会丢了一只羊!

  (哦,总算听懂了)齐读:“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1)窟窿是什么意思?(洞),怎么样记住这两个字呢?

  (2)齐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过渡:小朋友,王老师真不明白,为什么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第二次还会丢羊呢?第一次丢羊后发生什么事情!

  1.街坊劝告,他不听。

  a.“街坊”就是邻居

  b,街坊是怎么劝这个养羊人的呢?

  出示:街坊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2~3个)

  街坊对养羊人这么关心,可是养羊人呢?养羊人是怎么说的呢?

  出示: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指名读)

  1)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羊丢了就算了,修好了羊圈,丢失的羊也不会回来。)

  2)你能用四字词来表示他当时的心情吗?(板书:满不在乎或毫不在意)

  3)看,好心的街坊真情意切,养羊人却满不在乎,不听劝告。我们分角色来读读。

  (指名一两个,男女对读)

  唉,养羊人不听街坊的劝告,把街坊的话当做耳边风,那我们再来看看,不听劝告的结果。

  出示: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1)读,(你读得真好,特别是这个两个“又”字?这个“又”说明了什么?

  ————说明羊又丢了,养羊人又犯错了,说明不改正错误的结果是再次犯错)

  2)齐读第4段

  刚才我们学了第一段到第四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3)我一起再来读读第1小节~第4节吧。

  第一次丢羊,养羊人满不在乎的样子,但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划出有关句子。

  出示: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1)自由读。说说养养人态度发生什么变化了?(后悔)你是从哪些句子中读出来的?

  (2)读出后悔之情。

  (3)幸亏不晚,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晚,为什么?

  (4)课文里面用了一个词语“赶快”如果把它去掉,好不好?(不好,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5)养羊人这一转变好不好(好),从哪里看出来?(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6)“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造句。

  五、体会寓意

  1.小朋友,想象一下,要是养羊人在修补羊圈的时候,原来那个曾经劝他的街坊刚好经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样说,养羊人又会怎么样回答。

  2.如果养羊人不修补羊圈,会出现什么结果?

  3.揭示寓言

  出示: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及时改正),就(不算太晚)。

  4.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情。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交流,再指名说。(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5.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

  2、其实呢!“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下节课我们来学习《南辕北辙》。下面我们写几个字。

  七、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窟、窿

  窟:上面“穴”,下面“屈”。

  窿:上面“穴”,下面“隆”。

  2、教师范写,学生跟着练写。

  八、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满不在乎后

亡羊补牢 篇3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ù yán yánɡ juàn kū lonɡ diāo zǒu

  ( ) ( ) ( ) ( )

  jiē fɑnɡ hòu huǐ pán chɑn quàn ɡào

  ( ) ( ) ( ) ( )

  wánɡ yánɡ bǔ láo nán yuán běi zhé

  ( ) ( )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寓( ) 叼( ) 悔( )

  遇( ) 习( ) 诲( )

  狼( ) 则( ) 劝( )

  娘( ) 测( ) 助( )

  三、查字典,试着做一做。

  1.请写出下面两个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

  ①亡羊补牢

  ②南辕北辙

  2.请写出下面四个词语的意思。

  ①劝告:

  ②后悔:

  ③盘缠:

  四、照样子写词语。

  例:结结实实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探究题)读了这两则寓言,你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吗?试着写下来吧。

  ①《亡羊补牢》告诉我们:

  ②《南辕北辙》告诉我们:

  2.(开放题)如果你是《南辕北辙》故事中那个要去楚国的人的

  朋友,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我想对他说:“                                      ”。

  部分参考答案:

  基础部分:

  三、1、①逃亡,丢失。 关牲口的圈

  ②古代车马前面的车杠 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

  2、①拿道理劝人。

  ②事后懊悔。

  ③费用。

  四、安安稳稳 扎扎实实 浩浩荡荡 冷冷清清 堂堂正正 风风火火

  拓展部分:

  1、①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②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亡羊补牢 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语结构、偏旁及含义。

  2.能为词语造句,并能实际运用。

  教学过程:

  导入:谈话,提问方式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

  一、问答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亡羊补牢》,齐读课题。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很有道理的故事)

  师:蕴涵着道理的故事。

  (它的特点就是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则:相当于篇

  师:那我们要怎样学好寓言?(学习道理)板书:道理)师:除了学习道理,还要学习什么?一开始就学习道理吗?(要知道故事)板书:故事)

  师:今天我们掌握好这两点就能学习好课文。

  师:谁能给《亡羊补牢》的“亡”组词?(亡羊补牢灭亡死亡)(板书:死亡)

  师:请给“牢”组词。(坐牢牢记牢固监牢)(板书:监牢)师:“亡羊补牢”里的“亡”、“牢”是什么意思?请把你们查字典的情况告诉老师好吗?

  (字典中“亡”有3种解释1.逃跑2.死3.丢失)

  (字典中“牢”也有三种解释1.养牲畜的圈2.监牢3.结实、坚固)

  师:那你们觉得“亡”“牢”是什么意思?让学生猜想。

  (“牢”是牢房的意思“牢”是羊圈的意思“亡”是失去的意思)

  师:平时,我们学习的“亡”是死亡的意思,有人认为是失去的意思,有人认为“牢”是牢房的意思,到底是什么?请你们到课文中找找答案。

  二、找证据,初读课文

  师:找证据必须先读课文,下面请同桌一起读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听到谁读不准,热心帮帮他。

  师:小黑板出示三句话:(目的在于巩固字音)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师:老师这里有三句话,分别请三个小朋友来,比比谁读得准。

  师:抽生读这三句话

  师:分小组朗读这三句话,

  师:全班再齐读。

  三,研读,弄清“亡”和“牢”

  师:课文读熟了,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请默读课文,想想“亡”、“牢”是什么意思?你得找出证据,看看从哪个句子找到的,用横线把它划下来。

  师:提醒大家,证据可能不止一处。师巡视学习,作适当的点拨。

  生:汇报:

  (“亡”是丢失的意思:我是从“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找到证据的。)

  师:刚才读的`句子有几个字没有读好。

  (指名帮助再读这句话。)

  师:要读准“圈”、“咬”等字。

  师:“亡”不是“死亡”吗?

  汇报:

  (是羊被叼走,他丢失了羊。)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齐读句子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养,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羊再也没有丢过。”)

  (一直都是说羊丢了,没有说羊死了,可能羊还没有死呢。)

  师:(齐读)“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羊再也没有丢过。”)

  师:小结:现在大家认为“亡”是什么意思?(齐回答:丢失板书在题目“亡”下面)

  师:“牢”是什么意思?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牢”是“羊圈”意思。)

  师:“补牢”就是“修羊圈”。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师:街坊说修羊圈就是“补牢”。

  师;(解说)“牢”的构字意义:宝盖头是表示房子,以前牛、羊住在一起,“牢”就是给牛羊住的地方。

  师:请把刚才找出丢羊和补窟窿的句子再自由练读。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小手?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老师看一下好吗?有谁知道你们的小手能做什么事情呢?想一想,谁来回答?

  (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

  (二)知识巩固拓展

  老师写出词语,组织学生认读生词。老师请学生个人读,开火车读,并请学生读一读句子。

  四、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很多词语,你学会了吗?你们掌握了这些词语的含义了吗?它对你们学习课文很有帮助,下课后一定要再看看这些词语并牢记哦,能做到吗?

亡羊补牢 篇5

  【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蕴含着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教学安排,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以关键问题为切入点,生生讨论、师生探究,充分展示朗读的魅力,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之后,教师创设生活情境,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本课的寓意。最后让学生看插图猜寓言激发阅读语言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正确理解词语,积累运用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能在阅读中质疑、解疑,发表见解,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朗读,体会寓言的寓意。

  2、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激发阅读寓言的情趣 。

  【教学准备】相关教学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师:我们做个游戏好吗?成语接龙

  师出“龙头”──叶公好龙(学生兴致高涨,积极参与。)

  二、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记得老师说的第一个成语吗?

  生:叶公好龙 。

  师:对了,这个成语背后的小故事你们听说过吧,我们叫什么,谁知道?

  生:寓言。

  (板书:寓言)

  师:你们认为什么是寓言?

  (生发表见解,师捕捉重点词)

  师:你们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我归纳了六个字,同意吗?

  (板书 :小故事大道理)

  2、师:我们本节课要学的这个寓言故事是?

  (板书:亡羊补牢)提醒:“补”的左偏旁

  生:齐读“亡羊补牢”

  空笔和老师一起写。

  师:谁知道“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亡”的意思是失去。“牢”牲畜的圈。

  师:这两个字的解释有好多,你们能正确找出在这个成语中的意思,辨别能力真强!

  师:谁能把题目解释一下?

  生:羊丢失以后修补羊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悟,检查预习

  1、师: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水平,请起立。

  (生起立,准备齐读)

  师:课文读得挺棒,我想字词你们自学得也不错,汇报一下。(师利用课件出示生字词)

  生:拉火车式朗读:(生字)一位同学先读字再拼音,其他同学辨析读得是否正确,正确就跟读,否则纠正。(生词)依然拉火车式朗读。

  师随机指导:

  窟窿的“窿”街坊的“坊”读轻声;

  多音字“圈”:羊圈(juàn)  圆圈(quān)

  2、师:交流一下对词语的理解

  生:自由发言。(有的照本宣科,师表扬勤动手查阅工具书;有的自由发挥,师酌情评价,表扬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师随机根据学生所说的词义点拨:“悔”的竖心旁、“窟窿”的穴字头、“叼”的最后一笔是提。

  四、读中感悟,理解寓意

  1、小组合作学习:

  师:老师有些疑问,你们能帮我解决吗?问题:养羊人两次丢羊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先自己在文中找,再在小组里交流。还有就是老师对养羊人有一种评价,不知对不对,待你们解决完第一个问题后告诉你们,帮我分析一下。(待第一个问题组内解决后,把写有“固执”的纸条交给他们,请他们讨论。师

  巡视并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了解组内学习的情况,必要时给与点拨)

  2、交流:

  生:第一次是因为羊圈破了个洞。

  师:你们同意吗? 谁读读相应的语句

  生:“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师:(评价)我听出他把“原来”一词读得音比较重,我听了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谁还愿意读?

  生:“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师:(评价)我听出他把“发现”一词读得急促,我听了有着急的感觉。“叼走了”这三个字读得语气缓慢,听了替养羊人惋惜。

  (全体学生齐读)

  师:继续汇报第二次丢羊的原因。

  生:第二次是因为不听街坊的劝告。

  (见解相同的同学的手臂落下了,但仍有不同意见的)

  师:谁读读相应的语句。

  生:“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羊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师:你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如何?

  生:他读得很流利!

  生:他的声音很洪亮!

  师:他一个人读了两个人的对话,在语气方面你们有没有好的建议?

  生:应读出街坊的诚恳,读出养羊人的满不在乎、不耐烦。

  师:我们分角色朗读一下(生生之间合作、师生 之间合作)

  (课堂中的突发事件会随时出现的)

  生:我认为第二次是因为养羊人有侥幸心理,他心想,狼已经捉走了一只羊,不会再来了。

  师:你很执著,老师注意你很长时间了,一直举着你的小手,原来你有不同答案。其他同学分析一下他说的有道理吗?

  生:我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因为他有侥幸心理所以才没有听邻居的劝告。

  师:你分析得真对,那位同学说的也没错,这两个答案并不矛盾。文中第二自然写了邻居劝说养羊人,所以我们很自然地就能分析出原因是不听劝告。

  师:甲同学猜到养羊人的心里去了,真厉害!你再猜猜他还有怎样的心理?

  生:他还有后悔的心理。

  师:这么多同学都猜到了,你们也够厉害的,你怎么知道的?

  生: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到了。

  师:老师真不仔细,其实答案就在文中。只要认真读就能找到。咱们班还有像我一样不认真的同学吗?

  师:让我们齐读这则寓言的结尾。(出示投影)

  师:哪几位同学愿意站起来有感情地朗读。愿意当评委的同学请注意了。

  (选择几位水平参差不齐的同学,不要让孩子产生老师只偏爱优等生的错觉)

  生:读得挺有感情的。

  生:有的同学没跟上。

  ……

  师:谁再来试试?

  师:我的评价对吗?

  生:你的评价不太正确,他开始是固执,可后来他后悔了,接受了他人的意见,从全文来说,对他的评价应该是知错就改。

  师:还有那些同学和他们组的意见一致?(大部分同学举起了手)你分析得很正确,我接受你们的意见。(板书:知错就改)

  师:你们对养羊人很了解,当养羊人遇到这些事他会怎么处理?

  出示投影:

  1、养羊人早上起来发现上衣的口袋破了一个很小的洞。

  2、冬天到了,一场大雪过后,养羊人的家门口结了一层冰,他一出门差点儿滑倒。

  3、养羊人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勤学好问经过刻苦努力,考上了大学,另一个却迷上了打游戏。

  (生逐一分析,揭示寓言的寓意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既不会让寓意显得太空洞,又起到了实效性)

  五、激发阅读情趣

  师:我知道咱们班同学读过的寓言故事可多了,我考考你们。

  (出示两张寓言故事的插图:滥竽充数、鹬蚌相争。对知道的同学表扬的同时请他说说曾经在哪本书中读过,把好书介绍给同学,激发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

  1、必作:

  把这个寓言故事讲给他人听,师出示南辕北辙的插图,请同学们预习。

  2、选作:

  收集并阅读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小故事  大道理

  亡羊补牢 知错就改

亡羊补牢 篇6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寓言二则》中的第一篇寓言《亡羊补牢》

  教学理念:

  重视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把读书、识字、学词、理解道理融合在一起。结合低年级的特点,在读中学习生字,在句中学习词语,读书与识字相结合,以读代讲,在读中体会领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寓言并能背诵寓言。

  3、理解课本的内容,懂得寓言的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和学习字词,能把这个故事将给别人听。

  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在二年级时学习的两则寓言吗?你最喜欢哪则寓言?说说为什么?

  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一则寓言,请同学们打开书看34页、35页,说出这一则寓言的题目。

  老师板书题目:

  【评】 “温故而知新”,由学生学过的两则寓言引入,有利于唤起学生对寓言的原始感知,便于在新的学习中迁移运用,拓展新知。

  二、课题质疑,激发兴趣

  师:看到这两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疏理。

  【评】 爱提问是学生的天性,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提问、会提问,不仅是教学的需要,更是发展个性的需要。同时,教师信任、鼓励的语言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自由发展的平台。

  三、初读寓言,识字学词

  1、初读寓言,自主识字。

  同学们借助拼音读通寓言,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记本课生字

  2、检查识字,巩固方法。

  (1)指名读寓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大屏幕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5个生字:窟  窿  叼  劝  缠

  ①指名读准字音、组词,并运用词语练习说话。

  ②交流识字方法。

  ③指导写字。

  ④练习书写汉字。

  【评】 中年级是学生巩固、运用识字方法的重要阶段,通过让学生介绍、交流识字方法,可丰富他们的识字手段,树立独立识字的信心,为最终能自主、独立识字奠基。

  四、学习寓言  掌握方法

  1、解题意,明方法

  (1)指名读寓言。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亡”和“牢”的意思。

  (3)师小结。

  【评】 引导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字词,既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也是落实中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

  2、读寓言,知内容

  师: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1)学生默读课文。

  (2)指名回答。

  3、品词句  悟寓意

  师:这样一个短小的故事,在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1)学生边读边思考。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抓最后一段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以提出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加深感悟。

  师小结: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别人意见,认真改正,就不晚。

  指名分角色朗读,复述课文内容加深对寓言的理解。

  【评】 阅读教学应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而抓住重点词句,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方法,更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引导学生读书讨论、品读感悟,既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又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了阅读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4、联实际  拓感悟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与这则寓言故事相类似的事,以及自己的感受。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评】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是本单元的又一重点。此环节的安排,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接轨,既落实了单元重点,也是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

  五、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感悟了寓意,希望同学们运用学习《亡羊补牢》的方法阅读搜集其它寓言故事,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

  【评】 搜集与处理信息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此环节的安排有效地将学生的阅读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强了学生的阅读体验,还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亡羊补牢 篇7

  [教学目的]  

  1. 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盘缠、硬要”等词语。  

  2.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3. 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   

  1. 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 寓言有什么特点?  

  (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 “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  

  (相当于 “篇”)  

  4. 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 

  二、学习生字:  

  1. 读音:“羊圈”的“圈”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juàn”,它的另外一个读音是“quān”。  

  “窟窿”的 “窿”本音是lóng,在“窟窿”这个词里读轻声。  

  2. 加偏旁的方法记字:  

  “屈”— “窟”、“隆”—“窿”,“窿”的右下部分,不要少写一笔。  

  3. “缠”是翘舌音,右边容易写成“厘”要注意。  

  “叼”字右旁的笔顺是先写横折竖钩,后写一提,不要写成“撇”。“悔”的左边是“忄”,不要写成“十”,它的右下方是“母”字,不要把两点写成竖。  

  4. 书写  

  三、学习课文  

  《亡羊补牢》  

  1. 亡羊补牢: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2. 羊为什么会丢失?为什么要修羊圈呢?  

  读课文,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  

  《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又丢了羊,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于是赶快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3. 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 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5. 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6.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就是这个道理。  

  《南辕北辙》  

  1. 解释题目:通过图理解。  

  2. 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 从前有一个人坐着马车在路上飞跑。他的朋友看见了他,对他说什么?(什么样的语气?)  

  4. 楚国在南边,这个人为什么往北走?他的理由是什么?请你在书上画一画。  

  这个人能到楚国吗?(出示最后一段话。)  

  5.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的越多,走的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6. 分角色朗读课文,想想两个人在说话时语气是什么样的?(一个自以为是,满不在乎;一个不断发问,满腹不解。)  

  7. 面对那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8. 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9. 通过学习本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我们要听别人的劝告。  

  如果别人说的对,我们就要听别人的劝告。  

  10. 体会寓意:  

  通过学习知道一个人如果走的方向不对,是实现不了目标的。  

  如果自己做错了事情,朋友给你指出来,你就要及时的改过来,不要太固执了。  

  做事情之前要想清楚,如果方向错了,就永远不会把事情做好。    

  《惊弓之鸟》  

  [教学目标]  

  1. 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 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 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要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  

  难点: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  

  一、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故事《惊弓之鸟》。  

  1. 初读课文:  

  2. 请你小声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二、学习生字:  

  1. “更”是多音字,在课文里读gēng,不要读成gèng。  

  2. 弦,读xián,不要读成xuán,笔画是8画。  

  3. “愈”读“yù”,不要读成“yuè”。  

  4. “惨”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  

  5. “魏”是17画,第14画是从“田”字里面通下来一撇。第16画是“撇折”。 

  6. “雁”字,“厂”字里边是两个单人旁。  

  7. 指导书写:魏、弦、惨   

  三、学习课文:  

  1. 请你小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更羸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一次他和魏王到郊外打猎,这时飞过一只大雁,这只大雁什么样?请你读读书,在书上画一画。  

  3. 看到大雁,更羸是怎样说的?  

  4. 真的有这样奇怪的事情吗?魏王听了怎样说?用什么样的语气?(疑惑,不敢相信)  

  5. 更羸又是怎样做的?那只大雁怎样?  

  6. (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7. 这句话中两个“直”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同样是一个“直”字却准确地描绘出前后两种不同的情形,前者是写大雁一个劲儿往高处飞,飞得急;后者是写大雁一点儿也不能飞了,掉得快。)  

  8. 这时,魏王怎样说的?更羸真的有这样的本事吗?  

  9. 更羸是怎样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鸟的?为什么其他的人没有发现鸟受伤?说明什么?  

  10. 填空:更羸的本事可真大,他不仅(    ),而且(     )。   

  11. 更羸的本事不在于能不用箭,只拉弓射下大雁,而是他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使学生体会到更羸比一般人高出一筹的是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并且果断地作出判断。  

  12. 学习了这个成语故事,你知道“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了吗?(被弓箭吓怕过,一听到弦响就十分害怕的鸟。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特别害怕的人,说这种人成了“惊弓之鸟”)  

  13.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呢?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我会组词:  

  狼(     )    悔(     )   偶(     )   雁(     )  

  很(     )    诲(     )   寓(     )   燕(     )   

  二、我会填:  

  三、我明白:  

  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换成问句。  

  例:星期六是妈妈的休息日。  

  星期六是妈妈的休息日吗?  

  星期六是不是妈妈的休息日?  

  1. 赵小明是实验学校的三好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红的语文期中考试成绩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练习:  

  外祖父是我尊敬的一位长辈。他身材不高,貌不惊人。虽然他很喜欢我,但我却总觉得他有些古板。  

  外祖父工作十分认真。他开办了“翻译社”。他认真翻译、认真校对,每天总要工作到深夜。有一次,一个工厂送来几份资料要求尽快翻译,准备和外商谈判。他接到后,不分昼夜地干了起来。由于坐的时间长,连脚都浮肿了。最后终于圆满地翻译完了那些资料,为与外商谈判争得了主动权。还有一次,为一个工厂向一项外资贷款的大型建设工程写好了外文投标文件,使这个工厂在众多的强手面前中标,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这些事,使我改变了对外祖父的看法。我更亲近他了,越来越尊敬他了。  

  1. 找出第二自然段的重点句,用     画出。再概括出这段的主要内容。  

  2. 教学设计>文章通过                和                      写出了外祖父工作十分认真。  

  3. 我对外祖父态度的变化:开始我觉得他         ,后来使我越来越              他。  

  【试题答案】  

  一、我会组词:  

  狼(大灰狼 )    悔(后悔  )     偶(偶像 )   雁(大雁 )  

  很(很多   )    诲(诲人不倦)   寓(寓言 )   燕(燕子 )  

  二、我会填:  

  三、我明白:  

  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换成问句。  

  例:星期六是妈妈的休息日。  

  星期六是妈妈的休息日吗?  

  星期六是不是妈妈的休息日?  

  1. 赵小明是实验学校的三好学生。  

  赵小明是实验学校的三好学生吗?  

  赵小明是不是实验学校的三好学生?  

  2. 小红的语文期中考试成绩很好。  

  小红的语文期中考试成绩很好吗?  

  小红的语文期中考试成绩是不是很好?  

  四、阅读练习:  

  外祖父是我尊敬的一位长辈。他身材不高,貌不惊人。虽然他很喜欢我,但我却总觉得他有些古板。  

  外祖父工作十分认真。他开办了“翻译社”。他认真翻译、认真校对,每天总要工作到深夜。有一次,一个工厂送来几份资料要求尽快翻译,准备和外商谈判。他接到后,不分昼夜地干了起来。由于坐的时间长,连脚都浮肿了。最后终于圆满地翻译完了那些资料,为与外商谈判争得了主动权。还有一次,为一个工厂向一项外资贷款的大型建设工程写好了外文投标文件,使这个工厂在众多的强手面前中标,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这些事,使我改变了对外祖父的看法。我更亲近他了,越来越尊敬他了。  

  1. 找出第二自然段的重点句,用     画出。再概括出这段的主要内容。  

  祖父工作十分认真。  

  2. 教学设计>文章通过为一个工厂翻译资料,为与外商谈判争得了主动权和翻译投标文件,为国家赢得荣誉写出了外祖父工作十分认真。  

  3. 我对外祖父态度的变化:开始我觉得他古板,后来使我越来越尊敬他。

亡羊补牢 篇8

  一、教材

  《亡羊补牢》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二则》中的一则。这个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寓言故事。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为: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寓言故事。

  二、教法

  1、选择教法,明确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体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动的语文课堂。教学本课,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点拨法。

  三、教学设计:

  一、 题目切入,引发期待:

  (设计理念:以题目切入,紧扣题眼“亡”“牢”,既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又使学生意识到相同的字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思会发生变化。)

  二、学习字词,了解大意。

  1.提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2.出示生字词:认读,集体纠正。 重点指导:多音字:圈

  (设计理念:字词疏通为课文的理解扫清了障碍。)

  三、深入学习,理解寓意

  1. 朗读课文,掌握故事主要内容。

  2. 指导重点句式,把握人物形象。

  (1)养羊人和街坊的对话。(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出示句子: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2)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的想法。(转换句式)

  出示投影: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设计意图: 通过对重点句式的指导,使学生明白了反问句、双重否定句这些特殊句式在表达中的独特作用;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为揭示故事寓意做好了铺垫。)

  四、创设交流情景,揭示故事寓意。

  在特意创设的情境里学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容易进入角色。在“修”与“不修”的后果对比中,寓意的揭示自然是水到渠成。试用“亡羊补牢”的道理处理问题,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亡羊补牢的重要性,深化了寓意,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板书设计

  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这次板书。

  在整个板书内容的设计中,我充分遵循生成的规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由故事的起因、经过到结果,循序渐进,逐层深入,从而揭示小故事,大道理。力求通过板书让孩子们能根据板书的内容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亡羊补牢 篇9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ù yán    wánɡ yánɡ bǔ láo  yánɡ juàn    kū lonɡ     bǎ shì

  (       ) (             ) (       ) (       ) (       )

  diāo zǒu    jiē fanɡ     hòu huǐ   quàn ɡào   pán chan   yìnɡ yào

  (       ) (       ) (       ) (       ) (       ) (       )

  二、按原文填空。

  1、“亡羊补牢”的“亡”的意思是________,“牢”的意思是________。

  2、《亡羊补牢》讲了一个人的羊圈破了个窟窿,狼叼走了一只羊,养羊人____________。第二天,狼又叼走一只羊,养羊人________了,赶快_______________。从此,他的羊再也没________。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_____________,认真改正,就__________。

  3、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________走。他的______越好,________的本领越大,________带得越多,______得越远,就越___________楚国。

  4、我想对这个楚国人说:“你太________了,你选错了________,如果不听别人劝告,及时改正,无论再怎么努力,都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践题

  1、给别人讲讲寓言故事,领会其中的道理。

  参考答案:

  一、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把式,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盘缠,应邀。

  二、略。

  三、略。

亡羊补牢 篇10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  板书:寓言

  师:大家知道什么叫寓言?

  生:通过一件事表达一件事。

  师:应该说是,通过一件事表达一个道理,寓:寄托,言:道理。你们都了解哪些寓言?

  生:滥竽充数……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寓言是——《亡羊补牢》。  板书:亡羊补牢

  师:亡什么意思?牢什么意思?

  生:亡是死亡的意思。

  师:是这样吗?大家拿出字典查“亡”的意思。(学生查字典)

  生反馈

  生:失去的意思。

  师:翻开书像周老师一样写在旁边。(学生在书头批注)板书:失去

  师:写好翻开字典查“牢”。

  生反馈

  生:养牲畜的圈。                  师板书:养牲畜的圈

  师:也像老师一样写在旁边。(学生在书头批注)

  师:这两个字的意思搞清楚了,想必“亡羊补牢”的意思也明白了吧?

  生:有个人的羊被狼吃了,后来那个人把羊圈补好了,羊就再也没有丢过了。

  师:你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理解的,这是一种理解词语意思的很好的方法。谁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失去了羊,再把羊圈补好。

  师:你这是——逐字理解得出的。还有什么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生:上网。

  生:询问大人。

  师:这些都是好办法,看来大家已掌握了不少学习的方法,大大表扬。我们一起读课题——亡羊补牢(学生齐读一遍课题)

  师:那么课文哪些语句是写“亡羊”的?哪些又是写“补牢”?读课文划出相关的句子。(学生自由读课文2-3分钟)

  师:潜心会文,静思默想,也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师:先来说说哪些语句是写“亡羊”的?

  生反馈:

  生:(1)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那只羊叼走了。(2)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3)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师:你真厉害,几乎把课文中写了“亡羊”的句子都找出来了。

  师:这句话很难读,你读对了,很了不起。(师出示小黑板: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师:我们来一起读这几个词——圈、窟窿。(齐读、指名2人读“窟窿”一词)

  识记字形

  师:窟窿“穴”字头。表示洞,再写“隆”的时候,往往下面部分很容易写错。

  师范写“隆”

  师:翻开田字格描一个。

  学习“叼”

  师用小棒指“叼”,生齐读一遍。

  师:写“叼”时要注意哪里?

  生:右边不是“习”,少了个点。

  师:谁来读整个句子?(指名1生读)

  师:谁再读读,读得更好。(指名1生读,生读“圈”quān)

  师纠正:是的,这个字一般情况下读quan,比如圆圈,围成一圈,在这里读juàn。

  齐读juàn——刚才读错的学生重读一遍——男女生轮读1遍。

  师读: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那只羊叼走了。第二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到羊圈里一看,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这就是“亡羊”。

  板书:发现   又发现

  师:哪些是写“补牢”的句子?

  生反馈: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就赶快堵上那个窟窿,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师:什么叫结结实实?    板书:结结实实

  生读: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师:课文中有幅插图,就是写那个人把牢补得结结实实的。看看这幅图,哪个是养羊的人?用自己的语言把图的意思表达出来。

  (指名1人反馈)

  师:能不能说得具体些,旁边站的是街坊邻居,他们会说些什么?

  生:……..

  生:你真活该……

  师:这个邻居也太凶了。(学生笑)

  生:现在羊丢了,你吃亏了吧?

  师:吃亏了,当然吃亏了,已经丢了一只羊了。

  师:那么这个养羊的人又会说些什么?

  生:……

  生:……

  师:是啊,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找出课文描写邻居好言相劝的句子,同桌扮演角色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

  反馈:一组同桌扮演

  师:这街坊就是指什么?请问邻居,养羊人丢了羊,你替他感到——?(口语交际)

  生:我替他难受,着急。

  师:听你刚才的朗读就明白你很着急。

  师:请问牧羊人,你当初觉得怎样。

  生:丢了就丢了呗。(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众学生笑)

  再请学生分角色读

  第二组同桌扮演分角色读(学生兴致很高)

  师:女士优先,你先选角色。

  指名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引读:因为他不听劝告,所以第二天早上——  生接读: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师:如果养羊人继续不听劝告,结果会怎么样?

  生:羊可能就没了。

  师:损失惨重。幸好那个人补上羊圈。(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现在谁能把这个故事连起来说一说,可以用黑板上的词语说。(指名2人说)

  师评价:你说得很具体,还用上了“结结实实”。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组织,非常了不起,祝贺你。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出自何处?我给你们讲个故事: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师:这个故事实际上不是讲羊真的丢了才补牢,它想告诉我们的是?

  生:“亡羊”就是失去了一样东西。

  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做错了更要去弥补。

  师板书:发现问题  及时补救。

  师:是啊,发现问题,及时补救,还来得及,所以原句就是“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板书:  而  未为迟也

  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类似“亡羊补牢”的事吗?可以是自己身上发生的,也可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

  指名说

  生1:一个朋友养了一只小白鼠,因为小白鼠做错事,朋友决定一个月不给它饭吃。我劝朋友给它饭吃,朋友不听了。过了几天,朋友终于给它喂食了,小白鼠这才没有饿死。

  师评价:你做了“亡羊补牢”的街坊。这个故事应该讲“亡鼠补食”。(生笑)

  指名另1生说

  生2:一开始我不认真学习,结果考试考得不好,后来努力学习,考试成绩有了进步。

  师:第一祝贺你取得好成绩,第二个祝贺你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说明你已真正掌握了。

  再次指名说

  生3(略)

  师:总结

  板书:                     亡羊补牢

  失去   养牲畜的圈

  发现  又发现  赶快

  结结实实

亡羊补牢 篇1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懂得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即时改正,就不算晚。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关注点

  一、播放动画激趣:

  教师播放《亡羊补牢》这则成语故事。

  学生观看后,思考:“亡羊补牢”的意思。

  “亡羊补牢”的理解

  二、理解题意。

  看了故事之后,你知道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什么意思吗?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文中指羊圈。

  “亡羊补牢”的意思: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学生思考回答

  题意理解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教师出示朗读要求: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标出自己不懂的生字。

  教师强调重点、难点的生字。如: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将重点字帖在黑板上)

  学生朗读掌握难点生字

  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

  四、指名朗读,交流疑问

  教师指名朗读,同时提出要求:通过听读,你对课文有什么质疑?

  学生可能问道: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养羊人对街坊的劝告,开始是怎么想的?后来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疑点。

  学生交流自己的疑问

  引导学生紧扣课题

  五、  课后延伸

  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学生交流

  意见正确即可

  六、教后小结

  今天我学到了什么?

  今天我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交流

  意见正确即可

  板书设计:

  亡   羊        补    牢

  丢失                 羊圈

  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即时改正,就不算晚

亡羊补牢 篇12

  【教学目标】

  1、理解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2、理解寓言内容,正确回答课后问题,懂得寓言的寓意。

  3、练习用从此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发表感想。

  【教学用具】

  录象、幻灯图片、自制教学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说出掩耳盗铃的意思。

  2、回忆学习掩耳盗铃的方法。

  图文结合,理解内容。

  反复朗读,悟出道理。

  联系分析,加深理解。

  二、讲读

  第一则寓言──《亡羊补牢》(出示课题)

  1、释题: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亡羊补牢─羊丢失后修理羊圈。

  2、分节读文,质疑。

  纠正读音:街坊中坊读轻声;窟窿中窿读轻声。

  3、看录象,思考问题,理解大意。

  那个养羊人丢失第一只羊后,听了街坊的劝告是怎样想的?(用_______划出)结果怎样?

  当养羊人第二次丢失羊后,他是怎样想的?(用_______划出)结果怎样?

  4、细读课文,归纳寓意。

  幻灯出示: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⑴把这个反问句换成肯定句:

  羊已经丢了,修羊圈没有用。

  ⑵问:修羊圈有没有用?为什么?

  (修了羊圈就不会再丢羊了,有用而且一定要修。)

  ⑶比较句子: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羊已经丢了,修羊圈没有用。

  (反问句语气更强,突出了养羊人根本没有想到后果,执迷不悟。指导朗读,用毫不在意的语气读出。范读,个别读,齐读。)

  ⑷讨论:

  如果你是养羊人,你会怎样做?

  过渡:

  由于养羊人没有你们正确的'想法,所以就出现了又丢了一只羊的结果了。

  出示句子: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①理解填空:

  养羊人现在感到很___________,明白了应该___________街坊的劝告。

  ②比较句子: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前一句两个不不双重否定,突出表明了养羊人知错改错的决心。)指导学生读出后悔、知错的语气。个别读,范读,齐读。

  ③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真的后悔呢?用_______划出有关的词语。(赶快、结结实实可看出他的行动上改过了)指导读出重音。

  ④讨论:

  养羊人现在才后悔,现在才动手修羊圈晚了吗?

  5、朗读全文,思考: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人小组讨论;个别答;然后老师小结。

  小结: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人做错了事,及时改正还不迟,改正得越快,错误造成得恶果就越小。现在我们通常用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比喻发生错误后及时纠正,补救还不算晚。

  三、指导复述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想

  四人小组讨论,指名谈谈。

  四、堂上练习

  指导造句:从此

  先读书上得例句,理解词语意思后,再试说句子。

  五、作业

  1、熟读本则寓言,试背。

  2、说出亡羊补牢成语的意思

亡羊补牢 篇13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正确理解词语,积累运用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能在阅读中质疑、解疑,发表见解,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 生活实际,发表感想。

  2、对“牢”、“亡”、“亡羊补牢”意思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课前了解寓言或读寓言故事。

  教学方法:研究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9课《寓言二则》。我们大家都听过寓言故事,这篇课文一共有两个小故事,所以就是“二则”。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则寓言:板书: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2、学习之前老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1)认读词语

  (2)说说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解题,质疑

  1、“亡羊补牢”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理解“亡”“ 牢”。

  2、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3、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问题板书(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怎样补?结果怎样?)

  过渡:今天我们将围绕你们提出的问题学习寓言。学习寓言是有方法的。

  1、读懂故事。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2、体会寓意。

  3、联系实际谈谈感想。

  过渡:要想读懂故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学起:(与刚才的问题相对应)

  板书: 起因 为什么丢

  经过 丢了几次 怎样补

  结果 ?

  二、 分段理解寓言。

  (一)、读寓言,读准字音,读通寓言。自读、同桌读、指名读四、默读寓言故事,找出丢羊的原因,用“——”线画出。

  生汇报 读句子 用自己的话说说丢羊的原因。

  (二)、丢了羊后,有人为他着急,是谁?(生:街坊)

  1、他们有一段对话,用“~~~”画出街坊的话,用“——”画出养羊人的话。(课件出示)

  2、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街坊是个怎样的人?练习读好 学生回答 自己练习读 指名读 分角色读

  过渡:唉,这个养羊人真是当局者迷呀,对于人家的劝告,竟然不当回事。后果怎样呢?走进第四自然段。

  3、读第四自然段,读完说说结果怎样

  (体会两个“又”字)羊人当时的心情怎样?

  想象当时养羊人会怎样说怎样做?演一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他后悔的样子)

  4、用书中的一个词概括(后悔),于是他怎么做的,体会他为什么这样做。练读句子。

  5、结果怎么样了?学生齐答。

  师:亡羊补牢是成语,就是从我们所学习的这个寓言故事中来的,它还有下半句(学生试说 课件出示)

  三、提示寓意,总结扩展

  1.故事学完了,你想对养羊人说些什么?(不要光指责还看他有什么值得欣赏的)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2.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发生过,你是怎样解决的?

  四、讲会故事

  五、总结学法。

  板书设计:

  9、寓言两则

  起因 为什么丢

  经过 丢了几次 怎样补

  结果 ?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许多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谈了自己的'想法。于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质疑,结合学生提的问题,引导学生读文,理解语言文字。又抓住重点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更喜欢擅长表演的学生加上动作后讲的故事。本课给学生教会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谈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时,学生的话题面有些窄,如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体会身边这样的事,会对理解寓意有帮助的。

亡羊补牢 篇14

  一、说教材

  《亡羊补牢》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寓言故事的第一课。这个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同时,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引导他们喜欢寓言,学习读懂寓言的方法。

  二、说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

  2、通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为: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四、说教法和学法

  1、选择教法,明确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体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本课,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点拨法。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通过学生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使学生形成能力。

  在以上理念的指导下,我力求通过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达成三维目标。于是,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设计

  1、为了孩子们在谈话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拉近距离,我采用了谈话激趣法揭示课题。

  2、然后初读解题。

  3、精读课文,理解内容。孩子都具有表现欲,在课堂上分角色朗读,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因此我设计了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在这环节中,学生既是表演者,又是观众。既能锻炼了胆量,又能训练观察力。

  4、明理,通过学生以物生情,学到的知识得到升华,突破重难点。

  5、拓展补充,激发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

  六、说教学效果。

  这篇文章故事性强,道理浅显,通俗易懂。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故事情节,让同学们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感悟道理。同时,我还注意生字词的识记。教学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