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22—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知道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人造和天然放射性物质的主要不同点。
⑵. 了解放射性在生产和科学领域的应用。
⑶. 知道放射性污染及其对人类和自然产生的严重危害,了解防范放射线的措施,建立防范意识。
2、过程与方法
渗透和安全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应用已有知识、处理加工信息、探求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三种射线的应用。
难点:理解“示踪原子”的应用原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放射性应用的图片、挂图(可以是多媒体图片资料),放射性污染与防护资料影片,相关阅读资料。
附:阅读资料(参见〖背景资料〗)。
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或向有关人员请教咨询查找收集以下几方面材料或信息:
1. 放射性的应用(实例介绍)。
2. 放射性污染的危害性(史实资料)、放射性污染的防护措施。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放射性和三种放射线的特点,这节课主要研究放射性的应用。
【板书】四、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新课教学
一、分组讨论
最近大家又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许多有关“放射性的利用”和“放射性污染的危害与防护”的资料。下面我们以小组(4~5个人)为单位综合处理每个人的资料(此过程学生可以在课前有所准备),然后准备在课堂上作包含以下方面的陈述:
⑴ 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为什么生产和科研中采用人造而非天然放射性物质?
⑵ α、β、γ三种放射线对物质的作用各自有何特点?
⑶ 利用实例分别介绍三种放射线的应用并简要说明应用原理(或依据)。
⑷ 什么是示踪原子,怎样理解示踪原子的作用?
⑸ 什么是放射性污染及放射性污染有什么可怕后果?
⑹ 哪些事件或事物会导致放射性污染?并请举出实例。
⑺ 对放射性物质有哪些有效的防护措施?
以上问题要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展示。
二、组织课堂进行小组(代表)陈述
选一个小组进行陈述(一个同学陈述后,其它同学补充),配合该小组的陈述教师作相应内容的标题性板书:
【板书】一、放射性的应用:
二、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三、小组陈述完以后组织进行答辩:同学们就相关内容提出问题,先由该小组成员回答,也可以由其它同学回答。
教师视情况作必要的补充或重点内容的强调。特别是应该及时引导、把握、控制提问及讨论的方向。对讨论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做适当的板书(见下一项)。
四、问题解答(这些问题在答辩中解决并作相应的板书)
【板书】1.放射性同位素:有些元素的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叫做放射同位素。
人工放射性的优点:半衰期短;放射性材料的放射强度容易控制等等。
(解释:第一,人造放射性同位素可以通过核反应获得,下一节将学习“核反应”。第二。虽然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由核内部因素决定,但可以控制材料中放射性同位素的含量。)
【板书】2.γ射线探伤仪可检查金属内部的损伤。其物理依据是有很强的惯穿本领。
(解释:在“探伤”这个问题上,有些学生可能联想到“x射线探伤”和“超声波探伤”。γ射线的穿透能力比x射线穿透能力更强,而且x射线不是原子核的放射线,其设备复杂庞大不易于室外应用,所以在探伤这方面的许多场合现在多用γ射线探伤仪。γ射线和x射线都是电磁波,而超声波则是进行波,在金属和许多物质中衰减很小,穿透能力甚至可达数米,探伤手段和前两者不同,所以超声波与γ射线应用场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