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教案高一生物教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精选4篇)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精选4篇)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精选4篇)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篇1

  第3节一、教学目标:

  【知识】:

  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技能】:

  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难点)主动运输

  三、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

  四、教学准备:

  预习相关内容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利用“问题探讨”,用幻灯片展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并归纳出答案:1、这个脂双层膜模拟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2、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3、葡萄糖不能通过该膜,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如何解释?4、其他问题观察图表,思考问题(二)被动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的概念被动运输:首先水进入细胞的方式,再以氧、二氧化碳进出细胞的方式为例,说明自由扩散的概念协助扩散:回顾问题探讨,以葡萄糖进入细胞为例,强调蛋白质载体的参与。(三)主动运输举出一些逆浓度或者逆电化学浓度进行跨膜物质运输的例子,提出问题:这些物质怎么样进行跨膜运输,需要什么条件?(同时展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模式图),启发学生对新出现的跨膜运输方式进行观察,对比。对主动运输的概念进行归纳。强调主动运输的特点: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为什么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练习一(略)观察,思考,可以允许讨论,说出观察的结果(四)大分子的运输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课文以及播放flash动画学生根据阅读文字和观看动画,经过讨论,组织语言对大分子跨膜运输进行描述(五)与社会的联系简单描述囊性纤维病的机理以及病毒感染中,药物比较难杀灭病毒的原因。(六)小结及《技能训练》以填表格形式,对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进行比较指导学生就《技能训练部分进行讨论共同完成表格根据曲线图进行讨论,分析哪些例子分别通过主动运输排出或进入细胞。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篇2

  第三节

  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本节课是新课程教材第四章内容,知识虽然抽象但是并不难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更进一步的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

  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反馈练习,总结反思"这样六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模块第3章已经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细胞膜结构以及大致的功能,本节着重介绍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包括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和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通过对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探究,并运用数学坐标图来表达三种方式的规律和特征,可以培养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即信息解读和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和前面所学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关联的地方,同时又是对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一个很好的佐证.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拟定了下列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能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b,通过学习,自己能理解并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c,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d,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参与集体讨论和合作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情感目标

  a,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b,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阐释,体会生命的伟大与神奇,培养尊重生命,

  尊重生命科学的情感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图表数据的解读

  教学难点:

  (1)主动运输的特点,过程和意义

  (2)图表数据的解读

  4. 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学情分析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学生对物质交换有了很肤浅的了解,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膜的结构,水分跨膜运输实例的基础,掌握了蛋白质多样性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并且还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能独立思考,对生活现象提出疑问,并通过多种途径找出解决的办法.同时经过前阶段的新课程学习,他们具备了群体讨论,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论依据的能力.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教学方法

  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本节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学法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法: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合作和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总体思路为:展示现象→ 提出问题→ 解释原理 →总结概念,使学生综合运用到课程标准所提到的"观察,描述,比较,概括,分析,解读图表"等技能,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主动运输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要掌握好这点,必须运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观察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区别来掌握该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复习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让学生对基础内容进行复习,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利用"问题探讨",用多媒体展示,提出问题:⑴,这个脂双层膜模拟的是不是生物膜 ⑵,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 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 ⑶,葡萄糖不能通过该膜,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如何解释 ⑷,观察此图,联系已有知识,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能不能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尝试性的回答 引导学生观察,并归纳出答案

  教学说明:设立问题情景,创设物质跨膜运输的思维平台,为学生的有效发散思维提供背景,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为进一步突破难点做铺垫,激发学生学习激情.

  (三)几种物质运输方式

  1.小分子和离子的跨膜运输

  (1)多媒体展示扩散现象,引出物质运输的两种方式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概念,让学生分析水分子进入细胞的原因和方式,是不是和上述扩散相似,总结出自由扩散的概念,多媒体动画展示自由扩散的过程,组织学生讨论,得出自由扩散的特点.

  教学说明:该部分内容简单,通过多媒体展示,使抽象内容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2)进一步提出问题:葡萄糖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脂质双分子层,但对于细胞来说,葡萄糖又是必需的,它是怎样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激情,让学生尝试作出解释,再指出载体蛋白的作用,总结出协助扩散的概念,多媒体动画展示协助扩散的过程,组织学生讨论,得出协助扩散的特点.

  提出问题:①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需要消耗能量吗 ②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相同点 有什么不同点 ③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为什么被称为被动运输

  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得出答案.

  (3)更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只有被动运输能满足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吗

  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思考:以上资料说明了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物质逆浓度梯度跨摸运输的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物质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 进行解释,总结主动运输的概念,多媒体动画展示主动运输的过程,组织学生讨论,得出主动运输的特点,

  提出问题: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是什么 主动运输对于生命现象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生总结.

  为了使抽象内容具体化,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三个常见现象,通过三个动画的展示,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对三种运输方式的认识更加直观化.

  教学说明:该部分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形展示引出问题,并层层深入,展示出物质运输的几种方式,动画展示更加具体和形象化,同时,组织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探讨,既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深入开发了学生比较,概括和分析能力,又增进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

  (4)提出问题:三种运输方式有哪些异同 组织学生分析填表,反馈和纠正.

  提出问题:影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各是什么 画出细胞对某物的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速度随细胞外浓度的改变而变化的曲线图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作图,展示各组的成果.

  教学说明:本环节巩固理论知识是对课本知识扩展和对重点,难点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总结,只有理解了三种运输方式的异同,才能完成本环节教学任务,既突显书本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制做图表的能力和抽象化思维能力的形成.

  2.大分子的运输

  引导学生回忆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得出胞吐现象,提出问题:那大家知道白细胞是如何吃掉病菌的吗 显示有关图片.

  强调:胞吞和胞吐作用都需要能量

  提出问题: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与书本前面知识相联系.

  (四)与社会的联系

  简单描述囊性纤维病的机理以及病毒感染中,药物比较难杀灭病毒的原因

  (五)技能训练

  指导学生就《技能训练》部分进行讨论

  五,反馈练习

  1.教师小结几种运输方式,特别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特点

  2.随堂训练

  本部分习题,针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不同而设计,让学生思考完成具有针对性的练习,进行知识巩固和教学效果反馈,及时纠正错误的理解和片面的认识.

  六,总结反思

  本节课比较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教法,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部分内容本身并不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对轻松,但是如果不把新旧知识进行整合,在解题的时候还是存在一定困难.在分组讨论中,虽然学生的回答不一定完整,但还是从多角度对学生给予积极的肯定,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节奏的把握上,由于学生讨论和交流比较花费时间,容易出现前紧后松或是前松后紧的情况,因此在时间上应当注意控制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篇3

  1.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2)观察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示意图,说出两种被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3)分析教材中所列举的某些离子进入细胞的运输情况,得出主动运输的概念;进一步分析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阐明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2.学习建议

  (1)学习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可采用比较的方法:是否需要载体,是否需要能量,是否顺浓度梯度进行,以及对细胞代谢的意义等。

  (2)明确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本质区别。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属于被动运输,其特点为,物质分子进行顺浓度梯度的移动,而与物质运输有关的膜或细胞并无能量消耗。但是,被动运输并不是与能量转换完全无关,只不过是物质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是来自高浓度溶液本身所包含的势能而已,就像位于斜坡高处的物体可以靠势能自动下滑而不需要另外供给能量一样。主动运输是与被动运输相对而言的。主动运输是指通过细胞膜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分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按照热力学基本定律,溶液中的分子由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移动,就像物体沿着斜坡上移一样,必须由外部供给能量。在细胞膜的主动运输中,能量由细胞呼吸来供给。

  (3)对于物质的跨膜运输,应明确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的方式不同,有时同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也可能不同。如葡萄糖在动物和人体内,可以用协助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过程),也可以用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细胞膜(葡萄糖通过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的过程)。

  (4)学习时多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以及前面所学知识。例如在知道主动运输的原理后,分析植物细胞在某些溶液中质壁分离后为什么会自动复原;为什么一次性施肥过多会导致“烧苗”,为什么在农作物栽培中要强调合理施肥浇水,为什么要采取中耕松土等措施来促进根细胞的吸收功能等。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篇4

  一、选择题

  1.甘油、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  )。

  a.渗透作用  b.自由扩散   c.主动运输   d.内吞和外排

  2.下列各项中,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是(  )。

  a.k+   b.氨基酸   c.胆固醇   d.葡萄糖

  3.红细胞吸收甘油与吸收葡萄糖相同的是( )。

  a.低浓度→高浓度      b.载体蛋白协助

  c.高浓度→低浓度      d.消耗能量

  4.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的是(  )。

  a.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b.红细胞吸收钾离子,排出钠离子

  c.小肠对钙的吸收      d.腺细胞分泌的酶排出细胞

  5.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  )。

  a.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   b.细胞膜上的磷脂排列紧密

  c.木糖的浓度太低       d.木糖的相对分子量太小

  6.葡萄糖被人的红细胞吸收时,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要依靠细胞膜上的一种成分携带,但不消耗能量,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  )。

  a.渗透作用   b.自由扩散   c.主动运输   d.协助扩散

  7.下列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进入肺泡内

  c.水分子进入细胞       d.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8.关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逻辑顺序正确的是(  )。

  ①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②膜具有流动性  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④膜内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大都是运动的  ⑤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

  a.①④②⑤③   b.①②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①②④⑤③

  9.下列各项中,对跨膜运输起主要作用的是(  )。

  a.水   b.糖类   c.蛋白质   d.磷脂

  10.呈溶解状态的大分子物质的出胞方式是(  )。

  a.主动运输   b.胞吐   c.自由扩散   d.协助扩散

  11.自由扩散与主动运输的区别包括(  )。

  ①运输方向  ②载体  ③能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2.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作用

  13.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与线粒体密切相关的是(  )。

  ①酒精被胃黏膜吸收  ②细胞与内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③肾小管壁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  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海带细胞中的碘比海水中的高许多倍,但仍可以从海水中吸收碘,这说明海带细胞吸收碘具有(  )。

  a.选择性    b.独立性   c.专一性    d.高效性

  二、非选择题

  15. 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如下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a代表        分子;b代表        ;

  (2)从功能上来说,细胞膜是一层        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                ;

  (5)可能代表氧气运输过程的是        ;葡萄糖从小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                。

  16.对法囊藻的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的成分很不相同,下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法囊藻的离子浓度。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k+和cl-在细胞内含量高,而ca2+和mg2+在细胞内含量较低。这一事实表明细胞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具有        ;

  (2)k+和cl-进入细胞的运转方向是         ,这种吸收方式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和        ;

  (3)细胞吸收k+和cl-的方式,对活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             ,这种吸收方式的实现,必须依赖的生理活动是           ;

  (4)法囊藻细胞吸收的各种离子数量与海水中相应离子的数量不成正比例,这与法囊藻细胞膜上的         有关;

  (5)在人工生态环境下培养实验得知,法囊藻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活动,使周围溶液的ph有减少的趋势,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d 5.a 6.d 7.d 8.a 9.c 10.b 11.d 12.b 13.b 14.a

  二、非选择题

  15.(1)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2)选择透过性 (3)一定的流动性 (4)b、c、d (5)b a

  16.

  (1)选择性

  (2)逆浓度梯度由海水向细胞中运输 需要载体 需要消耗能量

  (3)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营养物质 呼吸作用

  (4)运载各种离子的载体数量

  (5)由于细胞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使周围环境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发生改变而导致h+浓度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