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教案高二历史教案北魏孝文帝改革-(通用12篇)

北魏孝文帝改革-(通用12篇)


北魏孝文帝改革-(通用12篇)

北魏孝文帝改革- 篇1

  专题三

  [内容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学习要求]

  1.知道鲜卑族建立北魏政权和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史实。

  2.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和社会矛盾的激化等。

  3.认识到改革是缓解社会矛盾、改变国家面貌的必然选择。

  4.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分为两个阶段:冯太后主持下的改革和孝文帝亲政后的改革。

  5.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方面的主要内容。

  6.体会北魏孝文帝勇于改革的决心和对先进文化的追慕之情。

  7.简要探讨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改革社会习俗等措施的不同作用。

  8.从北方经济、民族关系和政治走向等方面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9.充分认识民族融合的作用,认同文化的“征服”力量。

  [整体感知]

  本专题主要讨论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包括改革的背景、内容与历史作用。要从少数民族发展的角度认识改革的背景与内容,从中华民族发展的角度认识改革的地位与作用。通过学习孝文帝不甘落后、勇于进取的精神,培养接受先进文化、与时俱进的优秀品德。

  [知识清单]

  一、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1.北魏政权的建立和统一黄河流域   

  北魏是源于我国东北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386年拓跋部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北魏经两代君主的苦心经营,迅速崛起,成为黄河流域实力最强的政权。最终于439年消灭其他割据政权,统一北方,结束北方历时一百余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刨造了有利条件。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公元439年北魏消灭其他割据政权,统一北方,结束北方割据状态,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2)阶级矛盾尖锐:在拓跋政权的统治下,政治黑暗,租调徭役极为繁重,官吏贪污,兵役繁重,人民不满北魏的暴虐统治,不断举行起义。

  (3)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不仅使下层各族人民起义不断,同时统治阶级内部汉族地主与鲜卑族地主常常发生矛盾。

  (4)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北魏孝文帝改革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孝文帝即位后,冯太后临朝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曾实行过均田制。

  第二阶段:冯太后死后,孝文帝亲政,继承其改革事业,进一步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习俗各方面推行新制。

  (1)均田制:485年,孝文帝颁布均田法令,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无主的荒地称露田,这种土地因农户年老身死不能耕种时则由政府收回。已经耕种过的土地称桑田,农民终身不必交还,可以买卖。法令规定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

  (2)整顿吏治:由官吏的政绩好坏决定其任期,对贪赃枉法严惩不贷,实行俸禄制,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品第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

  (3)迁都洛阳。

  (4)革除旧俗:迁都洛阳后,孝文帝仿效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习俗,重新修订官制礼仪;下令士民改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与汉族士族通婚。

  5.革除旧俗

  (1)原因:

  ①迁都洛阳为孝文帝推行改革提供了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

  ②为了尽快解决迁都洛阳后的民族差异问题。

  (2)内容:仿效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习俗,重新修订官制礼仪。

  ①易服装:禁止士民穿胡服,一律改穿汉服。

  ②讲汉话:禁止30岁以下的官员说鲜卑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

  ③改汉姓:改皇帝拓跋氏为元氏,宣布与汉姓同源,用行政命令改鲜卑复姓为音近的单音汉姓。

  ④通婚姻:提倡皇族、鲜卑贵族与汉族的主要士族通婚,并自己以身作则。

  ⑤迁往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葬在洛阳,不许归葬代北,逐步割断丁鲜卑族人与故乡的联系。

  (3)影响: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民族的融合。

  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l.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1)孝文帝推行的均田制,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并且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吸引了更多的流民农耕定居,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增加了封建政权直接控制的编户,保证了统治政权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孝文帝整顿吏治的措施,使北魏的吏治得到改善,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俸禄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使农民安心从事生产,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推动了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孝文帝迁都洛阳,推动了洛阳的恢复和发展,且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4)孝文帝革除旧俗的措施,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加快了民族融合。

  总之,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它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了北魏政权,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加快了各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促进社会繁荣奠定了基础。

  2.北方民族大融合

  (1)民族融合的进程:①从西晋末年开始,北方的匈奴、羯、氐、羌和鲜卑等少数民族先后进人中原建立政权,他们与汉族长期杂居相处,他们的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相互影响,趋向一致。②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各族人民的大融合进程。③北朝后期,各族难分彼此,北方实现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

  (2)民族融合的表现:①生活习俗的汉化。鲜卑族经济方式的变化,鲜卑族的劳动者变成农民,贵族转化为地主。生活习俗也发生了变化,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②鲜卑族优秀文化的融入。民族融合的过程是各民族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而不是鲜卑族文化的完全丧失。

  [重点突破]

  1.迁都洛阳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①在政治上,平城是鲜卑贵族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强大,孝文帝推行的改革遭到了保守势力的非难和抵制,阻力重重。②在经济上,平城地区产粮有限,经常发生水旱疾疫之灾,不足以承载大量人口所需要的生活供应。③洛阳地处中原,农、业发达,又是当时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推行改革政策的阻力要小得多。

  (2)影响:洛阳是历代帝王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首先有利于巩固前期改革的成果,其次有利于进一步推行深层次的改革。迁都洛阳是整个改革的关键和后期改革的前提。

  2.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1)孝文帝改革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趋势——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3)改革符合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

  (4)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3.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1)原因:①均田制的推行;②孝文帝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派遣工匠赴全国各地,指导修建水利工程;③生产力的进步,即北魏时期犁和牛耕已广泛使用;④吏治的改善和俸禄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使农民安心从事生产,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

  (2)标志:一片瓦砾的洛阳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商业贸易之盛远远超过了平城和南朝的建康,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商业城市。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 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羯     b. 鲜卑     c. 氐       d. 匈奴

  2. 南朝谢灵运写道:“北境自染逆,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矣”,反映了

  a.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b.鲜卑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

  c.柔然侵扰北魏                   d.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3.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

  a.把农民原有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        b.把官僚多占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c.把政府掌握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d.对全国所有的耕地重新进行分配

  4. 北魏均田制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是

  a.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b. 民族融合的加强

  c. 政府掌握大量可供分配的土地      d.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5. 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这反映了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很有造诣

  a. 知识丰富  b. 诗辞文章写作  c. 政治   d. 汉族文化  

  6. 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不相符的是

  a. 北方统一的实现   b. 鲜卑族封建化进程的深化

  c. 北方民族大融合   d. 北方经济的发展  

  7. 促使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根本原因是

  a. 民族融合的需要             b. 汉族地主的建议

  c. 巩固统治的需要             d. 先进经济形态的吸引

  8.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

  a. 迁都洛阳    b. 实行汉化措施    c. 颁布均田令     d. 采纳汉族统治制度

  9. 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 推行均田制         b. 与汉族通婚

  c. 迁都洛阳           d. 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10. 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         b. 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c. 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 5世纪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11. 北魏孝文帝比喻为“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的措施是

  a.均田制         b.三长制         c.俸禄制         d.改穿汉服

  12. 北魏孝文帝的重儒措施    

  ①促进了北魏教育的发展  ②深化了北魏的封建化

  ③使儒家思想失去了本来面目  ④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 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因为改革

  a. 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   b. 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

  c. 解除了南朝的威胁    d. 巩固了鲜卑贵族的统治

  14. 下表是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措施,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鲜卑姓 改姓

  拓跋 元

  拔拔 长孙

  丘穆陵 穆

  步六孤 陆

  贺赖 贺

  独孤 刘

  a. 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b. 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

  c. 改鲜卑人为汉人             d. 消灭了鲜卑陋习

  15. 北魏时期,北方各族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

  a. 生产方式上     b. 生活习惯上    c. 言行举止上     d. 饮食穿着上

  16. 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最基本原因是

  a.各民族间的战争                  b.统治阶级的政治改革

  c.各族人民的长期交往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7. 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 封建化过程     b. 农业化过程    c. 工业化过程      d. 汉化过程

  18. 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改革都获得了成功            b.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 改革进程都很顺利            d. 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

  19.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 改变了单一的生产方式        b. 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 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 加速了民族的融合

  20. 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

  a. 均田制         b. 三长制        c. 新租调制          d. 汉化政策

  二、材料解析题

  21. 仔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图一 北魏骑马武士           图二  孝文帝改革后的服装

  材料二: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种蚕桑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魏书•高祖记》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的鲜卑族人所穿的不同服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始实行的一种什么土地制度?其影响是什么?

  (3)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高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有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记》

  材料二   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

  如图一:胡服俑          图二:孝文帝出行 

  图三:魏晋的汉人胡食画像砖

  (1)从材料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三、问答题

  23. 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英雄豪杰,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试结合孝文帝改革措施与影响,谈谈你对孝文帝的评价。

  24. 为什么说孝文帝改革的最重要历史意义在于它促进了中国北方地区的民族大融合,并为隋唐时期国家的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巩固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c d a d a a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a a a c b c b d

  解析2. 答案为b   本题主要考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的“征调赋敛”说明了鲜卑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

  20. 答案为d  本题主要考查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民族融合趋势的全面认识与评价。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之后,随着服饰等生活习惯的改变,历史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似乎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中,因此,有人说孝文帝是历史罪人。但孝文帝的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推动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鲜卑族及鲜卑文明在一个民族大家庭里也得到了永生。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凝聚力就是来自于历史上无数次的民族融合,从这个角度看孝文帝是盖世英雄。

  二、材料解析题

  21.(1)孝文帝改革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2)均田制的推行,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的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

  (3)都获得了成功;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都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

  22. (1)信息:孝文帝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十分喜好。影响: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易服装,改鲜卑服为汉服;改汉姓,改鲜卑族为汉姓;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讲汉话,以汉语为正音;等

  (2)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鲜卑人的封建化进程。

  解析:本题第一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对孝文帝有个认识,从而去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具体举措。第二问实际上考查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三、问答题

  23. (1)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进行系列改革(迁都洛阳、改行汉制、移风易俗等),使鲜卑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

  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民族矛盾的缓和,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得鲜卑族拓拔部逐渐溶入其他民族。

  (3)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24、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为发展生产、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经济上推行均田制使以游牧为主的鲜卑族变为农耕者,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繁荣;政治上迁都洛阳和实行官吏俸禄制,有利于推动政权的封建化;文化和风俗习惯上全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可,加强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最终融于汉族之中,有利于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解析:2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概括能力。归纳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评价时要注意一分为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 篇2

  第三单元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优化训练

  基础巩固

  1.北魏建立于   

  a.三国时期  b.东晋时  c.前秦时  d.386年以后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条件是

  ①北魏统一北方  ②民族融合   ③先进文化的吸引  ④社会矛盾尖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3.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前的统治者对汉制总的态度是   

  a.不屑一顾,嗤之以鼻               b.持怀疑态度,对于是否学习犹豫不决

  c.逐渐受其影响,有限地学习、接受  d.对其大加赞赏,决定全面学习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471年,拓跋宏继承帝位    b孝文帝汉化的推动者是冯太后

  c.孝文帝自幼饱读儒家经典    d.孝文帝决心改革汉制,以维护鲜卑旧制

  5.北魏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的根本原因是

  a.拓跋圭等统治者实行改革,使北魏强大    b.前秦瓦解

  c.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d.客观上其他政权的弱小

  6.透过右图能获知     

  ①北魏骑马武士纵横驰骋,骁勇杀敌的战争情景 

  ②北魏是“马背上得天下”的政权

  ③北魏时陶瓷艺术水平高    

  ④北魏时实行民族压迫政策   

  北魏骑马武士陶俑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

  强化提高

  7.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逐渐采用先进的经济形式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形式实质是  

  a.奴隶制经济形式         b.封建制经济形式

  c.半封建半奴隶制经济     d.半畜牧半农业

  8.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牛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的过程        b.农业化的过程   

  c.工业化的过程        d.汉化的过程  

  9.右图的人物是

  a.后燕太医

  b.汉族地主

  c.汉族儒生

  d.鲜卑贵族

  10.下面对孝文帝改革有利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北魏统一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

  ②拓跋硅等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

  ③实行宗主督护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④冯太后的积极推动和支持

  ⑤孝文帝本人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课外延伸

  11.阅读下列材料:

  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许多逃避战乱的农民投奔他们.成为坞堡中的一员。坞堡主又称为宗主,与堡户结成牢固的依附关系。北魏统一北方后,无力消灭遍及大河南北的坞堡,被迫承认坞堡组织的合法性。北魏政府任命这些坞堡主为地方行政官员,由他们代管征收赋税和徭役。这就是宗主督护制。宗主督护制作为地方基层政权,有许

  多的弊端,宗主往往隐冒户籍,“五十、三十家为一户”,借此逃避赋役。

  ——张文喜、刘焕曾《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可知,北魏的基层政权实行何种制度?

  (2)该制度的推行有何危害?

  (3)它的推行与孝文帝改革有何关系?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为各民族间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条件。为巩固统治,北魏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实行按人口分配土地,推行鼓励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这样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重用崔浩等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还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但是由于各种制度的建设不够完善和欠缺,使得北魏政权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如宗主督护制的存在加重了“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材料二   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对于其他被统治民族也是如此。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其战书写道:“吾今昕遣斗兵,尽非我国人(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对于拓跋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时人谢灵运曾这样介绍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拓跋贵族的残暴统治,激起各族人民不断爆发起义。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北魏这次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2)不改革会造成什么后果?

  (3)你若生活在那一时代,处在孝文帝的位置,怎样做才能保证改革的成功?

  高考猜想

  13.(•江苏启东)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政权除曹魏和北周外,

  还有   

  ①西晋②前秦③北魏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4.(•山东青岛)崔浩这位汉族儒生受到重用反映的问题是   

  a.他是汉奸,卖国投敌

  b.北魏喜欢利用汉人打汉人

  c.鲜卑族学习汉族文化

  d.鲜卑族与汉族融为一体

  优化训练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d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386年,拓跋圭重建代国,不久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2.d  该题考查学生的复合选择能力。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3.c  本题主要考查概括归纳能力。由于汉制的进步性,孝文帝改革以前的统治者如拓跋圭就进行改革,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不过学习是有限的,没有全面学习。

  4.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把握住孝文帝改革的实质一封建化,即可知d项是错误的。

  5.a  改革旧的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6.d  骑马武士陶佣直接反映出北魏借武力统一北方,同时也映射北魏时较高的陶瓷艺术。至于统治者实行什么统治政策在图中是无从得知的。

  强化提高

  7.b  本题考查学生对当时先进经济发展形式实质的理解能力。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按人口分配土地,推行鼓励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实际上就是封建制下的农业发展模式,因而选b项。a、c、d三项较之b项是落后的。

  8.b  民族融合是历史上的一个进步现象,它指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所以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少数民族学会了汉族先进的农耕生产方式,开始了定居生活。民族融合如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则是封建化过程。

  9.c  本题考查对历史图片的再认再现能力。崔浩是汉族儒生,在北魏时受到重用。

  10. c  本题考查的是对孝文帝改革有利条件的全面认识能力。既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内容,此题中的③不符合题干“有利条件”的要求,可直接排除。

  课外延伸

  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题抓住“宗主督护制”即可作答。第(2)、(3)题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方面要把材料与问题联系起来考查,另一方面要在问题中抓住关键词语。

  【答案】(1)宗主督护制。

  (2)剥削农民,隐冒户籍,逃避赋税.造成国家税收的减少,也造成地方割据势力。

  (3)它的推行激化了矛盾.改革迫在眉睫.导致孝文帝进行改革。

  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从北魏统治危机的出现入手,多方面分析,说明改革的必然性。第(2)题可联想当时社会矛盾的存在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第(3)题要以“孝文帝”的身份,结合当时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案。

  【答案】(1)①北魏崛起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得到发展。②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社会基础。③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由于各种制度的欠缺和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并使北魏出现严重的统治危机,改革迫在眉睫。④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这对孝文帝改革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2)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愈加动荡,统治危机加剧。

  (3)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和采用汉族先进的统治经验和政策,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高考猜想

  13.a  本题考查了散落在教材各处的知识,尽管前秦存在时间短但也曾统一过黄河流域。

  14.c  崔浩是汉人,得到鲜卑族重用,但他并未卖国,排除a、b两项;而d项融为一体之说违背史实。题干实际上说明的是鲜卑民族的汉化问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 篇3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项最佳答案。)

  1.关于北魏政权的发展史,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统一黄河流域后建立     b.曾被其他政权吞并

  c.曾多次迁都             d.统一北方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

  2.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逐渐采用先进的经济形式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形式实质是    (    )

  a.奴隶制经济形式  b.封建制经济形式 c.半封建半奴隶制经济 d.半畜牧半农业

  3.孝文帝改革前,北魏各种制度的建设有许多不够完善和欠缺之处,不包括  (   )

  a.基层政权组织    b.赋税制度   c.民族政策    d.按人口分配土地

  4.导致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根本因素是(     )

  a.汉族地主的建议 b.南北对峙的形势 c.民族矛盾的激化d.中原地区先进经济形态的吸引

  5.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均田制的实行 ②俸禄制的实行 ③迁都洛阳④孝文帝亲政⑤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①②   c.⑤①③④②    d.⑤②①④③

  6.北魏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这里的调是指(    )

  a.田租       b.户税      c.丁税      d.徭役

  7.孝文帝迁都,最大的阻力来自(     )

  a.鲜卑贵族     b.鲜卑平民    c.汉族地主     d.中原农民

  8.北魏前期的新政卓有成效,主要表现为(     )

  ①形成了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 ②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巩固了北魏政权  ④使鲜卑族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为改革深入进行提供条件的是(    )

  a.整顿吏治   b.推行均田制   c.迁都洛阳   d.提倡与汉族通婚

  10.《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以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    )

  a.通过行政命令推行汉话             b.提倡官员说汉话而不说鲜卑话

  c.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  d.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话的官员

  11.北魏时期,北方各族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    )

  a.生产方式   b.生活习惯  c.言行举止  d.饮食穿着

  12.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采用,反映出当时(    )

  a.鲜卑与汉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新高度  b.鲜卑与汉族地主的合作形成新统治集团

  c.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逐渐消失        d.民族差异大,强大的民族必然代替落后民族

  13.右表是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措施,该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

  a.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b.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

  c.改鲜卑人为汉人

  d.消灭了鲜卑陋习

  14.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所实行均田制的性质是

  a.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小农个体土地所有制    d.少数民族土地所有制

  15.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下列制度,使北魏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增多的是(    )

  a.推行均田制                     b.制定官吏俸禄制

  c.设立三长制,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d.推行新的租调制

  16.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经济得到了发展。其中,正确的是 (    )

  a.整地碎土工具进一步发展  b.因战乱,对外贸易萎缩

  c.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      d.实物交易越来越频繁

  17.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了(     )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b.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c.游牧民族农业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18.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    )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问的融合

  19.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    )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土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全面的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5世纪的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20.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在当今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的浪潮中, 也要注重借鉴历史经验。从孝文帝改革中得到的认识有 (    )

  ①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革,不断创新

  ②改革注意策略,要有坚定的决心

  ③改革要体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

  ④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一帆风顺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个小题,其中第21题24分,第22题16分,共40分。)

  21.材料1:

  材料2:(孝文帝)曰:“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澄曰:“伊路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1)据材料1,指出孝文帝迁都的路线。(2分)   

  (2)材料2中,孝文帝为迁都提出了哪些理由?你认为这些理由是否成立?当时迁都还有哪些客观原因?    (10分)

  (3)迁都建议遇到了怎样的阻力?对此孝文帝采取了什么对策?(4分)

  (4)迁都有何意义?(8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书•李冲传》曰:“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材料二:北魏统治者热衷于发动战争。对各族人民的统治, 除租税繁多、徭役沉重外,他们还强迫其他族人民充当步兵,在打仗时冲锋在前,稍有迟缓,就会被后面督阵的鲜卑族的骑兵践踏致死。太武帝在一次攻城时,曾写信给守城主将, 约他出兵决战。信中大意是说:我今所遣战士,尽非鲜卑人。你杀了他们等于替我清除内部隐患,对我们有利无害。

  材料三: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纪》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北魏统一北方以后,哪些问题导致了北魏统治的深刻危机?(8分)

  (2)依据材料三,文献反映了孝文帝哪方面的造诣?这对以后他推行改革有什么影响?(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解析:本题考查北魏的有关史实。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圭重建代国,不久改魏,史称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所以说建立北魏政权后,才统一黄河流域。

  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当时先进经济发展形式实质的理解能力。在封建社会,黄河流域最先进的经济形式是封建制下的农业生产模式,因此选b。

  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辨析、理解能力。按人口分配土地是孝文帝改革前期推行的均田制,是一种较完善的土地制度,因此不符合题目要求。a、b两项指宗主督护制,宗主督护农民纳税服役。宗主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使农民负担沉重。

  4.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北魏社会的落后和中原先进文化经济形态的吸引是促使北魏改革、实行均田制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就是学习汉族封建化的经济形态。

  5.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排列先后排序的能力。关键要明确具体史实的时间及先后顺序。孝文帝改革在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故排除a、b。490年孝文帝亲政,此前在冯太后的主持下,①②已实行。③是在孝文帝亲政后发生的。

  6.b解析:“调”是指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北魏的指的是农民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绢帛等物。

  7.a 解析:迁都从一开始就遭到鲜卑贵族的激烈反对。

  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前期改革作用的全面认识能力。前期改革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经济方面,针对的北魏社会矛盾,为解决社会问题而改革,但④得益于后期改革。

  9.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平城守旧势力大,洛阳是中原政治、经济中心,迁都洛阳便于深入的学习汉文化,推行改革。

  10.d解析:本题属于否定性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孝文帝改革中移风易俗的理解。说汉话是有条件的,年满30岁以上可另处理。

  11.a解析:北方各族的封建化,主要是指他们从游牧转向农业经济,这是生产方式的重大转变。

  12.a 解析:汉化政策能够推行,说明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相互影响很深。

  13.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即考查孝文帝改革中改汉姓的历史作用。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加速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14.a解析:本题可参照课本关于均田制的表述,并结合封建国家的三种土地所有制,即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农民土地所有制得出答案。

  15.d解析:租调制的推行使原来那些逃避政府掠夺、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这样,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大增。

  16.a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和辨析能力。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表现为a项。手工业中丝织业发达而非棉纺织业。商业发达,货币交易取代实物贸易,对外贸易也有长足发展。

  17.d解析: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形成就是历史上各民族相互影响和融合的结果。

  18.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两次改革的相同影响较多,但最主要的是促进政权的封建化即社会制度的变化。

  19.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孝文帝改革作用的掌握。b、c两项不符合史实,a、d两项比较,d项是a项的组成部分之一。

  20.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辨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要注重结合改革措施的推行及改革结果。

  二、非选择题:

  21.解析:(1)问可据课本回答。(2)问要逐条分析材料进行归纳概括,“客观原因”要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归纳。(3)(4)问可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概括。   

  答案:(1)从平城到洛阳。     

  (2)理由:与汉族“文轨未一”,即要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平城是个“用武之地”,不适于改革政治;“移风易俗”非常困难;黄河流域历来是帝王兴起之地,有利于加强对中原的控制。成立。客观原因: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平城气候恶劣,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强大也威胁着北魏;平城保守势力强大。

  (3)阻力:许多鲜卑贵族大臣极力反对。对策:设巧计,以南下伐齐为名迫使反对派同意迁都。   

  (4)北魏迁都后,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北魏洛阳城的规划和布局,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较大;孝文帝的迁都,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22.解析: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所给资料中获取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第(1)题能从两则材料中知道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所致,然后结合教材去分析这两个矛盾产生的原因。第(2)题主要是孝文帝接受汉文化的经历以及对他以后推行汉化政策所起的作用。

  答案:(1)由于宗主督护制和“纵富督贫”的赋税制度,阶级矛盾尖锐,由于鲜卑族实行压迫和歧视的不平等民族政策,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不断。

  (2)反映的是孝文帝在掌握汉族先进文化方面的造诣。孝文帝较好地掌握了汉族先进文化,深刻地认识了汉族文化深邃丰富的内涵,对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和政策进行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 篇4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二.教学过程

  【知识疏理】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

  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3、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卓有成效的新制

  (1)推行均田制

  作用:均田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和产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制定官吏傣禄制,整顿吏治

  作用:孝文帝对贪赃枉法严惩不贷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俸禄制的实行,则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2、迁都洛阳

  原因:

  (1)政治上: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2)经济上: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3)军事上: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

  (4)地理上:旧都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

  设巧计迁都洛阳

  影响:

  (1)北魏迁都洛阳以后,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北魏洛阳的规划和布局,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较大。

  (2)北魏孝文帝迁都,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3、革除旧俗——移风易俗

  (1)孝文帝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2)措施:①易服装;②讲汉话;

  ③改汉姓,定门等等级;

  ④通婚姻;⑤改籍贯;

  (3)意义:①促进鲜卑族和汉族文化的融合;

  ②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

  ③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1、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重难点突破】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孝文帝改革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趋势——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3)改革符合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

  (4)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知识表解】

  背景 北魏统一北方 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北魏统治者开始参照汉族的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 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从而成为以后孝文帝改革的社会基础与思想基础。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冯太后掌权 促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对他后来推行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

  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

  阶级矛盾尖锐 原因: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政权的基层统治方式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在赋税制度上的混乱。赋税制度上“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  影响:导致各地人民起义不断。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民族矛盾激化 原因: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高压政策 

  时间 471---499

  目的 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过程及内容 前期 时间:471---490

  主持:冯太后

  重点:建新制。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有力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

  措施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 国家征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制定严惩贪赃办法 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推行均田制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 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 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着鲜卑族经济的转型,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设立三长制 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推行新的租调制 与均田制相适应,保证税收 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 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后期 时间: 490---499

  主持:孝文帝

  重点:汉化

  措施 迁都洛阳

  原因:1、在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

  2、在经济上,气候恶劣,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

  3、军事上,时受柔然骚扰,很不安全;

  4、地理上,地处偏僻不利于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5、洛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乃历史故都。

  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实现南北统一的愿望。

  影响:孝文帝借迁都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政治、经济的中心。迁都洛阳,为孝文帝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影响: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对加强民族联系,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它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平,有利地推动了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南北分裂奠定了基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用 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原因:1、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的实施

  2、技术的进步:如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

  3、水利设施的兴修

  4、是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如鲜卑族的畜牧业经验

  5、孝文帝放松对民间手工业的管制,加强对官办手工业的管理

  6、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

  表现:农业: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术提高,畜牧业发达。

  手工业:民间和官办手工业发展快,绢布产量增加且工艺精湛,北方青瓷出现

  商业: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对外贸易达西方国家

  影响:1、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

  2、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封建统治

  3、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统治者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最重要) 鲜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转变促使了整个社会习俗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畜牧业生产经验、服饰、风俗、食物等方面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促进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并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性质 是冯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补充知识】

  1.关于民族融合的基本理论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在民族迁徙、杂居相处、长期交往、矛盾斗争的过程中,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2. 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特点

  第一,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是一个“汉化”或封建化的过程。从本质上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体现了生产关系必需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发展规律。

  随着少数民族接受汉族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必然随之调整;随着整个经济基础变化,上层建筑(包括制度、思想观念和某些生活习俗)必然随之改变,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马克思的观点)

  第二,民族大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国家大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此,民族大融合是中

  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第三,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

  3、 出现民族大融合的原因

  ①政治因素:国家分裂或战乱,民族迁徙、杂居加强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如西晋时,北方五族为躲避战乱大规模内迁。

  ②阶级因素:统治者对各族人民残酷的剥削压迫或歧视,引起各族人民反抗,如西晋和前秦的民族压迫。在反抗统治者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了联系,促进了融合。

  ③经济因素: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或汉族拓展边疆,加强了民族的交流,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生活,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也促进了民族融合。

  ④统治者政策因素:诸葛亮开明的民族政策、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4、我国古代 民族融合的形式(途径):

  第一,民族迁徒、杂居相处和相互通婚。魏晋以来,一些少数民族大批内迁,他们和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秦朝时内地人民迁徒到河套;中原人民迁徒到珠江流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地区等等。

  第二,联合斗争。说到底是阶级斗争,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使民族联系更加密切。

  第三,友好交往。特别是在我国古代的大统一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环境中友好相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融合加速。

  第四,中央政权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唐代的民族政策,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

  第五,“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人吐蕃同松赞干布结婚。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从此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回纥的首领骨力裴罗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7xx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第六,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春秋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

  5、 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意义

  ①开发了边疆地区,拓展了疆域。

  ②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传播了汉族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③创造和丰富了民族文化。

  ④促进中华民族总体发展,加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认识:中国历史上凡是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无论是鲜卑、女真、蒙古,无论统治初期农牧文化冲突何等激烈,他们最终都必然采取汉化的政策,这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由于历史、自然条件和环境的原因,汉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与人口的数量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或主导地位。在中原建立上层建筑的少数民族政权就必然要适应当地封建的经济基础,于是,少数民族封建化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其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6、关于均田制:

  (1)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多事,无宁日,农民离散,田地荒芜。这时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也使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增多。推行均田制不仅必要,而且也有可能。

  (2)均田制是当时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它不触动地主阶级的利益,又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封建国家直接控制的编户,保证了政府对土地、劳动力的有效控制,这也就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地主则根据奴婢、耕牛受田的规定,官吏还可以受公田,他们的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不准买卖土地的规定,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政府公开颁布均田令,公开授田,确定租调的数额,这些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些少数民族的贫苦百姓也成为均田制下的受田农民,这也促使他们转为农耕定居,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三.【能力训练】

  1、便于北魏接受汉族思想文化的措施有

  ①均田制          ②迁都             ③尊儒崇经        ④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盾不包括

  a.阶级矛盾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民族矛盾        d.鲜卑族内部矛盾

  3、下列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a .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b .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

  c .改鲜卑人为汉人                         d .消灭了鲜卑陋习

  4、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5、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a.整顿吏治     b.实行府兵制        c.汉化政策     d.颁布均田令

  6、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是为了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c.恢复和发展经济                        d.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7、孝文帝改革对汉族文明的影响不包括

  a .恢复和发展经济        b汉人胡食        c .士族制度形成     d .汉人胡装

  8、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                 

  a.封建王室         b.汉族地主         c.鲜卑贵族         d.广大农民

  9、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 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10、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11、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鲜卑族的封建化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12、关于商鞅的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改革都取得成功                       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改革的进展很顺利                     d.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

  13、北魏推行均田制的直接受益者是

  a.贫苦农民          b.鲜卑贵族          c.汉族地主         d.封建国家

  1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中,起了促进鲜卑族封建化作用的措施有   

  ①整顿史治            ②颁布均田令         ③迁都洛阳        ④学习汉族文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④

  15、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

  1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

  a、迁都洛阳                                   b.实行汉化措施      

  c.颁布均田令                                 d.采纳汉族统治制度

  17、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18、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a.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b.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c.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19、下列关于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b.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d.使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20、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因为改革

  a.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              b.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

  c.解除了南朝的威胁               d.巩固了鲜卑贵族的统治

  二、  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2)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4)简要评议北魏孝文帝均田令的影响。

  22、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d a b d d c c a b c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d a b  a         

  二、非选择题

  21.(1)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2)不能抑制兼并。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

  (3)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

  (4)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

  22、不同意这一观点。

  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进步为标准。孝文帝改革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拓跋民族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整体中,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孝文帝改革应充分肯定,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北魏孝文帝改革- 篇5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优化训练

  基础巩固

  1.下图反映的信息是

  敦煌壁画中的北魏商队

  a.北魏农业发展   b.北魏手工业发展   c.北魏商业发展  d.北魏资本主义萌芽

  2.北魏时期,“天下难得货咸悉在焉”,这反映了下列哪一城市的商业繁荣

  a.杭州     b.苏州      c.无锡     d.洛阳

  3.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经济得到了发展。其中正确的是

  a.整地碎土工具进一步发展   b.政府加强了对手工业的管制

  c.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       d.实物交易越来越频繁

  4.魏碑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教育兴起                             b.孝文帝改革

  c.孝文帝大力提倡佛教,广建寺院,刻石立碑   d.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5.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鲜卑人乐俑

  a.尊儒崇经    b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c.模仿汉族制度    d.学说汉话

  6.北魏孝文帝改革后,鲜卑族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化主要体现在

  ①迁居洛阳的鲜卑族改变了其落后的游牧生活,成为定居农民  ②鲜卑贵族逐渐演化为中原的封建地主和商人  ③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④大批鲜卑贵族深谙汉族文化并逐渐成为汉族政权中的官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强化提高

  7.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现象是

  a.北方民族融合           b.北方的分裂与统一

  c.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完成   d.汉族地主势力的消长

  8.时人描写孝文帝改革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财政收入大大增加 ②社会生产获得发展  ③商业也有较大发展  ④丝织业比较发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读下图,能获知北魏孝文帝时期   

  ①手工铸造业发达②商品交易活跃③城市经济繁荣 ④统治者重视和支持商业发展

  北魏孝文帝是铸造的铜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10.促进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反映出

  a.鲜汉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新的高度

  b.鲜汉地主阶级之间的合作形成了新的统治集团

  c.鲜汉之间的矛盾逐渐消失

  d.强大的民族必然代替落后的民族,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主要是学习先进的汉文化

  课外延伸

  11.阅读下图:

  汉人胡食画像砖

  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景象出现于北魏时期,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图中哪一现象最能体现民族融合?

  (2)历史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消失了,鲜卑文明是不是也彻底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中?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你认为孝文帝是盖世英雄还是千古?你认为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同商鞅变法相比,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通过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结果,思考改革成要什么条件。

  12.阅读下列材料:

  北魏初期的官制,是鲜卑官制和汉制相互混杂的。官吏的名称多仿照自然物之名而起,如奔走的使者,叫做凫(伯)鸭,取其快速之意;把纠察官叫做白鹭,取其延颈远望之意。北魏初期在每州设置三刺史,每郡设三太守,每县设三令长,分别由一个鲜卑贵族、两个汉族官员充任。这是因为鲜卑贵族缺乏统治汉地的经验,不得不起用汉族官员。但是北魏政府又对 汉族官员不够信任,于是派一个鲜卑贵族来监视。同时设置两个汉族官员,目的是相互牵制。孝文帝改制以后,一职三官制废除,一律改为中原传统的一职一官制。

  ——张文喜、刘焕曾《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北魏初期官制的特点。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针对这一特点孝文帝是如何改革的?

  高考链接

  13.(•江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

  材料二  (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6分)

  (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4分)

  14.(•广东单科)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徒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

  ——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

  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2分)

  (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3分)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c 解析:抓住图片名称的关键词“商队”。即可排除 a、b两项,而d项与史实不符。

  2.d 解析:四个城市只有洛阳处在北魏统治之下。

  3.a 解析:政府对手工业的管制放松,丝织业进一步发展,实物交易逐渐被货币交易取代。

  4.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魏碑”体源于刻石立碑,因此产生的直接原因是c项,a、b、d三项是条件。

  5.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抓住图片的中心内容“乐佣”,联系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思考。

  6.a 解析:在南北对峙的局面下,鲜卑贵族不可能成为汉族政权的官员。

  强化提高

  7.a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北方的民族融合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同时改革又促使民族融合加剧。

  8.a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国家殷富,库藏盈溢”说明①②,“钱”、“绢”说明③④。

  9.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魏孝文帝铸造铜钱,这本身直接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是手工铸造业发达,铜钱的出现是商业贸易发展的产物,是城市经济繁荣的表现,这也说明孝文帝重视商业。

  10.a 解析: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一方面使鲜卑族学习了汉族的先进文化,另一方面汉人在与鲜卑族的接触中也学习到了鲜卑族的某些先进的东西,是汉族和鲜卑族等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

  课外延伸

  11.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鞅变法的比较。(1)问主要结合材料回答。(2)问主要结合图片进一步思考。(3)问主要通过比较孝文帝与商鞅变法的异同进行回答。

  【答案】(1)北魏孝文帝实行的移风易俗的改革。汉人使用叉子吃肉。(2)没有。各民族在相互交流和融合中发展,并融为一体。(3)盖世英雄。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相同点:都顺应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不同点:北魏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易俗,而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改革应当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改革者应当具有坚忍不毅力,改革应当勇于与落后的旧势力斗争到底等。

  12.【解析】第(1)问要注意从材料中概括;第(2)问要结合教材知识回答。

  【答案】鲜卑官制和汉制相互混杂。每个官职同时任命三人。鲜卑、汉族官员相互牵制。

  (2)孝文帝定官制为九品,“定考课,明黜陟”,改变官职名称。还修订律令,废除落后残酷的刑律。

  高考链接

  13.【解析】本题主要是对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和影响的考查。其中第(1)题从民族矛盾这一个角度考查学生对背景的理解,针对该问题孝文帝采取了一些措施加以解决,答题时要有针对性,不能面面俱到。第(2)题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理解太子恂在当时代表的是反对改革的那部分人的利益,并且要特别注意孝文帝与太子恂是父子关系。第(3)题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答,重在考查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对后世唐朝的影响。

  【答案】(1)汉族和鲜卑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推行了改汉姓、改语言、改服饰、通婚姻、改制度等方面的汉化措施。(2)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3)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1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其中第(1)题首先要读懂材料,其次要准确理解均田制的含义,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最后结合材料断定土地分配是按照人口。第(2)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作答时尽可能的简练、全面。第(3)题要抓住溯源二字,即对孝文帝改革背景的考查,结合背景再回答改革的影响。

  【答案】(1)按人口分配土地。(2)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迁都洛阳。

  (3)汉族先进文化;鲜卑民族传统。均田制影响了中国土地制度数百年;其他措施加速了鲜卑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 篇6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北魏统一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北魏统治者开始参照汉族的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从而成为以后孝文帝改革的社会基础与思想基础。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冯太后掌权促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对他后来推行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 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 阶级矛盾尖锐原因: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政权的基层统治方式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在赋税制度上的混乱。赋税制度上“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 影响:导致各地人民起义不断。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民族矛盾激化原因: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高压政策 时间471---499 目的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过程及内容前期时间:471---490主持:冯太后重点:建新制。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有力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措施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国家征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制定严惩贪赃办法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推行均田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着鲜卑族经济的转型,加强了民族大融合设立三长制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推行新的租调制与均田制相适应,保证税收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后期时间: 490---499主持:孝文帝重点:汉化措施迁都洛阳原因:1、在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 2、在经济上,气候恶劣,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 3、军事上,时受柔然骚扰,很不安全; 4、地理上,地处偏僻不利于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5、洛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乃历史故都。 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实现南北统一的愿望。 影响:孝文帝借迁都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政治、经济的中心。迁都洛阳,为孝文帝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影响: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对加强民族联系,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它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平,有利地推动了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南北分裂奠定了基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作用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原因:1、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的实施 2、技术的进步:如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 3、水利设施的兴修 4、是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如鲜卑族的畜牧业经验 5、孝文帝放松对民间手工业的管制,加强对官办手工业的管理 6、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 表现:农业: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术提高,畜牧业发达。 手工业:民间和官办手工业发展快,绢布产量增加且工艺精湛,北方青瓷出现 商业: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对外贸易达西方国家 影响:1、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 2、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封建统治 3、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政权封建化的加速统治者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最重要)鲜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转变促使了整个社会习俗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畜牧业生产经验、服饰、风俗、食物等方面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促进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并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性质是冯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北魏孝文帝改革- 篇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三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标:(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一、背景

  1、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前提)

  2、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有利条件)

  3、民族和阶级矛盾激化,北魏统治面临危机(必要性)

  4、冯太后与孝文帝接受了汉文化(推动者)

  二、目的:缓和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三、性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确立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四、内容: (以迁都洛阳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   

  ①前期:冯太后主持;改革重点是建立新的制度②后期: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

  措施 内容 作用

  前期 建立新制 制定官俸制 俸禄由国家筹集、惩治贪污 吏治有所好转

  推行均田制 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推动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设立三长制 邻长——里长——党长 健全基层政权完善行政体制

  推行租调制 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 改变了赋税征收混乱的现象

  后期 汉化 迁都洛阳 (理由?) 保证了改革的深入

  移风易俗 易服装 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

  讲汉话 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改汉姓 改汉姓,定门第等级 

  通婚姻 政治联姻把两族利益联在一起 

  改籍贯 以洛阳为原籍 

  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五、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1)经济: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

  (2)政治: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3)民族: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封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为统一奠定基础。

  (局限性:改革不加选择,全盘汉化,没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难点解析:  民族融合

  1、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在民族迁徙、杂居相处、长期交往、矛盾斗争的过程中,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是一个“汉化”或封建化的过程。从本质上看,体现了生产关系必需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发展规律。

  2、出现民族大融合的原因

  ①政治因素:国家分裂或战乱,民族迁徙、杂居加强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如西晋时,北方五族为躲避战乱大规模内迁。

  ②阶级因素:统治者对各族人民残酷的剥削压迫或歧视,引起各族人民反抗,如西晋和前秦的民族压迫。在反抗统治者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了联系,促进了融合。

  ③经济因素: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或汉族拓展边疆,加强了民族的交流,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生活,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也促进了民族融合。

  ④统治者政策因素:诸葛亮开明的民族政策、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3、 民族融合的形式(途径):

  第一,民族迁徒、杂居相处和相互通婚。

  第二,联合斗争。说到底是阶级斗争,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使民族联系更加密切。

  第三,友好交往。

  第四,中央政权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唐代的民族政策,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

  第五,“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

  第六,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春秋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

  4、民族融合的意义

  ①开发了边疆地区,拓展了疆域。

  ②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传播了汉族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③创造和丰富了民族文化。

  ④促进中华民族总体发展,加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专题练习】

  1、(xx年广东)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徒二万余家于大宁,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

  ——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2分)

  (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3分)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4分)

  2、(08江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

  材料二  (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6分)

  (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4分)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坏井田,开阡陌,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为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逐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

  材料二   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桑蚕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魏书》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哪两次著名的改革或变法? 

  (2)材料二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始实行的一种什么土地制度?其影响是什么? 

  (3)试分析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两次重大改革或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6世纪初,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比过去增多。北魏人口比西晋太康年间南北方合计还要多出一倍。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他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促进了水田的发展。 

  材料二   北魏的洛阳……城中有不少“资财巨万”的富商大贾,有的富商住宅非常华丽,车马服饰可以同王侯相比。北魏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 

  材料三   鲜卑武士佣和汉人胡食图

  (1)根据材料一,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农业明显发展。你认为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起了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北魏的贵族大都经商,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中的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 

  (4)综合以上材料,概述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5、材料一   魏无乡党之法,唯立宗主督护;民多隐冒,三五十家始为一户。内秘书令李冲上言:“宜准古法: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取乡人强谨者为之。”……太尉丕曰:“臣谓此法若行,于公私有益。但方有事之月,校比户口,民必劳怨。请过今秋,至冬乃遣使者,于事为宜”。……群臣多言:“九品差调,为日已久,一旦改法,恐成扰乱”。文明太后曰:“立三长则课调有常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不可!”甲戌,初立党、里、邻三长,定民户籍。民始皆愁苦,豪强者尤不愿。既而课调省费十余倍,上下安之。      ----〈〈资治通鉴〉〉卷一三六〈〈齐纪二〉〉武帝永明四年(四八六)

  材料二   孝文帝迁都示意图(平城→洛阳)图略

  (1)在地方行政体制方面,北魏曾实行过哪两种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一分析,对于第二种制度北魏政府内部有哪几种观点?原因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迁都洛阳达到了什么目的?产生了哪些影响?

  专题三练习答案

  1、按人口分配土地2、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迁都洛阳。3、汉族先进文化;鲜卑民族传统。均田制影响了中国土地制度数百年;其他措施加速了鲜卑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2、答案要点:(12分)

  ⑴汉族和鲜卑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推行了改汉姓、改语言、改服饰、通婚姻、改制度等方面的汉化措施。

  ⑵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

  ⑶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3、(1)改革或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2)均田制。影响: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共同点: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都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都获得了成功。

  4、(1)措施:孝文帝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新的租调制,重视兴修水利。(2)说明:商业的活跃;鲜卑族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3)说明问题: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北方民族大融合。(4)影响: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北方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5、(1)宗主督护制    三长制(2分)

  (2)缓行此法的实施对国家个人有好处,担心人民埋怨;  不能实行 实行此法会发生叛乱;   立即执行  赋税有了保证,避免隐瞒户籍。(6分)

  (3)从政治、经济、军事、地理位置来分析。(4分)

  (4)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控制,洛阳成为北方政治经济中心,促进了民族融合。(3分)

  专题二习题答案

  1、(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

  (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以专心应敌于外。

  2、(1)赞扬态度。

  (2)“连坐”与什伍相结合。直接目的是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

  (3)商鞅认为“六虱”是其推行耕战政策和富国强兵的大敌,不利于新法的推行。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

  (4)使秦朝法律严苛、文化专制严重,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亡

  3、(1)按军功赏罚;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剥夺旧贵族特权;法不阿贵;废井田,开阡陌。

  (2)社会秩序安定,国力增强;奴隶制度被废除,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3)否定。该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一种进步的社会运动。

  4、(1)不同:商鞅:君臣司法;梭伦:公民参与司法。(2分)

  (2)条件:商鞅:军功;梭伦:财产。(2分)共同作用:打破贵族垄断官职的局面。(2分)不同作用:商鞅: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梭伦: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参政。(2分)

  (3)商鞅: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梭伦: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2分)

  5、(1)出发点: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维护奴隶制统治;振兴雅典城邦。(2)原因:商鞅阐述法家理论;列举历朝兴亡史实。康有为认为:以西方、日本变法取得成功为例证。(3)性质:梭伦改革是奴隶主阶级的改革运动;商鞅变法是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作用: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推动了封建制的确立。(4)原因:梭伦:中庸,缓和矛盾,取得广泛支持;康有为:过于激进,激化矛盾。启示:注意改革的策略。

  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比较

  同: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政权的封建化

  异: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

  观点:马克思“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原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北魏孝文帝改革- 篇8

  第三单元

  第2课 教案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迁都洛阳以及社会生活习俗方面的改革;

  (2)通过“卓有成效”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改革的作用;

  (3)通过“雷厉风行移风易俗”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对民族融合的推动作用及民族融合的实质。

  (4)联系所学知识探究制度创新对改革和社会进步的保障作用,结合今天的改革探究文化认同对巩固和深化改革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小组讨论:联系所学知识探究制度创新对改革和社会进步的保障作用,结合今天的改革探究文化认同对巩固和深化改革的影响;

  (2)小论文写作: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对民族融合的推动作用及民族融合的实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革是值得肯定的;其改革的策略和坚决的态度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2)认识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社会进步的灵魂;

  (3)培养学生不甘落后、勇于进取、学习先进、迎头赶上的精神以及要勇于面对困难、正视问题、找出办法、想出对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孝文帝改革中创建新制和移风易俗。

  难点:理解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

  【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两个时期介绍了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条理清晰。前期改革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重点是建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治经济制度,主要包括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和新的租调制;后期改革是在孝文帝亲自主持下进行,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和文史资料,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并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另一方面鉴于本课教材在整个课题中承上启下的地位,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孝文帝改革每一项措施实施的原因和作用,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这场改革的背景和影响,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利用教材中的引言导入新课:

  496年,孝文帝巡幸嵩山。留守洛阳的太子恂对改革一直心怀不满,阴谋策动叛乱。事情败露后,孝文帝将太子恂废为庶人,囚禁于洛阳。次年,又以不思悔改为由,将他处死。同年,鲜卑族贵族中的一些元老勾结文武高官发动兵变,也遭到孝文帝的坚决镇压。

  这些叛乱事件的接踵发生,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孝文帝的改革,遭到守旧势力的激烈抵制。那么,孝文帝究竟推行哪些改革措施,使得守旧势力如此不满,企图作垂死挣扎呢?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课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前期——制度创新(冯太后主持):

  1、重点:建立新制度,取代旧制度

  2、措施:

  (1)制定俸禄制,整顿吏治:

  原因:官吏无俸禄,吏治黑暗,贪污成风。

  北魏官吏旧无俸禄,中央官吏按等级得到战争中获得的财物和劳动人口,地方官只要上交一定数量的租税和绢帛等实物,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结果吏治黑暗,贪污成风,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直接威胁到北魏政权的稳定。

  内容: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官吏自筹。惩治贪污。

  孝文帝以前,北魏没有俸禄,故官吏贪污、经商盛行,引起社会矛盾尖锐。公元484年,孝文帝下诏实行俸禄制。规定每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供百官之禄。即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同时将班行俸禄与严惩贪赃紧密地联系起来,规定了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的严厉惩治措施。以后官吏贪污超过一匹绢就要处死。颁俸禄这一年,因贪赃而处死的地方官达四十多人。其中一个叫李洪之,由于是献文帝的舅舅,孝文帝亲自审讯赐死。

  作用:使吏治有了好转。

  孝文帝实行的俸禄制,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整顿吏治、惩办贪污,使北魏吏治状况开始明显好转,为北魏政权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成为推动北魏王朝走向兴盛的重要因素。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

  (2)推行均田制:

  原因:中原战乱,百姓流亡,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

  北方自西晋后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兵戈不息,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土地大量抛荒,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这就使得均田制的推行成为可能。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安世的建议,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

  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

  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颁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主要规定:①男子15岁以上,授种票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耕牛1头授田叨亩,限4头牛。授田视轮休需要加倍或再加倍。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奴婢和牛的授田随奴婢和牛的有无而还授。②男子授桑田20亩。桑田世业,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可卖其多余的,也可买其不足20亩的部分。产麻地男子授麻田10亩,妇人50亩,年老及身死后还田。受田以后,百姓不得随意迁徙。贵族和官僚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另外获得土地。地方官吏按官职高低授给数额不等的职分田,刺史15顷,太守10顷,治中、别驾各8顷,县令、郡丞各6顷,不准买卖,离职时交于继任者。

  北齐、北周、隋、唐都沿用均田制,具体办法有所变更。北齐男子18岁开始授田。唐代女子不授田,男子授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狭乡减半。永业田、口分田均不得买卖,但迁徙和身死无力营葬者可卖永业田,从狭乡迁往宽乡者可出卖口分田。

  实质: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是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其他新制推行的出发点。

  作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设立三长(zhǎng)制:

  目的: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内容:即邻长、里长、党长

  北魏后期的基层政权组织。魏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时,各地宗族坞堡林立。北魏政府利用各地“宗主”“督护”地方﹐实行宗主督护之制。魏孝文帝元宏改革时,为加强中央政府对人民的实际控制,采纳给事中李冲建议,于太和十年(486)建立三长制,以取代宗主督护制。三长制规定: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

  实行三长制﹐三长直属州郡﹐原荫附于豪强的荫户也将成为国家的编户﹐因而必将与豪强地主争夺户口和劳动力。李冲提出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后﹐在朝廷中引起激烈争论。坚持宗主利益的中书令郑羲和秘书令高佑是反对派代表。他们对主持辩论的冯太后说﹐三长制看来很好﹐实际行不通。朝臣中支持郑羲﹑高佑意见的大有人在。李冲和太尉元丕据理力争﹐指出实行此制对公私都有利。最后﹐冯太后从加强中央集权出发﹐认为实行三长制既可使征收租调有根据和准则。又可清查出大量的隐匿户口﹐三长制终于在冯太后的支持下实施。

  性质:北魏基层行政组织。

  职责: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

  作用:三长制的推行一是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二是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4)推行新租调制:

  目的:适应均田制,保证国家赋税的征收;

  内容: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

  北魏前期租调很重,每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每人又征税帛一匹二丈,以供调外之费,农民负担相当沉重。实行“班禄”制后,又增加帛三匹,粟二百九斗,作为官吏的俸禄开支。而且在实行过程中,士族豪强多向普通民户转嫁负担,农民往往被逼得“弃卖田宅,漂居异乡”。这样的赋役制度只能使国家编户齐民大量减少,政府的税源随之萎缩。为了吸引广大隐附和流散的人口重新成为国家编户,同时也为了适应均田制实施后的新情况,北魏政府制定和推行了“新租调制”。 规定: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与此前的租调额相较明显下降,大致只有均田制之前租调额的1/2左右,属于轻徭薄赋的政策。

  作用: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3、影响:

  这些改革措施以发展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政权为目的,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后期——迁都和移风易俗(孝文帝亲政后主持):

  1、重点:移风易俗

  2、措施:

  (1)迁都洛阳:

  ☆原因:

  ①政治上:统治中原的需要;

  孝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不愿仅仅做“夷狄”君王,还要做中国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国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国都放在中国正统的国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顺。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这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他关于“帝宅”、“王里”的说法,说明他要通过迁都洛阳以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另外,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以后,连年对南齐用兵,直到卒于南征的军事行动中,可见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洛阳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②经济上:解决粮食供给问题;

  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悲平城,驱马入方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后来,作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队伍逐渐庞大,粮食供给问题凸显出来。当时平城没有水陆漕运,交通极不发达,从关内运粮到平城,不仅费时费力消耗多,成本也极其昂贵。而洛阳处于北方的中心地带,平原地区,交通便利,迁都洛阳就解决了最根本的粮食问题。

  ③军事上:北边强敌柔然的骚扰;

  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我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主要是柔然和敕勒。当时,正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十六国、南北朝纷争对峙时期。柔然,亦称蠕蠕、茹茹、蝚蠕等。而“蠕蠕”之名则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认为柔然智力低下,败多胜少,所以嘲讽他们是不会思考的虫子,所以下令,全国军民对柔然侮辱性的改称“蠕蠕”。北魏后期,柔然又以“茹茹”作为自称或姓氏。北魏与柔然前期有过多次交锋,辑录于下:

  道武帝时代 柔然入寇 2北魏还击3柔然朝贡0柔然诈降1

  明元帝时代 蠕蠕入寇 3北魏还击4蠕蠕朝贡0柔然诈降1

  太武帝时代 蠕蠕入寇 4北魏还击13蠕蠕朝贡6蠕蠕诈降4

  文成帝时代 蠕蠕入寇 0北魏还击3蠕蠕朝贡0蠕蠕诈降1

  ④地理上:地理环境的影响;

  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制约着北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曾是东周、东汉、曹魏等朝代的都城。孝文帝迁都洛阳真乃明智之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⑤倾慕汉族文化。

  孝文帝拓跋宏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对汉民族的文化极其崇拜。他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曾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

  孝文帝说过:“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魏书•任城王传》),这段话清晰表明:为了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就必须迁都到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去,而洛阳是中国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迁都以后,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可见孝文帝迁都与其倾慕汉族文化有关。

  ☆策略:迁都动议与南下伐齐

  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但又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孝文帝发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20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

  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孝文帝利用保守势力害怕南伐之苦,终于喜剧性地完成了自己的迁都计划。所以教材上用“设巧计迁都洛阳”为子目的标题,展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也体现了一代明君的大略。

  ☆迁都:495年,北魏正式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2)移风易俗:(后期改革的重点)

  ☆重点: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措施:

  ①易服装:鲜卑人的习俗是编发左衽,男子穿袴褶,女子衣夹领小袖,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习俗。495年十二月二日,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规定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族人一律改穿汉人服装。孝文帝自己带头穿戴汉族服装,并在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

  ②讲汉话: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六月,正式发布诏令:“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下令官员上朝时要讲汉话,但30岁以上的官员一时难改,可仍讲鲜卑话,暂不处罚;30岁以下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否则要降职。

  ③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太和二十年(496)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他在诏令中说:“自代郡迁到洛阳的诸功臣旧族,姓或重复,都要更改。”于是,当时,他带头将拓跋氏改为元氏,因为北人称土为拓、称后为跋,魏主认为他们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就姓了拓跋。而土是黄色的,它是万物之元,所以改姓为元。其余鲜卑姓氏也改为汉姓。如拓跋氏改姓元氏,独孤氏改姓刘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丘穆陵氏改姓穆氏等。改姓以后,鲜卑族姓氏与汉姓完全相同。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族的门第高低,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在汉族地主中,以父祖在北魏所在任官职高低分为甲乙丙丁四等级;在鲜卑贵族中除皇室元氏门第最高外,以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为首,其门第与汉族大族四姓(崔、卢、李、郑)相对应;其他则是一般世族。

  ④通婚姻:为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孝文帝还大力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他带头纳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陕西李冲等汉族大士族的女儿以充后宫,并亲自为六个弟弟聘室,六个王妃中,除次弟之妻出于鲜卑贵族外,其余都是中原的著名汉族大士族。通过这种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巩固统治。

  ⑤改籍贯:孝文帝发布诏令,规定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于是,从代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开始经营起小块土地,筑起数间房屋,逐渐成为中原地区的个体农民。自从魏孝文帝建都洛阳起,先后有四位北魏皇帝葬在洛阳北郊邙山一带,即有魏孝文帝的长陵,魏宣武帝的景陵,魏孝明帝的定陵,魏孝庄帝的静陵。

  ☆作用: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政权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统治模式转化。

  【合作探究】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土地制度的之不同

  (1)背景: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显著提高,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孝文帝改革:由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百姓流亡,存在大量荒地,同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也逐渐学会汉族的农耕生活。

  (2)内容: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

  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规定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3)实质:

  商鞅变法:实质是推行土地私有制;

  孝文帝改革:实质是推行土地国有制。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包含三个主要内容:即制度的创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俸禄制使北魏吏治好转,为各项制度建立实施提供了政治保障,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均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租调赋税制度一起构成了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从经济上保证了俸禄制的继续推行,同时也为三长制的实行提供了客观要求,而三长制的实行又保证了均田制和租调制的推行。总之,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孝文帝假“南征”之名,行迁都之实的策略性,利用迁都避开了保守势力雄厚的旧都平城,减轻了改革的阻力,同时,加强了与汉族地主阶级的联系,为巩固改革成果和进一步推行深层次改革奠定了基础。他还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地区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一切体现了一代帝王的远大抱负和雄才大略,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改革家。

  三、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想一想魏孝文帝为迁都洛阳提出了哪些理由?你认为,这些理由是否可以成立?

  参考答案提示:北魏虽然实现了统一(局部),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文化冲突剧烈;平城偏居塞上,民风强悍,崇尚武力,难以文治;洛阳等地曾是多个汉族王朝建都之地,迁都洛阳就可以在政治上取得正统地位。

  ★本课测评:

  1、北魏孝文帝改革分前后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各自改革重点是什么?孝文帝推行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提示:第一阶段改革的重点是创建新制,主要措施有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第二阶段改革重点是汉化政策,主要措施是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

  2、从严格意义上讲,迁都洛阳事件并不是孝文帝改革的本身内容,然而,人们大都把它看作是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提示:洛阳是历代帝王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首先有利于巩固前期改革的成果,其次有利于进一步推行深层次的改革。迁都洛阳是整个改革的关键和后期改革的前提,此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学习延伸:

  (略)

北魏孝文帝改革- 篇9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北魏孝 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重点难点】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文帝改革的作用。

  ★创设情景 三国两晋南朝史(220年东汉灭亡——589隋统一全国)

  1、时间线索: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内容线索

  基本特征: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政治上:

  经济上: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文化上:思想方面:       

  科技进步:

  文艺发展:

  ★组织探究 ——知识梳理

  一、改革的背景

  1、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奠定基础)

  2、社会发展水平落后

  3、各族人民一起生活,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4、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

  ①吏治混乱、民族歧视、鲜 卑贵族的巧取豪夺导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 。②政治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导致了中央政权与地方宗主的矛盾。

  5、改革目的: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的社会发展。改革是自上而下地进行的,其根本目的是巩固鲜卑族的统治。

  6、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

  二、改革的内容(以迁都洛阳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一)前期——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 是创建新制度

  1、均田制(包含租调制)

  (1)主观目的: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与宗主争夺农户);限制土地兼并。

  (2)前提: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

  (3)内容: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结合小字理解)

  (4)影响:

  a、无地少地农民得到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b、使无地少地农民得到土地,,提高了他们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大片的荒地被开垦,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客观上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它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另一方面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d、均田制极大地推动了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各族向封建农民转化,促进了 民族融合。

  e、北魏均田是制首创的,后来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影响深远。

  (5)崩溃 :到唐朝中后期,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与土地买卖的频繁,加上安史之乱的破坏、人口的增长而逐渐瓦解。

  2、三长制

  (1)原因:宗主督护制存在很多弊端,并且激化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均田制的推行。

  (2)内容:设邻、里、党三长,直属州郡。

  (3)影响: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改变了隐瞒户籍的状况;配合了均田制的实行,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地方政权 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3、整顿吏治

  (1)原因:吏治混乱、贪污现象严重,因而影响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激化了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

  (2)内容:俸禄制、任期考核制

  (3 )影响:吏治得到改善;减轻农民赋役负担,使农民安心从事生产,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二)中后期——特点:孝文帝主持,迁都洛阳、实行汉制、移风易俗

  1、迁都洛阳

  (1)原因:

  从平城方面看 从洛阳方面看

  政治 洛阳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于改革 有利于争取汉族地主 的合作

  经济 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生产不能满足需要 地处黄河之南,农业生产发达

  军事 易受强敌“柔然”威胁,不利于控制中原 利于控制中原,并举兵南下征服较弱的“南齐”

  文化 落后的少数民族文化 先进的汉族文化,数个朝代之都

  目的 为了:              加强:           

  (2)概况:493年、路线图。

  (3)影响:

  a、使得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较大。

  b、保证 了改革的深入展开;

  c、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融合,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

  2、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1)根本原因: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2)措施:改穿汉服、改用汉姓、提 倡与汉族通婚、改说汉语、改行汉制

  (3)影响:有利于少数民族政权和个体的封建化 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

  三、改革成功的原因:

  (1)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

  (2)与孝文帝卓越的胆略和远见分不开,他冲破重重阻力,毅然进行改革。

  (3)全面 改革,措施切实可行。

  四、改革的影响:

  (1)对北魏社会:

  经济 上: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北方出现繁荣景象。

  政治上:加速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

  (2)对统一多民族国家: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国家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

  五、特点

  性质: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的改革;是推动社会转型的全面改革。

  ★尝试练习

  1、(9分)仔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图一 北魏骑马武士            图二  孝文帝改革后的服装

  材料二: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 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种蚕桑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的鲜卑族人所穿的不同服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2)材料二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始实行的一种什么土地制度?其影响是什么?这一制度在哪一时期因为什么原因而逐渐瓦解?(4分)

  (3)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3分)

  ★巩固反思       

  2.(9分)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

  (1)梭伦当选雅典执政官,被历史赋予了化解社会矛盾的时代使命。他所面对的当时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为什么说梭伦改革为雅典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2分)

  (2)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一次较为彻底的变法,其核心意义在于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转犁。试结合商鞅变法的经济措施加以说明。(3分)

  (3)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少数 民族政权的一次成功改革,这 次改革对中围历史发展有何重大意义?(4分)

  ★作业回馈

  课后习题点拔

  课中思考题

  1、北魏颁行俸禄制能否达到防止贪污的目的?

  北魏实行俸禄制在一定限制了贪污的出现和发展,但是它不可能完全的,从根本上防止贪污的出现。因为贪污的出现及程度与政治清明有很大的关系。

  课后习题解答

  阅读与思考提示:

  与汉服俑较为相似,因为孝文帝移风易俗的一项措施就是改鲜卑服为汉服。

  解析与探究提示:

  北魏孝文帝设计迁都洛阳,迁都洛阳后,促进了洛阳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北方的民族融合。

  自我测 评答案:

  1、背景:(1)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2)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3)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4)孝文帝自身的个性品质和对汉文化的了解;(5)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

  2、主要内容有:(1)经济上实行均田制与三长制;(2)政治上整顿吏治、迁都洛阳、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3、影响:(1)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2)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

  (3)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 了封建统治;

  (4)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促进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5)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参考答案:

  1、答:(1)孝文帝改革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2分)

  (2)均田制的推行,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的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到 唐朝中后期,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与土地买卖 的频繁,加上安史之乱的破坏而 逐渐瓦解。(4分)

  (3)都获得了成功;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都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3分)(只要答出3条即可得满分3分。)

  2.(1)主要矛盾:雅典贵族和平民的矛盾。(1分)

  开辟道路:改革赋予了雅典平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 权力。(1分)

  (2)废 除井田制,奖励耕织,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承认土地私有,确立了封建 生产关系)。(3分)

  (3)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向中原先进农耕文明的转变(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民族融合。(4分)(答出“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作出了贡献”,或“促进了北魏经济文化的发展(可得1分,该问得分不超过4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 篇10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学案

  【双基梳理】

  ●北魏孝文帝改革(从公元471年开始)

  1、背景:

  ①社会矛盾尖锐,改革迫在眉睫。

  北魏实行宗主督护制,阶级矛盾激化。北魏统治者没有处理好与经济文化相对先进的汉族及其他少 数民族的关系,民族矛盾加剧。这些威胁到了北魏的统治。[来源:第一范文网]

  ②局部统一和统治者注重汉化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冯太后临朝听政,督促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自幼学习儒学,深受汉文化影响。

  2、内容:

  前期的改革重点是建立各种新的制度,以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制定官 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

  中期改革 的重点是迁都洛阳,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后期的改革重点是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 ,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3、目的: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4、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冯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5、作用:

  推 动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日益活跃。

  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福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流和融合。为隋唐时期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课堂巩 固】

  (xx年江苏高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

  材料二 (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 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 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 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6分)

  ( 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4分)

  【课后提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高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有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记》

  材料二 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

  (1)从材料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徒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

  ——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下诏均 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

  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2分)

  (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 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3分)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

  【课堂巩固 】

  ⑴汉族和鲜卑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推行了改汉姓、改语言、改服饰、通婚姻、改制度等方面的汉化措施。

  ⑵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

  ⑶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课后提 高】

  (1)信息:孝文帝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十分喜好。影响: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易服装,改鲜卑服为汉服;改汉姓,改鲜卑族为汉姓;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讲汉话,以汉语为正音。

  (2)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鲜卑人的封建化进程。

  【课后提高】

  (1)按人口分配土地。

  (2)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迁都洛阳。

  (3)汉族先进文化;鲜卑民族传统。均田制影响了中国土地制度数百年;其他措施加速了鲜卑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 篇11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节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课程标准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知识与能力 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方面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从北方经济、民族关系和政治走向等方面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北魏孝文帝勇于改革的决心和对先进文化的追慕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教学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学习 情境创设:北魏统一后面临怎样的局面? (从三方面入手:阶级矛盾尖锐;民族矛盾激化;各地人民起义。)

  一、改革的背景(智者的选择) 1、北魏的崛起和统一黄河流域(基础) ⑴建立:386年鲜卑    建    ,定都   ,史称     。成为        实力最强的政权。 ⑵统一:①经过:     年统一北方,结束100多年    国分裂割据局面。 ②意义: a.初步结束      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 b.创造了北方          的社会环境,促进了          的发展。 c.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                  和                。 2、北魏社会矛盾的激化 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 ①原因:a.政治黑暗,租调徭役繁重;官吏没有        靠贪污搜刮维持奢侈生活; b.随时强迫百姓服役当兵,甚至对他们任意杀戮; ②表现:北魏建立后以       为主民众暴动达七八十次。 ⑵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 ①原因: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习俗、          的悬殊。 ②表现:拓拔贵族对        存有戒心;        官僚与          矛盾时常发生。 ⑶社会矛盾的激化影响北魏政权的稳定,需要统治者作出抉择。 3、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冯太后改革:实行        。为              改革创造条件。

  二、孝文帝改革措施 1、推行均田制   (思考:古代有哪些土地所有制?) ⑴背景:①北魏将各族人民迁到      附近定居,实行        ,“劝科农桑”,这是       雏形。 ②由于战争和人口迁移,使北魏统治者掌握大量         土地。(前提)

  ⑵时间:        年

  ⑶目的: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          。

  ⑷性质:均田制是                土地所有制。 ⑸内容:①农民:领露田(即      地:死后归还,不得买卖)和桑田(即       土地:可继承和买卖) 义务:农民要承担一定                 。 ②官吏和地主:官吏可分到         ,地主           不变。使统治阶级利益得到保障。 ⑹作用:①抑制了              ,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吸引更多        定居。 ②使农民成为政府直接控制的     ,保证        和    需要,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整顿吏治  (思考:北魏官员收入在改革前后分别是如何获取的? ) ⑴原因:北魏百官以收取租调为谋生手段;贪污成风,影响               ,也激化         。 ⑵措施:①官吏任期不再固定     年,改由官吏政绩的好坏决定;对贪污       及枉法者处死。 ②实行       ,按官吏            发放,不许官吏       。 ⑶影响:①对贪赃枉法严惩不怠,相对缓和        矛盾和      矛盾。 ②俸禄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对            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3、迁都洛阳 ⑴原因:①政治上:保守势力集中在    ,改革遭抵制;而    是中原政经中心,改革阻力小。 ②经济上:     地区产粮有限且常有水旱疾疫之灾;        地处中原农业发达。 ③地理上:     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 ⑵目的:接受先进的     文化,改革     落后的文化习俗,摆脱          的阻碍。 ⑶措施:①      年孝文帝以讨伐        为名率军南下,定都洛阳。 ②既对         予以镇压,又在不影响改革的前提下,允许大臣“       ,        ”。 ③后又规定迁入洛阳的鲜卑人葬在洛阳。 ⑷影响:定都洛阳为孝文帝推行         提供了       和         。(也是孝文帝革除旧俗背景) 4、革除旧俗 ⑴措施:①仿汉制:仿效汉族的          和生活习俗,重修           。 ②穿汉服:禁止         穿胡服,一律改穿汉服。 ③说汉话:      岁以下官吏一律说汉话。 ④用汉姓:把拓拔氏改姓   ,抹去            标志;鲜卑族     改为音近    汉姓。 ⑤通汉婚:提倡皇族贵族与汉族主要     通婚,通过    的方式,巩固与汉族地主联系。 ⑥重汉臣:汉族官员由原来1/4上升到       ,后来出现胡汉官员      局面。 ⑵影响:巩固了        与汉族地主的联系,加强了北魏对   地区的统治;促进了          。 【课堂演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  高祖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兴。今欲断次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上,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成,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魏书·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海内安之”的原因是孝文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2)结合材料二,孝文帝禁止三十岁以下官员说鲜卑语的原因是什么? (3)孝文帝改革还包括哪些内容?

  三、孝文帝改革历史作用 1、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四、孝文帝改革成功原因 1、孝文帝改革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趋势——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3、改革符合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 4、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课堂小结】 1、什么是均田制?北魏政权为什么要推行这一土地改革制度? 2、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哪些方面?有何作用和意义? 【重点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孝文帝改革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趋势——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3)改革符合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 (4)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课堂作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实行均田制的目的。 (2)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4)简要评议孝文帝均田法令的影响。 【课后反思】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二节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课程标准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知识与能力 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影响。

  过程与方法 从北方经济、民族关系和政治走向等方面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北魏孝文帝勇于改革的决心和对先进文化的追慕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影响 教学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学习 情境创设: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于北方政治、经济和民族融合的积极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 1、发展原因: ⑴政府的重视:①             制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             的改善和俸禄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 ③孝文帝修建                  ,派遣       指导修建水利工程。 ⑵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推广:    和      使用,新的耕作技术的推广(贾思勰的《          》)。 ⑶民族大融合和各族人民辛勤劳动。 2、主要成就:经济发展;政府收入增加(“于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二、繁盛的洛阳(有那几个王朝在此建都?) 1.历史地位:洛阳是中华民族摇篮中心,众多王朝在此建都,成为全国或北方政治中心达    年之久。 2.重修洛阳城:“宫阙壮丽,列树成行”;城内居有民10万户。 3.经济繁荣:⑴城东的       和城西的       是主要商业区。 ⑵政府为      和      来的商人专门设立“     ”,以方便他们经商。 ⑶   和       出售南北、西域和大秦的商品;南北互市,中外贸易不绝(注意教材引文) ⑷成为全国的   中心,也是最大   中心(超过平城和建康)和            城市.(地位)

  三、北方民族大融合(民族大融合是指:形成共同的生活区域、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文化) 1.特点:这一时期是中国境内民族            、             时代。 2.原因:⑴孝文帝           的改革,促进了以        为中心的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发展。 ⑵                 迁居中原,通婚杂居,      差别逐渐消除。(也是融合表现) 3.表现:⑴汉语言文字被“      ”确定下来,               成为各族共同接受的文化。 ⑵         各族把他们的优秀文明带到中原,成为              重要组成部分。 3.实质:民族融合的过程是少数民族                   过程和                的过程。 4.影响:为    大一统和         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哪些新的东西。 北魏孝文帝作为一个落后民族的统治者,为了政权的巩固,抛弃狭隘的民族偏见,比他的前辈提供了新东西。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推行均田制,并颁布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一定数量的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摇役。三长制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整顿吏治。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通过整顿吏治,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 第三,促进民族融合。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汉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课堂演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谴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作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诸宰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使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回答 ⑴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⑵它能抑制“富强者兼山泽”吗?为什么? ⑶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⑷简要评价北魏孝文帝均田令的影响。 【课后反思】

北魏孝文帝改革- 篇12

  标纲释读

  课标要求 高考命题分析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1、知道孝文帝改革前夕的社会状况。

  2、从制度创新和移风易俗角度归纳改革措施。

  3、结合措施从历史发展角度评价孝文帝改革。

  网观全局

  考点释读与探究

  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知识梳理】

  1、了解背景:

  (1)5世纪前期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社会问题日益尖锐。

  (2)民族融合成为当时的趋势。

  (3)冯太后和孝文帝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归纳改革的主要内容

  (1)推行新制:

  ①制定官吏        制,整顿吏治。

  ②设立           :健全了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

  ③推行           :规定土地不得买卖。

  ④推行新的          :许多农民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收入。

  (2)迁都洛阳——为改革的深入创造了条件。

  (3)移风易俗

  ①易服装:下令       贵族一律改穿        。

  ②讲汉话:以汉语为“         ”。

  ③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参照汉族       制度确定门第高下;按照       高低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④通婚姻:提倡与汉人通婚。

  ⑤改籍贯。

  3、探讨改革的历史作用

  (1)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市场繁荣,货源充足,交易活跃。

  (2)加速了        族和北魏政权        进程。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4)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          奠定了基础。

  【特别提示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落后民族政府先进地区的同时被先进文化征服”的典型。

  【特别提示2】从文明的发展角度来说,孝文帝改革是鲜卑族和北魏政权封建化、农耕化过程。

  【特别提示3】孝文帝改革与北方民族融合相互促进。

  【问题探究1】试结合改革措施从文明进程和国家发展角度评价孝文帝改革。

  【问题探究2】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这样评论北魏的“汉化”行为“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请指出赵翼对北魏“汉化”政策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价。

  【对点训练1】“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产生此效果的改革措施是(    )

  a.实行官吏考核制         b.实行俸禄制     c.实行宗主督护制         d.实行三长制

  【对点训练2】下列与北魏均田制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全国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            b. 将政府掌握的无主土地归农民所有

  c. 将地主多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d. 获得土地的农民承担租、调和徭役

  【对点训练3】下表是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措施,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    )

  鲜卑姓 拓跋 拔拔 丘穆陵

  汉姓 元 长孙 穆

  a.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b.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

  c.改鲜卑人为汉人                      d.消灭了鲜卑陋习

  【对点训练4】北魏时期,“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孝文帝即位后却纷纷“始

  返旧墟”,其主要原因是(    )

  a.均田制的推行       b.民族融合的加深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社会风俗的变化

  【对点训练5】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

  的表现是 (    )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为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对点训练6】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采用,反映着当时(    )

  a.鲜卑与汉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新高度  b.鲜卑与汉族地主合作,形成了新的统治集团

  c.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彻底消失        d.落后的民族终将被强大的民族代替

  【对点训练7】比较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a.都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都完善地方政权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都推行汉化政策,缓和民族矛盾

  d.前者遭到旧贵族的反对,后者得到旧贵族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