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教案高二历史教案日本明治维新(精选11篇)

日本明治维新(精选11篇)


日本明治维新(精选11篇)

日本明治维新 篇1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

  倒幕前日本封建统治阶级 西方列强的入侵   倒幕运动   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内容、性质、评价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① 国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西方列强的入侵,造成幕府封建统治的严重危机。

  ② 由于明治维新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3、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明治维新。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性质和意义

  难点:对明治维新的评价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讨论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

  教学过程 :

  1、复习提问:日本是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标志是什么?12世纪末日本进入了什么时期?

  2、导入  新课:大化改新后,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此后,幕府统治日本长达600多年,终于在1868年被推翻,那么幕府统治为什么被推翻?之后明治天皇进行了哪些改革?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

  3、讲授新课:

  一、幕府的封建统治

  思考:倒幕前日本政治、经济状况如何?

  师生分析

  1、19世纪中期,日本处在什么幕府统治之下?(德川幕府)仍是一个什么的国家?(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哪些人(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构成了日本的封建统治阶级,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却掌握在谁?(将军)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商人、高利贷者、新兴地主等要求取得政治上的地位,一些大名、武士也对幕府统治不满,要求改变现状。

  3、美国等西方列强的入侵,进一步激化了日本社会的矛盾。

  二、武装倒幕

  1、倒幕派的形成

  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武士、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等以中下级武士为首组成了倒幕派,积极开展武装推翻幕府的活动。

  2、幕府统治被推翻

  1867年,明治天皇继位,倒幕派以他的名义对幕府宣战,1868年,倒幕军队在哪两次战役中取得胜利(伏见、鸟羽战役),一举推翻了幕府统治。1869年,明治政府迁都东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就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

  三、明治维新

  提问:① 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性质是什么?

  ② 明治维新有哪些内容?

  ③ 如何评价明治维新?

  学生看书回答后,教师分析强调:

  1、时间:1868年。

  2、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改革内容:

  政治方面——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方面——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军事方面——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教育习俗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4、如何评价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但这次改革不彻底,因为明治维新的领导权掌握在地主阶级的代表—武士集团手中,必然与封建势力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因此,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为了赶超列强,日本实行军国主义,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通过讨论“如何评价明治维新”这个问题,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讨论: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什么成功?中国的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

  学生讨论,并发表个人见解,提高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认识明治维新是倒幕派利用广大人民的力量,打败幕府建立新政府后实现的,因此成功了。它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戊戌变法是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在不触动清朝反动统治的前提下,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一个无实权的皇帝来推行,因而失败了。

  布置作业 

  填空:1、          、          、           、            构成日本封建统治阶级,实权掌握在          手中。

  2、最早入侵日本的国家是            。

  3、          年开始的是一次                    性质的改革。

  简答: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附:板书设计 

  第17课  

  一、幕府的封建统治

  1、封建统治阶级:天皇、将军、大名、武士

  2、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改变现状

  3、美国等西方列强的入侵

  二、武装倒幕

  1、倒幕派的形成

  2、幕府统治被推翻

  1868年  伏见、鸟羽战役

  三、明治维新

  1、时间:1868年。

  2、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改革内容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教育习俗方面:

  4、评价明治维新

  A 积极性:走上了……  摆脱了……

  B 消极性:保留了……  走上了……

日本明治维新 篇2

  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优化训练

  基础巩固

  1.标志尊攘派走上日本政治舞台的历史事件是  

  a.暗杀井伊直弼

  b.高杉晋作组织“奇兵队”

  c.大盐平八郎领导大阪平民起义

  d.1863年8月的京都政变

  2.首先在长州藩起兵夺取政权的倒幕运动领导人是

  a.木户孝允       b.高杉晋作

  c.大久保利通     d.西乡隆盛

  3.武装倒幕开始的标志是

  a.高杉晋作夺取长州藩政权

  b.大久保利通掌握萨摩藩政权

  c.1866年幕府征讨长州藩

  d.西南强藩联合倒幕,成为倒幕的根据地

  4.倒幕运动的根据地主要分布在  

  ①长州②萨摩③北海道④土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尊王攘夷”和武装倒幕的相同点不包括   

  a.都对幕府统治不满      b.都希望实现富国强兵

  c.都以“攘夷”为重心    d.领导力量和根据地基本一致

  6.德川幕府统治形式上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

  a.“大政奉还”    b.“辞官纳地”   c.鸟羽、伏见战役    d.明治新政府成立

  强化提高

  7.中下级武士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反对现存秩序,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树立天皇的权威

  b.日本新的生产关系尚不成熟

  c.列强人侵加剧了民族危机

  d.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退让

  8.幕府将军“大政奉还”的主要目的是   

  a.消除倒暮派讨伐的借口   b.保住实际权力

  c.联络倒幕派             d.把政权奉还给日本天皇

  9.鸟羽、伏见战役后,西方列强对戊辰战争的态度是 

  a.武装干预          b.保持中立

  c.支持幕府          d.支持新政府

  10.日本千百年来的封建割据局面被彻底打破的标志是

  a.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  b.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c.废藩置县    d.建立新的社会体制

  课外延伸

  11.阅读下列材料

  18世纪初至明治维新前农民暴动的次数表

  年份 次数 一年平均 年份 次数 一年平均

  1701~1710 55 5.5 1791~1800 122 12.2

  1711~1720 73 7.3 1801~1810 98 9.8

  1721~1730 70 7.0 1811~1820 166 16.6

  1731~1740 86 8,6 1821~1830 133 13.3

  1741~1750 130 13 1831~1840 279 27.9

  1751~1760 116 11.6 1841~1850 129 2.9

  1761~1770 108 10.8 1851~1860 170 17

  1771~1780 78 7.8 1861~1867 194 27.8

  1781~1790 229 22.9   

  请回答:

  (1)此表反映了哪一趋势?表明了什么问题?

  (2)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12.请分析为什么西南强藩会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

  高考猜想

  13.19世纪的日本社会在内外环境的激荡下,国家处在急剧变革的特殊时期。据此回答:

  (1)19世纪,日本出现了“尊王攘夷”运动。什么是“尊王攘夷”?这一运动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2)你知道什么是“大政奉还”吗?其实质如何?

  (3)1868年鸟羽、伏见战役后,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越来越有利于倒幕派。请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14.阅读下列材料

  1862年,高杉晋作乘千岁丸号船到达上海,亲眼看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惨状,认为“中国人没有控制上海的统治权,欧美人是事实上的统治者。”他指出中国衰弱的原因:“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证据为,彼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敌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彼国志士所译之《海国图志》等亦均绝版,徒然提倡固陋之说。因循苟且,空度岁月,……故由此而至于衰微也”。他认为日本只有坚决反对侵略才能避免陷于“清国之覆辙”。这就加强了他要为日本民族独立斗争的决心。他于1862年8月归国,立即成长为长州攘夷派的急先锋。

  ——《明治维新》

  请回答:

  (1)材料中所提到的《海国图志》作者是谁?书中主要阐发了什么思想?

  (2)他“亲眼看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惨状”,是否属实?运用所学知识论证。

  (3)他去中国的时候,中国国内正在开始一场什么自救运动?具体有哪些措施?

  (4)试比较1862年中日两国有哪些共同的“内忧外患”。

  (5)依据所学知识,你认为高杉晋作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a  1860年一批中下级武士暗杀了幕府实权人物井伊直弼,标志着尊攘派走上了日本的政治舞台。

  2.b  1865年初,高杉晋作起兵夺取了长州藩的政权。

  3.d 考查武装倒幕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注意识记。

  4.b  长州、萨摩、土佐等西南强藩联合起来,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

  5.c  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尊王攘夷”重在“排外”,而武装倒幕重在 “倒幕”。c项不符合倒幕运动。

  6.a  “大政奉还”以后,德川幕府实际上仍然控制着国家政权,还拥有庞大的领地和人数众多的军队,对外照旧可以代表国家,所以说“大政奉还”只是幕府统治形式上结束的标志。

  强化提高

  7.b 日本不成熟的资本主义决定了当时日本新的生产关系还不成熟,不能产生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想。为寻求反幕府的理论根据,中下级武士只能树起比幕府地位高且为封建主义所承认的权威,即天皇的权威。

  8.b 幕府为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企图在形式上让天皇执政,而自己依然在天皇之下掌握实权,克服暂时危机,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

  9.b  鸟羽、伏见战役沉重打击了幕府军队,国内形势也越来越有利于新政府,幕府垮台在即。所以,西方列强从自己本身利益出发,宣布保持中立。

  10.d  a、b、c三项是其措施之一,但符合题干“标志”之意的是d项“建立新的社会体制”。

  课外延伸

  11.【解析】 第(1)题纵向分析表格数据的变化说明其“趋势“;第(2)题再现史实分析其原因。

  答案:

  (1)自18世纪以来,农民的反封建暴动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表明:第一,农民的处境日益严重恶化;第二,显示了幕府统治的危机。

  (2)原因:幕府统治下,日本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加剧了社会矛盾。

  12.【解析】 该题考查了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根据地的原因。政治上倒幕派掌握各强藩的政权;经济上对外开放,发展经济;军事上进行改革;领导方面以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为首的激进派掌握政权:全国许多地区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动摇幕府统治。

  答案:

  倒幕派首先控制了长州藩,1864年12月,高杉晋作等潜返下关,发动了夺取长州藩保权力的战争;1865年初倒幕派获胜,重掌长州藩权力。高杉晋作和木户孝允在长州进行改革:军事上,改革军制,从英国购买先进武器,组织新式军队;经济上,新建了造船、冶铁、炼油等藩营手工工场;对外开放,扩大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积蓄倒幕的物质力量。与此同时,萨摩藩以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为首的激进派逐渐取得了政权,走向倒幕。通过改革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力量,成为倒幕派的新据点。随着倒幕运动的深入,长州和萨摩日益接近。1866年11月,长州、萨摩建立经济同盟,由此形成了以两藩同盟为核心的举国讨幕的局面。

  高考猜想

  13.【解析】 考生回答第(1)大问时,首先回答①小问的名称,第②小问回答这一名称的“结果”。回答第(2)大问也是首先解释①小问的名称,接着分析其“实质”。回答第(3)大问就是要史实论证。

  答案: 

  (1)所谓“尊王攘夷”,就是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尊王攘夷”运动的结果说明,日本要想免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不能光靠盲目的“攘夷”,必须改革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首先推翻幕府的统治。

  (2)1867年10月,为了消除倒幕派讨伐幕府的借口,保住实际权力,幕府上书天皇,表示把政权“奉还”天皇,辞去将军之职,这就是所谓的“大政奉还”,它实质上是日本幕府的缓兵之计。

  (3)在国内,更多的火名同幕府决裂,参加反幕府的战争,进一步壮大了倒幕力量;同时,三井等大商人开始向新政府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在国际上,西方列强见幕府垮台在即,宣布保持中立。

  14.【解析】 解此题要注意材料的时间是1862年,日本处于明治维新前,中国是洋务运动时期。两国此时所面临的问题很相似,根据所学知识对比分析回答即可。

  答案:

  (1)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2)属实。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洋务运动。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办近代海军、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

  (4)内忧:两国的封建统治腐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外患:西方殖民国家的入侵,武力打开国门,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5)高杉晋作的说法很有道理,但有关中国衰败的原因并不够全面。中国衰败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没落,游离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之外,落后就要挨打;而因循守旧,武器落后,加剧了衰败。

日本明治维新 篇3

  刘春平        2005510(一)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目标:倒幕前的日本的封建统治阶级;改革力量的出现;美国首先打开日本的大门;倒幕力量的形成;德川幕府被推翻;明治维新2.思想教育目标:①国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造成了日本幕府封建统治的严重危机,倒幕运动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了明治天皇政府。②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划时代的资阶改革运动,它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3.能力培养目标:①分析倒幕运动前日本改革力量的形成,帮助学生掌握从生产关系变化入手,正确认识新旧社会交替时阶级关系变动的科学方法。②论述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既有重点又能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2.难点: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日本社会的深刻变化和对明治维新的评价(三)教学时数:1课时(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法,投影仪(五)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日本和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古代史部分,我们曾经讲过:1192年,日本进入了什么时期?[导入  新课]统治日本将近700年的封建幕府,终于在1868年被推翻了,这一事件在历史上称为“明治维新”。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讲授新课]一、倒幕前的日本(板)19C中期,日本还处在封建社会末期,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延设在京都,但实权掌握在将军德川庆喜手中,将军的政府设在江户(今天的东京),称幕府。德川家族就占有全国土地的1/4,将军以下有大名,全国共有260个,大名的领地叫藩,为了加强对大名的控制,规定大名须隔年到江户参观,侍奉将军一年,妻子儿女留作人质,常住江户。将军和大名有自己的家臣——武士,全国有200万人左右,所以说:“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构成了日本的统治阶级。占日本人口80%的是农民,幕府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德川幕府主张将农民置于不死不活的境地,“不要让他们困难,也不要让他们自由,就是对农民的慈祥”。农民世世代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他们终年辛苦,却要将收获物的一半以上交给封建领主,还要担负名目繁多的苛税和徭役。统治者公然声言:“农民象芝麻,越榨越出油”。正是由于这样,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连绵不断,另外,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属于封建等级的下层,也受到幕府的歧视和压制。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在日本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封建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当时全国雇工十人以上的手工工场有三、四百家,有的手工工场雇工达一百多人,大 阪、京都等城市成为商业中心,一些商人和高利贷者还在农村把农民抵押而过期无力赎取的土地据为己有,并召幕农民开垦土地,成为新兴地主。由于封建经济的衰败,大名、武士生活水平下降,一些大名、武士开始经商。总之,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成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他们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取得政治上的统治权,而一些大名和武士日益资产阶级化,由原先封建统治的支柱变成了反对幕府的一支力量。可见,封建的幕府已成为日本社会的众矢之的了。日本除了内忧,还有外患。长期以来,统治日本的幕府推行锁国的政策,日本各藩不必向中央政府请示,可以随意击沉一切有登陆日本企图的外国战舰。19C中叶,西方列强打开亚洲许多国家的大门,中国首当其冲地遭到资本主义的侵略。同学们思考一下,184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不久,西方列强也敲响了日本的大门。1853年,美国海军舰队闯入日本浦贺港。第二年,它第一个强迫幕府签订了不平等的《日美亲善条约》。在这以后,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依仗着军舰和大炮的威力,先后迫使幕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的入侵,激化了日本人民和以幕府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苦难深重的日本人民对幕府的统治更不满。内因和外因结合,造成了幕府统治危机的总爆发。二、倒幕运动(板)早在1837年,下级武士出身的大盐平八朗,在大阪发动武装起义,反对幕府的暴政,有几百人参加。尽管在一天之内被镇压下去,这次起义成为打倒幕府统治的一个信号。从60年代中开始,日本人民掀起了斗争的高潮。在这一过程中,日本西南部的长州、萨摩、土佐、肥前四藩中的下级武士,迅速扩大实力,成为日本资产阶级和倒幕的主要力量。1867年,倒幕派加紧在宫延活动,联络一些权贵,争取到年幼的明治天皇的支持,获得讨幕密诏。陷于孤立境地的德川庆喜见势不妙,立即采取了以守为攻的政策略,辞去将军的职务,“奉还大政”于天皇,妄图以此来分化瓦解倒幕派,等待时机,卷土重来。1868年初,德川庆喜潜出京都,逃往大阪,集结兵力,待机反扑,于是一场公开的内战爆发了。在京都附近的伏见、鸟羽一带,倒幕军与政府军展开了决战。这场战役,幕府军队全线溃败,倒幕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倒幕军乘胜追击,直逼江户,德川庆喜被迫投降。这样,日本最后一个封建幕府政权被推翻了。1869年,明治天皇政府从京都迁往东京,并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三、明治维新(板)(P161大字)明治维新是日本天皇政府自1868年开始实行的一场资阶改革运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在政治上,“废藩置县”,取消大名对各藩的统治权,打破了国内封建割据的局面,加强了国家的统一;②在经济上,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实际上是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还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积极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由于明治维新的领导权掌握在地主资阶的代表武士集团的手中,作为幕府统治的支柱,他们同封建势力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建立起以天皇为中心的地主资阶专政。同时,也由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间较晚,其生产力发展水平,占有殖民地等都落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后面,强迫日本的地主资产阶级特别狂热地运用对外侵略、掠夺和杀戳的血腥手段,来补充本国财政资本的不足。[巩固小结]本节课主要掌握一主题三方面:一个主题,就是明治维新。三个方面是指:产生明治维新的国内外因素;打倒旧政权,建立新政权;明治维新及其对日本社会构成的影响。明治维新是在日本的封建制度日趋瓦解、民族危机沉重的背景下发生的,明治维新又是地主资阶为代表的倒幕力量通过军事手段摧毁幕府统治、建立新政府而实现的。明治维新不仅使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渐转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摆脱了民族危机,很快成为亚洲的强国。(六)板书设计 第20课 明治维新一、倒幕前的日本二、倒幕运动 伏见、鸟羽战役三、明治维新1.内容2.影响(七)作业 :P163练习                             教案     永胜中学:刘春平 2005510  

日本明治维新 篇4

  课  题

  第八单元 (3课时)

  内容标准

  ⒈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⒉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⒊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学习要求

  ⒈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陷入半殖民地危机等基本史实。⒉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

  ⒊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

  ⒋概述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基本内容。⒌ 探讨明治维新成功意义,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⒍知道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史实。 ⒎了解1889年日本宪法确立的政治体制和侵略亚洲邻国的史实。 ⒏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⒐认同顺应世界潮流与追求和平发展的价值观。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问题探究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武装倒幕主要过程;

  明治维新的基本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

  1889年宪法的内容及其影响;

  明治维新成功意义;明治维新推动日本近代化进程的具体表现;

  教学难点:评价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比较明治维新与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异同点(从背景、措施、结果、影响等方

  面),理解近代化道路的相同性和多样性。

  比较德意志帝国宪法与日本1889年宪法的相同点,德日两国在近代化道路上的相似性。

  问题

  预习⒈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表现在哪个方面?⒉武装倒幕过程中有哪些重大事件?⒊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内容各是什么?⒋1889年宪法的内容及其影响各是什么? ⒌日本对外扩张的表现有哪些?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指导

  知

  识

  整

  合一、历史条件⒈德川幕府统治危机的加深⑴经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① 经纺织业为代表的手工场显著发展;②大阪、江户和京都等商业城市日益繁荣;③出现了三井等大商人。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⑵政治:严格的等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①农民受到沉重剥削,起义不断;②工商业者也不满严格的限制和掠夺;③中下级武士阶层地位恶化,逐渐滋生出反抗幕府统治的思想。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已开始动摇。认识: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商人地位开始举足轻重,中下级武士穷困潦倒,从幕府统治的基础转变成反幕府统治的力量,进而全面理解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已开始动摇。 ⒉黑船事件使日本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⑴背景: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②19世纪中期,亚洲许多国家已相继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日本成为列强侵略的目标。(俄国和英国都试图打开日本的国门)⑵概况:1853年7月,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舰队来到日本,代表美国政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并约定将在第二年再来日本,听取答复。因为佩里舰队的军舰是黑色的,船上的蒸汽机又冒着黑烟,所以日本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之为“黑船事件”。⑶结果:1854年,强迫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内容是日本向美国开放下田和箱馆两个港口;允许美国在下田派驻领事;规定今后日本给予外国的一切权益,美国同样享受。⑷影响:①日本被迫承认西方列强在日本享有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协定关税、设立租界等各种特权,日本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日本从锁国走向开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知

  识

  整

  合

  ⒊西方列强的侵略使日本社会危机加剧

  ⑴欧美国家向日本倾销工业品,使日本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⑵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①资本主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也传到日本,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②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从国外购进机器,建立工厂,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③受幕府排挤的西南诸藩,大名们看到了幕府的软弱无能,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来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力量。

  ⒋倒幕运动的成功

  ⑴倒幕运动兴起

  ①原因: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实现富强国家,必须推翻幕府统治。

  ②主要领袖: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

  ③根据地:长州、萨摩和土佐等西南强藩

  ⑵主要经过:

  ①大政奉还:原因:倒幕派对幕府统治构成了威胁;目的:为了消除倒幕派讨伐借口,保住实际权力;结果:德川幕府统治形式上结束。

  ②戊辰战争:原因:幕府仍控制着国家政权;大多数大名持观望态度。

  目的:彻底打垮幕府,真正取得国家的领导权;

  概况:

  1868年初,倒幕淅以天皇的名义宣布废除幕府统治,建立以天皇不首的新政府,并命令幕府将军交出领地和军队的控制权,即“辞官纳地”;

  1868年1月,德川幕府以“除君侧之奸”为名,进攻京都,在京都南郊的鸟羽、伏见新政府军发生激战。结果,幕府军队被击败。这次战争的胜利,打开了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政权的道路;

  1868年4月,幕府德川庆喜将军不战而降。至此,统治日本260多年的德川幕府名实俱亡;

  1869年,战争结束。1868年是农历“戊辰”年,推翻幕府的战争主要在这一年里,因而称“戊辰战争”。

  戊辰战争胜利的原因:倒幕运动得到人民支持;大名与幕府决裂,参与倒幕战争;三井等大商人开始向新政府提供更多财政支持;新政府废幕府苛政,减租减税获得人民支持;政府军作战目标明确,士气旺盛;西方列强宣布中立;英国商人把大批武器卖给倒幕派。二、主要内容

  知

  识

  整

  合⒈政治上: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⑴废藩置县①1871年明治政府宣布废藩置县,废除藩国,设立府县,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日本封建割据局面彻底结束,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②影响:初步加强了天皇政府的中央集权,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时减少了改革的阻力,为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⑵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宣布“四民平等”

  ①实行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四种身份,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开始建立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制;②政府用公债的形式逐步收回了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实质是利用国家力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⒉经济上:发展新经济⑴土地改革①原因: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②进程:1871年币制改革,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1872年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1873年,颁布地税改革法令,以土地价格为标准,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土地税,并以货币税取代原来的实物税。③影响:土地所有权的确认和保护,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地税改革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保障。⑵“殖产兴业”政策(主要精神在于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发展经济,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①内容: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和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同时由国家兴办近代交通通讯事业,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做法:政府把铁路和军工企业以外的大部分国营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政府通过补助金和优惠贷款等形式给予私人资本家资金支持。②影响:在政府示范企业的刺激和政府的扶持下,日本出现了兴办工业的热潮,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知

  识

  整

  合得到明治政府扶持和政府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三井、三菱集团)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这构成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特征。日本资本主义在发展阶段,较多的体现了政府行为,这是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特色。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与英国工业革命不同点:⑴英国工业革命是本国生产力的自然发展;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则是在外侵当前,变革图强的结果;⑵日本发展工业时,英国等国已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⑶日本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同时,吸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具体表现为:①日本政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创办工厂,建设交通通讯事业。英国工业革命主要技术都是自己研发的;②日本政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力扶持和保护,而英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③日本利用政府力量拓展海外市场,而英国主要利用殖民公司的力量开拓海外殖民地。⒊教育上:倡导“文明开化” ⑴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让更多日本国民了解西方文明。⑵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①内容: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了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逐步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必须上学。②影响:提高了国民素质,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成为明治维新中影响最深远的措施;向学生推行军国主义教育,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⑶在生活习俗方面,明治政府也大力推行西化。如采用西方历法,穿西服等。一方面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另一方面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⒋军事上:建立新军队⑴内容:①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仿照欧美组建一支常备军;②引进新式武器,建立军工企业,仿制先进武器,改进军事装备;③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建立近代化的海军⑵影响:①军队绝对效忠于天皇,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以天皇为核心的新政府的统治。(军队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

  知

  识

  整

  合②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日本逐渐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实行民族的独立自强。③对士兵灌输武士道思想和忠君爱国思想,把效忠天皇作为军队的天职,保留封建残余,带有浓厚的对外扩张性。

  三、成功的原因

  ⒈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够迅速壮大;

  ⒉倒幕派掌握了较大的实权,终于推翻幕府统治;

  ⒊倒幕派建立政权后,实行全面、有效的改革措施;

  ⒋西方列强正集中力量侵略中国,使得日本有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四、改革加快了日本近代化的进程

  ⒈政治上:制定《日本帝国宪法》,确立近代天皇制

  ⑴原因:农民暴动和自由民权运动使明治领导人意识到进行必要的政治改革,才能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稳定社会局面。

  ⑵时间:1889年 

  ⑶主要内容:

  ①宣布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天皇拥有绝对的权力,批准法律、任免大臣、召集和解散议会、宣战、媾和及统帅军队等权力;

  ②规定日本国民称臣民,享有在法律范围内的言论、通信、出版、集会和结社的自由;

  ③规定日本议会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贵族院由皇族和华族组成,众议院由纳税人选举产生;

  ④规定设立内阁和枢密院。内阁是行政机关,内阁大臣辅佐天皇行使权力,只对天皇负责;枢密院是天皇的最高顾问,由明治领导人组成,对国家政策有很大影响力,是国家最高决策机关。

  ⑷影响:

  ①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天皇拥有绝对的权力;

  ②承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是一种社会进步;

  ③它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④是近代亚洲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⒉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东方强国 ⑴原因:①明治维新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②靠国家的扶植和保护;③两次工业革命交替进行;④对外扩张获得资本和市场; ⑤利用相对有利国际环境。

  知

  识

  整

  合

  ⑵表现:

  ①19世纪90年代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②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

  ③以钢铁和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工业迅速发展

  ⒊军事上: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

  ⒋对外方面:

  ⑴废除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20世纪初)

  ⑵加紧对外扩张

  ①原因:国内市场狭小,资源匮乏,无法通过正常渠道与其他帝国主义竞争。

  ②吞并琉球(1879年)

  ③侵略朝鲜:1876年,《江华条约》;19xx年,《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

  ④侵略中国:1874年,侵略中国台湾;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开始侵入中国;参与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五、评价

  ⒈目的:⑴直接目的:富国强兵,摆脱外来压迫;⑵根本目的:发展资本主义,实现民族振兴,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⒉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⒊历史作用:

  ⑴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体现在:

  ①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②政治: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③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④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改变了东亚的国际格局,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⑵局限性

  ①经济: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的贫困,影响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②政治: 原属统治阶级的中下级武士仍占统治地位,议会形同虚设;

  ③文化: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根深蒂固;

  ④消极影响:侵略野心和军国主义传统推动日本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

  重

  ⒈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⑴明治维新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通过对外掠夺,加快了日本的经济近代化,逐步发展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

  难

  点

  讲

  解

  ⑵1889年明治政府颁布资产阶级性质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基本确立了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⑶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并逐渐获得了国家主权的独立与完整;

  ⑷是明治维新运动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⒉比较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异同。

  ⑴异:①直接原因不同:俄国:对外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农奴制的统治危机。日本:民族危机加剧了社会矛盾,导致幕府统治被推翻。②内容不同:俄国主要是废除农奴制;日本主要围绕富国强兵、文明开化来进行。③领导力量不同:俄国是以沙皇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日本是以倒幕派为核心的改革派.

  ⑵同:①时代相同:都处在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本国落后的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②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③结果相同: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④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巩

  固

  练

  习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xx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当时,天皇虽享有崇高威望,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并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将军也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日本历史上的这种由幕府和藩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称为幕藩管理体制。

  材料二  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             材料三 日本纺织工厂图

  巩

  固

  练

  习

  材料四   德川幕府幕府以前,日本的对外贸易比较发达,商船远到中国、朝鲜和东南亚各国。16世纪下半期,西方传教士和商人到日本活动,以传教士为先锋的欧洲殖民势力迅速向日本渗透,一些藩国通过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势力。德川幕府幕府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防止外来势力的侵入和藩国势力的发展,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幕府禁止日本人出海,只允许荷兰等少数国家的商船在指定的地点从事有限的贸易。

  请回答:

  ⑴ 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在哪些方面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内市场:幕藩管理体制  经济政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  政治地位:封建等级制度

  根本原因:德川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五:《佩里登陆图》

  ⑵ 随着黑船事件后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对幕府统治不满的阶级或阶层有哪些?

  新兴地主、商人、资本家和一些大名、中下级武士等

  ⑶ 根据上述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治维新发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根本: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遭到德川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

  外部:黑船事件开启的西方殖民侵略加剧了日本社会的危机和变革。

  前提:倒幕运动的胜利进展推动成立了明治新政府。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最迫切之事,在军务方面……朝廷能在海陆军方面稍做准备,主要以朝廷之兵务,开拓朝鲜之釜山港。

  ——明治维新领导人木户孝允1869年初的一封信

  材料三  (1869年4—5月,诸藩均上表“奉还”版籍)7月25日,天皇批准各藩之“奉还”,却不再授封,而任命各藩主为“藩知事”(共274人),剥夺了他们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使之成为地方官。             ——《简明日本近代史》

  巩

  固

  练

  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得哪些重要历史信息?

  日本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的建设人才;政府投资兴办近代工业。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政府的什么意图?其结果如何?

  企图侵略朝鲜。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不平等条约,最终吞并了朝鲜。

  (3)材料三反映的措施及意义如何?

  废藩置县消灭了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国内市场的形成。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佩里(率美国军舰)在1853早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惟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美]帕尔默·科尔顿《近代世界史》

  材料二  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巡访了欧美诸国,参观调查了“工厂、火车、电线、金银铸造所”和制铁所……大久保利通归国后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在各地设立官营模范工场,推行振兴国产化企业,扶持民业的政策。                                          

  ——[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3 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许多潜在的盟友”指的是日本社会中的哪些人?“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一学习西方”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倒幕派等主张学习西方的维新人士(或:在同西方经济、文化接触中的获益者)。直接目的是富国强兵,振兴日本民族,摆脱外来压迫。

  (2)根据材料二、三,提炼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特点。

  主要学习西方的军事和工业技术,大力引进人才,实行殖产兴业;有选择、有侧重地向西方不同国家学习;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起步快;直接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在政治和意识形态上未全盘西化,出现了分歧。

  巩

  固

  练

  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时代的日本西化给日本社会带来的重要影响是什么。推动了日本的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改变了落后状态,为日本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日本对外扩张提供了物质基础。【xx年江苏高考31题】 由于国情不同,世界各国工业化的途径是不尽相同的。请回答:

  ①指出16世纪以来的英国和19世纪中期以来的日本在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以及政府所起的不同作用。(7分)

  ②就政府作用而言,以日本为例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答案:①英国:通过(贵族地主)圈地运动和(银行家、大商人、手工工场主)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日本,通过明治政府大力改革,如征收统一的地税,以及发动对外战争勒索赔款等,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

  不同点:英国工业起步阶段政府作用不大,主要靠私人投资;日本在工业起步时政府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②主要史实:政府投资、扶植私人企业、海外拓展。主要原因:由于市场挟小、费源不足、农业落后等原因,单靠私人资本无力发展新工业。(5分)

  【xx年江苏高考28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一文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指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我们日本人要……谢绝亚细亚东方的恶友。”福泽谕吉的观点被称为“脱亚入欧论”。

  材料二  1890年日本首相在国会演说中声称,日本不仅要防卫国境线,而且要保卫国境线外的“利益线”。这一演说被认为是日本“大陆政策”确立的标志。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指出福泽谕吉对亚洲邻国持何种态度,主张对它们采取何种政策。②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大陆政策”的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利益线”论对“大陆政策”的推行起到什么作用。

  ③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出现“脱亚入欧论”和提出“大陆政策”的社会经济原因。

  28.(14分)①对亚洲邻国持轻蔑态度。主张模仿欧美列强侵略亚洲邻国。②以侵略中国为中心,把侵略朝鲜作为侵略中国的第一步,为侵略提供了借口。③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扩大国内外市场;由于国内封建残余严重等原因,更加需要国外市场;这一目的难以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更多依靠军事手段。

  教学反思

日本明治维新 篇5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目标:

  倒幕前的日本的封建统治阶级;改革力量的出现;美国首先打开日本的大门;倒幕力量的形成;德川幕府被推翻;明治维新

  2.思想教育目标:

  ①国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造成了日本幕府封建统治的严重危机,倒幕运动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了明治天皇政府。

  ②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划时代的资阶改革运动,它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3.能力培养目标:

  ①分析倒幕运动前日本改革力量的形成,帮助学生掌握从生产关系变化入手,正确认识新旧社会交替时阶级关系变动的科学方法。

  ②论述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既有重点又能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

  2.难点: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日本社会的深刻变化和对明治维新的评价

  (三)教学时数:1课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法,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

  [复习提问]日本和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古代史部分,我们曾经讲过:1192年,日本进入了什么时期?

  [导入  新课]统治日本将近700年的封建幕府,终于在1868年被推翻了,这一事件在历史上称为“明治维新”。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

  [讲授新课]

  一、倒幕前的日本(板)

  19C中期,日本还处在封建社会末期,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延设在京都,但实权掌握在将军德川庆喜手中,将军的政府设在江户(今天的东京),称幕府。德川家族就占有全国土地的1/4,将军以下有大名,全国共有260个,大名的领地叫藩,为了加强对大名的控制,规定大名须隔年到江户参观,侍奉将军一年,妻子儿女留作人质,常住江户。将军和大名有自己的家臣——武士,全国有200万人左右,所以说:“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构成了日本的统治阶级。

  占日本人口80%的是农民,幕府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德川幕府主张将农民置于不死不活的境地,“不要让他们困难,也不要让他们自由,就是对农民的慈祥”。农民世世代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他们终年辛苦,却要将收获物的一半以上交给封建领主,还要担负名目繁多的苛税和徭役。统治者公然声言:“农民象芝麻,越榨越出油”。正是由于这样,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连绵不断,另外,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属于封建等级的下层,也受到幕府的歧视和压制。

  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在日本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封建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当时全国雇工十人以上的手工工场有三、四百家,有的手工工场雇工达一百多人,大 阪、京都等城市成为商业中心,一些商人和高利贷者还在农村把农民抵押而过期无力赎取的土地据为己有,并召幕农民开垦土地,成为新兴地主。由于封建经济的衰败,大名、武士生活水平下降,一些大名、武士开始经商。总之,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成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他们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取得政治上的统治权,而一些大名和武士日益资产阶级化,由原先封建统治的支柱变成了反对幕府的一支力量。可见,封建的幕府已成为日本社会的众矢之的了。

  日本除了内忧,还有外患。长期以来,统治日本的幕府推行锁国的政策,日本各藩不必向中央政府请示,可以随意击沉一切有登陆日本企图的外国战舰。19C中叶,西方列强打开亚洲许多国家的大门,中国首当其冲地遭到资本主义的侵略。同学们思考一下,184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不久,西方列强也敲响了日本的大门。1853年,美国海军舰队闯入日本浦贺港。第二年,它第一个强迫幕府签订了不平等的《日美亲善条约》。在这以后,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依仗着军舰和大炮的威力,先后迫使幕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的入侵,激化了日本人民和以幕府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苦难深重的日本人民对幕府的统治更不满。内因和外因结合,造成了幕府统治危机的总爆发。

  二、倒幕运动(板)

  早在1837年,下级武士出身的大盐平八朗,在大阪发动武装起义,反对幕府的暴政,有几百人参加。尽管在一天之内被镇压下去,这次起义成为打倒幕府统治的一个信号。从60年代中开始,日本人民掀起了斗争的高潮。在这一过程中,日本西南部的长州、萨摩、土佐、肥前四藩中的下级武士,迅速扩大实力,成为日本资产阶级和倒幕的主要力量。

  1867年,倒幕派加紧在宫延活动,联络一些权贵,争取到年幼的明治天皇的支持,获得讨幕密诏。陷于孤立境地的德川庆喜见势不妙,立即采取了以守为攻的政策略,辞去将军的职务,“奉还大政”于天皇,妄图以此来分化瓦解倒幕派,等待时机,卷土重来。1868年初,德川庆喜潜出京都,逃往大阪,集结兵力,待机反扑,于是一场公开的内战爆发了。在京都附近的伏见、鸟羽一带,倒幕军与政府军展开了决战。这场战役,幕府军队全线溃败,倒幕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倒幕军乘胜追击,直逼江户,德川庆喜被迫投降。这样,日本最后一个封建幕府政权被推翻了。1869年,明治天皇政府从京都迁往东京,并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

  三、明治维新(板)

  (P161大字)明治维新是日本天皇政府自1868年开始实行的一场资阶改革运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在政治上,“废藩置县”,取消大名对各藩的统治权,打破了国内封建割据的局面,加强了国家的统一;②在经济上,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实际上是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还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积极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由于明治维新的领导权掌握在地主资阶的代表武士集团的手中,作为幕府统治的支柱,他们同封建势力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建立起以天皇为中心的地主资阶专政。同时,也由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间较晚,其生产力发展水平,占有殖民地等都落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后面,强迫日本的地主资产阶级特别狂热地运用对外侵略、掠夺和杀戳的血腥手段,来补充本国财政资本的不足。

  [巩固小结]

  本节课主要掌握一主题三方面:一个主题,就是明治维新。三个方面是指:产生明治维新的国内外因素;打倒旧政权,建立新政权;明治维新及其对日本社会构成的影响。明治维新是在日本的封建制度日趋瓦解、民族危机沉重的背景下发生的,明治维新又是地主资阶为代表的倒幕力量通过军事手段摧毁幕府统治、建立新政府而实现的。明治维新不仅使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渐转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摆脱了民族危机,很快成为亚洲的强国。

  (六)板书设计 

  第20课 明治维新

  一、倒幕前的日本

  二、倒幕运动 伏见、鸟羽战役

  三、明治维新

  1.内容

  2.影响

  (七)作业 :P163练习

日本明治维新 篇6

  第3课  明治维新

  优化训练

  基础巩固

  1.明治维新政治改革的出发点在于

  a.建立天皇的专制统治   b.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c.废除旧的封建体制     d.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

  2.“四民平等”中的四民是指

  ①皇族  ②华族  ③士族  ④平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明治维新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方面最有力的措施是 

  a.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b.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促进工业化

  c.由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d.修建铁路,开办工厂,发展外贸

  4.19世纪80年代后,日本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政府的扶植  ②政府“示范”企业的影响  ③追求利润  ④广阔海外市场的刺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19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被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私人资本家的国有企业不包括

  a.煤矿    b.纺织厂   c.造船厂    d.铁路

  6.日本建立起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是在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初

  强化提高

  7.日本某藩知事到任不久,又被中央政府改称县知事,此事发生的时间与下列哪一个事件相同  

  a.《征兵令》的颁布    b.改革币制

  c.地税改革           d.日本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

  8.明治政府的哪些措施为推行改革奠定了基础 

  ①废藩置县,中央直接管辖地方

  ②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

  ③取消封建等级身份制

  ④取消武士阶级的特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1868年,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指出要“破历来之陋习”。以下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符合这一誓文的有 

  ①废藩置县

  ②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⑧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④剪去武士头上的发结,解除腰刀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0.1872年日本政府发布告谕:“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这最能说明 

  a.日本实行征兵制

  b.日本以武士道精神来教育熏染军队

  c.日本实行募兵制

  d.日本积极准备对外扩张

  课外延伸

  11.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三、四对待外国文明的态度是什么?明治政府是这样实践材料三、四中的主张的?

  (2)材料二的观点比材料一有何进步?

  (3)材料三、四的思想对材料二有何进步和发展?

  12.阅读图片和文字

  请回答:日本明治政府为什么派使团出访欧美?使团回国后,日本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日本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高考猜想

  13.(xx年绵阳模拟)阅读下列几则发布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法律文件:

  材料一  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成为私产后……(他  们)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沙皇1861年俄历2月19日《宣言》

  材料二  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改正办法应按附件所列条例办理之(附件《地税改正条例》规定:地税改正既经施行后,赋税之征收悉按土地价格……地税改正后,土地价格有因土地买卖而生增减。)

  ——日本《太政官第272号布告))(1873年)

  请回答:

  (1)说明当时在生产方式方面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结合俄、日两国各自的社会状况,分析各国土地政策。

  (3)简要分析上述两种土地政策的出发点及在性质方面的相同点。

  14.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理解”。

  请回答:

  (1)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

  (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参考答案

  基础提高

  1.b  明治维新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出发点在于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d  该题意在考查考生归类综合、合并同类项、排列组合的复合选择能力。

  3.b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发展经济的突出措施。a项是前提,为工业化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保障,c、d两项属于b项内容的具体化。

  4.d  ④不正确,在19世纪80年代,日本没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5.d铁路仍是国营全业,没有转让。

  6.c 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强化提高

  7.b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题干事件指的是“废藩置县”,发生在1871年,《征兵令》颁布是在1873年,改革币制是在]871年,地税改革是在1873年,日本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是在1872年,解题关键是熟悉事件发生时间。

  8.a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及知识迁移能力。注意题干中的限制“奠定基础”。①消除了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为其他改革措施的推行奠定了基础;②为国家的工业化改革提供有力保障;③①分别为以后文化教育和军事改革奠定了基础。

  9.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和识记史实的能力。①②③④分别从政治、经济方面“破历来之陋习”。

  10.a  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阅读分析材料,抓住关键词“有国则有兵备”和“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即可作出判断。

  课外延伸

  11.【解析】本题以日本的闭关与开放为切入点,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概括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注意读懂材料一的中心内容:反对通商。材料三、四都是主张学习西方且结合本国实际。第(2)题抓住材料二的中心:对闭关锁国进行批判。第(3)题应抓住材料三中“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及材料四中“当取则取,当舍则舍”等信息。

  答案:

  (1)主张:闭关自守,反对与外国通商。态度:学习西方文明应结合本国实际,不应全盘西化。实践:明治政府倡导“文明开化”,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按照欧美国家的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一支常备军等;在生活习俗方面,也大力推进西化。

  (2)进步:批判了闭关锁国,主张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工商业,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时代进步性。

  (3)继承和发展:继承了开放政策,又进一步指出应自己走出去,择西洋文明为我所用。

  12.【解析】 明治维新改革主要是向西方、欧美考习,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全方位地学习。为什么学习西方?怎样学习?学习的结果如何?要依次西答,但要注意结果和影响只涉及积极方面。

  答案:

  原因:欧美国家社会制度先进,工业发达;考察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措施: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工商业;修建铁路、兴办邮局、电报、电话;推行“文明开化”政策;仿照欧美,发展新式军队。

  积极影响: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日本成为亚洲强国。

  高考猜想

  13.【解析】本题所给材料虽然是几则发布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法律文件,实际上反映的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各国改革和革命浪潮兴起,走资本主义道路已成时代的主旋律这一社会现状。在这一背景下,俄、日两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以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第(1)题比较简单,只要联想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改革的兴起,就会得出正确答案。回答第(2)题时,只要正确理解“社会状况”这一概念,知道“社会状况”是从政治、经济等方面作答,就不难了。第(3)题难度稍大一点的是“性质方面的相同点”,相同点都是资本主义性质。

  答案:

  (1)世界历史发展总趋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先进的,在世界逐渐居于统治地位。

  (2)各国土地政策

  ①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生产落后于西欧;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使俄国国内社会矛盾激化。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废除农奴制,农奴可赎。

  ②日本:领主经济开始瓦解,新兴地主出现并发展起来;倒幕运动胜利,明治维新全面展开。明治政府改正地税,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与封建贡纳制度,确认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开始确立适应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近代土地制度。

  (3)出发点相同:都是适应近代化需要,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俄、日两国的改革较多地保留了封建残余。

  14.【解析】 本题在上海试题中属于简答题,即把主要论据写出即可,但所蕴涵的能力考查倾向却并不因此逊色。本题中,首先要确定一种观点,并加以论证,这涉及再现历史知识、概括历史事实、把握维新前后的阶段特征等能力。其次在回答“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时,不仅要理解“可以理解之处”的命题意图是指出另外两种观点的根据,而且要知道所谓“改革”“革命”“中兴”的本义,以此作为寻找根据的指南。对题目的分析远胜于对知识的掌握,从而更能考查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是本题最为难得的地方。

  答案:

  (1)“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2)“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掌握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

日本明治维新 篇7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目标:

  倒幕前的日本的封建统治阶级;改革力量的出现;美国首先打开日本的大门;倒幕力量的形成;德川幕府被推翻;明治维新

  2.思想教育目标:

  ①国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造成了日本幕府封建统治的严重危机,倒幕运动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了明治天皇政府。

  ②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划时代的资阶改革运动,它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3.能力培养目标:

  ①分析倒幕运动前日本改革力量的形成,帮助学生掌握从生产关系变化入手,正确认识新旧社会交替时阶级关系变动的科学方法。

  ②论述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既有重点又能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

  2.难点: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日本社会的深刻变化和对明治维新的评价

  (三)教学时数:1课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法,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

  [复习提问]日本和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古代史部分,我们曾经讲过:1192年,日本进入了什么时期?

  [导入  新课]统治日本将近700年的封建幕府,终于在1868年被推翻了,这一事件在历史上称为“明治维新”。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

  [讲授新课]

  一、倒幕前的日本(板)

  19C中期,日本还处在封建社会末期,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延设在京都,但实权掌握在将军德川庆喜手中,将军的政府设在江户(今天的东京),称幕府。德川家族就占有全国土地的1/4,将军以下有大名,全国共有260个,大名的领地叫藩,为了加强对大名的控制,规定大名须隔年到江户参观,侍奉将军一年,妻子儿女留作人质,常住江户。将军和大名有自己的家臣——武士,全国有200万人左右,所以说:“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构成了日本的统治阶级。

  占日本人口80%的是农民,幕府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德川幕府主张将农民置于不死不活的境地,“不要让他们困难,也不要让他们自由,就是对农民的慈祥”。农民世世代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他们终年辛苦,却要将收获物的一半以上交给封建领主,还要担负名目繁多的苛税和徭役。统治者公然声言:“农民象芝麻,越榨越出油”。正是由于这样,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连绵不断,另外,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属于封建等级的下层,也受到幕府的歧视和压制。

  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在日本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封建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当时全国雇工十人以上的手工工场有三、四百家,有的手工工场雇工达一百多人,大 阪、京都等城市成为商业中心,一些商人和高利贷者还在农村把农民抵押而过期无力赎取的土地据为己有,并召幕农民开垦土地,成为新兴地主。由于封建经济的衰败,大名、武士生活水平下降,一些大名、武士开始经商。总之,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成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他们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取得政治上的统治权,而一些大名和武士日益资产阶级化,由原先封建统治的支柱变成了反对幕府的一支力量。可见,封建的幕府已成为日本社会的众矢之的了。

  日本除了内忧,还有外患。长期以来,统治日本的幕府推行锁国的政策,日本各藩不必向中央政府请示,可以随意击沉一切有登陆日本企图的外国战舰。19C中叶,西方列强打开亚洲许多国家的大门,中国首当其冲地遭到资本主义的侵略。同学们思考一下,184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不久,西方列强也敲响了日本的大门。1853年,美国海军舰队闯入日本浦贺港。第二年,它第一个强迫幕府签订了不平等的《日美亲善条约》。在这以后,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依仗着军舰和大炮的威力,先后迫使幕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的入侵,激化了日本人民和以幕府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苦难深重的日本人民对幕府的统治更不满。内因和外因结合,造成了幕府统治危机的总爆发。

  二、倒幕运动(板)

  早在1837年,下级武士出身的大盐平八朗,在大阪发动武装起义,反对幕府的暴政,有几百人参加。尽管在一天之内被镇压下去,这次起义成为打倒幕府统治的一个信号。从60年代中开始,日本人民掀起了斗争的高潮。在这一过程中,日本西南部的长州、萨摩、土佐、肥前四藩中的下级武士,迅速扩大实力,成为日本资产阶级和倒幕的主要力量。

  1867年,倒幕派加紧在宫延活动,联络一些权贵,争取到年幼的明治天皇的支持,获得讨幕密诏。陷于孤立境地的德川庆喜见势不妙,立即采取了以守为攻的政策略,辞去将军的职务,“奉还大政”于天皇,妄图以此来分化瓦解倒幕派,等待时机,卷土重来。1868年初,德川庆喜潜出京都,逃往大阪,集结兵力,待机反扑,于是一场公开的内战爆发了。在京都附近的伏见、鸟羽一带,倒幕军与政府军展开了决战。这场战役,幕府军队全线溃败,倒幕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倒幕军乘胜追击,直逼江户,德川庆喜被迫投降。这样,日本最后一个封建幕府政权被推翻了。1869年,明治天皇政府从京都迁往东京,并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

  三、明治维新(板)

  (P161大字)明治维新是日本天皇政府自1868年开始实行的一场资阶改革运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在政治上,“废藩置县”,取消大名对各藩的统治权,打破了国内封建割据的局面,加强了国家的统一;②在经济上,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实际上是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还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积极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由于明治维新的领导权掌握在地主资阶的代表武士集团的手中,作为幕府统治的支柱,他们同封建势力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建立起以天皇为中心的地主资阶专政。同时,也由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间较晚,其生产力发展水平,占有殖民地等都落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后面,强迫日本的地主资产阶级特别狂热地运用对外侵略、掠夺和杀戳的血腥手段,来补充本国财政资本的不足。

  [巩固小结]

  本节课主要掌握一主题三方面:一个主题,就是明治维新。三个方面是指:产生明治维新的国内外因素;打倒旧政权,建立新政权;明治维新及其对日本社会构成的影响。明治维新是在日本的封建制度日趋瓦解、民族危机沉重的背景下发生的,明治维新又是地主资阶为代表的倒幕力量通过军事手段摧毁幕府统治、建立新政府而实现的。明治维新不仅使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渐转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摆脱了民族危机,很快成为亚洲的强国。

  (六)板书设计 

  第20课 明治维新

  一、倒幕前的日本

  二、倒幕运动 伏见、鸟羽战役

  三、明治维新

  1.内容

  2.影响

  (七)作业 :P163练习

日本明治维新 篇8

  日本明治维新

  一、导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洪水不但冲垮了欧洲的封建秩序,引起了美洲的起飞,同时也震撼着古老的亚洲。

  二、日本明治维新:

  八组同学演示“日本明治维新”

  结合地图,展示19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状况。封建幕府统治的腐朽,经济发展的落后,人民起义不断,西方列强的入侵。

  引导学生分析,内忧外患下,封建的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注意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阐述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

  帮助学生弄清封建领主经济的概念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几股新生力量。引导学生把握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倒幕派形成的原因、来源,简介武装倒幕的过程。

  重点分析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和历史意义。

  结合教材内容先由学生归纳改革的内容,再结合本目几段资料和插图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

  然后,通过学生思考,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一成一败的原因。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背景、力量对比、改革的前提、改革的具体内容以及国际环境等方面进行比较。

  最后,关于明治维新的意义,首先应充分肯定它的积极成果,然后再适当地讲述它的消极影响;分析时要结合改革的措施。

  三、小结

  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封建弱小的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日本的明治维新虽然成功了,但由于这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日本的封建势力仍然很强大。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很快跻身于世界帝国主义列强行列中,给日本乃至亚洲历史投下了阴影。

  讨论: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有何不同?

日本明治维新 篇9

  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12">标纲释读

  课标要求

  高考命题分析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12">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1、简述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2、剖析明治维新的基本内容。 3、举例说明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结合史实说明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网观全局

  主

  要

  内

  容

  明

  治

  维

  新

  发展新经济

  废除旧体制

  倡导“文明开化”

  确立君主立宪制

  建立新军队

  资本主义发展

  闭关锁国政策

  等级制度森严

  幕府统治危机

  黑船事件

  倒幕运动

  尊王攘夷

  民族危机

  崛起为东方强国

  不平等条约

  踏上对外扩张道路

  考点释读与探究    考点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知识梳理】1、19世纪中期,日本德川幕府统治面临内外危机 (1)内部危机: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①                萌芽出现并不断发展。②一些               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 (2)民族危机:1853年           后,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 2、政治前提:1868年,          运动成功,           政府的成立。

  【特别提示1】倒幕运动的结束,为日本开展大规模的社会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特别提示2】中下级武士虽然担负了民主革命的任务,但并没有演化为资产阶级。

  【对点训练1】明治维新前,日本倒幕派代表久坂玄瑞说:(推翻幕府)“诸侯终不足恃,公卿亦不足恃……除草莽志士纠合举义之外,别无他策。”文中“草莽志士”的核心力量是(    )

  a.农民              b.新兴地主           c.高利贷商人        d.下级武士    考点二、概述基本内容    【知识梳理】1、政治改革(1)加强中央集权: ①取消幕府的           ,逐步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② “            ”:各县由中央政府官员直接进行管理。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宣布“             ”,废除武士特权。

  (3)建立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①1885年,日本实行            。 ②1889年颁布《              》,宣布日本实行           制。

  a.主要内容:

  a.宣称“       神圣不可侵犯 ”。

  b.规定日本国民称        ,他们享有         范围内的自由。

  c.规定日本议会分为        和众议院,议会的权力很有限。 d.规定设立内阁和         ,       是行政机关,只对        负责;       是天皇的最高顾问,实际上成为国家最高        机关。 b.评价:a.形式上确立         的国家体制; b.标志着日本         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 c.巩固了日本近代          ; d.具有浓厚的          。

  2、发展新经济

  (1)币制改革:以        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2)土地制度改革:废除了        土地所有制,确认          ,允许土地买卖。

  (3)地税改革:

  a.具体措施: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        ,新土地税以         支付。

  b.作用:促进农村的 商品经济 发展;为国家的             政策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

  (4)推行“           ”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a.具体措施

  a.建立近代企业:从西方国家引进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        ”企业。

  b.加紧建设近代         事业,为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c.扶植和保护        发展:除铁路和       以外,大部分国营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      给一些与政府关系密切的资本家。

  3、倡导“文明开化”

  (1)含义:大力倡导学习西方         。

  (2)具体措施

  ①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国家,翻译西方著作。

  ②仿效欧美国家的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         。

  ③推进生活习俗         。

  4、建立新军队:

  ①1873年开始实行         。

  ②日本军队称为“皇军”,接受      教育,要求必须效忠      ;它只向天皇负责,不受    干预。

  【特别提示1】注意归纳明治维新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破旧”,通过“废藩置县”废除了封建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通过实行新的身份制,实行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二是“立新”,主要有“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吸收西方文化。

  【特别提示2】应注意分析上述措施的资本主义性质,理解明治维新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问题探究1】如何认识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学习和引进西方文明问题。(提示:从举措、特点、启示思考)

  【问题探究2】如何理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多样性?

  【问题探究3】英、法、俄、日在发展资本主义过程中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和工业发展的资本问题的?

  【对点训练1】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治维新“奉还版籍,废藩置县"措施时出现争论。以下是一些同学对这一措施作用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①加强中央集权,成为现代化重要前提    ②废除封建专制,开启政治民主化道路     ③强化君主专制,不利于现代化的推进    ④消灭封建割据,实现民族国家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对点训练2】下列关于明治维新中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承认土地私有制,使农民得到土地  ②禁止土地买卖,维护农民利益  ③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制度  ④有利于日本农业生产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对点训练3】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对点训练4】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下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c.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                 d.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

  【对点训练5】在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的下列规定中,具有封建性特点的是                  (    )

  a.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               b.天皇不得以诏令改变法律   

  c.天皇是军队的统帅                       d.臣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基本人权     考点三、分析明治维新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梳理】

  1.崛起为东方强国

  (1)19世纪90年代初,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        ,成为 亚洲 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2)军事实力增强:日本建立了一支         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

  (3)国际地位提高:获得国家主权的         和完整,并逐步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

  2.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特别提示】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经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问题探究1】史学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运动;部分学者认为明治维新是一次“明治革命”;也有一些学者提出明治维新其实就是“明治中兴”。以上有关明治维新的三种观点中,你最支持哪一种?说明理由。(4分)并请简要阐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合理之处。(6分)【问题探究2】结合史实说明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问题探究3】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有何异同?两次改革运动为什么出现不同的结局?【对点训练】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此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富强             b.明治维新使日本在富强中走向战争       c.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战争             d.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中走向富强

日本明治维新 篇10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

  倒幕前日本封建统治阶级 西方列强的入侵   倒幕运动   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内容、性质、评价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① 国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西方列强的入侵,造成幕府封建统治的严重危机。

  ② 由于明治维新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3、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明治维新。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性质和意义

  难点:对明治维新的评价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讨论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

  教学过程 :

  1、复习提问:日本是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标志是什么?12世纪末日本进入了什么时期?

  2、导入  新课:大化改新后,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此后,幕府统治日本长达600多年,终于在1868年被推翻,那么幕府统治为什么被推翻?之后明治天皇进行了哪些改革?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

  3、讲授新课:

  一、幕府的封建统治

  思考:倒幕前日本政治、经济状况如何?

  师生分析

  1、19世纪中期,日本处在什么幕府统治之下?(德川幕府)仍是一个什么的国家?(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哪些人(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构成了日本的封建统治阶级,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却掌握在谁?(将军)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商人、高利贷者、新兴地主等要求取得政治上的地位,一些大名、武士也对幕府统治不满,要求改变现状。

  3、美国等西方列强的入侵,进一步激化了日本社会的矛盾。

  二、武装倒幕

  1、倒幕派的形成

  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武士、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等以中下级武士为首组成了倒幕派,积极开展武装推翻幕府的活动。

  2、幕府统治被推翻

  1867年,明治天皇继位,倒幕派以他的名义对幕府宣战,1868年,倒幕军队在哪两次战役中取得胜利(伏见、鸟羽战役),一举推翻了幕府统治。1869年,明治政府迁都东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就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

  三、明治维新

  提问:① 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性质是什么?

  ② 明治维新有哪些内容?

  ③ 如何评价明治维新?

  学生看书回答后,教师分析强调:

  1、时间:1868年。

  2、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改革内容:

  政治方面——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方面——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军事方面——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教育习俗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4、如何评价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但这次改革不彻底,因为明治维新的领导权掌握在地主阶级的代表—武士集团手中,必然与封建势力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因此,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为了赶超列强,日本实行军国主义,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通过讨论“如何评价明治维新”这个问题,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讨论: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什么成功?中国的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

  学生讨论,并发表个人见解,提高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认识明治维新是倒幕派利用广大人民的力量,打败幕府建立新政府后实现的,因此成功了。它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戊戌变法是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在不触动清朝反动统治的前提下,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一个无实权的皇帝来推行,因而失败了。

  布置作业 

  填空:1、          、          、           、            构成日本封建统治阶级,实权掌握在          手中。

  2、最早入侵日本的国家是            。

  3、          年开始的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                    性质的改革。

  简答: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附:板书设计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幕府的封建统治

  1、封建统治阶级:天皇、将军、大名、武士

  2、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改变现状

  3、美国等西方列强的入侵

  二、武装倒幕

  1、倒幕派的形成

  2、幕府统治被推翻

  1868年  伏见、鸟羽战役

  三、明治维新

  1、时间:1868年。

  2、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改革内容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教育习俗方面:

  4、评价明治维新

  A 积极性:走上了……  摆脱了……

  B 消极性:保留了……  走上了……

日本明治维新 篇11

  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

  倒幕前日本封建统治阶级 西方列强的入侵   倒幕运动   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内容、性质、评价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① 国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西方列强的入侵,造成幕府封建统治的严重危机。

  ② 由于明治维新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3、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明治维新。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性质和意义

  难点:对明治维新的评价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讨论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

  教学过程 :

  1、复习提问:日本是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标志是什么?12世纪末日本进入了什么时期?

  2、导入  新课:大化改新后,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此后,幕府统治日本长达600多年,终于在1868年被推翻,那么幕府统治为什么被推翻?之后明治天皇进行了哪些改革?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

  3、讲授新课:

  一、幕府的封建统治

  思考:倒幕前日本政治、经济状况如何?

  师生分析

  1、19世纪中期,日本处在什么幕府统治之下?(德川幕府)仍是一个什么的国家?(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哪些人(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构成了日本的封建统治阶级,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却掌握在谁?(将军)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商人、高利贷者、新兴地主等要求取得政治上的地位,一些大名、武士也对幕府统治不满,要求改变现状。

  3、美国等西方列强的入侵,进一步激化了日本社会的矛盾。

  二、武装倒幕

  1、倒幕派的形成

  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武士、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等以中下级武士为首组成了倒幕派,积极开展武装推翻幕府的活动。

  2、幕府统治被推翻

  1867年,明治天皇继位,倒幕派以他的名义对幕府宣战,1868年,倒幕军队在哪两次战役中取得胜利(伏见、鸟羽战役),一举推翻了幕府统治。1869年,明治政府迁都东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就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

  三、明治维新

  提问:① 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性质是什么?

  ② 明治维新有哪些内容?

  ③ 如何评价明治维新?

  学生看书回答后,教师分析强调:

  1、时间:1868年。

  2、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改革内容:

  政治方面——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方面——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军事方面——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教育习俗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4、如何评价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但这次改革不彻底,因为明治维新的领导权掌握在地主阶级的代表—武士集团手中,必然与封建势力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因此,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为了赶超列强,日本实行军国主义,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通过讨论“如何评价明治维新”这个问题,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讨论: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什么成功?中国的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

  学生讨论,并发表个人见解,提高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认识明治维新是倒幕派利用广大人民的力量,打败幕府建立新政府后实现的,因此成功了。它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戊戌变法是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在不触动清朝反动统治的前提下,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一个无实权的皇帝来推行,因而失败了。

  布置作业 

  填空:1、          、          、           、            构成日本封建统治阶级,实权掌握在          手中。

  2、最早入侵日本的国家是            。

  3、          年开始的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                    性质的改革。

  简答: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附:板书设计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幕府的封建统治

  1、封建统治阶级:天皇、将军、大名、武士

  2、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改变现状

  3、美国等西方列强的入侵

  二、武装倒幕

  1、倒幕派的形成

  2、幕府统治被推翻

  1868年  伏见、鸟羽战役

  三、明治维新

  1、时间:1868年。

  2、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改革内容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教育习俗方面:

  4、评价明治维新

  A 积极性:走上了……  摆脱了……

  B 消极性:保留了……  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