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教案九年级化学教案《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精选3篇)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精选3篇)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精选3篇)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篇1

  分子和原子这部分内容是九年级化学课标实验教科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探究点.本课题在教科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学中,我按如下特点进行设计.

  1、体现课改理念,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探究氨分子扩散实验时,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大胆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品质。

  2、创设问题情景,设计实验巧妙,准备充分的资料。在介绍分子的性质时,给出了鲜活、真实的情景资料。达到了质疑激趣的目的,增补了直观、明显的实验。

  3、设计比较紧凑,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篇2

  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

  1、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走在花园能闻到花香、湿衣服能晾干、常温下敞口容器中的水会越来越少等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着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知识,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大胆猜想,并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索分子的性质。以苯分子的图示和水分子的质量及一滴水中的分子数目让学生直观的感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以品红的扩散为演示实验和氨分子扩散实验为例,指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用“1+1”是否等于2、注射器抽压实验比较验证,形象说明分子间有间膈,并且分子间的间隔可以改变。在整个过程中,都以探究教学为主线,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变抽象为现实,化难为易。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又使学生体验到了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渴望进一步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2、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鉴于分子和原子这个课题是关于微观粒子的纯理论知识,学生缺乏抽象思维理解的能力,如果按正常的理论性的讲解,会让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因此,我采用了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联系生活实例、模型展示、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这种生动有趣且直观、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掌握甚好,而且对微观世界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1、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一)、理论课的教学设计,尤其是涉及微观的纯理课论的教学设计处理起来有点困难,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好整个教学的难度,可以有两种设计方法:(1)对于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紧紧围绕书本展开教学,不要进行拓展或是少进行拓展,从原子弹的爆炸,然后转入相对原子质量的学习,整个设计紧紧围绕书本,没有加以拓展,学生学习起来较容易。(2)对于基础较好,学习能力强一些的学生,可以适当加深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如从《庄子》中“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事不竭”导入教学,以汤姆生、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试验展开原子结构的教学,这种设计突破了书本,适当进行拓展,整个教学要求学生积极的思考,可以充分调动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

  (二)、对于理论课的教学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讨论、交流,通过讨论和交流加深知识的理解。理论及概念的教学较为抽象,不象元素化合物知识有生动形象的实验辅助教学,学生学习起来兴趣浓,掌握较容易。理论和概念学习较枯燥,也不容易学习,必须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学生才有可能掌握好。

  (三)、可以利用好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枯燥、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立体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之直观便于学生的学习。设计中有3次利用(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试验、原子内部构成)。这些多媒体的使用能很好地辅助教学。

  2、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新教材介绍课题2《原子的结构》中介绍“离子”。学生刚刚接触原子的构成,不太适应微观概念。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无法用实验说明,所以比较抽象。但是这部分是初中化学中,培养学生形成基本化学素养的核心环节,《新课标》要求学生必须建立宏观世界与微观粒子之间的联系,而且本课中谈及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联系”,“离子是如何形成的”都是中考中必考的内容,一节好的新授课的对中考复习的帮助巨大。

  课后,我又要求学生记忆常见离子符号,使学生巩固世界上千千万万种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

  这样在第四单元讲解化合价时,我就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简单的介绍了化合价的确定,这样对成绩比较好,知识接受比较快的学生来讲,就不用死记硬背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而对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要求他们记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即可。

  通过实践,我认为这样设计确实做到了“既让优生吃饱,又让成绩差的学生吃好” ,取得了因材施教的效果。由此我越发感觉到,课改的任重道远,他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反思,探讨。

  课题3 元素

  1、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1)、本课题我在上课过程中,从生活事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元素的欲望,自然而然的引出元素的课题,通过观察分析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元素的观念,使得较为抽象的概念变得较为浅显易懂。课堂的逻辑性教好,重点难点突出,课堂气氛较为活跃。

  (2)、在课堂上,我努力创设问题的真实情景,采用问题驱动、练习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并能辩证地从正反两方面来正确地看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

  2、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1)、初中化学的特点之一是理解与记忆并重,本课题主要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去记忆24种常见的元素符号,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元素符号书写的规范化训练。另外课后作业进一步让学生自己加强对元素符号的记忆,同学间进行比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及学生思维训练,增强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今后学好化学打下坚实基础。

  (2)、在元素周期表学习中,我还通过介绍门捷列夫如何发现元素周期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探科学、用科学的满腔热情。  

  以上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篇3

  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从本节课题开始,学生将从以往的宏观世界走向微观世界,对奇妙的微观世界有所了解。从认识到分子、原子的存在开始,逐步了解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本课题首先从学生学生亲身体验(教师在第一排喷洒空气清新剂,而坐在教室每个地方的学生都能闻到清新的气味)及红墨水在水中扩散的现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然后结合教材中的图片和多媒体,用简单的几句话将人类对分子、原子的原始思索与现代证明略作描述,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观点。  

  课堂教学中通过浓氨水的扩散对比实验让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并利用这一结论对前述现象作出具体解释,对如何运用微观粒子运动规律来解释宏观现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关于分子间有间隔的内容,通过用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00ml的实验探究,让学生总结出:分子之间有间隔,同时延伸到物质的热胀冷缩,物质三态的变化,向车胎里打气等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让学生确认分子间有间隔的事实。  

  教材中还设计了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微观示意图,让学生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以前学习过的一些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形成概念。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让学生领悟从宏观物质进入微观粒子,为后期学习作好知识铺垫。  

  二、学情分析:  

  在初二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关于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分子和原子体积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其确实客观存在。因此,本课题的引入并不困难,但从化学角度讲解涉及的一些化学微观概念较为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学生能熟练掌握的是物理学上常提到的一些变化,如蒸发、扩散,物质三态以及热胀冷缩。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特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知道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知道原子和分子的相同点、不同点和联系;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4、学会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  

  1、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主动和他人进行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激发对物质微粒的探究欲,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四、教学课时与教学准备:  

  1、教学课时:(1课时)  

  2、教学准备:红墨水、冷热水、大、小烧杯、氨水、酚酞试液、酒精、量筒、教学课件、温度计、体温表。  

  五、教学重点  

  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六、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七、教学方法:实验启发式与课内外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多媒体辅助。  

  八、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教师活动]教师在教室第一排喷洒空气清新剂。  

  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闻到什么?为什么全教室的学生都能闻到清新剂的气味?引起学生思考。  

  [学生活动]发现问题:  

  将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由此引入构成物质的粒子的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从与教学内容有内在关系的身边的素材中,抽取有启发性的情节,提出高于思考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话题。  

  2、新课学习: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  

  [追问]:我已经停止喷洒空气清新剂了,为什么现在仍有清新的气味?  

  [经过讨论得结论板书]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                                         

  [讲解]:停止喷洒空气清新剂,但空气清新剂的清香仍然存在,说明构成空气清新剂香味的粒子——分子,虽然肉眼无法看见,但却真实存在的。  

  [ppt投影]:1、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图3-2)  

  2、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图3-3)  

  边展示边说明: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是目前最小的文字,小至原子的大小,说明我国已掌握了操纵原子的技术。  

  [学生活动]边听、边看、边疑,得出结论: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肉眼无法看见,但微观粒子聚集在一起构成宏观物质。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二: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原子的特征)  

  [介绍]: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ppt投影](一)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原子的特征)  

  1、分子等粒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活动探究]红墨水分别在冷、热水中扩散。  

  [追问]:为什么红墨水能在水中扩散?为什么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速率快?  

  [演示实验]向盛有约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  

  1、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2、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例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  

  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  

  [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同时播放实验过程及微观过程)  

  [ppt投影]:2、分子等粒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提出新问题]:冲糖水时,把糖放到开水中,糖不见,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能用粒子的观点解释吗?  

  [学生活动]想象、理解:分子、原子有多小。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100ml水+100ml酒精=200ml液体;正确吗?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1、量取100ml水、100ml酒精混合在一起观察是否等于200ml。  

  2、用酒精温度计,体温表分别测出水温和体温,观察表上数值变化情况。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上述问题。  

  [ppt投影]3、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与温度,压强有关,气体分子间隔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提出问题]: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以水的电解为例,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与讲解,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  

  通电  

  h2o           h2+o2  

  [板书ppt投影]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强调:“保持”是指保持“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理性质”,“最小粒子”是指“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强调:“最小粒子”不是指绝对的最小,而是指“化学变化”中的最小。  

  3、分子与原子比较。  

  分子   原子  

  相同点   1、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彼此之间有间隔  

  3、总是不断地运动      4、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  

  不同点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为原子。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  

  联系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分析,(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质没有变,分子本身没变化。(物理变化)  

  2、物质变了,分子本身也变了(化学变化)  

  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听讲解,理解和领悟。  

  巩固、深化  

  反复从《水分解的微观变化》领会分子的“分与合”,做出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粒子变化的图示。  

  [设计意图]  

  使学生的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认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通过联系新旧知识,提出问题,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给予学生直观的印象。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矫正总结]  

  [巩固训练]练习册本节选择题部分。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知识要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九、板书设计: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原子的观点或特征)  

  1、分子、原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  

  2、分子、原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与温度、压强有关,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二)、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1、解释有关常见现象  

  2、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特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与原子比较:  

  十、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领学生进入微观世界。首先认识分子、原子的客观存在,然后建立微观粒子模型,体会它与宏观物质的不同,掌握用微观理论解释宏观变化,最后进一步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反思:  

  1、教学手段形式多样。有实物展示、实验演示、活动与探究、多媒体投影相互有机结合,使抽象概念形象化,突破难点,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欲望,但要注意多媒体只能起辅助作用。  

  2、实验与活动探究均采取对比方法,如红墨水在冷、热水中扩散。浓氨水分子扩散实验采取氨水直接滴入酚酞溶液与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进行对比,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3、将化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如院子里的桂花香,食堂里的饭菜香等,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  

  4、从微观角度认识和区别物质的变化,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仍是师生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