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教案八年级历史教案《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精选3篇)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精选3篇)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精选3篇)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结果、蒋介石政府不抵抗政策及其危害、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2、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培养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思考九一八事变的结果,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探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培养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全面认识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感受,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心,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勇于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2、探究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行为和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选择,进行爱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播放抗日救亡歌曲等,增强感性认识。

  2、通过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历史探究活动的亲身参与中逐步加深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理解。

  3、引导学生讨论西安事变发生后,各界的态度及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指导学生学会从历史角度、用历史的眼光认识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评价张学良、杨虎城,指导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4、通过阅读课本,获取有效信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思考历史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

  三、教学资源

  1、多媒体展示平台。

  2、自制课件:相关图片材料,歌曲《松花江上》,科利华备课系统的九一八事变形势图、剪接的记录片等。

  3、相关网站: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血铸中华等。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大屏幕出现变换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字样。

  1、导入新课

  师:欢迎大家和我共同进入今天的历史课堂。请看大屏幕,(展示九一八事变残历碑)这是沈阳的九一八事变历史博物馆的残历碑,每年的9月18日,沈阳市都要鸣响警报,告戒人们国耻不能忘,向我们诉说着那场74年前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堂主题── 难忘九一八。(大屏幕由远及进打出第14课 难忘九一八,继续打出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

  2、讲授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九一八事变是哪个国家发动的吗?

  生:日本。

  师:很对。说到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可谓由来以久。同学们能举出些历史事实吗?

  生: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强迫中国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强占德国在我国山东的利权;19xx年,向袁世凯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等。

  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播放九一八事变经过)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2页,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真相。

  师:九一八事变以后,当时的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却执行不抵抗政策。(大屏幕显现不抵抗政策,链接到蒋介石图片及给张学良密电,内容: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为什么蒋介石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请同学们分析。

  生:蒋介石忙着围剿红军呢。

  师:很对。蒋介石认为他最大的敌人不是日本,而是中国共产党。

  师:在蒋介石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的情况下,第二天,日本占领沈阳。随后的四个月时间里,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沦于敌手,三千万东北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

  (大屏幕打出日军占领沈阳,东北三省沦陷)

  (伴随着歌曲《松花江上》,展示一副副图片,如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沈阳、1931年日军侵略中国东北满洲里、日军残杀中国老百姓等,使学生充分感受日军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师:请同学们谈谈你们的感受。

  (在听觉视觉双重效果的影响下,学生们情绪激动。能从日军的残暴、民族危机的严重、同情东北同胞、中华民族应奋起反抗等方面谈论。)

  师:面队日军的暴行,全国人民和大家的情绪一样,反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没有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成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3页,了解嫩江大桥之战。

  (大屏幕打出东北抗日义勇军,链接到马占山图片及其题词“还我河山”)

  师:请看这就是当时率军抵抗的爱国将领马占山和他的亲笔题词,你有什么感受?

  生:道出了对国土沦丧的悲痛和誓死保卫祖国的爱国之情。

  师: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也派杨靖宇等共产党员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大屏幕打出东北抗日游击队,链接到杨靖宇的图片及游击队队员图片)这样,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日战争开始了。

  (大屏幕由远及近显示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字样)

  (大屏幕显示西安事变 背景)

  师:日军占领东北只是侵略中国计划的一部分。很快将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大屏幕打出1.日本侵略华北,民族危机严重;2.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师: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受到了两位国民党爱国将领的拥护。他们是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哪位同学给大家简单介绍你所了解的这两位将军的情况。

  生:他们都是东北军将领,在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迫使下,率领东北军撤入关内。

  生:张学良曾在东北易帜,服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领导。

  师:很好。张、杨两位将军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大屏幕打出3.张、杨接受中共主张,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师:而蒋介石不但不接受他们的建议,反而调动大批军队围攻红军。当他听说张、杨二人密切和共产党人接触的消息后,勃然大怒,1936年12月初,他亲自到西安督战。

  (大屏幕打出4.蒋介石拒绝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亲临西安督战,链接到蒋、张、杨三人西安事变前合影)

  师:蒋介石到达西安后,张学良、杨虎城多次劝告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甚至张学良哭着劝蒋也遭到蒋介石的怒斥。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3页到74页小字部分内容,体会张学良的心情。

  (大屏幕打出西安事变时间:1936年12月12日 )

  师:张学良、杨虎城看到蒋介石一意孤行,在多次劝说无效的情况下,爱国之心使他们毅然决然地决定以下犯上,扣留蒋介石,实行兵谏,逼他抗日。

  (大屏幕打出经过: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又称“双十二事变”),链接到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对西安事变的刊登)

  师:请同学们分析西安事变发生后,全国各界会有什么反映?请同学们讨论,积极发言。

  (通过大屏幕显示问题:西安事变爆发后,面临着怎样的形势?各种政治势力的态度如何?)

  生甲:张学良、杨虎城做得对!杀了蒋介石。

  生乙:杀了蒋介石也没用,国民党政府会抗日吗?得逼蒋介石同意。

  生丙:蒋介石不同意再杀他。

  师:请大家考虑当时各种政治势力的态度如何?例如日本、中国共产党。

  生甲:日本高兴,趁乱要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生乙:美国不希望杀蒋介石,日本在中国力量扩大对他们不利。

  生丙:中国共产党和蒋介石是对头,他们希望杀了他。

  生甲:共产党不会那么小气,肯定会从民族利益考虑。

  师:很对!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内部也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就象教材75页活动与探究所提出的一样。但是最终我们的党从民族利益出发,从全国大局考虑,认为应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师:同学们刚才谈的很好。面对复杂的形势,张、杨两位将军也感到局面难以处理,于是他们诚意邀请他们信任的中国共产党帮助解决西安事变。12月日,中共派周恩来、王若飞、秦邦宪等三人飞往西安,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大屏幕显示周恩来、王若飞、秦邦宪当时的照片。)

  师:而蒋介石在中共以大局为重的爱国感召影响下,同意停止内战,与共产党合作,这样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张学良、杨虎城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大屏幕打出结果: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师:同学们如何评价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呢?

  生甲:爱国将领。

  生乙:没有他们就不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师:对!周恩来高度评价了张、杨二位将军的历史功绩,称他们是“千古功臣、民族英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开始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3、课堂小结

  (大屏幕显示,老师边演示边讲解。具体内容: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师:下面我们沿着历史的足迹重温当年的情形。(播放记录片)

  师:今天的作业是设计表格介绍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描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国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历史的意识。

  教学的重点难点

  1、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2、难点:西安事变如何解决。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启发引导

  教学准备   《松花江上》歌曲、《西安事变》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课前我先播放一首歌曲《松花江上》,听后想想:这首歌反映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一曲悲怆的《松花江上》,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它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懑。九一八事变这一国耻,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没齿难忘。)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

  二、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三、学生预习。

  (出示预习要求:预习时,请认真捕捉有效地历史信息: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意义、原因(背景)等。)

  四、学生根据预习情况自主完成“导学案”的“独立试航”。——然后请一个同学在全班交流答案。

  五、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我找到了哪些历史知识点、提出了哪些历史问题)。

  2、思考:动脑筋(第70页: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活动与探究(第73页)

  六、班内小组交流

  1、小组抢答: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要先制造柳条湖事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出示“九一八事变”地图,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师:“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对待日本的侵略是什么态度?(不抵抗)。我们可以从他发给张学良的密电可以看出:(出示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并分析)

  2、蒋介石为什么要实行“不抵抗政策”?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引导学生分析:当时国共两党正在内战,蒋介石提出“先剿共、后抗日”的主张。)危害:只有四个多月,东三省全部沦于敌手。

  师:东北沦陷后,在日寇的铁蹄下,东北三千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同时日本在东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下面看一组照片。(出示日军杀害中国东北人民的照片)。

  师:面对日本的侵略屠杀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做的呢?(学生根据p70-71页的内容回答)

  过渡: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并不满足于在东北的既得利益,接着把侵略魔爪伸向了华北。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下面先看一段视频,请结合教材的内容分析:

  3、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对蒋介石实行“兵谏”?事变的时间、地点?你如何看待?

  学生看视频后回答、分析。

  师:蒋介石被捉到了,究竟怎样处置蒋介石呢?请同学们分析。

  4、西安事变发生后,全国各界有什么反应?

  教师出示提示:从日本、美英、何应钦、宋美龄、中共等角度去考虑。

  师:西安事变的最终结果是得到和平解决。请同学们讨论:(活动与探究题)(出示题目: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那些历史知识?“两大事件——两个时间——两种政策—五个人物——一个开始——一个形成”这些你知道吗?

  八、课堂作业:高效课堂作业的当堂演练。

  附:板书设计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一、九一八事变                  二、西安事变

  时间:1931年9月18日              背景:

  经过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结果                               发动者:张学良  杨虎城

  局部抗战开始                       结果:和平解决

  意义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篇3

  一、设计理念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倡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养成自觉的探究性自主学习习惯。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矛盾的上升,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在教师的指导下,能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学会从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分析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预习和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学习,训练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真正代表;通过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史实,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三、重点、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难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

  1.提前安排预习课文、搜集和整理相关信息资料。

  2.准备好必需的相关图片、地图、录音机、投影仪等。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提问:你想知道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吗?谁知道我国的国耻日是哪一天?有什么来历?……我们要学好历史不忘国耻警钟长鸣。

  学习新课:

  投影(或挂图):东北三省沦亡示意图

  让学生在图上找出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地点,并说出时间和大体经过。

  板书:

  一、九一八事变 1931.9.18

  师生互动:以对话方式解决下列问题

  1.分组回顾列举出历史上日本侵华的主要史实,并选一名代表口述出来(认识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2.讨论:日本为什么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又一次侵略中国?(探究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3.思考:日本侵略中国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制造借口)

  4.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态度?哪些史料说明了这种政策?这一政策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5.面对日本的侵略全国人民是什么态度?采取了什么行动?请举例说明。

  6.最后,教师强调:这些事例说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已经开始了。

  过渡到第二目:投影: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日本侵华步骤

  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

  1932年制造一二八事变,进占上海

  1932年扶植溥仪在沈阳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1933年侵占热河省和河北东部,威胁平津

  过渡语:1935年,日军又大举南下把侵略魔爪伸向了华北,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了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是,蒋介石却继续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一心只想剿灭红军。他的做法遭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也引起了一些国民党爱国将领的不满。接下来发生的西安事变震惊了中外。

  二、西安事变 1936.12.12

  师生互动:以对话方式解决下列问题

  1.说说西安事变是怎么回事?

  2.发动事变的是谁?事变前他们被蒋介石派去执行什么任务?后来为什么与红军停了战?

  3.“兵谏”是什么意思?张、杨发动“兵谏”的目的是什么?

  4.分组讨论:(1)抓住了蒋介石以后该怎么办?如何处置他呢?

  (2)西安事变最后是用什么方式解决的?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现在抓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这是为了什么?

  (3)你认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有什么意义?

  课堂小结:投影:

  巩固练习:

  1.“九一八”事变发生在

  a、1930年     b、1931年      c、1932年      d、1933年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宣言》发表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瓦窑堡会议召开

  3.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党内部出现分化              b、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相对弱小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全国人民要求和平解决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无论日本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1)以上密电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出的?

  (2)从电文看,蒋介石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持什么态度?

  (3)张学良采取了什么行动?导致了什么后果?

  5.思考题:如果西安事变不和平解决,可能会出现什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