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教案高二历史教案《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通用3篇)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通用3篇)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通用3篇)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 篇1

  课标要求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识记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关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

  2、            识记理解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这一观点

  过程与方法:情景分析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哲学观点

  教学方法:情景分析法、比较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产生的智者学派,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这些思想对后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一、单元引言简析:

  1、  标题引出“人文主义”概念,展示“蒙娜丽莎”油画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明确

  人文主义: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狭义地说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

  2、  起源于何时,如何发展的?

  学生阅读引言,分层。教师明确:

  起源于古希腊:由敬畏“神”到关注“人”

  发展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注重人性,宣扬人性的力量,形成人文主义思潮

  进一步发展于“启蒙运动”: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和基督教会。科学和理性成为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理想社会的思想武器。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引入:师生谈话。

  1、  人文主义思潮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明之源?

  古代希腊。

  2、  由古代希腊你能联想到什么?

  ---------希腊神话。

  出示宙斯像------

  3、  说明什么?

  一方面说明古代希腊人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认为世界是“神”创造的,反映了人们对神的敬畏与崇拜,表达了人们借助神话解释疑惑的愿望。于是有了许许多多动听的神话故事。

  另一方面我们所熟悉的希腊神话故事中人物都已人格化,宙斯神像的人格化折射出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在此基础上,导出古代希腊──欧洲文明的中心,人文主义思想的发源地这一结论。

  新课

  一、智者学派

  师生对话

  1、  首先由敬畏“神”——关注“人”的学派是?

  智者学派:

  (1)产生时间:公元前5世纪

  (2)代表人物:普罗泰戈

  (3)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

  如何解释这一命题------学生解释

  (4)意义: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古代希腊智者学派认为人怎样生活才算幸福? 

  以人的需求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在一种共同的习俗和法律下,实现人的价值与尊严,大家公平、自由地生活。

  (6)明显局限:忽视道德

  故事:不明确的是非观

  二、苏格拉底

  2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古希腊大哲学家特别关注道德的作用。

  (1)人物:苏格拉底

  (2)主要观点:“美德即是知识”“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认识你自己”

  “美德来源与教育”(知德合一)

  (3)意义:崇尚真、善、美。鼓舞人们追求整理和知识。对西方哲学和科学教育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扛起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大旗,倡导自然人性观、和谐发展观和个性解放的理论,喊出“知识就是力量”

  苏格拉底心目中完美的人应具备什么必要的素质?

  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教养、崇尚理性。即:智慧、正义、勇敢、节制、知识丰富等。

  他自身为成为这样的完美的人而努力。

  补:苏格拉底的妻子

  (4)局限:知识的内涵:片面狭隘。

  比如:美德与知识的关系不一定成正比。

  美德与教育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成正比:美德是教育的目的,不一定是结果;教育是美德的来源,却不是唯一来源。高分低能、高分低德、。

  “雅典的牛虻”自居。

  苏格拉底以他的悲剧性的生命终结阐释了他的观点。

  苏格拉底之死。

  (5)孔子与苏格拉底

  时代、外貌、思想

  三、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1、简单介绍柏拉图《理想国》

  2、亚里斯多德:所有学科都精通,极有智慧的人。希腊人的百科全书

  3、他们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和学术贡献是什么?

  四、产生的背景:

  古代希腊经济的繁荣、民主政治的发展、人的地位的提高等

  小结:

  表格归纳。

  观点

  意义

  局限

  智者学派(普罗泰格)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 篇2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学习目标】

  目  标内   容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智者学派智者学派的出现及代表人物;智学派的观点及主张 了解古代社会神是怎样主宰着人的精神世界,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和道德的阐述。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认识它对人类精神觉醒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人文主义精神是古希腊为人类文明所创造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情境再现

  认识人文主义精神是古希腊为人类文明所创造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政治思想及伦理思想【学习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思想主张,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学习难点】分析智者学派的观点及其作用【学习方法】本课的内容理论性很强,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课前应预习,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以增强对对教材背景知识的了解,以及人文主义、智者学派、知德合一等重要概念的理解。同时在课堂上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感悟思考】先看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名画《雅典学院》,然后回答:“看了这幅名画,你有什么突出感受?”指出:这幅名画折射出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古代希腊──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发源地。古代希腊的智者是如何看待‘人’的哪? 【知识梳理】一、         智者学派 1、              背景⑴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忽略了                                                         ⑵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 ⑶公民地位的提高 2、代表:普罗泰戈拉、安提丰 3、概况:⑴、研究领域:                                                (关系、组织、伦理)⑵、宣传方式:通过                                                            来感染民众 ⑶基本思想:①、有些人尊重习俗和法律,主张城邦公民应当遵守;②、有的要求废弃约束和违反自然的法律、习俗和伦理,建立起与自然相符的法律和习俗;③、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在教育、财产、种族方面) 4、意义⑴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作用 ⑵它的某些思想是西方                                                                       二、苏格拉底及其弟子的思想 1、苏格拉底 (1) 探究课题:人类及其环境 (2) 政治主张:支持寡头政治,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提倡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 (3) 道德主张:提倡善良的道德,伦理思想是“知德合一”,优秀的个人应具备                    ⑷思想意义: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柏拉图:关注人类社会并划分人的等级(《理想国》) 3、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强调人类是最高级的 【学思探究】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观点的异同 1、相同点:都把人类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课题 2、不同点: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主张知德合一;反对智者学派的唯我主义和怀疑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其客观标准;智者学派主张民主政治,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有德性的少数人治国,对民主政体特别是雅典后期的激进民主派,不遗余力的加以攻击。 【巩固总结】古希腊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著名的“知德合一”论。有人认为:知德合一是一种道德建立模式。仅强调德,不努力知的拓展,则会根基不稳,蹈入虚无假面。也有人认为:知德合一提出理论与实践问题。也有人认为:知而行,知行合一。德需要知来规范和设计,这样的德才是规正,才符合德的概念。你同意哪种观点?试说说你的理由。思路:第一种,仅强调德,不努力知的拓展,则会根基不稳,蹈入虚无假面。知的建立需要从教育着手,从孩子的心灵抓起,给人以启迪,开发智能,培养整体知识域面,作为一个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人文道德模式来设置培养规划才是我们的燃眉之急。第二种,知是真理的认识过程,德是真理追求的实践。没有“知”,就无法去认识真理的本貌原体,往往会有迷误状况出现,认识了真理才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不知于贻误人生方向。在德行上,要求自身在“知”的基础上,勇于“知”的实践而演化成德的行为,知德合一了,社会的发展必将循着这种真理所指的方向为人类展开更美丽璨灿的未来前景。第三种,知是基础,德是实践,仅有知而无德行,就沦为空谈。有人提出知而行,知行合一。德需要知来规范和设计,这样的德才是规正,才符合德的概念。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 篇3

  【基础解读】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

  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2、 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

  (1)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2)强调人的价值。

  (3)代表人物及主张: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二、美德即知识

  1、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4)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2、影响: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一书,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主张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

  2、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