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教案七年级生物教案生物的命名(精选2篇)

生物的命名(精选2篇)


生物的命名(精选2篇)

生物的命名 篇1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能说出生物命名的好处,知道生物命名的重要性,阐明生物的学名代表的含义。

  (2) 能说出俗名和学名的由来,知道俗名和学名的差异。

  (3) 能说出学名在使用上的优点,知道学名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能分辨生物的俗名和学名。比较生物的学名和人的姓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对周围的生物好奇及产生兴趣,对所处的环境给予关怀。

  (2) 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二、 重点

  阐明生物的学名代表的含义。

  三、 难点

  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四、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讲述法

  五、 教学过程

  (一) 讨论生物的俗名活动

  1、 材料准备:准备好一些学生熟悉的生物的图片,比如:马铃薯、西红柿、甘薯、月季等。

  2、 活动的组织:让学生讨论平时生活中对图片上生物的叫法,并了解其他国家对这些生物的叫法。从而让学生清楚俗名存在的弊端。

  3、 总结生物俗名的缺点:由于世界上国家,民族众多,语言习惯各不相同,所以同一生物的俗名也各不相同,这样造成生物名称的混乱和交流研究的许多困难。

  (二) 生物的学名

  1、 学名创立的必要性:由于俗名存在的弊端,所以全世界的生物学家都迫切希望能有一个统一生物名称。

  2、 学名的创立: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提出一种生物命名法----双名法。

  3、 双名法的组成:属名+种名,(用斜体拉丁文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就象人的姓名一样,属名相当于人的姓,种名相当于人的名。

  4、 学名的优点:统一了动植物的名称,便于交流,有利于学术发展。

  六、 讨论题

  1、 人们平时喜欢用俗名而不喜欢用学名,为什么?

  答:因为俗名形象、生动,简洁,并且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使用方便;而学名是拉丁文的,懂得的人不多。

  2、 一种生物的俗名是多种多样的,而学名确实统一的,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答:生物俗名虽然形象、生动、简洁,但往往以内同物异名、异物同名和读音误解等,引起生物名称的混乱和交流研究的许多困难,所以生物名称的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有利于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当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七、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生物的命名

  一、 生物的俗名

  1、 马铃薯的俗名有马铃薯、洋山芋、土豆等

  2、 甘薯的俗名甘薯、山芋、红薯,番薯等

  3、 俗名的缺点:

  二、 生物的学名

  1、 提出者:瑞典 林奈

  2、 命名法:双名法

  3、 学名的组成:属名+种名

  4、 学名的优点:

  八、教学后记

生物的命名 篇2

  生物的命名

  一、背景和意义分析

  新课改倡导学生的实践知识的积累,体验实践经历,倡导研究性和创造性学习,倡导自主及合作性学习。经过半个多学期的新课程学习,学生已开始接受和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同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种生物,以及生物与人的关系,但这只是生物大家庭的一小部分,还没有从整体上认识它们,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生物资源,有必要专门学习一些有关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知识,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打下基础。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能说出生物命名的好处,知道生物命名的重要性,阐明生物学名代表的含义。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能分辨生物的俗名和学名,比较生物的学名和人的姓名,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组内讨论,组间讨论与交流,师生讨论与交流,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达能力与应激能力。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能对周围生物好奇及产生兴趣,对所处环境给予关怀,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投入率达95%。

  5、观念确定与引导:通过实验和例证确立“人类能改造自然”这一观点,通过对生物俗名的分析,诱导学生确立应用统一的观点去看待问题,看待世界。认同率达100%。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多角度例证生物学名所代表的含义,通过对生物俗名的分析,使学生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 了解各地生物的俗名及生物分类的各种学说。

  (2) 准备各地生物图片并配上相应的俗名

  2、 学生准备

  (1) 联系前面学习的各种常见生物对本节课内容先作一些了解。

  (2) 课前调查当地常见生物的俗名,例可上网去查各地生物的俗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展示多媒体动画]:生物的俗名

  学生观察并思考

  (二)探究过程

  (1) 生物的命名

  [阅读课文]:p114第一段

  [思考]:生物的俗名是指什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异?

  [引导]:国家、民族众多,语言、习惯各异。

  [多媒体展示]:马铃薯、甘薯、莴苣等

  [问题]:你能说出它们的俗名吗?

  [展示]:课前搜查的各种生物的俗名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讨论]1、同种生物会有不同的俗名吗?

  2、不同的生物会有相同的俗名吗?

  [小结]生物的俗名是指人们习惯使用的生物的名称。同一种生物可能有不同的俗名,不同的生物亦可能有相同的俗名。

  (2) 生物的学名

  [过渡]:生物的俗名对于跨地区交流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介绍]:我国的《本草纲目》中就已开始对生物进行了分类,还有其它的学说对生物进行分类命名,但由于不太科学,都没有被广泛使用,直到林奈提出了双命名法。

  [多媒体展示]:林奈及双命名法

  [阅读]:p115第四段

  [问题]1、什么是双命名法?

  2、双命名法中物种的学名是由几部分组成?是怎么表示的?

  3、双命名法使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比较]生物的学名和人的姓名

  先让学生自己比较,然后由学生推荐的代表进行表述

  [比较并讨论回答] 人们平时喜欢用俗名而不用学名,这是为什么?

  [小结] 双名法:规定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名,均用拉丁文字,第一个字母大写。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第一节  生物的命名

  一、生物的俗名

  1、俗名:人们习惯使用的名称

  2、同一种生物可能会有不同的俗名

  3、不同的生物可能有相同的名称

  二、生物的命名

  1、双命名法

  规定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名,均用拉丁文字,第一个字母大写。

  2、比较生物的学名和人的姓名

  六、练习与拓展选题

  1、练习册相关典型题

  2、课后继续搜集生物的俗名及生物的命名方面的材料

  七、个别与重点辅导

  学生姓名(略)

  八、反思

  教学过程中注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教师指导的内容不是将学生引入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在教材的处理上,教师应做到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