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教案高一历史教案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精选3篇)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精选3篇)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精选3篇)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篇1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课程标准解读

  中国自夏商周三代开始实行干支纪年,沿用至今。古人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具体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以一种动物作为当年出生者的生肖属相。十二生肖和农业生产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学习“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明确以下三维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认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对比法从农作物的栽培、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方式的进步、水利事业的发展等不同角度分析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通过对农业耕作方式以及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分析,培养比较及深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认识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创造才能和智慧推动了古代生产力的发展。

  自主学习精要

  一、农业的起源:

  1、原始农业的产生:

  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2、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在发展初期就已显露出地域的差别,即北方以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3、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结合:中国有着丰富的农作物资源。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即古代常与“五谷”相提并论的“六畜”。

  思维激活

  说一说  中国古代原始农业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发展?特点怎样?

  做一做  读下图这种生产格局最早形成于

  a.原始氏族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答案:a

  二、生产工具、农耕技术、灌溉工具、水利技术的进步:

  1、生产工具的进步: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主要劳动工具是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

  进入文明时代,主要农业生产工具仍然是耒、耜,但是也出现了青铜农具;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使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这一变化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2、农耕技术的发展:

  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西汉中期以后,牛耕得到广泛推广;

  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已经出现了曲辕犁。曲辕犁的发明,是自汉代以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3、灌溉工具的进步: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也是推动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重要的灌溉工具有翻车和筒车等。

  4、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兴建。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工程的艰苦历程。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建设的发展,

  著名的水利工程有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以及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

  长期以来,黄河一直是中国农耕经济的命脉。黄河是否安流,成为影响朝廷财政收入、人民生活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较为著名的是在汉明帝派王景负责治理黄河,成效显著。

  在边疆和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古代农民充分发挥创造能力,因地制宜,兴建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其中的代表。

  中国古人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技术经验,有着精湛的农学知识理论。

  思维激活

  说一说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农耕技术、灌溉工具、水利技术有哪些发展进步?表现如何?

  做一做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下列哪一水利工程的最高评价

  a.春秋时期的芍陂             b.西汉的白渠

  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治理黄河

  答案:c

  三、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

  1、产生:

  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在不断发展进步,商周时期,由于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自耕农出现于春秋时期,他们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当时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从此,“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也称为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2、小农经济的特点: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自耕农除盐铁之外,一般不必外求,因此生活比较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成为阻碍近代生产发展的因素。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是自耕农破产的原因之一。

  思维激活

  说一说  个体小农经济是怎样产生的?有何特点?

  做一做  白居易的诗篇《朱陈村》描写唐代男耕女织的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诗中描写的小农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①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导致难以扩大生产  ②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③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④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核心问题突破

  1、考点一:精耕细作的内涵及形成和发展原因:

  学法提示:首先要注意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概况,然后认识精耕细作的形成原因和办法。同时还要结合中国各朝代发展经济的措施以及生产力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建等方面探讨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考点落实  精耕细作是在一定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的的产量。

  它在中国农业和农业史中经常使用。在古书中有“深耕疾”“深耕熟耘”等相关提法。直接使用这一词在晚清。新中国成立后被人们广泛使用。它是人们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这一技术体系以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业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并以“三才”(指天、地、人或天道、地道、人道)理论作为其指导思想。

  其形成和发展的原因:首先,精耕细作农业技术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对”自然条件而产生的,它是建立在对农业生物和农业环境诸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是长期农业生产经验的升华;各地区各民族人民丰富的农业实践,它们之间农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为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础。第三,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产生还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关。第四,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以及人多地少为发展的重要条件。

  案例:借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但是牛耕出现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并不普遍。下列为牛耕的普遍推广提供了可能的技术革新是  

  a.冶铁技术的产生         b.犁铧的使用

  c.犁壁的安装使用         d.耧车的创制

  答案:c

  解析   西汉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照一定的方向翻到,并能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非常便捷,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从此以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

  2、考点二: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几个阶段?

  学法提示:中国古代主要依靠农业进行发展。注意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认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历程。还要注意从社会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等方面了解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考点落实  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农业技术的主流是精耕细作;第二,以种植业为中心、农牧结合、综合经营的广大农区与以游牧为主的广大牧区同时并存和相互补充;第三,各地区各民族农业发展不平衡。

  从生产力的角度考察农业生产,中国古代农业史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农业时期;第二阶段是沟洫农业时期(夏、商、西周、春秋),也是从原始农业到精耕细作农业的过渡时期;第三阶段是精耕细作农业成型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主要特点是北方旱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第四阶段是精耕细作农业扩展时期(隋、唐、宋、辽、金、元),主要特点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第五阶段是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时期(明、清),主要特点是为了适应全国性人多地少格局的形成,多熟种植的推广和耕作技术的精细化。

  案例: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水利建设出现了一次高潮,同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水利技术的进步  

  c.政治局面的稳定   d.耕作技术的进步

  答案:a

  解析   中国古代人民为了战胜自然灾害、发展农业生产,开始改造自然、兴修水利。而生产力就是人们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也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原因。

  3、考点三:我国古代农具的革新反映了精耕细作农业的进步

  学法提示:农具的创新和进步,标志着古代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的进步突出表现在农具的革新方面。

  考点落实 (1)先秦农具的革新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相对低下;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大量存在,但由于青铜相对昂贵,不可能大量应用于生产,这一时期耒耜仍然是主要农具。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而且范围日益扩大,牛耕出现。这些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2)汉代以来农具的发明创新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汉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突出成果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犁耕技术的发展,表现在犁壁的安装和牛耕的推广上;二是新型播种工具楼车的发明,三是代田法的出现。

  三国时期,曹魏马钧在前人基础上,制成更加完备实用的灌溉工具翻车。

  唐代发明的曲辕犁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唐宋时期还发明了以水为动力的灌溉工具筒车和以畜力牵引的高转筒车。

  案例:下列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是     ①刀耕火种  ②铁器牛耕 ③曲辕犁 ④翻车、筒车 ⑤都江堰 ⑥农学知识理论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②③④⑤⑥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精耕细作”的理解和生产力的的发展对古代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刀耕火种”是一种原始的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而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工程的修建和农学理论的总结都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4、考点四:全面认识自耕农经济

  学法提示:自耕农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要注意从自然经济的形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来分析理解。

  考点落实  自耕农经济:即小农经济,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其特征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其性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它有三个弱点:一是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二是封闭性,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三是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它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也是近代以来阻碍社会生产的主要原因。

  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②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的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

  案例:“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耕农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式,下面对这一经济形式认识正确的是  ①自耕农经济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② 自耕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 ③自耕农经济形势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 ④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自耕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表现形式,其基本特点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高考经典感悟

  考查点:自耕农经济的特点

  例一 (•山东文综•1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从题干材料的信息反映出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下,家庭手工业的产品主要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用来流通,排除③,就不难找到答案。

  考查点:商周时期的农业生产

  例二 (•广东•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a.殷墟戴刑具陶俑       b.牛耕图

  c.甲骨文               d.铁犁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两个关键词“商朝”“农耕生产”。b、d两项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农耕生产状况;a项反映的是商朝奴隶的悲惨遭遇;甲骨文记录了祭祀、战争、渔猎、农事等。

  同步优化训练

  一、选择题

  原始社会时期,我国的原始农业就已经产生。请回答1--2题

  1、原始农业产生的标志是

  a.采集经济的出现         b. 种植经济的出现 

  c. 渔猎经济的出现        d.畜牧业的出现

  2、下列对原始农业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生产工具的发明是原始农业确立的基础 

  b. 农作物种植形成了南稻北粟的格局 

  c. 采集经济是原始农业的基础 

  d. 家畜饲养成为原始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原始社会到隋唐时期,我国古代的耕作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回答3---6题。

  3、商周时期的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普遍使用青铜农具

  c.大规模简单协作      d.精耕细作

  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用动力的革命是指

  a.铁器时代的到来    b.牛耕的使用    

  c.灌溉事业的发展    d.铁犁的使用

  5、牛力犁耕的生产方式得到普遍推广是在

  a.春秋末年        b.战国初期

  c.战国中期        d.西汉中期

  6、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发明是

  a.耦犁     b.曲辕犁      c.翻车     d.筒车

  我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回答7-8题

  7、春秋时期,促使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a铁器、牛耕的使用       b.社会人口的增加

  c.国家分裂的影响         d.统治阶级的提倡

  8、小农经济的狭隘性主要表现在

  a.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b.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c.对封建国家的依赖性强

  d.导致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业。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的处境?

  10、中国古代主要生产方式是小农经济。请回答:

  (1)这种生产方式是怎样形成的?

  (2)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

  (3)你怎样认识这种生产方式?

  阅读思考视窗

  在古代农业的耕作方法上,牛耕的发明是一个极大的进步。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春秋战国时期,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社会生产领域,铁农具逐渐普遍起来。铁农具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这时候牛耕也进一步推广了。当时有些人以牛或牛耕作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个力士叫牛子耕。说明用牛耕田在那时已经是人们所习见的事情了。

  请思考:牛耕的发明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

  参考答案:

  1、b 从采摘果实到种植农作物的变化才是农业生产方式

  2、c  我国原始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伴随着采集经济被种植经济取代,原始农业产生

  3、c  这与商周时期的经济基础-井田制有关,奴隶主强制奴隶集体劳动。

  4、b  我国古代农用动力发生过重大变化:畜力取代人力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5、d  牛力犁耕的生产方式得到普遍推广是在西汉中期。6、b  唐代曲辕犁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7、a    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

  8、a   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9、答案:(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是其出现的原因。

  (2)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小农经济非常脆弱,自耕农常因水旱灾害或急征暴敛而破产。

  解析:主要考查我国古代小农经济这种生产方式及其特点。认真读懂材料是做题的关键。

  10、答案:(1)形成: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促使小农经济形成。春秋时期自耕农产生,他们拥有少量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

  (2)特点:自给自足,除盐铁之外一般不外求。生产规模小,实行简单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非常脆弱。

  (3)认识:小农经济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但从长远来看,它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是造成中国近代落伍的原因之一。

  解析:考查课程标准要求的主要知识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回答时要注意教材知识的归纳。

  阅读思考视窗参考答案:

  牛耕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远古以来的耕作方式,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改变着生产关系,导致井田制的瓦解。

  解析:生产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生产关系。

  例二 (•上海•3)观察下图,图中的犁耕方式开始于

  a.春秋战国     b.西汉末年

  c.三国两晋     d.隋唐时期

  答案:b   解析:从犁耕法的本义来考虑。犁耕法始于西汉,其基本特征就是二牛一人,二人拉犁,一人扶犁,表明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篇2

  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课标解读】

  应掌握农业的起源、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设施的完善、灌溉工具的改进、耕作方式的演变。

  【考试大纲】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知识梳理】

  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一、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1.种植业:

  ①起源:原始农业是从         经济向           经济发展而来的。

  ②格局: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           和           形成规模,北方以旱地的    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        生产为代表,形成           格局。

  原因:气候不同

  启示: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协调发展。

  2.家畜饲养业:

  ①五谷:黍、稷、麦、稻、菽或黍、稷、麦、稻、麻

  ②六畜: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                          。

  请思考1:我国古代形成了怎样的农业格局?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二、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1.生产工具的进步:

  ①农具材质的更新:

  原始社会、商周时期:原始社会的耕作形式是            ,主要劳动工具是     

  ;商周文明时代,主要农业生产工具是            。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铁农具使用

  ②耕作工具的发展:

  西汉中期:发明了         ,推动了牛耕的推广。

  唐代:在长江下游出现          (又叫          )。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③灌溉工具的发展

  重要的灌溉工具有曹魏时期马钧发明的          和唐代的         。

  2.生产技术的进步:

  ①农用动力的变革:

  借用牛力耕田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牛耕开始出现,是我国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②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原因:a.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b.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事业的发展

  c.水利施工技术的提高

  概况:

  a.内地:原始社会             ;春秋时期的         ;战国时期的                ;

  西汉的                 ;东汉          治黄。

  b. 边疆:西汉时期,在西域出现地方特色工程            。

  、“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1.千耦其耘

  ①原因: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农具大多原始而粗糙,只能靠奴隶的集体劳动。

  ②特点:大多采用                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2.自耕农经济

  ①原因:春秋时期,随着             和             的进步,使个体农耕有了技术的

  支持;               的出现又使个体农耕有了物质基础。

  ②产生:产生于春秋时期,并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

  ③评价:

  优点:自耕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因此生活稳定;农民是小生产者和小私有者,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弊端:a.小农经济规模小,“男耕女织”的简单性别分工,使它很难扩大再生产,而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对手工业发展和商品经济的需要有限,也会逐渐阻碍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到近代后期,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b.自耕农经济承受风险的能力差,十分脆弱。

  请思考2:评价中国古代的自耕农经济。

  【知识拓展】

  1.精耕细作

  是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在一定面积土地上,采用较先进技术措施,进行细致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其内容包括:生产工具的进步;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的耕作方式的演变。

  2.千耦其耘

  是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奴隶在田间集体劳动。《载役》说:“千耦其耘”,描写的就是这种劳动场面。监督劳动者劳动的是“田畯”,有时主人也亲自来检查。如《甫田》说:“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3. 自耕农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的条件

  首先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这样的环境少战争战乱之苦,才能为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其次是没有天灾,统治者也要重视水利的兴修。

  三是统治者的剥削要适度,轻徭薄赋,给人民以休养生息的空间等。

  这说明小规模的自耕农经济承受力十分脆弱,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有限,风险较大,因此有较多的不稳定因素。

  【走进高考】

  1.(上海历史)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答案: b.

  2.(08北京卷,14)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解析:a。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郑国渠位于关中平原;灵渠在广西境内;芍陂位于今安徽寿县南。由提上的“三国时蜀相诸葛亮”一句可知次水利工程应在当时蜀国境内,所以应选a。

  3.(天津卷,39)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材料产,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材料二 18至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圈地法案,共圈地269万公顷,1790年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以后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粮食总产量17xx年为3.175百万夸特,1845年为18.665百万夸特(夸特:计量单位)。

  (2)归纳材料二中18至19世纪英国农业发展的状况。(3分)并具体分析农业进步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4分)

  材料三  我国粮食产量1959年3400亿斤,1961年2950亿斤(人均约440斤),1978年6000亿斤,1984年8000亿斤(人均约800斤)。

  (3)指出材料三中反映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2分)并从经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4分)

  (4)综上,指出古今中外促进农业发展的共性因素。(2分)

  解析:

  (1)材料一表明从西周到战国产量大幅度提高,主要说明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发展的原因可以从生产关系、生产工具、水利工程的兴修等方面回答,只要课本所学知识就可以。

  (2)材料二英国农业的发展则与圈地运动、新技术和农业机械的运用有关。英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革命是相互促进的。要紧紧抓住和依托材料,并且结合历史事件的相关背景支分析,抓住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3)把粮食产量的阶段和中国农业政策结合起来去分析。

  (4)三段材料农业的发展都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及生产力(生产工具)的发展相关,要抓住这条主线。

  答案要点(63分)

  (1)战国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郾),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确立(私田取代公田)。

  (2)圈地运动,新农机、新技术的使用,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发展)。

  农业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工业革命为农业提供了更多新农机,促进农业发展。

  (3)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粮食产量降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人民公社化运动削弱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4)提高生产力,改善生产关系。

  【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关于我国古代原始农业产生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

  条件和地理环境②生产工具的发明③先民创造性的劳动④自耕农的贡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形成规模是在

  a.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

  c.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d.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 

  3. 文明、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上的长时段中才能凸现,站在今天,回顾人类从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

  a.谷物种植       b.房屋建造     c.陶器制作     d.牲畜饲养

  4.牛耕出现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并不普遍。下列为牛耕的普遍推广提供了可能的技术革新是

  a.冶铁技术的产生   b.犁铧的使用     c.犁壁的安装使用   d.耧车的创制

  5.“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是下列那一工程的巨大功效

  a.都江堰          b.白渠           c.郑国渠           d.漕渠 

  6. 右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a.战国   

  b.西汉

  c.南朝    

  d.唐朝

  7.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

  a.“千耦其耘”的大规模简单协作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   d.大规模分工合作

  8.有关小农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有①“男耕女织”式 ②包括盐铁在内自给自足③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④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关于农业工具使用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商周时期青铜器制品已出现,但主要的农业工具还是木石材料制作

  b.大约在战国中期,牛力犁耕开始出现,但并不普遍

  c.搜粟都尉是汉武帝时期主管农业生产的官员

  d.三国时期,马钧创制的翻车是中国古代引水机械的重大发明

  10. 下列哪一项发明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a                                  b                               c                               d

  11.自耕农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式,下面对这一经济形势认识正确的是①自耕农经济是社会进步的表现②自耕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③自耕农经济形势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④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 (03上海历史3)观察下图,图中的犁耕方式开始于

  a.春秋战国    

  b.西汉末年    

  c.三国两晋     

  d.隋唐时期

  13.(04全国一1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使井田制瓦解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14.(05全国二12)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芍陂,推动了所在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该水利工程位于

  a.成都平原       b.河北平原      c.渭河平原     d.淮河流域

  15.观察下列图片,从图一到图三的变化主要说明了:

  图一 骨耜             图二石犁              图三铁制农具

  a.生产工具由石器到铁器演变         b.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c.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           d.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16.(xx年广东单科,4)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未作文之巧。未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17.(广东卷单科)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18.(江苏历史)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a.孙叔敖         b.管仲          c.李冰       d.郑国

  19.(广东文基、理基)“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20.(山东文综)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与子孙以偿债者。                      

  ——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有什么特点? (18分)

  (2)如何评价材料一、二所反映的这种生产方式?(9分)

  1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2分)你能说说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吗?(3分)

  (2)以上两则材料哪个更能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1分) 概括该材料的观点。(5分)

  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5  caaca   6―10 abcba   11—15  bbcdd  16—20   cccab

  二、非选择题

  21.

  1)小农经济(或自耕农经济)。(3分)

  特点:

  ①分散性: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生产;3分)

  ②落后性:规模小,分工简单,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3分)

  ③自足性: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3分)

  ④封闭性:较少商贸交流;3分)

  ⑤脆弱性: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自耕农处境艰难,小农经济非常脆弱。(3分)

  2自耕农经济评价

  ①小农经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随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渐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步确立而形成和确立的。

  ②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③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阻碍经济发展。

  22.答案要点:(11分)

  (1)生活方式:“男耕女织”。(2分)特点:①自给自足。②以家庭为单位。③封闭性。④分散性。(答对任意3点,即可得3分)

  (2)材料二。(1分)主要观点:农民长年劳累、生活贫困;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农民生产规模小, 生产资料有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生产、生活条件艰苦。(5分)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篇3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学习目标】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远古);

  ▲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商周);

  ▲春秋战国:铁农具日益普遍,牛耕开始;

  ▲汉代:安装犁壁,牛耕普遍,出现耧车和代田法;

  ▲唐代:曲辕犁的发明;

  ▲灌溉工具:三国翻车、唐代筒车等。

  掌握“精耕细作”的含义:

  中国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是以对土地高度利用为基础,通过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而形成的农业耕作方式。

  了解古代农业体系包含的主要内容

  ▲多元交汇的农业起源

  ▲从耒耜到曲辕犁的生产工具的进步

  ▲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的耕作方式的演变

  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

  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落后性和狭隘性:

  脆弱性:

  【教学过程】

  一、农业的起源

  1.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南稻北粟的原始种植结构

  (1)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2)多个农业中心(多元)的出现。

  中国的原始农业并非起源于个别地区,而是由多个中心逐渐向周边发展起来的。

  (3)南稻北粟的种植结构:

  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它们在发展的初期就已显露出地域的差别。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2.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结合

  (1)中国有着丰富的农作物资源。以种植业为主,是古代农业的一大特色。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2)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即古代常与“五谷”相提并论的“六畜”。

  小结:

  农业起源的三大特点:

  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产生了农业;

  多元交汇,由多个中心向周边发展;

  形成南稻北粟的原始农业种植结构;

  以种植农业为主,原始家畜饲养业与种植业相结合。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

  1.以耒耜为主要农具进行生产的时代

  (1)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这一时期的人们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

  (2)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制造农具的主要材料还是木、石、骨、蚌等。

  2.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

  (1)春秋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这一变化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2)大约在战国中期,牛力犁耕开始出现,但在西汉中期以前,牛耕情况并不普遍。

  3.汉代农具的改新和农耕技术的发展

  (1)犁壁的安装:

  汉代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方向翻倒,并能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自此以后,牛耕得到广泛推广。

  (2)耧车的发明:

  汉代还发明了新式的播种工具耧车。耧车是一种畜力播种工具,是汉武帝时主管农业生产的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

  (3)代田法的发明:

  4.曲辕犁的发明

  (1)曲辕犁的发明和结构特点:

  唐代学者陆龟蒙,记录了已经在长江下游出现的曲辕犁(又名江东犁)。

  曲辕犁将旧犁的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犁架也变小,更加轻便灵活。曲辕犁还增设了犁评、犁媻、犁策,既便于调节翻耕深浅,起亩作垄,又节省劳力,提高耕作速度。

  曲辕犁的发明,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2)曲辕犁与前代犁相比有三个优点:

  一是曲辕和犁媻的出现,淘汰了犁衡(肩轭),不仅减轻了自身重量,而且克服了直辕犁“回转相妨”的缺点;

  二是犁评、犁梢的出现,使得入土的深浅、起土的宽窄,更加随心所欲。

  三是犁底修长,犁梢手控,使得耕作时平稳、深浅一致,利于水田使用。

  5.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

  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也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1)翻车:

  三国时期,马钧对东汉人毕岚创制的翻车(又称龙骨水车)加以改进,制成了更加完备实用的翻车,用人力摇动杠杆,通过木齿轮的运转,拖带轮间的链板引水灌田。翻车是中国古代引水机械的重要发明。

  (2)筒车:

  唐宋时期,人们又发明了以水为动力的筒车和以畜力牵引的高转筒车,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小结:

  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材质的变化:石、骨、木——青铜——铁;

  动力的变化:人力——畜力——自然力;

  种类的变化:单一性——多样性;

  先秦农具的变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反映了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

  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不可能大量用于农业生产,这一时期耒、耜仍然是主要的农具;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而且范围日益扩大,牛耕出现。这些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汉代以来农具的发明创新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汉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突出成果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犁耕技术的发展,表现在犁壁的安装和牛耕的推广;二是新型播种工具耧车的发明;三是代田法的出现。

  三国时期,曹魏马钧在前人基础上,制成更加完备实用的灌溉工具翻车。

  唐代发明的曲辕犁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唐宋时期还发明了以水为动力的灌溉工具筒车和以畜力牵引的高转筒车。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大禹治水的传说

  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兴建。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2.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

  (1)概况: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建设的发展。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以及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

  (2)都江堰:

  变水害为水利,使川西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水利发电,缓解电力危机;

  美化了环境,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四川地区的经济;

  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具有较高的精神文化价值。

  3.治理黄河和兴修水利

  (1)治理黄河:

  重要性:长期以来,黄河一直是中国农耕经济的命脉。黄河是否安澜,成为影响朝廷财政收入、人民生活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2)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

  坎儿井

  4.古代水利技术的研究

  (1)中国古人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技术经验,有着精湛的农学知识理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古代的农学著作总数约370多种,其中也包含了大量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

  (2)元代的郭守敬、明代的潘季驯等,不仅具有丰富的治水实践经验,而且也提出了关于水利建设的系统思路。

  在明代的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水利”一目占九卷,除总结前人兴修水利的经验外,还收录了西方传教士的《泰西水法》,提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规划,论及水利施工技术。

  明清时期,水利建设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从集体耕作到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

  (1)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耦耕”)进行农业生产。

  (2)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自耕农出现于春秋时期,他们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是当时自耕农的一般经营规模。从此,“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

  2.小农经济的特点

  (1)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

  (2)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自耕农除盐铁之外,一般不必外求,因此生活比较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2)落后性:

  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3)自耕农经济的脆弱性: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自耕农经济非常脆弱。自耕农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即使在正常的年份里,其生活也不富裕。如果遭遇社会动乱、豪强兼并,或遇到旱涝灾害的年景,农民的生活就会陷入绝境。他们往往被迫流亡,卖妻鬻子,直至揭竿而起进行反抗。

  3.古代社会的人地矛盾

  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自耕农人均占有的土地越来越少,人地矛盾也日益突出。人口的增加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压力,其直接表现是耕地的不足,随之而来的是过渡开垦和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严重地恶化了生存环境。

  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特点及其作用

  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基本经济模式,也是近代中国作为落后的农业国的基本特征。小农经济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其性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步确立而形成和确立的。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它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小农经济逐步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自然经济的三个弱点:一是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二是封闭性,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三是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里状态。自然经济的这些特征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也是近代以来阻碍社会生产的主要因素。

  【学海导航•点拨】

  从梳理历史线索入手(如农业生产工具、水利设施、耕作方式),分析演变规律。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在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原始农业和农耕经济,主要有三条线索:一是农业生产工具由原始的耒耜到战国使用铁器、牛耕,再到唐代曲辕犁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二是灌溉工具和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三是农业耕作方式由大规模简单协作到个体小农经济的演进。

  【走进历史•感悟】

  据估计,宋代耕地面积仅为5.6亿亩,明代增加到8.5亿亩,清代又增至11—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贫瘠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外国人视为很难开发利用的“边际土地”。

  在垦殖和利用这些土地的过程中,既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请你谈谈开发这些“边际土地”的利弊得失。它对当时和当今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今天应该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提示  开发这些“边地”,一方面促进了边疆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团结。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不利于今天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教训:要做到开发和保护环境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