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教案七年级生物教案病毒-------(精选14篇)

病毒-------(精选14篇)


病毒-------(精选14篇)

病毒------- 篇1

  病毒-------教学设计

  七年生物:  韩俊丰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识别病毒,说出病毒的结构组成及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收集并整理从书籍、报刊杂志有关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信息,运用资料,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2)认同利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学习重点 病毒的主要特征,病毒与人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 病毒的结构

  四、课前准备

  关病毒及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在我们的记忆中,有一段岁月不能忘记。在那段日子里,非典恶魔肆虐中华,人人谈非色变。然而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下,我们最终赢得了这场抗非战役的胜利。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回想重温一下在过去我们众志成城抗击“非典”这难以忘怀的日子。(学生教师一起回想过去抗击非典的事情或者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看一段动画)

  (1提出问题)噩梦般的日子已经过去,但是现在看来,我们不禁要想:非典因何而起?为什么它的威力那么大?危害那么重?

  (2让学生猜测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医学工作者们在不懈的努力之下,终于发现:非典,是由一种肉眼看不到并且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非典病毒引起的。而在人类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也是由病毒引起的。天花,流行性感冒,狂犬病,疯牛病,以及最近时常见诸报端的禽流感,艾滋病和甲型h禽流感等等人类遭受病毒的折磨由来已久。病毒真的那么可怕吗?作为生命的最简单形式,由于结构另类和来去无踪,它成为生命世界中迄今发现和了解得最少,也是人类最难以驾驭的一类生命个体。下面我们一起进入病毒王国,我们共同学习这节主题探究课,也许破解生命之谜,攻克医学难关的钥匙就掌握在你手中了。板书:《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齐读)

  (二)实施探究

  活动一: 病毒的发现

  1.1892年,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把患病植株的汁液用细菌过滤器过滤,想不到致病的东西连细菌无法通过的过滤器也通过了。后来,科学家又把患病植株的汁液冲淡了一百倍,发现这种液体仍有致病的能力。这就说明这种致病的东西具有传染性、滤过性和稳定性三个特性,但人们仍然不识它的“庐山真面目”。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明了电子显微镜,才终于看见了这类致病的东西——病毒的真面貌。

  活动二:常见的病毒有哪些,如何预防?

  1.你知道我们生活当中有哪些常见的疾病吗?

  学生回答常见的病毒

  腮腺炎患者,水痘患者天花,流行性感冒,狂犬病,疯牛病,以及最近时常见诸报端的禽流感,艾滋病和甲型h禽流感猪瘟,鸡瘟小麦丛矮病等。

  课本图片 1.腮腺炎患者,2.水痘患者,3.医生在家禽养殖厂进行消毒处理,4.医生在给学生注射疫苗。

  2.我们应该如何来预防有病毒引起疾病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接种疫苗,消毒,讲究卫生习惯等

  我们知道了病毒的危害和预防,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认识病毒结构

  活动三:认识病毒的结构

  1.看课本第三页病毒的结构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2.病毒的分类

  根据病毒寄生生物的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一是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二是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番茄花病毒)三是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场杆菌噬菌体)。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与交流,你认为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学生回答

  师总结:人类对病毒的世界并没有完全了解,希望大家回家以后继续搜集有关病毒的资料。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哪个环节最吸引你?

  七、布置作业

  1.根据病毒寄生生物的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不知道什么是病毒,请你给介绍一下。

  八.拓展

  组织一次预防病毒性传染疾病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手抄报或宣传画。

病毒------- 篇2

  教学目的:认识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和防治

  教学重点:病毒的特性,危害形式

  一、病 毒 的 定义    •      从广义上定义,凡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数据的程序统称为计算机病毒。直至1994年2月18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在《条例》第二十八条中明确指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二、病 毒 的 历 史 •      1988年发生在美国的"蠕虫病毒"事件,给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罩上了一层阴影。蠕虫病毒是由美国CORNELL大学研究生莫里斯编写。虽然并无恶意,但在当时,"蠕虫"在INTERNET上大肆传染,使得数千台连网的计算机停止运行,并造成巨额损失,成为一时的舆论焦点。  •      最初引起人们注意的病毒是80年代末出现的"黑色星期五","米氏病毒","小球病毒"等。因当时软件种类不多,用户之间的软件交流较为频繁且反病毒软件并不普及,造成病毒的广泛流行。后来出现的word宏病毒及win95下的CIH病毒,使人们对病毒的认识更加深了一步。 •      最初对病毒理论的构思可追溯到科幻小说。在70年代美国作家雷恩出版的《P1的青春》一书中构思了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利用通信进行传播的计算机程序,并称之为计算机病毒。 三、病 毒 的 产 生

•      1、开个玩笑,一个恶作剧。  •      2、产生于个别人的报复心理  •      3、用于版权保护。  四、病 毒 的 特 征 •      未经授权而执行。一般正常的程序是由用户调用,再由系统分配资源,完成用户交给的任务。其目的对用户是可见的、透明的。而病毒具有正常程序的一切特性,它隐藏在正常程序中,当用户调用正常程序时窃取到系统的控制权,先于正常程序执行,病毒的动作、目的对用户时未知的,是未经用户允许的。    

   1. 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可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如软盘、计算机网络去传染其它的计算机当你在一台机器上发现了病毒时,往往曾在这台计算机上用过的软盘已感染上了病毒,而与这台机器相联网的其它计算机也许也被该病毒侵染上了。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判别一个程序是否为计算机病毒的最重要条件。  2. 隐蔽性•      病毒一般是具有很高编程技巧、短小精悍的程序。通常附在正常程序中或磁盘代码分析,病毒程序与正常程序是不容易区别开来的。病毒一般只有几百或1k字节,而PC机对DOS文件的存取速度可达每秒几百KB以上,所以病毒转瞬之间便可将这短短的几百字节附着到正常程序之中,使人非常不易被察觉  3. 潜伏性•      大部分的病毒感染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它可长期隐藏在系统中,只有在满足其特定条件时才启动其表现(破坏)模块。只有这样它才可进行广泛地传播。例如:黑色星期五,“PETER-2"在每年2月27日会提三个问题,答错后会将硬盘加密。著名的"黑色星期五"在逢13号的星期五发作。国内的"上海一号"会在每年三、六、九月的13日发作。  4. 破坏性•      良性病毒可能只显示些画面或出点音乐、无聊的语句,或者根本没有任何破坏动作,但会占用系统资源。•      恶性病毒则有明确得目的,或破坏数据、删除文件或加密磁盘、格式化磁盘,有的对数据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5. 不可预见性•      从对病毒的检测方面来看,病毒还有不可预见性。不同种类的病毒,它们的代码千差万别,但有些操作是共有的(如驻内存,改中断)。 五、病 毒 的 分 析 •      整个病毒代码虽短小但也包含三部分:引导部分,传染部分,表现部分:

  1、引导部分的作用是将病毒主体加载到内存,为传染部分做准备(如驻留内存,修改中断,修改高端内存,保存原中断向量等操作)。

  2、传染部分的作用是将病毒代码复制到传染目标上去。不同类型的病毒在传染方式,传染条件上各有不同。

  3、表现部分是病毒间差异最大的部分,前两个部分也是为这部分服务的。大部分的病毒都是有一定条件才会触发其表现部分的。   六、病 毒 的 命 名 1、按病毒出现的地点2、按病毒中出现的人名或特征字符3、按病毒发作时的症状命名4、按病毒发作的时间   七、病 毒 的 分 类 •      按破坏性可分为:良性病毒,恶性病毒•      按传染方式分为: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      按连接方式分为:源码型病毒、入侵型病毒、操作系统型病毒、外壳型病毒。

  八、病  毒 发 作•      ⑴计算机无故死机 ⑵计算机无法启动 ⑶Windows3.X运行不正常 ⑷Windows9X无法正常启动 ⑸微机运行速度明显变慢 ⑹曾正常运行的软件常报内存不足 ⑺微机打印和通讯发 生异常 ⑻曾正常运行的应用程序发生死机或者非法错误 ⑼系统文件的时间、日期、长度发生变化 ⑽运行Word,打开文档后,该文件另存时只能以模板方式保存 ⑾无意中要求对软盘进行写操作 ⑿磁盘空间迅速减少 ⒀网络数据卷无法调用 ⒁基本内存发生变化 根据上述几点,我们就可以判断您的微机和网络是否感染上病毒,如当前流行的Win95.CIH病毒,通常也会表现为某些应用软件经常发生死机。九、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形式•      破坏可执行文件,使这些文件不能正常执行。•      破坏文件数据,造成信息的丢失。•      破坏系统文件或引导记录,使系统盘无法引导系统。•      破坏硬盘的主引导记录或分区表,使系统信息丢失。•      破坏文件分配表,造成数据的丢失。•      占用磁盘上的可用空间或在盘上产生坡块现象,使磁盘可用空间减少。  占用系统内存,使内存可用空间减少,造成一些应用程序无法运行。对整张磁盘或盘上某个扇区进行格式化,破坏磁盘数据。占用系统时间,使系统运行速度减慢,降低工作效率。 十、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与防治 1、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病毒------- 篇3

  一、活动目标

  (一)能从绘本中获取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信息。

  (二)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冠状病毒的有关内容。

  二、材料准备:

  绘本故事《病毒与小贪》

  三、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

  问:宝贝,你知道最近发生什么事情了吗?“有新型病毒”。

  问:最先得病的是哪个城市呢?

  问:最开始只有一个人得病,慢慢的有越来越多的人得了病,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是传染病,为了不被传染,现在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不到外面去,这样不接触其他人就会有效的减少传染的几率。”

  (二)了解病毒

  问:这个病毒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人身上吗?“不是,是从蝙蝠身上来的”。

  问:那怎么会传播到我们的身上呢?“有人吃了蝙蝠,病毒进入了体内,然后传染给了其他人”。

  问:你知道这个病是怎样传染的吗?“唾液、接触等”。

  (三)阅读绘本

  问:在我们身边很少有蝙蝠,那么到底是谁把这个病毒传染给我们的呢?让我们一起在绘本中找找答案吧。(鼓励幼儿自行阅读绘本,能从画面中获取绘本传达的信息,让幼儿将看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

  (四)重点引导幼儿看

  第五—七页:是谁吃了蝙蝠?“小贪”。

  然后发生了什么事情?“病毒进入了小贪的体内,小贪开始发烧、干咳、呼吸困难”。

  第十三—十五页:小贪是怎么把病毒传染给别人的?“通过唾液、呼吸和身体接触”。

  如果被感染了,我们应该怎样做?“去医院,隔离和不接触其他人”。

  那没有被传染的人应该怎样做呢?“戴口罩、勤洗手、打喷嚏时捂嘴、不到人多的地方去”。

  四、教育建议

  (一)读完绘本后和幼儿一同讨论

  问:现在我们有这么严重的传染病,你认为怪谁呢?

  (二)听一听幼儿的意见,并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

  小结:“在这个地球上,还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神奇世界,那些和我们一样生活在地球上的野生动物们,它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属于自己的小世界。我们应当尊重它们,不随意伤害它们。这不仅是在保护野生动物,也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病毒------- 篇4

  一、教学目标

  1.说出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危害,学会检查并清除计算机病毒。

  2.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小组合作等方法,加强对杀毒软件的操作和使用。

  3.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病毒的特点和危害。

  【难点】检查与清除计算机病毒。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采用生活实例的导入方法,向学生介绍熊猫烧香病毒通过网络传播,致使电脑出现“熊脑蓝屏、频繁重启,甚至整个网络瘫痪的案例。以此提问学生:“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如何检查和查杀病毒?”引出课题——《防治计算机病毒》。

  (二)新课讲授

  1.计算机病毒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什么是计算机病毒?教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之后请学生回答。【计算机病毒是破坏计算机中的信息,使计算机不能正常运行的特殊程序。】

  接着教师追问学生:计算机病毒是否会传播给人体?学生会发现:计算机病毒都是通过软盘、硬盘、光盘、网络等介质进行传播的,由此得到计算机病毒只能感染计算机系统,不会感染人体。

  2.计算机病毒的表现与危害

  教师提问学生:在日常使用计算机时是否发生过一些小故障或奇怪的现象?学生四人为一组交流和讨论,教师在过程中提示学生可以回想使用计算机过程中有没有出现打不开或者文件失踪等相关情形。最后由小组代表进行分享和交流出现过的奇怪现象。【经常死机或蓝屏、运行速度明显下降,文件莫名丢失、自动弹出各种网页窗口等】之后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计算机出现了类似的一些征兆有可能是计算机中病毒所导致,同时给学生进行补充像文件突然变大、打印机不能正常工作、自动发送电子邮件等也有可能是计算机中病毒,并提醒学生在日后遇见以上症兆要多留心。

  3.检查与清除计算机病毒

  教师提问学生:要想确切地知道计算机系统是否感染了计算机病毒,可以怎么检查?学生根据常识可以回答出答案。【杀毒软件不仅可以排查病毒,甚至还能对已经感染病毒的盘符和文件进行隔离和查杀】之后教师请学生自行分享知道的一些杀毒软件。【金山毒霸、360杀毒、瑞星杀毒软件、电脑管家等】接着教师进行补充,诺顿杀毒也是一些常见的杀毒软件,并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这些软件的快捷图标。

  教师请学生查看自己所在电脑上安装的是什么杀毒软件,学生会发现是“瑞星杀毒”软件,并提示学生将软件双击打开,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并请学生进行大胆发言和猜测。他们会发现打开软件之后,打开了“瑞星杀毒软件”窗口,里面显示了可以查杀的盘符,以及相关的功能操作按钮。

  之后,教师提问学生若想查杀软盘上的病毒应该怎么操作,让学生两人一个小组,进行自主尝试,之后和学生共同总结得出方法。【先选中盘符路径为软盘,单击“杀毒”按钮,如果没有发现病毒则会出现“查杀结束”对话框,有病毒则弹出“询问”对话框显示感染了病毒的文件,并选择相应的清理方式】但是也有的学生会直接单击“杀毒”按钮,教师由此提醒学生,这种情况是默认查杀“我的电脑”所有的盘符文件,一般所需时间都比较长。

  最后,教师提问学生:“杀毒软件是否能查杀所有病毒?”由此引导学生明白杀毒软件并不能查杀每种计算机病毒,需要及时更新软件和病毒库,才能保证及时的预防最新的病毒。接着教师给学生示范升级软件的方法:执行“选项”菜单——网络和升级ID设置好升级的网络连接以及ID——单击“升级”按钮即可完成更新。

  (三)巩固提高

  学生两人为一个小组以“瑞星杀毒”软件为例,查杀计算机硬盘上的文件,检查和清除病毒,将电脑设置成“自动监测”,提高计算机的安全系数。教师在过程中对学生遇到的疑惑进行帮助和指导,并对学生的总体表现予以点评和鼓励。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提问学生小结,学生自行分享本堂课所学到的病毒的特征、危害以及清除方法。

  作业:思考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怎样预防感染计算机病毒,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四、板书设计

病毒------- 篇5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

  (2)通过学习让学生识记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病毒对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危害以及病毒在生物防治上的作用。

  (4).通过学习让学生识记细菌病毒——噬菌体的有关知识。

  2.能力方面

  (l)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过学习噬菌体等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

  1.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

  2.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即噬菌体的作用机理为本节课的难点。因为病毒是一类极特殊的微小生物,学生的感性认识很少,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具准备

  投影图片,录像,教学软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 设计总路:

  组织指导学生收集课外有关病毒的资料和信息,形成印象

  →

  利用实例纠正错误,引出主题

  →

  播放录像,加强直观性,使学生识记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

  →

  利用教学软件学习病毒的三种类型

  →

  学生讨论交流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教学过程 说明:

  (1)病毒是一类特殊的十分微小的生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见不到的,这就给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带来一定难度,学生对其形态结构等情况比较生疏,甚至有误解之处,单凭课堂上一节课的教学是微不足到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部分内容,教师最好在课前指导学生查阅、收集、记录一些有关病毒的资料和信息,为课堂上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了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增强了学生团结奋进的自信心。

  (2)本节课的导言可以直接导入  。如病毒不都是有害的,也有有益的。或者由学生代表发言导入  ,只要能引出主题即可。如某学生:“最近,我收集、记录了一些有关病毒的资料,使我对病毒有了新的认识,希望我们能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3)关于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部分的教学,最好借助录像,展示病毒的多种形态和结构,还可制作教学软件比较形象地展示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构成涉及到比较深的化学知识,不必过多解释,只要求学生知道就可以了。

  关于病毒在寄主细胞里增殖的内容,可结合图片略加解释。病毒的营养方式是寄生,教师最好利用软件的动画形式表现病毒在寄主细胞里的增殖过程,这对理解这部分知识起到关键作用。

  (4)关于病毒的类型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部分的教学,以其中一类为例,利用图片、录像等教学手段详细介绍其在寄主细胞里寄生和增殖的过程,其他类型也就迎刃而解了。如痢疾杆菌噬菌体的作用机理。

  本节知识应充分利用幻灯投影、录像、教学软件的形象、直观、动画的作用,把学生用肉眼见不到的事物再现出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收集、记录的资料可能很广泛,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如可依据与人类的关系分成两大类,一类对人有益,一类对人有害;也可以根据病毒的类型或寄主的不同分类:

  a.微生物病毒;

  b.植物病毒;

  c.无脊椎动物病毒;

  d.脊椎动物病毒。

  还可依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分类:如

  a.通过水传播;

  b.血液传播;

  c.空气传播等。

  教师适时强调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不能独立生活,所以,只能说病毒是一类十分特殊的生物,不能把病毒说成是生命起源过程中最低等、最原始的生物。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有益和有害的两个方面加以描述,特别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如艾滋病病毒的危害等,通过讨论、分析会加深印象,取得较好的效果。

  教师也可以结合录像或软件向学生介绍目前关于病毒的最新信息或其他有关内容,激励学生有很多科学领域等待着他们去开发创造,造福于人类,效果会更佳。

  板书设计 

  第三章 病 毒

  一、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1.比细菌小得多,电镜下才能看到。

  2.有近似球形的多面体、杆形、蝌蚪形等。

  3.组成:

  衣壳——由蛋白质组成

  核心——由核酸组成(DNA 、RNA)没有细胞结构

  4.传播途径:接触、空气、水、伤口、血液、蚊虫叮咬等。

  5.营养方式:寄生在寄主细胞里。

  6.影响:病毒的增殖对寄主造成危害。

  二、病毒的类型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1.类型

  (1)微生物病毒

  (2)植物病毒

  (3)无脊椎动物病毒

  (4)脊椎动物病毒

  2.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如利用病毒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2)有害:如艾滋病病毒引发艾滋病。

  来源:学科教育

  [1]

  

病毒------- 篇6

  病毒是颗粒很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寄生性严格,以复制进行繁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科学家重建720xx年前古代病毒:仍具感染能力》说明文阅读原文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家重建720xx年前古代病毒:仍具感染能力》说明文阅读原文

  近日,来自旧金山血液系统研究所的埃里克·德尔沃特(Eric Delwart)及其同事研究发现,在采自亚北极冰区的冰冻驯鹿粪便中,发现了两组720xx年前的病毒基因组序列,包括一部分病毒RNA基因组,和一个DNA病毒的基因组。其中DNA病毒表现出了感染植物的能力。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科学家对于病毒的演化过程了解并不多。认识这些古代病毒的结构将有助于对病毒演化的探索。然而,科学家只对数量很少的古代病毒进行了基因组测序。病毒的变异很快,很难确定新的序列与其他病毒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因此很难对古代病毒进行重建。除此之外,古代病毒的核酸物质往往会迅速分解,给测序带来了困难。

  为了找到保存完好的古代病毒,德尔沃特和他的团队来到了加拿大塞尔维恩山脉(Selwyn Mountains)一片已有4020xx年历史的冰区,对其中的驯鹿粪便进行了分析。在检查一个720xx年前的冰芯时,他们从冰冻的粪粒中鉴定出了两组保存完好的病毒序列。

  其中一组是一个RNA病毒的部分基因组,研究者认为它可能来自能够感染昆虫的蟋蟀麻痹病毒属(Cripavirus)。驯鹿可能在进食的时候吃进了感染这种病毒的昆虫。被驯鹿或者驯鹿粪便吸引而来的昆虫也可能是病毒的来源。

  根据另一组病毒基因序列,研究团队成功地重建了一种DNA病毒的完整基因组。这种病毒与现生所有已被测序的病毒都有不同。不过,科学家还是发现它与一类感染植物的双生病毒(geminiviruses),以及一类发现于蜻蜓、真菌和动物粪便中的病毒(gemycircularviruses)存在较远的联系。

  为了了解DNA病毒的更多特性,研究人员采用了烟草本赛姆氏(Nicotiana benthamiana)品种作为实验材料。这一烟草品种常常作为研究克隆双生病毒感染力的模型。实验结果发现,在接种病毒的叶子,以及刚长出来的新叶上,都出现了感染的特征。不过,受到感染的植株并未出现任何患病症状。研究者称,这可能是因为烟草本赛姆氏并不是这种病毒的理想宿主。

  研究团队认为,驯鹿应该是在进食的时候吃进了这种DNA病毒。较早之前的研究显示,病毒在经过动物消化道之后还可能保持着感染能力。这一烟草品种常常作为研究克隆双生病毒感染力的模型

  (新浪科技 20xx年10月30日)

  《科学家重建720xx年前古代病毒:仍具感染能力》说明文阅读题目

  1.下列对于“古代病毒”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病毒由来自亚北极冰区的冰冻驯鹿粪便中发现,存在两组不同的基因组。

  B. 根据720xx年前的病毒基因组序列,科学家通过发现研究得出结论。

  C. 有关古代冰区病毒的发现的研究成果,获得专业学术期刊认可。

  D. 病毒发现的研究成果,是由团队集体智慧共同努力的结果。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 虽然对于病毒的演化了解不多,但研究将有助于对病毒演化的探索。

  B. 科学家只对某些古代病毒进行了基因组测序,但很难对古代病毒进行重建。

  C. 研究团队来到已有4020xx年历史的冰区,选择性对驯鹿粪便进行了分析。

  D.科学家检查720xx年前的冰芯,从冰冻的粪粒中鉴定出一定数量保存完好的病毒序列。

  3.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3分)

  A. 至今发现,“仍具感染能力”的古代病毒有两组病毒基因组序列,包括一部分病毒RNA基因组,和一个DNA病毒的基因组。

  B. 研究团队推测被驯鹿或者驯鹿粪便吸引来的昆虫也许是病毒的来源,驯鹿或许在进食的时候吃进了感染这种病毒的昆虫。

  C. 为了了解DNA病毒的更多特性,研究人员采用了常常作为研究克隆双生病毒感染力模型的烟草品种作为实验材料,并获得实验结果。

  D. 尽管历经720xx年冰川变化,但DNA病毒在经过动物消化道之后还可能保持着感染能力,值得引起科学界关注与研究。

  《科学家重建720xx年前古代病毒:仍具感染能力》说明文阅读答案

  1.B “ 科学家通过发现研究得出结论”与原文“研究发现”不符,偷换概念。

  2.C “选择性对驯鹿粪便”与原文“对其中的驯鹿粪便”不符,以偏概全。

  3.D 偷换概念。“病毒在经过动物消化道之后”并非是“历经720xx年冰川变化”后。

病毒------- 篇7

  卫生部医药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技人员合作,已成功建立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冠状病毒的新技术。这一技术是卫生部、科技部对“非典型肺炎防治紧急科技行动”研究成果的一部分,有望为非典型肺炎的早期快速诊断提供可靠的实验诊断指标。

  据介绍,运用这项新技术,从采取病人样品到报告结果可在2h内完成,能够实现对病毒基因的准确定量检测,可反映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pcr是一种体外基因复制技术,可在几十分钟或几小时内把基因扩增到数百万倍以上,使基因便于检测。

  卫生部专家何蕴韶说,由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4例患者的培养物和漱口液中,均检测出冠状病毒核酸,而3例确诊不是“非典”病人的样品均未检测出。另外,30例健康人的漱口液全部未检测出冠状病毒核酸,经过对4例冠状病毒阳性样品基因扩增片段测序结果分析,与加拿大和美国公开发表的冠状病毒基因序列比较同源性为100%。

病毒------- 篇8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定的内容《计算机病毒》说课稿,仅供参考!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第八册中的一节内容,它虽然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定的内容,但它较为简单,通俗易懂,因为学生们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应该听说过或者有的同学的电脑中过计算机病毒,但对计算机病毒的了解并不全面,本节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及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查杀,有系统全面的了解,让学生有安全使用计算机的意识,提升他们安全防范意思。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独立分析出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危害。能掌握预防和查杀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讨论,在深入了解计算机病毒的过程中。减小对病毒的恐惧心理并做一名合格的“安全卫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并增强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了解它常见的特性,掌握预防和清除计算机病毒的操作技能。

  难点:掌握预防和清除计算机病毒的操作技能。

  教学流程

  环节一:设置情境,兴趣导入

  老师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将电脑生病和孩子生病进行类比导入新课。

  在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作为父母呢,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生病啦。而作为从事信息教学的老师最担心的就是电脑生病。大家请看图片。电脑因为感染了病毒而生病了。我们生病了可以去看医生,电脑生病了,该怎么办?以前我们总是一说起病毒就很害怕,病毒真的这么可怕吗?还是我们对它了解得不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计算机病毒。

  环节二:新课讲授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请同学来回答,老师总结: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程序,但是和我们平时用的程序不太一样,它能够自我复制并会破坏计算机中的数据,从而影响计算机的使用。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类比埃博拉病毒-生物病毒)

  1) 传染性2)隐蔽性3)潜伏性4)破坏性(CIH破坏主板)

  3.计算机病毒的传播

  哪些做法会使得病毒传播,运用生活实际,编个小故事:

  1)盗版软件,其他人直接拷贝

  2)陌生人的邮件

  3)上网发现一个不知名的网站里有一个小游戏很好玩,就下载下来

  A.光盘等存储媒介传播

  B.网络传播:电子邮件,聊天工具

  4.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请学生自己谈一谈自己对病毒的了解(平时QQ总会收到一些链接,或者邮箱邮件。如果打开了电脑就毁了)。我们比较熟悉的有CIH,熊猫烧香,震荡波,狐狸王变种等病毒--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甚至窃取计算机内的资料。

  环节三:巩固提高

  1.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制作或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惩处。我们自身应如何防治病毒?

  1)杀毒

  你知道的杀毒软件有什么?

  瑞星,360,金山毒霸

  大家打开瑞星杀毒软件,单击扫描按钮,计算机就会开始查找并清除计算机病毒,整个过程时间会比较长。大家尝试一下。

  而且由于新的计算机病毒不断产生,因此杀毒软件需要不断更新病毒库。

  2)预防

  用杀毒软件给电脑杀毒,就像生病了要吃药。可是为了保证电脑健康。更重要的是预防。根据传播方式,怎么预防比较好?

  A.坚决不用盗版软件

  B.对外来的软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应该先检查,确保没有计算机病毒再使用。

  C.网上下载的文件要先杀毒再使用,也不要打开来路不明的邮件或链接。

  D.用杀毒软件来检查计算机

  环节四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并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课后多去搜集关于计算机病毒的知识,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以后的电脑都能健健康康的,再也不受计算机病毒的侵害了。

病毒------- 篇9

  《博拉病毒为何难“破”》这篇文章讲述的了,埃博拉疫情引起全球关注,它的传播范围也极为广阔。下面就让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博拉病毒为何难“破”》阅读答案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博拉病毒为何难“破”》阅读原文

  西非地区的埃博拉疫情引起全球关注。但其实,人类早在1976年就发现了埃博拉病毒。近40年过去了,科学家为何仍未研发出针对这一致命病毒的特效药物或疫苗?破解埃博拉到底难在哪里?

  首先要从埃博拉病毒说起。这种病毒很难对付,对实验室中的培育环境要求极高。相关实验必须在高安全防护措施的实验室中才能进行,而具备这样条件的实验室在全球范围内数量有限。

  其次,埃博拉虽然是一种致命病毒,但客观地看这种病毒其实很少见,它的传播范围基本上就集中在西非地区,很多人以前甚至没听过这个病名。正如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格雷戈里·哈特尔所言,“由于史上埃博拉病例出现不多,此前医学界并未像研发艾滋病疫苗一样存在迫切压力。”

  而且埃博拉疫情的暴发时间不规律,不像某些病毒性传染病有特定的季节性,因此也就无法预知和防范。这就导致研究人员测试新疗法的机会也相应减少。

  此次西非三国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暴发了迄今最大规模的埃博拉疫情,截至目前报告的确诊和疑似病例总计1000多例,这与常见的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病相比,规模要小得多。而此前许多年,埃博拉在西非地区基本上只是零星感染。

  此外,缺乏经济效益也是针对埃博拉的特效药物或疫苗迟迟无法研制出来的原因之一。埃博拉药物或疫苗研发需要巨额资金,其销量却很有限,肯定没有私人企业愿意投资。英国雷丁大学病毒学家本·诺伊曼就说,“做埃博拉这种研发,对于任何一家医药公司来说,从经济角度看都是不可行的,因为企业要考虑到经济利益”。

  目前,主要是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的政府在资助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而发达国家政府资助相关研究并非因为这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往往是出于防范生化袭击的考虑,其成果也很难扩散到企业。

  由于以上种种因素,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特效药或疫苗研发一直进展很慢。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主任托马斯·弗里登就曾表示,至少一年内不会出现针对埃博拉病毒的有效疗法和疫苗。直到这次西非暴发严重的埃博拉疫情,相关的研发才开始加速前进。盘点全球,目前正在研发的少数几种埃博拉药物或疫苗,主要集中在美国,但尚无一种完成严格的临床试验。据媒体报道,美国陆军资助研发的一种埃博拉药物已经在猴子身上显示出理想效果。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传染病专家弗雷德·海登谨慎评价说:“这种药物应该能行,因为动物模型(显示有效),但是,除非在人体中进行临床试验,否则谁也不知道。”

  至于疫苗,美国政府资助研发的一种疫苗虽然已经在灵长类动物中取得了理想效果,但人体注射后效果如何、安全剂量是多少尚不可知。加拿大一家公司与美国政府签署了1.4亿美元的合同研发埃博拉疫苗。但早前,他们在健康人身上进行接种试验时,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叫停,理由是还需提供更多疫苗安全信息。

  眼下,医务人员面对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能做的就是:减轻高热、呕吐、腹泻等各种症状,保证患者不脱水。埃博拉病毒虽然致死率高,但如果感觉不适时及时寻求医疗救治,有些患者仍有机会康复。

  那么这些尚未经过大规模人体临床试验的药物或疫苗,在当前西非疫情大暴发之际能先行使用吗?对此科学家分歧严重。

  病毒发现者之一、现供职于伦敦大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彼得·皮奥特认为,鉴于这次西非疫情史无前例,应该认真考虑是否采用试验性药物或疫苗。但也有很多专家表示,使用任何尚未经过大规模人体临床测试证实安全性的疗法或疫苗,都是不符合伦理道德的,而且很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

  世卫组织发言人哈特尔也说,目前阶段,世卫暂无计划要推动在西非疫区投放任何试验性药物或协助开展任何临床试验。

《博拉病毒为何难“破”》阅读题目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埃博拉病毒难“破”原因的一项是(3分)

  A.埃博拉病毒对实验室中的培育环境要求极高,但在全球范围内能够提供这样条件的实验室明显不足。

  B.埃博拉病毒传播范围基本上就集中在西非地区,很多人以前甚至没听过这个病名,更不用说研究了。

  C.埃博拉不是季节性暴发病毒,研究者无法准确预知和防范,导致测试新疗法的机会也相应减少。

  D.正在研发的埃博拉药物或疫苗主要集中在美国,且只有有限的几种,还尚无一种完成严格的临床试验。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与常见的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病相比,虽然西非三国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总计已经1000多例,但规模仍然显得小得多。

  B.这次西非暴发严重的埃博拉疫情使得相关有效疗法和疫苗研发开始加速,这使得一年内攻克这一难题成为可能。

  C.由美国陆军资助研发的埃博拉药物虽然在猴子身上实验效果理想,但在人体之中临床试验效果如何仍有待验证。

  D.虽然彼得·皮奥特提议应考虑是否采用试验性药物或疫苗,但很多专家认为,盲目使用,不仅不符合伦理道德还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经济利益考虑,任何一家私人医药公司要研发需要巨额资金而销量有限的埃博拉药物或疫苗都是不可行的。

  B.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资助埃博拉病毒研究的初衷并非是要治愈这种传染病,往往是出于防范生化袭击的考虑。

  C.研究发现,虽然埃博拉病毒致死率高,但患者只要被及时救治,就一定有机会康复,重显生机和活力。

  D.虽然西非埃博拉疫情严重,但世卫组织仍没有将在此疫区投放任何试验性药物或协助开展任何临床试验列入计划。

《博拉病毒为何难“破”》阅读答案

  1.(3分)D (D项,误将结果当成原因。选项说的是埃博拉病毒难“破”导致的结果而非原因)

  2.(3分)B (B项,未然变已然。文章中是“至少一年内不会出现”,选项中变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成为可能”)

  3.(3分)C (C项,表述绝对化。原文是“有些患者仍有机会康复”)

病毒------- 篇10

  一、 教材分析与处理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是上海市二期课改《生命科学》教材高一年级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病毒是一类非常独特的生命形式,是构成完整有机生命界不可或缺的部分。本部分内容承上结合细胞的学习,是《生命的基础》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该部分内容又是与人类健康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类生物,是对人体健康保健非常有用的知识,是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个很好载体。本节课知识点包括病毒的形态结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重点在于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教材中的内容作为载体,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中,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生命科学素养,而且在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的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健康教育。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以良好的、科学的心态更有效地对待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做出决策,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社会尽义务,充分体现《生命科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价值。 二、   教学目标的设定 根据上海市二期课改《生命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师本人对上述要求和教材的理解,结合所教授班级学生实际,我确立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了解病毒的一般特点; (2)学生举例说出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3)学生了解典型的病毒病如艾滋病、乙肝、禽流感等疾病病因、现状和危害。 (4)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情境归纳推理获得新知和做出科学判断的能力得到发展。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获得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 (2)学生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经历讨论、争论等活动,认识艾滋病等病毒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能用科学知识指导今后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讨论病毒与人类关系,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2)通过病毒性疾病有关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化理论为实践、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知行合一,促进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洁身自爱,珍惜生命,关爱他人和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意识的养成; (3)初步树立探索科学服务人类的意识和对父母的感恩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病毒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艾滋病等病毒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 难点:在了解病毒和病毒性疾病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得到发展。 四、教学方法和教具选择 1、对学生的预见性分析与处理 (1) 我所面对的学生大致在15岁,初步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大众媒体资源使学生对病毒或多或少有些感性的认识。但由于病毒微小而且特殊,形态结构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观察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系统了解相对薄弱,但学生对病毒与健康、病毒与生活相关的内容有所了解且很感兴趣。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病毒就代表疾病,很少有学生能客观而全面地认识病毒。这将导致他们面对一些危害严重的病毒性疾病时可能会恐惧、逃避、愚昧、迷信、妄为、盲从。本节生命科学课要在学习病毒本质的同时学以致用,让学生自己判断并选择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待病毒性疾病,本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好载体,因此我需要进行必要的拓展,以适应学生发展。 (2)    我校作为重点中学,学生往往学习能力较强,对知识的理解不应成为难点。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给与适当的引导,提供一些材料,让他们看看、议议、想想,化难为易,让一些知识理解目标高效实现,省出来的时间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创设情境,组织学生通过推理、讨论等活动培养其逻辑推理和交流表达能力。 (3)    二期课改强调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生命科学》可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独特贡献,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会保护自己,也有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对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都有独特优势,可虑到学生可能会太注重知识的考试、做题价值,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目标,认为这些不过是德育的东西,所以,让学生认识到德育的实用性、知识的有用性有时有一定难度,这堂课应该是很好的载体。 2、    教学方法的选择 针对前述对学生和教材的理解,这堂课没有很大的知识容量,我将着眼于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活动的形成,不是只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让学生记住病毒的特征,而是更多地创设情景让学生学会分析、判断,形成对病毒与人类关系的辩证认识,学会科学面对疾病,富有责任心对待病人。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对知识点是通过学生自学,教师组织提交流达到目标,对学生科学观念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主要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交流,讨论,经历思维碰撞从而建构起来。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充分调动和身心的积极投入是课程成功的关键。 教学中主要采取“讨论法、讲述法”等教学方法。 3、教具准备 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课件创设一些认知情景,将一些微观的现象、抽象的道理简单化,帮助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率,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主要学生活动设计 (1)   阅读课文,认识病毒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2)   交流讨论,总结归纳有关艾滋病等病毒性疾病的科学知识; (3)   针对特定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4)    本节课的课外活动是让学生回家后翻看自己的预防接种卡,与父母交流预防免疫的知识,目的在于不是让学生仅仅带着满足感走出课堂,而是带着问题和责任走向社会,同时创设抓手促进学生与父母、祖辈的沟通,担当科普的任务。 5、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并查阅有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说明 导入新课 呈现一些健康活力的画面,并与病人图片对比,引出健康的话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哪些是病毒引起的疾病。 明确课程主题。 思考生活中病毒性疾病。 通过对比强烈的画面,培养学生向往健康,珍惜健康的意识,并引入主题:对健康构成威胁的一类生物——病毒。这样可以使教学更贴近生活,体现教学问题生活化的风格。 1.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1)大小: (2)成分: (3)结构: (4)生活方式: (5)繁殖方式 (6)分类: 病毒有哪些特点呢?引导学生阅读,提出问题: 病毒有多大?(插入病毒的发现史,引导学生思考白杰林克的成功奥秘) 由哪些成分组成? 这些成分是如何构成一个病毒的?配合图片(冠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腺病毒)演示。 病毒在生活中有什么共同的显著特征? 根据寄主不同把病毒分为哪几类? 看书,思考并回答:病毒的特点: 很小,150nm以下。 主要有蛋白质和核酸二种成分。 蛋白质组成衣壳,核酸组成核心。 通过观察图片对病毒有一定感性认识。 病毒是营寄生生活的。观看电影,了解病毒的增值过程。 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用多媒体素材配合教材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病毒的概念。教师设计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围绕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 通过科学史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开放态度和创新精神。 2.病毒与人类关系:有利和有害: .病毒是一类很简单的生物,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听到病毒二字你首先想到了什么?病毒都是有害的吗?引导学生从有利、有害两方面分析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思考分析。 在教师引导下知道利用病毒可以制疫苗、改变植物形态、治虫害、防止细菌感染、进行基因治疗等。 其有害的一面主要是引起人类病毒性疾病。 对病毒能有辨证地认识。 学生对病毒有利的一面了解不够,教师展示受病毒感染的郁金香画、烧伤病人等图片,并作些提示。本部分内容的设计能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艾滋病: (1)名称 (2)病因 (3)传播途径 (4)预防措施 (5)病情 病毒引起的疾病有哪些?我们以艾滋病为例,组织学生就所了解的艾滋病知识进行交流。 艾滋病的全称是什么? 由哪种病毒引起的? 通过播放一段故事,引导分析主要传播途径,出示日常生活可能传播的具体途径图片。问:生活中的一般接触会不会传播呢?出示图片组织分析讨论。 唤起学生关心帮助艾滋病人的爱心,通过正确的生命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思想。 介绍圣洁的红飘带的含义。 提出问题:针对传播途径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做好预防工作呢? 提供一些数据,让学生意识到防艾的严峻形势。 介绍资料,了解现状。 通过看书,知道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 分析得出传播途径是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了解日常生活可能传播的途径。经讨论分析懂得生活中的一般接触是不会传播的。 根据传播途径,得出具体预防措施,如:洁身自好,拒绝毒品,不与他人共用针头,慎用血制品,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刀等,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洁身自爱,珍惜生命。 讨论回答,形成关爱他人的思想。 通过多媒体课件,加强教学直观性,并提高兴趣。本部分主要采用讨论归纳的方式,学生交换信息,相互学习,教师统一认识,并引导学生形成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和对艾滋病人的正确态度,加强防范意识和责任感,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新的威胁——禽流感 以禽流感为背景,组织讨论,如果我是世卫组织或疾控中心的领导人,该怎样面对病毒威胁。 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参与讨论,明确面对全球性的病毒性传染病,我们要团结,负责,科学地面对挑战,从小事做起。 角色扮演增强责任意识,将知识落实到行为中,实现“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实践,化理论为德性”的目标,并为应对将来可能面对的全球性病毒危机作好准备。 作业布置: 回家与父母一起研究你的预防接种卡,了解你对什么病毒有免疫力,并于父母交流。 回家完成这个实践性作业。 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学会感恩,并普及科学知识,加强亲子交流与沟通。 板书提纲 第3节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 一、病毒的主要特征 1、大小          微小 2、成分          蛋白质和核酸(dna或rna) 3、结构          衣壳和核心 4、生活方式      寄生性(增殖) 5、种类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胞病毒(噬菌体) 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有利 2、有害 以艾滋病为例

病毒------- 篇11

  教学目的:认识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和防治

  教学重点:病毒的特性,危害形式

  一、病 毒 的 定义    •      从广义上定义,凡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数据的程序统称为计算机病毒。直至1994年2月18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在《条例》第二十八条中明确指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二、病 毒 的 历 史 •      1988年发生在美国的"蠕虫病毒"事件,给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罩上了一层阴影。蠕虫病毒是由美国cornell大学研究生莫里斯编写。虽然并无恶意,但在当时,"蠕虫"在internet上大肆传染,使得数千台连网的计算机停止运行,并造成巨额损失,成为一时的舆论焦点。  •      最初引起人们注意的病毒是80年代末出现的"黑色星期五","米氏病毒","小球病毒"等。因当时软件种类不多,用户之间的软件交流较为频繁且反病毒软件并不普及,造成病毒的广泛流行。后来出现的word宏病毒及win95下的cih病毒,使人们对病毒的认识更加深了一步。 •      最初对病毒理论的构思可追溯到科幻小说。在70年代美国作家雷恩出版的《p1的青春》一书中构思了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利用通信进行传播的计算机程序,并称之为计算机病毒。 三、病 毒 的 产 生  •      1、开个玩笑,一个恶作剧。  •      2、产生于个别人的报复心理  •      3、用于版权保护。  四、病 毒 的 特 征 •      未经授权而执行。一般正常的程序是由用户调用,再由系统分配资源,完成用户交给的任务。其目的对用户是可见的、透明的。而病毒具有正常程序的一切特性,它隐藏在正常程序中,当用户调用正常程序时窃取到系统的控制权,先于正常程序执行,病毒的动作、目的对用户时未知的,是未经用户允许的。     1. 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可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如软盘、计算机网络去传染其它的计算机当你在一台机器上发现了病毒时,往往曾在这台计算机上用过的软盘已感染上了病毒,而与这台机器相联网的其它计算机也许也被该病毒侵染上了。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判别一个程序是否为计算机病毒的最重要条件。  2. 隐蔽性•      病毒一般是具有很高编程技巧、短小精悍的程序。通常附在正常程序中或磁盘代码分析,病毒程序与正常程序是不容易区别开来的。病毒一般只有几百或1k字节,而pc机对dos文件的存取速度可达每秒几百kb以上,所以病毒转瞬之间便可将这短短的几百字节附着到正常程序之中,使人非常不易被察觉  3. 潜伏性•      大部分的病毒感染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它可长期隐藏在系统中,只有在满足其特定条件时才启动其表现(破坏)模块。只有这样它才可进行广泛地传播。例如:黑色星期五,“peter-2"在每年2月27日会提三个问题,答错后会将硬盘加密。著名的"黑色星期五"在逢13号的星期五发作。国内的"上海一号"会在每年三、六、九月的13日发作。  4. 破坏性•      良性病毒可能只显示些画面或出点音乐、无聊的语句,或者根本没有任何破坏动作,但会占用系统资源。•      恶性病毒则有明确得目的,或破坏数据、删除文件或加密磁盘、格式化磁盘,有的对数据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5. 不可预见性•      从对病毒的检测方面来看,病毒还有不可预见性。不同种类的病毒,它们的代码千差万别,但有些操作是共有的(如驻内存,改中断)。 五、病 毒 的 分 析    •      整个病毒代码虽短小但也包含三部分:引导部分,传染部分,表现部分:     1、引导部分的作用是将病毒主体加载到内存,为传染部分做准备(如驻留内存,修改中断,修改高端内存,保存原中断向量等操作)。     2、传染部分的作用是将病毒代码复制到传染目标上去。不同类型的病毒在传染方式,传染条件上各有不同。     3、表现部分是病毒间差异最大的部分,前两个部分也是为这部分服务的。大部分的病毒都是有一定条件才会触发其表现部分的。   六、病 毒 的 命 名    1、按病毒出现的地点2、按病毒中出现的人名或特征字符3、按病毒发作时的症状命名4、按病毒发作的时间

  [1] [2]  下一页

  

病毒------- 篇12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

  (2)通过学习让学生识记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病毒对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危害以及病毒在生物防治上的作用。

  (4).通过学习让学生识记细菌病毒——噬菌体的有关知识。

  2.能力方面

  (l)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过学习噬菌体等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

  1.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

  2.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即噬菌体的作用机理为本节课的难点。因为病毒是一类极特殊的微小生物,学生的感性认识很少,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具准备

  投影图片,录像,教学软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 设计总路:

  组织指导学生收集课外有关病毒的资料和信息,形成印象

  →

  利用实例纠正错误,引出主题

  →

  播放录像,加强直观性,使学生识记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

  →

  利用教学软件学习病毒的三种类型

  →

  学生讨论交流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教学过程 说明:

  (1)病毒是一类特殊的十分微小的生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见不到的,这就给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带来一定难度,学生对其形态结构等情况比较生疏,甚至有误解之处,单凭课堂上一节课的教学是微不足到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部分内容,教师最好在课前指导学生查阅、收集、记录一些有关病毒的资料和信息,为课堂上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了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增强了学生团结奋进的自信心。

  (2)本节课的导言可以直接导入  。如病毒不都是有害的,也有有益的。或者由学生代表发言导入  ,只要能引出主题即可。如某学生:“最近,我收集、记录了一些有关病毒的资料,使我对病毒有了新的认识,希望我们能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3)关于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部分的教学,最好借助录像,展示病毒的多种形态和结构,还可制作教学软件比较形象地展示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构成涉及到比较深的化学知识,不必过多解释,只要求学生知道就可以了。

  关于病毒在寄主细胞里增殖的内容,可结合图片略加解释。病毒的营养方式是寄生,教师最好利用软件的动画形式表现病毒在寄主细胞里的增殖过程,这对理解这部分知识起到关键作用。

  (4)关于病毒的类型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部分的教学,以其中一类为例,利用图片、录像等教学手段详细介绍其在寄主细胞里寄生和增殖的过程,其他类型也就迎刃而解了。如痢疾杆菌噬菌体的作用机理。

  本节知识应充分利用幻灯投影、录像、教学软件的形象、直观、动画的作用,把学生用肉眼见不到的事物再现出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收集、记录的资料可能很广泛,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如可依据与人类的关系分成两大类,一类对人有益,一类对人有害;也可以根据病毒的类型或寄主的不同分类:

  a.微生物病毒;

  b.植物病毒;

  c.无脊椎动物病毒;

  d.脊椎动物病毒。

  还可依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分类:如

  a.通过水传播;

  b.血液传播;

  c.空气传播等。

  教师适时强调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不能独立生活,所以,只能说病毒是一类十分特殊的生物,不能把病毒说成是生命起源过程中最低等、最原始的生物。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有益和有害的两个方面加以描述,特别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如艾滋病病毒的危害等,通过讨论、分析会加深印象,取得较好的效果。

  教师也可以结合录像或软件向学生介绍目前关于病毒的最新信息或其他有关内容,激励学生有很多科学领域等待着他们去开发创造,造福于人类,效果会更佳。

  板书设计 

  第三章 病 毒

  一、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1.比细菌小得多,电镜下才能看到。

  2.有近似球形的多面体、杆形、蝌蚪形等。

  3.组成:

  衣壳——由蛋白质组成

  核心——由核酸组成(DNA 、RNA)没有细胞结构

  4.传播途径:接触、空气、水、伤口、血液、蚊虫叮咬等。

  5.营养方式:寄生在寄主细胞里。

  6.影响:病毒的增殖对寄主造成危害。

  二、病毒的类型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1.类型

  (1)微生物病毒

  (2)植物病毒

  (3)无脊椎动物病毒

  (4)脊椎动物病毒

  2.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如利用病毒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2)有害:如艾滋病病毒引发艾滋病。

  来源:学科教育

  [1]

  

病毒------- 篇13

  在过去的十年里,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古细菌系感染源的残余,即所谓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其事实上是由人基因组的一部分组成。曾经认为这些只是没有活性的“垃圾”DNA, 事实上许多这些元件在人的细胞中履行一定的功能。如今,由乔治亚大学的John McDonald和国立卫生院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King Jordan 领导的一项新的研究首次表明,人类和黑猩猩在同一时期有过一次转录活性的大爆发,由此推测人和黑猩猩是在600万年前从同一个祖先中分离出来的。这些新的研究结果有赖于逆转录元件,这是一种富含于人类基因组的特殊类型的转录元件。事实上,从更为初级灵长类到现代人,它们都有分布。这一研究的结果发表在《基因组通讯》杂志上。

  几百万年以来,在转录元件和它们的宿主基因组之间一直存在着分子武器的竞赛。宿主基因组不断地进化出新的调节机制来沉默那些包括使转录元件进行复制的突变效果。反之,这也对转录元件施加了选择压力,促使它们进化出相应的机制来逃避这种控制。结果形成一种内部的驱动机制,来增加生物体的复杂性。就像两个国家之间进行军备竞赛产生的新技术可以脱离并用于非军事目的一样,这些由于转录元件和宿主基因组之间的“军备竞赛”所导致的新的调节机制可以用于加速生物水平的进化。

  一个相对的突然遗传变异导致进化改变的理念由来已久。科学家们,例如后来的Stephen Jay Gould在二十多年以前提出了一种被称为“点断平衡机制”的学说。这一学说并没有完全被科学家们接受,它假设进化更依赖于基因组突然的、非预期的变化,而不是达尔文提出的需要极端长期的自然选择所导致的逐渐进化。

  当达尔文的理论已经提出一个多世纪以后,用现代的工具对DNA进行分析,发现人和黑猩猩的DNA有超过95%的一致性,为突变的起源提供了线索。然而,为突然的遗传变异寻找真正的证据却进展缓慢。但是,通过使用系统发生统计,McDonald和King能够区分最新的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ERVs)和更为古老的种系。在发现人专一性逆转录病毒的同时,另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人和黑猩猩的分歧是突然事件。同样令人感兴趣的是,人们发现最古老的HERV亚家族元件与最新出现的元件紧密相关,并且最新的元件是由最古老的元件派生出来的。作者指出:“这表明古老的HERVs家族具有能够在长期的进化时段中保持生物活力的潜力。”

  关于这些逆转录元件如何在人的基因组中游弋,并有可能导致形态学水平的有机体改变还只有假说。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们曾经是,并且现在仍然是驱使细胞和生物水平进化的动力。虽然这只是初步的证据,但已经表明有可能正是它们使人类成为今天的样子。

  新生命网站 2002-8-8

  [1]

  

病毒------- 篇14

  埃博拉病毒是课文中重要的一课,所以我门要在考试之前弄清楚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并且要多做阅读试题。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网络整理的《埃博拉病毒》阅读题目及答案,希望对你有用。

《埃博拉病毒》阅读原文

  ①“埃博拉”是刚果(金)北部的一条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这里,疯狂地虐杀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的百姓,致使数百人死亡,有的家庭甚至无一幸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得名。

  ②埃博拉病毒(EBOV)属丝状病毒科,单股负链RNA病毒,长度为970纳米,呈长丝状体,有分支形、U形、6形或环形,分支形较常见,形状宛如中国古代的“如意”。埃博拉病毒有18959个碱基,分子量为4.17106。外有包膜,病毒颗粒直径大约80纳米,大小100纳米(300~1500)纳米,感染能力较强的病毒一般长(665~805)纳米左右。纯病毒粒子由一个螺旋形核糖核壳复合体构成,含负链线性RNA分子和4个毒粒结构蛋白。在病毒粒子中心结构的核壳蛋白由螺旋状缠绕的基因体RNA与核壳蛋白质以及蛋白质病毒蛋白VP35、VP30、L组成,病毒包含的糖蛋白从表面深入病毒粒子10纳米长,另外10纳米则向外突出在套膜表面,而这层套膜来自宿主的细胞膜,在套膜与核壳蛋白之间的区域,称为基质空间,由病毒蛋白VP40和VP24组成。

  ③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径传播。感染潜伏期为2~21天。感染者的早期症状和感冒类似:发烧、食欲不振、头疼和嗓子痛。此时,埃博拉病毒已开始摧残人体的免疫系统。如果某人一旦突然开始出现发热、严重的头疼和肌肉酸痛等症状,则说明他已经被传染了。几天后,病毒感染者会出现全身性疼痛、慢性腹痛、呕吐和腹泻。接下来,患者躯干上会出现皮疹,并会很快蔓延到四肢和头部。再过几天就会达到转折点——此刻一些幸运的患者将会痊愈,而另一些患者则会发展到致命的阶段——出血热,患者肌体的免疫系统被全面破坏,人体微小血管破裂,导致患者从眼睛、嘴巴、鼻孔、耳朵等向外渗血。此时,患者胃肠道和其他内脏也可能会发生内出血。他们的白眼球将变成红色,呕吐物和腹泻物里会有血液出现,其皮下会形成大血疱。绝大多数患者最终因多器 官衰竭、 出血不止或休克而死亡 ,这经常发生在第一次发病的8到17天之间。在大约1500例确诊的埃博拉病例 中,死亡率高达88﹪。

  ④埃博拉病毒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等度抵抗力,56℃不能完全灭活, 60℃30分钟方能破坏其感染性;紫外线照射2分钟可完全灭活。埃博拉病毒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醚、去氧 胆酸钠、β-丙内酯、福尔马林、次录酸钠等消毒剂可以完全灭活病毒感染性;钴60照射、г射线也可使之灭活。

  ⑤尽管医学家们绞尽脑汁,作过许多探索,但埃博拉病毒的真实“身份”,至今仍为不解之谜。没有人知道埃博拉病毒在每次大爆发后潜伏到何处,也没有人知道每一次埃博拉疫情大规模爆发时,第一个受害者是从哪里感染到这种病毒的。病人一旦感染这种病毒,如果没有疫苗注射,也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实际上几近给自己判了死刑。唯一的阻止病毒蔓延的方法就是把已经感染的病人完全隔离开来。

  ⑥20xx年9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称,年底前可能有大规模疫苗,用于控制西非的埃博拉疫情蔓延。虽然科学家在对两种疫苗进行试验,但目前没有得到批准的疫苗。根据计划,到年底前生产的疫苗数量,将能够对疫情的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埃博拉病毒》阅读题目

  15.选文第①段为什么要介绍病毒的得名?(2分)

  16.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列数据、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请说说“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在该句中的作用。(2分)

  17.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说明顺序。 (3分)

  18.第⑤段“病人一旦感染这种病毒,如果没有疫苗注射,也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实际上几近给自己判了死刑”一句中,加点的“几近”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埃博拉病毒》阅读答案

  15.(2分)通过介绍埃博拉病毒的得名,说明这种病毒最初出现时疯狂肆虐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的严重情形,引起人们对这种病毒的高度重视。引出说明对象。

  16.(2分)生动形象地说明埃博拉病毒的形状,使我们对这种陌生的病毒有较为具体的认识。

  17.(3分)时间顺序。

  具体为:“早期”——“类似感冒”;“几天后”——“全身疼痛、慢性腹痛、呕吐和腹泻”;“再过几天”——到达转折点:一些幸运的会痊愈,而另一些会发展为致命的出血热;最后因多器官衰竭、出血不止或休克死亡。

  18.(3分)不能。“几近”意为“几乎等同于”,指可能存在的情况,如果删去,该句就成为“实际上给自己判了死刑”,与原意不符,说明的语言就不准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