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教案八年级生物教案消化系统(精选3篇)

消化系统(精选3篇)


消化系统(精选3篇)

消化系统 篇1

  初二生物教案           

  导入新课:

  下面请大家看一组镜头(屏幕显示:人们的用餐镜头),看了这组镜头,大家可能食欲大增吧,可别光想着吃了,大家思考一个很简单问题:“人为什么要吃食物?每天吃的粮食、蔬菜、肉、蛋都到哪去了?”(学生讨论回答:人吃食物是为了活着;是为了吸收营养、食物都被消化了等等)

  讲授新课:

  人们吃饭是为了吸收营养,那么这些食物是如何变成我们人体需要的营养的呢,这项工作由消化系统这个大家庭来完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学这个大家庭有哪些成员。(屏幕显示:人体的消化系统模式图)

  这些器官大家都不陌生吧,谁告诉老师你认识哪一个?(提问学生,请一位学生上讲台指出器官并说出名称),好,我们来看看他说得对不对(屏幕显示各器官名称)。这些器官就是我们吸收营养不可缺少的,我们把他们称作是“消化系统”(屏幕显示:消化系统模式图)。下面我们对着这个图在自己身上找出他们的部位。下面请一位同学上来给我们指一指。(一位学生上讲台,边找部位边说出名称)。

  知道这些器官的名字以后,下面我们就重点介绍一下三个家庭成员:最硬的牙齿、最粗状的胃、最长的小肠。

  第一个朋友来了,大家把嘴巴张开,他叫“牙齿”(屏幕显示牙齿结构图:牙齿――人身体上最坚硬的器官)。

  请大家说说牙齿的功能和下列哪些物品的功能有点相似?(屏幕显示物品图:剪刀、锤子、刀子、石磨。学生回答各种物品的功能)

  既然牙齿有这么多功能,我们就来看看它的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屏幕显示:牙齿的结构图)

  牙齿长在上颌骨和下颌骨的牙槽里,每个牙齿分牙冠、牙颈、牙根三部分。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牙本质。牙冠的表面覆盖着一层乳白色的釉质,是人体结构中最坚硬的物质,损坏后不能再生。在牙根部分,牙本质的外面是牙骨质。牙髓填充在牙齿中央的牙髓腔里,其中含有血管和神经。

  牙齿是非常重要的器官,我们应该如何爱护它?对,首先就是要勤刷牙,大家知道刷牙的方法吗(一学生模拟刷牙,学生回答后,屏幕显示:刷牙的步骤和方法)?因此,如果牙齿损坏后会直接影响食物的消化,下面大家看看龋齿病的形成。(屏幕显示)如何预防龋齿病的发生呢?(屏幕显示:龋齿的预防)

  看,第二个朋友来了,它是消化系统里面个子最粗壮的,它的名字叫“胃”,我们来看看它为什么长得这么粗壮结实(屏幕显示:胃壁的结构)

  胃位于左上腹部,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呈囊状。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贮存食物,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并且进行初步消化。

  胃壁的结构可以分为四层,由内向外依次是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

  最后,第三个朋友就是“小肠”。(屏幕显示小肠图)

  小肠盘曲在腹腔里,长约5至6米,开始的一段叫十二指肠。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这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的结构与胃壁相似,也分为四层。

  小肠内表面的皱壁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作用是增加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以及输送营养物质。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器官,有:咽、食道、大肠、盲肠、阑尾,肛门。(屏幕显示)这些器官一起组成了我们人体的消化道。

  下面我们做一个小游戏――“排排队”。

  出示小纸片,上写各个器官名称,让各同学上来各拿一张,按照消化的顺序进行排队。

  写一篇《小豆子历险记》的短文,记述一颗豆子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调查一下同学或家人的龋齿的情况,向家人宣传防治龋齿的方法。

消化系统 篇2

  第四节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前一节人体营养的深入,主要讲述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是如何在体内消化、吸收的。还为后面学习人体新陈代谢打下基础,因为消化、吸收是新陈代谢同化作用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教材地位显得比较重要。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一是比较抽象,如消化道里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二是容易联系日常生活,“一日三餐”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

  1.看图说话: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课本图3-18、图3-19、图3-21及图3-22,特别是图3-19。

  2.角色扮演:为了解蛋白质、脂肪、糖类的消化过程,教师可引导学生以食物中的某一个成分为角色,分析在消化道内的变化过程。

  3.讨论法:牙齿的结构及龋齿的内容,大多数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知识,可以运用讨论法教学。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牙齿的基本结构及龋齿的形成

  2.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二)感情目标

  通过牙齿结构及龋齿形成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如何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2.教学难点 :牙齿的结构。

  三、教学准备

  牙齿的构造模型,消化系统录像带及图3-18消化系统挂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请问同学们谁有这一体会?大家想知道原因吗?

  (二)新课讲述

  先请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有关乳齿和恒齿,再参考课本图3-20进行讲解,应讲清:1、同学们现在并没有32颗恒齿。2、恒齿脱落不能再长出来,所以必须保护好自己的牙齿。

  在学习怎样更好地保护牙齿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牙齿的构造。拿出牙齿的剖面模型,让学生观察,再来回答问题:1、牙齿从外形上看可以分为哪几部分?2、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什么?3、从内部构造看,又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结论:从外形看,可分为牙冠、牙颈、牙根;从内部构造看,可分为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腔(内有牙髓,并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在学习了牙齿的构造后,接下来解决一下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龋齿。请大家举一下手,有哪些人已患有龋齿,然后前后四人一组讨论龋齿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会患龋齿?一旦患了龋齿,后果将会怎样?为什么要保护牙齿?讨论完后,请同学们派代表来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然后老师小结。

  我们已经知道,牙齿它可以用来磨碎、撕裂、咀嚼食物,有利于消化,所以,保护好牙齿,也就保护好了消化系统的第一站。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哪些结构组成呢?播放一段人体消化系统的录像。之后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哪两个部分?2、消化道有哪些器官组成?3、消化腺有哪些器官组成?4、消化腺的功能是什么?它们分泌的消化液分别叫什么?含有什么物质?哪些消化液不含消化酶?(答案见板书)

  五、板书设计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系统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肠腺

  胰腺

  ↓

  ↓

  ↓

  ↓

  ↓

  ↓

  分泌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胆汁

  肠液

  胰液

  ↓

  ↓

  ↓

  ↓

  ↓

  ↓

  排入部位

  口腔

  胃

  小肠

  小肠

  小肠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患龋齿时,牙齿最先受到破坏的是(    )

  (a)牙釉质      (b)牙骨质    

  (c)牙本质      (d)牙骨髓

  (2)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    )

  (a)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b)变成食糜的过程

  (c)变成可吸收成分的过程

  (d)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2.课后练习

  (3)下列消化腺中,直接开口于消化系统的是(  )

  (a)唾液腺   (b)胰腺  (c)肝脏   (d)胃腺

  (4)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胆汁

  (5)患肝炎的病人厌食油腻食物,主要原因是(    )

  (a)肝脏分泌胆汁不足   (b)油腻食物气味呛人

  (c)油腻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太久  

  (d)肝脏解毒功能弱了

  3.参考答案

  (1)(a)  (2)(c)  (3)(d)  (4)(d)  (5)(a)

  4.简要分析

  (1)牙釉质是牙齿的最外层保护结构,非常坚硬,龋齿形成时首先是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进后破坏牙本质。

  (2)消化是指食物中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大分子物质,被分解成为容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3)消化腺分为两种,像胃腺、肠腺是直接开口于消化道的;像唾液腺、胰液、肝脏它们产生的消化液都是通过一定的结构通到消化道的。

  (4)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它是消化脂类物质不可缺少的消化液。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胃液中有胃蛋白酶,胰液中含胰蛋白酶等。

  (5)肝炎病人由于肝脏受到损伤,分泌胆汁的能力下降,而油腻食物消化必须先由胆汁消化才能完成,如吃油腻食物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身体健康。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区分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2.了解人体内蛋白质、糖类、脂肪消化的简单过程。

  3.了解人体内各类物质吸收的简单过程。

  4.理解为什么说小肠是人体内消化、吸收最重要的器官。

  (二)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营养物质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理解小肠适应吸收功能的主要特点。

  2.教学难点 :蛋白质、糖类、脂肪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

  图3-19的挂图,面包若干只。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1.体会“消化”:教师课前切好小面包片若干,上课时发给学生,让他们将面包含在口中,一会儿讲讲各自的感觉。

  2.释疑激趣:实际上面包在口腔内已进行了初步的消化,其中的淀粉部分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为了麦芽糖,要想进一步了解消化方面的知识,就应学好今天的内容。

  (二)新课讲述

  1.阅读课本53页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1)消化有哪几种方式?(2)什么叫物理性消化?(3)什么叫化学性消化?(3)哪些物质不经消化就可以直接吸收?

  淀粉(糖类)、蛋白质、脂肪是要经消化后才能被吸收的,那么,消化系统又是怎样消化这些营养物质的呢?出示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吸收示意图,然后分配“角色”:假如你是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那么你将在消化道内如何变化呢?先请同学们结合以下问题讨论:糖类、脂肪、蛋白质分别在哪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消化?这些消化液是由什么消化腺分泌的?它们的开口在哪里?在哪个部位最先开始被消化?最终分别被消化成什么物质?

  然后教师进行分析总结(见板书)。

  最后在以上基础上总结得出:小肠是人体内消化的主要场所。

  阅读p54第一段,然后填表回答:消化系统中哪些部位能吸收营养物质,分别吸收哪些营养物质?

  吸收部位

  吸收物质

  胃

  小肠

  大肠

  得出结论:小肠是人体内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

  从上可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主要场所,那么哪些结构与之相适应呢?把准备好的猪小肠发给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上述问题,最后教师总结:

  1.小肠适于消化的主要特征:

  (1)它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2)其内有多种消化液(胰液、肠液和胆汁)。

  (3)小肠绒毛扩大了内表面积,使消化面积大。

  2.小肠适于吸收的主要特征:

  (1)小肠内表面积大:有皱襞、小肠绒毛。

  (2)小肠壁薄:小肠绒毛壁仅一层上皮细胞,使营养物质容易进入。

  (3) 小肠绒毛内含大量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

  五、板书设计 

  唾液  胰液 肠液

  淀粉

  胃液  胰液  肠液

  蛋白质

  胆汁  胰液 肠液

  脂肪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下列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先后顺序是(    )

  ①蛋白质      ②淀粉     ③脂肪

  (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②①③

  (2)不经过化学性消化就能被小肠吸收的一组营养物质是(    )

  ①食盐   ②淀粉   ③葡萄糖  ④维生素   ⑤芝麻油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3)下列器官中,没有吸收功能的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2.课后练习

  (4)用放大镜观察猪或羊或鸡的小肠绒毛,最正确的做法是(    )

  (a)将一段小肠横剖开放在0.9%盐水中

  (b)将一段小肠纵剖开放在0.9%盐水中

  (c)将一段小肠纵剖开放在清水中

  (d)将一段小肠横剖开放在清水中

  (5)从人的消化道中取出少量液体,经化验,含有麦芽糖、淀粉、蛋白质、脂肪、酒精、无机盐、维生素及盐酸等,问该液体很可能取自消化道的 (    )

  (a)小肠中部    (b)胃的出口处(幽门处)  

  (c)大肠上部    (d)胃的入口处(贲门处)

  (6)关于小肠是食物消化主要部位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b)小肠绒毛扩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

  (c)小肠中消化液和消化酶的种类最多

  (d)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壁很薄,仅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7)下列结构中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直接关系(    )

  (a)小肠粘膜皱襞和绒毛 

  (b)小肠绒毛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c)小肠粘膜上皮凹陷形成的肠腺

  (d)小肠绒毛中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3.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d)  (6)(c)  (7)(c)

  4.简要分析

  (1)淀粉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已有部分分解为麦芽糖,蛋白质在胃中被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而脂肪要在小肠内先在胆汁的作用下才开始被消化。

  (2)食物中的营养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用化学性消化就能直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包括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另一类是需要消化的大分子物质,主要是糖类、蛋白质、脂类,而题中的芝麻油是脂类的一种。

  (3)胃能吸收少量水分、酒精,大肠能吸收少量水、无机盐、维生素,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

  (4)放在0.9%的盐水中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肠既不吸水胀大,也不失水萎缩,因为细胞内盐的浓度在0.9%左右。

  (5)蛋白质还没有开始消化,这说明还没有经过胃内消化,而出现了麦芽糖,说明已在口腔中被淀粉酶消化了一部分淀粉。

  (6)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为适应消化,①它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②多种消化液(胰液、肠液、胆汁)。③小肠绒毛扩大了内表面,使消化面积大。为适应吸收:①扩大表面积:有皱襞、绒毛。②薄:绒毛壁仅一层上皮细胞,使物质容易进入。③内含大量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

  (7)见上。

消化系统 篇3

  第四节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前一节人体营养的深入,主要讲述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是如何在体内消化、吸收的。还为后面学习人体新陈代谢打下基础,因为消化、吸收是新陈代谢同化作用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教材地位显得比较重要。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一是比较抽象,如消化道里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二是容易联系日常生活,“一日三餐”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

  1.看图说话: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课本图3-18、图3-19、图3-21及图3-22,特别是图3-19。

  2.角色扮演:为了解蛋白质、脂肪、糖类的消化过程,教师可引导学生以食物中的某一个成分为角色,分析在消化道内的变化过程。

  3.讨论法:牙齿的结构及龋齿的内容,大多数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知识,可以运用讨论法教学。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牙齿的基本结构及龋齿的形成

  2.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二)感情目标

  通过牙齿结构及龋齿形成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如何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2.教学难点 :牙齿的结构。

  三、教学准备

  牙齿的构造模型,消化系统录像带及图3-18消化系统挂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请问同学们谁有这一体会?大家想知道原因吗?

  (二)新课讲述

  先请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有关乳齿和恒齿,再参考课本图3-20进行讲解,应讲清:1、同学们现在并没有32颗恒齿。2、恒齿脱落不能再长出来,所以必须保护好自己的牙齿。

  在学习怎样更好地保护牙齿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牙齿的构造。拿出牙齿的剖面模型,让学生观察,再来回答问题:1、牙齿从外形上看可以分为哪几部分?2、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什么?3、从内部构造看,又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结论:从外形看,可分为牙冠、牙颈、牙根;从内部构造看,可分为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腔(内有牙髓,并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在学习了牙齿的构造后,接下来解决一下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龋齿。请大家举一下手,有哪些人已患有龋齿,然后前后四人一组讨论龋齿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会患龋齿?一旦患了龋齿,后果将会怎样?为什么要保护牙齿?讨论完后,请同学们派代表来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然后老师小结。

  我们已经知道,牙齿它可以用来磨碎、撕裂、咀嚼食物,有利于消化,所以,保护好牙齿,也就保护好了消化系统的第一站。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哪些结构组成呢?播放一段人体消化系统的录像。之后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哪两个部分?2、消化道有哪些器官组成?3、消化腺有哪些器官组成?4、消化腺的功能是什么?它们分泌的消化液分别叫什么?含有什么物质?哪些消化液不含消化酶?(答案见板书)

  五、板书设计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系统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肠腺

  胰腺

  ↓

  ↓

  ↓

  ↓

  ↓

  ↓

  分泌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胆汁

  肠液

  胰液

  ↓

  ↓

  ↓

  ↓

  ↓

  ↓

  排入部位

  口腔

  胃

  小肠

  小肠

  小肠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患龋齿时,牙齿最先受到破坏的是(    )

  (A)牙釉质      (B)牙骨质    

  (C)牙本质      (D)牙骨髓

  (2)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    )

  (A)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B)变成食糜的过程

  (C)变成可吸收成分的过程

  (D)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2.课后练习

  (3)下列消化腺中,直接开口于消化系统的是(  )

  (A)唾液腺   (B)胰腺  (C)肝脏   (D)胃腺

  (4)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胆汁

  (5)患肝炎的病人厌食油腻食物,主要原因是(    )

  (A)肝脏分泌胆汁不足   (B)油腻食物气味呛人

  (C)油腻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太久  

  (D)肝脏解毒功能弱了

  3.参考答案

  (1)(A)  (2)(C)  (3)(D)  (4)(D)  (5)(A)

  4.简要分析

  (1)牙釉质是牙齿的最外层保护结构,非常坚硬,龋齿形成时首先是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进后破坏牙本质。

  (2)消化是指食物中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大分子物质,被分解成为容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3)消化腺分为两种,像胃腺、肠腺是直接开口于消化道的;像唾液腺、胰液、肝脏它们产生的消化液都是通过一定的结构通到消化道的。

  (4)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它是消化脂类物质不可缺少的消化液。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胃液中有胃蛋白酶,胰液中含胰蛋白酶等。

  (5)肝炎病人由于肝脏受到损伤,分泌胆汁的能力下降,而油腻食物消化必须先由胆汁消化才能完成,如吃油腻食物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身体健康。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区分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2.了解人体内蛋白质、糖类、脂肪消化的简单过程。

  3.了解人体内各类物质吸收的简单过程。

  4.理解为什么说小肠是人体内消化、吸收最重要的器官。

  (二)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营养物质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理解小肠适应吸收功能的主要特点。

  2.教学难点 :蛋白质、糖类、脂肪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

  图3-19的挂图,面包若干只。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1.体会“消化”:教师课前切好小面包片若干,上课时发给学生,让他们将面包含在口中,一会儿讲讲各自的感觉。

  2.释疑激趣:实际上面包在口腔内已进行了初步的消化,其中的淀粉部分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为了麦芽糖,要想进一步了解消化方面的知识,就应学好今天的内容。

  (二)新课讲述

  1.阅读课本53页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1)消化有哪几种方式?(2)什么叫物理性消化?(3)什么叫化学性消化?(3)哪些物质不经消化就可以直接吸收?

  淀粉(糖类)、蛋白质、脂肪是要经消化后才能被吸收的,那么,消化系统又是怎样消化这些营养物质的呢?出示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吸收示意图,然后分配“角色”:假如你是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那么你将在消化道内如何变化呢?先请同学们结合以下问题讨论:糖类、脂肪、蛋白质分别在哪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消化?这些消化液是由什么消化腺分泌的?它们的开口在哪里?在哪个部位最先开始被消化?最终分别被消化成什么物质?

  然后教师进行分析总结(见板书)。

  最后在以上基础上总结得出:小肠是人体内消化的主要场所。

  阅读P54第一段,然后填表回答:消化系统中哪些部位能吸收营养物质,分别吸收哪些营养物质?

  吸收部位

  吸收物质

  胃

  小肠

  大肠

  得出结论:小肠是人体内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

  从上可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主要场所,那么哪些结构与之相适应呢?把准备好的猪小肠发给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上述问题,最后教师总结:

  1.小肠适于消化的主要特征:

  (1)它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2)其内有多种消化液(胰液、肠液和胆汁)。

  (3)小肠绒毛扩大了内表面积,使消化面积大。

  2.小肠适于吸收的主要特征:

  (1)小肠内表面积大:有皱襞、小肠绒毛。

  (2)小肠壁薄:小肠绒毛壁仅一层上皮细胞,使营养物质容易进入。

  (3) 小肠绒毛内含大量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

  五、板书设计 

  唾液  胰液 肠液

  淀粉   葡萄糖→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

  胃液  胰液  肠液

  蛋白质   氨基酸→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

  胆汁  胰液 肠液

  脂肪   甘油和脂肪酸→小肠绒毛内毛细淋巴管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下列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先后顺序是(    )

  ①蛋白质      ②淀粉     ③脂肪

  (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②①③

  (2)不经过化学性消化就能被小肠吸收的一组营养物质是(    )

  ①食盐   ②淀粉   ③葡萄糖  ④维生素   ⑤芝麻油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3)下列器官中,没有吸收功能的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2.课后练习

  (4)用放大镜观察猪或羊或鸡的小肠绒毛,最正确的做法是(    )

  (A)将一段小肠横剖开放在0.9%盐水中

  (B)将一段小肠纵剖开放在0.9%盐水中

  (C)将一段小肠纵剖开放在清水中

  (D)将一段小肠横剖开放在清水中

  (5)从人的消化道中取出少量液体,经化验,含有麦芽糖、淀粉、蛋白质、脂肪、酒精、无机盐、维生素及盐酸等,问该液体很可能取自消化道的 (    )

  (A)小肠中部    (B)胃的出口处(幽门处)  

  (C)大肠上部    (D)胃的入口处(贲门处)

  (6)关于小肠是食物消化主要部位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B)小肠绒毛扩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

  (C)小肠中消化液和消化酶的种类最多

  (D)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壁很薄,仅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7)下列结构中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直接关系(    )

  (A)小肠粘膜皱襞和绒毛 

  (B)小肠绒毛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C)小肠粘膜上皮凹陷形成的肠腺

  (D)小肠绒毛中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3.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D)  (6)(C)  (7)(C)

  4.简要分析

  (1)淀粉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已有部分分解为麦芽糖,蛋白质在胃中被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而脂肪要在小肠内先在胆汁的作用下才开始被消化。

  (2)食物中的营养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用化学性消化就能直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包括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另一类是需要消化的大分子物质,主要是糖类、蛋白质、脂类,而题中的芝麻油是脂类的一种。

  (3)胃能吸收少量水分、酒精,大肠能吸收少量水、无机盐、维生素,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

  (4)放在0.9%的盐水中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肠既不吸水胀大,也不失水萎缩,因为细胞内盐的浓度在0.9%左右。

  (5)蛋白质还没有开始消化,这说明还没有经过胃内消化,而出现了麦芽糖,说明已在口腔中被淀粉酶消化了一部分淀粉。

  (6)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为适应消化,①它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②多种消化液(胰液、肠液、胆汁)。③小肠绒毛扩大了内表面,使消化面积大。为适应吸收:①扩大表面积:有皱襞、绒毛。②薄:绒毛壁仅一层上皮细胞,使物质容易进入。③内含大量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

  (7)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