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教案高一地理教案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精选2篇)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精选2篇)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精选2篇)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篇1

  第一章  问题研究:(第一学时)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课标解读学情分析:本班学生由于平时看相关方面的书籍较多,知识面比较丰富。相对这方面内容也是科幻作品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恰当、妥善的给学生提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探究问题 ,不仅有助于学生迁移和应用“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的相关知识,还能给学生提供极大的想象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材分析;本部分为第一章《行星地球》的问题研究。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人们对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地球上的某些资源会枯竭的。月岩中的氧、铝、铁、钛等资源,月球南北两极可能存在的100亿吨冰,成为在目前状况下人类向太空寻求的宝贵的资源。那么,月球有可能在某些方面给予地球以支撑,来帮助人类解决这种困难。于是科学家们就有了在月球上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从搜集《月球表面自然状况》的资料中,认识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月球资源2 简要分析月球基地的形成条件3 绘制月球基地构想图4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辨证的观点和科学的宇宙观教学重点:1 月球基地建设的基本条件          2 人类可用于发展月球基地的月球资源教学难点:月球基地构想图,教学方法:网络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导入学习内容提出学习问题分组研讨成果交流师生小结提出新问题师生小结提出新问题分组研究成果交流学习评价教师活动播放空间探索的多媒体片段大家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能源和环境。但是由于人口的增多,人们对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地球上的某些资源会枯竭的。那么,月球有没有在某些方面给予地球以支撑,来帮助人类解决这种困难呢?于是科学家们就有了在月球上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探讨未来的月球基地是什么样子的?问题;人类在月球上 建立月球基地都需要哪些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1参与各组研讨、给予充分指导2组织各组进行交流1 具有淡水和氧气2保证食物供应3有充足的能源上述条件月球上都具备吗?月球表面的自然状况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7页资料1和28页资料3以及教师自制的网站《月球概况》组织学生小结知识要点通过对月球表面自然状况的学习和了解,月球上的资源有哪些可以被人类开发利用?哪些月球资源可用于发展月球基地?如何解决上述月球基地上生存和发展条件? 组织学生交流研究成果1可以利用月球沙土提炼含氧的铁矿物,然后用氧还原含氧的铁矿物可制得淡水,再电解水可得氧气和氢气。2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在月球上建立月球农业和养殖业基地。如太空实验中培育出了100多种太空植物。无土栽培技术等以满足月球上人的食物来源。3 利用太阳能照明、供热、发电或在月球上建立核电站,解决能源供应。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8页《分工设计完成对接》要求每位学生或者绘制一张完整的月球基地构想图,或者用文字形式描述月球基地的基本蓝图学生活动听、看多媒体片段分组讨论各组代表交流成果享受学习成果搜集整理所需要的材料概括知识要点小组研讨分组讨论各组代表交流成果享受学习成果设计月球基地构想图互相交流成果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成共识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应用所需资料的能力快速归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生活、生产实际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①具有淡水和氧气  ②保证食物供应③有充足的能源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篇2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第一章《行星地球》

  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新课程标准下的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与老教材相比,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在每章后围绕本章的重点内容或核心思想增加了“问题研究”,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侧重点在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研究结果具有开放性。它不仅引导师生探究现实中的地理问题,而且还倡导自主学习,强调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这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这一基本理念。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小时侯都会望着星空苦思冥想:星空当中,还有我们人类的邻居吗?在梦中,常常幻想着自己插上翅膀,飞向宇宙空间寻找外星人。随着人类共同的探索,可能有生命有火星、木卫二、土卫六-泰坦,但现在还不能确定。因为这些天体离我们很遥远,所以人类必许依靠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

  拓展材料1:月球是太空时代的“第一站”

  自从1957年10月4日苏联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以后,人类便进入了太空时代。科学家们想探测第一个天体就是月亮。今天,宇航观测已证实了并大大扩充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古代传说中的琼楼玉宇实际上是一个荒凉死寂的世界。月球上没有大气,因而也就不会有风;没有液态水,也就不会有雨,没有天气变化,就不会有像地球上风雨的侵蚀作用,月球的外貌总是保持不变;没有空气传播声波,所以月球上是一个无声世界;月亮周围没有大气,即使在太阳照射的“白天”,天空仍然是黑暗的。

  月面上主要有两种地形。一种是由凝固的熔岩构成的盆地,被天文学家称之为月海。月球上有22个月海,其中3个位于月球背面,4个跨越正背两半球,其它15个均在月球的正面。说是海,其实一滴水也没有。另一种地形是为数众多的环形山和林立的山峰。大多数环形山是约40亿年以前形成的。在月球上直径超过1千米的环形山有33000多个,直径小于1千米的则不计其数。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千米,比中国的海南岛还大。最深的环形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阳光总也照不到它的底部。较为年轻的环形山,一般都具有辐射纹,从望远镜中看,就像是一些棕树叶子盖在月面上。第谷环形山的辐射纹有12条之多,最长的一条达1800千米,在满月时看去颇为壮观。辐射纹的成因尚无定论,有人说是火山爆发形成的,也有人认为是陨石轰击月面造成的。月球上最长的山脉是亚平宁山脉,蜿蜒640千米。除此之外,月球上还有陡峭的峭壁和弯曲的裂缝(宽的叫月谷,窄的叫月溪)。

  拓展材料2:嫦娥一号

  “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xx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发射后,将用8天至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经过8次变轨后,于11月7日正式进入工作轨道。11月18日卫星转为对月定向姿态,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嫦娥一号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嫦娥一号工作寿命1年,计划绕月飞行一年。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国家、地区。

  嫦娥一号星体为一个2米×1.72米×2.2米的长方体,两侧各有一个太阳能电池帆板,完全展开后最大跨度达18.1米,重2350千克。有效载荷包括ccd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太阳宇宙射线监测器和低能粒子探测器等科学探测仪器。“嫦娥一号”卫星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四大科学任务:

  一、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精细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构造和地貌单元,进行月球表面撞击坑形态、大小、分布、密度等的研究,为类地行星表面年龄的划分和早期演化历史研究提供基本数据,并为月面软着陆区选址和月球基地位置优选提供基础资料等。

  二、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主要是勘察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钛、铁等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绘制各元素的全月球分布图,月球岩石、矿物和地质学专题图等,发现各元素在月表的富集区,评估月球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等。

  三、探测月壤厚度,即利用微波辐射技术,获取月球表面月壤的厚度数据,从而得到月球表面年龄及其分布,并在此基础上,估算核聚变发电燃料氦3的含量、资源分布及资源量等。

  四、探测地球至月球的空间环境。月球与地球平均距离为38万公里,处于地球磁场空间的远磁尾区域,卫星在此区域可探测太阳宇宙线高能粒子和太阳风等离子体,研究太阳风和月球以及地球磁场磁尾与月球的相互作用。

  拓展材料3: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试验可膨胀月球基地组件

  nasa试验可膨胀月球基地组件国防科技信息网图片

  据美国太空网站xx年3月28日报道,nasa正准备试验一种可膨胀结构,某天它可能将用于建造月球基地。试验计划在nasa兰利研究中心进行。

  该项目负责人说,目前该结构还只是一个概念验证器。该结构的最大优点是可压缩成较小体积进行发射。

  这个可膨胀结构由多层构造组成,看起来像一个笨拙的白色有腿机器人。主体部分直径约3.6米,高约5.5米。体积约为45.3立方米,并与一个可膨胀气闸相连。可膨胀结构只是nasa计划的月球基地中的一种。nasa计划将月球基地用作火星探索的试验场所。nasa表示将从2020年开始在月球进行可膨胀居住舱的试验。nasa将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合作,从xx年末或xx年初开始,在南极洲开始类似可膨胀结构的试验。

  除nasa外,还有其他私人公司在进行月球基地的研发,包括位于美国奥斯汀的斯通宇航公司(stoneaerospace),该公司最近宣布计划建造一个月球采矿站,用于在xx年勘探冰冻水及其他资源。另外一家公司,比格罗宇航公司计划发射可自由漂浮的太空舱,从而创建一个轨道居住地,到xx年底,容纳最多三名太空游客。(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曲佳钱钱)(来源: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

  重点分组探究:

  1.如果想在月球上生活,人类还需要创造哪些生存条件?(想一想地球有生命的条件及地球与月球的环境不同。可参考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活动)

  2. 我们可以从“生物圈2号”实验中获取哪些经验和教训?(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生物圈2号”实验材料,与地球生存环境中遇到的问题相比,可以从那些方面采取措施)

  3.世界各国探月工程越来越多,想一想,为什么月球会越来越受世界各国的关注?(从月球资源思考)

  提示:选择几个朗诵好的学生,朗诵典型材料,能使其他学生拓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