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教案高二地理教案第四章 旅游与区域发展(通用2篇)

第四章 旅游与区域发展(通用2篇)


第四章 旅游与区域发展(通用2篇)

第四章 旅游与区域发展 篇1

  第四章 旅游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1、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的原因是(  )a.在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出现b.能满足人们精神消费的需求c.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d.旅游业正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2、下列将发展国际旅游创汇主要来源的发展中国家是(  )a.西班牙       b.瑞士c.奥地利       d.泰国3、我国在xx年旅游外汇收入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  )a.“非典”疫情的影响         b.我国对出入关政策的调整c.我国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控    d.旅游资源质量有所下降1999年9月,中国国务院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国庆日)三个假期延长为7天,据此回答4-5题。4、设立三个长假对旅游产生的作用是(  )a.增强了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      b.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c.人们有了休闲娱乐的时间        d.供人们购买的商品货物齐全5、设立三个长假对经济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a.增加消费,回笼货币      b.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c.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d.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6、关于旅游活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古代旅游由于交通不便,因此每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次出游一般时间较长b.发展国内旅游业可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c.旅游业基本是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行业d.旅游业既可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又可扩大科技、文化交流7、旅游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原因是(  )①旅游业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 是一个物质生产部门②旅游业能为相关部门提供广阔的市场需求③物质生产部门是旅游业的基础④旅游业能提高人口就业率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8、旅游业能促进区域发展的原因是(  )a.能直接带动矿产资源的开发b.旅游业具有关联带动作用c.是“一业依百业”“一业带百业”的行业d.旅游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9、旅游业的特征是(  )①劳动密集型②综合性强③关联性强④区域性显著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0、发达国家旅游业每增加3万美元收入,可增加直接就业机会(  )a.1个            b.2. 5个c.2个            d.5个11、北京的“胡同游”吸引了大批外国旅游者 ,能够起到的作用是(  )a.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b.促进国民素质提高c.提高我国人民生活质量     d.促进文化交流12、云南省发展文化特色旅游的有利条件是(  )a.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           b.独特的石林景观c.民族风情                     d.边疆省份13、“五一”“十一”假期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黄金周。某些景区面对急剧增多的游客,做 出了限制游人人数的规定。其主要目的是(  )①保护景区环境②限制到达当地的游客数量③控制当地的交通流量④保障旅游质量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

  14、发展旅游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  )

  a.保护旅游区的地理环境

  b.注意交通安全c.注意保持体力d.注重人文景观的建设15、旅游能促进社会文化繁荣,主要表现在(  )①提供大量就业机会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③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④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二、综合题。16、读a、b、c、d四国某年有关旅游业的资料表,回答下列 问题。

  国家

  国际旅游收入/亿美元

  出品总额/亿美 元

  国内生产总值/亿美元

  国际旅游就业人口/万人

  就业总人数/万人

  a

  150

  300

  1500

  75

  1500

  b

  120

  400

  1000

  50

  1000

  c

  200

  100

  5000

  300

  15000

  d

  80

  320

  1000

  95

  950(1)从表中可以看出,国际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最高的是______国,达_______%。反映出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_______的发展。(2)国际旅游收入占出口总额比重最高的是_______国。反映出发展进口旅游能够增加国家的_______收入。(3)国际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最高的是_______国。反映出发展旅游业能够扩大_______。(4)在国际旅游就业人口中,人均旅游收入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国。(5)现代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事业,它涉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方面。(6)由此可知,旅游业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促进_______,并使之成为一些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17、阅读下面xx年10月6日人民日报一段文章摘录,题目是《郑州:农业观光情趣浓》,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十一”黄金周期间,郑州市民兴起“农业观光游”,他们走出市区,来到市郊各农业观光景点,买农产品,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尽情享受浓浓的乡村情趣。在郑州市郊,有各式各样的农业生态精品旅游点,如金水区现代农业示范园、 二七区凤凰岛休闲观光园等。这些景点在休闲、娱乐、消费的基础上,把区域文化、民俗风情、现代技术融入其中,游客能看到组培苗木生产过程、高档果品保鲜设施展示等。(1)农业观光旅游属于_______旅游的一种,它既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又不破坏环境,还为当地创造 了_______价值。其特点是把_______、_______、_______融入旅游中,既有田园风光,又有现代气息。(2)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可学到哪些知识?(3)旅游者大量涌入会给当地带来什么影响?(4)该旅游形式的开发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d    3、a    4、c    5、a6、d    7、b    8、b    9、c    10、a11、d   12 、c   13、c   14、a   15 、c二、综合题。16、 (1)b    12    国民经济(2)a    外汇(3)d    就业(4)b(5)酒店    餐饮    交通运输    建筑    商品交易    金融(6)经济发展17、 (1)生态    经济    区域文化    民俗风情    现代技术(2)苗木生产、高档果品保鲜。(3)致使交通、商店、公共娱乐场所变得拥挤不堪,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同时,随着游客的增多,经济收益也将会增加。(4)各地应因地制宜,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旅游和其他特 色产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旅游与区域发展 篇2

  第四章 旅游与区域发展(相关素材)

  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确立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被誉为“朝阳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旅游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中国经 济持续快速增长,必将对旅游需求增长发挥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城乡居民收入将稳定增长,到2020年人均 gdp将达3500美元左右甚至更多,这将进入世界旅游界公认的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 国家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方略和加快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将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将为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和世 界舞台更好地发挥作用 ,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中国政通人和,社会安定,将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随着对现行休假制度的完善和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将形 成巨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尽管当前面临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但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没有发生逆转,我国旅游业发展仍属于上升期。基于以上分析,中国旅游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并呈现一系列鲜明的特征:

  (一)旅游市场持续增长

  在保持国际旅 游竞争力的同 时,国内旅游 、 出境旅游将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国旅游市场将从以入境旅游为主导、国内旅游为基础,发展到国内、入境、出境三大旅游市场共同发展。到xx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者将达到1亿人次,国内旅游将达到28亿人次,人均出游2次,出境旅游将达到1亿人 次,三大市场游客总量达30亿人次,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二)旅游消费多 元化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传统的观光旅游持续增长的同时,休闲度假旅游将快速发展。与现代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旅游新业态将大量涌现。城乡居民出游的选择将更趋多样,旅游产品的供应将更加丰富和充裕。

  (三)旅游促进更大需求

  旅游发展对基础设施和相关设施的需求将明显增长,对相关行业的依托和促进作用也更为明显。初步预测,到xx年,我国乘坐飞机的乘客将达到4.5亿人次左右,需要新增飞机约1800架、新增航班约630万架次;乘坐 铁路的 游客将达25亿人次左右,需新增客运车辆约5万辆;全国将新增私家车约4000万辆;将新增客运船舶约1万艘;将新增各类住宿设施约20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