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第7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案(通用2篇)

第7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案(通用2篇)


第7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案(通用2篇)

第7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案 篇1

  第7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案

  点击新目标

  1、 记住:经济重心转移到南 方的过程。

  2、 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重心南移。

  3、 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链接旧知识

  1、 读一读:《辽、宋、西夏、金的并立》知识建构。

  2、问一问:第6课中的五个政权哪些位于南方?回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

  1、 通读全文,把你认为的重点知识勾划出来,并圈点出关键词语,并把你在预习中遇到的疑惑做好批注。

  2、 完成知 识建构。

  3、师生共同反馈矫正知识建构完成情况。

  课堂进行时

  情景创设

  同学们通过媒体经常看到有 关假钞的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很小心地辨认钞票,那么同学们知道在古代人们是怎么防止伪钞出现和流通的吗?纸币和防伪技术的出现及完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新课解 读

  一、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1、 农业方面:两宋 时期南方水稻产量大幅增 长,太湖流域的         、         成为著名的水稻产区。

  结合图片与资料,联系环保,讨论梯田、圩田的利与弊

  (圩田是指在沿江、濒 海或滨湖地区筑堤围垦成的农田,土堤包围能防止外边的水侵入。梯田是在坡地上分 段沿等高线建造的阶梯式农田。)

  (周杰伦的《梯田》歌词片段:说到中学时期家乡的一片片梯田是我看过最美的绿地,于是也因此让我得了最佳摄影。莫名其妙在画面中的我不会写词都像个诗人,坐著公车上学的我看著窗外 的牛啃草是一种说不出的自由自在)

  利是:                                             弊是:                                         

  2、 商业方面:纸币的 出现(识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这是什么时期开始发行的纸币?当时名叫什么?

  (2) 你对该纸币有何评价?

  (3) 议议:为什么会出现纸币?

  (4) 结论:纸币的出现说明了   

  二、 经济重心南移

  1、根据之前所学知识,联系本课所学内容讨论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                                 ②        

  ③                                 ④         

  2、 南移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材料二: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①材料一中的故都指哪里?南宋都城是哪里?

  ②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赋”,说明了什么?

  ③材料二是什么时期的谚语?“苏湖 ”分别指什么地方?

  ④为什么说“苏湖熟,天下足”?

  课堂小结   结合下表 你会更好地把握南方经济发展脉络。东汉至南宋经济重心南移表

  课堂大练兵:完成练习册22页的选择题。

  课后谈收获:我记住了                             

  我懂得了     

第7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案 篇2

  第16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案

  〖内容标准〗

  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了解政权分立的基本特征以及江南六朝的概念

  ②知道北方人口南迁和世族交往促进江南经济开发的史实。

  2.能力培养

  ①识读“东汉至隋政权分合示意图”

  ②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作用。

  ③制作“南方经济发展”的图表。

  ④结合六朝经济开发的史实,联系当地实际,说说人口流动、地区交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明确六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②认识六朝是东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为唐宋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教学要点〗

  1.重点 江南经济的开发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由于北方的长期战乱,造成人口的大规模南迁,不仅使南方增加大量劳动力,而且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和发展。这是继春秋、秦汉以后,江南地区又一次大规模的开发和发展。并对我国南北经济发展逐步走上平衡,以及在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难点 混乱复杂的政权分立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个中原因错综,时间漫长,政权繁多,政局杂乱,难以简洁明了地讲清楚,学生对此只要有个印象即可。

  〖教学建议〗

  1.政权分立的纷乱

  ①通过阅读“东汉至隋政权分合示意图”,使学生初步了解这一时期的大致情况,对长达3XX年的政权分立混乱的状况有个感性的认识。

  ②知道这一时期江南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的朝代名称,知道六朝古都南京。明确江南六朝在摆脱落后停滞状态和发展地区经济所具有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2.江南经济的发展

  通过指导学生制作“江南经济开发图表”,使学生对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和概况有进一步的理解。

  ①人口大量南迁

  ⑴指出江南六朝“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北方长期战乱而南方稳定造成的,同时,江南六朝“人口大量南迁”是我国古代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

  ⑵运用“北方人口南迁图”,使学生知道三条南迁的路线的大致 情况。

  ⑶分析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作用:一是改变南方人少地广的局面,有利于垦辟荒地;二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结合广州地区出土的砖铭)

  ⑷结合六朝经济开发史实,联系当地实际,讨论人口流动、地区交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②江南经济和开发

  农业经济的发展:一是与三条南下路线相应形成的巴蜀、江浙和两湖、江西三个先进的农业经济区;二是促进了岭南农业的初步开发。此外,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商品化的倾向也是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

  手工业的特色:突出丝织业重心由北向南转移,并成为上升中的南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城市的兴起:重点介绍建康、苏州、杭州等江南名城。

  海上贸易雏形:向东到朝鲜半岛、日本、向西至印度、伊朗、大秦,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以上内容主要来源于教师用书)

  〖教学实录

  〔复习提问〕

  完成上节课布置的作业:“能攻心反则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是什么意思?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国鼎立,了解了有关魏、蜀、吴三国建立的情况,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东汉末年,社会混乱。从三国鼎立到隋统一全国,中国进入长达370年(220—589)的政权分立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现在,我们就看一看这一时期政权分立的情况:

  〔传授新课〕

  按照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顺序依次写出各政权的名称。(说明:我认为把第17课有关“北朝”在这里说出来,便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

  ①什么叫“六朝”?(p85)

  ②历史特点:(全国处于分裂混战时期,政权分立,南北对峙;江淮以南社会比较安定,地区经济走出低谷)

  ③曾统一北方的政权(曹魏、西晋、前秦、北魏、北周。)

  说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4、p89的内容。

  补充:西晋末年统一局面被破坏后,北方长期处于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前后出现的政权不下30余个,多数都是由南下的少数民族统治者所建立的。其中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过北方十来年。前秦的苻坚曾南方准备统一全国,来到我们淮南地区,被东晋的军队以少胜数打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同学们应该听说过“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故事。

  下面我们看本课的课题:南方经济的发展。这里我们要求大家掌握两点内容:原因、表现。

  ①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⑴为什么说东汉时期,南方地区的农业还远远落后于中原经济发达地区?(或者说:司马迁这为什么说:“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⑵我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⑶北方人口南迁的有哪三条主要路线?

  ⑷为什么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②表现:(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生对照课本,标出相关的主要内容)

  ⑴农业:先进的农业经济区;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产品的商品化。

  要求学生看教材p86的“北方人口南迁图”,把南迁的路线与经济先进的经济结合起来。“岭南”指的是五岭以南。“耨(nòu)”

  ⑵手工业:六朝时期开始,丝织业的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⑶商业城市:建康(今江苏南京)、京口(今江苏镇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余杭(今浙江杭州)

  海外贸易的港口城市:广州、鄮县(今浙江宁波)

  ⑷海上贸易:为什么说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可以远溯到六朝时期?(p87)

  小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长达300多年的政权分立时期。在这期间,北方处于政局动荡,战争不断,分立混乱的局面。南方地区相对稳定,又因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江南经济等到开发。面江南六朝是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为唐宋全国经济重心奠定了基础。

  说明: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本课在教学时,没有采用“布点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