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通用2篇)
第八单元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 篇1
第1课 古雅的昆曲
教案一、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从昆腔到昆曲昆腔产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关键作用的人物顾坚;梁辰鱼将昆腔推上戏曲舞台的重大贡献。魏良辅改革后昆腔的特点。 昆曲艺术的致命弱点。探究昆曲在“花部”与“雅部”竞争中落败的原因。导读法昆曲影视资料分析、欣赏法。 学唱实践体会法。材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昆曲是“近代百戏之祖”。它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改革是永葆艺术青春的唯一途径。昆曲的兴盛与衰落昆曲兴盛的具体表现:新剧作不断涌现;表演艺术精益求精;折子戏深受群众欢迎。 昆曲的致命弱点是片面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这是它衰落的根本原因。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昆曲兴衰的原因。 难点 昆腔的特点。 本课从昆曲的形成、兴盛和衰落,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昆曲的历史。目的是让学生对古老的昆曲有一个初步的、全面的认识。 本课引言由文字材料、探究的主要问题和重要概念三部分组成。文字材料指出:昆曲已有六百多年历史、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它是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三点从三个方面说明了昆曲的价值,希望引起学生对昆曲的关注。探究的主要问题和四个重要概念,通过置疑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 从昆腔到昆曲 教科书本目介绍了昆曲产生的过程。昆曲产生的过程中有三个关键点,即昆腔的形成、昆腔的革新和昆腔登上戏曲舞台。昆腔登上戏曲舞台,标志昆曲的诞生。教科书正是抓住这三个关键点说明昆曲是怎样产生的。 (1)昆腔的形成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统称。它包括宋元南戏、宋元杂剧、明清传奇、昆剧、京剧,以及数百种地方戏。 南戏起源于南方,是宋元时期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 元朝末年,江苏昆山地区的南戏艺人演唱南曲时,与当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南戏清唱新腔调。这种新腔调的原创歌手是顾坚。顾坚居住地在千墩,离昆山三十里,属昆山地区,所以人们称这种新腔调为“昆山腔”,简称“昆腔”。昆腔的名称出现于明初。昆腔具有婉转悠扬的特征,成为昆曲的灵魂和标志。 (2)昆腔的革新 元末明初,流行于南方的戏曲声腔,除昆腔外,还有产生于浙江海盐地区的海盐腔、产生于浙江余姚地区的余姚腔和产生于江西弋阳地区的戈阳腔。昆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合称四大声腔。 明朝嘉靖、隆庆年间,长期寓居江苏太仓的艺术家魏良辅,在善唱北曲的张野塘、苏州洞箫高手张梅谷、昆山竹笛名师谢井泉、苏州曲师过云适等艺术家的帮助下,对昆腔进行改革创新,历时十年,获得成功,使昆腔跃居其他三种声腔之上,成为明代戏曲腔调中成就最大、影响最广的一种。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徐渭谈论四大声腔时说:“唯昆山腔止行于吴中,流丽悠远,出手三腔之上,听之最足荡人。”(《南词叙录》)明代王骥德《曲律》中说:“旧凡唱南曲者,皆曰‘海盐’。今‘海盐’不振,而曰‘昆山’。”到万历末年达到“四方歌曲必宗吴门”的地步。 魏良辅等艺术家对昆腔的改革,主要表现在曲调、唱法、乐队(乐器伴奏)等方面。曲唱(曲调和唱法),是一种专门的学问。必须对华夏—汉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音韵学、音乐学有相当高的造诣者方能掌握它。从而“曲唱”就成为中国一类特有的文士音乐。南曲来源于民间歌舞。民间艺人对声调、音韵、乐律不太讲究。北曲(北方戏曲)从古优发展到参军戏,再发展到宋元杂剧,受宫廷环境和文士音乐影响很深,所以它注重声调、音韵、乐律。顾坚创造的昆腔虽然有婉转悠扬的特征,但由于受民间艺人不讲究声调韵律的影响,仍旧存在着“平直无意致”的弊病。魏良辅革新昆腔,首先表现在曲调运用上,他借鉴北曲结构严谨的长处,从宫调、板眼和平仄韵律等方面,克服南曲的缺陷,使昆腔具备“闲雅整肃、清俊温润”的新特点。其次表现在唱法上,他吸收北曲行腔的高低起伏与平、上、去、入的字调相吻合的长处,强调要把每一个字的声母和韵母准确无误地唱出来,演唱每个字的时候,还要分为字头、字腹和字尾,每个音又分为开口音、闭口音和鼻音。这样就把唱腔研磨得极其精致细腻,使旋律轻柔缓慢,仿佛在水里磨过一样,达到“音转若丝”的精细地步,当时人们称之为“水磨腔”。最后在乐队上,最初昆腔多半承袭古南戏,伴奏不用管、弦乐器,后来昆腔采用箫、笛、笙管乐伴奏,魏良辅又增添了琵琶、三弦、筝等弦乐伴奏。革新的昆腔,在人物情感的表现上和规模完整的乐队伴奏上,都已经具备了登上舞台成为戏曲的声腔条件,但它依旧停留在清唱阶段,没有迈出这关键的一步。 (3)昆腔登上戏曲舞台 隆庆末年,魏良辅的弟子梁辰鱼用革新后的昆腔谱曲,创作了传奇剧本《浣纱记》,并将它推上戏曲舞台演出。通常人们认为《浣纱记》是第一部用革新后的昆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浣纱记》是一出极其崇高而苦涩的爱情悲剧和政治悲剧。它以范蠡和西施的爱情为线索,描写了吴越争霸的故事。肩负国家重任的政治家范蠡与天姿国色的民间美女西施在明澈的溪流旁边遇合定情,却又不得不在沉重的政治风云中怅然分手。一缕洁白的轻纱,珍藏在情人的胸怀,也维系着国运的兴衰。在国家利益与儿女恋情冲突时,范蠡与西施这对情侣牺牲了爱情,共同作出无限悲凉、屈辱、痛苦而豪壮的决定──献身国家。范蠡伴随越王勾践去吴国为奴,苦等了三年,紧接着又是西施在吴王身边被蹂躏了三年。六年的相思之苦,换来了越国的胜利,但这对于花已残,心更苦的当事者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场灵魂与血肉的大劫难。勇敢献身的爱国精神和极其崇高的政治品位,都是以爱情悲剧为前提而展开的。然而,为越国复兴作出巨大贡献的范蠡,在胜利的时刻,接受了吴王临终关于兔死狗烹的警告,识破越王勾践在分一半天下与他的许诺中暗藏的杀机,毅然挂官归隐,携西施漫游五湖烟波。这又不能不说是一出令人深思的政治悲剧。《浣纱记》的演出,获得空前的轰动效应,取得巨大成功。从此,许多文人学士争相用革新的昆腔谱写传奇故事。昆腔传入京师,立即得到统治者和文人墨客的宠爱,迅速取代活跃在京师剧坛上的弋阳腔,赢得“官腔”的称号。明末,昆腔已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清初,昆曲的名称诞生了。 第二目 昆曲的兴盛与衰落 教科书本目介绍了昆曲兴盛的时期和兴盛的表现、昆曲的致命弱点、以及昆曲在“花雅之争”中无可奈何地败落。 (1)昆曲的兴盛 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末年,是昆曲的兴盛时期。昆曲兴盛的具体表现:一是新剧作不断涌现,精品层出不穷。像汤显祖的《牡丹亭》、高濂的《玉簪记》、周朝俊的《红梅记》、李玉的《一捧雪》、朱素臣的《十五贯》、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二是角色分工越来越细,表演艺术精益求精,服装道具更加讲究。在昆曲演出中,扮演剧中男主人公的生,又分为老生、正生(即小生);扮演剧中女主人公的旦,又分老旦、正旦(即青衣)、小旦(指闺门旦)等。南戏中有七角色之分,到昆曲时有所谓“江湖十二角色”的说法。角色的分工,有利于演员表演技艺的提高。元杂剧的装扮比较简单,只有净、末用白粉敷面,以墨勾花纹,正面人物有时加重眼眉。到明代戏剧,特别是昆曲中,已经用各种彩色图绘来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像《千金记》中的韩信由生扮演,剧本注明要“面赤微须”,就是要求涂红脸,还要带髯口;项羽由净扮演,涂黑脸。在道具的使用上,表现得相当灵活,往往充分利用小道具代替实物,进行虚拟表演,逐渐形成许多程式化的东西。《千金记》第二十二出,写萧何追韩信,手扬马鞭,配合舞台动作,飞驰过场,表现出萧何追赶韩信的急切心理。鞭与马结成了象征性关系,观众对它们之间的物象转换也具有了联想经验。于是,这种表演程式就在舞台上长期延续下来,以至于今。三是折子戏的出现。最初的昆曲传奇大多上演全本,一本往往有几十出,要演三个晚上。这样拖沓会使观众厌烦。聪明的艺人就从传奇中精选一出或几出戏,进一步加工、充实,使之成为可以独立演出的短剧,称为“折子戏”。折子戏生动、活泼,集中了表演艺术的精华,获得观众的欢迎。折子戏的贡献有两个:一个是它能在较短的时间集中将一出戏曲的精华奉献给观众,再一个是打破了传统上由正生、正旦为霸主的演出局面,为他们以外的角色单独施展本领开辟了天地。所以,从清代乾隆以后,折子戏逐渐取代了全剧的演出。这种折子戏的演出形式,一直流传到今天。 (2)昆曲的衰落 昆曲一登上戏剧舞台,就成为封建统治者和文人士大夫的掌中玩物。《浣纱记》演出成功后,许多文人学士争相用昆腔谱写传奇。他们的作品,脱离生活实践,脱离舞台实践,戏词追求典雅深奥,唱腔讲究悠扬婉转。像《游园惊梦》唱了半天才哼出一个字,强调了音乐性,旋律是美了,可是听不出语气,再加上唱词艰深,运用典故太多,一般群众听不懂。所以,片面追求旋律和音乐的表现力,却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就成为昆曲的致命弱点。昆曲脱离人民群众是它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清朝乾隆皇帝在位60年,多次下江南巡游,每次必到扬州。扬州大盐商想博取乾隆皇帝的欢心,就养起很多戏班,在运河两岸搭建数十座戏台,每逢龙船经过扬州,锣鼓喧天,戏曲争辉。这里面既有专门演唱昆曲的戏班,又有表演各种地方戏的剧团。当时,封建统治者和文人士大夫奉昆曲为正宗,又因昆曲唱词高雅,就称昆曲为“雅部”;而各种地方戏花“杂”,种类繁多,就统称“花部”。在接驾演出时,昆曲与地方戏竞争十分激烈。与此同时,除扬州外,在京师、苏州以及其他一些大城市,都出现了争取观众的竞争,这就是戏曲史上有名的“花雅之争”。 花雅之争经历了三次高潮。首先与昆曲较量的花部剧种是京腔。所谓京腔是弋阳腔传到北京后改用北方方言演唱的新剧种,因其唱腔高亢挺拔,又称“高腔”。乾隆前期,京腔已有力量与昆曲抗衡,出现“六大名班,九门轮转”的局面,不久取得了压倒昆曲的优势。清朝统治者对京腔采取利用和规范的措施,使京腔逐步蜕变为宫廷演出的御用声腔,扼杀了它健康向上的生命力。接着,乾隆中期,秦腔走出关中,唱红全国各地。1779年,著名的四川省秦腔演员魏长生进京入双庆班,以《滚楼》一剧轰动京城,引得豪门士大夫心醉。从此,秦腔大盛,京腔六大班几乎无人过问,昆曲同样受到巨大威胁。秦腔在京城风光三年,清政府为维护昆曲的“正声”地位,以正风俗、禁诲淫之戏为名,明令禁止秦腔戏班演出。魏长生被迫离开北京,到扬州谋生。1790年乾隆皇帝八十岁诞辰,浙江官员与富商以送戏祝寿为名,由著名徽班艺人高朗亭率领三庆班进京朝贺演出。看惯了昆曲和京腔的老皇帝,对耳目一新的徽班演出十分感兴趣。那热闹的场面、炽烈的武打,也深深地吸引着北京各阶层的观众。19世纪初,四喜、春台、和春三大徽班也相继进京。他们与三庆班一起同昆曲展开决战。那时,看昆曲演出者寥若晨星,而看徽班演出者则高朋满座。四大徽班已成为北京剧坛的新盟主。 花部戏剧内容普遍贴近百姓生活,唱腔清新活泼,唱词通俗易懂,从而强烈地吸引着观众。这是它能够在花、雅之争中取胜的根本原因。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从昆腔到昆曲”一目,(1)指导学生阅读本目第一、第二自然段和“资料回放”,然后提问:昆山腔的创始人是谁?他怎样创造的昆山腔?昆山腔的表演形式在当时是怎样的?昆山腔的名称是什么时候出现的?(2)教师运用讲述法讲授本目第三、第四自然段内容,然后播放一段昆曲的音像资料,指导学生分析、欣赏、并学唱一两句词曲,随后交流一下对昆曲演唱特点的体会。 关于“昆曲的兴盛与衰落”一目,(1)指导学生阅读本目第一自然段,要求学生分析归纳昆曲兴盛有哪些表现?(2)教师先讲清“花部”、“雅部”、“乱弹”名称的来历,再用投影仪将焦循《花部农谭》的两段资料(见教参原始资料部分)放映到屏幕上,让学生分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昆曲存在什么弱点?花部存在什么优势?探究一下,“花、雅之争”,花胜雅败的原因何在?谈谈这段历史的经验能够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学习“从昆腔到昆曲”一目时,播放昆曲《游园惊梦》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学唱:“遍青山啼红了杜鹃”一句,然后引导学生从昆曲的唱词、唱腔、节奏等方面分析昆曲的特点,并让学生试验一下,在不知道唱词内容的情况下是否能听懂演员演唱的是什么? 目的是让学生对昆曲产生一些感性认识,为学生对昆曲形成理性认识打下一点基础。 案例二 在学习“昆曲的兴盛与衰落”一目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出示下列材料: 盖吴音繁缛,其曲虽极谐于律,而听者使未睹本文,无不茫然不知所谓。其《琵琶》《杀狗》《邯郸梦》《一捧雪》十数本外,多男女猥亵,如《西楼》《红梨》之类,殊无足观。花部原本于元剧,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叟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 ──(清)焦循《花部农谭》 请学生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昆曲的弱点有哪些?花部戏剧的优点有哪些?
第八单元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 篇2
第2课 昆曲的拯救和保护
教案一、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是中国舞台艺术中集中国文学之大成的代表品种。角色制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突出主角,众多演员为配合主角做戏上场,这种演员组合体制流传至今。 “合—离—合,双线平行”的戏剧结构是中国戏曲的特色。探究昆曲对我国其他剧种的影响。昆曲是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瑰宝。 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是她独有的民族精神的活的记忆,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是维系民族存在的一条重要的生命线,在民族区别中,非物质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 保护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保护文化主权。文化主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政治独立的精神基础。 保护本民族非物质文化是对人类文化生态的保护。任重道远的拯救和保护任务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保护昆曲做出努力,使之延传至今。 拯救和保护昆曲面临重重困难,任重道远。 以昆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让昆曲薪火相传,再创辉煌。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认识拯救和保护昆曲任重道远 难点 认识昆曲的独特文化价值 20世纪后期以来,受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大潮的强烈冲击,人类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遇着日益严重的危机,保护和拯救它们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而严肃的课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昆曲于xx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绝不是仅仅关于某项具体文化事业生存的问题。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顶峰上,放眼全球,充分地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和意义: 从民族的角度看,物质文化的载体已被物化为恒定的形式,表现为历史的、静止的、不可再生的,它的精神蕴涵隐藏很深,已远离它的生态环境,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修养,不能潜心感受和解读,是很难把它全部激活、接受和传递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则是具体的活动过程,表现为现实的、活跃的、不断生成的,同时它就植根于民众真实生活之中,是民众日常经验的一部分。其精神蕴涵有如空气和阳光,可以直接被人们所吸收,并在经常性的活动中世代传承。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比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更强烈的唤醒和强化民族意识的作用。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是她独有的民族精神全民性的活的记忆,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是维系民族存在的一条生命线。这条生命线一旦遭受破坏,民族文化的基因及其生命链将出现断裂变形,民族的存在随之发生危机。在人类历史上,因为自身文化的失传或被强行割断而解体乃至消亡的事实,就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从国家角度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维护国家独立。国家作为多民族共同体,广义地讲就是一个大民族,所以也称民族国家。一个大民族区别于另一个大民族的根本标志是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地反映着民族神精和文化传统。它是一个民族国家深入脊髓的文化积淀,也是它独特文化身分、文化个性的确证。据此,民族国家的自尊、自信才能确立,才会形成最深沉的凝聚力。在正常的状态下,这种民族精神的伟力似乎不为人们所关注,但是一旦到了民族国家最危险的时刻,它便立即凸显出来。每个爱国公民都会从它那里自觉地汲取力量,为保护祖国,以不同的方式去投入战斗。在数字化时代到来的今天,随着文化霸权主义的出现,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又具有了新的国家意义──文化主权的保护。文化主权是一个民族国家政治独立的精神基础;如果将民族国家的政治独立视为外在标志,那么文化主权便是其内在灵魂。丧失了灵魂,它的政治独立就将虚有其表。当前,民族文化主权丧失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强势外来文化依靠高科技手段强占解释权,肆意灌输其价值观,造成本土文化基因断裂,精神畸变,并通过市场控制舆论;再一种是弱势民族自身缺乏文化主权与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在异族强势文化巨大冲击下自然失守。其结果,动摇根本,丧失精神的国籍,遭受灭顶之灾。反之,当一个民族从总体上提高文化主权和文化保护意识,积极付诸行动,它一定能在困境中觉醒奋进,通过寻根固本,继承创新,走向繁荣,重铸辉煌。 从世界角度看,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人类文化生态的保护。它有助于保护人类文明的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精神和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够使人类发展得更迅速、更持久、更健康! 本课教材的主题是拯救和保护我们祖国的戏剧瑰宝──昆曲。它首先介绍了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目的是说明昆曲确实是价值连城的瑰宝,然后介绍了昆曲面临的一系列生存危机和其自身改革的难题,最后指出:昆曲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保护和拯救昆曲的义不容辞的任务已落到我们的肩上。我们对这项工作的任重和道远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本课引言从昆曲被确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入,指出:这是“昆曲面临走向世界的一次难得机遇。”过去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现在已经到了具体落实的时候,从而引出拯救和保护昆曲的主题。 第一目 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 教科书本目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具体地介绍了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从历史的维度看,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所以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从现实的维度看,昆曲对后世中国戏曲众多剧种都有深远的影响,所以被誉为中国“近代百戏之祖”。 (1)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近代著名史学家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这个论断指出了戏曲表演的一个重要特性,即歌舞性。歌舞是一种熔文学、音乐、舞蹈于一炉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它产生于人类的童年──原始时代。《吕氏春秋·古乐篇》上记载:原始社会的先民们以牛尾为道具,踏足为节奏,载歌载舞;歌舞结构庞大,共分八阕,段落明晰;内容表达了对人口和草木繁盛的喜悦和祈盼,对五谷丰登和禽兽繁衍的喜悦和祈盼,对天地、祖先乃至英雄的崇拜和依赖。原始社会的先民们认识自然和自身的能力尚处于低级阶段,对宇宙万物的看法都带有神秘性,带有原始宗教色彩。祭祀天地祖先的“巫”和驱鬼逐疫的“傩”,是两种重要的宗教仪式。在举行巫、傩两种宗教仪式中都要载歌载舞。这种原始的歌舞可以视为戏曲的萌芽。 戏曲的另一源头可以追溯到“优”的表演。“优”是古代宫廷艺人的总称,有“俳优”和“倡优”之分。“俳优”以戏谑表演为主,达到讽谏的目的。优人的讽谏活动一般都是即兴式的,带有相当程度的随意性。“倡优”则以乐舞表演为主,但在实际表演中,无论是“俳优”,还是“倡优”,都可以兼演戏谑或歌舞。 优的表演自秦以后历代相迭,且愈演愈佳,至晋时后赵年间,出现一出名为“汝何官”的讽刺剧。这个表演,“每大会”时即演出,大致成为现成节目。至唐代则由这么一个节目演变成为一种“代言”体的表演形式──参军戏了。参军戏中又揉入了管弦伴奏的歌唱,出现了角色,为中国戏曲的形成做了必要的准备。 中国民间说唱艺术到宋代进入黄金时代。说唱艺术中的鼓子词,演出形式以鼓为拍,重复演唱同一词调,或间以道白,用于叙事或写景。如唐人元稹的《会真记》传奇,便被以十二曲《商调蝶恋花》,敷衍了关于崔张爱情的完整故事。说唱艺术中的唱赚,分三段,前有引子,中间由若干曲调组成,后有尾声。这类说唱艺术的精华也被戏曲吸纳。 宋金时期,中国戏曲正式形成了,或说成熟了。形成或成熟的标志是流行于北方的杂剧和传唱于南方的南戏。无论是杂剧,还是南戏,它们已不再是“巫”、“傩”宗教礼仪和“俳”、“倡”宫廷政治的附庸,它们已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艺术。 然而,杂剧也好,南戏也好,当年它们是怎样表演的呢?今天,我们都看不到了,只能从戏曲舞台上找到一些杂剧、南戏的遗留痕迹。不过,与它们有血脉联系的昆曲还存活着。昆曲熔铸了古代中国从宫廷到民间的歌舞百戏精华,它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了,所以人们称昆曲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2)中国“近代百戏之祖”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它凝聚着古代中国艺术家许多伟大的创造,对中国后世众多戏曲剧种有重要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教科书只着重介绍了几项学生容易理解的东西。 第一项是角色制。角色制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所谓“角色”,就是,传统中国戏曲中根据戏中人物的性别、年龄、身分、性格等而划分的人物类型。演员往往专门扮演某种类型的角色,因而形成各种专门行当。习惯上角色同行当通用。唐代参军戏中已有参军、苍鹘两个固定角色,其后宋元杂剧、明清传奇逐渐增加角色,由简而繁,至昆曲已有所谓“江湖十二角色”。但是,角色最基本的类型为“生、旦、净、末、丑”五种,其他角色实际上都可以规范到这五种行当中去。 在宋元杂剧和南戏中,以唱功为主的正生和正旦处于行当的霸主地位。净、末、丑行当,只能当配角。昆曲折子戏的出现,使正生、正旦之外的角色有了单独施展本领的机会,从而初步打破了生、旦为霸主的局面。这对于以后戏曲发展有很大影响。像折子戏《蒋干盗书》就以丑角为主。另外,演员分角色,每人专攻一个行当,促使演技精益求精,推动了中国戏曲的发展。 第二项是文人戏曲与舞台扮演紧密结合是昆曲诞生的特点。昆曲一登上戏曲舞台就受到文人青睐。众多文人献身戏曲事业,对于规范、发展、繁荣昆曲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文人创作的昆曲戏剧过分追求文词的典雅深奥,唱腔的悠扬婉转,脱离舞台实践,案头化越来越明显,给昆曲日后的衰落播下了不良的种子。 第三项是昆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合—离—合,双线平行”的戏剧结构。以《玉簪记》为例,剧情始于聚合的生、旦,具体说是,南宋时,书生潘必正(小生扮演)在临安应试落第,因其姑母为金陵女贞观观主,前往访之,暂寓观中温习功课准备再考。一天,他见到道姑陈妙常,经交谈后相互产生爱慕之情,发展到海誓山盟私订终身的地步。这是第一个“合”。潘陈的密切交往终于被观主察觉。观主(由生、旦以外角色扮演)逼迫潘必正再去应考。潘必正来不及与陈妙常告别,匆匆离去,陈妙常追到江边,雇船赶上潘必正。她将自己的碧玉簪赠送给潘必正,表示自己忠贞不渝的爱情,潘必正回赠鸳鸯扇坠。在秋江上,二人依依不舍,痛哭而别。这是“离”。最后,潘必正考中进士,到观中迎娶陈妙常,回到家中,从父母处得知他们俩早有婚约,碧玉簪和鸳鸯坠是双方父母指腹为婚时的信物。全剧在大团圆的热闹气氛中结束。这是第二个“合”。在“离”的过程中,生、旦各有一条行动线索,充分展开,发展剧情,这就是所谓的“双线平行”。这种戏剧结构,是中国戏曲所特有的。各剧种的戏剧结构,都受它影响。 第四项是昆曲的演员组合体制。这跟角色制有很大关系。角色制促进了演员技艺的发展,有些演员技艺独特精湛,深受观众喜爱,成为红极一时的主角。戏班就以他们为主,组织演员为主角配戏。主角的技艺、风格越来越突出,越来越走红,最后形成独特的流派。昆曲这种演员组合体制,对其他各剧种都有影响,使之流传至今。 第二目 任重道远的拯救和保护任务 教科书本目首先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保护昆曲艺术做过重要指示。许多昆曲艺术家和剧作家为保护昆曲艺术做出实际贡献。这样才使昆曲得以延传,才有今天成为全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殊荣。然后介绍目前拯救和保护昆曲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从而使学生认识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举手抬足就可以做到,因此,拯救和保护昆曲是一项任重道远,极其艰巨的任务。让昆曲再现辉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拯救和保护昆曲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科书列举了四项内容: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剧场不足和昆曲改革的问题。前三项内容,教师可以按照课文讲述就可以了。如果本地区有这方面的教学资源,教师可尽量拿来用于教学。后一项内容,涉及到一个怪现象──“昆曲叫好不叫座”,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参考书资料与注释部分提供的当代戏曲理论家张庚先生的解释,通俗地给学生讲解出来,并由此引出昆曲必须改革的问题。既要保存昆曲婉转悠扬的声腔特点,又要不损失戏剧性,让观众能听懂看懂,这是一个非常难解决,但又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现在,昆曲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受到举国上下,乃至全世界的关注。我们必须让古老的昆曲艺术焕发青春,薪火相传,再创辉煌。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一目,建议教师抓住两点:一是昆曲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再是昆曲是中国“近代百戏之祖”。前一点教材只是一提,没有详细讲,老师可根据教学参考书教材分析部分的内容,简要概括如下:中国戏曲有三个来源,第一,原始宗教祭祀天地祖先和驱鬼逐疫的“巫、傩歌舞”;第二,古代宫廷贵族娱乐的“俳优戏谑”;第三,宋金民间说唱艺术。中国戏曲正式形成于宋金时期。其代表是杂剧和南戏。然而,这两种戏曲都没有流传下来,在它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昆曲保存着中国戏曲自萌芽以来的一些信息,所以被称之为国宝级的“活化石”。后一点教材从角色制、文人戏曲与舞台扮演紧密结合、稳定的戏剧结构、演员组合体制四方面介绍了昆曲特征及其对众多剧种的影响。实际上,在脸谱、服饰、表演程式、曲牌、剧目、道具等许多方面,昆曲对我国众多剧种都有深远影响,因为太专业了,所以教科书没讲。但是,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补充。教师可以结合“学思之窗”栏目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探究一下:昆曲对本地区戏曲剧种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关于“任重道远的拯救和保护”一目,重点放在让学生理解拯救和保护昆曲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上。教科书指出四方面问题,前三个问题比较简单,教师讲述或指导学生阅读理解都可以;后一个问题有难度。为什么“昆曲叫好不叫座”呢?教师可以运用体验法,播放一段昆曲,让学生说说唱词是什么?一般说,大多数学生会说不出唱词内容,当然不排除个别学生能听懂唱词。但是,不管听懂的、说得出唱词内容的;还是听不懂、说不出唱词内容的,都让他们找一找原因何在?然后,教师总结归纳,导出昆曲必须改革才能生存的认识。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拯救和保护昆曲,任重而道远。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讲授“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时,条件具备的学校,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昆曲录像,如《秋江》,然后再播放一段京剧、越剧或川剧等录像,戏剧内容最好是相同的,让学生通过比较,认识昆曲对其他剧种的影响,加深学生对昆曲是中国“近代百戏之祖”的认识。 案例二 讲授“任重道远的拯救和保护”一目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昆曲,然后提出问题:你平时观看戏曲演出,是侧重于故事情节,还是音乐旋律?你认为昆曲如何改革,才能既保留自身特点,又适应你的欣赏习惯?请同学畅所欲言,发表意见。最后请同学整理出一份能代表大家共同心愿的文字材料,寄给当地的文化馆或昆曲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