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精选3篇)
第四章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篇1
第一节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测试
练习
1.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的标志是( )
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b.联合国的成立
c.关贸总协定成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答案:a
2.二战后对日本法西斯惩处不彻底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的利益考虑 b.美国的利益考虑
c.日本认罪态度好 d.中国政府的宽容
答案:b
3.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关于这三个体系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战争后建立起来的 b.重新划分了国际关系格局
c.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d.没有进步作用
答案:d
4.两极格局下美苏的对抗形式主要是( )
a.战争 b.冷战 c.经济封锁 d.思想渗透
答案:b
小结
二战后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是雅尔塔体系的确立。这一体系打破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代之以美苏两极主导。美苏两极格局存在近半个世纪,对二战后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两极格局虽然已经解体,但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角度而言,学习这段历史仍然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同学们如有兴趣,可以对相关问题展开进一步思考与探讨,最后将本节内容的知识结构表列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
第四章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篇2
第四章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四节 美苏争霸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80年代中后期的美苏关系。
(2)要求学生掌握美苏争霸的主要特点及美苏外交的基本战略,掌握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一套对外基本战略,在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的美苏争霸中,既有缓和又有剑拔弩张的时刻。第二,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是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的时期。第三,在80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国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苏联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
2.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对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和美苏双方在争霸中的基本态势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随着苏联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对外政策方面逐渐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导致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这是美苏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
(2)通过讲述“美苏争霸的形成”,使学生明确:战后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全球对峙,即所谓“冷战”格局,被50年代后期开始的美苏争霸格局所取代的主要原因,在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3)通过学生对美苏争霸过程及其所造成的世界影响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增强学生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意识。
(4)通过美苏争夺世界霸权使两国背上沉重包袱的历史教训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是既害人又不利己的,是愚蠢之举。
(5)通过美苏两国争夺霸权过程中两国对外政策调整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在国际政治斗争和国际竞争中,经济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3.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分析美苏争霸斗争的三个阶段中,苏联对美国态度和政策的变化与苏联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美苏争霸的后果和影响,美苏两国国家综合国力与其国际地位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自学教材及有关资料,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的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与答题,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现象产生、变化规律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本课重点: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和美苏双方在争霸中的基本态势。
2.本课难点:在六七十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苏双方对外战略的调整及原因
教学设备及教具
1.多媒体设备或小黑板。
2.自制的课堂思考题、讨论题,反馈练习题及答案的幻灯片、投影图片等。
教学要点
一、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的美苏争霸
1.美苏争霸的形成——赫鲁晓夫的对外基本战略
2.50年代中期至 60年代初期的美苏争霸
二、60~80年代的美苏争霸
1.60~70年代苏联的积极进攻战略
2.80年代美国对苏联采取的强硬态度
三、80年代中后期的美苏关系
l.60年代末美国对外战略的重大调整
2.有关中美关系的三个公报
教学安排
本节内容用一课时(40~45分钟)完成。
本课采用学生自学——教师指导的教学模式,步骤如下:
第一,提问导入;第二,自学指导;第三,学生自学;第四,课堂提问;第五,课堂讨论;第六,解难释疑;第七,课堂小结(列表或图示教学重点);第八,反馈练习。
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新课(2分钟)
提问: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格局有何特点?
回答: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格局的特点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全球对峙的两极格局,即所谓“冷战”格局。
导入:从50年代后期起,世界政治格局逐渐变化,开始出现美苏争霸的格局。美苏争霸格局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发展情况如何?美苏争霸对其自身历史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是我们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自学指导(4分钟)
1.教师介绍本节知识概要。
2.出示阅读思考题(可用投影、幻灯、小黑板展出):
3.要求学生结合上述思考题阅读课文。学生自学(6~7分钟)
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作简要笔记,为回答问题作准备。
课堂提问(8分钟)
1.分小组回答问题,教师先按顺序展示题目,等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做点评并以表格 的形式展示答案要点。(可用投影、幻灯、小黑板展出。)
一组问题(2分钟):
列举美苏争霸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二组问题(2分钟)
结合美苏争霸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分析在美苏争霸过程中,苏联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三组问题(2分钟):
结合美苏争霸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分析在美苏争霸过程中,美国的对外政策
组问题(2分钟):
根据美苏争霸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以及美苏的对外政策的变化,说明美苏争霸各阶段的 态势?
课堂讨论(6——8分钟)
1.结合各小组回答的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3-4分钟)。
讨论题如下:
(1)美苏双方在争霸过程中调整对外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2)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美苏两国领导人推行的对外政策的变化中,你 得到什么启示?
2.小组讨论后推举代表发言(3—4分钟)
3.教师对学生所述答案进行点评后,以表格的形式展示第(1)题的答案要点(1分钟)
4.教师对学生所述答案进行点评后,展示第(2)题的部分答案要点(1分钟)
美苏两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政策不仅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不利影响,而且对其 本国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任何国家的政府和领导在决策时都应引以为戒。
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好坏,并决定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因此,发展经 济是当今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工作的中心。而遏制霸权主义的最强有力的措施就是使更多的 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中国在美苏两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过程中多次发挥过作用,这说明中国在国际事务
第四章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篇3
第四章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五节 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
教案
指导新课自学(指导2分钟,自学8分钟,共10分钟)
1. 教师介绍本节知识概要。
2. 2.出示阅读思考题(可用投影、幻灯、小黑板展出):
3. 学生自学(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思考题作列提纲或列表格)。
回答问题(15分钟):
问题一(5分钟):
战后初期民族独立运动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板书提纲或以幻灯、投影展示答案要点:
(战后初期民族独立运动成果提纲)
问题二(4分钟):
非洲与拉美民族解放运动有哪些重大事件?进程如何?有何意义?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板书提纲或以幻灯、投影展示答案要点: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原因{ 亚非会议的鼓舞
埃及人民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促进
进程
意义
出示《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程、意义表》(50年代中期—90年代初 )
备注:利用挂图、投影图片或动画展示《非洲独立形势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非洲独 立运动的过程。
2.古巴革命: { 独立:1959年,卡斯特罗挫败了美国,在哈瓦那建立革命政府。
改革:实行国有化,进行土改,1961年宣布古巴为社会主义国家
意义:沉重打击美国在拉美的霸权,鼓舞了世界的民族解放斗争。
问题三(6分钟):
不结盟运动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的情况如何?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板书提纲或以幻灯、投影展示答案要点:
三、第三世界的崛起
1.“第三世界”的由来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补充;以幻灯、投影展示答案要点:
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 原因
(2)情况:
2.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的作用(1)政治方面: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补充;以幻灯、投影展示答案要点:
(2)经济方面: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补充;以幻灯、投影展示答案要点:
3.不结盟运动兴起和第三世界崛起的意义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补充;以幻灯、投影展示答案要点:
讨论探究(10分钟)
教师以幻灯或投影展示讨论题内容:
教师以幻灯或投影展示民族解放运动概况表,作为学生思考问题的资料: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补充;以幻灯、投影展示答案要点:
教师以幻灯或投影展示讨论题内容: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补充;以幻灯、投影展示答案要点:
教师以幻灯或投影展示讨论题内容: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补充;以幻灯、投影展示答案要点:
课堂小结(3分钟)
教师小结:教师以串讲的方式,提纲挈领地概述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新学知识加深与巩固。
反馈练习(5分钟)
甲、自选题目
1.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国际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这些新特点不包括以下的( )
a.世界发展的多极化格局代替了美苏争霸的格局
b.中苏关系逐渐恶化,以至最终破裂,社会主义阵营逐渐瓦解
c.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迅速,不再一味追随美国,并日益要求摆脱美国控制, 资本主义阵营逐渐瓦解
d.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第三世界力量不断壮大,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结合非洲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17~18世纪和20世纪初非洲遭受列强的不同政治格局,分析西方殖民者侵占非洲区域变化的原因。
(2)比较20世纪初的非洲政局和20世纪60年代末的非洲政局,说明其变化的原因。
(3)概括说明民族独立对非洲国家的意义。参考答案:1.a2.(1)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以占领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为主,而不 以地域占领为主;②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后,列强为了大量输出资本而加紧瓜分世界;③欧洲冒险家的探险为殖民者侵占非洲开辟了道路;④20世纪初,非洲被瓜分完毕。
(2)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老牌殖民国家的衰落。
(3)①非洲国家获得民族独立后,能够不受他国的控制和干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和外交事务;②实现民族独立,能够更好地发展民族经济,以实现经济独立与振兴。
乙、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1.d 2.c
二、问答题
1.简述从开凿苏伊士运河到埃及把运河收归国有的历史。
答:1859年,法国攫取开凿运河的权利,1869年,运河通航;英国、法国在埃及进行了激烈的争夺,英国取得了运河的控股权;70、80年代,英国单独控制埃及,使埃及处于英军占领之下;1922年,英国在埃及人民的强烈要求下同意埃及“独立”,但仍然控制运河并继续在埃及驻军。埃及共和国建立后,纳赛尔总统于1956年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法为控制运河出兵侵略埃及,挑起第二次中东战争,但遭到失败。埃及最终实现了苏伊士运河的国有化。
2.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取得了哪些成就?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成就主要有:①20世纪50年代中到60年代末,非洲有30多个国家独立。其中1960年有17个国家独立,该年被誉为“非洲独立年”。②70年代中期葡属殖民地的莫桑比克、安哥拉独立。③80年代到90年代初,津巴布韦、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④曼德拉当选南非首任黑人总统,南非摆脱了殖民主义的种族隔离制度。
意义:①使遭受奴役几百年的非洲人民获得了解放,改变了非洲的面貌。②标志着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③新兴的非洲独立国家成为第三世界中一支重要的反帝反殖力量。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材料解析题
答:(1)由来;①巴勒斯坦地区是犹太人(希伯莱人)的祖居地;历史上,尤其在二战中,犹太人受尽迫害,希望建立自己的国家;②犹太民族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有共同的民族文化和共同的宗教;世界大国的支持。
(2)影响:①结束了英国对该地区的“委任统治”;犹太民族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国;耶路撒冷由联合国代管。②因为中东地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中东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美国等大国利用该地区复杂的民族、宗教矛盾,不断插手该地区事务,导致这一地区冲突不断,使巴勒斯坦不仅长期未完成建国任务,而且受该地冲突影响,巴勒斯坦的难民无家可归,流落于阿拉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