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示范教案(精选2篇)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示范教案(精选2篇)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示范教案(精选2篇)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示范教案 篇1

  教学重点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教学难点   涉及的时空概念较多,古今地名有差异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为何明成祖朱棣的陵墓那么宏伟?(他是第一位葬在北京的明朝皇帝,那时明朝经济发达,国力强盛。)

  导入过渡:这就为当时进行远洋航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出现了杰出的航海家郑和。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郑和下西洋

  学生阅读84-87页“导入框”以及本目课文、插图、地图、资料等,在教师启发下,作读书标注并思考回答:

  1、这里说的“西洋”指哪些地方?(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同桌学生合作,一个翻到新学案63页,另一个翻到课本85页,对照回答:

  2、郑和下西洋从哪里出发?(刘家港)

  3、他们沿途经过的国家或地区,今天各叫什么名称?(占城——越南;爪哇等——印度尼西亚;满剌加——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榜葛拉——孟加拉印度;古里——印度;天方——沙特阿拉伯;木骨都束)

  4、完成88页“练一练”: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5、学生观察彩图23《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结合课本86页插图和资料,回答: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历史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在航海事业的发展史上居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

  戚继光抗倭

  指导学生阅读87页本目课文、画像等,在教师启发下,作读书标注并思考回答:

  1、倭寇指哪些人?(元末明初,骚扰我国沿海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以及中国人当中的奸商等)

  2、戚家军和岳家军有哪些共同点?(都经过严格训练,纪律严明,英勇善战,战功赫赫。)

  3、戚家军和岳家军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时代、领导人、对手等)

  4、87页“动脑筋”:戚继光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刻苦好学,深明大义,把志向定位在保卫国家和民族利益之上,并非追求个人功名和私利。当国家和民族需要时,他能挺身而出,战功卓著,千古称颂。)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学生阅读88页本目课文、89页“活动与探究2•材料分析与比较”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作标注,然后回答:

  1、“番彝佛郎机”指哪个国家?(葡萄牙)

  2、他们的侵略行径同郑和下西洋相比,有什么不同?(背景、目的、手段、结果)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教师指出:明前期,仍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最能说明当时中国的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还领先于其他国家,所以在外交上能主动地与外国和平友好地交往。明中后期,倭寇入侵,戚继光抗倭还能取得胜利,说明此时中国还没到落后挨打的地步,但是已经被迫采用战争自卫,在对外关系上开始处于被动地位了。葡萄牙入侵时,它已成为殖民国家,尽管还不敢发动公开的大规模战争,却能够耍手段攫取澳门的居住权,说明封建制度下的中国已经显露出落后软弱的趋势了。总之,明朝中后期的中国已经开始落后了。

  1、学生结合89页“自由阅读卡•澳门妈祖阁”,交流有关知识。

  2、完成新学案63页“自我测评”。

  3、提醒预习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示范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郑和下西洋。

  2.掌握戚继光抗倭。

  3.掌握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

  4.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2.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戚继光抗倭背景、功绩和取胜原因的学习和分析,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郑和远航的盛况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在世界的先进地位,以及郑和远航增进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这些史实,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两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点

  1.郑和下西洋

  2.戚继光抗倭

  教学难点

  郑和下西洋路线和所经过的地方(古今地名对照)

  教学方法

  1.多种导入法。本课资料较多,在导入时可采用多种导入法。以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2.图示法。郑和下西洋的内容涉及到很多地名,且古今叫法不同,学生的空间概念不容易建立,充分利用地图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

  3.纵向联系法。对于郑和下西洋的条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前面学习过知识的回忆,让学生在联系中得出结论。

  4.故事穿插法。对于民间流传的关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5.情景教学法。对于课本中一些不太好理解的内容,可以通过设置情景,使学生置身其中。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3.磁带  录音机  澳门回归音像制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导入框中的内容:在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不少与郑和有关的遗迹。比如,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附近的山上有个三宝洞,洞中有郑和塑像。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山下有三宝井,井旁有三宝亭,亭内供奉着郑和神主。印度有三宝石雕刻像。在非洲东岸的索马里,有个中国村又名郑和屯。上述都是郑和和他的船队到达过的地方。像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垄市,郑和远航时曾在此登陆暂住。那儿原本一片荒凉,后来的华侨却因郑和来过就定居在这里,逐渐形成兴旺的海港。每年在郑和登陆的日子,华侨都在这儿举行盛大游行,锣鼓喧天,龙狮狂舞,洋溢着节日气氛,以示对郑和的纪念。郑和远航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是怎样远航的?明代的中外关系中,还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明代的对外关系一课。

  导入语例示二:

  请同学们先来听一首歌曲。(放录音  投影打出《七子之歌》歌词片段)

  [投影显示]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同学们,歌词中的“妈港”是什么地方?这首《七子之歌》是谁的作品?澳门和妈港是什么关系?澳门是什么时候被葡萄牙占领的?又是什么时候回归祖国的?澳门被占前后,中国还有哪些对外交往的大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

  导入语例示三:

  请同学们先看一幅图片。

  [投影显示]

  郑和下西洋的海船模型

  刚才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是郑和下西洋的海船模型,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那么,郑和下西洋是怎么回事?郑和下西洋在当时有什么样的背景?对当时和后来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今天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郑和下西洋{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内容,总结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概况、意义等内容。

  [学生看书]……

  [学生总结]目的是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时间是1405~1433年,先后7次下西洋,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每次航行大小船只有200多艘,每次出海2.7~2.8万人,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课本上的内容和过去学习过的知识,互相交流一下,探讨郑和下西洋具备了哪些条件?

  [学生交流]……

  [学生回答]

  生甲:郑和从小能吃苦耐劳,培养了英勇无畏的气概。

  生乙:宋元以来,我国的造船业发达,能造出巨大的海船。

  生丙:当时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生丁:有了远洋航行的技术。

  生戊:指南针的应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

  生己:郑和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

  [教师补充]郑和出生在回族家庭,又皈依佛教,熟悉佛教与伊斯兰教教义,西洋各国大都信仰佛教或伊斯兰教,这些也是远航成功的重要条件。当然,船队中其他成员也是功不可没的,比如说,各船的船长、舵手及全体船员的群策群力、通力合作等等。更重要的一点是明朝国力的强盛是这个航海壮举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因为郑和的船队要远航,首先需要的是大量资金和优质的远洋船只,如果没有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是办不到的。

  [教师讲解]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郑和本人是一个伊斯兰教徒。明洪武四年(1731年),郑和出生。那时,元朝已被推翻,可是云南仍处在元朝所封的梁王的统治之下。就在郑和出生的那一年,明朝收复四川,明升(当时割据四川的夏国国主)投降,云南的政治局势即刻紧张起来。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里,郑和一家共有兄弟姐妹六人,其生活困难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军以博友德、蓝玉、沐英为首领,开始进入云南。次年,明军平定了云南。正在这一年,郑和的父亲病故,这时他才十二岁。由于地方上新经战争,创伤未复;加上他的家庭又遭大变,生活更加艰难困苦。在这种境况下,郑和被送到北平,成为北平燕王朱棣家的一名奴隶,做了宦官。

  在封建统治下,宦官是被人鄙视的。郑和在做宦官期间,因为学习刻苦、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勤劳谨慎,取得了燕王的信任。此时,明朝皇室内发生了一场争夺皇位的斗争。从1399年八月燕王朱棣起兵到14XX年六月攻破南京,史称“靖难之役”。在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即位。他一心想要巩固自己的皇位,接连削废了五个藩王。面临削藩威胁的燕王朱棣,靠自己拥有的一支强大军队,以“靖难”为名,兴师南下,渡淮河、跨长江,双方经过激烈交战。朱棣攻取了南京,王宫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在“靖难之役”期间,郑和跟燕王朱棣南征北战,建立了不少战功。因此,朱棣登上皇位(明成祖)以后对郑和愈加信任。永乐二年(14XX年)初,朱棣亲笔写了一个“郑”字,赐他为姓,并提升为内宫兼太监。由于郑和小字“三保”,所以人们也叫他“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

  郑和的原祖是从西域来到云南的,祖父和父亲都曾航海到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去朝圣过。由于受到家庭的影响,郑和希望长大了也能出海远航。后来他替燕王效力,航海的愿望却一直埋在心中。当时印度洋沿岸各国都信伊斯兰教,南亚许多国家则信仰佛教。由于郑和信奉两个宗教,懂一些航海知识而且又担任管理宫廷事务的大太监,因此,明成祖选拔他担任正使,率领船队去完成这一光荣又艰巨的任务。

  [投影显示]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能描述出郑和下西洋经过的地方)

  [教师引导]有人说,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耀兵异域,宣扬国威,寻找在靖难之役中失踪的建文帝的下落。我们先不说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我希望通过看下面的这一段描述,来理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意义。

  [投影显示]

  (1)我们先说意大利人哥伦布。哥伦布于1492年率领西班牙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美洲。其二是葡萄牙人达•伽马于1497年乘船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第二年抵达印度的西海岸。最后是葡萄牙人麦哲伦于1519年率领西班牙船队经南美洲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在第三年到达菲律宾,为了纪念他的功绩,把美洲南端的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

  他们的业绩确实值得人们称颂。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早了87年,比达•伽马早了92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了1XX年。而船队的规模、船只的大小等,这三位欧洲航海家,更无法同郑和相比:他们几次航行,船只只有三四艘,最大的载重量只有一百二十吨;人数仅为一二百人。而郑和的船队超过两百艘,其宝船的载重量达到一千多吨,船队总人数达二万多人。因此郑和下西洋的远航壮举,更是彪炳史册,郑和不愧是一位伟大的航海家。

  (2)15XX年,葡萄牙人瓦斯科•达•伽马率领的二十只船只,配备着大炮和步兵队,第二次前往印度,沿途烧杀抢劫,真是无恶不作,为所欲为。他们在印度洋上,遇到一艘从麦加回非洲的没有武装的船,船上载有七百多个摩尔人。达•伽马下令把船上的货物统统抢光,并把摩尔人全部禁闭在船舱里,然后把船烧掉。不仅如此,这支船队在到达印度的科泽科德(即古里)时,对当地居民大量屠杀,掠夺了许多金银财宝,并用大炮将这座繁华的城市摧毁。这一切野蛮残暴的行为,与近一百年前的郑和的船队的那种彬彬有礼、和平贸易、平等交换相比,多么不相称,真是天壤之别。达•伽马的船队是一支海盗船队,而郑和的船队却是一支和平贸易的船队。

  请同学们再观察《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4枚),结合各枚邮票的内容,弄清各幅画面所反映的史实,概括一下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投影显示]

  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

  [教师解释]这是198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而发行的4枚纪念邮票。画面表现的是郑和下西洋时到达占城、古里等国受到人民欢迎的情景。4枚邮票中,第一枚是郑和的半身像,郑和身穿蟒袍,披青布斗篷,身后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海上有郑和的宝船,反映了郑和决心完成远航使命的英勇气概;第二枚是郑和到达占城,占城国王骑着大象欢迎郑和的情景。郑和和国王同坐在大象上,四周是载歌载舞欢迎郑和到来的占城人民;第三枚是郑和的船队到达阿拉伯,明朝使者用丝绸、瓷器交换当地产品的情景,人们态度友好,气氛和谐;第4枚是郑和的船队到达非洲时的情景,当地的国王穿着礼服欢迎郑和,人们高兴地手舞足蹈,郑和非常激动,抱拳向人们表示感谢。

  请同学们根据材料的内容总结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意义。

  [学生回答]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大都受到热烈欢迎。船上装载着大量的金银宝货,以丝绸和瓷器最受当地人欢迎。他们从各国换回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船队返航时,许多国家的国王和使臣,往往搭乘他们的船只,前来中国访问。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第86页《榜葛剌国王用大象将明朝使臣接到王宫》的插图)

  [教师小结]同学们,郑和不畏艰难险阻,将毕生献给了航海事业,作为一个宦官,史书上对他的家世生平并没有多少记载,但他的名字却在他留下的足迹上生根发芽。今天,在郑和曾经到过的亚非一些地方,仍保存着他留下的遗迹,当地人们也深深地怀念着这位中国古代的和平友好使者。从郑和身上应该学习什么,这是我们每个同学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现在我们通过板书的形式来把郑和下西洋一目明示一下。

  条件  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目的  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经过  (时间、次数、规模、到达地点)

  意义  世界壮举、和平交往、加强联系

  [教师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学到的是明朝在对外交往中友好的一面,在明朝的对外交往中,也有冲突的一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二、戚继光抗倭{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找出戚继光抗倭的背景、过程、结果、意义。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结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他们到处烧杀抢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纪律严明、人称“戚家军”的抗倭队伍,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接着,又率部进入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剿灭了那里的倭寇。东南沿海的倭患都被平息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了保障。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事迹,被永远载入史册。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课本的叙述,讨论一下,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生甲: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心向背”。

  生乙: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

  生丙: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

  生丁: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则无可争议地成为另一个原因。

  (教师在学生回答完以后,把本目的内容用板书简略地表示出来)

  背景  倭寇损害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破坏了我国的主权。

  过程  九战九捷,扫平浙江。进入闽粤,肃清倭寇。

  胜因  战争的正义性、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爱国军民的配合。

  评价  戚继光是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教师引导]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在中国古代史上还有哪支军队以纪律严明而著称?

  [学生回答]岳飞指挥的岳家军。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对比一下“岳家军”和“戚家军”在抗击对象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岳家军抗击的是金军,是中华民族内部的兄弟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国内矛盾。戚继光抗击的是倭寇,是反抗外来侵略。

  [教师强调]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动脑筋”的内容:戚继光继承父职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联系课文中他的诗句,你认为他有什么高尚的品质值得人们学习?

  [学生回答]“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表达了戚继光决心将自己的一生和抗倭事业结合起来,使自己处在时代激流的中心,为民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决心。戚继光能在国家危难之时立下远大志向,挺身而出,时刻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另外,“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则更明确地表明戚继光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

  (教师可以先把诗句的意思解释一下,然后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把在课前收集的关于戚继光的故事、传说在课堂上讲给其他同学听。大家再次从中体会戚继光高尚的人格风貌。

  [学生讲述]

  生甲:八月十六过中秋(节俗):浙江省台州市所属的椒江、临海、黄岩等县(市)民间就将中秋节定为八月十六。相传,当年抗倭形势吃紧,戚继光率军于中秋之夜扫荡倭寇获全胜,次日夜,军民同庆抗倭胜利,并补过中秋佳节。后来为纪念这一事件,百姓过中秋节总是推迟一天,相沿成俗。

  生乙:光饼(食俗):又称继光饼、肚脐饼,是浙江省台州市、温州市所辖各县(市)及福建省莆田市、宁德市所辖各沿海县(市)民间常见的面食。它以小麦兑水调匀,烤制而成,其形扁圆,中有一小孔可穿绳。据说当年戚继光在浙闽沿海抗倭时,“戚家军”以光饼穿绳扎于腰间,充战时干粮。相传此饼为戚继光首创,故称“继光饼”或“光饼”。

  生丙:口令的来历(民间故事):戚继光抗倭时,夜间派士兵沿海警戒,为避免夜幕中敌我难辨,戚继光让警戒的士兵都带着竹哨,如果发现人影就喊一声:“哨起!”对方若是自己人,就要立刻喊“立正”而原地站直。在部队操练时,戚继光不停地让士兵练习这两个动作。后几经演变,“哨起”“立正”就成了军队队列练习的正规口令。

  生丁:在一些地区,在哄婴孩的时候,唱的歌谣也与戚继光有关。其内容为: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据说十分灵验。

  [教师讲解]数百年来,在戚继光曾经任职和生活过的地方,人们都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纪念他,而纪念形式之多、数量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是许多历史人物所不能及的。在京北的长城沿线和浙闽沿海地区,修建了许多戚继光祀祠、塑像、碑刻、纪念馆(堂)或亭台楼阁等纪念性建筑。在他的故乡山东蓬莱,不仅建有戚继光纪念馆和塑像,还修建了“水城”。纪念性命名也是民间纪念戚继光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上述地区,就分布着相当数量的因戚继光而命名的山、水、石、木、村、路、桥、井、亭阁等,如浙江余姚有戚家村,温岭有继光路。以民俗的形式纪念戚继光,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如八月十六过中秋,吃“光饼”等。纪念戚继光的民间文学,主要有抗倭故事、治军故事、爱民故事等十余类,此外民间还流传着相当数量的古谣、儿歌。反映戚继光事迹的文艺作品,有闽剧《戚继光斩子》、话剧《戚继光平倭记》等戏剧,而民间舞蹈《藤牌舞》和《光饼舞》,则分别取材于戚继光作战的场面和“光饼”制作过程中的动作;在体育健身方面,人们还发掘整理了民间武术——“继光拳”。总之,这些纪念形式,无不涵盖了百姓生活的各个层面,虽经历数百年人世变迁,依然流传至今,足可以体现戚继光在民间影响之深远。

  [教师过渡]同学们,在明朝的对外关系中,还有一件大事便是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组关于澳门回归的镜头。

  (教师放录像  略)

  同学们,澳门是怎样被葡萄牙占领的?占领了多长时间?在这期间,中国历届政府都作出了哪些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请大家先看书,看在上面能得到哪些信息?

  [板书]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学生看书]……

  [教师讲解]15XX年(正德六年),葡萄牙殖民者用武力侵占满剌加(马六甲)后,开始骚扰我国沿海。15XX年(正德九年)葡萄牙军官阿尔瓦雷斯首航至广东屯门,未得登岸,只是出售了货物,获重利而去。1517年(正德十二年)葡萄牙国王又派使臣皮雷斯,以朝觐“中国国王”为名,率船队进入虎门,闯到广州城下。皮雷斯买通宦官,冒充满剌加使臣进入北京。留在广东沿海的葡萄牙人占据屯门岛,劫夺财货,掠买人口。明政府下令驱逐葡萄牙使臣,并派兵击败广东沿海的葡萄牙人。葡萄牙人转向浙江宁波和福建漳州等地,亦遭当地中国军民驱逐。1537年(嘉靖十六年),葡萄牙人再转回广东的屯门,后移至台山县的上川岛。1544年(嘉靖二十三年)明政府封闭上川岛,仅留浪白澳(今广东珠海市斗门县南水)作为临时对外贸易的港口。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用欺诈手段,买通明朝广东海道副使汪柏,得以进入澳门。这件事并没有得到明朝中央政府的批准,葡萄牙人只是用每年向汪柏私下送交贿赂银500两的代价,维持其在澳门贸易十多年。隆庆五年(1571年),汪柏调离广东,继任的海道副使发现此事,万历元年(1573年)遂将这500两银子改为地租交给中国政府。葡萄牙人以此获得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以前20年属于暂时居住性质)。但是澳门的领土主权仍然属于中国。万历二年(1574年),明政府采纳广东籍官员在嘉靖年间的建议,在澳门“建城设官而县治之”,实行主权管理。

  [课堂小结]同学们,从前面学习过的内容知道,明朝前期,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七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频繁,属于友好交往;明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然而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于是就有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并在那里开始了殖民活动。后两者表现为冲突和战争。明代对外交往的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

  [布置作业]

  1.收集关于澳门的资料,以一个方面为切入点,写一篇关于澳门的文章,体裁不限,在班上交流。

  2.收集郑和下西洋的资料,编成历史小故事,在班上交流。

  板书设计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活动与探究       

  材料分析与比较:文献材料:“(16世纪前期)番彝伊朗机假朝贡,占据屯门海澳,时肆剽掠,屠食婴儿。”请将文献材料记载的葡萄牙殖民者的侵略行径同郑和下西洋活动进行比较,说明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两者航海的背景、目的、采用的手段(方式)及结果都不同。郑和航海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而葡萄牙殖民者的航海是通过航海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在手段和方式上,郑和下西洋采取的是和平贸易、友好交往的形式,因而深受各国人民欢迎。葡萄牙殖民者伴随着航海活动而来的,是残暴血腥的殖民侵略活动。如材料中所说,他们窃居屯门岛,在那里建筑堡垒,大造火铳,杀人抢船,掠卖良民,甚至连婴儿都不肯放过,犯下了野蛮残暴的罪行。因此,他们所到之处,无不引起了当地人们的痛恨和反抗。这同郑和下西洋,有着本质的区别。